初中信息技术excel 编辑和格式化

合集下载

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与编辑

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与编辑

工作表的格式化与编辑总序第个教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的:(1)学会对工作表进行简单的格式化与编辑。

(2)在操作上达到熟练准确。

教学重点与难点:对工作表的格式化。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演示,学生自主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边讲边做)导入:在工作表中,数据采用何种格式,如何安排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做得好对阅读和理解工作表有帮助。

在EXCEL中,为方便用户格式化工作表又提供了许多功能,如改变文字显示字体、字形、大小,改变数字的格式,给表格增加各种不同的边框和图案。

熟练的使用这些功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格式化文字操作方法:1、选择该单元格区域;2、在“格式”菜单中选“单元格”;3、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字体”选项卡。

中文的EXCEL中,汉字有15种,英文有38种,字形有:常规、倾斜、加粗、加粗倾斜四种。

颜色有56种,默认为自动。

同时还可以使用格式工具栏中的相应按钮,达到选择字体、字形、字号、颜色的目的。

学生练习:将第1张表中的汉字设置成粗体、4号字、常规、绿色。

二、调整列宽和行高调整列宽和行高是改善工作表外观经常用到的操作,适当的调整会有助于在一页里放下更多的数据,甚至可以在某个行或列中隐藏保密的数据。

1、用鼠标调整(学生演示操作)用鼠标操作来调整列宽和行高比用命令方式来得简单、方便。

操作方法:首先将鼠标指针移向列标区的分隔线处,此时鼠标指针变为一个双向实形箭头,中间夹着列标分隔线。

按下鼠标左键,将分隔线左、右拖动。

在拖动进,还会出现列的宽度说明。

更方便的方法是:鼠标指向列标分隔线,双击鼠标左键,分隔线左侧单元格列宽会自动调整为最佳宽度。

2、调整行高(学生自我学习)调整行高的方法和调整列宽的方法类似。

分隔线用的是行号区的分隔线,所改变的行高度是分隔线上面的那行,拖动时也有高度的说明。

3、隐藏行或列(教师演示操作)在鼠标拖动分隔线改变行高或列宽时,如果数值为零值,或者在使用命令菜单时将行高或列宽置零值,或在在选定某行、列时在“格式”菜单的行或列子菜单中选隐藏命令,都将使相应的行或列在工作表中消失,而且该行的行号或者说该列的列标也随之消失,该行或列的数据就被隐藏起来。

信息技术的EXCEL教案

信息技术的EXCEL教案

信息技术的EXCEL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学会在EXCEL中输入数据、编辑单元格、格式化表格。

3. 掌握EXCEL中的常用函数和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4. 学会使用图表功能,分析数据。

二、教学内容1. 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介绍。

2. 数据输入和编辑单元格的方法。

3. 表格格式化的技巧。

4. 常用函数和公式的使用。

5. 图表功能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采用示范法,演示数据输入、编辑单元格、格式化表格的操作。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常用函数和公式的使用。

4.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学会图表功能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计算机和投影仪,用于演示操作。

2. 准备练习题和案例,用于学生实践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新课:讲解数据输入和编辑单元格的方法。

3. 示范:演示表格格式化的技巧。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输入数据、编辑单元格、格式化表格。

5. 讲解:讲解常用函数和公式的使用。

6. 示范:演示图表功能的应用。

7. 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使用图表功能分析数据。

8.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9. 作业:布置练习题和案例,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实时操作练习,评估学生对EXCEL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

2. 作业批改:对学生的练习题和案例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EXCEL的高级功能,如数据透视表、宏等。

2. 讲解EXCEL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如财务报表、数据分析等。

3. 推荐学生参加相关的EXCEL培训课程或自学资源。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难度等方面的意见,以便进行教学调整。

初中信息技术《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11)》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11)》教案、教学设计

第4 课、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数据处理的最后一课,主要讲述了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本课可分三部分讲述。

一、整张表格的格式化,二、条件格式的使用、三、工作表的打印。

本节课只涉及第一部分的内容。

重点掌握实际工作中表格格式化的内容和作用以及设置方法。

能灵活运用工作表格式化命令美化整张工作表,争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页面设置的功能。

2、掌握实际工作中工作表格的内容和作用。

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工作表格式化的操作方法。

2、灵活运用工作表格式化命令美化整张工作表。

3、能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条件格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Excel2000 格式设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课程导入:通过多媒体向同学展示小强的课程表和老师的课程表,利用“找茬”游戏,让学生寻找两张表格的不同之处,从而明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实现的操作。

教学内容:将工作表的格式化问题细分为四个任务,通过逐一闯关完成任务的形式,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任务一:页面设置对表格进行打印预览,观看打印后的效果。

通过发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从而引出页面设置。

学生自主探究完成页面设置操作,其基本过程为:单ft“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弹出“页面设置”对话框,单ft“页面”选项卡,在方向栏中选择“横向”;在“页边距”选项卡的“居中方式”栏中,同时选中“水平居中”和“垂直居中”,其他选项取默认值,如图,确定即可。

然后找学生代表进行操作演示。

任务二:行高列宽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然后小组内完成的同学,帮助未完成的同学,让学生成为小老师,提高课堂效率。

然后让同学演示操作,其他同学根据演示操作完善自己的操作。

选定课程表(表名除外),单ft“格式”菜单“行”子菜单中的“行高”命令,在弹出的“行高”对话框“行高”文本框中输入“41”,如图1,点ft确定。

然后单ft“格式”菜单“列”子菜单中的“列宽”命令,在弹出的“列宽”对话框“列宽”文本框中输入16,如图2,单ft确定。

实验七Excel工作表的编辑与格式化

实验七Excel工作表的编辑与格式化

实验七 Excel工作表的编辑与格式化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单元格及区域的相对地址、绝对地址、混合地址的引用;2.熟练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编辑修改;3.熟练掌握工作表中单元格的插入、复制、清除和删除操作;4.熟练掌握工作表中数据表的格式化操作;5.熟练掌握工作表的管理操作;6.了解用“记录单”对数据表记录进行修改、增加、删除等操作。

二、实验环境1.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下的Excel工作环境。

三、实验内容1.打开上次作业建立的工作簿,进行以下的单元格引用操作。

1)在sheet1(工作表1)工作表中,将F3:F14单元格区域的公式复制到I3:I14单元格区域,观察F3:F14区域和I3:I14区域值的差异变化。

2)为了保持F3:F14区域和I3:I14区域的值一致,修改F3:F14单元格区域的公式,并将修改后的F3:F14单元格区域的公式重新复制到I3:I14单元格区域。

(考虑混合引用)可参见实验25之内容4的第一部分。

通过本操作,了解三种引用的区别。

例如,“=A1”是绝对引用,“=A$1”或者“=$A1”是混合引用,“=$A$1”便是绝对引用。

3)在sheet1(工作表1)工作表中,将由C3:E6区域以及C10:E14区域组成的单元格区域命名为“Part”,然后分别在K3和K4单元格中,用MAX( )和MIN( )函数求出Part区域的最高分数和最低分数。

可参见实验25之内容4的第三部分。

通过本操作,可了解区域的引用操作。

区域定义:03版本,参见“插入”→“名称”;07以后版本,参见“公式”→“名称管理器(名稱管理員)”。

2.在sheet1(工作表1)工作表的E列前插入一列数学成绩;在E2单元格输入“数学”,在E3:E14区域内顺序输入:88、85、65、60、77、90、89、83、75、92、95、80。

然后修改总分列(即H列)单元格的公式,使总分列数据能够跟随引用的数据正确变化。

在此基础上,重新修改分班方式,分班的条件是总成绩大于等于335且外语成绩大于等于75的学生分在1班,否则分在2班。

初中信息技术excel 编辑和格式化

初中信息技术excel 编辑和格式化

2016 年9 月19 日星期一第3、4 节b删除(由学生完成,并总结方法步骤)方法:右键单击工作表标签→“删除”c重命名(由学生完成,并总结方法步骤)方法:右键单击工作表标签→“重命名”2、工作表行、列插入删除a插入方法:“右键单击行标或列标”→“插入”b删除方法:“右键单击行标或列标”→“删除”3.单元格的插入、删除a插入方法:“右键单击单元格”→“插入”注意:有四种插入方式,演示整个插入过程b删除方法:“右键单击单元格”→“删除”注意:四种删除方式演示4.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合并操作的步骤:选定需合并的单元格→点击工具栏的按钮(合并居中按钮)5.文字润色文字润色主要指对字体、字号、颜色和背景色的加工。

6.行高、列宽的改变a Excel中单元格是可以改变行高、列宽的。

步骤:行高改变(将鼠标移至行号间隔处,当鼠标指针变成十字箭头时按住左键拖动鼠标)列宽改变(将鼠标移至列标间隔处,当鼠标指针变成反向十字箭头时按住左键拖动鼠标)b自定义行高、列宽值行高和列宽的大小可以通过给定具体的数值来调整。

步骤:行高改变选定某一行→单击“格式”→“行”→“行高”→输入相应的值(列宽改变方法类同)7.对齐与显示方式改变了行高、列宽后,单元格中的文字居于左(右)下方(不美观),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对齐方式的改变:三种对齐方式左对齐、居中、右对齐。

步骤:选定某一单元格→单击工具栏对齐按钮对于竖直方向上的对齐步骤:右键单击选定某一单元格.→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对齐”标签→“垂直对齐”→居中8、填充柄的使用:a填充相同数据(一个数值即可拖动填充)b填充递增数据(至少两个数据才能拖动填充)。

第四章 EXCEL表格的建立、编辑和格式化(一)

第四章 EXCEL表格的建立、编辑和格式化(一)

“新建批注”,输入内容:“TRUE:男;FALSE:女”;同时体 会一下批注中的“显示所有批注”, “显示/隐藏批注”功能
⑨ 为成绩值区域设置“有效性”: 成绩在0到100之间的整数; ⑩ 为成绩值区域设置“条件格式”: 成绩≥90的设置为红色、加粗、
倾斜。 ⑪给表格加边框;
⑫将sheet1更名为“学生成绩”,其余工作表删除;
2. 设置自动保存时间间隔为1分钟。 3. 对sheet1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如下操作:
① 在“姓名”左边插入一列,输入列标题“学号”: 设置类型为
“文本”型,用填充手柄快速输入各学生的学号。
② 在最前面插入1行,添加标题“某专业学生成绩表”,将其设置
为:宋体,16号,加粗倾斜下划线,合并居中;
③ 在标题行下方插入1行,通过ctrl+; 来录入当前日期,宋体,12,
4. Excel单元格的编辑
选取单元格:连续区域、不连续区域、行、列、全表
移动和复制:拖动、剪贴板
选择性粘贴P117
删除和清除P117
删除:“开始”菜单“单元格”功能区“删除”快
捷菜单:实现地单元格,工作表行列及工作表删除
清除:“编辑”菜单“清除”快捷菜单,对象单元内
2. Excel工作薄的基本操作
新建、打开、保存、自动保存、关闭
3. Excel表格的建立
选择活动单元格:鼠标、Enter、Tab、Shift+Tab、光标移
动键 输入单元格内容:字符型、数值型、日期时间型、逻辑型 P113、P115 快速输入数据 连续单元格 快速输入中文大小写数值P117 相同数据 快速输入有部分重复的数据P117 使用填充手柄 使用“填充”命令P116

初中信息技术excel操作题

初中信息技术excel操作题

初中信息技术excel操作题初中信息技术 Excel 操作题第一章:Excel 基础操作1.1 Excel 的基本界面介绍1.2 创建新的 Excel 文档1.3 单元格的基本操作1.4 数据输入和编辑1.5 插入和删除行列1.6 保存和关闭 Excel 文档第二章:Excel 数据格式化2.1 数字格式化2.2 文本格式化2.3 日期和时间格式化2.4 条件格式化2.5 自定义格式化第三章:Excel 公式与函数3.1 基本公式的使用3.2 常用的数学函数3.3 逻辑函数的应用3.4 文本函数的使用3.5 统计函数的应用第四章:Excel 图表制作4.1 创建图表4.2 图表元素的编辑4.3 图表类型的选择4.4 图表数据的更新4.5 图表样式和布局的设置第五章:Excel 数据筛选与排序5.1 自动筛选数据5.2 高级筛选与筛选条件5.3 数据排序与排序规则5.4 多列排序与自定义排序5.5 清除筛选和排序操作第六章:Excel 数据透视表6.1 创建数据透视表6.2 数据透视表字段设置6.3 数据透视表的布局与样式调整6.4 数据透视表的刷新与更新6.5 数据透视表的筛选和排序第七章:Excel 数据导入与导出7.1 数据导入和导出的方式7.2 从外部数据源导入数据7.3 导出 Excel 数据为其他格式7.4 数据的复制和粘贴7.5 数据的转置和连接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数据隐私:指个人或组织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涉及的个人隐私数据。

2:版权:指对作品(包括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等)的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即对作品的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权利。

3:信息技术:指运用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处理设备等技术,对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加工和应用的一门技术。

4:数据备份:指将重要数据复制到其他媒介上,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的行为。

初中信息技术《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2

初中信息技术《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2

《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2【时间】:(第6周)【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打印预览和页面设置的功能;掌握实际工作中工作表格式化的内容和作用;掌握条件格式的设置方法。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工作表格式化的操作方法和条件格式的设置方法;灵活运用工作表格式化命令美化整张工作表;能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条件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Excel2000格式设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整张工作表的格式化难点;条件格式的使用三、学法指导任务经驱动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设计1、情景创设,激情导入①过《阅读与思考》材料,让学生展开讨论:如何格式化工作表②预习检查:a对整张工作表进行格式化需要进行哪些设置?(设置文字格式、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设置边框和底纹等) b设定条件格式时,最多可以设置几个三件?(中考考点:最多可以设置三个条件。

)2、自主探究,交流分享1、在页面设置中,可以完成哪些工作?尝试在课程表中进行以下设置并预览效果。

(1)方向:横向;纸张大小:B5;(2)上下页边距为2.5厘米;左右页边距为2厘米;(3)垂直居中。

2、通过“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可以对数据进行哪些设置?如果想在单元格中输入“0123”,回车后却变成“123”,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呢?3、合作学习,释疑解难(1)通过对上一环节学习学心情况的检查,针对突出性问题,加以讨论,并且形成具体的小任务,让学生以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合作学习。

(2)对部分内容,教师适当进行集中辅导在“学生成绩统计表中”把所有同学各科成绩在75~89之间的单元格加蓝色底纹。

4、实践创作,展示评价通过巡视,注意收集学生完成任务的详细情况,推选完成较好的小组进行展示,并让小组代表进行示范操作。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Excel2000提供了丰富的样式模板,我们可以通过“自动套用格式”来使用这些样式模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年9 月19 日星期一第3、4 节
b删除(由学生完成,并总结方法步骤)方法:右键单击工作表标签→“删除”c重命名(由学生完成,并总结方法步骤)
方法:右键单击工作表标签→“重命名”
2、工作表行、列插入删除
a插入
方法:“右键单击行标或列标”→“插入”
b删除
方法:“右键单击行标或列标”→“删除”
3.单元格的插入、删除
a插入
方法:“右键单击单元格”→“插入”
注意:有四种插入方式,演示整个插入过程
b删除
方法:“右键单击单元格”→“删除”
注意:四种删除方式演示
4.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
合并操作的步骤:选定需合并的单元格→点击工具栏的按钮(合并居中按钮)5.文字润色
文字润色主要指对字体、字号、颜色和背景色的加工。

6.行高、列宽的改变
a Excel中单元格是可以改变行高、列宽的。

步骤:行高改变(将鼠标移至行号间隔处,当鼠标指针变成十字箭头时按住左键拖动鼠标)
列宽改变(将鼠标移至列标间隔处,当鼠标指针变成反向十字箭头时按住左键拖动鼠标)
b自定义行高、列宽值
行高和列宽的大小可以通过给定具体的数值来调整。

步骤:行高改变
选定某一行→单击“格式”→“行”→“行高”→输入相应的值(列宽改变方法类同)7.对齐与显示方式
改变了行高、列宽后,单元格中的文字居于左(右)下方(不美观),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对齐方式的改变:三种对齐方式左对齐、居中、右对齐。

步骤:选定某一单元格→单击工具栏对齐按钮
对于竖直方向上的对齐
步骤:右键单击选定某一单元格.→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对齐”标签→“垂直对齐”→居中
8、填充柄的使用:
a填充相同数据(一个数值即可拖动填充)b填充递增数据(至少两个数据才能拖动填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