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国古典爱国诗词

合集下载

爱国情怀古今诗文

爱国情怀古今诗文

爱国情怀古今诗文
爱国情怀是人民对祖国的热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今中外
文学中都有充分反映。

下面就来看看一些代表性的爱国诗文。

古代诗文篇章: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品之一,表达了屈原爱国救国的决心和
抗争精神。

《国殇》:秦代爱国诗人李斯的作品,寄托了他对祖国悼念之情和对
秦朝兴亡的忧虑。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诗人白居易感叹藻井山水良好,深情表达
了他对故乡的眷恋。

《登高》: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对登高一事的叙述,表现了他
对祖国疆土辽阔的景象赞叹之情。

《问刘十九》:元代文学家刘伶的作品,向光武帝刘秀询问国家大事,表达自己的忠诚与爱国之心。

近代文学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一首鼓舞人心的歌曲,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
争中的斗志与勇气。

《望庐山瀑布》: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作品,通过临崖远望,寄托了他
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南京!南京!》:余华的代表作品,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再现,使
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爱国情怀的重要性。

《雪山飞狐》: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表达了他对边疆民族的热爱和对民族大团结的呼吁。

总结:
爱国情怀古今诗文中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民族未来的热切关注。

通过这些诗歌和文章的感人语言和振奋精神,我们更能了解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是我们国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秉持童心,不断巩固和弘扬这种美好精神。

十首爱国诗词

十首爱国诗词

十首爱国诗词爱国心是人类最为基础的品质之一,爱国的诗歌也是文学的绝佳结合。

中国的诗歌自古以来就存在着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而爱国主义歌曲可以从中深受到激励。

本文将介绍十首经典的爱国诗歌,这些作品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激发我们热爱国家的情感和热情。

首先要介绍的是张九龄《满江红》,这首诗由西晋文学家张九龄所作,简单明快,容易理解,描写了用他真挚的情感,来唤起人们的爱国之心。

诗中提到“满江红”,意思是每一片土地都洋溢着爱国之心,这一爱国的精神也被描述为“满山遍野闻笑语”,给人以深切的感受。

其次是毛泽东的《祖国》,这首诗描写了毛泽东对祖国的崇高敬仰。

诗中把祖国比作一位对子女慈爱的母亲,赋予内容极其动人,从诗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对祖国的爱。

诗歌最后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表达出毛泽东对祖国的不分情深之意。

紧接着是李继《抗日名曲》,这首诗把抗日运动的情景描写得极其生动,意境强烈,激发人们爱国之心和勇气。

诗中描写的一幅幅勇士们的场景,给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和坚定,而歌中送上的最后祝福,也是一种爱国的期望。

此外还有关汉光的《民族赞歌》,这首诗深刻地描写了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敌、维护祖国安定的抗争历程,把中华民族的壮丽历史展示得淋漓尽致。

诗中把民族的发展希望抒发的淋漓尽致,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令人动容。

其实,还有更多的爱国诗歌可以介绍,但在这里就先介绍这十首最著名的爱国诗:第五首是李士祥的《明天会更好》,诗歌中充满了深沉的对祖国的思念与期望,让人们深感国家的辉煌和祖国的伟大,勉励人们奋发图强,为自己国家进步而努力。

第六首是毛泽东的《我爱我的祖国》,诗歌中把祖国比作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让人们爱护祖国,尊重它给我们所有的,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还祖国一份爱。

第七首是费孝通的《南柯子》,这首诗把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展现的淋漓尽致,让人们见识到祖国和国家的发展和责任,令人充满力量与坚守。

第八首是陈毅的《长征》,这首诗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把祖国的大陆比作一个英雄的身躯,让人们深感激励,重新肯定中国的历史文化。

关于爱国类的诗词十首诗

关于爱国类的诗词十首诗

关于爱国类的诗词十首诗1、《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描绘了国家沦陷后的破败景象,通过描写春天的长安城中草木丛生,花鸟落泪惊心,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体现出浓厚的爱国情怀。

2、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在诗中回顾自己的坎坷经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自己身世如同浮萍,但是他表达出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高尚气节和爱国精神。

3、南宋・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至死都心系国家统一,在临终之际,他并不为自己即将离世而悲哀,唯一悲痛的是未能亲眼见到国家的统一,嘱咐儿子在朝廷军队收复中原之日,一定要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他,其爱国之情令人动容。

4、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此诗描绘了边塞的孤寂、艰苦的环境,戍边战士们身经百战,尽管金甲磨穿,但他们壮志不灭,发誓不打败敌人绝不归还,体现出战士们对国家边疆的忠诚守卫和爱国情怀。

5、岳飞《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这首词情调激昂,表达了对金兵入侵的愤怒,以及自己抗击金兵、收复山河的强烈爱国情怀,同时也体现出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的决心。

6、清代・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表达爱国情感的诗

表达爱国情感的诗

表达爱国感情的诗导读:本文是对于表达爱国感情的诗,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评论和分享!1、《酹江月》宋·文天祥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

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江流这样,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冷风新发。

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去去龙沙,江山回顾,一线青如发。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2、《对酒》清·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保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哪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滔滔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豪谁对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登楼》唐·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灾此登临。

锦江春光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6、《春望》唐·杜甫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战火连三月,家信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遇起一经,兵戈零落周围星。

河山破裂风飘絮,出身浮沉雨打萍。

惊恐滩头说惊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鹧鸪天》清·秋瑾祖国沦落感不由,闲来国外觅知己。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9、《破阵子》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疆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

了结君王天下事,博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鹤发生!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感悟古诗中爱国情怀作文

感悟古诗中爱国情怀作文

感悟古诗中爱国情怀作文感悟古诗中的爱国情怀作文(一)读完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示儿》,心里总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分,更加让我为之动容的是短短四句话,却强烈地表达了陆游那炽热的爱国情怀。

这首古诗主要写了陆游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全诗28个字,字字珠玑,发自诗人肺腑,真挚感人。

“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出了陆游在弥留之际,却还依然为祖国的安危、建设着想,表现出他执着而强烈的爱国热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可以看出诗人豁达的生死观,他并不怕死,只是为不能看到支离破碎的国家重新统一而悲伤,可见陆游是一个十分爱国的诗人。

诗人对国家的爱是多么强烈而真挚啊!这种爱国情感,是一种高度的,境界达到顶峰的,任何事物和感情都没法阻止这种感情升华。

从根本上去想,爱国的感情不像人与人之间的多种多样的感情,因为爱国就是爱国,国家只有一个。

可是想一想,无数的爱国的人,都用自己的行动报效祖国,他们的爱国却不为所有人知道,就像那些在战场上战死的战士,他们的名字也不全都是载入史册的;但是,诗人的爱国被人传颂千古,并且成为了爱国的典范。

典范之所以称作典范,是因为这种爱国具备了所有爱国者的精神品质:面对国家衰败的悲痛、坚信国家安定的决心,还有时时想要报国的渴望。

当然,只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诗人的爱国思想中,具备了一样最为珍贵的品质,那就是一种高境界的信仰。

这种信仰完全地将诗人与国家连在了一起,表示国家的一切不一定全是诗人的,但诗人的一切都是属于国家的。

诗人知道,死去之后没有复活的可能,而且死后将没有头脑和一切感官,一切都将是空虚。

然而,诗人并没有就让爱国思想和精神随着他的死去而消失,而是埋葬自己的肉体,让对国家的爱永远在人间。

是什么证明了这一点呢?——诗人把所见所想以及意愿都告诉了自己的儿子啊。

遥感先人们的爱国精神,如果没有这些爱国人士,哪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牢记他们的丰功伟绩,因为他们的存在,祖国才变得繁荣富强。

描写爱国之情的古诗词

描写爱国之情的古诗词

描写爱国之情的古诗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爱国之情,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爱国主义的诗句1、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陈陶《陇西行》2、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汪遵《咏北海》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4、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刘向《三人成虎》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6、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

——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8、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杜审言《渡湘江》9、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10、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孔夷《南浦·旅怀》11、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12、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对酒》13、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14、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1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曲》1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17、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

——李纲《病牛》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9、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20、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2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22、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

——李白《送郄昂谪巴中》23、大家齐唱大风歌。

爱国的古诗10首

爱国的古诗10首

爱国的古诗10首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之一就是古诗。

古诗蕴涵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反映了过去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的智慧,也激发了当代人们追求自由,尊重社会正义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其中有许多古诗描写的是爱国主义的情感,它用简洁而恢宏的语言将爱国之情传达给人们,下面我将介绍10首传统古诗,缅怀爱国之情:第一首《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唐代诗人李白。

他把自己的爱国激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大江南北送春归,海上明月共潮生。

”李白把他的爱国之情比喻为潮水,有力地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第二首《锦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

他用锦瑟、丝竹来比喻自己无休无止的爱国之情:“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苏轼表达了他对祖国深沉的思念之情。

第三首《清明》,出自陶渊明。

他把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陶渊明把自己心灵的悲伤和思念抒发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第四首《关山月》,出自李白。

他用关山月比喻自己无尽的爱国之情:“明月来相照,长空雁叫霜晨月。

”此句象征着李白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

第五首《水调歌头》,出自苏轼。

他把自己的爱国之情比作江河:“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苏轼以自己心灵的江河抒发他对祖国的热爱,让人动容。

第六首《过零丁洋》,出自清代诗人范仲淹。

他把他的爱国之情比喻成一只船:“过零丁洋,容易入水,何时回头,未尝不可。

”范仲淹表达了他不离不弃的爱国之情。

第七首《静夜思》,出自李白。

他把他的爱国之情比喻为一个女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把他的爱国之情比喻为一个女子,形象地表达了他的热爱。

第八首《赤壁赋》,出自杜甫。

他把他的爱国之情比喻成一条江河:“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杜甫用江河来比喻他的热爱,意味深长。

第九首《登鹳雀楼》,出自王之涣。

他把他的爱国之情比喻为一个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用一个船把他的热爱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第十首《古朗月行》,出自鲁迅。

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

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

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

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11、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曹植《怨歌行》2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严武《军城早秋》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4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郑思肖《二砺》5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6 、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7 、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8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9、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赵孟頫《岳鄂王墓》1 0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1 1、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1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1 3、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1 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1 5、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

洪秀全《吟剑》1 6、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汪遵《咏昭君》1 7、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司空曙《金陵怀古》1 8、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孔夷《南浦旅怀》1 9、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2 0、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2 1、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王昌龄《青楼曲二首》2 2、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陆游《金错刀行》2 3、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陈子龙《渡易水》2 4、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鲍防《元日早朝行》2 5、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笔记之——
国人的爱国一定是与生俱来的,这种天生的朴素平常爱国精神却是高尚到能为国家毫无保留的做任何事情的。

从古至今,从普通百姓到精英阶层,无不如此。

这一点,从我们古人留给我们那浩如烟海的爱国诗词中就是明证。

在一个公认的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典诗歌这积淀千年的艺术瑰宝中,我们看到了那么辉煌闪耀的一朵奇葩——爱国主义诗词。

它就是璀璨星空中的那颗闪耀着的北极星,发出穿越历史的光芒,走过千年的历史沧桑,展示给我们沉淀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爱国史册。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古典爱国诗歌的线索,去寻访和体味那延续千年而不断的高贵情感。

在中国古代,真正算得上太平盛世的时代是恐怕是很少的。

就是在这些人民能够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时代,我们的爱国诗人们,也没有放下他们怜悯天下苍生的心,为人们的福祉安康,为国家的繁荣强大而奔走呼号。

这些和平背景下的爱国诗,可见于《诗经》的,可以以《秦风·无衣》为代表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另外的形式就是边塞诗,如唐朝如李白的《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王昌龄的边塞诗如《出塞》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这些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

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歌颂这些将士的爱国英雄气概,同样表达了深刻的爱国情怀。

尤以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显示出强烈的英雄主义气息,字里行间也透出大国子民的一种内心强烈的自豪。

再有一种爱国诗的内容的就是,以诗歌来警告统治者不要贪图安逸享乐,或直接提出建议的,比如杜牧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或与之类似的有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等都是直接表达对统治阶级的沉溺歌舞升平的不满和担忧的;再如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直接进谏统治者。

(其实现在看来,这句话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另一首《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更直接地表达作者愿为国奉献的决心的,爱国主题显而易见。

另外一个大类,就是在国家衰落,甚至国家破亡时产生的爱国诗。

应该说,当国家国力日减,面临动乱,甚至将要灭亡之时,人心中的爱国情感才更加的深刻,更加地真切。

常常事物带上一点点悲情色彩时,才更加能打动人。

所以这样背景下的诗歌诗词,能见到的会更多些,也更加经典隽永些,感情也更加真切动人。

生活在不同朝代的这样的“悲情”爱国诗人,比较典型的代表有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

屈原作为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鼻祖,在楚国江河日下,奸臣当道,自己欲图强却被排挤的的情况下,屈原在他的楚辞里倾注了他满腔的爱国热忱。

比如他的《九歌·国殇》,这是一篇描写战争的作品,写战争的惨烈,写楚国战士的英勇,表达了对战士们战死沙场的英雄精神的赞美,同时要表达的是自己和士兵们一样用和鲜血和生命的包围祖国的决心,反衬出当权者软弱,小人的奸佞。

更有名的当属《离骚》,其中的无论是对君王的直言进谏“不抚壮而弃秽兮,何
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对无耻小人的鄙视讽刺“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抑或对普通百姓的同情热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等那个方面的内容,无比渗透着强烈的爱国情节。

被尊称为“诗圣”的唐朝的杜甫,同样在很多作品中都表达着自己的爱国情怀,尤其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王朝渐渐衰落时他的作品,这种感情尤为明显。

其中无论是他的怀古诗,如《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还是写实的,如《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或者带有喜剧色彩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或是悲情色彩的“三吏”、“三别”,写战乱中人民的悲惨命运间接表现爱国主题。

另一个爱国诗人辈出,爱国诗词创作很多的就是南宋时期了,这一时期的陆游,岳飞,文天祥,辛弃疾等人的作品中,爱国主题的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至今仍脍炙人口也有很多。

可以想象,有了传唱千年的《满江红》,才更加凸显了这位俨然称为了中国人爱国的代名词的将领身上那“精忠报国”的印记!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
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
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
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
山河。

朝天阙。

留传至今作品最多的大诗人陆游,也有很多作品是这个主题的,如《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中的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现在读来,依然可以感受到一个终身挚爱国家的人的真挚感情和为国家破亡的深切痛苦和终生遗憾。

再有很有名的就是他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其中同样的包含了一个六旬老人对国家的深切爱恋。

文天祥和辛弃疾应该都既是出名的诗人,也是爱国将领(不过与岳飞不同的是,他们二人应该更以文学家出名,而岳飞更有标志性的身份应该是将领),同样面对的是南宋步步衰败,统治者偏安一隅,软弱求和,自己主战的抱负得不到施展的状况,他们的很多作品中同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深情,如辛弃疾的《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
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
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
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再后来的还有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爱国诗词,但实际上,比起前者,都没有之前的更有影响力了。

应该说,从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来看,中国人的爱国情节是非常强烈的,着绝不是一般的国家可比的。

正如鄙文开头所言,我们民族有着这样的光荣的爱国传统,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我更愿意相信,这种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是天生的,加上一代一代的积淀传承,这种感情,很朴实却很高尚,深刻而隽永,也必将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从本文的角度,比较而言,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在国家衰落,甚至国之将亡时表现的更加突出,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更多。

也更有影响力,更具有历史惯性,更具有生命力。

太平盛世下的爱国诗较之于它们,个人觉得,稍逊色一筹。

正如当今中国,中国人平常看起来也许是一盘散沙,甚至会有些小市民,看不出多少爱国精神。

但是,当我们的奥运火炬被那些雪山狮子下流氓熄灭,当CNN,BBC,德国之声等胡说八道时,全世界的华人让他们迅速联合,形成了巨大的反击力量;当四川那一声天崩地裂时,我们看到多少中国人的慷慨解囊,身先士卒……
从古至今,爱国如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是深刻的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的。

千年的文明,爱国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国人的自强不息,为了自己深深眷恋的国土而,发奋图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