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中文二号通知
二叔丁基二环己基-18-冠-6的合成及其对锶的萃取

!!随 着 国 内 外 核 科 学 技 术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升 %核 动 力 装 置 和 反 应 堆 的 数 量 不 断 增 加+?,%这 些 核 动力装置及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放 射 性 废 液+#,)@)L,是 反 应 堆 中#=IW和#=@U+的 核 裂 变 产 物 之 一 %是 一 种 半 衰 期 长 达 #J'@.&具 有 高 释 热 性 和 强 放 射 性 的 高 毒 性 核 素+=>I,%其 在 高 放 废 液 中 所 占 的 放 射 性 份 额 较 大 %若 将@)L,分 离 出 来 %可 有 助 于 把 高 放 废 液 变 为 中 低 放 废 液 ) +", 此 外 %分 离 出 来 的@)L,在 衰 变 过 程 中 所 放 射 出 的 低 能 )射 线 %不 仅 在 医 疗 领 域 中 可 作 为@)L,敷 贴 器 治 疗 病 变 组 织 %还 能 在 航 天 领 域 中 作 为 抗 干 扰性强和工作准确可靠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 热 源 ) +D, 因 此 %若 能 通 过 有 效 手 段 将 其 从 高 放 废 液 中 分 离 出 来 %可 产 生 较 大 的 经 济 效 益 和 社 会 效 应 ) +J,
! ! 收 稿 日 期 #)##>?#>)I!修 订 日 期 "#)#=>)!>#D ! !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大 科 学 装 置 联 合 基 金 项 目 #W?@=#??D$!四 川 省 科 技 厅 重 点 研 发 项 目 ##?NFAB!)=!$ ! ! " 通 信 联 系 人 晏 敏 皓
中文参考手册-PLAXIS 2D--岩土三维建模分析

参考手册目录1简介 (7)2 一般说明 (7)2.2 文件处理 (9)2.3 帮助工具 (9)2.4 输入方法 (10)3 输入前处理 (10)3.1 输入程序 (10)3.5 荷载和边界条件 (28)4 材料属性和材料数据组 (33)4.1 模拟土体及界面行为 (35)4.1.1 一般标签页 (35)4.1.2 参数标签页 (39)4.1.3 渗流参数标签页 (50)4.1.4 界面标签页 (56)4.1.5 初始标签页 (61)4.2 不排水行为模拟 (63)4.2.1 不排水(A) (64)4.2.2 不排水(B) (64)4.2.3 不排水(C) (64)4.3 土工试验模拟 (64)4.3.1 三轴试验 (67)4.3.2 固结仪试验 (68)4.3.3 CRS (68)4.3.4 DDS (69)4.3.6 结果 (70)4.4 板的材料数据组 (70)4.4.1 材料数据组 (71)4.4.2 属性 (71)4.5.1 材料数据组 (74)4.5.2 属性 (74)4.6 锚杆的材料数据组 (75)4.6.1 材料数据组 (76)4.6.2 属性 (76)4.7 几何构件的材料数据组赋值 (76)5 计算 (77)5.1 计算程序界面 (77)5.2 计算菜单 (78)5.3 计算模式 (79)5.3.1 经典模式 (80)5.3.2 高级模式 (80)5.3.3 渗流模式 (81)5.4 定义计算阶段 (81)5.4.1 计算标签页 (81)5.4.2 插入或删除计算阶段 (82)5.4.3 计算阶段的标识和顺序 (82)5.5 分析类型 (83)5.5.1 初始应力生成 (83)5.5.2 塑性计算 (85)5.5.3塑性(排水)计算 (85)5.5.4 固结(EPP)分析 (85)5.5.5 固结(TPP)分析 (86)5.5.6 安全性(PHI/C折减) (86)5.5.7 动力分析 (87)5.5.8 自由振动 (87)5.5.9 地下水渗流(稳态) (88)5.5.10 地下水渗流(瞬态) (88)5.5.11 塑性零增长步 (88)5.6 加载步骤 (90)5.6.1 自适应步长法 (90)5.6.2 加载终极水平法 (90)5.6.3 加载步数法 (91)5.6.4 自适应步长(固结) (92)5.7 计算控制参数 (92)5.7.1 迭代过程控制参数 (93)5.7.2 孔压限定 (97)5.7.3 荷载输入 (97)5.7.4 控制参数 (100)5.8 分步施工‐几何定义 (102)5.8.1 改变几何模型 (102)5.8.2 激活或冻结类组或结构对象 (103)5.8.3 激活或改变荷载 (103)5.8.4 应用指定位移 (104)5.8.5 材料数据组重新赋值 (105)5.8.6 在块类组上施加体积应变 (105)5.8.7 施加锚杆预应力 (106)5.8.8 施加隧道衬砌收缩 (106)5.8.9 ΣMstage < 1 的分步施工 (107)5.8.10 未完成的分步施工计算 (108)5.9 分步施工‐水力条件 (109)5.9.1 水的单位重度 (109)5.9.2 潜水位 (109)5.9.3 封闭边界 (113)5.9.4 降水 (113)5.9.5 类组水位分布 (114)5.9.6 渗流和固结边界条件 (115)5.9.7 特殊对象 (115)5.10 荷载乘子 (115)5.10.1 标准荷载乘子 (116)5.10.2 其它乘子和计算参数 (118)5.10.3 动力乘子 (119)5.11敏感性分析&参数变化 (120)5.11.1敏感性分析 (121)5.11.2参数变化 (121)5.11.3定义参数变化 (121)5.11.5 敏感度—查看结果 (123)5.11.6 参数变化 — 计算边界值 (125)5.11.7 查看上下限 (125)5.11.8 查看变化结果 (125)5.11.9 删除结果 (126)5.12 执行计算 (126)5.12.1 预览施工阶段 (126)5.12.2 选定曲线点 (126)5.12.3 执行计算过程 (126)5.12.4 放弃计算 (127)5.12.5 计算过程中输出 (127)5.12.6 选择拟输出计算阶段 (130)5.12.7 重置分步施工设置 (130)5.12.8 计算过程中调整输入数据 (131)5.12.9 自动误差检验 (131)6 输出程序‐概览 (133)6.1 输出程序的界面 (134)6.2 菜单栏中的菜单 (135)6.3 输出程序中的工具 (138)6.4绘图区 (144)6.5 输出的视图 (147)6.6报告生成 (148)6.7生成动画 (151)7 输出程序中的可用结果 (152)8曲线 (161)1简介PLAXIS 2D是一个专门用于各种岩土工程问题中变形和稳定性分析的二维有限元计算程序。
中国岩石力学大牛

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1],男,1937年10月生,江苏昆山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
195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工程前身)工程兵工程系毕业后去苏联深造,1965年古比切夫军事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院长等职。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岩土力学与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0年获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钱七虎一直致力于防护工程及军事系统工程、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在防护工程的研究中,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
以他为主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全军工程兵发展趋势动态模型》和我国确定人防工程防护标准的若干模型,开创了我军工程兵工程保障及我国人防工程领域的软科学研究。
在完成我国一系列防护工程科技攻关中,成功地研制出柔性帆布工事大挠度大变形的抗爆设计计算方法,解决了地下飞机库大跨度钢和钢筋混凝土防护门有限元理论分析。
他带领的课题组设计了我国跨度最大。
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库防护门,主持了世界最大当量的珠海炮台山大爆破等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工程实践。
在防护工程及有关领域里,有7项成果获国家或军队科技进步奖和优秀科技成果奖,l项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主要专著有《民防学》、《有限单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和《防护结构计算原理》等4部,著有《核爆炸条件下浅埋结构荷载理论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等论文40余篇。
何满潮——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满潮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满潮,男,1956年5月出生,院长,教授、博导。
岩土工程殿堂级名人

岩土工程殿堂级名人学好岩土工程不得不了解这个领域几个殿堂级人物,虽然岩土工程发展了百年,但是目前体系仍然不很完善,相对其他学科因自身特点而发展缓慢。
一百年前的基本理论假设仍然在应用,虽然每个体系都有其精妙之处,但是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而在处理实际问题中仍捉衿见肘。
前辈们给予的思想帮助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在此向他们致敬!第一位Charles Augustin de Coulomb 中文名字: 库仑1736 年6月14 日生于法国Angoul ,1806 年8 月23日卒于法国巴黎。
Coulomb 对土木工程(结构、水力学、岩土工程)以及自然科学和物理学(包括力学、电学和磁学)等都有重要的贡献,如物理学中著名的库仑定律就是他提出的。
1774 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在巴黎期间,Coulomb 为许多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帮助,而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促使了他对土的研究。
1773 年,Coulomb 向法兰西科学院提交了论文“最大最小原理在某些与建筑有关的静力学问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了土的抗剪强度,并提出了土的抗剪强度准则(即库仑定律),还对挡土结构上的土压力的确定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了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即库仑土压理论)。
该文在3 年后的1776 年由科学院刊出,被认为是古典土力学的基础,他因此也称为“土力学之始祖”。
第二位Karl von Terzaghi 中文名字: 太沙基Terzaghi 于1883 年10 月2 日出生于捷克的首都布拉格,904 年毕业于奥地利的格拉茨(Graz )技术大学,之后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一名地质工程师。
1916 ~1925 年期间,他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和Bogazici 大学任教,并从事土的特性方面的研究课题,这也最终导致了他的举世闻名的《Erdbaumechanik 》(土力学)于1925 在维也纳的问世,该书介绍了他所提出的固结理论以及土压力、承载力、稳定性分析等理论,标志着土力学这门学科的诞生。
0 岩石力学绪论

▪ 1951年6月在奥地利成立了以斯梯尼(J.Stini)和米勒 (L.Müller)为首的“地质力学研究组”,在萨尔茨堡举行了第 一届地质力学讨论会,形成了“奥地利学派”。
▪ 0.2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 1).课程重点:
▪ 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质及其实验研究方法、岩体 的质量评价及其分类理论方法、地应力及其测 量理论和方法、岩石的流变理论和强度理论、 岩石地下工程、岩石边坡工程。
▪ 2).课程难点:
▪ 岩石的流变理论和强度理论、节理面的力学性 质,岩体工程分析评价理论和方法。
▪ 最重要贡献:1)必须了解地应力,2)开挖后岩体 的力学强度变化,3)节理裂隙对岩石工程稳定性的 影响,4)重视岩石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力、位移和稳 定性状态的监测,这是现代信息岩石力学的雏形,5) 重视支护与围岩的共同作用,提出了著名的“新奥 法”,该方法特别符合现代岩石力学理论,至今仍被 国内外广泛应用。
▪ (5)石油工程:①岩石应力与岩石渗透性;②岩石力学与地球物理 勘探综合研究;③钻探技术与井壁稳定性;④岩石力学与采油技术 (水压致裂、水平钻孔);⑤油层压缩及地表沉陷;⑥石油、天然气 运输、储存工程及环境影响。
▪ (6)海洋勘探与开发工程。 ▪ (7)核电站建设中核废料处理技术。 ▪ (8)地层热能资源开发技术问题。 ▪ (9)地震预报中的岩石力学问题。 ▪ 以上只是一些主要方面,随着岩石工程建设的发展,还会有新问题不
▪ 岩石力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与以研究“外荷载作用”为特征的材 料力学、结构力学等有本质的不同。
第十二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详细摘要格式模板.doc

你的观看附件2:第十二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详细摘要格式模板中文题名(2号,黑体,居中)*作者1 1,2,作者2 1,2,,作者3 2(4号,仿宋,居中)(1.单位全称,省份城市邮编;(小5号,宋体,居中,单倍行距)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99)摘要(5号,黑体):请在此输入摘要内容。
(1)字数控制在1200字以内;(2)如有公式,请采用公式编辑器编辑;(3)如有表格,请采用三线表,并给出中英文表题;(4)如有图片,请给出中英文对照图题,每个子图需给出英文子图题,图片中的文字标注等采用英文。
(5号,宋体,Times New Roman,单倍行距)表1 表题(小5号,黑体,居中)Table 1 Table title(小5号,Times New Roman)。
材料密度/(kg·m-3) 飞片厚度/mm λn钢7.800 1.998 2.7 0.31铝 2.470 1.623 2.8 0.35 注:□□□□□□□□□□。
(小5号,宋体)(a) Issue 1 (b) Issue 2 (c) Issue 3图1 图名(小5号,宋体,居中)Fig.1 Figure caption(小5号,Times New Roman)关键词(5号,黑体):关键词1;关键词2;(4~8个)(5号,宋体)中图分类号:XXXX.X (5号,Times New Roman)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全称(批准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0000000)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通信作者:姓名,E-mail:你的观看葡萄清洗的正确方法葡萄清洗的正确方法1.我们在清洗葡萄的时候需要用到面粉,牙膏和剪刀等,先把葡萄一个一个地剪下来,剪的进修最尽不要把皮给扯破了,这样进水了自然不好吃了,装上水后再放上一些牙膏,让牙膏溶解掉以后再放进葡萄。
搅几下以后葡萄上白色的东西就消失了。
岩石力学特性研究 – 试验和模型分析

•
•
1951年,在奥地利创建了地质力学研究组,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奥地
利学派(Muller和Stini)。
同年,国际大坝会议设立了岩石力学分会。
1956年,美国召开了第一次岩石力学讨论会。
1957年,第一本《岩石力学》专著出版(J.Talobre,法国)。
1959年,法国马尔帕塞坝溃决,引起岩体力学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
•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围岩
有压隧洞
岩基
岩坡
13
岩
石
力
学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 以边坡为例
14
工
程
地
质
研
究
方
法
(地层、岩性、结构面
岩块、结构面力 应力条件(建筑物
学性质(室内试验: 作用力、天然应力、
特征及分布、地下水等)
求变形、强度参数)
边坡岩体地质特征
地质模型建立
综合
评价
法
岩体力学性质,力学参数
四个特征:
具有一定工程地质岩组
以不连续为特征的岩体结构
赋存于一定的地质物理环境
(地应力、地下水、地温)
作为工程作用对象的地质体
3
一、岩石和其物理性质
四个特性(DIANE):
Discontinuous
Inhomogeneous
Anisotropic
Non-elastic
基本物理指标
1. 容重和密度
容重:岩石单位体积(包括岩石孔隙体积)的重力。可分为:干容重、湿容重
和饱和容重。一般未说明含水状态时是指湿容重。
W
V
▪ 岩石的容重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孔隙大小以及含水的多少;
第12届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年会(ACUUS2009)第1号通知

下空间立法与产权 ;(1地 下空 间开发利用 ;(2 未来地下空间发展面临的挑战;(3 地下空间发展 战略 。 1) 1) 1) 摘要要求:摘要必须用英文撰写 ,内容包括 :论文题 目,作者的姓名、单位 、联系方式及 电子 邮箱 。论文 以 w r od文件
形式发送至会议秘书处,E ma : U 2 0 @13cm — iAC US 0 9 6 . l o
城市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 会议时间:2 0 0 9年 1 月 1
会议地点;中国深圳
征文主题 :() 1 地下工程技术 ;() 2 地下建筑与地下空 间规划 ;() 3 地下货物运输 ;() 4 深层 、大型地下空间技术进展 ;
() 5 地下空间环境与安全;() 6 地下交通规划 与设计 ;() 7 地下环境美学 ;() 8 地下工程风险评估;() 下空 间经济性 ;(0 地 9地 1)
截止时间:提交论文摘要的截止 日期 20 09年 1 3 月 0日;通知论文录用的截止 日 期
文 的截止 日期 20 0 9年 6月 3 0日。
20 年 3月 3 09 0日;提交论文全
联系地址 :南京市光华 f# 海福巷 1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 -b J 号 邮 电 编 :2 00 10 7 话 :8 .58 8 15 62 .0 26 9 联系人 :郭东军 传 彭晓丽 孙 小园 真 :8—58 2 2 9 E mal 62 —4 7 7 3 . i :AC S 0 9 6 . m UU 2 0 @13c o
37 40
岩
土
力
学
20 0 8年
第 1 届 国际地下空 间联合研究中心年会 ( C U 2 0 )第 1 2 A U S09 号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年 10 月 18-21 日,国家会议中心,北京 主办:国际岩石力学学会
承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新加坡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学会
Website:
由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ISRM 中国 国家小组)和新加坡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学会(ISRM 新加坡国家小组)联合承 办,第 12 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ISRM 2011)将于 2011 年 10 月 18~21 日在北 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大会主题是“岩石工程和环境和谐发展”。大会将以中国 和新加坡岩石力学与工程的最新发展为背景,为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界提供一个 交流、分享、合作的优秀平台。
China afternoon 午餐
China afternoon 闭幕式
中国顾问委员会
董学晟
林俊德
马瑾
傅冰骏
林韵梅
牛锡倬
哈秋舲
刘宝琛
钱鸣高
黄鼎成
刘光鼎
宋永津
梁炯鋆
刘同有
宋振琪
组织委员会
主席
钱七虎, 中国
副主席 冯夏庭, 中国
周迎新, 新加坡
中国方面委员
蔡美峰
黄理兴
李仲奎
傅冰骏
焦玉勇
尚彦军
方祖烈
李术才
盛谦
何满潮
李海波
唐春安
新加坡方面委员
赵志业 蔡军刚 Chun-Fai Leung
0830
结束 1730 1730 2000 结束 1730 1230 1400 1900 2100 2100 结束 1800 1700
星期天-2011 年 10 月 16 日 ISRM 常务理事会会议 短训班 & 研讨会 s (Day 1) 晚宴 星期一-2011 年 10 月 17 日 短训班 & 研讨会 (Day 2) 专业委员会会议/各区理事会会议 午餐 ISRM 理事会会议 代表注册 欢迎宴会 星期二-2011 年 10 月 18 日 注册报到 展览
F1
J
C4
D4
1400 1530
数值模拟 (1)
岩体支护 现场测量与现场调查(4)
1530
1600
开始 0800 0800 0830 1030 1100 1230 1400
1600
1800
结束 1800 1700 1030 1100 1230 1400 1530
茶歇
F2
H
数值模拟 (2)
岩石洞室与
地下存储
会议时间
2011 年 10 月 18~21 日 具体安排:
2011 年 10 月 16 日
2011 年 10 月 17 日
2011 年 10 月 18~21 日 2011 年 10 月 22~27 日
ISRM 常务理事会 短训班 & 研讨会 (第一天) 短训班 & 研讨会 (第二天) ISRM 理事会 & 其他会议 大会注册 & 大会学术议程 会后工程考察
ISRM President ISRM Vice President for Africa ISRM Vice President for Asia ISRM Vice President for Australasia ISRM Vice President for Europe ISRM Vice President for North America ISRM Vice President for South America ISRM Vice President at Large ISRM Vice President at Large ISRM Secretary General
ISRM 2011 组委会诚挚的欢迎您在金秋十月共聚北京,共享这四年一届的国 际岩石力学与工程界的盛事。在本次会议上,除学术议程外,国际岩石力学学会 的 50 周年庆典也将同时拉开序幕,回顾过去 50 年国际岩石力学的发展历程,展 望未来 50 年国际岩石力学的发展前景。
大会主要议题
本次大会以岩石工程和环境和谐为主题,覆盖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全部领域。 现场勘察与野外观测 岩石材料与岩体性能测试(实验室与现场测试) 分析技术与设计方法(模拟与数值分析方法) 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及其他先进技术) 灾害性地质环境下的岩石工程 岩石破碎与开挖技术 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的地下储藏及核废料处置
1030 开幕式 & 全体会议
下午
晚上 时间 全天 上午
下午
时间 全天 全天 上午
下午
1030
1100
1230
1400
1530 1400
1600
1900 开始 0800 0830 1030
1100
1230
1100
1230
1400
1530
1600 1730
1800
2100 结束 1800 1030 1100
-2011 年 10 月 18-21 日的工作午餐 -2011 年 10 月 17 日星期一晚上的欢迎酒会
会议日程
时间 全天 全天 晚上 时间 全天
上午
下午 下午-晚上
晚上 时间 全天 全天 上午
开始 0830 0830 1800 开始 0830 0830 1230 1400 1400 1900 开始 0800 0800
A2
B2
分析和设计方法(2) 动力学和爆破
(2)
大会晚宴 & 文化表演 星期三-2011 年 10 月 19 日 注册
C2
现场测量与现场调查 (2)
D2
室内实验与岩石 性质 (2)
全体会议 特邀报告 1~3 茶歇
A3
分析与设计方法
(3)
午餐
E
C3
D3
采矿
现场测量与现场调查(3) 室内实验与岩石性
质 (3)
孙广忠 王梦恕 王武林 王泳嘉 谢定义
谢量瀛 杨林德 张超然 张镜剑 周思孟
周维垣 朱可善
谭国焕 王金安 王驹 伍法权
徐文立 杨强 杨志法 郑炳旭
朱合华
马国伟 Ngai Yuen Wong Lou is
大会秘书处
秘书长 李仲奎
副秘书长 焦玉勇 马国伟 王金安 徐文立
秘书处成员 卞海英 冯 婷 胡 威 陆文琳 任 重 沈建华 杨晓杰 张 伟 郑双良 周 妍
交叉学科
隧道与地下空间 (2)
拟
(2)
ISRM 论坛第一次会议 (仅邀请 ISRM 院士和各位前任/现任/候选的
ISRM 常务理事)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 50 周年庆典
星期五-2011 年 10 月 21 日
注册
展览
全体会议
特邀报告 10
Rocha 奖报告
茶歇
专题会议 ( SS1~SS4) ISRM 地球物理应用专业委员会 SS1 "岩石物理和地球物理在 CO2 封存的应用" ISRM 放射性废物处置专业委员会 SS2 "放射性废物的地质处置" ISRM 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 SS3 " ISRM 推荐的新型测试方法及其进展" ISRM 设计方法专业委员会 SS4 "现代岩石工程设计方法" 午餐
国际学术委员会
Barry Brady, Australia Ted Brown, Australia Wulf Schubert,Austria Alain Van Cotthem, Belgium Eda Freitas de Quadros, Brazil Erik Eberhardt, Canada Peter K Kaiser, Canada Zu-Yu Chen, China Xiu-Run Ge, China Jin-Cai Gu, China C.F. Lee, China Jia-Zheng Pan, China Jun Sun, China Si-Jing Wang, China He-Ping Xie, China Ying-Ren Zheng, China Frederic Pellet, France Thierry You, France Walter Wittke, Germany Krishan Gopal Sharma, India Suseno Kramadibrata, Indonesia Yossef Hatzor, Israel
¾ 需要会后工程考察与旅游的代表请在注册时另行登记及办理相关手续。
注册费所涵盖的项目如下:
正式代表(包括 ISRM 会员、非会员): -2011 年 10 月 18-21 日的工作午餐 -2011 年 10 月 17 日星期一晚上的欢迎酒会 -代表文件袋 -文集和 CD
学生
-2011 年 10 月 18-21 日的工作午餐 -2011 年 10 月 17 日星期一晚上的欢迎酒会 -代表文件袋 -只有 CD 陪同人员
专题报告、 研讨会和短训班也将同期举行。
大会组织机构
大会主席
钱七虎, 中国
大会副主席
赵坚, 瑞士
冯夏庭, 中国 周迎新, 新加坡
国际顾问委员会
Chung-In Lee, 韩国
John A. Hudson, United Kingdom Daniel Francois Malan, South Africa Abdolhadi Ghazvinian, Iran Anthony Meyers, Australia Nuno Grossmann, Portugal C.Derek Martin, Canada Alvaro Gonzalez-Garcia, Colombia Claus Erichsen,Germany Xia-Ting Feng, China Luís Nolasco Lamas, Portug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