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应用物理07-1班 3070950103 安迎波1.引言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
为了使信号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以使信号与信道特性相匹配。
在这个过程中就要用到数字调制。
一般说来,数字调制技术可分为两种类型:(1) 利用模拟方法去实现数字调制,即把数字基带信号当作模拟信号的特殊情况来处理;(2) 利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取值特点键控载波, 从而实现数字调制。
第(2)种技术通常称为键控法, 比如对载波的振幅、频率及相位进行键控,便可获得振幅键控(ASK)、 频移键控(FSK)及相移键控(PSK)调制方式。
键控法一般由数字电路来实现, 它具有调制变换速率快,调整测试方便,体积小和设备可靠性高等特点。
本篇的目的在学习以上三种调制的基础上,通过Systemview 仿真软件,实现对2ASK,2FSK,2PSK,2DPSK 等数字调制系统的仿真,同时对以上系统进行性能比较。
2 二进制振幅键控 2ASK2.1调制系统:实验原理:2ASK 的实现在幅移键控中,载波幅度是随着调制信号而变化的。
一种是最简单的形式是载波在 二进制调制信号1或0控制下通或断,这种二进制幅度键控方式称为通断键控(OOK )。
二进制振幅键控方式是数字调制中出现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
这种方法最初用于电报系统,但由于它在抗噪声的能力上较差,故在数字通信中用的不多。
但二进制振幅键控常作为研究其他数字调制方式的基础。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基本解调方法有两种: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即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测。
非相干解调系统设备简单,但信噪比小市,相干解调系统的性能优于相干解(a )模拟调制法(相乘器法)开关电路(t)(b)通-断键控(OOK,On-Off Keying )二进制不调系统。
2ASK 解调器原理框图:2.2调制解调系统: 系统相关参数:基带信号频率=50HZ ,电平=2,偏移=1,载波频率=1000HZ 模拟低通频率=225HZ,极点数为3.系统运行时间为0.3S ,采样频率=20000HZ 。
2PSK与2DPSK系统性能分析

2PSK与2DPSK系统性能分析2PSK和2DPSK都是数字调制技术中的一种调制方式。
它们分别是二进制相移键控(2-phase shift keying,2PSK)和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2DPSK)。
2PSK是一种基本的调制方式,它将每个比特映射到一个相移角度。
具体地说,1比特映射到0°的相位偏移,0比特映射到180°的相位偏移。
因此,在2PSK中,相位谱只有两个离散的相位值。
2DPSK是在2PSK的基础上引入了相邻符号的相对相位差(differential phase),而不是绝对相位值。
具体来说,在2DPSK中,1比特时,相对相位差为0°,0比特时,相对相位差为180°。
因此,2DPSK相位谱仍然只有两个离散的相位差。
两种调制方式的性能分析主要集中在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ER)和功率效率上。
首先从误码率角度考虑,2PSK和2DPSK的误码率性能较为接近,都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的性能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
2PSK的误码率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有关。
通常误码率与SNR之间存在一个近似线性的关系,即误码率与SNR的负幂函数呈指数关系。
而2DPSK由于相对相位差的引入,在非理想时钟同步条件下的误码率性能相对较好。
它相对于2PSK能够提供更好的抗多径传播和同步偏差的能力,从而降低误码率。
其次从功率效率角度考虑,2PSK和2DPSK相对于传统的振幅调制技术来说,都具有更高的功率效率。
因为它们只使用两个离散的相位值来表示信息,相位是连续的,而振幅值是固定的。
相对于振幅调制技术,二进制相位调制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信道带宽,提高信息传输速率。
而2DPSK相对于2PSK来说,实际上是在相邻符号间引入了相对相位差,进一步提高了功率效率。
总的来说,2PSK和2DPSK是两种在数字通信中常用的调制方式。
5.3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Pe
分析其抗噪声性能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性能分析
数字通信原理
u () t 发 送 “ 1 ” 符 号 T () t 码元时间间隔Ts内,发送端输出的2ASK信号 s T 0 发 送 “ 0 ” 符 号
其中
A c o s t , 0 < t < T c s u () t T , 其 它 t 0
数字通信原理
分析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也 就是分析在信道等效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干扰 下系统的误码性能,得出误码率与信噪比之 间的数学关系。
在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抗噪声性能分析中, 假设信道特性是恒参信道,在信号的频带范 围内其具有理想矩形的传输特性(可取传输系 数为K)。噪声为等效加性高斯白噪声,其均 值为零,方差为σ 2。
P0 f0 x
P1 f1 x
当判决门限b取两条曲线 相交点b*时,阴影的面积 最小。这个门限就称为最 佳判决门限
0
b b*
a P(1/0)
x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P(0/1)
数字通信原理
最佳判决门限也可通过求误码率Pe关于判决门限b的最小值的方法得到 令 当
Pe 0 b
2 a P(0) n b ln 2 2 P(1 )
相干检测法的系统性能 包络检波法的系统性能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相干检测法的系统性能
数字通信原理
2ASK信号相干检测法的系统性能分析模型
发送端 信道 带通 滤波器 y ( t ) 相乘器 低通 滤波器 x ( t ) 抽样 判决器 输出
sT (t)
n i(t)
y i(t)
2cos(ct )
定时 脉冲
发送“0”符号时的抽样值x=nc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
各种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比较

各种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比较摘要: 一、传输带宽和频带利用率在码元速率相同的情况下,2ASK、2PSK 和2DPSK 占据的频带比2FSK 窄,均为,而2FSK 的带宽为,因此如果信道带宽紧张就不应考虑使用2FSK 方式。
频带利用率是数字传输系统的有效性指标...一、传输带宽和频带利用率在码元速率相同的情况下,2ASK、2PSK 和2DPSK 占据的频带比2FSK 窄,均为,而2FSK 的带宽为,因此如果信道带宽紧张就不应考虑使用2FSK 方式。
频带利用率是数字传输系统的有效性指标,它被定义为式中。
传码率在数值上与相同;B 表示传输带宽,频带利用率越高,说明系统的有效性越好,三种键控方式的频带利用率为2ASK/2PSK 和2DPSK:当收、发基带滤波器合成响应为升余弦滚降特性时,对于相位离散的2FSK:可见2PSK 和2ASK 的频带利用率高,系统有效性好;相位离散的2FSK 的频带利用率比其他的低。
故系统有效性低。
二、误码率二进制数字调制方式在不同接收情况下的误码率见表1。
从表中可见,在每一对采用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的键控系统中,相干解调方式略优于非相干解调方式。
它们基本上是和之间的关系,而且随着它们将趋于同一极限值。
另外,三种相干(或非相干)方式之间,在相同的误码率条件下,在信噪比要求上2PSK 比2FSK 小3dB、2FSK 比2ASK 小3dB 。
由此看来,在抗加性高斯白噪声方面,相干2PSK 最好,2FSK 次之,2ASK 最差。
图1 是按表1 画出的误码率曲线。
表1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误码率公式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2DPSK相干解调差分相干解调图1 各种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误码率曲线三、对信道特性变化的敏感性在选择数字调制方式时,还应考虑判决门限对信道特性的敏感性,我们希望判决门限不随信道变化而变。
在2FSK 系统中,判决器是根据上下两个支路解调输出样值的大小来作出判决,不需要人为的设置判决门限。
PAM、PSK、QAM数字调制解调系统误码性能仿真

数字通信系统传输误码性能仿真(一)摘要:脉冲幅度调制(PAM)、频移键控(PSK)、正交振幅调制(QAM)等数字信号调制解调模式在经典和现代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不同调制方式在不同的条件下传输可靠性能不尽相同。
Matlab/Simulink包含多种仿真模块库,可以对各种通信调制方式的调制解调进行仿真,并验证其传输可靠性能。
关键字:通信系统、仿真、PAM、PSK、QAMAbstract:Digital sign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odes such as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PAM), frequency shift keying (PSK),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QAM)are widely used in classical and modern communication. The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of different modulation are differen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Matlab/Simulink contains a variety of library of simulation modules for various communications modem modulation to simulate and verify its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Keywords: communication systems, simulation, PAM,PSK,QAM0 引言系统仿真是进行协议标准制定、算法分析优化和产品总体设计的重要步骤,对验证算法和理论的设计性能、缩减设计开发时间、降低总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系统仿真方法主要使用基于C语言等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仿真程序的可读性、可靠性、可移植性无法达到现代大中型系统的要求。
移动通信中各类数字调制方式的分析比较

移动通信中各类数字调制方式的分析比较1.1 GMSK调制方式GSM系统GSM系统采用的是称为GMSK的调制方式。
GMSK 在二进制调制中具有最优综合性能。
其基本原理是让基带信号先经过高斯滤波器滤波,使基带信号形成高斯脉冲,之后进行MSK调制,属于恒包络调制方案。
它的优点是能在保持谱效率的同时维持相应的同波道和邻波道干扰,且包络恒定,实现起来较为容易。
目前,常选用锁相环(PLL)型GMSK调制器。
从其调制原理可看出,这种相位调制方法选用90°相移,每次相移只传送一个比特,这样的好处是虽然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会发生相当大的相位和幅度误差,但不会扰乱接收机,即不会生成误码,对抗相位误差的能力非常强。
如果发生相位解码误差,那么也只会丢失一个数据比特。
这就为数字化语音创建了一个非常稳定的传输系统,这也是此调制方式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得以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
但其唯一的缺点是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其频谱效率不如QPSK,并不太适合数据会话和高速传输。
因此,为提高传输效率,在GPRS系统中的增强蜂窝技术(EDGE)则运用了3π/8-8PSK的调制方式,以弥补GMSK的不足,为GSM向3G的过渡做好了准备。
1.2 PSK 类调制方式以基带数据信号控制载波的相位,使它作不连续的、有限取值的变化以实现传输信息的方法称为数字调相,又称为相移键控,即PSK。
理论上,相移键控调制方式中不同相位差的载波越多,传输速率越高,并能够减小由于信道特性引起的码间串扰的影响,从而提高数字通信的有效性和频谱利用率。
如四相调制(QPSK)在发端一个码元周期内(双比特)传送了2位码,信息传输速率是二相调制(BPSK)的2倍,依此类推,8PSK的信息传输速率是BPSK的3倍。
但相邻载波间的相位差越小,对接收端的要求就越高,将使误码率增加,传输的可靠性将随之降低。
为了实现两者的统一,各通信系统纷纷采用改进的PSK调制方式,而实际上各类改进型都是在最基本的BPSK和QPSK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GMSK数字信号的调制及性能分析

结论分析
GMSK调制的出现,是为了获取更好的通信质量。在目前的 GMSK调制的出现,是为了获取更好的通信质量。 调制的出现 移动通信中,GMSK调制方式中存在的一个矛盾就是 调制方式中存在的一个矛盾就是提高频 移动通信中,GMSK调制方式中存在的一个矛盾就是提高频 谱利用率和减小误码率两者之间不能同时达到最好状态 两者之间不能同时达到最好状态。 谱利用率和减小误码率两者之间不能同时达到最好状态。 GMSK是在MSK前面加了高斯滤波器进行预调制 是在MSK前面加了高斯滤波器进行预调制。 GMSK是在MSK前面加了高斯滤波器进行预调制。高斯滤波 器的带宽越小则调制后的频谱越窄,临道干扰越小, 器的带宽越小则调制后的频谱越窄,临道干扰越小,但同 时误码率就随之增加;反之,BT越大则调制后的频谱就越 时误码率就随之增加;反之,BT越大则调制后的频谱就越 BT趋于无穷大时就成了MSK调制 在工程应用中, 趋于无穷大时就成了MSK调制。 宽,当BT趋于无穷大时就成了MSK调制。在工程应用中, 要同时考虑频谱和误码性能要求,选取适当的BT BT值 要同时考虑频谱和误码性能要求,选取适当的BT值。实验 是一个折中的值, 证明,BT=0.3是一个折中的值 可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证明,BT=0.3是一个折中的值,可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目前我国GSM移动通信采用的就是GMSK调制方式。 GSM移动通信采用的就是GMSK调制方式 目前我国GSM移动通信采用的就是GMSK调制方式。
ak πak sMSK(t) = cos[ π( fc + )t +φk ] = cos( ct + 2 ω t +φk ) 4Tb 2Tb
GMSK概述 GMSK概述
• MSK调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MSK调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调制原理框图如图
PAM、PSK、QAM数字调制解调系统误码性能仿真

数字通信系统传输误码性能仿真(一)摘要:脉冲幅度调制(PAM)、频移键控(PSK)、正交振幅调制(QAM)等数字信号调制解调模式在经典和现代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不同调制方式在不同的条件下传输可靠性能不尽相同。
Matlab/Simulink包含多种仿真模块库,可以对各种通信调制方式的调制解调进行仿真,并验证其传输可靠性能。
关键字:通信系统、仿真、PAM、PSK、QAMAbstract:Digital sign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odes such as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PAM), frequency shift keying (PSK),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QAM)are widely used in classical and modern communication. The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of different modulation are differen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Matlab/Simulink contains a variety of library of simulation modules for various communications modem modulation to simulate and verify its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Keywords: communication systems, simulation, PAM,PSK,QAM0 引言系统仿真是进行协议标准制定、算法分析优化和产品总体设计的重要步骤,对验证算法和理论的设计性能、缩减设计开发时间、降低总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系统仿真方法主要使用基于C语言等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仿真程序的可读性、可靠性、可移植性无法达到现代大中型系统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量一个数字通信系统性能优劣的最为主要的指标是有效性和可靠性,下面主要针对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DBPSK)以及四进制差分相移键控(DQPSK)数字调制系统,分别从误码率、频带利用率、对信道的适应能力以及设备的可实现性大小几个方面讨论。
1. 误码率
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是指系统克服加性噪声影响的能力。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道噪声有可能使传输码元产生错误,错误程度通常用误码率来衡量。
在信道高斯白噪声的干扰下,各种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误码率取决于解调器输入信噪比,而误码率表达式的形式则取决于解调方式:相干解调时为互补误
差函数erfc形式(k只取决于调制方式),非相干解调时为指数函数形式。
图1和图2是在下列前提条件下得到:
①二进制数字信号“1”和“0”是独立且等概率出现的;
②信道加性噪声n(t)是零均值高斯白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为0n,信道参
恒定;
③通过接受滤波器后的噪声为窄带高斯噪声,其均值为零,方差为2nσ;
④由接收滤波器引起的码间串扰很小,忽略不计;
⑤接收端产生的相干载波的相位差为0。
图1 各种数字调制系统误码率
图2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误码率曲线
DBPSK
()erfc r 12r e - DQPSK (2sin )2erfc r M π —
图3a MDPSK 信号误码率曲线 图3b MPSK 信号的误码率曲线
(1) 通过图1从横向来看并结合图2得到:
对同一调制方式,采用相干解调方式的误码率低于采用非相干解调方式的误码率,相干解调方式的抗噪声性能优于非相干解调方式。
但是,随着信噪比r 的增大,相干与非相干误码性能的相对差别越不明显,误码率曲线有所靠拢。
(2) 通过图1从纵向来看:
①若采用相干解调,在误码率相同的情况下,2224ASK FSK BPSK r r r ==,转化成分贝表示为22()3()6()ASK FSK BPSK r dB dB r dB dB r dB =+=+,即所需要的信噪比的要求为:BPSK 比2FSK 小3dB ,2FSK 比2ASK 小3dB ;BPSK 和DBPSK 相比,信噪比r 一定时,若
()e BPSK P 很小,则()()/2e DBPSK e BPSK P P ≈,若()e BPSK P 很大,则有()()/1e DBPSK e BPSK P P ≈,意味着()e DBPSK P 总是大于()e BPSK P ,误码率增加,增加的系数在1~2之间变化,说明DBPSK 系统抗加性白噪音性能比BPSK 的要差;总之,使用相干解调时,在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中,BPSK 的抗噪声性能最优。
②若采用非相干解调,在误码率相同的情况下,信噪比的要求为:DBPSK
比2FSK小3dB,2FSK比2ASK小3dB。
总之,使用非相干解调时,在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中,DBPSK的抗噪声性能最优。
(3)通过图3a和图3b可得:
在多进制相移键控调制系统中,M相同时,相干解调下M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优于差分相干解调MD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在相同误码率的条件下,M值越大,差分相移比相干相移在信噪比上损失得越多,M很大时,这种损失约为3dB。
对比图3a中的DBPSK(M=2)和DQPSK(M=4)可得,在相同误码率的条件下,DBPSK的信噪比要求比DQPSK的低。
可见,随着进制数的增加,抗干扰性能降低。
综上所述,各信号按抗噪声性能优劣的排列是BPSK相干解调、DBPSK相干解调(极性比较法)、DBPSK非相干解调(相位比较法)、DQPSK相干解调(极性比较法)、2FSK相干解调、2FSK非相干解调、2ASK相干解调、2ASK非相干解调。
2. 带宽
各种调制方式的带宽如下:
图4 各种调制方式的带宽
(1)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传码率等于其传信率,2ASK 和BPSK 的系统带宽近似等于两倍的传信率,频带利用率为1/2 bit/(s •Hz);而2FSK 系统的带宽近似为2122B B f f R R -+>,频带利用率小于1/2 bit/(s •Hz)。
(2) 在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中,由信息传输率b R 、码元传输速率B R 和进制数M 之间的关系2/log B b R R M =知:在信息传输速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进制数M ,可以降低码元传输速率,从而减小信号带宽,节约频带资源,提高系统频带利用率。
当然,采用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增加频带利用率的代价是增加了信号功率和实现上的复杂性。
综合以上两条,所以DQPSK 的频带利用率最高,2ASK 、BPSK 、DBPSK 的频带利用率次之,2FSK 最不可取。
3. 对信道特性变化的敏感性
在选择数字调制方式时,还应考虑判决门限对信道特性的敏感性,在随参信道中,我们希望判决门限不随信道变化而变。
经过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2FSK 最优,因为不需人为设置判决门限;
(2) BPSK 次之,最佳判决门限为0,与接收机输入信号幅度无关;
(3) 2ASK 最差,最佳判决门限位a/2,与接收机输入信号幅度有关,因为信 道变化,判决门限随着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利于电路设计,此时
需要自适应控制电路;
(4)但当信道有严重衰落时,通常采用非相干解调或差分相干解调,因为在
接收端难以得到与发送端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
但在远距离通信中,当
发射机有着严格的功率限制时,如卫星通信中,星上转发器输出功率受
电能的限制,这时可考虑用相干解调,因为在传码率及误码率给定的情
况下,相干解调所要求的信噪比较非相干解调的小。
4. 设备复杂度
就二进制调制系统的设备而言,2ASK、BPSK及2FSK发送端设备的复杂度相差不多,而接收端的复杂程度则和所用的调制解调方式有关。
对于同一种调制方式,相干解调时的接收设备比非相干的接受设备复杂;同为非相干解调时,DBPSK的接收设备最复杂,2FSK次之,2ASK的设备最简单。
就多进制而言,不同调制解调方式设备的复杂程度的关系与二进制的情况相同。
但总体讲,多进制数字调制与解调设备的复杂程度要比二进制的复杂得多。
5. 各自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FSK是数字通信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制方式。
优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强,不受信道参数变化的影响,因此FSK特别适合应用于衰落信道;缺点是占用频带较宽,尤其是MFSK,频率利用率低。
目前调频体制主要应用于中、低速数据传输中。
BPSK在解调时有相位模糊的缺点,因而在实际中很少采用。
DBPSK不存在相位模糊的问题,因为它是依靠前后两个接收码元信号的相位差来恢复数字信号的。
BPSK和DBPSK,是一种高传输效率的调制方式,其抗干扰能力比ASK和FSK都强,因此在高、中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DBPSK。
DQPSK是一种多进制相移键控,可以看做是振幅相等而相位不等的振幅调制,它是一种频带利用率高的高效率传输方式,其抗噪性能也好。
它的发展趋势是纯数字化,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入与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的上行传输。
在卫星数字电视传输中普遍采用的QPSK调谐器可以说是当今卫星数字电视传输中对卫星功率、传输效率、抗干扰性以及天线尺寸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最佳选择。
6. 总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对调制和解调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
通常,只有对系统的要求作全面的考虑,并且还要抓住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才能作出比较恰当的选择。
如果抗噪声性能是最主要的,则应考虑相干2PSK 和DBPSK,而2ASK最不可取;如果要求较高的频带利用率,则应选择相干2PSK、DBPSK及2ASK,而2FSK最不可取;如果要求较高的功率利用率,则应选择相干2PSK和DBPSK,而2ASK最不可取;若传输信道是随参信道,则2FSK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若从设备复杂度方面来主要考虑,则非相干方式比相干方式更适宜。
DQPSK是一种频带利用率高的高效率传输方式,其抗噪性能也好,有点较多,有着广泛的应用。
参考书目
[1] 樊昌信,曹丽娜. 通信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 王兴亮. 通信系统原理教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 赵蓉. 现代通信原理教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4] 孙青华. 数字通信原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5] 黄葆华. 通信原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6] 文川.多进制数字调制技术及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04(23).
[7] 朱锦,范平志.几种数字调制解调方式的性能比较与分析[J].四川省通信学会 1997年学术论文集.1997
存在的疑问
DQPSK 的非相干解调(相位比较法)的误码率表达式没有搜到,相关书籍资料上只讲了它的两种解调方法——极性比较和相位比较法,但是最后给出它的误
码率e P 函数表达式)2erfc M 时,不确定是哪一种解调方式下的误码率,所以在本文章第一部分“1.误码率”最后的综上所述中,DQPSK 相干解调(极性比较法) 在按抗噪声性能优劣的排列位置不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