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三年级汉语下册第三课教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语文园地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中日积月累的内容,本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等课文组成。

课文体裁多样,有古诗、有说明文。

内容丰富,既有对古诗文的欣赏与介绍,也有对古代四大发明的涉足。

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

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已有初步感知,而且积累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因此,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构建趣味化课堂,让学生自主发现、合作探究。

通过学习,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有趣,产生深入了解汉语成语的愿望。

通过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更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这些四字词语读正确。

2.指导学生读准“墨、雅、砚、好”等字音,理解雅人四好中的“好”是爱好的意思。

3.了解积累这些四字词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了解。

四、教学重难点1.积累不同的四字词语。

2.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理解和诵读这些四字词语,知道他们的含义,进而增强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热爱之情。

五、教具: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2分钟)(播放ppt)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把新桃换旧符”的春节、有着祭祖、扫墓等习俗的清明节、可以登高望远赏菊花的重阳节;欣赏了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清明上河图》;并畅谈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就像一首气势磅礴的乐曲,光芒四射。

也像一本丰富多彩、韵味无穷的书本。

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开中国传统文化这本奇妙的书,一起探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请让我们一起欣赏本期第三单元的日积月累,再一次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妙。

闽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单元教案-unit3

闽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单元教案-unit3

闽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单元教案Unit 3 FoodPart A教学目标◆语言知识目标1.学习单词like,rice和hamburger,并懂得运用。

2.学习句子:I like….3.学习字母i在重读闭音节中的读音。

4.学说韵律诗:Rice and Ice Cream.5.功能:能用英文表达自己的喜好。

◆语言技能目标1.能听懂并说出所学食物的名称。

2.能使用I like….句型来表达自己的喜好。

◆情感态度通过交流个人喜好,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

◆文化意识了解一些食物词的简单的内在含义及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教具准备1.有关食物的图片和单词卡片。

2.课文中的动物头饰。

3.录音机或教学光盘。

教学步骤Step 1 Warming up1.师生互致问候。

2.学唱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Step 2 Revision复习有关食物的单词:noodles,ice cream,cake,orange,apple,banana等。

1.教师出示有关食物的图片,帮助学生复习它们的读音。

教师快速抽取单词卡片,学生快速读出单词。

2.游戏——看谁反应快。

游戏规则:教师随机抽取图片,说得又快又准又大声的学生可以获得图片。

3.教师出示这些食物单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单词。

4.游戏——What’s Missing?游戏规则:教师出示三到五张单词卡片,全班齐读一次,然后抽出一至两张单词卡片藏在背后,让学生猜什么单词不见了。

教师可以将单词卡片奖励给猜对的学生,直到所有卡片都分给学生为止。

5.游戏——找朋友。

游戏规则:教师随机说出一个食物单词,如:cake,拿着cake图片和卡片的学生就要立即走上台,全班学生则齐读:“Cake,cake. It’s a cake.”Step 3 Presentation(一)揭示课题1.教师展示复习环节中的食物图片并说:“They are food.”2.揭示并板书课题:Unit 3 Food Part A教学单词food。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柳树姑娘》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柳树姑娘》教案
2. 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研究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民谣、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分析它们的旋律、节奏特点。
- 观看音乐会或音乐表演视频,学习音乐家的表演技巧,感受音乐现场的氛围。
- 尝试创作简单的旋律和歌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 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如非洲鼓乐、印度古典音乐等,拓宽音乐视野。
- 小组的表演是否有创意,是否能准确传达歌曲的情感?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歌曲旋律和节奏的记忆和掌握情况。
- 学生是否能正确回答关于音乐理论知识的问题?
- 学生是否能准确地哼唱或敲击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的音乐创作或研究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中的表现。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歌声表达情感?
2. 歌唱练习: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歌曲学唱的练习。这个练习将帮助大家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人音版 三年级下册第3课《柳树姑娘》教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柳树姑娘》为三年级下册第3课,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 学唱歌曲《柳树姑娘》: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旋律,提高歌唱技巧。
2. 歌曲中的节奏练习:通过练习歌曲中的节奏,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认知。
3. 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介绍音名、音高、音值等基本音乐概念,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3. 培养节奏感:通过节奏练习,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提高节奏感。

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精通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Lesson1-36人教新版三年级英语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加坡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英语上下册【教材分析】1、课程结构:每册书共6个单元,每单元6课,每课为2页。

每单元前5课围绕一个特定话题展开,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会话和词汇。

第6课为复习课,用来复习本单元所有的词汇和对话,并把一些文化内容融合在故事中,在复习语言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中西方文化。

每册书6个单元共36课。

此外在第3单元和第6单元之后各有一个复习单元,每个复习单元为6页。

2、教材特点:本教材以“继承-发展-创新”为宗旨,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融合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任务。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在九到十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画画特别感兴趣。

学生学英语不久,有可能说的不好,有的还不敢说,课堂上要以表扬为主,注重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说、积极做、努力唱!该年组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强和表现欲。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课上多以表扬为主,注重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他们大胆说、积极做、努力唱!让学生们在玩玩、做做、说说、唱唱中学习英语。

但这个年级的学生毕竟接触正规英语教材的时间不是很长,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上还有很大差距,尤其在答题技巧和技能方面还缺少锻炼。

【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60(上册30+下册30)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26个字母和133(上册70+下册63)个单词并能简单地应用。

3、能听、做37(上册16+下册21)个游戏。

4、能听、做、表演20(上册10+下册10)个TPR活动。

5、能学会16(上册8+下册8)个小制作。

6、能唱23(上册14+下册9)首歌曲。

7、能听、说、唱14(上册8+下册6)首歌谣。

8、能完成16(上册8+下册8)个自我评价活动。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3课柳树姑娘-人音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3课柳树姑娘-人音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五声调式的基本概念、歌曲《柳树姑娘》的演唱和舞蹈动作,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春天的美好。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和舞蹈表现力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音乐的魅力。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民族五声调式的基本概念。五声调式是我国传统音乐的基础,由五个基本音构成。它是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工具,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柳树姑娘》的核心元素。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歌曲《柳树姑娘》来感受五声调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春天的美好。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和舞蹈动作这两个重点。对于五声调式的难点,我会通过具体歌曲段落的分析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音乐感知与欣赏:通过学习《柳树姑娘》,学生能感受和辨识民族五声调式的特点,提高音乐听觉敏感度,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音乐表现与创作:学生能够运用轻柔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通过舞蹈动作表达歌曲情感,提升音乐表现力;同时,创编以春天为主题的音乐小节目,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总结回顾环节能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在实际运用中仍有一定难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计划在后续教学中增加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最后,我认识到音乐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教学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创造力的发展。《柳树姑娘》这一课的教学让我有了一些思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课文解读】语文园地三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交流平台”关注的是本单元语文要素——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以《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为例,两篇课文的第3自然段都是以先总后分的结构布局,围绕第一句中心句铺陈叙述。

其实《赵州桥》一课中,第2自然段亦是如此。

为了写清楚“赵州桥设计得非常精巧”,作者介绍了桥上车马、行人走道的设计,还详细说明了桥身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的设计之妙。

“交流平台”虽然安排在“语文园地”中,但从其功能发挥来说,一定要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对这一表达方法有所感悟,有所理解,并学会迁移运用。

“识字加油站”安排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招牌,其中需要识记的生字7个,这7个字都是形声字。

教学时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切的生活场景中认读标牌名字,认识这7个汉字。

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呼应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

第一部分,以《纸的发明》一课蔡伦造纸的段落为例,通过图示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连贯准确的动词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第二部分选取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和《赵州桥》课文段落,提示学生比较发现两段话的共同点:1.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介绍事物的某方面特点;2.具体描写时都用了“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排比句式。

要求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写个片段。

“日积月累”中要求朗读并积累“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的具体内容,这和本单元传统文化的主题是契合的。

在熟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先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了解,教师相机做图文的补充说明,帮助学生理解积累,同时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1.读招牌识字,认识7个生字、6个标牌。

2.能用连贯准确的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3.能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4.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

(全)教案新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下册Module 3

(全)教案新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下册Module 3

Module 3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本模块的教学内容是谈论体育项目,以及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

第一单元的课文情景是熊猫Panpan在参加体育活动,Panpan以为自己喜欢的是球,尝试了以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

他又尝试了篮球和乒乓球,发现自己都不喜欢。

最后Panpan 做起了早操,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体育运动是做早操。

第二单元的课文情景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讲述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体育项目。

我们可以在课后调查一下学生喜欢和不喜欢的体育项目分别是什么。

本模块学习的重点是“I like …I don’t like …”结构。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实义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结构,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第一次学习这种结构就完全掌握,而应该有一个过程性的设计。

本学期从第三模块到第六模块的学习重点都是实义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结构,第七模块和第八模块是这一结构的巩固运用。

也就是说,实义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结构是本学期六个模块的学习重点,而不是第三模块的学习重点。

因此,要合理设计每一模块的学习要求。

体育项目也是本模块的新内容,但体育项目不是本模块的重点。

教师可以运用颜色和动物等学生已经掌握的名词进行训练,例如: I like red. I don’t like blue.Unit 1 I like football.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1、师生之间相互问好。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上一模块学过的英语歌曲,请几组学生表演一边演唱一边做动作,然后评价。

3、唱完歌曲后,教师说:“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个关于狮子和其他动物的韵句吧。

”4、呈现SB Unit 1 活动1的动画。

请学生看动画,说说动物名称和他们的形态特征。

5、播放SB Unit 1 活动1的动画,请学生一边打拍子一边跟着说韵句。

先慢说几遍,直至学生能流利地说出韵局,再过渡到正常速度。

6、学习like时,教师可以展示多幅like的表情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单词。

二、任务呈现教师告诉学生:“近期,我们要组建兴趣小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教案及教学反思
板书
内容
3荷花
初闻荷香 再赏荷姿 幻化荷花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习。
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作者笔下,荷花尽展其美丽多姿,作者感情趋势而美好,真正是一篇美文。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荷花的美丽、情致的美好,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发挥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
2.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8)
挨挨挤挤 莲蓬 饱胀 翩翩起舞 舞蹈 花瓣儿 蜻蜓 昨夜 好梦 破裂 一幅 衣裳 仿佛 花骨朵儿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审美能力。】

【设计意图:利用换词法、动作表演法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借助课件展示,层层深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词语的能力。】
【设计意图:画一画,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现出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训练了绘画能力,实现了跨学科综合学习。】
2.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3.让我们一起到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2:荷花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阵(zhen)由于延续一段时间的事物,现象动作,状态。
例:一阵风,一阵雨,一阵笑声,下了一阵雨,说了一阵话
把这些词语老师给学生一个个的讲解正确读音,讲解词意,用让学生用生字组词,用词组词组,造句的方法跟加理解词义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了那一课?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词语在学汉语很重要,你们掌握了这些词语就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下课后一定要再看看这些词语并牢记哦,能做到吗?
2014年3月第2周3年级汉语
新课题目:
比画风 词语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1.掌握课文中生字的结构,偏旁和字意.
2.理解本课词语的词意,把词语能实际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实际运用课文里的重点句型.
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边读边想边读的读书方法,理解每个字和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1.老师先把课文给学生范读一边,学生看着书用手指指着字听老师的读,顺便不认识,不理解的字和词的读音记在字的上面。
2读课文,老师在巡视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师:我们把课文读了几遍,现在你们把课文分段。
生:学生把课文分段标出来。
师:现在我们按段读课文,那位学生读读第一段啊?
吹风,吹箫,吹牛,吹奏
10.冒(mao)向外透,向上升。
感冒,冒烟,冒险,冒犯
11.旋转(xuan zhuan)物体围绕一个点转动
转弯,转变,转移,转让,转交
12.摸不着(mo bu zhao)不能摸到,肯定是:摸得着,摸得到
13.起劲(劲儿)(qi jin)(工作,游戏等)情绪高,劲头大
例:大家干得很起劲。同学们又说又笑,玩的很起劲。
生:学生举手和点名读.
师:一位学生读时其他学生注意听,读的学生读的怎样,对不对,读完后评价,老师指导读,读错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读完后学生评价.
同样方法读下面的其他短文。全篇课文读完后学生提出没理解的字和词,老师给学生解释词意。
4.学会翻译课文
5.用已经学过的词语进行复述课文大概的内容。
6.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你还有什么画风的好办法?
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备课人:帕提古丽
教研组意见:
批课人:
备课时间:2014.3.5
批课时间:
2014年3月第2周3年级汉语
新课题目:
学句子

3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1.掌握课文中生字的结构,偏旁和字意.
2.理解本课词语的词意,把词语能实际运用.
教学过程:
一,词语学习
师:我们为了跟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先理解本片课文的生字和有些比理解的词语,你们打开书第21页边预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这时老师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生: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师:同学们这些是我们要学的生字和词语,这里面有没有你们课外学习的或认识的字和词呢?如有学生举手说说,对的老师肯定,错的老师纠正,并表扬学生课外自学汉语的习惯和鼓励其他学生像这些学生学习.
批课人:
备课时间:2014.3.5
批课时间:
2014年3月第2周3年级汉语
新课题目:
比画风 课文一

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1.掌握课文中生字的结构,偏旁和字意.
2.理解本课词语的词意,把词语能实际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实际运用课文里的重点句型.
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边读边想边读的读书方法,理解每个字和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以课文为材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片课文培养学生遇到难题时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生字的结构,偏旁和字意.
2.理解本课词语的词意,把词语能实际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实际运用课文里的重点句型.
教学难点
1.理解本课词语的词意,把词语能实际运用.
2.以课文为材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片课文培养学生遇到难题时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生字的结构,偏旁和字意.
2.理解本课词语的词意,把词语能实际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实际运用课文里的重点句型.
教学难点
1.理解本课词语的词意,把词语能实际运用.
1)小猫真的什么都会画么?
2)小狗以为风能画出来吗?
3)它们是怎么样画风的?
4)你还有什么画风的好办法?
7.老师最后总结课文。(,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
板书设计:
按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小猫什么办法画出风的?
2.小狗什么办法画出风的?
3.小猴什么办法画出风的?
师:那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生字和词语
1.鸟(niao)5.大拇指(damuzhi)
2.嘴唇(zui chen)6.枝干(zhi gan)
3.烟囱(yan cong)7.帆(fan)
4.风车(feng che)8.旗杆(qi gan)
8.眨(zha) ___眼睛闭上立刻又睁开。
9.吹(chui) ___(风,气流等),流动,冲出
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实际运用课文里的重点句型.
教学具准备:
教科书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法:
讲解法,合作探讨法,练习法
导入新课:
一,导入:谈话,提问方式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能画什么?(学生自由举手回答),我们都会画画,小狗,小猫,小猴也喜欢画画,他们画了很多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画了什么吗?……………..那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三课.比画风。
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实际运用课文里的重点句型
教学具准备:
教科书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法:
讲解法,合作探讨法,练习法
导入新课:
点名上黑板听写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练习本上。
教学过程:
一)课文学习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上课那一课?学了什么?……..(生随意回答)
那我们这节课学习这一课的课文,这是一篇小狗,小猫,小猴三个朋友比画画的故事。
板书设计:
词语学习
眨(zha) ___眼睛闭上立刻又睁开。
吹(chui) ___(风,气流等),流动,冲出
吹风,吹箫,吹牛,吹奏
冒(mao)向外透,向上升。
感冒,冒烟,冒险,冒犯
旋转(xuan zhuan)物体围绕一个点转动
转弯,转变,转移,转让,转交
作业布置
抄写词语
教学反思
备课人:帕提古丽
教研组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