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旅游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毕节—我的家乡(旅游简介)

毕节—我的家乡(旅游简介)

韭菜坪
八仙洞位于贵州黔西县乌江源百里画廊,地处六冲河、三岔河、鸭 池河三江交汇处,在这里山势险峻、雄关漫漫、碧水绵延、一泻千 里。自古为一夫当关,万夫难敌之险。八仙洞不仅拥有令人惊叹的 洞穴奇观,而且容纳了博大精深的佛道文化。洞穴内的“聚仙阁”、 “万佛山”、“观音堂”、“财神殿”巧妙的将洞穴奇观和佛道文 化紧密联系,造就出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也是八仙洞比较全国其他 旅游溶洞最具其特色的地方。
奢香墓为围石土封,高4.5 米,直径6米,圆围18.84 米,第九圆围为瓦筒,七 十二个瓦档,均为七十二 个虎面浮雕组成,充分地 展示了彝族人民对虎的图 腾崇拜。墓前立面碑一通, 高3.3米,宽1.6米,厚0.5 米,碑面刻彝汉合壁“彝 族君长陇赞阿期妻扯勒奢 香之墓”、“明顺德夫人 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墓”各 十四字。
•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 区位于贵州西部威 宁彝族回族苗族自 治县境内。草海素 有“高原明珠”之 称,是贵州最大的 天然淡水湖,与青 海湖、滇池齐名, 是国家自然保护区。 海拔2171.7米,覆 盖面积保持在30平 方公里以上,以水 草繁茂而得名。
韭菜坪
• 贵州境内有两座名叫 “韭菜坪”的山峰, 分别是“大韭菜坪” 和“小韭菜坪”。其 中小韭菜坪有“贵州 屋脊”之称,是贵州 的最高峰。位于毕节 市赫章县珠市彝族乡 韭菜坪村,山顶石林 密布。登上小韭菜坪, 周围的赫章、威宁、 水城、钟山区三县一 区皆在眼底。
贵州省毕节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AAAAA级 旅游景区百里杜鹃(贵州的三个国家AAAAA级景区 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织金洞、国家自然保 护区草海、国家级风景区“九洞天”、高原湖泊支嘎 阿鲁湖、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风景名胜区、中华苏维 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等旅游景 点。 并有一批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 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 国之最。

毕节发展现状探讨

毕节发展现状探讨

毕节发展现状探讨毕节市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是一个小城市,但近年来该地区的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毕节市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首先,毕节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该地区拥有壮丽的山脉和清澈的河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毕节市政府积极投资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

例如,他们修建了更多的景区道路以便游客更好地游览,并建设了更多的酒店和旅游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此外,当地政府还侧重推广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毕节银杏、苗族聚居区等,以增加旅游收入。

其次,毕节市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尽管该地区的地理条件相对较差,但政府致力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并引进了新的农业技术。

他们鼓励农民种植高效可持续的作物,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机会。

此外,政府还投资于农产品加工业,帮助农民将他们的农产品加工成更有价值的产品,提高收入水平。

这些举措在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再次,毕节市积极推动工业发展,吸引外来投资。

政府积极为当地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投资环境,鼓励企业发展。

毕节市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这些举措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前来投资,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例如,在近几年来,毕节市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毕节市政府注重改善民生福利,并加强社会服务。

他们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

政府还加大了社会保障和扶贫工作的力度,帮助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改善生活条件。

此外,政府还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共同促进社会进步。

总之,毕节市在旅游业、农业和农村发展、工业发展以及民生福利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毕节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然而,该地区仍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土地利用压力大等。

毕节调研报告

毕节调研报告

毕节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摘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毕节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住房建设情况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等相关方面。

通过采访民众、查阅文献资料和访问相关机构,我们对毕节的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一、经济发展
经调研了解,毕节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稳定,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均有较好的表现。

工业方面,毕节市以冶金、化工和煤炭为主导行业,近年来也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农业方面,毕节市的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玉米和油菜等。

服务业方面,毕节市政府在发展旅游和餐饮业等方面也做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

二、住房建设
根据调研结果,毕节市的住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建住宅小区和商业综合体不断涌现。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危房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的扶持力度。

住房建设的快速发展有效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并提升了城市形象。

三、文化旅游资源
毕节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其中,黔西南州博物馆、苗族风情园和川黔桂革命旧址等文化遗址和纪念馆备受关注。

另外,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也吸引了大量游客。

调研显示,毕节市在文化旅游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开发。

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毕节市在经济发展、住房建设和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工业结构亟待转型升级,投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等。

因此,建议毕节市政府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同时,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只有综合发展各项事业,才能全面推进毕节市的发展。

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批准实施毕节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的通知

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批准实施毕节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的通知

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批准实施毕节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2010.11.26
•【字号】毕署通〔2010〕27号
•【施行日期】2010.11.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
正文
毕节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关于批准实施毕节地区旅游发展总
体规划(2010-2020)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行署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毕节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已通过国家和省级专家评审,经2010年8月26日行署专员办公会研究,同意批准实施该《总规(修编)》。

地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抓好《总规(修编)》实施工作,扎实推进毕节试验区旅游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全区旅游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贵州毕节旅游发展现状

贵州毕节旅游发展现状

贵州毕节旅游发展现状贵州毕节位于中国西部,自然景观独特且丰富,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贵州毕节旅游发展的现状。

一、自然景观丰富:毕节拥有众多自然景点,如黄果树瀑布、龙宫、千户苗寨等。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高达77.8米,水势磅礴,景色壮观。

龙宫是地下河的奇观,里面有充满神秘感的洞穴、湖泊和石钟乳。

千户苗寨则是保存了苗族传统建筑与文化的独特村落。

二、历史人文遗迹:毕节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遗迹,包括革命纪念地、古堡和古寨等。

如贵州苟坝革命纪念地是中国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管制区遗址,展示了毕节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历程。

还有丰富的古堡和古寨,如草海乌蒙古人牧民堡、西华山熊家寨等,都是历史悠久、风景独特的旅游景点。

三、民俗文化体验:毕节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包括苗族、布依族、侗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游客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观看民族歌舞表演,还可以参加传统的节庆活动,如苗族的龙舟竞赛和布依族的古镇文化节等。

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毕节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现如今,毕节已经建设了高速公路、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景区配套设施,提高了旅游区域的交通便利性和游客体验。

五、旅游产业发展:近年来,毕节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政府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鼓励投资兴建旅游景区和民宿,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贵州毕节的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毕节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人文遗迹和多元的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并且旅游产业得到了大力支持。

希望在未来,毕节旅游业能够不断创新,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推动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毕节市经济调研报告

毕节市经济调研报告

毕节市经济调研报告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贵州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黔西南州州府。

本次经济调研报告主要对毕节市的经济发展现状、特色产业和发展机遇进行分析和评估。

毕节市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但在贵州省内居于重要地位。

截至2021年,毕节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9.68亿元人民币,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179元。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毕节地处山区地带,交通难度大,土地资源有限,与主要城市的联系不够紧密。

然而,毕节市也有一些独特的经济特色和发展机遇。

首先,毕节市地处红色旅游区域,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

毕节市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区域,有大量的红军遗址和红色文化景点。

这为毕节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机遇。

其次,毕节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铅锌、金属锑等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毕节市的工业发展。

另外,毕节市也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

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农村电商等。

毕节市的农产品以优质稻米、特色水果和名优茶叶为主,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毕节市的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交通条件有待改善。

毕节市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限制了市场和资源的开发。

其次,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吸引人才的力度不够,加之就业机会有限,导致人才流失严重,难以推动经济发展。

毕节市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快交通建设,提高市场和资源的连通性。

其次,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和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毕节市。

此外,要发挥本地优势,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总之,毕节市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现阶段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通过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以及发展特色产业,毕节市的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得到推动。

贵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综述

贵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综述

贵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综述
贵州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发展地区之一,这里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和革命遗址。

在近年来,贵州红色旅游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已成为全国
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

红色旅游景点是贵州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多的红色旅游景点
分布在全省各个地区,其中以贵阳市、遵义市和毕节市最为知名。

例如,
贵阳市的黔灵公园、遵义市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兴义市的中央苏区政府旧
址等,都是贵州红色旅游的代表性景点。

此外,贵州省还拥有众多的红色旅游线路。

例如,贵阳市和遵义市之
间的“贵遵红色之旅”就是此类线路的代表。

此线路涵盖了贵州省的多个
红色旅游景点,如遵义会议纪念馆、大方砚山红军长征出发地、靖州苗族
侗族自治县瑶山红色旅游区等。

贵州红色旅游发展的另一个亮点是军事旅游。

贵州省的革命战地遗址
分布广泛,其中不少是抗战时期重要的军事遗址。

例如,威宁彝族回族苗
族自治县的三岔河战斗遗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关岭战斗遗址等。

这些遗址成为了军事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前往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总的来说,贵州红色旅游发展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包括红色旅游
景点、红色旅游线路以及军事旅游等。

未来,贵州省将继续加大对红色旅
游的投资力度,推出更多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努力将贵州打造成为中国红
色旅游的重要品牌。

贵州省毕节市旅游概况

贵州省毕节市旅游概况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跨东经104°51′~105°55′,北纬27°3′~27°46′。

毕节之名,始于元代年。

在历史上曾是历代郡、府、路、司、卫、道、署的所在地。

秦设汉阳县,汉改平夷郡,唐设羁糜州,宋设羁糜禄州,元设长官司和驿,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设毕节卫,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撤卫设县。

1993年12月10日撤县设市。

现为毕节地区行政公署、毕节市人民政府驻地,是黔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

毕节市东西长约120公里,南北宽80公里,总面积3414.91平方公里。

东与大方县相邻,南与纳雍县相连,西南与赫章县、云南省镇雄县毗邻,北与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隔赤水河相望,距省会贵阳178.3公里,321、326国道在市区交汇。

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区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逐渐下降,最高处乌箐梁子海拔2217米,最低处里匡岩海拔470米,平均海拔1511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954毫米,年均日照1378小时,无霜期235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峰峦叠现,气势磅礴,溪流纵横,壑谷幽深,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为毕节市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毕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境内有古人类活动遗址、古战场、古摩崖、古城垣、古庄园、古道路,有纪念红军长征转战云、贵、川三省的革命活动基地,有市政府近年投资开发的观光游览景点,丰富的人文景观既有文化内涵,又有时代气息,为毕节市的旅游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毕节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节市
黔东州
黔东的核心资源是西江千户苗寨、黎平肇兴侗寨和地坪侗寨,每年有百万国 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其少数民族风情已经具有一定客源基础。毕节可以依托黔东 依托黔东 良好的客源基础,开发差异化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形成协作互动的发展效应 良好的客源基础,开发差异化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形成协作互动的发展效应。
旅游产品
森林湖泊观光、动物观赏、温 泉度假等旅游产品 红色遗址观光、山水生态休闲 山水生态观光、佛教文化体验、 溶洞观光 苗族风情体验、侗族风情体验 石刻观光、山水生态休闲 峰林地质观光、森林观光 山水生态观光、溶洞观光 森林观光
旅游品牌
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 之都 红色经典,锦绣遵义 梵天净土,桃源铜仁 暂无 地球绿宝石,风情黔南州 暂无 瀑布之乡,魅力安顺 中国凉都·六盘水 洞天福地,花海鹤乡
毕节市
黔南州市
黔南州的核心旅游产品是山水生态休闲和石刻观光,其影响力已经形 成一定气候。毕节的山水生态资源与黔南具有一定同质性,毕节旅游的开 毕节旅游的开 发应避免正面竞争,突出特色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发应避免正面竞争,突出特色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毕节市
黔西州
黔西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峰林地质资源,因此,黔 西的生态自然观光旅游产品较为突出,生态休闲度假类产品较为缺乏。毕节的旅 游开发应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溶洞观光、生态休闲度假和古 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溶洞观光、 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溶洞观光 建筑遗址观光类旅游产品。 建筑遗址观光类旅游产品
毕节市
遵义市
“红色经典,锦绣遵义”,遵义的红色文化享誉全国,每年吸引着大量海内外 游 客,毕节市的旅游开发可以突出自己特色,建立自己品牌,与遵义协作发展,分 分 流遵义红色旅游客源。 流遵义红色旅游客源
毕节市
铜仁市
铜仁的核心旅游资源为梵净山和九龙洞风景名胜区,其中,铜仁的梵净山 是中国佛教名山,当前已经开发出一系列生态度假、佛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已 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毕节市的旅游开发,可以借势梵净山佛教文化分流客源, 借势梵净山佛教文化分流客源, 借势梵净山佛教文化分流客源 同时做强自己的溶洞旅游品牌。 同时做强自己的溶洞旅游品牌。
毕节在贵州的位置
贵州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毕节与贵州省其它市州旅游资源及产品对比
竞合对象
贵阳市 遵义市 铜仁市 黔东州 黔南州பைடு நூலகம்黔西州 安顺市 六盘水市 毕节市
核心资源
红枫湖、贵阳市野生动物园、黔灵 公园、保利国际温泉、天河潭、青 岩古镇 遵义会议遗址、赤水大瀑布、燕子 岩国家森林公园 梵净山、九龙洞风景名胜区 西江千户苗寨、黎平肇兴侗寨、地 坪侗寨 平塘掌布风景区、荔波漳江风景区 万峰林景区、安龙仙鹤坪国家森林 公园 黄果树瀑布、夜郎洞景区、龙宫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毕节市
安顺市
安顺市的核心旅游资源是瀑布和溶洞观光,其中瀑布观光的核心资源黄果树 瀑布已经全国皆知,具有极大客源吸引力。此外,夜郎洞和龙宫已经借势黄果树 瀑布得到跨越式发展,在贵州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毕节市可借势安顺的旅游 毕节市可借势安顺的旅游 发展基础,开发溶洞旅游差异化产品,开辟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发展基础,开发溶洞旅游差异化产品,开辟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毕节市
六盘水市
中国凉都——六盘水,在避暑度假类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 的知名度,在生态资源方面来看,毕节市和六盘水市具有较大同质性,因此毕节 市旅游开发应避开其锋芒,加大古建筑遗址观光、花海观光和溶洞观光旅游产品 加大古建筑遗址观光、 加大古建筑遗址观光 开发,找准差异化生态度假发展方向。 开发,找准差异化生态度假发展方向
草海、织金洞、九洞天、百里杜鹃、 溶洞观光、森林观光、动物观 赫章国家森林公园、毕节国家森林 赏、花海观光、古建筑遗址观 公园、可乐遗址 光
毕节市
贵阳市
中国避暑之都贵阳市的湖泊观光和温泉度假旅游产品较为突出,森林观光和 动物观赏旅游产品与毕节市存在同质竞争,毕节市的旅游产品的开发,应避开森 避开森 林观光和动物观赏的同质竞争,重点开发溶洞观光、 林观光和动物观赏的同质竞争,重点开发溶洞观光、花海观赏和古建筑遗址观 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