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色料产业的现状和展望

合集下载

2023年陶瓷加工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陶瓷加工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陶瓷加工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陶瓷是一种具有较高硬度、高抗压强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高抛光性等特点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医疗器械、化工、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陶瓷加工行业也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市场需求、市场机遇和市场风险等几个方面对陶瓷加工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陶瓷加工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19年,我国陶瓷加工行业实现了总产值9017亿元。

其中,建筑陶瓷产品占据了90%的份额,医疗、环保、高通量筛分、电子等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陶瓷加工行业的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二、竞争格局目前,我国陶瓷加工行业处于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行业内存在大量的中小型陶瓷加工企业,而且这些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差距较大。

行业内领先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等地。

这些领先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能够生产高品质的陶瓷产品,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市场需求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人们对健康环保的日益关注,陶瓷加工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得到了提高。

在建筑领域,陶瓷砖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

对于医疗器械、环保设备、电子元器件等行业来说,陶瓷材料的高耐腐蚀、磨损性能、耐高温性能等特点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四、市场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陶瓷加工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未来,随着国家技术创新的不断加强和应用需求的增加,陶瓷加工行业将会实现更大的技术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

五、市场风险陶瓷加工行业也存在一些市场风险。

首先是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使得一些小型企业很难在市场上生存。

此外,陶瓷行业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一些小型陶瓷加工企业难以达到环保要求,进而导致市场减少。

同时,原材料成本的高涨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是该行业的市场风险之一。

2024年陶瓷产品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陶瓷产品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陶瓷产品市场分析现状1. 市场概述陶瓷产品作为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建筑装饰、家居用品、厨具等。

市场上的陶瓷产品种类繁多,品质参差不齐,因此市场竞争激烈。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陶瓷产品市场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其中,建筑装饰领域对陶瓷产品的需求量最大,占据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3. 市场竞争格局陶瓷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竞争因素:3.1 产品品质和品牌陶瓷产品的品质和品牌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知名品牌通常具有较高的产品品质和信誉度,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2 产品创新和研发能力陶瓷产品市场在设计和创新方面也存在激烈竞争。

企业需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研发,以满足消费者对新颖、独特产品的需求。

3.3 价格竞争价格是陶瓷产品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之一。

企业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来获得竞争优势,但过度的价格竞争也可能降低产品利润率。

4. 市场发展趋势陶瓷产品市场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4.1 个性化需求增加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个性化需求逐渐增加。

陶瓷产品企业需要不断研发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以获得竞争优势。

4.2 环保意识提升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升使得消费者对于环保材料的需求增加。

陶瓷产品企业需要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4.3 电商销售渠道的兴起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陶瓷产品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产品,降低销售成本,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5. 总结陶瓷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企业需要关注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注重产品创新和研发,合理定价,并积极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和环保意识。

同时,电商销售渠道的兴起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实用版)目录一、中国陶瓷行业的历史与文化二、中国陶瓷行业的现状1.全国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数量及营收2.陶瓷砖累计产量3.中国市场竞争格局4.国内外市场对比三、中国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1.由粗放型生产向精细化生产转变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绿色生产和环保材料的应用4.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正文中国陶瓷行业的历史与文化: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

陶瓷制品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类如下:日用陶瓷按照烧制温度,可以分为低温瓷、中温瓷和高温瓷。

中低温瓷主要以色釉炻瓷为代表,高温瓷主要为白瓷、釉下五彩瓷、强化瓷等。

早在约五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陶器,并在商代中期出现了早期的瓷器,魏晋南北朝的南青北白”,唐朝的唐三彩”,宋代的哥窑、官窑等,都代表了中国陶瓷行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陶瓷行业的现状:根据数据显示,2020 年 1-10 月,全国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 1094 家,实现营收 2506.70 亿元,增长 0.36%。

另外,陶瓷砖累计产量达 84.5 亿平方米,同比增加 1.07%。

由此可见,我国陶瓷市场需求旺盛。

过去我国是粗放型生产的陶瓷大国,但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陶瓷行业正逐渐向精细化、绿色化、创新化的陶瓷强国转变。

中国陶瓷行业的竞争格局:在国内市场,头部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激烈。

而在全球市场,中国陶瓷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市场份额也在稳步提升。

中国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1.由粗放型生产向精细化生产转变。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外观和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陶瓷行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精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陶瓷行业将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行业整体创新水平。

3.绿色生产和环保材料的应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陶瓷行业将加大对环保材料和绿色生产工艺的应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陶瓷原料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陶瓷原料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陶瓷原料储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建国后的地质调研与科学普查发现证实,陶瓷原料的主要种类,如高岭土矿物、石英、长石、高铝硅酸盐矿物、碳酸盐陶瓷原料、镁硅酸盐矿物等主要矿物储量十分丰富,成为几千年来一直支撑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与开发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陶瓷业对于硅灰石、磷灰石、锂灰石、各种特种硅酸盐矿及宝石类硅酸盐矿和工业废料的开发利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正因为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陶瓷原料物质资源,因此能够得以长期支持着中国陶瓷产业的健康发展,并为将来更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条件。

目前国际上陶瓷原料出口大国紧紧盯住我国市场,将各种陶瓷原材料出口到中国的建陶企业。

此外,我国一些企业兴起的各类陶瓷原料出口业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那么究竟如何做好这篇文章?本文想利用此机会谈一下笔者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1、原料储藏及开发利用概况 我国陶瓷原料矿物资源十分丰富,陶瓷原料矿点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我国陶瓷企业在长期的开发利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与经验,创造出很大的经济效益。

现将近年来掌握的比较具体的情况简介如下。

陶瓷黏土:如依据最新统计资料,全国已经探明的陶瓷黏土矿床达到180余处。

其中高岭土矿床,湖南占全国的29%,其次有江苏、广东、江西、辽宁、福建等省,探明的储量均达到1000万吨以上。

福建省龙岩发现了我国目前最大的高岭土矿,其储量高达5400万吨。

瓷石的储量以江西和湖南最多,湖南醴陵马泥沟的储量达到1亿吨。

陶土的储量中以新疆为最,仅塔士库一地陶土矿储量就达到1.7亿吨。

另外还有吉林、江苏、江西等省集中了全国75%的陶土储量。

作为可塑性陶瓷原料的黏土,可用于陶瓷坯体、釉色、色料等配方。

如我国许多瓷区采用工艺性能良好的高岭土生产的细瓷产品,成为国际市场的畅销产品。

高龄土原料除了用于生产陶瓷产品外,还被广泛用于造纸工业以及建筑材料中涂料的填料等多种用途。

2024年新型陶瓷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新型陶瓷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新型陶瓷材料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陶瓷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新型陶瓷材料的研发也得到了加强。

本文将探讨新型陶瓷材料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应用领域、市场规模以及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新型陶瓷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因此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是电子领域,新型陶瓷材料常用于制造晶体管、电容器、绝缘体等电子元件。

其次是医疗领域,新型陶瓷材料在人工关节、牙科修复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此外,新型陶瓷材料还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器件、能源储存等领域。

市场规模新型陶瓷材料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2019年全球新型陶瓷材料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XX%。

北美和欧洲地区也在新型陶瓷材料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发展趋势新型陶瓷材料市场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创新技术驱动在新型陶瓷材料领域,创新技术是市场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的研发速度大大加快。

例如,纳米陶瓷材料、3D打印陶瓷材料等的出现,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陶瓷材料市场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不断推进。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材料设计和模拟,可以提高研发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带来更好的性能和品质。

环保可持续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关注焦点。

在新型陶瓷材料市场中,环保因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例如,陶瓷膜过滤材料可以有效净化水源和废水处理,对环境友好。

此外,新型陶瓷材料的高效使用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

结论新型陶瓷材料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应用领域广泛,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未来,新型陶瓷材料市场将会继续受到创新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和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趋势的推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新型陶瓷材料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突破。

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陶瓷行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陶瓷行业也在不断地转型升级。

本文将从行业趋势、市场需求和前景等方面对陶瓷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内容如下:一、行业趋势:1. 智能化趋势: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必然趋势。

陶瓷行业同样面临智能化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智能陶瓷产品具有更高的智能集成度和智能互联性,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2. 环保节能趋势: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环保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

陶瓷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荷。

因此,研发环保节能的陶瓷制造技术和产品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3. 个性化定制趋势: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趋个性化,需求从大众化向个性化、差异化转变。

陶瓷作为一种装饰材料,个性化定制尤其重要。

该趋势推动陶瓷行业朝着个性化定制、小批量生产的方向发展。

4. 创新设计趋势:陶瓷产品的设计创新是提升陶瓷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设计创新不仅包括产品外观设计,还包括陶瓷材料、工艺和生产工艺的创新。

随着陶瓷行业竞争的加剧,创新设计将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

二、市场需求:1. 建筑陶瓷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业对陶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陶瓷砖、卫生洁具等建筑陶瓷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 生活陶瓷需求:生活陶瓷产品是指餐具、茶具、装饰摆件等。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生活陶瓷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3. 工业陶瓷需求:工业陶瓷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等行业。

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对高性能、高强度、高耐磨、高绝缘等特殊要求的陶瓷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三、前景展望:1. 创新技术将推动陶瓷行业发展:陶瓷制造技术的创新将推动产品设计、材料性能和工艺等方面的提升,进一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2. 智能化转型将提升陶瓷产品附加值:智能陶瓷产品的出现将提升陶瓷产品的附加值,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国内外陶瓷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陶瓷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陶瓷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陶瓷行业在国内外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国际市场上备受瞩目的产业之一。

本文将从国内外陶瓷的发展现状进行论述,探讨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一、国内陶瓷的发展现状1.1 陶瓷生产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内陶瓷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手工制作逐渐被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取代,陶瓷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采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使得陶瓷的质量和外观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1.2 陶瓷设计的创新近年来,国内陶瓷设计水平不断提高,设计师们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陶瓷产品。

这些设计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受到了热捧,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1.3 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拥有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

近年来,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许多传统的陶瓷工艺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同时也有一些新工艺的出现,丰富了陶瓷制作的技术手段。

二、国外陶瓷的发展现状2.1 陶瓷艺术的发展在国外,陶瓷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并列。

许多陶瓷艺术家通过对陶瓷材料的探索与实验,创作出了大量具有创意和艺术价值的陶瓷作品,受到了艺术界的高度赞誉。

2.2 陶瓷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国外陶瓷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陶瓷制作传统和工艺。

例如,日本的陶瓷传统以精细和细腻著称,韩国的陶瓷则以朴实和自然为主题。

同时,国外的陶瓷产品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出口量不断增加。

2.3 陶瓷科技的进步国外陶瓷科技的进步也对陶瓷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陶瓷原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不断创新,使得陶瓷产品的品质得到了提升。

另一方面,陶瓷制造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竞争力。

三、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3.1 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陶瓷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国内外陶瓷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我国色釉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色釉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新等 角度进行 了分析评述 。
图 分类 号 : Q1 443 文 献 标 识 码 : T 7 .+ A
0 引 言
中国是世 界上 日用和 建筑 陶瓷及卫 生陶 瓷的生产 大国 ,
需, 以及东南亚 、 中东 、 南美洲 、 东欧 、 非洲陶瓷产业 的蓬勃发 展 , 国色釉料特别是仿 古砖色釉料行 业进 入稳定发展时期 。 我 目前 , 金属釉 、 全抛釉 以及不透水熔 块 、 不透 水化 妆土 、 印色 辊 料、 辊筒印刷粉 、 筒印釉 已经进 入成熟稳定 的发展阶段 。向 辊 下游陶瓷产 业延 伸应 用设计服 务 , 定品质 、 稳 降低成本 、 势 蓄 而发是 目前国内色釉料产业发 展的主流 。出现 了一批行业骨
年来 以耐磨釉面为标志的全抛釉 面瓷砖 ,集仿古砖的纹理层 次、 质感丰富与抛光砖亮光的优势于一体 , 其抛釉过程的废料 磨 出率仅是通体玻化 砖 、 布料玻化 砖 的 1 , / 同时节 电效果达 3 2 %, 5 而且 图案 仿真度 高 , 烧制成 本低 , 抛光工艺 节能降 引领 耗低碳潮流 。其 中瑭虹釉料 、 道氏制釉 、 永坤色釉 、 康立泰 、 远 泰制釉 , 色思 诺釉料等 知名色釉料 企业 以及新 景泰 、 希望 , 美 嘉等陶机企业 , 对推 动全 抛釉 技术 进步 功不 可没。 目前的全抛釉技术解决了早期全抛 釉产 品易磨损 、 、 吸污 露底等质量缺陷, 物化性能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由于全抛釉产 品的表面釉层完全保护了花纹 图案 , 其细腻 的花纹清楚可见 。
源颜料有限公司 、 西省景德镇 大千色 釉料有限公 司等 , 江 湖南 省有醴陵市科 兴实业有限公司等 。
2 国外 色釉料 企业进 军 中国陶瓷行业
在国内化工色釉料企业 大举进军国 际市 场的同时 ,国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陶瓷色料产业的现状和展望中国是世界上日用陶瓷(包括工艺美术陶瓷)的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的生产大国,据相关统计资料报道,2006年中国日用陶瓷的产量约150亿件,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建筑陶瓷瓷砖的产量超过38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约1亿件,均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二分之一。

由此可见,作为上述陶瓷产品装饰材料的陶瓷色料及相关原辅材料,如陶瓷釉料、化妆土、硅酸锆等的需求量是十分惊人的,就陶瓷色料而言,据初步统计,中国每年需用的陶瓷釉用色料超过8万吨,坯用色料超过16万吨。

随着行业内分工的细化和陶瓷色料生产专业化、机械化、品质控制规范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作为陶瓷装饰用的色釉料生产,基本上摆脱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大部分由陶瓷生产厂家自行生产、自给自足的模式,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陶瓷色釉料的生产和供应开始进入专业化生产的轨道,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从陶瓷生产厂家中分离出来,成为陶瓷制品生产厂家的原辅材料供应商和陶瓷色料的专业生产厂家。

据初步统计,自2003年起全国稍具规模的陶瓷色釉料生产厂家(包括大、中、小规模的厂家)已有300多家,由于近两年来竞争日益激烈,加上原材料特别是化工原料的紧缺和涨价等因素,减少了一些,尚剩200来家,这些厂家中半数以上的生产规模较小、品种单调,无论是生产工艺、生产装备、还是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质管理等方面都还不够完善和正规。

这几年随着中国陶瓷产业整体化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在陶瓷色料产品的品种、质量、产品的稳定性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一批行业骨干企业,这些企业多集中在陶瓷生产产区,特别是广东省的佛山和潮州地区,其中位于广东佛山及周边地区的有广东三水大鸿制釉(台资企业属中国制釉公司),其总部在中国台湾,佛山大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省万兴无机颜料有限公司、佛山市正大制釉有限公司、佛山市中冠陶瓷釉料有限公司、中山市华山陶瓷原料公司、佛山市南海禾合陶瓷原料厂、佛山市金鹰陶瓷颜料有限公司、佛山市华宝陶瓷原料厂等;广东省潮州地区的有广东省潮州市三原实业有限公司、广东省潮州市丰业实业有限公司、潮州市宝石陶瓷化工有限公司、广东省潮州市化工一厂、潮州市枫溪区枫一陶瓷色釉料颜料厂等;福建省泉州地区有福建泉州市力科陶瓷材料有限公司等;山东地区有山东省淄博Ferro陶瓷颜料有限公司(由山东省硅酸盐研究院和美国Ferro公司合资),华东地区有江苏省宜兴拜富色釉料有限公司、Ferro(苏州),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省升华集团德清县华源颜料有限公司、江西省景德镇大千色釉料有限公司等;湖南省有陵市科兴实业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包裹型CdS、SeS/ZrSiO4高温系列鲜红、鲜黄陶瓷色料)等。

目前我国色料全行业的年产值约20亿元,行业中较有独立开发能力、规模较大、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企业有10多家,他们的产品其质量大致达到国际市场上同行业产品的相当水平,但由于价格较低,在性价比上有一定优势,因而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出口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此外,国际上生产陶瓷色料的一些着名厂家,也分别在中国设有分厂或分公司,他们之中有:美国的福禄(Ferro);西班牙的陶丽西(Torrecid),奇美瓷(Quimicer);意大利的爱斯玛格拉斯(Esmaglass)、庄兴万丰(JohnsonMetthy)、卡罗罗比(Colorobbia)等,地点多设在华东的苏州、昆山和上海附近,日本国的日研株式会社NIC在广东省佛山市设有办事处。

供应陶瓷色料生产厂家所需电熔锆的主要生产厂家有沈阳阿斯创矿业有限公司,(澳大利亚ASTRON在中国的子公司),其生产基地设有辽宁省营口,福建省三祥冶金有限公司等;供应化学锆的主要生产厂家有浙江升华集团。

升华拜克锆谷分公司,江西晶安高科、广东汕头东方锆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韶关韶能锆制品厂等,供应陶瓷色料生产厂家所需各种规格石英粉、长石粉的主要生产厂家有广东英德中信矿业(生产各种精加工的高岭土、长石、石英、方解石、滑石等陶瓷原料),江西诚信矿业有限公司和广西平南矿冶原料有限公司(产品同上),矽比科(Sibelco)公司中国分公司(在中国设有加工厂和办事处,主要生产和供应精加工石英粉有325目和600目等规格);供应铭绿等铬盐的主要生产厂家有河北铬盐化工有限公司、重庆铬盐化工有限公司等;供应氧化镍的主要生产厂家有浙江华友铭镍材料有限公司;供应各种氧化铁(铁红、铁黄、铁黑)的主要生产厂家有:浙江升华集团华源颜料有限公司、上海一品国际颜料有限公司等。

1、产品种类、结构和用量1)建筑、卫生陶瓷常用釉用色料;中国瓷砖行业常用釉用色料的品种、结构类型和年使用量(含产品)的排列顺序、(按使用量的大小自大至小递减。

)2)建筑卫生陶瓷常用坯用色料;3)日用陶瓷釉上、釉中、釉下、手彩、花纸用陶瓷颜料及其品种和结构类型;4)国产锆英石包裹型镉硒红、橙、黄系列部分商品色料的化学组成和色相及颗粒组成。

5)乳浊增白剂—锆英石粉和硅酸锆。

据初步统计作为世界上陶瓷生产的第一大国,中国每年用在陶瓷工业上的锆英砂(简称锆砂)约18~20万吨、其中主要用作坯釉中作为乳浊增白剂,另外一部分,加工成电熔级氧化锆、化学级氧化锆、氧氯化锆等;用在锆系色料合成中作为原料的电熔氧化锆,每年约需二万砘,化学氧化锆约需四千吨,用于合成包裹色料的氧氯化锆每年约需五千吨。

中国锆英砂蕴藏量和产量均不大,主要依靠进口,分别从澳大利亚、印尼、南非等国进口,按2006计算,世界年产110万吨锆砂计,中国进口量约为35万砘左右,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锆砂进口国。

6)其它。

其它包括玻璃色料、贵金属颜料、黄金水、铂金水、黄金膏等。

其主要生产厂家有:山东淄博FERRO陶瓷颜料有限公司、江苏拜富色釉有限公司、广东万兴无机颜料有限公司等.2、工艺技术、生产装备和研发能力的现状。

近些年来中国的色料生产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普遍开始重视新产品开发;新装备和新技术的应用;重视品质管理和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合成色料的质量,加强了对从源头上对原料的质量加以控制,从过去的粗放型,发展到现在的批量检验和控制,对合成用矿物原料和化工原料如氧化铝、钛白粉、铁红、铬绿、氧化锆、氧化硅等进行化学组成、颗粒组成的例行检验、尽可能采用标准化原料,对配合料的混合和细磨无论是湿法,还是干法在设备选用和工艺控制上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广泛采用了诸如立式双螺旋锥形混合机、卧式螺节混合机和无重力混合机,立式和卧式搅拌磨、振动式混合机V型高效混合机及二维和三维运动混合机等设备和保证配合料的混和和予磨的充分和均匀,在烧成窑炉方面除了以梭式窑和推极窑、隧道窑为主外还采用了辊道窑、近二年开始出现色料合成专用的廻转窑,总之围绕着高效、节能和环保在烧成设备上进行合理的选型和改进。

对合成后的色料的细磨除了传统的高速粉碎机等细磨设备外,为改善颗粒组成针对不同品种有的采用了气流磨;湿法搅拌磨等先进设备,在脱水、干燥工艺上除了采用传统的压滤脱水、离心脱水、室式干燥外,也采用了连续式脱水——干燥联合生产线。

对成品色料普遍采用了予均化混和处理。

有条件的每批量进行了严格的颗粒分析检验。

这几年在新产品开发上,坯用色料主要有硅铁红(Sio2-Fe2o3)、铝铁红(Al2o3-Fe2o3)和钇铝红(Y2o3-Cr2o3-Al2o3),并早已批量生产,其中以铝铁红的国内市场最大。

在釉用色料方面主要在于改进一些色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提高呈色强度、改善色相方面如高温稳定型锆柔色料的开发(如高温镨黄、高温锆铁红系列等)、红相锆铁红,还有就是在锆系包裹色料方面开发了如包裹紫等到新品种,并提高了包裹色料的高温稳定性和包裹率。

有条件的骨干企业还开展了对色料结构测试、单元操作创新等基础工作,对色料的化学组成、颗粒组成、矿物组成、微观形貌进行初步的研究。

3、标准化和品质管理2004年由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陶瓷色釉料暨原辅材料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企业制定了陶瓷色釉产品相关标准(草案)和陶瓷色釉料用电焙二氧化锆标准(草案),经过两年多的工作包括充分讨论和试行,现已正式报批通过,将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执行。

国外一些着名陶瓷色料企业,从产品制造流程到产品本身均有严格的内部控制标准,产品质量稳定,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高、市场占有率也高,中国有关陶瓷色釉料产品行业标准的出台和施行有行于中国和国际接轨,有行于陶瓷色料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中国陶瓷色料行业今后的发展。

这里以釉用色料标准为例,简单介绍如下。

该标准规定了釉用色料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储存。

标准对色料的标样和相应检测釉(基釉)及使用的工艺条件作了详细规定。

在色料产品检验方面对色料的颗粒分析、色度和色差测定、游离重金属离子(如Cr6+)的测定等项目均有具体规定,包括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如激光粒度分析仪、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及重金属溶出量扫描分析仪等)。

在产品检验上分出厂检验(即例行检验)和型式检验。

每批产品需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出厂产品应附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并将执行标准号写入其中。

型式检验项目更为全面,它包括标准技术要求中的全部内容。

型式检验每年进行一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型式检验。

a)试制定型投产的新产品;b)正常生产产品在原材料、配方、工艺上有较大改变时;c)停产6个月以上再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上级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结束语中国的陶瓷色料产业经历了成长期和高速发展期,现已进入稳步发展和成熟期。

今后的任务主要是要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要开发新产品特别是高档产品,改变过去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局面,要改进产品的结构,不断开发和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如通过对色料的表面进行改进加工生产高档釉用分散性色料。

这种色料可以直接加入到釉浆中,经搅拌后即可快速分散,并与釉浆充分混合均匀,因而使客户在调制印花釉时不用再球磨,从而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又如通过对色料的表面属性和深加工生产出高档坯用干混色料,它可直接与喷雾干燥后的粉料直接混合,即可达到均匀呈色的效果,可用来直接压制产品,从而大大简化了传统的混合球磨再喷雾干燥制备色粉,再将色粉与基础粉料按比例混合的工艺,既简化了工艺又节能、高效。

总之,中国正在改变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的现状,使陶瓷色料产品的结构更加合理,通过加强和完善企业管理、质量管理、新产品开发,加强与国际同行的联系和交流,使中国的色料产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建筑卫生陶瓷色料的选择和简单的配方陶瓷色料与釉料一样,是装饰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外衣。

它与陶瓷产品的胎体及釉料紧密结合一体,发挥着装饰美化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作用,从而使产品形成一个五彩缤纷的陶瓷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