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合集下载

血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血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V0 . 4 No 1 P. 4 12 . 3
2 7 O0
血脂 代谢 异 常与糖 尿病 视 网膜 病 变 及糖 尿病 肾病 的关 系
阳 琰, 高 琳
遵义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 内分泌科 ( 贵州 遵义 5 30 ) 60 3 【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 、 糖尿病。 肾病与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抵抗 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 10例 2型 6 糖尿病患者 , 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分为 D R组 、 N组 、 R合并 D D D N组 , D D 非 N、 R组 , 检测血脂 、 脂蛋 白、 糖基化血红蛋 白、 胰岛索水平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D R组 , N组 , R合并 D D D N组分别与非 D D N、 R组 比较血清 总胆 固醇 ( c ) 甘油三 酯( G) 低密度脂蛋 白( D Th 、 T 、 L L—C 、 ) 载脂蛋白 B A O—B 明显增高( (P ) P<00 ) 血高密度脂 .5 ,
t e rbo d ft l o r t i gy o yae e h i lo a ,i po en, lc s lt d h mo lbn,n ui lv l n n l e C n e u n e: p go i is l e e d a ay . o s q e c n a z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8 86 (070 一 04— 3 10 — 1 20 )1 o3 0 4
Th lto s p a o a tc Rei o a hy, a ei e Rea i n hi m ng Dibei tn p t Di b tc Ne h o a h nd Blo t p r p t y a o d Fa
YANG n, Ya GAO i Ln

糖尿病肾病与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研究

糖尿病肾病与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研究
行发展。 【 关 键 词 1糖 尿 病 肾 病 ; 糖 尿病 视 网膜病 变 ; 尿蛋白; 相 关 性
【 中图分 类 号] R 5 8 7 . 1
【 文献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7 2 1 0( 2 0 1 3) 0 8 ( a) 一 0 0 6 4 — 0 3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 ( DN )a n d d i a b e t e s r e t i n o p a t h y( D R ) .

临床 研 究 ・
2 0 1 3 年 8 月 第 1 O 卷 第 2 2 期
糖 尿病 肾病 与视 网膜病变相关性研究
陈 茂 胜 杨 海 蓉 朱 厉
1 . 重庆 市 忠县 人 民医 院 内二 科 , 重庆
4 0 4 3 0 0 ; 2 . 北 京 大学第 一 医 院肾脏 内科 , 北京 1 0 0 0 3 4
【 摘要 】目的 分 析糖 尿 病 肾病 ( D N) 与糖 尿病 视 网膜 ( D R) 病 变 的相 关 性 。 方 法 选取 2 0 1 0年 1月 ~ 2 0 1 2年 1 月 诊 断治 疗 的 2型糖 尿 病 患者 1 9 0例 , 回顾性 分 析其 临 床资 料及 实 验室 检查 , 按 照糖 尿病 患 者尿 蛋 白排 泄量 分 为
Me t ho d s 1 9 0 c a s e s wi t h t y p e 2 d i a b e t e s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1 0 t o J a n u a y r 2 0 1 2 w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d i v i d e d i n t o DNO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DOI:10.16662/ki.1674-0742.2021.05.014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张危1,丁超2,赖娇11.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云南曲靖655000;2.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城医院内科,云南曲靖655000[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寻找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单有效的预测指标,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0月5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眼底检查无异常者为对照组10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为观察组466例,其中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组321例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组145例。

收集所有对象的饮酒、吸烟情况、收集UACR、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临床指标。

比较3组对象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3组间性别[男47.1%vs 40.2%vs 4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1,P=0.827);年龄[(59.7±8.5)岁vs (59.8±10.4)岁vs (63.7±5.8)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21.517,P=0.121)];3组间的病程[(4.5±3.2)年vs (8.4±4.0)年vs (10.7±3.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2.254,P<0.001);饮酒百分率[10.7%vs 19.3%vs 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P=0.015)];吸烟百分率[14.7%vs 25.5%vs 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0,P=0.029)和BMI[(24±3.28)kg/m 2vs (26±2.04)kg/m 2vs (29±3.87)kg/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091,P=0.021)。

2型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与平行性研究

2型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与平行性研究
的发 生与 病 程 密切 相 关
【 关键词 】 糖尿病 肾病 ;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 ; 尿微量 白蛋白
中 图分 类 号 :R 8 . 5 71 文献 标 识 码 :A di 03 3 ̄i n17 — 6 92 1. . 4 o: . 6 .s. 4 4 5 . 00 0 1 9 s 6 0 93
率 ( EK 、糖化血红蛋 白、胰 岛功 能、尿素氮、肌 酐、血脂、空腹 、餐后 2小时血糖等检 查,比较不 同组别间糖尿病视 网膜病 UA 1)
变的发 生率 及 与视 网膜 病 变 的严 重 程 度 是 否 平 行 ,并 对检 测 结 果进 行 比较 分 析 。 结 果 DR 的发 生 率在 临床 蛋 白尿 组 最 高 ,为 8. 6
c mp r d Re u t h n i e c f o a e . s l T ei c d n e o wa eh g e t n ma r a b n rag o p wh c s8 .% . t s f l we y mi r ab mi u i s DR st i h s i e o l u u i u . ih wa 6 9 h r I wa l o o d b c o l u n ra g o p wh c s5 . %. h n i e c f DR st el we t n n r a o p wh c s t .% . h ea in h p o eo c re c n r u , ih wa 75 T ei c d n e o wa o s i o h m l u , ih wa 4 r g 6 T e r lt s i ft c u r n e a d o h h o r eo wa t t . o c u i n tec us f DN s n i e C n l so s AsDN g r v t s t e i cd n eo a n e c f in f a t n r a e i d c t gt eri ・ i ma a ga ae,h ie c f n DR h st d n y o g i c n c e s ,n i ai i n e s i i n h t t so it i . we e ,h e e t e e nDR n i e a s cai t Ho v r t es v r y b t e ma vy i w a d DN nt o a l a al 1Th c u rn eo i t tl p r l . eo c r e c f s y e DN eae t t l ec u s . i r ltd i i eyt t o re s n ma oh

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肾脏病变干预(DKD)重在早起

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肾脏病变干预(DKD)重在早起

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肾脏病变干预(DKD)重在早起糖尿病之所以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主要是因为长期的高血糖可能导致全身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而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其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危害着广大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

糖尿病肾病(DN)偏重病理诊断,糖尿病肾脏病变(DKD)偏重临床诊断在讨论糖尿病肾病的诊疗之前,我想先明确下糖尿病肾病的概念。

我们注意到,在我国一直都是采用糖尿病肾病(DN)这一概念,而在20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的《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出了糖尿病肾脏病变(DKD)的概念,并且在2008年第41届美国肾脏病协会(ASN)年会上正式应用DKD取代了DN。

DKD和DN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哪个说法更确切?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剧增加,作为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一直是我们临床医生关心的热点话题。

谈到糖尿病肾病的概念,DN和DKD两者概念有所不同,谈不上哪个更确切,都有各自的道理。

DN是我们一直采用的传统概念,是指糖尿病所合并的肾脏肾小球硬化,即我们所指糖尿病肾病,偏重病理诊断。

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病理表现为典型的系膜区增生、基底膜增厚,甚至包括一些渗出性改变。

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把病理诊断的DN简单地用作临床诊断,凡是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肾脏问题很多临床医生就简单归结为糖尿病肾病。

这种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简单对等造成了混乱,各个地区和医院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上也不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交流。

具体来说,很多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5到10年病程后出现的肾脏损害很大比例是糖尿病肾病也就是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符合DN的病理改变。

即便如此,这部分患者经过病理诊断后,仍有相当大比例的患者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症的病理改变。

这种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的不一致性在2型糖尿病肾病显得尤为突出,这种长时间的混乱限制了我们对糖尿病肾病的交流和科研。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肾小球率过滤、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相关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肾小球率过滤、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相关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肾小球率过滤、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相关性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各组肾小球率过滤(GF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Alb/Cr)的变化关系,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方法回顾该院住院病历,根据眼科专业眼底检查情况分3组:正常眼底组(NR)、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收集及计算各组GFR、U-mAlb/Cr及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与NR组相比,DR 组患者的GFR明显减低、U-mAlb/Cr明显升高,且随着DR进展,GFR显著下降、U-mAlb/Cr显著升高。

同时随着GFR下降,DR的发病率增加且程度加重,当GFR90 mL/mi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R <60 mL/min与60~90 mL/mi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两种常见的疾病。

DR起始于为高血糖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周细胞的凋亡逐渐进展为新生血管、血管破裂出血、失明等不良后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基于眼底镜、眼底血管造影、眼底彩超等相关检查,一般由眼科专业医师评估。

DN病变特征性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堵塞及肾间质细胞增生,进而出现肾功能异常。

DN患者会特征性表现出GFR逐渐下降、持续的蛋白尿等。

我国最新糖尿病指南推荐肾病改良试验或Cockcroft-Gault公式估算GFR,而评估蛋白尿情况时采用相对比较稳定的U-mAlb/Cr。

DR与DN因同为微血管病变,其相似的病理学基础导致发病率呈明显的相关[1]。

Yadranji AS等[2]研究从基因层面上对DR与DN的共同治病基因有所发现,为基因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He F等[3]研究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病率明显升高,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肾病重要的预警因素,可指导早期筛查DN。

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风险评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患者血糖浓度过高导致内分泌、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功能异常。

如果不及时控制血糖水平,患者可能会发展出多种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更好地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并阐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一、糖尿病的并发症1. 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体内微血管,导致多种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主要致盲因素之一,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

2. 心血管并发症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高血糖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还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进一步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神经系统并发症高血糖损害神经系统,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

最常见的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异常、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等症状。

另外,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胃轻瘫、性功能障碍等。

4. 其他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多种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足、感染、胰腺炎等。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引起的下肢溃疡、感染和坏疽,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与健康。

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糖尿病的并发症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早发现高危人群,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确定高风险人群风险评估可以通过患者的年龄、病龄、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他们是否属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高风险人群。

这有助于医生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早期干预和治疗高风险人群一旦确定,应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例如,对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进行监控和调节,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等手段维持这些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现象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现象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病症现象糖尿病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

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

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开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

但积极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尤其在病程早期干预治疗效果甚佳。

2.糖尿病眼部并发症(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①与糖尿病本身相关的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发生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时机较正常人明显增加;③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类型,但二者是偶然的巧合,抑或是有内在的联系;④内眼手术后的感染性眼内炎或无菌性眼内炎。

多发生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多为双眼发病,开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开展为完全混浊。

3.糖尿病足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

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病症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

实际上类似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上肢、面部和躯干上,不过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4.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

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死亡风险比非糖尿患者群高3~5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研究进展全网发布:2011-06-23 21:40 发表者:徐勇2577人已访问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研究进展彭艳1综述徐勇审校【摘要】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两种并发症。

由于二者同属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机制和发生时间具有相似性,但也有异质性。

一种并发症的出现可预测另一种并发症发生发展。

认清二者关系可以在一系列相关征象出现时提示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更早的诊断、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危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The adv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 Peng Yan,Xu Yo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Sichuan 646000,China【Abstract】diabetic nephropathy(DN)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DR) are the most common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diabetes. Because both of them belong to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diabetes, they share some similarity in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duration, 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 presence of one can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another. A scoring system that can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may facilitate the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those patients so as to early diagnose ,treat and reduce the harm.【Key words】Diabetic retinopathy; Diabetic nephropathy糖尿病糖尿病肾病(DN)与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两种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是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

糖尿病肾病则是导致西方国家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也是1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经DCCT和UKPDS证实慢性高血糖是二者的共同病因,其发病机制、临床病程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了解二者异同和联系,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故本文对二者发病机制、临床联系进展做一综述。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病机制1.1 共同发病机制1.1.1 遗传因素:Fogarty 等在96 个2 型糖尿病肾病家系的6 481 对亲属对的研究中发现,尿白蛋白排泄率、系统性高血压呈高度遗传,两者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这些性状可能共有某种相同的遗传决定因素[1]。

群体研究也表明DN 的发生存在遗传易感性。

DN 与染色体相关位点或等位基因的连锁同样也支持遗传因素在DN 易感性中的作用。

Rf1、Rf2可能为糖尿病肾病易感基因。

美国DCCT 研究小组及其他研究曾报道发现,家族性糖尿病成员中严重DR 也呈现家庭性群集发生,人白细胞抗原表现型4/0,3/0,x/x与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2]。

1.1.2 高血糖所致代谢异常:①糖基化终产物(AGES)形成:引起视网膜内皮细胞紊乱,促内皮细胞增殖,可促使肾小球系膜增殖和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血管通透性增大。

还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表型转化,转化成肌纤维细胞。

②多元醇通路活化:山梨醇增多,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凋亡。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刺激AR生成山梨醇,使细胞肿胀,机构,功能受损。

③蛋白激酶C(PKC)激活:蛋白激酶C某些异构体激活,可导致糖尿病相关性并发症的细胞事件。

④磷酸戊糖:过量的细胞内葡萄糖可以分流至己糖胺途径,并可以导致几种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

己糖胺途径被激活后[1],导致高血糖诱导的PAI-1 基因转录的增加。

还可以调节其他葡萄糖反应基因。

这些转录因子乙酰糖胺化和磷酸化的相反修饰比例可能发挥着调节葡萄糖反应基因的转录水平的作用[3]。

⑤氧化应激:Chen等[4]在动物实验中发现oxLDL可通过刺激过氧化物、氧自由基的产生,损伤肾小球。

由于氧化应激的亢进,表皮生长因子(EGF),IL- 8,粘附分子PDGF 等可促进参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病及与进展的有关因素基因的表达[5]。

⑥活性氧族(ROS)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二者会有放大信号传导作用,ROS增加会使细胞外基质(ECM)增加加速肾损害。

AGE会使RAS升高,MCP-1会使ROS表达增加。

达到损害肾脏结果[6-12]。

二者都可损害视网膜。

1.1.3 血液流变学糖尿病时血流变学异常,可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微小血栓形成,视网膜血流量减少,视网膜缺血。

而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导致肾小球高灌注,使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蛋白尿发生,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

1.1.4 各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作用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起关键作用,在血管增生紊乱患者血中可查见VEGF[14-15]。

VEGF能强烈地刺激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同时在糖尿病肾病中起重要作用。

②胰岛素生长因子(IGF),Lauszas等研究103个孕妇,发现视网膜病变与IGF-1升高有关。

Chantelau发现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的IGF-1高,视网膜病变重。

③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引起细胞增生、肥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与损伤,造成视网膜与肾脏损害。

④其他因子:NF-KB、MMP-9、ET等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肾病中均起重要作用。

1.1.5 其他因素如免疫炎症因素,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等都参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1.2 不同机制1.2.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与糖尿病肾病不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是微血管病变,也是神经疾病。

糖尿病病人及动物试验都证实视网膜病变有神经损害,这种损害发生在疾病早期,特别是神经节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在早期就出现并贯穿于整个病程。

1型糖尿病在出现视网膜病变临床症状前视网膜电图就有异常,B波波幅下降。

这提示神经胶质细胞功能减退。

①视网膜神经保护机制在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的不可逆细胞死亡中起重要作用。

②糖尿病使谷氨酸增加,谷氨酸可使钙内流,产生氧化应激,导致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死亡。

神经胶质细胞死亡可以增加内皮受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致视力丧失,特别是有斑点出血患者[16]。

与糖尿病肾病不同的分子机制:①间质衍生因子1(SDF-1):SDF-1通过其受体CXCR-4与VEGF共同提高内皮形成。

VEGF使内皮表达CXCR-4,SDF-1又促进VEGF表达。

SDF-1使原始内皮细胞与内皮细胞迁移,形成新生血管与大量视网膜血管。

SDF-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SDF-1与VEGF聚集在玻璃体,引起视网膜斑点出血与水肿。

玻璃体内抗-SDF-1可抑制血管发生[17]。

②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PEDF可积极减少或修复视力下降[18],同时PEDF刺激视网膜多种细胞成分增生,最终导致新生血管增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而失明,相关性也明显。

③生长抑素类似物(SS):眼球内SS减少会导致血管增生[19]。

④抗血管内皮因子(ARMD):也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

眼部因素如玻璃体、眼轴长短、眼压及自身调节的损害对DR的发生、发展均有一定影响。

1.2.2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的参与糖尿病肾病的细胞因子有:①肝素结合细胞因子(MK):高血糖时MK可使MdK-/-细胞磷酸化,在糖尿病肾病中起关键作用。

MK使局部缺血可致细胞死亡[20]。

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致肾损害[21]。

还可使抗ODN表达致动脉狭窄[22]。

研究显示MK在急性肾损害中起关键作用,在慢性肾损害中不是[23]。

②Sh1:会增加尿蛋白排出。

③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强的肾脏营养因子。

可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和修复、抑制上皮细胞凋亡、保护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肾脏炎症反应及细胞外基质沉积、延缓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④其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生物学效应,MIOX也同样对糖尿病肾损害起作用。

2 二者临床的同步性和非同步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脏病变二者关系有大量研究报道。

由于二者有共同病因及一些相同发病机理,表现出一些一致性。

而又由于二者有些发病机理不完全同,且诊断方式不同,又导致二者表现出不一致性。

2.1非同步性2.1.1 有蛋白尿无视网膜病变部分研究者发现有些糖尿病患者有蛋白尿不伴视网膜病变,此多见2型糖尿病。

有资料研究323个1型DM与906个2型DM患者,视网膜情况通过视网膜摄像观察并分组为无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1-3级或失明。

观察视网膜病变时同时观察肾功能,没有尿沉淀异常或免疫球蛋白轻链排泄增加提示这些患者无非糖尿病肾损害[24]。

发现大量1型糖尿病有大量蛋白尿没有高血压者有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病变与微量蛋白有关(r=0.164),相反有47.5℅有高血压的2型DM有肉眼蛋白尿无视网膜病变。

尿微量蛋白和视网膜病变在2型DM中不一致。

尽管大量1型糖尿病有肾损害3-5级患者有视网膜病变者不少,然而40℅需依赖肾透析肾功损害5级2型糖尿病患者无视网膜病变。

该研究发现许多2型DM有肾损害无视网膜病变,而1型DM有肾损害均有视网膜病变。

另一资料显示347个2型糖尿病持续蛋白尿患者,结果中有27%无视网膜病变[25]。

糖尿病有肾损害无视网膜病的原因可能为蛋白尿由其他疾病引起有关。

如高血压、肾小球本身原发疾病所致,也可能与摄入蛋白质多少有关。

但也可能与二者机制的不一致致表现不同步。

2.1.2有视网膜病变无蛋白尿部分研究者又发现有些糖尿病患者有视网膜病变无肾脏损害,此多见1型糖尿病。

有资料研究557个1型DM患者中,通过(年龄、性别、糖尿病时程、HA1基础视网膜病和其他因素)校正后,增殖型视网膜病有大量蛋白尿为1.53%,肾功损害者占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