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土壤分类与代码

合集下载

陕西土壤类型及特征完整版

陕西土壤类型及特征完整版

陕西土壤类型及特征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陕西土壤类型及特征
陕西省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全省共有21个土类,50个亚类,149个土属,400多个土种。

主要土类有栗钙土、黑垆土、棕壤、褐土、黄棕壤、黄褐土、风沙土、黄绵土、(土+娄)土、水稻土、潮土、新积土、沼泽土和盐碱土等。

陕西省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明显。

从水平分异看,陕北高原为栗钙土——黑垆土地带;关中盆地为棕壤——褐土地带;陕南山地为黄棕壤——黄褐土地带。

从垂直分异看,秦岭山地、大巴山地都很明显。

秦岭北坡自下而上为褐土——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原始土壤;大巴山北坡自下而上为黄褐土——黄棕壤——棕壤。

陕西省的主要地域性土壤为风沙土、黄绵土、(土+娄)土、水稻土、潮土、新积土、沼泽土、盐碱土等。

风沙土主要分布在陕北高原长城以北的风沙区。

黄绵土主要分布在陕北高原的黄土区。

(土+娄)土是关中主要的农业土壤。

水稻土是陕南的主要农业土壤。

新积土,分布于河流两岸,全省各地都有分布。

潮土,主要分布在陕南和关中的凹湿地区。

沼泽土,分布在地形低凹,地下水经常出露的地区。

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关中河流两岸低凹地上,以蒲城县的卤泊滩最集中,另外,在灌区由于排灌不当,易形成次生盐碱土。

土壤肥力直接影响着土地生产力。

陕北的栗钙土、黑垆土、陕南山地的山地棕壤、山地黄褐土、灰化土、原始土壤以及各地的风沙土、盐碱土等,一般地力较差,生产水平较低,而关中盆地的油土、(土+娄)土,汉江谷地的水稻土等土壤的分布区,则是相对高产的区域。

陕西省土壤资料

陕西省土壤资料

陕西土壤学校:首都师范大学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学号:**********姓名:***时间:2014年6月1.概况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古朴秦川,为中国西北一省级行政单位,省会古都西安,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

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

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人口3733万(2010年),下辖西安1副省级市、宝鸡等9地级市及1农业示范区。

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为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

2.土壤分类及面积2.1分类原则: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分类系统,是根据全国土壤分类原则及分类系统,结合陕西省土壤资源的实际状况和土壤分类的经验,在县、地两级土壤分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评比、归并,汇总而成。

陕西省土壤分类遵循的原则如下:①土壤分类必须把成土条件、成土图1 陕西省土壤图过程和土壤属性结合起来,并以士壤自身性态为主要依据;②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视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分类系统中;③土壤分类要体现科学性,生产性和群众性。

2.2具体分类陕西省土壤分类是根据全国土壤分类系统进行的,全省共划分9个土纲,22个土类,49个亚类,134个土属,403个土种。

如图1、表1:表1 陕西省土壤土壤分类系统表3.土壤的基本性质3.1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系指土壤中固体、液体,气体三相的状况和性质,其中包括土壤质地、结构、容重、孔隙、水分和热量等。

土壤物理性质的好坏,不仅对植物根系生长及植株发育而且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及生物特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管理及土壤改良,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分类标准及编号

土壤类型分类标准及编号

土壤类型分类标准及编号
《土壤的那些事儿》
嘿呀,今天咱就来说说土壤类型分类标准及编号这档子事儿。

你知道吗,土壤就像是大地妈妈的宝贝们,各有各的特点呢!比如说有砂土,那家伙,就像一群调皮的小颗粒,松松散散的。

还有黏土,就跟个固执的家伙似的,黏黏糊糊的。

就说我上次回老家种地那事儿吧。

我扛着锄头到地里,准备大干一场。

一锄头下去,哇,碰到一块特别硬的土,我费了好大劲才给它弄开,这肯定就是黏土啦,可真难搞。

再往旁边挖一挖,土就比较松散,感觉一捏就碎了,嘿,这就是砂土嘛。

我就在那琢磨,这不同的土壤种不同的庄稼效果肯定不一样呀。

砂土排水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点;黏土保水保肥强,可就是太黏了。

咱再说说这分类编号,就好像给这些土壤宝贝们起了名字一样,让我们能清楚地分辨它们。

砂土可能就是 1 号,黏土就是 2 号啥的,这样多好记呀。

总之呢,土壤的类型分类标准和编号可真是很重要呢,就像我们认识不同性格的人一样,知道了它们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和它们相处,让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呀。

以后再看到不同的土壤,我就能准确说出它们的类型啦,哈哈!
以上就是我对土壤类型分类标准及编号的一些小感受啦,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呀!。

东西湖区土壤分类系统表

东西湖区土壤分类系统表

东西湖区土壤分类系统表
备注:表土层或耕作层按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砾质、砾石等质地级别,分别用1、2、3、4、5、6、7、8代表。

表层或耕层以下层次按砾质(砂土、砂壤)、壤质(轻壤、中壤)、粘质(重粘、粘土)及砾石、砾质划分四级,用A、B、C、D代表;土层部位(50公分以上为浅位,50公分以下为中位)土层厚薄(10-30公分的厚为薄层,大于30公分厚的为厚层);上、中、下层质地相同或相差不到两个质地级差为均质土体;漂洗层(白隔层)用(E)表示,潜育层(青泥层)用(G)表示,铁锰淀积层(乌枚子土层)用(IM)表示,砾石层(直径大于3毫米的砾石在土体中的含量小于30%称砾质土层,大于30%者称为砾石土层)用(R)表示。

西安市土壤概况

西安市土壤概况

西安市土壤概况西安市境内土壤母质种类复杂,植被类型众多,河流纵横交错,地下水位悬殊,历史上人类影响程度不一,因而土壤构成复杂多样。

经1980~1986年土壤普查,根据土壤形成条件、过程和属性,境内土壤可分为褐土塿土、潮土、水稻土、黄绵土、红粘土、新积土、紫色土、棕壤、暗棕壤、沼泽土和亚高山草甸土等12个土类。

根据土壤腐殖质含量、土层厚度、盐渍化程度及土壤耕层厚度、质地、生产性能,各土类又分若干亚类、土种,共有24个土壤亚类,50个土属,181个土种。

由于农耕历史悠久,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发展影响深刻,土壤兼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影响,人工培育而成的农业土壤分布广泛塿土、潮土、水稻土都是在褐土或黄土基础上,经自然淋溶粘化作用和几千年耕种熟化后形成的农业土壤。

[土壤分布规律]西安市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水平地带性】渭河平原广泛分布多种农业土壤,多在自然土壤基础上熟化形成,呈水平地带性分布。

河流的河漫滩土壤受河流冲积物和地下水位影响较大,低河漫滩距河床近,易受洪水影响,以新积土和水稻土为主;高河漫滩距河床较远,地形稍高,以潮土为主。

河流的一、二、三级阶地,在褐土基础上演化形成塿土。

由于耕种时间与水文条件的差异,渭河以北多灰塿土,渭河以南多黑塿土。

在人口密集的西安城郊周围,由于人类长期生产活动频繁的用土、填土和人工搅动,土壤以黄绵土和发育较晚的塿土性土为主。

山麓洪积平原的洪积扇顶部以褐土、黑塿土为主,中、上部则为红立茬土和黑立茬土。

洪积扇前缘排水不畅的洼地,形成各种水成土壤或半水成土壤,如潮塿土、水稻土等。

黄土台塬塬面土壤多为黑塿土或立茬土。

塬坡沟谷因水土流失,土壤遭受严重面蚀与沟蚀,以黄绵土为主。

【垂直地带性】秦岭山地与骊东南丘陵区,山势峻峭,山岭与深谷交错相间,海拔愈高,气温愈低,随着植被、气候带的变化,土壤呈垂直地带性分布。

骊东南丘陵沟深坡陡,地形破碎,因长期受水蚀、风蚀及重力侵蚀作用,不少地方黄土母质侵蚀殆尽。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一、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可以根据其形状、有机质、养分、酸碱度等多方面进行分类,根据国家有关土壤类别的规定,可以划分为沙质土壤、砂质土壤、粉质土壤、黏质土壤以及腐殖质土壤等5大类。

1.沙质土壤
沙质土壤是由砂和沙等有机粒子构成的,它们在比重、厚度和赋存水分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具有透气性、排水性等优点,由浅至深,直至贮水层,表层质量逐渐减少,质地为沙占90%以上,代码为"1000-1020"。

4.黏质土壤
黏质土壤由黏土构成,粒径直径较小,黏度高,具有良好的贮水性,表层质量比其他类型的土壤高,新鲜颜色一般较深,代码为"1070-1080"。

5.腐殖质土壤
腐殖质土壤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其中以有机质、有机孔隙和腐殖酸组分为主要特点,质地丰富,能够吸附大量有机质和水分,常见于河谷地及湿地地区,代码为"1090-1100"。

二、土壤分类代码
土壤划分共11个大类,每个大类包括1-2位数字,如 1000、1100表示沙质土壤和腐殖质土壤,依次划分下去,最后划分到编码为4位数字,组成如下:
1.沙质土壤:1000-1020
2.砂质土壤:1030-1040
3.粉质土壤:1050-1060
4.黏质土壤:1070-1080
5.腐殖质土壤:1090-1100。

陕西省土壤简介

陕西省土壤简介

陕西土壤1.概况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古朴秦川,为中国西北一省级行政单位,省会古都西安,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

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

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人口3733万(2010年),下辖西安1副省级市、宝鸡等9地级市及1农业示范区。

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为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

2.土壤分类及面积2.1分类原则: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分类系统,是根据全国土壤分类原则及分类系统,结合陕西省土壤资源的实际状况和土壤分类的经验,在县、地两级土壤分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评比、归并,汇总而成。

陕西省土壤分类遵循的原则如下:①土壤分类必须把成土条件、成土图1 陕西省土壤图过程和土壤属性结合起来,并以士壤自身性态为主要依据;②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视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分类系统中;③土壤分类要体现科学性,生产性和群众性。

2.2具体分类陕西省土壤分类是根据全国土壤分类系统进行的,全省共划分9个土纲,22个土类,49个亚类,134个土属,403个土种。

如图1、表1:表1 陕西省土壤土壤分类系统表3.土壤的基本性质3.1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系指土壤中固体、液体,气体三相的状况和性质,其中包括土壤质地、结构、容重、孔隙、水分和热量等。

土壤物理性质的好坏,不仅对植物根系生长及植株发育而且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及生物特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管理及土壤改良,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3.1.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的矿物质颗粒的相对比例或粗细状况。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个稳定的自然属性,它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特性,是影响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表(GB_17296-2009)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表(GB_17296-2009)

M3 M4
干寒高山土 寒冻高山土
K13 K14 K15 K20 L11 L21 L22 M11 M12 M21 M22 M23 M31 M32 M41
酸性硫酸盐盐土 漠境盐土 寒原盐土 碱土 水稻土 灌淤土 灌漠土 草毡土 黑毡土 寒钙土 冷钙土 冷棕钙土 寒漠土 冷漠土 寒冻土
B
淋溶土
A2 B1 B2 B3 B4
C 半淋溶土
C1 C2 C3
D
钙土
D1 D2 D3 E1 E2 F1 F2 G1
E F
干旱土 漠土
G
初育土
G2
H
半水成土
H1 H2
J K
水成土 盐碱土
J1 J2 K1
L
人为土
K2 L1 L2 M1 M2
碱土 人为水成土 灌耕土 湿寒高山土 半湿寒高山土
M
高山土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表(GB/T 17296-2009)
A 土纲 铁铝土 A1 A11 A12 A13 湿暖铁铝土 A21 湿暖淋溶土 B11 B12 湿暖温淋溶土 B21 温湿淋溶土 B31 B32 湿寒温淋溶土 B41 B42 半湿热半淋溶土 C11 半湿暖温半淋溶土 C21 半湿温半淋溶土 C31 C32 C33 半湿温钙层土 D11 半干温钙层土 D21 半干暖温钙层土 D31 D32 干温干旱土 E11 干暖温干旱土 E21 干温漠土 F11 F12 干暖温漠土 F21 土质初育土 G11 G12 G13 G14 G15 石质初育土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暗半水成土 H11 淡水成土 H21 H22 H23 H24 矿质水成土 J11 有机质水成土 J21 盐土 K11 K12 土亚纲 湿热铁铝土 土类 砖红壤 赤红壤 红壤 黄壤 黄棕壤 黄褐土 棕壤 暗棕壤 白浆土 棕色针叶林土 灰化土 燥红土 褐土 灰褐土 黑土 灰色森林土 黑钙土 栗钙土 栗褐土 黑垆土 棕钙土 灰钙土 灰漠土 灰棕漠土 棕漠土 黄绵土 红粘土 新积土 龟裂土 风沙土 石灰(岩)土 火山灰土 紫色土 磷质石灰土 粗骨土 石质土 草甸土 潮土 砂浆黑土 林灌草甸土 山地草甸土 沼泽土 泥炭土 草甸盐土 滨海盐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13113
堆垫土
G131130 堆垫土
G1311312
堆垫土
G131130121 G131130122 G131130123
G13114
坝淤土
G131140 坝淤土
G1311411
坝淤绵砂土
G131140110
G1311412 G1311413 G1311414 G1311415 G1311416
府谷紧沙土 靖边紧沙土 定边紧沙土 沙坨土 定边松沙土 神木流沙土 沙苑黄沙土 沙苑紧沙土 沙苑土 沙苑松沙土 沙苑流沙土 润棕土
G152110150 G152110160 G152110170 G152120130 G152120140 G152130110
G15212 G15213 G153 草甸风沙土 G153 草甸风沙土 G15311
G213001271 G213001272 G213001273 G213001274
G15312 G15313 G2 石质初育土 G2 石质初育土 G21 石灰(岩)土 G21 石灰岩土 G213 棕色石灰土 G213 棕色石灰土 G21300
草甸半固定风沙土 G153120 半固定草甸风沙土 草甸流动风沙土 棕色石灰土 G153130 流动草甸风沙土 G213001 淋溶棕色石灰土
陕西省土壤分类与代码
土纲 国家 代码 G 国家 名称 省级 代码 省级 名称 国家 代码 国家名称 土质初育土 亚纲 省级 代码 G1 省级名称 土质初育土 国家 代码 G11 土类 国家名称 黄绵土 省级 国家 省级名称 代码 代码 G11 黄绵土 亚类 国家名称 省级 代码 G110 省级名称 黄绵土 国家 代码 G11011 绵土 国家名称 土属 省级 代码 省级名称 国家代码 G1101113 G1101114 G1101115 G1101116 G1101117 G1101118 G1101119 G1101120 G11012 绵砂土 G110121 绵沙土 G1101211 G1101212 G1101213 G1101214 G1101215 G1101219 G11013 绵墡土 G110130 黄墡土 G1101311 G1101312 G1101313 G1101314 G1101315 国家名称 塬绵土 川台绵土 淡灰绵土 梯绵土 坡绵土 黑壮土 硬绵土 料姜绵土 淡灰绵砂土 墹绵砂土 塬绵砂土 梯绵砂土 川台绵砂土 坡绵砂土 暗绵墡土 坡绵墡土 油墡绵土 灰黄墡土 川台绵墡土 白墡土 土种 省级代码 G110110130 G110110140 G110110150 G110110160 G110110170 G110110180 G110110190 G110110200 G110121110 G110121120 G110121130 G110121140 G110121150 G110121190 G110130110 G110130120 G110130130 G110130140 G110130150
G26
石质土
G26
石质土
G262 中性石质土 G262
石质土
G26211
麻砂质中性石质土
G262110 石质土
G2621112
薄皮土
G262110120
说明:1.此分类系统以国家分类系统为模板,省级土壤代码尽最大可能与国家代码保持一致,存在的问题是省级土壤代码不连续。2.土属中省级代码最后一位为0,表示一个国家级土属只对应一个省级土属;加1,2,3等,表示一个国家级土属对应几个省级土属,用1 2,3等进行区分。3.土种中省级代码最后一位为0,表示一个国家级土种只对应一个省级土种;加1,2,3等,表示一个国家级土种对应几个省级土种,用1,2,3等进行区分。4.国家级土种代码为非斜体的表示在国家标准中能够直接找到的我省土种名称,为斜体的表 在国家标准中新增加的我省土种名称;省土种级代码与国家级土种代码对应。
G1220021 G1220022
G13 新积土 G13 新积土 G131 典型新积土 G131 新积土 G13112 石灰性山洪土 G131120 洪积土 G1311213 G1311214
黄盖红胶土 料姜红胶土 清泉砾泥土 富平洪泥土 石窖土 洪积泥土 洪积砂土 砂砾土 砾质绵土 砾石洪泥土
G122000210 G122000220
G1531216 G1531312
G2130027
G213002 棕色石灰土 G23 紫色土 G23 紫色土 G232 中性紧色土 G232 中性紫色土 G23211 G23214 G233 石灰性紫色土 G233 石灰性紫色土 G23311 G23314 紫砾泥土 紫泥土 灰紫砾泥土 灰紫泥土 G232110 砂砾石中性紫色土 G232140 扁砂泥中性紫色土
G1321415
淤绵土
G132140151 G132140152 G132140153 G132140154
G13215
石灰性冲积砂土
G132150 沙质冲积土
G1321517 G1321519
表泥淤砂土 合阳淤沙土 腰泥淤沙土 底泥淤沙土
G132150171 G132150190
G1321528 G1321529
G2521415
麻骨石碴土 杂石碴土 石碴土 灰扁石碴土
G252121131 G252121132 G252122141 G252122142 G252130121 G252130122
G252140130
G25213 G25214
硅质中性粗骨土 泥质中性粗骨土
G252130 砂砾石粗骨土 G252140 扁砂泥粗骨土
G2130032 G2321114 G2321422
棕石灰土 紫砂土 紫泥土 红紫砂土 红紫泥土
G213002321 G213002322 G232110141 G232110142 G232140221 G232140222 G233110181 G233110182 G233140261 G233140262 G233140263 G233140264
初育土 G
初育土 G1
G110 黄绵土
G110110 黄绵土
G1101316
G110130161 G110130162 G110130163 G110130164
G110142 黄墡土
G1101413 G1101414
坡黄墡土 梯黄墡土 黄墡土
G110142130 G110142140
G1101417
G132160150 G132160160 G132160170 G132160181 G132160182 G132160183
G15
风沙土
G15
风沙土
G152 草原风沙土 G152
草原风沙土 G15211
草原固定风沙土
G152110 固定草原风沙土
G1521115 G1521116 G1521117
G2521414
G253 钙质粗骨土 G253 钙质粗骨土 G25313 硅质钙质粗骨土 G253130 钙质粗骨土 G2531311
扁石碴土 紫石渣土 石碴土
G252140150
G253130110
G2531312
G253130121 G253130122 G253130123 G253130124
草原半固定风沙土 G152120 半固定草原风沙土 草原流动风沙土 草甸固定风沙土 G152130 流动草原风沙土 G153110 固定草甸风沙土
G1521213 G1521214 G1521311
G1531118 G1531119 G1531121
G153110180 G153110190 G153110211 G153110212 G153120160 G153130120
省级名称 塬黄绵土 川台黄绵土 淡灰黄绵土 梯黄绵土 坡黄绵土 黑壮土 硬黄绵土 料姜黄绵土 淡灰绵沙土 墹绵纱土 塬绵沙土 梯绵沙土 川台绵沙土 坡绵沙土 暗黄墡土 坡白墡土 油墡土 灰黄墡土 川台黄墡土 塬白墡土 梯白墡土 料姜白墡土 灰白墡土 坡黄墡土 梯黄墡土 塬黄墡土 硬黄墡土 料姜黄墡土 料姜灰黄墡土 硬灰黄墡土 红土 料姜红土 灰红土 淡灰红土 板土 灰红胶土 淡灰红胶土 红胶土
G110142171 G110142172 G110142173 G110142174 G110142175
G12
红粘土
G12
红土
G121 典型红粘土 G121
红粘土
G12100
典型红粘土
G121000 红色土
G1210022 G1210023 G1210024
红土 灰红土 板土 灰红胶土 浅灰红胶土 界头庙红胶土
G131150110
G1321112
G132110121 G132110122 G132110123
G13214
冲积壤土
G132140 壤质冲积土
G1321414
淤绵沙土
G132140141 G132140142 G132140143 G132140144 G132140145 G132140146
G121000221 G121000222 G121000231 G121000232 G121000240
G122000130 G122000140 G122000150
G122 积钙红粘土 G122
红粘土
G12200
积钙红粘土
G122000 红粘土
G1220013 G1220014 G1220015
G132150280 G132150290
G1321531
G13216 石灰性冲积壤土 G132160 粘壤质冲积土 G1321611
石底淤沙土 宝鸡淤泥土 中层淤泥土 厚层淤泥土 砂质淤泥土 砾质淤泥土
G1321503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