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第二课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 托尔斯泰》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 托尔斯泰》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列夫·托尔斯泰》练习一、基础巩固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胡髭.(zì)长髯.(rán)一绺绺..(liǔ)鬈.发(quán)B.黝.黑(yǒu)粗劣.(liè)滞.留(zhì)穹.顶(qióng)C.可憎.(zēng)蒙昧.(mèi)貂.皮(diāo)酒肆.(sì)D.掠.过(lüè)颔.首(hàn)锃.亮(zèng)轩.昂(xuān)2.找出下列语句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改在后面的括号内(1)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原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2)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蓬来好不了多少。

()(3)它像枪弹穿透了违装的甲胃,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3.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2)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3)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4)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4.根据所给的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____________(2)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____________(3)惶恐不安。

____________(4)无法揣测,难以捉摸。

____________(5)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____________5.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享誉世界的名字,一个让无数人为之敬仰的文豪。

他的许多作品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那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有什么?(举一例即可哦!)6.合你的学习和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联系生活、思考生活、积累生活的语文学习是快乐的享受”的理解。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黄山奇石》练习题(通用12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黄山奇石》练习题(通用12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黄山奇石》练习题(通用12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黄山奇石》练习题篇1一、拼一拼,写一写。

you qi dou qiao ju shi zhuang li ta men( ) ( ) ( ) ( ) ( )ping an hou zi zhan li ji kuai feng jing qu ( ) ( ) ( ) ( ) ( )石盘景色安徽脖子山峰胳膊翻滚形状啼叫弹琴著名手臂岩石天都峰金光闪闪奇形怪状秀丽神奇闻名中外二、辨字组词.区()尤()决()蜂()巨()龙()块()峰()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 ) 的黄山( )在我国安徽省( )。

那里景色( ),( )是那些怪石,( )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 )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 )在山顶的( )上。

在一( )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它两只( )着腿,( )地( )在山头,()着()的云海。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去,那()真像一位仙人()在()山峰上,()着手臂()向前方。

每当太阳(),有座()上的()巨石,就变成了一只()的雄鸡。

它(),()着天都峰不住的()。

不用说,这就是()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还有(),像“天狗望月”“()”“仙女()”……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的(),正等着你去给()起名字呢!四、查一查尤:音序__部首__结构____共几画__笔顺____________区:音序__部首__结构____共几画__笔顺____________它:音序__部首__结构____共几画__笔顺____________其:音序__部首__结构____共几画__笔顺____________块:音序__部首__结构____共几画__笔顺____________站:音序__部首__结构____共几画__笔顺____________其:音序__部首__结构____共几画__笔顺____________安:音序__部首__结构____共几画__笔顺____________巨:音序__部首__结构____共几画__笔顺____________五造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两个方面:一是丁香的美 不胜收;二是丁香的花香袭人。
(1)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 香四溢,美不胜收。 (2)丁香美不胜收的情景给寒冬里走过 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3)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丁香沁人 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祝你学习进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 丁香结
恍然大悟 作案
幽静
浅薄 笨拙
雅致 点缀
糊涂
丁香妩媚。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 是解不完的,不然,就太平淡无味了。
夜空中的一弯新月,恰如大海中 的一只小船。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习题(含答案)

《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奇迹( ) 发髻( ) 看护( ) 贮蓄( ) 镶边( )xiá( )窄宽chǎng( ) 水zǎo( ) chãng( )清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响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着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慈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句子选择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_____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____上一道银边。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____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A.挂织照B.披缝映C.顶镶射D.垂添照4.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描绘了五幅图画,请在下面空格部分填上其中的二幅。

重点难点探究:(一)典型例题探究点一:分析文章的线索例题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线索。

通读全文,理清文章主要写了那些内容,从中分析作者所融入的感情,从而确定文章的感情线索。

答案: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赞美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下文描写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联系的。

点拨: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来理解。

初二语文上册第二课练习题

初二语文上册第二课练习题

初二语文上册第二课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的是:A. 小明说:“我喜欢阅读、写作和画画。

”B. “你知道吗”小明问道。

C. 小明跑了一圈,然后呼呼地喘着气。

D. 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去看电影!2.下列词语中,表达相同内容的是:A. 憨态可掬B. 呆若木鸡C. 笑里藏刀D. 大言不惭3.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正确的修辞手法的是:A. 她眉飞色舞地跳了起来。

B. 雨点跳跃着落在地面上。

C. 阳光温柔地拥抱着大地。

D. 时间飞快地溜走了。

二、填空题:1.课文中的“杨武之让我领略到太行山的秀丽风光”中,"领略"的意思是__欣赏__。

2.“人们感叹于古老的奇峰异石,惋惜于古迹的第衰,赞叹于壮丽的大好河山。

”中,“第衰”是什么意思?__衰败__。

三、阅读理解:杨武之是一个有着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老人。

他生于太行山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朴素而幸福的生活。

他热爱大自然,每当夏天天热的时候,他在河边晒太阳,钓鱼。

他还喜欢观赏太行山的秀丽风景,他常常站在山坡上,仰望山的美丽。

每当有朋友来访,他总是带领他们到太行山上游玩,让他们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根据以上内容,选出下列句子中的有误的一项:A. 杨武之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

B. 杨武之生活在太行山下。

C. 杨武之只在夏天钓鱼。

D. 杨武之喜欢带朋友到太行山上游玩。

四、判断题:1. 标点符号是我们书写语言的重要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意思,所以要注意正确使用。

(判断对错)2. 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技巧,通过使用修辞手法,可以给句子增色,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

(判断对错)五、写作题:请根据以下提示,用150字以上的篇幅,写一篇自我介绍。

提示:你的姓名和年龄;你的家庭;你的兴趣爱好;你的梦想。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我叫张小红,今年12岁。

我家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和一个哥哥。

我们一家人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小城市里。

我喜欢运动,特别是篮球。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小小的船》课后作业题(附答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小小的船》课后作业题(附答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小小的船》课后作业题(附答案)
1.写一写。

月月里里
头头儿儿
2.描出下列笔画。

横折钩竖弯钩
月儿
3.填一填。

弯弯的()()()()的船。

()()的船儿两()尖。

4.读一读,回答问题。

月亮
天上月亮圆又圆,
照在海里像玉盘。

一群鱼儿游过来,
玉盘碎成两三片。

鱼儿吓得快逃开,
一直逃到岩石边。

回过头来看一看,
(1)月亮圆圆的,像()。

(选一选)
①玉盘②鱼儿
(2)鱼儿为什么吓得逃开了?在文中用“”画出。

(3)后来鱼儿看到月亮是什么样的?在横线上填一填。

参考答案:
1.略
2.月的第二笔儿的第二笔
3. 月儿小小小小头
4. (1)①(2)画:玉盘碎成两三片(3)例:月亮还是圆又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藤野先生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藤野先生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基础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诘.责(jié)解剖.(pōu)芦荟.(huì)深恶.痛疾(è)B.畸.形(jī)匿.名(nì)叮嘱.(zhǔ)杳.无消息(yǎo)C.绯.红(fēi)发髻.(jì)挟.带(jiā)抑扬顿挫.(cuò)D.不逊.(xùn)瞥.见(piě)扒.手(pá)诲.人不倦(hu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声调愤然霉菌几次三翻B.照像芋梗威慑油光可鉴C.亵渎枪毙和蔼好意难却D.绎站寓居脱漏毫不介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冒伪劣口罩屡禁不止,致使老百姓对只追求利益的商家深恶痛疾....。

B.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我们不能不以为意....,应做到出门戴口罩、见面免握手、回家勤洗手。

C.电视剧《新世界》以金海、铁林、徐天三兄弟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北平解放的前22天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惊险的故事,故事情节抑扬顿挫....,扣人心弦。

D.小丹的哥哥去北京工作已经整整三年了,至今仍杳无消息....,全家人都非常想念他,迫切想得知他的消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反语修辞的一项是()A.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C.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D.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截至2019年9月,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将近20 000多所。

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堂练习题及答案(全册)

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堂练习题及答案(全册)

1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词语。

liǎnɡkuān dǐnɡ jiù()个()嘴巴头()()是dù hái tiào()皮()子()上来二、给下面的生字扩词。

袋()()()()迎()()()()塘()()()()三、选择其中一个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写一句话。

第二课时一、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大青蛙鼓着两只(),宽嘴巴,披着(),露着(),四条腿蹲在荷叶上。

二、仿照课文,用动词“披着”“鼓着”“露着”“甩着”分别写一个句子。

披着:鼓着:露着:甩着:三、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是如何长成青蛙的?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两宽顶就肚孩跳二、口袋脑袋袋子袋鼠欢迎迎接迎风迎面水塘池塘鱼塘荷塘三、迎上去——妈妈下班回来了,我高兴地迎上去,说:“妈妈,您可回来啦,我的肚子正咕咕叫呢!”第二课时一、大眼睛绿衣裳白肚皮二、用词语写句子:披着:今天下雨了,我披着雨衣上学了。

鼓着:青蛙鼓着两只大眼睛。

露着:小企鹅穿着黑大褂,露着白肚皮。

甩着:黄牛正甩着尾巴赶蝇子呢!三、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后来长出了两条后腿,接着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不久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真正的大青蛙了。

2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biàn chénɡjí xiǎo yí piàn hǎi yánɡdài lái()()()()()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灌溉()()机器()庄稼冲毁()三、给下面的汉字组词。

给()()作()()傍()()坏()()第二课时一、填空。

1.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下来。

人们就管我叫()。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下来,人们就管我叫()。

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下来,人们又管我叫()。

2.平常我在()里睡觉,在()里散步,在()里奔跑,在()里跳舞、()、(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上册第二课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第二课练习题及答案
1、给加点字注音。

疟()子寒噤()仄歪()阴惨()泅()着飒飒()悠闲()
2《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作家。

《芦花荡》的姊妹篇是(《风云初记》《荷花淀》)。

3.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B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
【合作探究】
5、本文体裁?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
6、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找出来分析
7、请用不同的标记分别从文中画出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的句子。

8、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特点?
9、小说中着意突出的是其中哪一性格特征?“过于自信与自尊”的“过于”应当怎样理解?这一性格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精讲精练】
阅读《芦花荡》“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至结尾。

10、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1、文段中写老人引诱鬼子上当,他用什么作诱饵?(用文中的语言作答)
12、以上内容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3、从当时的大背景来看,这一英雄事迹更深层的说明了什么?
14、文章结尾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5、第二天二菱看到了老英雄的行为后,会怎样重新认识老头子?
【主题阅读】
我的父亲曾经为我苦了一生,把我养大,送我进学校,为了造屋子,买了几亩田地。

60岁那一年,还到汉口去做生意,怕人家嫌他
年老,只说五十几岁。

大家都劝他不要再出门,他偏背着包裹走了。

“让我再帮儿子几年!”他只是这样说。

后来屋子被火烧掉了,他还想再做生意,把屋子重造起来。

我安慰他说,三年以后我自己就可积钱造屋了,还是等一等吧。

他答应了。

他给我留下了许多造屋的材料,告诉我这样可以做什么,那样
可以做什么。

他死以前不久,还对我说:“早一点造起来吧,我可
以给你监工。


但是他终于没有看见屋子重造起来就死了。

他弥留的时候对我说,一切都满足了。

但我知道他倘能再活几年,我把屋子造起来,是他
所最乐意的。

我听到他弥留时的呻吟和叹息,我相信那不是病的痛
苦的呻吟和叹息。

我知道他还想再活几年,帮我造起屋来。

16、本文围绕哪件事描写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画横线句子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8、父亲为儿子做的事很多,你能写出两件事吗?从中你有什么
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9、提供原句和仿句的开头或结尾,要求仿写出与原句大致相同的句子。

勇敢是把利刃,可以斩落对手,自大也是一把利刃,却只能割伤自己"
____________是一把利刃,可以____________,也是一把利刃,可以____________。

20、下面语句有语病,找出并修改。

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战斗中,无数英雄无畏的医务工作者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泪的代价。

21、研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食品浪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日本的食品平均浪费率为5.1%,其中一般餐馆的食品浪费率为3%,饭店
的食品浪费率为15.7%,结婚宴会的浪费率竟达到23.9%。

严重的食
品浪费现象让人瞠目结舌。

面对这种社会现象,日本制定了《食品
再生法》。

日本各种资源都比较匮乏,自去年4月1日,日本开始实行《家电循环法》,节约资源已深入人心。

以《家电循环法》的成功经验
为基础,日本政府又顺理成章节地提出了《汽车循环法案》。

作为
一个汽车大国,日本生产的名牌汽车销往世界各地,国内市场也很大。

全国拥有七千多万辆汽车,每年淘汰上百万辆,如果驱车前往
东京郊区,经常可以碰到废汽车堆积而成的小山。

《汽车循环法案》的目的就是要变废为宝。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1、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语句:()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在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奔向东南去了。

A.像一朵荷花
B.像一条鱼
C.像一片苇叶
D.像一只鸟
2、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老头子浑身没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A.夸张夸张引用比喻
B.比喻拟人反问比喻
C.比喻拟人反问没有
D.比喻夸张设问比喻
3、“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
偏偏没有完成?……这老脸呀!……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

……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此段表现了老头子什么心理
状态?
4、对历史上的成吉思汗,有很多评价,阅读下面摘选的几则材料,说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

(1)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

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

(2)黑格尔评价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他们在几年之内把罗马
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废墟。


(3)普希金:“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的攫取和破坏,一无所给”
【合作探究】
(1)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2)体味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

7、老头子的船头为什么要放那一大捆的莲蓬?
8、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望”字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样的心理?你能够写出老头子当时的心理活动吗?
9、结尾段写有个女孩子目睹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她是谁?她当时心理是怎样想的?请同学们把她当时的心理补写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