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疗器械和设备
04
定期检查和评估 消毒和清洁效果
强化环境清洁和消毒
加强医疗废物的 管理,防止医疗 5
废物污染环境
加强个人卫生管 理,提高医护人 4
员的卫生意识
定期对医院环境 1 进行清洁和消毒,
保持环境整洁
加强通风,保 2 持室内空气流

定期对医疗设 3 备进行消毒,
确保设备安全
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01
02
03
04
预防与控制策略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明确各部门职责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医 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认识和技能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规章制 度,确保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定期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持续改进
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医疗废物的定义:指医疗机构在医 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 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
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的危害:医疗废物若处 理不当,可能导致疾病传播、环
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医疗废物的分类:根据医疗废物的 性质、来源、危害程度等,可分为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
废物、物理性废物等。
D
加强医疗设备消毒,防 止交叉感染
F
加强患者管理,减少院 内感染风险
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估
处理方法: 包括隔离、 消毒、抗生 素治疗等
效果评估: 通过监测感 染率、死亡 率、治疗效 果等指标进 行评估
预防措施: 包括加强个 人卫生、加 强环境消毒、 加强医疗设 备消毒等
控制措施: 包括加强人 员培训、加 强感染控制 管理、加强 感染监测等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PPT课件
4.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遵守哪些原则?
46

现有鼠疫、伤寒、细菌性痢疾、
病毒性肝炎、流感、肺结核、白血
病、早产婴……如何控制院内感染
的发生?
47
隔离技术
一、隔离的概念
是通过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 护易感染人群的措施,达到防止微生物在 病人、工作人员媒介物中播散的目的。

传染病隔离
保护性隔离
60
穿隔离衣 手提衣领穿左手,折襟系腰半屈肘。 再伸右手齐上抖,系好领口扎袖口。
脱隔离衣 松开腰带解袖口,塞好衣袖消毒手。 解开领口脱衣袖,对好领子挂上钩。
61
穿脱隔离衣注意事项
1穿前应准备好操作中所需物品。 2隔离长短合适,需完全遮盖内面工作服并完好无损。 3穿隔离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活动,不得进入清洁区 4系领口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衣领及工作服。 5洗手时,隔离衣不得浸染洗手设备。 6隔离衣每天更换,如有潮湿或被污染,应立即更换。 7挂隔离衣时,若在半污染区,不得露出污染面;若在污 染区,不得露出清洁面。
触 传
气 传
饮食 传
疗 传
媒介



播 传播
5
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易感宿主
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
影响 宿主 易感性 的因素
侵入性 大量长期 免疫功诊接断受各使种用老年人 能低治下疗免的疫治疗抗 婴幼儿
病人的病人生营养不良 素
6
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落实 医院布局设施合理 人员控制 合理使用抗生素 加强医院感染教育
第七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又

医院感染和预防的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和预防的控制ppt课件


达到灭菌温度
灭菌效果不可靠 灭菌效果可靠
化学监测法
原理:指示管内的化学物质(指示卡)在一定的 温度下,持续一定的时间将会变色。
放于物品包中央 灭 菌
取出指示管(卡)
判断是否达到灭菌
生物测试法
特点:为最可靠的监测法
原理:利用对热耐受力较 强的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 菌芽孢作为指示剂,制成 菌纸片及芽孢指示管。
施 • 未做好清洁、消毒、灭菌----严格按照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医院感染 清洁、消毒、灭菌 无菌技术 隔离技术
第一节 医院感染
一、概述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促发因素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一、概述
医院内感染 • HAI--医院获得性感染
• 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在医院内 获得感染并出现症状。
类型
按照目的
传染性隔 离
对象
保护性隔 离
目的
传染性 传染患者和带菌者 保护性 免疫力极低的人群
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 会,便于污染物的集 中消毒和处理 隔绝病原微生物与病 人接触使其免受感染
(二)隔离区域的划分
1.与普通病区分开并远离食堂、水源和 其他公共场所
2.距相邻病区约30m,侧面防护距离10m
第三节 无菌技术
一、概述 二、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一、概述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 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 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 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无菌物品:通过物理或化学 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一、概述
无菌区:是经灭菌处理 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 菌处理,或经过灭菌 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课件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课件

02
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
微生物的传播
微生物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微生物通过空气、接触、飞沫 等途径传播,导致患者之间交 叉感染。
医院环境中的微生物也可能引 起感染,如病房内的空气、床 单、医疗器械等。
医疗操作与设备
01
不规范的医疗操作可能导致感染 ,如手术操作不严格、注射器重 复使用等。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课 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 •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 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 间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群体 性、易感性等特点。
医院应对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实施严格的空气净化措施,定 期对医疗器械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同时,医院应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 的管理,确保其来源可靠、质量合格。
隔离感染源
总结词
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隔离感染源 ,防止病原体在患者之间传播。
详细描述
医院应根据感染疾病的传播途径和特点,采取相应的隔离措 施,如单间隔离、床边隔离等。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个人 防护措施,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01
02
03
04
培训
加强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知识培 训,提高合理用药意识。
指导原则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 规范临床用药行为。
抗菌药物管理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对不规范用药行为进行干预。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课件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课件

配置隔 离装备
首选单间隔离,如无 单间选择床边隔离
患者床头挂“接 将接触隔离物品 触隔离”标识 箱放置病人床旁
26
多重耐药菌防护措施
诊疗顺序
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最后诊疗多重耐药菌患者
诊疗 注意 事项
手 个人防护:可能要污染到工作服(如吸痰) 物品专用:能做到专人
卫 生
时要穿隔离衣。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 专用的物品尽量专人专
24
如何知道患者是多重耐药菌
• 获得途径
– 每日在医生工 作站点击“工 具栏”—— NIS院感进入 您科页面
– 公共卫生科( 院感办)电话 通知(工作日 时间)
– 建议医生每日 登陆NIS院感
黄色小信 封代表多 重耐药菌
点患者栏出 现详细信息
25
多重耐药菌防护措施
开医嘱
医生开长期“接触隔离”医嘱
清洁:是指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垢以去 除和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 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清 除或杀灭环境中的媒介物上除芽孢以外的所 有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者消 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 物和非致病微生物。
4
消毒灭菌的方法
5
我院清洁消毒的措施:
12
物品有效期
小包装酒精、碘伏开
启后有效期为3天
13
起讫日期按照: 年、月、日、时 顺序填写,依照 护理部规定在固 定位置书写,全 院统一
≥250ml酒精、 碘伏、双氧水 等消毒剂在产 品有效期内使 用,开启后有
效期为30天
14
×
开启后未标示 有效期
×
无菌干棉签、碘伏棉签、酒精 棉签、输液敷贴、瓶口贴等开
启后有效期为24小时

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新理念、新技术、新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新理念、新技术、新要求

【案例】 领导安排我去发热门诊轮转2 个月,内心有点恐惧,不知 道戴什么口罩和防护用品, 可以避免感染?
31
什么是个人防护用品?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口罩:保护口/鼻
全面具 – 保护呼吸道,抵御空气传播的病 原体
手套:保护双手
隔离衣/防护服/防水围裙:保护皮肤和/或衣服
庄辉院士汇总数据
估计HCV感染人 数 560万 42-63万 12-30万 20-40万
36万 81-104万 90-120万 10万 750-1950
其他高危人群(1000万)
30
300 17 万
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的预防方法
严格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避免导致锐器伤的危险操作
正确处置病人使用后的锐器 使用安全的注射用具 充分配备和正确使用相关的PPE 主动监测锐器伤、原因分析与改进对策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获得感染
8
河南发现艾滋病十年回顾
南方都市报2005年12月16日
一个估计的数字是:河南省有偿献血员艾滋病感 染者总数为2.31万~3.35万人。 因文楼村而著名的上蔡县的艾滋病情况:2001年6 月,上蔡县政府上报有偿献血员3.5万人,重点 村庄12个,目前估计上蔡县实际感染艾滋病的人 数可能在7000~10000人左右。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
25
8. 在高危人员中推广疫苗(HBV)接种
26
10. 血源性感染预防的教育培训
27
2012年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 防控指南明确了检测、诊疗路线图
全面、系统的阐明了临床丙 肝防控各方面的的工作重点 筛查阳性 患者的管 理
筛查
丙型病毒 性肝炎的 预防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新进展ppt课件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新进展ppt课件

器械消毒使用不严格,做白内障手术前做过一例外耳道的
清创手术。10例手术患者,9例单侧眼球摘除。相关人员
停止执业活动9月。
提示:
手术一定要严格分室或按照I-II-III类的顺序进行。
2006年吉林省德惠市人民医院输血感染HIV事件,相关人 员刑事处罚
(四)医院感染恶性事件频繁发生
2008年西安交大8名新生儿因医院感染死亡事件:怀疑为柯萨 奇病毒?每例赔偿十八万,还致使该院院长、分管院长,医 务科、护理部、感染办及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9人受处分。主 要问题:漠视工作要求,责任意识淡化、建筑布局不合理、 忽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消毒及诊疗措施不当。 提示:感染工作无小事,在没有发生大的感染爆发或者不出 现恶性事件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是小事本身,而一旦发生, 所有的小事都变成了天大的罪魁祸首。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均于1994年颁布并实施,其中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应当严 格执行无菌技术、消毒管理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 理污水,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
《执业医师法》1998年颁布。医师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维护患者的利益,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药品、消毒 药剂和医疗器械等。
不断完善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技 术性标准,促进医院感染管理的科学化、 规范化;
坚持预防为主。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战略框 架下,广泛推行行之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 措施,在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血液安全、 注射和免疫、诊疗和护理安全、环境卫生 与安全等方面注重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
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卫生 组织和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分享医院感染
《护士条例》2008年5月12日起实施。护士执业,应当 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有义务参与 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新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明确 和具体的指导方向。各医疗机构应结 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和贯彻落 实新版指标要求,不断完善和改进医 院感染管理工作,为保障患者安全和 医疗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07 未来展望与改进方向
发展趋势预测与前沿动态关注
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应用
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升
当前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存在漏报 、误报等问题,需加强数据质量 管理和控制。
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
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措 施执行不够严格,需加强培训、 监督和考核力度。
科研与临床结合不紧密
医院感染管理领域的科研工作与 临床实践结合不够紧密,需加强 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全面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路径研究
解读内容与结构概览
解读内容
本解读将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中 的关键指标进行逐一剖析,包括指标定义、计算公式、数据 来源与应用等方面。
结构概览
该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共分为多个部分,包括医院感染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等,每个部分下设若 干具体指标,形成了完整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框架。
3
监测与报告体系不完善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体系尚待完善,数据准确性 和时效性有待提高,以支持科学决策和精准防控 。
《指标》出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提高防控水平
通过制定具体的质量控制指标,引导医院加强感染管理,提高防控 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应对复杂形势
随着医疗环境的不断变化,医院感染面临新的威胁和挑战。《指标 》的出台有助于及时应对复杂形势,提升感染防控能力。
05 保障措施与政策支持
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方案
成立专门领导小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SI: RR 0.49 (95% CI 0.28-0.88)
•Chaiyakunapruk N,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2
Mean BSI/1000 CVC d
8
108家ICUs的干预措施 核查表 手卫生 最大无菌屏障 CHG消毒剂 避免股静脉置管 尽快移除CVC
美国APIC年会的主题
• 第33届APIC 2006.6.11~15, Tampa
改变潮流,转向感染预防
Turning the Tide
to Infection Prevetion
• 第34届APIC
• 2007.6.25~28, San Jose
蓄势勃发,革新感染预防
Get Plugged In to Innovation in Infection Prevention
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的新理念、新 技术、新进展教学
医院感染管理的传统做法?• Leabharlann 泛消毒– 充满消毒剂味的场所
• 隔离
– 到处看到戴口罩帽子的工作人员 – 对所有传染病都进行隔离
• 空气、手和物体表面培养
– 每月大量常规监测环境微生物
•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
– 到病案室查阅上月的全部出院病例 – 统计漏报率…
美国第5个十 年医院感染国 际会议(2010) 大会目标
4.探讨消除感染的现行办法、新的循证实践和挑战
5.在医院和其他卫生机构中,明确将科研、应用流行病学、群体行为、执行 原则,转化为质量改进实践和行动的创新方法 6.在非急性病的医疗机构,评估和促进更有效的检验、监测和预防策略 7.阐述医疗和经济政策改变对创新的医院感染预防方法的影响,包括: • 监管变化 • 报销制度的变化(包括选择性偿还和基于效果的策略) • 地方、国家或国际医院感染率报告的变化 8.确定最佳的人力资源、其培训和资源需求、能力建设要求,以支持成功的 消除医院感染的项目
2018/10/23 Dr.HU Bijie 7
1.设置未来十年医院感染预防的议程 2.提出关于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国际和国内的观点 3.审查和更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证据
• • • • • • • • 医院感染和病原体:说明,病因和可预防性 耐药预防和优化抗生素管理 监测策略,创新方法,技术和陷阱 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学 医疗和实验室技术和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领域的进展 免疫抑制、高危和特殊的人群 环境传播的预防策略和生物危险因子挑战 分子生物学,空间,网络,基因和基因组的应用
• 结局
– 术后1月死亡 – 花费:10万元?
2018/10/23 Dr.HU Bijie 4
新理念:什么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通过主动干预,降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发 病,是当前国际感控领域的热点和重点!
预防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干预:改变流程/方法、引进新技术 减少或控制危险因素
确定引起医院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
• Raad, et al. Ann Intern Med, 1997
– 266例CVC导管定植OR:锁骨下VS 颈内为 0.39(p=0.02);锁骨下VS股静脉为0.28(p=0.002)
使用CHG皮肤消毒剂预防CVC-BSI
• RCT汇总分析,CHG和碘伏用于CVC穿刺和维护的 对照. 8个研究,4143根导管
美国医院拯救十万生命运动
• 始于2004年12月14日 • 目的是改善操作规程,在2006年6月前避免 100,000住院病人不必要的死亡 • 发起创议的医院超过2000所 • 预防三种主要的医院感染 – SSI – VAP – CA-BSI
2018/10/23 Dr.HU Bijie 6
预防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感控工作的主流!
• 感染暴发
2018/10/23 Dr.HU Bijie 11
股静脉穿刺CVC增加感染的风险 (RCT研究)
• Rupp,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5 (CHG/SS vs Control CVC)
– 393例CVC导管定植的发生率:锁骨下为5%,颈内 为19%,股静脉为39%
Dr.HU Bijie 9
• • •
2018/10/23
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需要科学的方法(循证感控)
2018/10/23
Dr.HU Bijie
10
ICU的主要医院感染是什么?
• • • • VAP CR-BSI CR-UTI 多重耐药菌感染:
– MRSA,ESBL,MDR/PDR-PA与AB, CRE(KPC,NDM-1), CD,VRE
感控工作的核心 预防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018/10/23
Dr.HU Bijie
3
2008年7月某医院会诊病例
• 临床情景
– – – – – – – – 某男,65岁 脑胶质瘤术后20天 高热,黄痰,呼吸困难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 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胸片肺炎 痰培养:PDR-AB 血培养:阴沟肠杆菌 尿培养:两种念珠菌
9.确定未来十年国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的议程
2012.4.19 美国卫生部发布 The HAI Action Plan has 9 goals (by 2013)
• • • • • • 50 percent reduction in bloodstream infections 100 percent adherence to central line insertion practices 30 percent reduction in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s 30 percent reduction in Clostridium difficile hospitalizations 25 percent reduction i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50 percent reduction in MRSA invasive infection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25 percent reduction in MRSA bacteremia 25 percent reduction in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95 percent adherence to surgical SCIP* measur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