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院感培训ppt课件

清洁消毒用品的选择 与使用
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 、灭菌的方法;首选物理方法,不能 用物理方法的可选用化学方法;连续 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必须 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湿化液应用灭菌水等。
无菌技术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工作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 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 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 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院感培训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基本概念 • 常见医院感染类型及案例分析 •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 消毒隔离技术操作规范 • 个人防护与职业暴露处理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充分了解医院感染的定义、危害、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从而提高 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泌尿道感染
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细菌引起,危险因素包括 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等。
诊断和治疗
根据尿液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诊断 ,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等。
临床表现
尿频、尿急、尿痛等。
预防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如勤换内裤、清洗外阴等; 避免长时间憋尿;多饮水,增加尿量。
手术部位感染
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手术部位感染主要由细菌引起,危险 因素包括手术创伤、免疫力低下等。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ppt课件

过期物品处理制度
物品供应部门及使用科室均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摆 放物品。 定期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尤其注意用量小的一次性物品, 避免一次性使用物品过期,造成浪费。各科室定期检查一 次性医疗用品效期,将近效期3个月内的物品退返给消毒 供应部和库房,消毒供应部和库房按照财务规定进行核销 或由设备物资部与供应商协调进行换货处理。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
重点介绍以下制度
医院工作人员手套使用规定 医务人员面部防护用品佩戴规定
医院工作人员着装管理规定
过期物品处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员工就诊流程
医院工作人员手套使用规定
手套的使用原则: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 规格的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 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或使用检查手套。直接接触血 液、黏膜组织、破损皮肤、有潜在高传染性及高危险性 的微生物、疫情或紧急情况、抽血、静脉导管拔管、妇 科检查、肛查、非密闭式吸痰等应使用检查手套。 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 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除接触隔离以外,不接触血液、体液或污染环境,不需要 使用手套。 直接接触:量血压;测体温和脉搏;皮下和肌内注射;给 病人穿衣;转运病人;医治眼睛和耳朵(无分泌物);无 渗血的静脉导管操作。 间接接触:使用电话;书写医疗文书;发放口服药物;收 发病人餐具;更换被服;放置无创呼吸机和氧气插管;移 动病人使用的设备。
口罩受到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时。
口罩曾使用于隔离病房。
使用后口罩的处理
离开使用环境进入不需佩戴口罩区域应除去口罩。 所有使用后口罩均应作为医疗垃圾处理。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主要内容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二、手卫生 三、医院感染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 五、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六、职业暴露与医务人员防护 七、医疗废物管理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洗手方法:(内外夹弓大立腕) 1、在流动水下冲洗手部,使双手充分浸湿; 2、根据产品的使用说明,取适量的肥皂或皂液,均匀涂
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
尤其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整个洗手过程40-60s。 具体揉搓步骤为: 4、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5、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6、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7、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8、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9、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 行。
科室有院感质控小组: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 科室定期开展院感质量考核:每月一次 院感台账资料完善:计划、培训、考核、考试
及分析等
评审要求: 访谈医护人员:科室病种、收治病人数、院感发生
率、科室院感质控小组成员组成、日常如何进行 质量考核
二、手卫生
评审标准:
全员手卫生的依从性≥95% 洗手正确率≥95%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 数应≤ 5cfu/cm2。
三、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 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 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 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 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主要内容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二、手卫生 三、医院感染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 五、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六、职业暴露与医务人员防护 七、医疗废物管理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洗手方法:(内外夹弓大立腕) 1、在流动水下冲洗手部,使双手充分浸湿; 2、根据产品的使用说明,取适量的肥皂或皂液,均匀涂
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
尤其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整个洗手过程40-60s。 具体揉搓步骤为: 4、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5、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6、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7、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8、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9、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 行。
科室有院感质控小组: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 科室定期开展院感质量考核:每月一次 院感台账资料完善:计划、培训、考核、考试
及分析等
评审要求: 访谈医护人员:科室病种、收治病人数、院感发生
率、科室院感质控小组成员组成、日常如何进行 质量考核
二、手卫生
评审标准:
全员手卫生的依从性≥95% 洗手正确率≥95%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 数应≤ 5cfu/cm2。
三、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 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 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 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 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院感知识培训课件ppt

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XXXXX医院
202X
主治医生
目录
01. 医院感染概述
02.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03.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04. 医院感染诊断与治疗
05.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人 员
06. 总结与展望
01 医院感染概述
1. 医院感染定义与分类
医院感染定义与分类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环境中发生 的感染。其特点为病原体明确、感染具有 特定部位、感染与入院时间有关。根据感 染的病原体类型,医院感染分为:细菌感 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 螺旋体感染、原虫感染。对不同类型的感 染需要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以降低医 院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同时,医院感染报告制度也要求各科室负责人对本专业范围内的感染情 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需要定 期对各科室的感染报告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得 到有效实施。
3. 疑似医院感染病例报告与处理
疑似医院感染病例报告与处理 1. 发现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后,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疑似 医院感染事件应急预案。 2. 确诊为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后,应进行详细调查,确定感染源、感 染途径,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传染。 3. 加强病房环境卫生和消毒措施,确保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 交叉感染。 4. 对感染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5. 对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综合预防和控制
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进行综合性预 防和控制措施,如手卫生、隔离措 施、环境卫生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1. 早发现早治疗
当医生发现可疑的医院感染时,应 立即进行诊断和治疗。早期治疗可 以减少疾病传播,降低感染率。
XXXXX医院
202X
主治医生
目录
01. 医院感染概述
02.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03.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04. 医院感染诊断与治疗
05.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人 员
06. 总结与展望
01 医院感染概述
1. 医院感染定义与分类
医院感染定义与分类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环境中发生 的感染。其特点为病原体明确、感染具有 特定部位、感染与入院时间有关。根据感 染的病原体类型,医院感染分为:细菌感 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 螺旋体感染、原虫感染。对不同类型的感 染需要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以降低医 院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同时,医院感染报告制度也要求各科室负责人对本专业范围内的感染情 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需要定 期对各科室的感染报告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得 到有效实施。
3. 疑似医院感染病例报告与处理
疑似医院感染病例报告与处理 1. 发现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后,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疑似 医院感染事件应急预案。 2. 确诊为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后,应进行详细调查,确定感染源、感 染途径,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传染。 3. 加强病房环境卫生和消毒措施,确保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 交叉感染。 4. 对感染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5. 对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综合预防和控制
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进行综合性预 防和控制措施,如手卫生、隔离措 施、环境卫生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1. 早发现早治疗
当医生发现可疑的医院感染时,应 立即进行诊断和治疗。早期治疗可 以减少疾病传播,降低感染率。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教学课件ppt

强化防护措施
加强医院内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 、勤洗手等,以减少感染传播。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感染传播 途径和影响因素,以制定有效的控 制措施。
增强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措施增 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免疫力,降低 感染的风险。
06
培训总结与展望
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回顾
医院感染概述
医院感染的影响
影响患者健康和生 命安全
影响医院声誉和服 务质量
增加医疗成本和负 担
02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 途径,包括患者之间、医护人员与 患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
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 播途径,在医院内可能引起呼吸道 传染病的传播。
推动医院发展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 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提高医院的综合实 力和竞争力,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THANK YOU.
强化空气流通和环境清 洁
合理使用抗生素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和消毒环境, 减少尘埃和细菌的滋生。
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避免抗生素滥用和耐 药性的产生。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化学消毒法
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如含氯消毒剂、酒 精等。
机械清除法
使用机械清除法清除污染物,如使用吸尘 器、拖把等工具清除污染物。
物理消毒法
3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 医务人员意识和技能。
强化消毒灭菌工作
定期对医院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清洁和消毒,确 保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
对医疗器械和用品进行灭菌处理,确保灭菌质量 和效果。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ppt课件

标准预防措施:
•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 手套 • 口罩、护目镜、面罩 • 防护服装 • 按要求收集、运送、储存医疗
垃圾
• 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必须穿工 作服、戴工作帽,戴橡胶手套。
环境卫生管理 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
2-3次,每次20-30分钟。保持室 内空气新鲜。保持物体表面,地 面清洁,需采用湿式清洁法,若 被污染及时清除病消毒。
清洁卫生的程序和方法
●
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拭清扫,用清水拖地每 ● 日2次。
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血迹、分泌物、排泄物时),先用 2000mg/L含氯消毒剂适量倒在污染地面(覆盖法:使用一次 性沾有消毒剂的织物或擦手纸覆盖)避免污染区域扩大,30分 钟后用拖把拖干净。 拖把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晾干备用。 ●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传染病人)体液污染的表面,用含有 效氯1000mg/L—2000mg/L进行消毒处理。
职业暴露和标准预防
• 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医疗或相关工作中意外 被血源性传播性疾病感染者或患者血液或体液污 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被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 皮肤,以及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或直接接触 了传染性物质而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
血源性传播性 感染者或患者 血液、体液
被污染的 针头
清洁卫生的程序和方法
病房各类用品表面的消毒 当物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取严
●
格的消毒处理,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 拭。
抹布:一床一抹布,使用完毕后用浓度为500 ㎎/L有效氯消毒液泡制抹布。
●
清洁卫生的程序和方法
其它表面的消毒
●包括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物 表,这些地方容易受到污染,应每日用含有效氯 500mg/L消毒液擦洗。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课件

22
1、概念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 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 他危害性的废物。主要包括医疗垃圾和患者生活垃圾。通 常所称的医疗废物是狭义的医疗废物,主要是指医疗垃圾。
2、相关法律法规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4年4月23日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4年6月4日
体液等污染时,采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直 到消毒剂干燥,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⑶、外科手消毒: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皂液 或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 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12
国外研究表明:
医院感染主要传播途径90%为接触传播 90%接触传播主要Fra bibliotek过手:.
1
1、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2、医院感染暴发及处置 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5、医疗废物的医院感染管理 6、清洁消毒与灭菌 7、医院感染的判断 8、标准预防及个人防护用品
2
1、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即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
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
6
⑴、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胸腔感染; ⑵、泌尿系感染 ⑶、手术部位感染:浅表、深部、器官腔隙感染; ⑷、血流感染 ⑸、胃肠道感染:抗生素相关腹泻; ⑹、口腔诊疗感染 ⑺、透析感染
7
1、询问病史:了解基础疾病、接触史、手术史、 侵袭性操作的内容和持续时间、用药史等;
21
●清洁手术:通常不用药 ●特殊情况下可用:
⑴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⑵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如
1、概念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 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 他危害性的废物。主要包括医疗垃圾和患者生活垃圾。通 常所称的医疗废物是狭义的医疗废物,主要是指医疗垃圾。
2、相关法律法规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4年4月23日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4年6月4日
体液等污染时,采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直 到消毒剂干燥,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⑶、外科手消毒: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皂液 或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 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12
国外研究表明:
医院感染主要传播途径90%为接触传播 90%接触传播主要Fra bibliotek过手:.
1
1、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2、医院感染暴发及处置 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5、医疗废物的医院感染管理 6、清洁消毒与灭菌 7、医院感染的判断 8、标准预防及个人防护用品
2
1、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即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
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
6
⑴、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胸腔感染; ⑵、泌尿系感染 ⑶、手术部位感染:浅表、深部、器官腔隙感染; ⑷、血流感染 ⑸、胃肠道感染:抗生素相关腹泻; ⑹、口腔诊疗感染 ⑺、透析感染
7
1、询问病史:了解基础疾病、接触史、手术史、 侵袭性操作的内容和持续时间、用药史等;
21
●清洁手术:通常不用药 ●特殊情况下可用:
⑴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⑵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如
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精品课件

消毒、灭菌质量管理
强化先清洗后消毒的理念
凡进入人体组织或灭菌器官的医疗用品 必须灭菌
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洗干净---消毒 灭菌
感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应实行“双消”
消-----洗-----消
采用标准预防,将所有患者视为感染 性患者,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又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 医患之间的双向防护。
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病人与病人、 病人与医务人员、病人与环境。
2.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交叉感染,是指引起
感染的病原体来自本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 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如肠道、口腔、呼吸 道、阴道及皮肤等部位的微生物。
下列情况肯定为获得性医院感染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计算起,超过其常规潜伏期 而发生的感染。
把病人从床上扶起来
测量血压或脉搏
接触病人的手
给病人翻身
接触病人衣服或床单
接触床头柜、床 垫、输液泵
手卫生最重要的理由?
去污 防止细菌从家庭到医院 防止细菌从医院到家庭 防止医院内感染
有关手卫生的名词术语
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 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用不含抗菌剂的普通肥皂/ 液和流动水洗手,仅能去除手部皮 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 程。
灭菌剂 环氧乙烷 甲醛 戊二醛 二氧化氢 臭氧 过氧乙酸 酸化水
机制 碱基化 碱基化 碱基化 氧化 氧化 氧化 氧化
温度°c 30-60 60-80 25 30 30 50-55 常温
浓度 6001200mg/L 8-15mg/L 10-50mg/L 0.5-5mg/L 8-10% 0.20% 10-50mg/L
损伤性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中心卫生院剖宫产患者手 术切口感染事件 • 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 区谷饶中心卫生院的38名剖宫产患者中,共有18 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 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 口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丙肝事件
揉搓方法
掌心对 掌心搓揉
手指交叉 掌心对手背搓揉
手指交叉 掌心对掌心搓揉
揉搓方法
双手互握 搓揉手指
拇指在 掌中搓揉
指尖在掌心 中搓揉
手消方法
内
外
夹
完 腕
弓
大
立
正确干燥双手
×
×
×
×
√
洗手区域皮肤分布图
最易被遗漏 可能被遗漏 不被遗漏
手掌
洗手区域皮肤分布图
最易被遗漏
容易被遗漏 不被遗漏
手背
某位护士的手印 培养24小时后
正确佩戴方法
滤过率可达90%
滤过率达95%
滤过率仅20%
滤过率达90%
手套的使用
1. 暴露于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及 其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2. 脱去手套后要马上洗手或手消毒。 3. 一次性手套不可重复使用。
注意: 1. 手套有一定的渗漏率 2. 洗手与带手套是完全独立 的措施,不能相互替代
5、医院感染的报告与监测
• 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 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卡通过内网报告医院感染管理 科。 • 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 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杜绝继续扩散, 关键是隔离,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护理。 • 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 和控制。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分五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 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 物。
医疗废物的管理
管理:
1、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分五类:感染性废物、病 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 不能混合收集。
分别置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损伤性废物(针 头、穿刺针等)应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袋 外有中文标签及警示标识。盛装医疗废物不得超过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满,必须应用专用胶带封口, 使其紧实、严密。
区域设置 警示标识 回收登记 转运签字
“五防” 预防儿童 接触
防渗漏 防鼠 防蝇 防蟑 防盗
医疗废物 暂存地
清洁消毒
(墙壁、地 面、运输车、 周转箱)
日产日清 个人防护 健康查体
3、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
• 与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密切相关。 • 与医务人员自身的安全密切相关。 • 与医院的效率、效益和声誉密切相关。
• ——“深圳市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事件”
该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计手术 292例,至8月20日止,发生感染166例,切 口感染率为56.85%。 此次感染是以龟型分歧杆菌为主的混合 感染,感染原因是浸泡刀片和剪刀的戊二 醛因配制错误未达到灭菌效果。
防 措
施
3.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 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 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 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 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 沫隔离。
4、常用防护用品
•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标 准。 • 常用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 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 隔离衣、防护服、鞋套、防水围裙、帽子等。
•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
局部处理措施:
1)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 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 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受损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 如:75%乙醇或者 0.5%碘伏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 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西安交大一附属院8名新生儿死 亡系院内感染所致
• 2008年9月西安交大一附院医院新生儿科在短时 间内连续发生感染和死亡病例,医院未予报告, 存在瞒报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的事实。感染防控工 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新生儿科布局不合 理,人流与物流相互交叉;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 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务人员没有规范 地进行手卫生等。经检测:医务人员的手、病房 物体表面、奶瓶、奶嘴及暖箱注水口等细菌数超 标严重。 • 处理:撤销院长和主管院长的职务,免去医务科、 护理部、新生儿室主任及护士长的职务,并全省 通报。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 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 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 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 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 等感染。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 应按照《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 确使用防护用品。
正确使用口罩
(一)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1、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上;
2、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绕在耳朵上, 使口罩紧贴面部; 3、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4、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二)佩戴口罩后,避免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 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洗手。 (三)脱下口罩时,应尽量避免触摸口罩向外部分,因为 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 (四)脱下口罩后,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
2.标准预防的措施
a) b) c) d) e) f) g) h) i) 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戴手套。双层手套。 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或者围裙。 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的清洁消毒。 各项操作正规,严格无菌操作。 污染的床单及时更换。 锐器的处理。 备好复苏用具。 污染环境的病人应隔离。
标
准 预
稍不留神,就发生在你身边
2、医院感染预防性
医院感染的分类 • 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指病原体来源 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病原携带者、污染 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医院环 境等,可预防。 • 内源性感染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内或者体 的正常菌群或者条件致病菌。如人体的肠道、 口腔、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常常成为内源 性 感染微生物“贮藏库”,难预防。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曲淑英
主要内容
医院感染特性
工作人员的防护
手卫生 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 医疗废物的管理 消毒隔离相关要求
一、 医院感染的特性
1 、医院感染的普遍性:有医院,就 有医院感染!
USA:NI发病率为5~6%; 导致每年99000病人死亡(2007) Malaysia:现患率为29.2% Mexico:现患率为23.3% 中国:发病率:6%~8% ICU 和高危险病人:现患率为25~50%
• ——“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11日,安徽省宿州市市立医院发生10例接 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 单侧眼球被摘除的恶性医疗损害事件。 存在问题:医院手术室布局、流程等不合理,手术器械 的消毒和灭菌工作没有达到基本标准,其中微创手术器械 未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处理办法:取消该院二级甲等医院的称号,眼科3名医生被 停止执业9个月,手术室1名护士中止执业注册1年,对科 室及医院的相关领导撤职或行政记大过处分。
• 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 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 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 体。 • 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 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洗的专用运送 工具。 • 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 时清洁和消毒。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 要求
• 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 时间不得超过2天。 • 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 或者防腐条件。 • 医疗废物转交出后,应当对垃圾暂时贮存 场所、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四、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
1 预防:
•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 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 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 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 刺伤。
帽子的使用
1.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等时应戴帽子。
2.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 清洁。 3.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
只有保护好自己, 才能更好地救治 病人!
三、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 最方便、最经济医院感染 20--30%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原则:
锐器伤的处理流程
• • • • 1.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严禁局部挤压) 2.流动水下冲洗 3.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 4.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处和医疗保险科, 填写登记表 • 5.用药 • 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流污染的锐器 刺伤,应在24小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 蛋白,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10ug、 消毒 上报 用药 轻挤 冲洗 10ug(按0、1月、6月间隔)
•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可见污染时, 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 手部没有可见污染,宜使用速干手消毒 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手卫生五个指征
后
前
前
2前3后
后 后
3.洗手方法
• 湿手: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 取液: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 手背、手指和指缝。 • 揉搓及其方法:认真揉搓双手时间不少于 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 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 尖、拇指、腕部。 六步或七步洗手法,如图。 • 冲洗: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