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外事礼仪

合集下载

涉外礼仪基本内容

涉外礼仪基本内容

涉外礼仪基本内容外事礼仪,亦称涉外礼仪或国际礼仪,与外事纪律一样,也是外事人员在涉外活动中应当遵守的一种行为标准。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涉外礼仪根本内容,盼望能够协助大家!涉外礼仪根本内容一、根本要求讲究仪表与衣帽干净,面、手、衣履要干净。

男子的头发、胡须不宜过长,应修剪整齐。

指甲要经常修剪,一般与指尖等长,不留污垢,保持手部清洁,假设手部有疾症或疤痕要戴手套。

衣着要干净笔挺,不能有褶皱,钮扣均应整齐,裤扣不能在室外或公共场合整理。

衬衣一般为白色硬领,袖与下摆不露出外套,并放入裤内。

要按交际场所或交际须要着装。

礼服、领带或领花应结好,佩戴端正,并备干净手绢与梳子。

皮鞋应擦亮。

不要在人前做剔牙、抠鼻、掏耳、剪指甲、搔痒等不雅的小动作。

也不要在人前打哈欠、伸懒腰、打喷嚏、擦鼻涕、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帕、餐巾纸捂口鼻,面对一旁,幸免发出大声响。

举止大方得体,看法随和端庄,精神饱满自然,言行检点。

站、坐、走都要符合常规,任何失礼或不合礼仪的言行者会被视为有失风光。

说话客气,留意身份。

说话时神情衿持随和,面带微笑。

随意与人攀谈是失礼行为,萍水相逢,应在有人介绍前方可交谈。

遵守公共秩序,不搅扰、影响别人,敬重别人。

不随意指责别人或给别人造成麻烦或不便。

发表争论与指责别人会被认为缺乏教养。

在图书馆、博物馆、医院、教堂等公共场所都应保持静谧。

在隆重的场合,如举办仪式、听讲演、看演出等,要保持安静。

守约遵时。

这是国际交往中极为重要的礼貌。

参与各种活动,应按约定时间到达。

过早抵达,会使主子因打算未毕而尴尬;迟迟不到,那么让主子和其他客人等候过久而失礼。

因故迟到,要向主子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有礼貌地尽早通知主子,并以适当方式表示歉意。

与人约会不能失约,不能超时。

失约和超时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承诺别人的事情不能遗忘,必需讲“信用”,按时做好。

二、涉外宴请礼仪〔1〕驾驭出席宴请的时间。

依据活动的性质和当地的习惯驾驭时间,迟到、早退、逗留时间过短那么被视为失礼或有意冷落。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国际外交作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方式,有着严格的日常礼仪要求。

遵循这些礼仪要求不仅能够展示一个国家的文化和自信,还能够建立起国与国之间的互信和友好关系。

以下是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的一些重要方面。

1.外交礼仪的基本原则2.外交礼仪的仪容仪表外交人员的仪表应该整洁、得体。

外交人员应该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穿着正式、庄重。

男性外交人员应穿着西装、领带,女性外交人员应穿着得体而且符合当地风俗的服装。

外交人员的言谈举止也应该得体,尽量避免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和姿态。

3.外交礼仪的沟通方式外交人员在进行日常沟通时,应该使用得体的语言和方式。

外交人员应避免使用粗鲁或冒犯性的语言,应尽量使用正式和客气的措辞。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善于倾听,注重交流的有效性和友好性。

4.外交礼仪的宴会作风在国际外交领域,宴会是一种重要的外交活动形式,它不仅是享用美食的机会,也是外交人员之间交流和友好交往的场合。

在宴会上,外交人员应尽量遵循当地的习俗和礼仪,尊重并遵守对方国家的用餐规矩和礼节。

外交人员应注意举止得体、庄重,避免酗酒和过度的举止。

5.外交礼仪的礼品交换礼品交换是国际外交领域中常见的一种交流方式。

外交人员赴访他国时,通常会带一些表示友好和尊重的礼品。

在选择礼品时,外交人员应考虑对方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礼仪规范,避免送出具有冲撞、冒犯性的礼品。

同时,接收礼品的一方也应能够表达感激之情,并根据情况予以回赠。

6.外交礼仪的会议规范在国际外交活动中,会议是重要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场所。

外交人员应在会议上遵守秩序,尊重对方的发言权,避免打断他人。

在发言时,应遵守基本的交流规则,表达清晰、准确的观点,并控制发言时间。

会议结束后,外交人员应向与会者表示感谢,带着友好的态度和思想离开会场。

总结起来,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着重于互相尊重、尊严和平等。

外交人员应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遵循沟通的礼仪和规范,尊重他国的文化和传统,并且在交往中表现出真诚友好的态度。

涉外礼仪八大原则

涉外礼仪八大原则

涉外礼仪八大原则涉外礼仪是指在国际交往中所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行为准则。

遵循涉外礼仪可以有效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下面将介绍涉外礼仪的八大原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在国际交往中。

第一、尊重原则尊重是涉外礼仪的核心原则之一。

在国际交往中,应尊重对方的国家、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

尊重他人意味着要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做冒犯他人的行为。

第二、谦虚原则谦虚是涉外礼仪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素质。

在与外国人交往时,要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不要自大和傲慢。

要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不要自以为是。

第三、礼貌原则礼貌是涉外交往的基本要求。

在与外国人交往时,要遵守礼貌规范,包括行为举止、言辞和态度等方面。

要注意言辞的得体和姿态的端正,避免使用粗鲁和冒犯性的语言。

第四、正直原则正直是涉外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与外国人交往时,要坦诚相待,不做虚伪和欺骗的行为。

要保持诚实和真实,不要故意隐瞒和歪曲事实。

第五、宽容原则宽容是涉外礼仪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与外国人交往时,要保持宽容和包容的态度,不要轻易批评和指责对方。

要理解和尊重对方的观点和做法,不要过于苛求和苛刻。

第六、灵活原则灵活是涉外交往的必备素质之一。

在与外国人交往时,要灵活应变,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

要适应对方的文化和习俗,不要固执己见和拘泥不化。

第七、友好原则友好是涉外交往的基本态度之一。

在与外国人交往时,要保持友好和亲善的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和需求,积极主动地与对方沟通和交流。

第八、合作原则合作是涉外交往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与外国人交往时,要积极主动地与对方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实现共同目标。

要抱着合作的态度,互相支持和帮助,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总结起来,涉外礼仪的八大原则是尊重、谦虚、礼貌、正直、宽容、灵活、友好和合作。

遵循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外国人交往,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应用这些原则,提升自己的国际交往能力。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国际外交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手段,因此保持良好的外交礼仪对于国际外交的成功十分重要。

以下是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

第一,尊重他国文化和习俗。

国际外交是跨国交流,各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作为外交官或代表,需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并避免任何冒犯或不尊重的行为。

这包括了了解他国的礼仪、风俗、宗教和法律等方面,并遵守和遵循这些规则。

第二,着装得体。

在国际外交场合中,一份得体的着装可以展示出一个国家的形象和价值观。

对于外交官或代表来说,穿着正式和庄重的服装是必要的,以显示对外交活动的重视和尊重。

同时,根据不同的文化和场合,注重服装的选择也是必要的,以避免造成尴尬或不当的场合。

第三,使用正确的语言和礼仪。

国际外交中使用正确的语言和礼仪十分重要。

外交官或代表应该使用符合外交礼仪和准则的语言,避免使用冒犯或具有侮辱性的语言。

同时,要注意发音、语速和语调,以确保自己的表达清晰易懂。

此外,还要注重态度和表现,并尽量避免过于争论或争吵的行为。

第四,尊重他国的国旗和国歌。

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因此在国际外交中,尊重对方的国旗和国歌是必要的。

外交官或代表应该对他国的国旗和国歌表示尊重,不得对其进行诋毁、侮辱或抹黑的行为。

在国旗升降和国歌播放时,应该保持肃立或示意尊重。

第五,注重言行举止的礼貌和谦逊。

在国际外交中,保持礼貌和谦逊是必不可少的。

外交官或代表应该避免使用粗鲁或冒犯性的言辞,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并表现出友善和宽容的态度。

同时,要注意自己的姿态和举止,保持自己的形象和声誉。

第六,遵守国际外交准则和协议。

国际外交有一系列的准则和协议,以规范和维护各国之间的关系。

作为外交官或代表,应该遵守和遵循这些准则和协议,以确保外交活动的成功和有效。

这包括遵守国际法、遵循外交实践和道德规范等方面。

总之,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尊重他国文化和习俗、着装得体、使用正确的语言和礼仪、尊重他国的国旗和国歌、注重言行举止的礼貌和谦逊、以及遵守国际外交准则和协议等方面。

有关的外事礼仪知识

有关的外事礼仪知识

有关的外事礼仪知识对外交往要以宽阔的胸怀和精神相处,双方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进行相互合作与交流,即使由于条件所限而难以达成互利协议之时,也不应采取欺诈、强制手段来谋取自身的利益。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有关的外事礼仪知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有关的外事礼仪知识(一)礼宾次序所谓礼宾次序,是指国际交往中对出席活动的国家、团体、人士的位次按某些规则和惯例进行排列的先后次序。

它体现东道主(东道国)对宾客所给予的礼遇。

礼宾次序在国际性集会上还体现各国的平等地位。

1、礼宾次序的排列依据①按宾客的身份与职务高低来排列。

国际交往活动中,礼宾次序主要按宾客的身份与职务的高低来依次排列。

②按姓氏顺序排列。

多边活动中,礼宾次序可按宾客的姓氏顺序来排列。

③按字母顺序排列。

有的多边活动对来宾的礼宾次序的排列,可以按参加国的国名字母(一般以英文字母为准)来排顺序。

④按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先后排列。

这也是常用的礼宾次序排列方法之一。

⑤不进行任何正式的顺序排列。

实际上,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排列。

在多方外事接待中,此种排列顺序主要适用于如下两种情况:一是没有必要进行顺序排列;二是实在难以进行任何方式的排列。

2、礼宾次序的排列要求(1)在一般社交场合,约定俗成的做法是:凡涉及位次顺序时,国际上都讲究右尊左卑。

(2)一些场合的特殊要求:①同行时。

两人同行,以前者、右者为尊;三人或三人以上同行,并行以中者为尊,前后行,以前者为尊。

②乘电梯时。

若是乘坐无人值守电梯,志愿者须自己先进后出,以便控制电梯。

若是乘坐有人值守的电梯,则志愿者应当后进后出。

③乘坐轿车时。

一般是五人座轿车,如是司机开车,后排右边为尊,左边次之,前排副驾驶室最小;如是主人开车,则副驾驶室为上座。

上车时,应让尊者先行。

志愿者应请客人由右边上车,然后再从车后绕到左边上车。

④迎宾引路时。

志愿者走在客人前方约一米左右。

⑤上楼时。

尊者在前,下楼时则相反。

⑥在室内。

以朝南或面门的座位为尊位。

外事礼仪礼节相关常识

外事礼仪礼节相关常识

外事礼仪礼节相关常识外事礼仪礼节是指在国际交往中,按照一定的规范和仪式进行的行为举止。

它是国家间友好交往和互信的基础,也是展示一个国家文化底蕴和形象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外事礼仪礼节的核心内容,包括招待、交流、礼品赠送等方面,以增进读者对国际外交的了解。

一、招待礼仪在招待方面,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礼仪规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招待礼仪:1. 客人到达:作为主人,应该提前安排好接待事宜,包括接机、安排住宿等。

迎接客人时要热情洋溢,微笑并握手表示问候。

同时,提供干净整洁的住宿环境给客人。

2. 用餐礼仪:在用餐时,主人要注意客人的饮食习惯和禁忌,以避免尴尬情况的发生。

遵循餐桌礼仪,包括用餐姿势得体、不大声喧哗、不讲究份量等。

3. 礼仪用语:言辞要文雅、客气,避免使用不合适的话语或调侃他人。

对于各种不同场合,要用不同的礼仪用语,例如祝酒词、道别等。

二、交流礼仪在国际交往中,交流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交流礼仪的常识:1. 问候礼仪:遇到外宾时,可以使用握手、微笑等方式表示问候。

同时,要了解对方国家的问候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

2. 语言交流:在与外宾交流时,要使用国际通用语言或对方母语进行沟通。

如果有语言障碍,可以找翻译或使用简单明了的手势和表情来进行交流。

3. 身体语言:姿势要端正得体,不要乱动、扭曲或嘴巴张大。

此外,要与对方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表现出尊重和关注。

三、礼品赠送礼仪在外事礼节中,礼品的赠送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和友好行为。

以下是一些礼品赠送的常识:1. 选择合适的礼品:要根据对方的背景、文化和个人喜好选择礼品。

同时,要注重礼品的包装和质量,表达自己的心意。

2. 送礼的时机:要注意送礼的时间与场合,避免显得不合时宜。

一般情况下,在正式会晤或特定节日时赠送礼品更为合适。

3. 送礼的方式:礼品可以亲自送达,也可以通过邮寄等方式送出。

无论哪种方式,都要以谦逊和关怀的态度来表达。

结语外事礼仪礼节在国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外交外事礼仪

外交外事礼仪

外交外事礼仪
外交外事礼仪是指在国际交往中需要恰当地运用礼节、态度和行为的一系列规范。

其目的是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相理解、尊重和合作。

以下是一些外交外事礼仪的基本要点:
1. 尊重对方文化和风俗习惯:在与外国人交往时,要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比如,有些国家的人在交谈时可能会倾斜头部表示同意,而有些则不会。

在拜访他们的国家时,要尊重他们的文化习惯。

2. 使用正确的称谓:称呼对方时要使用正确的称谓。

例如,对于外交官或高级官员,可以使用“大使”或“部长”来称呼。

而对于一般民众,则应使用一般的礼貌用语。

3. 注意礼仪:在社交场合,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

例如,要避免说庸俗、侮辱他人或不适当的话题。

同时要注意餐桌礼仪,例如用餐时不能吸嘬,使用餐具时要熟练等等。

4. 维护外交职业的形象:外交官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不得参与任何有损形象的活动。

例如,不得携带武器,不得做出不必要的攻击性言辞等等。

总之,外交外事礼仪是促进国际交流的关键。

遵守礼仪规范,展现出良好的外交形象,将有利于增强彼此的互信和理解,建立友好的国际关系。

外事接待的常规礼仪

外事接待的常规礼仪

外事接待的常规礼仪关于外事接待的常规礼仪关于外事接待的常规礼仪1基本礼仪要求在国际社交场合,个人着装形象不仅代表了自己本身的形象,它还代表了国家的形象。

所以,翻译人员的着装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内参加对外活动时,男士可穿西装、中山装或各民族的服装。

对于女士而言,依据季节与活动性质的不同,可穿西装、民族服装、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旗袍和连衣裙等。

在外事接待中的任何场合,翻译人员的服装都要保持清洁、整齐、挺直。

衣服袖口要干净,皮鞋要上油擦亮。

穿中山装要扣好扣领、领钩、裤扣。

穿长袖衬衣时,要将前后摆塞在库内,袖口不要卷起,长裤也不要卷起。

女士穿袜子时,要注意袜口不能露在衣、裙之外。

行为举止要求翻译人员的举止要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情自然诚恳,蔼然可亲。

站立时,身子不要歪靠在一旁,不要半坐在桌子或椅子背上。

坐下时,腿不摇,脚不跷。

坐在沙发上不要摆出懒散的'姿态。

在公共场所不要趴在桌子上,躺在沙发上。

走路时,脚步要轻,遇急事可加快步伐,不可慌张奔跑。

谈话时,手势不要过多,不要放声大笑或高声喊人。

在隆重的场合,如举行仪式、听讲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肃静。

自身素质在外事活动中,每一名外事翻译既是专职翻译,又是外事工作者,在这种特殊的身份下,外事翻译者不仅要具备专职的翻译素质,而且需要具备外事工作者的素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立场要坚定在外事活动中,每一名外事活动翻译者都必须具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立场。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站稳立场。

要做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政府。

②掌握政策。

对于我国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我国的外交、外事政策,外事翻译不仅要及时了解,认真学习,而且还应当深入体会,全面理解。

③提高警惕。

在从事翻译工作的具体过程中,外事翻译一定要遵守外事纪律,严守外事机密,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将我方内部情况向外方人士随意泄露。

2、专业知识要过硬在从事外事翻译时,要精通语言文字,达到专业水准,并且要讲究职业道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程是外交外事礼仪,英文名字叫做“International Protocol and Etiquette”它具有很强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你们谁可以说一下它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我觉得,现实意义是:党中央提出来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和谐社会,是个非常大的理念,或是说是一种思想,要落实到具体、微观层面上,这个人和人之间,和谐的相处,“礼”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是他的现实意义。

这个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能够延绵不断,维系这么长时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个“礼”作为维持整个社会稳定,或者说平衡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因素。

这可以说是他的历史意义。

是的!今天我们讲的这个“领导干部的外交外事礼仪”,有时候我们也把它概括的叫做涉外礼仪。

其有以下五个特点:一个特点是规性,一个特点是协调性,还有就是修养性,文化性,和细节性。

恩,我们可以把这个归结为遵守公德,守时守信,平等相待,尊重隐私,尊重女士,与时俱进这么几点。

当然这些只是概念性的东西大家可能不难理解,但是,具体要落实到这个现实生活当中,能不能做到,是最考验人的。

(注意老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的语气)下面呢,我们就根据前一段时间某单位的一次外事活动来具体的分析说明一下。

具体事件呢,就是某单位跟国外某机构的一次高层面的会谈,事件虽然简单,但是却几乎含概了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所有的要点。

着装首先既然是会见,外宾来我们这里,那么这个单位肯定是要准备迎接了,这个准备应该做什么,首先注意的就着装。

着装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说,请着正装。

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做正装。

一般按照礼仪的标准来我们把它分成五类。

礼服。

西方的礼服是比较规的。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大礼服,一般燕尾服,我们都叫做大礼服,平时白天也可以穿。

女士晚上要穿晚礼服。

有低领露肩的,女士穿这种衣服并不是表明你怎么样,就是国际通行的一个规则。

晚上的时候,男士要打扮的很帅气,女士要打扮的很漂亮,不管你年龄多大,这个是很重要的。

有的时候我们中国的女同志,老是到了一定级别了以后,老是拉不下面子,不好意思穿那个晚礼服,觉得那个露的太多,晚礼服没关系。

晨礼服,白天,那就是露的要少了,露的要少了。

正装,西服是最合适的。

女士的最传统的正装:高跟皮鞋、裙子。

基辛格的夫人,我问她我说第二天早上我来穿什么衣服陪你在参观考察?她当时就说:“我明天,你明天穿的休闲一点,整齐一点,我反正要穿裤子。

”后来才弄明白,西装是穿裙子是正,裤子是便装。

西服的外套一穿上,就是正装。

如果你没有西装外套,你的这个衬衫再好,领带再漂亮,你这么去,那不算正装。

你就会发现,你很尴尬。

特别是大家都穿着正装,你一个人穿着衬衫上去,你会觉得你鹤立鸡群,很难看。

、澳门的同胞,很在意这个,夏天很热,他会穿着这个短袖的衬衫,打着领带。

但是他手里一定会拿着西服,快到单位的时候马上穿上,然后再进来。

这就是正装。

女士裙装的长度也很讲究。

职位和资历越深,裙摆越大。

怎么会越大呢?越高,越长。

资历和职位越低呢,越短。

短到什么程度呢?不能超过膝盖。

女士的西服,如果是小领的西服,扣子都要扣啊。

低领的是一种时尚,因为这样可以稍微的把这个脖线,这个脖子的地方拉长。

脖线一长,人就很漂亮,不管是男士还是女士都一样。

至于鞋子,女同志一定要穿高跟鞋。

高跟鞋,从生理学医学角度来讲不好,但是从美学的角度来讲就很好。

一定是穿了以后很漂亮。

公务半正装。

半正装就是公务便装里面的不打领带。

一般的这个不打领带就是半正装。

女士公务半正装要求要比男士比男士要稍微低一点。

公务休闲便装,包括西服外套,便装西服、夹克外套。

西方人的夹克与我们的有些不同,通常下摆往往是直的。

社交休闲装。

就是这样平时所说的牛仔裤啊,牛仔服;还有我们平时说的夹克衫,在西方人看来就是完全社交的休闲装。

社交的休闲装,公共场合不适合。

顺便说一下。

这个穿什么样的衣服,和我们的职业是很有关系的。

对于从事政府部门的工作的公务员来讲,总体来讲应该穿比较保守的,比较传统的,而不能过分的时尚。

这就对我们这个要求不能象有些人一样穿的很时尚,很漂亮。

但是,要总体保守,细节要时尚。

穿西服的时候呢挑衬衣领子。

总体传统说的就是象衬衫的话,白色和浅兰色。

兰色算是传统的色彩,其他颜色比较时尚。

所以对于公务员,最好是就这两种颜色挑一个二十一世纪市的领导干部,就是要有时尚的元素,又不能让人觉得你很古板,挺老道的。

不是保守、传统,那不行。

但是,又不能过分的时尚。

另外,领带有很多种。

最传统保守的就是这种,剑型,对公务员来讲对领导干部来讲是最好的。

但是,在选择领带的时候,有一些小的讲究。

颜色在搭配的时候要讲究时尚,也就是色彩呼应,图案对比。

比如说,这个是方的,那个是线条的。

这样看上去会比较舒服。

顺便说一下,领带的颜色有些讲究,系红色的领带要注意你的身份,要注意场合。

红色的领带,一般称为“power tie”。

就是力量、权力的领带。

兰色,叫“peace tie”,就是比较平和的、和平的。

要看你在什么场合。

要是在一场活动里面,你是最主要的主角,而且是一种有庆典性质的,你戴红色的领带,perfect,没问题,非常好。

如果说,要是你不是最主要的主角,最主要的主角戴个红色的领带,你戴的颜色要亚于他,你这个戴红色的领带可能还可以。

如果说他没戴红色的,你却戴了个红色的,大家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这里,就不太符合礼宾的次序。

打领带,有很多种方法。

作为公务员,领带上端一定要打平了,这样才显得庄重,否则就容易让人感觉不舒服。

斜的那种是在社交场合或者是比较时尚的时候比较适宜。

但是平时公务的时候,一定要打这种文氏打法,这种打法就是我们所说的打领带,右进右出,三分打七分整中间,左进左出,正好有个结,两边一样的。

固定起来,就往下拉,男人的结就出来了。

往里推,一推就推上去了。

另外注意一点:领带要长短合适至于领带夹,可以用,但是现在基本上已经不用了。

用领带夹显得你比较稍微土一点。

总体要保守,细节要时尚。

注意商标。

商标不但是领带上要拆,身体的其他部分应该都没有太多的商标。

包括皮鞋,都不应该有太多的商标。

另外系纽扣,也有点讲究。

它是要看你的身份。

比如说今天,老大,老二,老三,仨一块作为领导来看大家。

老大的话,他穿的西服啊,纽扣就可以扣一颗,反正不要全扣。

进来以后,同志们好啊!(首长好!)咱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门来学习很不容易,不错啊,大家。

老二在后面,他就应该至少要扣两颗,他在后面。

老三,三个纽扣全扣上,左边拿着老大的包,右边拿着老二的包,自己再背着自己的包,身份不同,进来的方式也不太一样。

全系上没有任何的错,特别是当我们级别很高的人在一起的时候,这是一种严谨的态度,但是要不是全扣的话,上面两颗扣,或者中间一颗扣,或者全不扣也可以。

但是里面的这个马甲的话,就应该照样扣,顶多是上面和下面不扣。

还有皮鞋,正装皮鞋是哪些呢?系带的皮鞋都可以和正装的西裤搭配在一起。

最后还有袜子。

如果说要随着涉外礼仪,是非常讲究的。

袜子的这个颜色有两种颜色的搭配方案:一种是跟皮鞋的颜色相一致,一种是跟裤子的颜色相一致。

这是两种最佳的搭配方案。

最佳的方案就这两种。

那么,经过行为学家,心理学家的考察呢,发现,这两种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想。

跟裤子颜色相一直的人,比较传统的,做事比较传统;跟皮鞋的颜色相一致呢,这种是比较时尚的。

然后,袜子的袜口,袜口多高也是有讲究的。

我碰到一个外国人,美国的一个大学的校长,一个校长,特别高。

我感觉至少是过了腿肚子。

很高很高啊。

咱们这个要记住。

咱们要避免那个短袜子,短袜子。

短袜子给人的感觉,你往那一座,你的那个小腿上的肉就会露出来了。

往往咱们中国人,特别是英国男士的这个腿啊,都比较细,这样呢,就不是很雅观了。

着装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色彩的搭配。

据说最时尚的男人,在色彩上面要有几个带子。

如果你的表带是皮制的话。

表带、皮带、皮鞋、皮包。

这些皮制的颜色要一致,颜色要一致。

跟你的整个服装的颜色呢也最好要一致。

比较浊的颜色,就黑色;浅一点的,红色也可以。

包括这个手表的款式啊,这些都要注意,要符合正装。

迎接准备工作已经好了,那就到了迎接的环节了。

关于迎接上,我们首先说一下乘车,车里也都安排有各种不同的座位。

如果是军人的话,指挥官要坐在司机的旁边。

对,那是吉普车。

就一般公务而言,现在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是一号坐在司机的后面,一种是一号位在副驾驶的后面。

两种说法里面,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呢是这个是一号,这个是二号,三号呢?(答:副驾驶)当然,还要注意,如何上下车。

一般而言,就上车来说,一号先上,下车的时候,最后一个下的是一号。

更多的是一种象征的意义,表示一种修养,礼节很到位,所以一号要等一会儿,给对方一个表现礼节的一种机会。

包括女同志。

上下车也有一点说法,女士和资深的,也就是说领导人员一般上车,特别是男士的话,冬天的话,先坐进去,然后在收腿坐进来。

女士也是这样。

年轻一点的、资历稍微浅一点的,先把一只手,再把一条腿伸进去,然后在坐进去,这样。

一定要避免先把脑袋伸进去,再把腿放进来,这样爬进去,有这种情况。

一看,就没有那种领导的风度和气质。

所以这是我们要避免的。

不可能说每一个人都一点不会错,或是一点不出这样的漏洞。

这个肢体语言有的时候特别不会撒谎,你的修养如何,你的气质如何,一下就能体现出来。

所以一定一定要注意。

下车了之后,该迎接了,事实上迎接和送别是相辅相成的。

迎宾送宾,在外交场合经常会发现这个叫迎宾线和送宾线。

客人来了,主人方的主要领导,就排成一条线在门口迎接这个客人。

迎接客人的时候呢,肯定需要排位子,谁排在最外侧啊?一号还是四号?一号。

迎着客人来的地方,然后到办公室,谈工作、谈思想、交换意见。

交换完了,最后把他送出来。

送出来的时候呢,我就会站在这个地方,不但送,握手依依惜别,送完了以后呢,我还目送他走。

直到他拐弯过去为止。

迎送当中的礼节,迎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迎三送七”的规。

什么叫“迎三送七”呢?就是迎客人和送客人的礼节当中呢,送的礼节要更隆重一些。

“迎三送七”,我就会站在这个地方,看他走到这儿。

拐弯的这一瞬间,我经常发现,我在那这样招手。

快到这拐弯的这个地方的时候,很多的时候,大家都会怎么样啊?回头看一下,这时候我还在这儿深情的挥手,我往往发现,被送的人到这个地方拐弯的时候,表情一下子就特别好,很灿烂。

刚刚和我握手言别的时候,我发现大家好象都是出于礼貌的需要,或是什么,跟我握手的时候就是,“文老师,你好啊!你这真好啊!你!”一脸的笑容,但是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个笑容是经过调度的,一转过身去,马上这个脸“卟”收起来,然后到这个拐角这地方,你会发现,他的表现一下子就好多了,这次的表情,你看,发字心深处的,这个特别重要。

在迎送的过程当中,如果你要不这么去做,你要是不在那个地方迎送,他回头,一看,啥也没有的时候,他肯定就感觉比较惆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