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陈毅同志的悼词
陈毅自己不能参加的会议

陈毅:自己不能参加的会议作者:铁竹伟来源:《领导文萃》2009年第21期近半个世纪中,陈毅年龄在变,身分在变,肩负的责任在变,但是,有几句话,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始终没变,时常回响在周围同志的耳边:“一个人一生基本上有三个会议。
在三个会议上要有正确态度。
”“一个会议是经常参加庆功会,庆祝会。
这是没有问题的。
打了胜仗,开祝捷会呀,庆功会呀!欢庆胜利,这个心情大家都是高兴的,应该多开这个会。
“第二,经常开组织生活会。
在党内,必须经常参加。
这个会就是要每个同志对自己有批评和自我批评。
但是还有一方面,要尽量避免批判斗争会。
当然遇上批判会、斗争会也要受得了。
“最后是追悼会,当然是别人开,你自己不能参加了。
每个同志在党内究竟功过如何,总有个评论,也就是盖棺论定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这一方面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干部,应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陈毅自己经历过多次庆功会,数不清的自我批评会、被人批斗会,现在也将进行追悼会。
对于他如何“盖棺论定”?这已经不是他所关心的问题了。
但是,却像沉重的铅块,重压在周恩来的心上。
朔风凛冽,大地冰封。
夜色是这样的黑,这样的浓。
忙了整整一天的周恩来,沿着狭窄的楼梯,一级一级走进地下甬道,转进右面的房门,里面就是301医院的太平间。
陈毅的遗体已经移至这里。
陈毅静静躺在风口,身上只盖着一层白布床单。
周恩来清癯的面容凝聚着深沉的悲痛,他恭恭敬敬向陈毅的遗体三鞠躬,礼毕,径直走到陈毅床边,伸手掀起床单的一角,缓缓地摸了摸陈毅的手背,泪水潸然滚落。
周恩来重新为陈毅拉平床单,动作轻缓、小心,床单盖好后,又往里掖了掖。
热情豪放的陈毅,对于他身边的一切已经全然不知了。
朱德总司令来了。
他发着高烧,由人搀扶着走到陈毅遗体前,他老泪纵横,呜咽出声,颤巍巍地将右手举至帽檐,为一同举红旗上井冈的老战友送行。
归至病房,他仍然流着泪,沉痛地说:“陈毅同志好啊,他死得太早了!”刘伯承元帅来了。
张伯驹送陈毅元帅挽联赏析老小孩讲述

张伯驹送陈毅元帅挽联赏析老小孩讲述张伯驹,爱国民主人士,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
伯父张镇芳曾署理直隶总督和河南都督,张伯驹过继膝下随行就读,先进军界,后进金融界、古玩文艺界。
北平解放后,曾任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副社长、北京京剧基本艺术研究社副主任理事、北京棋艺研究社理事兼总干事、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北京古琴研究会理事、文化部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公私合营银行联合会董事、第1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总部财务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委员、联络委员会委员。
陈毅元帅和张是挚友,第一次见面就惺惺相惜,有相见恨晚之意,以后就成切磋诗词、围棋之友。
下面是陈帅逝世后在八宝山灵堂举行告别仪式时,张托人送到灵堂的一副挽联: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挥戈挽日接尊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原应会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这副长联文字朴实无华,却高度概括了陈毅元帅的光辉一生。
“从云”,跟随革命风云,“干城”,盾牌、城墙,喻卫国将士。
“易”,变。
“军声在淮海”句,不仅指陈毅元帅参与了“淮海战役”,也包括陈毅在山东、苏北与粟裕指挥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后合并为华东野战军)抗日的一段光辉历史。
“遗爱在江南”句,概括了陈毅元帅在红军长征后因伤病留守“江南”建抗日根据地,后建新四军的一段光辉历史。
“万庶”,万民、百姓。
“赤县”,原意“神州”、“中国”,在这里,诗人活用了“赤”的“光、空”义(如赤膊、赤手空拳),指“一穷二白的旧中国”。
“挽日”,回天义。
“接尊俎”,“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喻中国没有被列强鲸吞,延续了五千年光辉历史。
“九原”,九州、中国。
值得一说的是陈毅元帅在文革期间,因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
1968年,下放石家庄,到逝世时还没有定论,告别仪式只定在“部长”一级。
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排名

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排名1、朱德:“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朱德参加革命近70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时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自从井冈山会师后,朱德就成为我军偶像级的人物,各个时期担任总司令,与毛泽东的配合相当默契。
朱德的宽和忍让、纯朴谦逊、忠厚绵长,也令毛泽东对他赞誉有加,“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
2、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湖南曾出现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
他们当中关系特殊、命运相关、性格最具特色的两个,当数毛泽东和彭德怀。
彭德怀在平江起义后就把井冈山作为明灯,从此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斗了三十余年。
在许多重大的历史关头,两人并肩战斗,相互配合。
毛泽东还曾赠诗给彭德怀,发自肺腑地赞许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作战精神。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也成为彭德怀一生最生动的写照。
[7]3、林彪:“这个娃娃堪当大任”井冈山会师时,毛泽东看见一个娃娃模样的军人在给部队讲话:“其实这个土匪,那个军阀,只要有枪,就有一块天下。
我们也有枪,也能坐天下!”毛泽东得知这个人是指挥部队在敖山庙、耒阳城打了胜仗的林彪营长,于是感慨道:一般的营长也只是领兵打仗,没什么政治头脑,而面前这个娃娃营长却满是“红色割据”的道理,与自己的主张完全一样,今后堪当大任。
后来,毛泽东时时提携、指点对林彪,使林彪成为年纪轻轻的军事指挥员。
4、刘伯承:“一条龙下凡”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刘伯承是一位具有革命家的智慧、军事家的韬略和学者风范的杰出领导人。
刘伯承一生指挥了无数次战役战斗,9处负伤,失去右眼,屡建奇功。
在陈毅的追悼会上有一副引起毛泽东重视的挽联

在陈毅的追悼会上有一副引起毛泽东重视的挽联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
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
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
挥戈挽日接樽俎,豪气犹存。
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原应含笑。
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这副扣人心弦、对仗工整的挽联,悬挂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一个不很引人注目的角落里。
这是1972年1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9时许,毛泽东同志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出现在追悼会上。
毛主席面对陈毅同志的遗像,默然肃立。
顷刻,他扫视着数以百计的花圈、挽联、挽幛。
倏忽间,老人家像发现了什么,他缓缓地走过去,伫立在一副挽联下,周总理和工作人员的脚步紧紧追上毛主席。
毛主席低声吟诵:“仗剑从云……遍树红旗。
”“中州张伯驹敬挽”,倍加赞赏地说:“这副挽联写得好啊!”老人家沉思了片刻,徐徐转过头来,向张茜同志问:“张伯驹呢,张伯驹来了没有?”“张伯驹没有来。
……追悼会不允许他参加。
他们夫妇俩从吉林回来,一没有落户,二没有工作,生活很困难。
”张茜的声音低沉。
毛主席转过身子,对周总理说:“你过问一下,尽快解决。
”这副引起毛泽东重视的挽联,此后几乎所有的报纸刊物竞相刊载,而且给予极高的评价。
1月6日,陈毅副总理与世长辞。
张茜同志特地派人通知了张伯驹夫妇。
得此噩耗,伯驹老人捶胸痛哭,仰天长啸。
他和着泪水书写了上面那副挽联,托人转交给张茜同志。
此后,这对老人他们日夜盼望着能够接到参加追悼会的通知。
然而,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没有可能的。
1月11日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以沉痛的声音播出了陈毅同志追悼会已于1月10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的消息。
张伯驹这时才知道追悼会已经开过了。
知音永诀,连最后致哀的机会也被剥夺,他悲痛欲绝!潘素听到广播以后,冒着凛冽的寒风和飘舞的雪花,匆匆上街,等了许久,终于买回一张《人民日报》。
张伯驹取过报纸,久久地凝视着陈毅同志的遗像,低声抽泣起来。
夫人见状,急忙上前把他扶到床上……陈毅同志的逝世,对张伯驹的打击是很沉重的。
1972年陈毅追悼会上,毛主席看到一老人所作挽联:给他安排工作

1972年陈毅追悼会上,毛主席看到一老人所作挽联:给他安排工作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因病逝世。
1月10日,陈毅元帅的追悼会在北京西郊八宝山举行,许多人都自发来到现场送别陈毅元帅,毛主席和其他革命领导们也来到了追悼会上,告别昔日亲密的战友。
偶然之间,毛主席注意到了角落里的一副挽联。
当看到落款的名字后,他立即喊来了站在一旁的周总理说道:“迅速给他安排一个工作。
”这副挽联上写着什么内容?又是谁送的?毛主席为何看见挽联后要给他安排工作?图丨陈毅好友去世,悲痛不已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不幸逝世。
张伯驹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悲痛,哭晕了过去。
为了悼念陈毅元帅,张伯驹买了一个花圈来敬献,还在挽联上写下了一段话: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
随后,张伯驹和妻子带着花圈来到了陈毅家中。
陈毅妻子张茜听闻张伯驹来了,便立即出门来迎接。
看见张伯驹和爱妻如此情真意切,张茜失声痛哭起来。
陈毅在生前的时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张伯驹,总是念叨着,因此张茜对张伯驹非常尊重。
图丨张伯驹张伯驹将手中的花圈交到了张茜的手中,他称这是他的一份心意。
对于好友的逝世他倍感伤痛,但由于自己的特殊原因,自己不能出席追悼会,这个花圈可以不用放在追悼会上,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听到张伯驹说的话,张茜顿了顿,随后她激动地说:“没关系的,这是你的一份情谊,我一定会把这个花圈摆过去的,我相信陈毅也会同意我这么做。
”1月10日,陈毅元帅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如期举行。
图丨陈毅夫妇毛主席参加追悼会这个追悼会的规格并不是很高,人数定在了500人左右。
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本是不会参加这次追悼会的。
还有一些外国友人、民主人士等也不能参加。
后来等整个追悼会准备完毕后,在大约一点半钟的时候,毛主席决定要参加陈毅元帅的追悼仪式。
毛主席用完午餐后准备躺在床上小憩一会儿,但他在床上躺了好久却怎么也睡不着,心中似乎有些心事。
于是主席决定起床去书房看书,秘书张玉凤便搀扶着毛主席前往了书房。
张伯驹挽陈毅楹联赏析

张伯驹挽陈毅楹联赏析陈毅元帅逝世后,张伯驹撰联: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含哀,回望大好山河,永离赤县;挥戈挽日接樽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原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张伯驹(1898-1982)出生于官宦世家,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河南项城人。
他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力致于字画名迹。
他捐献给国家的文物有:最古墨宝西晋陆机《平复帖》;最古画迹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唐李白《上阳台帖》。
他倾尽家资购下这些无价之宝,而后捐献给中国国家博物院,成为为镇馆之宝。
艺术大师刘海粟说:'他是当代文化高原的一座峻峰,从他那广袤的心胸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编著《素月楼联语》传世。
他是陈毅诗朋棋友。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仗:执,拿。
从云:《诗经·齐风·敝笱》'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齐国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云。
干城:盾牌和城郭。
比喻捍卫者或御敌的将士。
1935年春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陈毅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主持政府工作。
1936年梅山被围,他因病伏丛莽间二十多天,虽处危难之时,而决心献身革命,写下《梅岭三章》。
其中有'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王'的豪情壮志的诗句:一旦牺牲,到了黄泉之下,还要招集先前死难的战友,组织十万浩浩荡荡的大军,直捣蒋家王朝的阴间地府。
这种惊天地、泣鬼神,壮怀激烈、生死不渝、对党忠诚的革命意志日月可鉴!'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打了两个多月,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为进军江南、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被委任为新四军司令员、代理军长,转战江南抗击日寇,保护人民。
所以说'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
战友祭奠烈士祭文

XXXX战友祭奠烈士祭文穿越历史的风雨沧桑,翻开尘封的壮丽画卷,让我们追忆,催我们泪下。
今天XX烈士陵园里,一片寂静,眼望至今长眠在南疆的兄弟、战友,不禁伤感至极而泣。
亲爱的战友、兄弟:我们来了,我们到了,我们连的战友来看望你来了!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长眠在XX烈士陵园的英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哀悼!我们熟悉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XX年前的今天,我们都还是一群年轻的生命。
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为了换取边民安宁的生产和生活。
我们响应祖国的召唤,从祖国各地来到广西边防,参加了对XXXX战。
正是在这场捍卫祖国主权的神圣战斗中。
你们把殷红的鲜血和生命洒在了南疆这片热土上,你们将宝贵的生命凝固在了伟大祖国的江河山脉之中,你们将神圣的英名和精神永远融化在了边疆人民质朴的感情之中。
XX年后的今天,作为你们的战友,作为亲爱的弟兄,我们再一次站在了你们的面前。
虽然再也听不见当年的炮声和枪声,也无法看到昔日的战火和硝烟,更不能拥抱你们伟岸的身体。
但我们都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XXX哨所旁那白白的木棉花在和煦的阳光照射中傲然开放,岁岁年年,永不改变。
她们寄托着战友的哀思,也代表着兄弟们的思念。
我们熟悉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我们这些活着的战友,这次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从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自发地来到这里,来到你们长眠这块土地上,以这种纯真的方式表达我们不尽的哀思。
此时此刻,苍郁的松柏在低头默哀,静静的,你们躺在这里,犹如梦的山野,奏一曲无声的挽歌……那不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那不是一场被忘却的战争。
因为,你们可以作证,我们也可以作证,青山同样可以为我们作证。
军人因战争而生,你们成于战争,却被献身于战争,但我们一直为拥有那段为祖国而战的历史而感到骄傲,至今仍然可以说,“我的人生无悔”!战友们,你们的生命虽然短暂,另一个生命中的我们也与你们在一同苍老。
是战争,剥夺了你们体验多姿多彩的青春和爱情的权利,同样是战争,无情地夺去了你们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生活。
《陈毅诗稿》五种版本的研究

第1 7卷 第 1 期
2 01 4年 3月
O U R NA L O F C HE NG 。 DU T EC HNO L OG I C A L U NI V E R S I T 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都工 业学院学报
Ma r c h.。 2 01 4
V o 1 . 1 7 。 N o . 1
社会 主义建设 时期 ” 7 5篇 , 另附赵朴初等撰写的参 考资 料 l 4篇 。 人 民文学 出版社 《 选集 》 序 言较之 南师 本《 陈毅诗 稿》 仅有少量修 改 , 如: 南师本 “ 在连 续进行放 射治疗 和 化学治疗的过程 中, 他 多次参加 中央召开的会议 , 在会 上 作长篇发 言, 会后 又认 真仔 细修 改 自己的发 言稿 ” , 《 选 集》 将“ 在会上作 长篇发 言” 一句 改为 “ 特 别是在 ‘ 九 一 三’ 事件之后 , 他在 老 同志座谈会上 作 了揭 露林彪反 党 罪行 的长篇发言” ; 南师本“ 本集编选 自红军年代 以下的 作品, 计一 百五十篇( 5 . . - i f - 5 . . 十首) ” , 《 选集》 删去了括号 内“ 三百三十首” 五字 ; 南师本 “ 时隔三十年 , 我拿 出这封 信和他的诗 稿相对照 ” , 《 选集》 改为 “ 时隔三十一年” ; 南师本“ 曾经在 陈毅 同志身边工作过 的张镜 源、 杜 易等 同志, 先后作 了搜 集和抄录工作” , 《 选集》 在“ 杜 易” 后增 加了“ 石 国宝” 。除序言稍作修 改 , 《 陈毅诗词选集》 和南 师本《 陈毅诗稿》 选诗也 略有不 同。两书都选诗 1 5 0首 , 同样 分为 “ 红军 时期” 、 “ 抗 日战争 时期” 、 “ 解 放战争 时 期” 、 “ 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 ” 四部分。“ 红 军时期 ” 1 5篇两书相 同。“ 抗 日战争时期 ” 3 8篇 , 《 选集》 无《 闻韩紫翁 陷敌不屈而死诗 以赞 之》 、 《 淮海 区会议 题 词》 、 《 在微 山湖遥望微子墓》 , 补为《 淮河远眺》 、 《 夏夜 由 王家坪归杨家岭》 、 《 杨家岭集 团祝 寿》 3篇 。“ 解放战争 时期” 2 2篇 , 《 选集》 无《 攻克泰安》 、 《 为晋冀鲁豫烈士 陵 园题词》 , 补为《 宿北大捷》 、 《 示 郝鹏举》 2篇。“ 社 会 主 义革命与社 会主义建设 时期” 7 5篇 , 《 选 集》 无《 初 步》 、 《 歌唱大跃进》 、 《 访缅诗草》 、 《 读卢蒙 巴遗 书》 、 《 南乡子 日内瓦 十四 国会议 协议 签字》 、 《 赠杭 州市 长》 , 补为 《 广东》 、 《 快参加伟 大 的社 会 主义建设》 、 《 昆明新年 》 、 《 春兴》 、 《 非洲》 、 《 访新疆 》 6篇 。从 张茜作序 和选诗情 况来看 , 人民文学 出版社《 陈毅诗词选 集》 很可 能是在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悼陈毅同志的悼词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在追悼陈毅同志大会上周恩来同志的悼词周恩来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悼念陈毅同志!陈毅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陈毅同志在病假期中,因患肠癌,治疗无效,于1972年1月6日23时55分不幸逝世。
终年72岁。
陈毅同志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时期,历任师长、军长、江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代理军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司令员。
全国解放后,曾任上海市市长。
陈毅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
几十年来,陈毅同志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斗争,坚持工作,努力为人民服务。
陈毅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战友,老同志,是我党我军的一大损失。
我们沉痛地悼念陈毅同志,要学习陈毅同志的革命精神,化悲痛为力量,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谦虚
谨慎,戒骄戒躁,为完成国际国内新的战斗任务,争取新的更大的胜利而奋斗。
陈毅同志安息吧!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