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问答题教学内容

最新整理《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问答题教学内容
最新整理《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问答题教学内容

《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问答题

一.名词解析:

1.毒理学(toxicology):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现代毒理学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3.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被称为联合作用

4.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赖表示

5.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指引起一组受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6.毒性(toxicity):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7.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8.毒物(poison):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9.效应和反应:在毒理学研究中根据所测定的有害作用的生物学和统计学特点,将终点分为效应和反应两类。

效应effect是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反应response是质反应:指暴露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

10、皮肤致敏试验2 阶段:诱导接触和激发接触。

11.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包括一般行为、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12. chronic toxicity:慢性毒性。是指人或实验动物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低剂量的化学毒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13. 血/气分配系数:当化学物质在血液和肺泡空气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血液中浓度

和肺泡气中浓度的比值。

14.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形成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115.危险度(risk):又称危险或危险性,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16.可接受的危险度:可接受的危险度系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

17.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18.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19.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20.蓄积作用(accumlation):外源化合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或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分为物质蓄积和损伤蓄积。

21.癌基因(Oncogene):一类在自然或试验条件下,具有诱发恶性转化的潜在基因。

22.抑癌基因(anti-oncogen):指机体内正常细胞内所具有的能致癌的遗传信息,在DNA加合物的作用下原癌基因突变、激活成为癌基因而导致疾病发生。23.促癌剂:促癌剂单独不致癌,却可促进亚致癌剂量的致癌物与机体接触后启动致癌,与致癌物起协同作用。

24.safety evaluation:安全性评价,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

(损伤、疾病或死亡),并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25.阈值threshold: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25.染色体畸变分析(chromosome aberration analysis):观察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改变。

26.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指出生前经父体和母体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的在子代到达成体之前内出现的有害作用,包括:结构畸形、生长迟缓、功能障碍及死亡。

27.母体毒性:指化学毒物对妊娠母体的有害影响,表现为增重减慢、功能异常、临床症状甚至死亡。

28.遗传毒性致癌物:指进入细胞后与DNA共价结合,引起机体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癌变的化学物质。

29.epigenetics:表观遗传学改变则是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二.简答、问答题

01、发育毒性表现为:发育生物体死亡、生长改变、结构异常、功能缺陷。

02、化学致癌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引发阶段、促长阶段、进展阶段。

03、化学致癌物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可以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04、危险度评价由四个因素组成: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定、危险度表征。

05、I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

06、危险性分析包括三部分: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危险性交流。

07、终毒物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亲电子剂、自由基、亲核物、氧化还原性反应物。

08、常用的致突变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09、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处置包括四个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10、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基本内容为:毒理学试验前的准备、四个不同阶段的毒理学试验项目、人群接触资料。

11、毒理学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12、书写LD50值时要标明:动物的物种和品系、染毒途径、性别、时间。

13、基因突变分为:碱基置换、移码突变;染色体突变分为:染色体畸变、染

色体数目异常。

14、生物标记物的可以分为三类: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生物

学标志。

15、一般情况下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曲线有三种类型:S形曲线、直线、抛物线

16. 现代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有三大研究领域:(1)描述毒理学:研究外源性物质的毒性鉴定,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管理法规与措施的制订提供基础资料。(2)机制毒理学:识别和了解外源和内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3)管理毒理学:根据前两者提供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化学品、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

17.毒理学研究剂量-反应关系的前提和意义:

前提:①所研究的反应是由化学物接触引起的;②反应的强度与剂量有关;③要有定量测定毒性的方法和准确表示毒性大小的手段意义:有助于发现化学物的毒效应性质;所得到的有关参数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是判断某种化学物与机体出现某种损害作用存在因果关系的重要依据;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18.什么是肠肝循环?有何意义?

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是指有些脂溶性的、易被吸收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可在小肠内重新被吸收,再经门静脉系统返回肝脏,并随同胆汁排泄。如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可被肠道菌群水解,脂溶性增强后被重吸收入肝,形成肠肝循环。意义:需要的化合物被重新利用,例如各种胆汁酸平均有95%被小肠壁重吸收,并被再利用。毒理学方面,可使毒物的生物半减期延长,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排泄减慢,因而毒作用增强。

19.简述LD50 概念、毒理学意义。

答:⑴LD50:引起一组收拾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⑵意义:①标准化药物毒作用强度,评价药物对机体毒性的大小;②计算药物的治疗指数,药效剂量和毒性剂量的距离;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③为后续的重复给药毒理学试验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④通过比较不同途径的LD50 值,获得生物利用度的信息;⑤试验结果推测人类的致死剂量以及中毒后的体征,为临床毒副反应提供监测参考。

20.简述生殖细胞突变和体细胞突变的后果。

答:突变的后果取决于化学毒物所作用的靶细胞。⑴生殖细胞:①致死性突变(显性致死:杂合子就引起胚胎死亡;隐性致死:需纯合子或半合子才引起胚胎死亡);②非致死性突变(显性遗传:杂合子就出现疾病;隐性遗传:纯合子或半合子才出现疾病)。⑵体细胞:

①癌变(体细胞突变是细胞癌变的重要基础);②致畸胎;③其他不良后果。

21.发育毒性有哪些主要表现?

答:发育毒性的主要表现有:⑴发育生物体死亡:受精卵未发育即死亡或胚泡未着床即死亡,或着床后发育到某一阶段死亡。⑵生长改变:生长迟缓,胎儿生长发育指标低于正常对照均值2 个标准差。⑶结构异常:胎儿形态结构异常,即畸形。⑷功能缺陷:生理、生化、免疫、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异常。

22.剂量效应关系曲线主要有哪几种类型?有何意义?

①直线型效应或反应强度与剂量呈直线关系;随着剂量的增加,效应或反应的强度也随着增加,并成正比关系。但在生物机体内,此种直线关系较少出现,仅在某些体外实验中,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存在。

②抛物线型剂量与效应或反应呈非线性关系,即随着剂量的增加,效应或反应的强度也增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最初增高急速,然后变为缓慢,以致曲线先陡峭,然后平缓,成抛物线型。如将剂量换成对数值,则成直线。剂量与效应或反应关系,换成直线,可便于在低剂量与高剂量,或低反应强度与高反应强度之间进行互相推算。

③S-状曲线此种曲线的特点是在低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增加,反应或效应强度增高较为缓慢,然后剂量较高时,反应或效应强度也随之急速增加,但当剂量继续增加时,反应或效应强度增高又趋向缓慢。曲线开始平缓,继之陡嵴,然后又趋平缓,成不甚规则的S -状。曲线的中间部分,即反应率50%左右,斜率最大,剂量略有变动,反应即有较大增减。在剂量与反应关系中较为常见,一部分剂量与效应关系也有出现。S-状曲线分为对称或非对称两种。非对称S-状曲线两端不对称,一端较长,另一端较短。如将非对称S-状曲线横座标(剂量)以对数表示,则成为一对称S-状曲线;如再将反应率换成概率单位,即成一直线。

23.选择性毒性有哪些不同的水平?其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

选择性毒性分别表现在器官水平和个体水平上。

一、器官水平:某个特定的器官成为毒物的靶器官可能与毒动学(生物转化)和毒效学等多种原因有关:1)器官的解剖位置和功能,毒物吸收和排泄器官2)该器官的血液供应3)具有特殊的摄入系统4)代谢毒物的能力和活化/解毒系统平衡5)存在特殊的酶或生化途径6)毒物与特殊的生物大分子结合7)对损伤的修复能力8)对特异性损伤的易感性等。意义:有针对性的缓解和治疗疾病。

二、个体水平:高危险人群。构成这种易感性的生物学基础为:1)年龄;2)性别;3)遗传因素;4)营养及膳食情况;5)疾病状况;6)其他:有些因素使人体暴露污染物的机会增多。意义:由于高危险人群对环境因素的易感性,因此,在研究

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和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时,均应以高危险人群为主要对象,力求保证全体人群的健康。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之间、群体间。

24. 论述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运过程及影响因素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包括吸收、分布和排泄。

一、吸收(absorption ):是外源化学物从机体的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的过程。

吸收途径:1)经消化道吸收:影响外源化学物经胃肠道吸收的因素:①胃肠道内的酸碱度②化学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③胃肠蠕动情况:蠕动-吸收④胃肠道内的食物:稀释、吸附化学物⑤肠道中的细菌菌丛 2)经呼吸道吸收:在呼吸道吸收与作用的部位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浓度;影响肺泡吸收速率的最主要因素为外源化学物在肺泡气中与肺毛细

血管血液中的浓度差(或分压差);烟和粉尘的颗粒直径大小与其到达呼吸道的部位关系密切 3)经皮肤吸收:影响经皮肤吸收扩散速率的因素:①化学物的相对分子量大小、脂/水分配系数和角质层的厚度②物种差异③皮肤的血流和组织液流动速度④角质层损伤 4)其他途径。

二、分布(distribution):是指外源化学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过程。影响因素:血流量不同器官灌流速度(速率ml/min 100g)亲合性随时间

延长,亲合作用再分布(redistribution)意义:研究分布有助于了解靶器官(target organs)毒性贮存库(depot)-蓄积毒性-蓄积部位。

三、排泄excretion):外源性化学物及代谢产物由机体向外

转运的过程,是机体中物质代谢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排泄的主要途径 :1. 随同尿液经肾脏排泄 2. 经粪便排泄:①未吸收的外源化学物与未吸收的食物混合,随粪便排泄;

②胆汁排泄: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物由胆汁进入肠道;③肠内排泄;④肠壁和菌群3. 经肺排泄-气态挥发毒物 4. 其他排泄途径-乳腺、脑脊液、汗液、唾液、毛发、指甲等。

25.机体内主要的贮存库有哪些?毒物在体内贮存的生理学意义

(1)贮存库:进入血液的外源化学物大部分积聚在特定部位,有的化学物对其积聚部位发生毒性作用-靶器官;有的化学物对其积聚部位不发生毒性作用-贮存库。

与血浆蛋白结合作为贮存库:外源化学物进入血液后往往与血浆蛋白,尤其是血浆白蛋白结合,使之不易透过膜进入靶器官,也影响化学物的排泄、转化及再分布,这种结合大多为可逆的非共价结合。

肝、肾作为贮存库:含有特殊蛋白,如金属硫蛋白,可与Zn、Cd、Hg、Pb结合。

脂肪组织作为贮存库:脂溶性外源化学物如有机氯农药、有机汞农药、PCB等易于贮存于脂肪组织中,并不呈现生物学活性,只有在脂肪被动用、外源化学物重新成为游离状态时,才出现生物学作用。4、骨骼作为贮存库:Pb、Si、Ba可取代骨质中的Ca而蓄积在骨质中;F-可取代羟基磷灰石晶格中的OH-而贮存。90%的铅存在骨中。

(2)毒物在体内贮存的生理学意义:对于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可能成为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

26.简述四阶段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目的。

答:⑴第一阶段:急性毒性和局部毒性试验。目的:主要是测定LD50 或LC50,对受试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分级,为其他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参数,根据毒作用的性质、特点推测靶器官。与皮肤、眼接触者需做刺激试验。

⑵第二阶段:重复剂量毒性、遗传毒性与发育毒性试验。

目的:了解受试物多次接触造成的潜在危害(14 和28 天),并研究是否具有遗传毒性与发育毒性(致畸试验)。

⑶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和毒动学试验。目的:亚慢性毒性试验是为了确定较长时间内反复接触受试物所引起的毒效应强度、性质和靶器官,初步估计 LOAEL 和NOAEL,预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并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和指标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生殖毒性试验——观察对生殖是否有影响。毒动学试验——了解生物转运和转化过程。

⑷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目的:检测受试物与机体长期接触所致的一般毒性和致癌作用,确定靶器官,探讨中毒机制,获得NOAEL 和LOAEL,判断受试物能否使用,为制定拟使用者的卫生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分子生物学简答题

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C值反常:也称c值谬误,指c值往往与种系进化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及基因组的大小与遗传复杂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某些较低等的生物c值却很大。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将不同的DNA片段按照预先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 GU-AG法则:多数细胞核mRNA前体中内含子的5’边界序列为GU,3’边界为AG,因此,GU表示供体衔接点的5’端,AG 表示接纳点的3’端序列,习惯上,把这种保守序列模式称为GU-AG法则。 RNA干涉:是利用双链小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同源MRNA,从而阻断体内靶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内出现靶基因缺失表性的方法。 摆动假说:crick为解释反密码子中子某些稀有成分的配对(如I)以及许多氨基酸中有两个以上密码子而提出的假设。编码链/有义链:在DNA双链中,与mRNA 序列(除t/u替换外)和方向相同的那条DNA,又称有义链 模板链:指双链DNA中能够作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原则指导mRNA前体的合成的DNA链,又称反义链 操纵子: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原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 反式作用因子:能直接或间接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中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pro。 基因定点突变:向靶DNA片段中引入所需的变化,包括碱基的添加,删除,或改变基因家族:在基因组进化中,一个基因通过基因重复发生了两个或更多的拷贝,这些基因即构成一个基因家族,是具有显著相似性的一组基因,编码相似的蛋白质产物 基因敲除技术:针对一个序列已知打包功能未知的基因,从DNA水平上设计实验,彻底破坏该基因的功能或消除其表达机制,从而推测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基因组DNA文库:某一生物体全部或部分基因的集合,将某个生物的基因组DNA 或cDNA片段与适当的载体体外重组后,转化宿主细胞,所谓的菌落或噬菌体的集合即为…… 基因治疗:是将具有治疗价值的基因即“治疗基因“装配于带有在人体细胞中表达所必备元件的载体中,导入人体细胞,通过靶基因的表达来治疗遗传疾病 聚合酶链反应:指通过模拟体内DNA复制方式在体外选择性的将DNA某个特定区域扩增出来的 魔斑核苷酸:在应急反应过程中,由大量GTP合成的ppGpp和pppGpp,它们的主要作用可能是影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的专一性,诱发应急反应,帮助细菌度过难关 弱化子:原核生物操纵子中能明显减弱甚至终止转录作用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同工tRNA:几个代表AA,能够被一个特殊的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的Trna 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等,本身不编码任何pro,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原位杂交技术:用标记的核苷酸探针,经放射自显影或非放射检测体系,在组织,细胞及染色体水平上对核苷酸进行定位和相对定量研究的手段 转座/移位:遗传信息从一个基因座转移至另一个基因座的现象,由可移问位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的重排 管家基因: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基因,所以细胞中均需表达的一类基因转座子:是存在染色体上的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参与转座子易位及DNA 链整合的酶称为转座酶 原癌基因:正常细胞中与病毒癌基因具有显著同源性的基因,本身没有致癌作用,但是经过致癌因子的催化下激活成为致 癌基因,使正常细胞向恶性转化。 SP序列:mRNA中用于结合原核生物核糖 体的序列 无义突变:在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中,一个 核苷酸的改变可能是代表某个AA的密码 子变成终止密码子(UAG UGA UAA),使 pro合成提前终止,合成无功能或无意义 的多肽,这称— 错义突变:由于结构基因中某个核苷酸的 变化使一种AA的密码子变成另外一种AA 的密码 指导RNA:与已正确编码的RNA序列互补 的一小段RNA,被用来作为向未经编辑的 RNA中插入碱基的模板。 上游启动子元件:将TATA区上游的保守 序列称为— 启动子:与基因表达启动相关的顺式作用 原件,是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它是一段 位于转录起始位点5’端上游区大约 100~200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 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 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细菌转化:是一种细菌菌株由于捕获了来 自供体菌株的DNA而导致性状特征发生 遗传改变的过程,提供转化DNA的菌株叫 做供体菌株,接受转化DNA的菌株被称作 受体菌株。 实时定量PCR技术:利用带荧光检测的 PCR仪对整个PCR过程中扩增DNA的累积 速率绘制动态变化图。 基因工程:在体外将核算分子插入病毒, 质粒或其他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新 组合,使之进入新的宿主细胞内并获得持 续稳定增殖能力和表达。 应答原件:能与某个(类)专一蛋白因子 结合,从而控制基因特异表达的DNA上游 序列。 增强子:是指能使与它连锁的基因转录频 率明显增加的DNA序列(1.5分)。它可 以在启动子的上游,也可以在启动子的下 游,绝大多数增强子具有组织特异性(1.0 分)。 分子伴侣:是结合其他不稳定蛋白质并稳 定其构象的一类蛋白质(1.0分)。通过 与部分折叠的多肽协调性地结合与释放, 分子伴侣促进了包括蛋白质折叠、寡聚体 装配、亚细胞定位和蛋白质降 负调控:阻遏蛋白结合在操作子位点,阻 止基因的表达。没有调节蛋白时操纵元内 结构基因是表达的,而加入调节蛋白后结 构基因的表达活性被关闭,这种调节称为 负调节。 应急因子:是指与核糖体相结合的蛋白质 RelA,当空载的tRNA进入A位时,它催 化GTP形成pppGpp或催化GDP形成 ppGpp。 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 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 的跨膜。 密码的简并性: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同 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的简并性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在 mRNA中,若插入或删去一个核苷酸,就 会使读码发错误,称为移码,由于移码而 造成的突变、称移码突变 简答题 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不同? 答:原核基因组: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DNA 分子组成,结构简单;基因组中只有一个复 制起点;具有操纵子结构,转录的RNA为多 顺反子;有重叠基因(1、基因内基因 2、部 分重叠基因 3、一个碱基重叠);无内含子; 编码pro的DNA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较大; 结构基因为单贝 真核基因组:真核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 大于原核生物;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重复 序列;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 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真核基因组的 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真核生物为断裂基因、 有内含子结构;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 作用原件;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DNA多 态性;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2比较RNA转录与DNA复制的异同? 答:相同:都以DNA链作为模板;合成方向 均为5’—3’;聚合反应均是通过核苷酸之间 形成的3’,5’—磷酸二酯建使核苷酸链延长 不同:复制转录 模板:两条链均复制;模板链转录(不对称 转录) 原料:dNDP ; NTP 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 产物:子代双链DNA;mRNA,tENA,rRNA 配对:A---T ,G---C; A—U,T---A,G---C 引物:RNA引物;无 试比较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1,目的不同,所使用的酶、原料及其它辅助 因子不同,转录是合成RNA,复制是合成DNA; 2,方式不同:转录是不对称的,只在双链DNA 的一条链上进行,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复制为半不连续的,分别以DNA的两条链为 模板,在DNA的两条链上进行;3,复制需要 引物,转录不需要引物;,4复制过程存在校 正机制,转录过程则没有;5转录产物需要加 工,复制产物不需要加工;6复制与转录都经 历起始、延长、终止阶段,都以DNA为模板, 新链按碱基互补原则,5'→3’方向合成。 3、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 转录的基本过程包括:模板识别、转录起始、 转录的延伸和终止。 模板识别:RNA聚合酶与启动子DNA双链相互 作用并与之结合; 转录起始:RNA聚合酶结合在启动子上以后, 是启动子附近的DNA双链解旋并解链,形成 转录泡以促使底物核糖核苷酸与模板DNA的 碱基配对,当RNA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产生 标志着转录的起始,一旦RNA聚合酶成功地 合成9个以上核苷酸并离开启动子区,转录 就进入正常的延伸阶段。 转录的延伸:RNA聚合酶释放因子离开启动子 后,核心酶沿模板DNA链移动并使新生成RNA 链不断伸长,在解链区形成RNA—DNA杂合物。 转录终止:当RNA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时, RNA聚合酶不再形成新的磷酸二酯建,DNA— RNA杂合物分离,转录泡瓦解,DNA恢复成双 链状态,DNA聚合酶和RNA链都从模板上释放 出来,转录终止。 4.DNA复制的过程和机制? 答:分三个阶段:即复制的起始、延伸、终 止。 复制的起始:DNA解旋解链,形成复制叉,引 发体组装,然后在引发酶的催化下以DNA链 为模板合成一段短的RNA引物。 延伸:DNA链的延伸由DNA聚合酶催化以亲代 DNA链为模板引发体移动,从5’—>3’方向 聚合子代DNA链,前导键的合成以5’—>3’ 方向随着亲本双链体的解开而连续进行复 制,后随链在合成过程中,一段亲本DNA单 恋首先暴露出来,然后以与复制叉移动相反 方向,按5’—>3’方向合成一系列冈崎片段。 终止:当子链延伸到终止位点时,DNA复制终 止,切除RNA引物,填充缺口,在DNA连接 酶的催化下将相邻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 完整的DNA长链。 5、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翻译的起始过程中 有哪些区别? 答:真核生物的起始tRNA是met-tRNA met 原核是fmet-tRNA fmet; 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识别mRNA的帽子结 构,而原核生物通过与mRNA的SD序列结合; 真核生物小亚基先与met-tRNAmet结合再与 mRNA结合,而原核生物小亚基先与mRNA结合 再与fmet-tRNAfmet结合;真核生物有较多 的起始因子参与,且核糖体较大为80S,而原 核生物有较少的起始因子参与,且核糖体较 小为70S 6.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以大肠杆菌为 例: (1)氨基酸的活化:游离的氨基酸必须经过活 化以获得能量才能参与蛋白质合成,由氨酰 -tRNA合成酶催化,消耗1分子ATP,形成氨 酰-tRNA。 (2)肽链合成的起始:由起始因子参与,mRNA 与30S小亚基、50S大亚基及起始甲酰甲硫氨 酰-tRNA(fMet-tRNAt)形成70S起始复合物, 整个过程需GTP水解提供能 (3)肽链的延长:起始复合物形成后肽链即开 始延长。首先氨酰-tRNA结合到核糖体的A 位,然后,由肽酰转移酶催化与P位的起始 氨基酸或肽酰基形成肽键,tRNA f 或空载tRNA 仍留在P位.最后核糖体沿mRNA5’→3’方 向移动一个密码子距离,A位上的延长一个氨 基酸单位的肽酰-tRNA转移到P位,全部过程 需延伸因子EF-Tu、EF-Ts,能量由GTP提供 (4)肽链合成终止,当核糖体移至终止密码 UAA、UAG或UGA时,终止因子RF-1、RF-2 识别终止密码,并使肽酰转移酶活性转为水 解作用,将P位肽酰-tRNA水解,释放肽链, 合成终止。 7.试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mRNA转录的主 要区别。 答:转录单元:原核生物常为多顺反子转录, 真核生物常为单顺反子转录。酶:RNA聚合酶 核心酶加p因子,原核生物为RNA聚合酶Ⅱ 聚合酶加转录因子。转录产物:真核生物不 需加工与翻译相偶联真核生物需加工与翻译 分开。转录过程:无核小体的结局和组装的 过程,原核生物有核小体的结局和组成的过 程。转录终止“原核生物两种方式分别是依 赖P因子的终止和不依赖P因子的终止,真 核生物转录的终止加尾修饰同步进行。反应 部位:原核生物在类核,真核生物在核内。 8.比较原核和真核生物mRNA的区别? 答:(1)、原核生物mRNA5’端无帽子结构,3’ 端没有或只少较短的polyA结构,真核生物 5’端存在帽子结构,3’端具有polyA尾巴. (2)、许多原核生物mRNA可能以多顺反子形 式存在,而真核生物几乎都是单顺反子(3)原 核生物mRNA的半衰期短,转录与翻译是紧密 相连的,两个过程不仅发生在同一细胞间里, 而且几乎是同步进行的,真核生物mRNA的录 翻译是发生在不同空间和时间范畴内的。(4) 原核生物以AUG作为起始密码有时以GUG, UUG作为起始密码,真核几乎永远以AUG作为 起始密码。 9.乳糖操纵子调控机理 答:是大肠杆菌中控制半乳糖苷酶诱导合成 的操纵子。包括调控元件P(启动子)和O(操 纵基因)阻遏子(I),以及结构基因lacZ(编 码半乳糖苷酶)、lacY(编码通透酶)和lacA (编码硫代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转录时 RNA聚合酶首先与启动子结合,通过操纵区向 右转录,转录从O区中间开始,按Z→Y→A 方向进行,每次转录出来的一条mRNA上都带 有这3个基因,转录的调控是在启动区和操 纵区进行的。 1、无乳糖时,调节基因lacI编码阻遏蛋白, 与操纵子基因O结合后抑制结构基因转录, 不产生代谢乳糖的酶。 2、只有乳糖存在时,乳糖可以与lac阻遏蛋 白结合,而使阻遏蛋白不与操纵基因结合, 诱导结构基因转录,代谢乳糖的酶产生以代 谢乳糖。 3、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葡萄糖的降解 产物能降低cAMP的含量,影响CAP与启动基 因结合,抑制结构基因转录,抑制代谢乳糖 的酶产生。 10、色氨酸操纵子及机制? 答:负责色氨酸的生物合成,当培养基中有 足够的色氨酸时,这个操纵子自动关闭,缺 乏时操纵子打开,trp基因表达,色氨酸或与 其代谢有关的某种物质在阻遏过程中起作 用。由于trp体系参与生物合成而不是降解, 它不受葡萄糖或cAMP-CAP的调控。 弱化作用:当色氨酸达到一定浓度、但还没 有高到能够活化R使其起阻遏作用的程度时, 产生色氨酸合成酶类的量已经明显降低,而 且产生的酶量与色氨酸的浓度呈负相关。先 导序列起到随色氨酸浓度升高降低转录的作 用,这段序列就称为衰减子或弱化子。在trp 操纵元中,对结构基因的转录阻遏蛋白的负 调控起到粗调的作用,而衰减子起到细调的 作用。 1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复制的差异? 答:原核真核 复制起点:一般为单复制起点;一般为多复 制起点 主要的酶:DNA聚合酶Ⅲ;DNA聚合酶& 单链复制叉复制速度:快;慢 复制的延伸:无核小体的解聚及诚信组装; 有核小体…… 终止:两个复制叉相遇终止复制(环形DNA); 端粒酶复制末端完成复制(线性DNA) 1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合成蛋白质的 起始过程有什么区别。 .(1)起始因子不同:原核为IF-1,IF-2, IF-2,真核起始因子达十几种。 (2)起始氨酰-tRNA不同:原核为 fMet-tRNA f ,真核Met-tRNAi (3)核糖体不同:原核为70S核粒体, 可分为30S和50S两种亚基,真核为80S 核糖体,分40S和60S两种亚基

合同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四、名词解释: 1、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P2 2、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P21 3、抵押: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用以担保债务履行的担保方式。P10 4、定金: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P12 5、仲裁:仲裁亦称“公断”。是当事人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并负有自动履行义务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P47 6、索赔:索赔是当事人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根据法律、合同规定及惯例,对不应由自己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损失,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给予赔偿或补偿要求的行为。P177 7、建筑工程一切险:建筑工程一切险是承保各类民用、工业和公用事业建筑工程项目,包括道路、桥梁、水坝、港口等,在建造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引起的一切损失的险种。P14 8、固定价格合同:固定价格合同是指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价款不再调整的合同。这种合同的价款并不是绝对不可调整,而是约定范围内的风险由承包人承担。P109 五、简答题: 1、①什么是要约②要约的有效要件有哪些③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有哪些P27 答:①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②要约应当具有以下条件: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③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它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在法律上无须承担责任。这种意思表示的内容往往不确定,不含有合同得以成立的主要内容。 2、①招标人编制资格预审文件的目的是什么P56 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资格预审文件审查的重点是什么P54 ③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必须满足哪些条件P57 答:①资格预审的目的主要考察该企业总体能力是否具备完成招标工作所要求的条件。公开招标设置资格预审程序:一是保证参与投标的法人或组织在资质和能力等方面能够满足完成招标工作的要求;二是通过评审优选出综合实力较强的一批申请投标人,再请他们参加投标竞争,以减小评标的工作量。 ②1、不得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2、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3、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投标。 ③投标人必须满足的基本资格条件:1、必要合格条件通常包括法人地位、资质等级、财务状况、企业信誉、分包计划等具体要求,是潜在投标人应满足的

分子生物学问答题

1.什么是转座? 转座因子在一个DNA分子内部或者两个DNA之间不同位置 间的移动。 2.病毒基因组有哪些特点?答:不同病毒基因组大小相差较大;不同病 毒基因组可以是不同结构的核酸;除逆转录病毒外,为单倍体基因组;病毒基因组有的是连续的,有的分节段;有的基因有内含子;病毒基因组大部分为编码序列;功能相关基因转录为多顺反子mRNA有基因重叠现象。 3.原核生物基因组有哪些特点?答:基因组由一条环状双链DNA组成; 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大多数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结构基因无重叠现象;无内含子,转录后不需要剪接;基因组中编码区大于非编码区;重复基因少,结构基因一般为单拷贝;有编码同工酶的等基因;基因组中存在可移动的DNA序列;非编码区主要是调控序列。 4.真核生物基因组有哪些特点?答:每一种真核生物都有一定的染色 体数目;远大于原核基因组,结构复杂,基因数庞大;真核生物基因转录为单顺反子;有大量重复序列;真核基因为断裂基因;非编码序列多于编码序列;功能相关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 5.基因重叠有什么意义?答:利用有限的核酸储存更多的遗传信息,提 高自身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能力。 6.质粒有哪些特性? 答:在宿主细胞内可自主复制;细胞分裂时恒定地 传给子代;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能赋予宿主特定的遗传性状;质粒可以转移。 7.什么是顺式作用元件? 答:基因中能影响基因表达,但不编码RNA 和蛋白质的DNA序列。顺式作用元件主要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负调控元件等。 8.简述原核基因表达的特点。答:(1)只有一种RNA聚合酶。(2)原核 生物的基因表达以操纵子为基本单位。(3)转录和翻译是偶联进行的。(4)mR

最新金融学简答题和论述题(呕心沥血大全)

精品文档简述题1.简述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价值形式。 2.简述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 3.举例说明“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它是这样产生的: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律上评价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律上评价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4.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其基本特点是:(1)一般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2)货币不与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是能兑换成黄 金,,货币发行一般不以金银为保证,也不受金银数量限制;(3)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4)信用货币制度是 一种管理货币制度。 5.简述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内容及其类型。(1)国际货币制度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 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2)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3)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类型有:国际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管理浮动汇率体系、区域货币一体化等 6.简述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主要有:(1)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的特征决定了信用关系存在的必然性(2)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决定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须运用信用手段(3)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价值管理 和间接控制必须依靠信用杠杆 7.简述商业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商业信用在调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它也存在三个局限性:(1)严格的方向性限制(2)产业规模的约束性(3)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 8.简述银行信用成为信用体系的核心的原因。银行信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和其他金 融机构,它们作为投融资中介,可以把分散的社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借贷,克服了商业信用受制于产业规模的局限;(2)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闲置资金,在规模、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于商业信用;(3)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一般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也不局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银行信用还可以利用信息优势,降低信用风险,增加信用过程的稳定性。银行信用的这些优点,使它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9.简述信用的经济功能。信用的经济功能主要有:(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10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金融市场由四大要素构成,即交易主体(金融市场参与者)、交易对象(货币币资金)、交易工具和交易价格。 11.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1)资本积累功能;(2)资源配置功能;(3)调节经济的功能;(4)反映经济的功能。 12 .货币市场是由哪些子市场构成的?货币市场的子市场主要包括短期借贷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国库 券市场、回购市场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市场。 13 .股票价格波动受哪些因素影响?股票价格波动受众多因素影响,主要是:政治因素、经济周期、利率、汇率、货币 供给量、股份公司盈利能力、市场竞争与兼并、股票供给与需求、市场操纵、市盈率、公众心理等。 14 .影响长期债券发行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长期债券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市场利率、市场供求关系、社会经济 发展状况、财政收支状况、货币政策、国际间利差和汇率的影响等。 15 .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净资产、盈利水平、发展潜力、发行数量、 行业特点、股市状态等。 16. 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有哪几种制度形式?(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即在一国范围内单独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 通过总分行制,集中行使金融管理权,多数国家采取这种制度。(2)二元的中央银行制度。即在一国范围内建立中央和 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分别行使金融管理权,如美国、德国。(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几个国家共同组成 一个货币联盟,各成员国不设本国的中央银行,而由货币联盟设立中央银行,如1998 年 6 月欧盟在法兰克福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4)准中央银行制度。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设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行 精品文档 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如新加坡、香港。 17. 西方国家专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1)专门性。专业银行的业务具有专门性,服务对象通常是某一特定的地区、部门 或专业领域,并具有一定的垄断性。(2)政策性。专业银行的设置往往体现了政府支持和鼓励某一地区、部门或领域发展的政策导向。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 一.填空题 1.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 小鼠、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 东隅已逝 2 桑榆非晚!

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 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质粒DNA具有三种不同的构型分别是: SC构型、 oc 构型、 L构型。在电泳中最前面的是SC构型。 11.哺乳类RNA聚合酶Ⅱ启动子中常见的元件TATA、GC、 CAAT所对应的反式作用蛋白因子分别是TFIID 、SP-1 和 CTF/NF1 。 12.与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大多以二聚体形式起作用,转 录因子与DNA结合的功能域常见有以下几种螺旋-转角-螺旋、锌指模体、碱性-亮氨酸拉链模体。 13.转基因动物常用的方法有:逆转录病毒感染法、DNA 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法。 14.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转录因子有、TFⅡ-A、TFⅡ-B、 TFII-D、TFⅡ-E他们的结合顺序是: D、A、B、E 。 其中TFII-D的功能是与TATA盒结合。 15.酵母DNA按摩尔计含有32.8%的T,则A为_32.8%_,G 为_17.2%_和C为_17.2%__。 16.操纵子包括_调控基因、调控蛋白结合位点和结构基因。 17.DNA合成仪合成DNA片段时,用的原料是模板DNA 东隅已逝 3 桑榆非晚!

金融学 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和论述题(金融学) 1、国民经济中的货币收支包括哪五个方面的货币收支体系? 2、货币形态的发展,并举例。 3、货币的职能有哪几种? 4、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5.简述汇率的决定: 6.简述汇率与利率的关系 7.简述汇率决定说有哪些? 8、论述各汇率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 9、汇率的波动对一国经济和金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0.简述现代信用的形式 11.利息的实质 12.商业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13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14、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由哪些机构组成? 15.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构成 16金融产业与一般产业的异同 17、简述商业银行的作用。 18、西方商业银行的类型 19、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商业银行的贷款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20、请列举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21论述商业银行三大业务,及其相互关系。 22、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是什么? 23、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4、中央银行的类型 25、试分析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26、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要性 27. 论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28.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29.金融资产的特征有哪些? 30.简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主要区别,并列出主要的金融工具。 31.简述目前较为流行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约及其特征。 32.设计一张金融市场资金融通的流程图,并对金融市场这个大系统进行分类介绍。 33.就证券市场进行分类,并介绍各市场的功能、主要特征。 34、简述金融市场的风险类型。 35、研究市场效率的意义。 36.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区别和联系。 37.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的异同点。 38.证券交易所内证券交易的程序。 39.简述凯恩斯的利率理论。 40.简答实际利率理论的内容 41.简答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分子生物学问答题1

1↓参与复制所需要的酶和蛋白因子有哪些。 2↓ (1) RNA 指导的DNA 聚合酶活性; (2) DNA 指导的DNA 聚合酶活性; (3) RNase H 的活性是指它能够从5→'3'和3→'5'两个方向水解DNA-RNA 杂合分子中的RNA 。 ↓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1)转录只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单链(不对称转录)。 (2)转录得到的链是由NTP 组成的,而不是dNTP 。 (3)RNA 聚合酶不需要引物,可以从头起始转录。 (4)RNA 产物不与模板保持互补状态。相反,RNA 聚合酶在NTP 添加处的几个核苷酸之后,便将正在延长的链从模板上置换下来。这一置换对于同步进行的翻译至关重要,同时也使得一个基因可以同时转录成多条RNA 。 (5)转录的精确度(10-4)不如复制(10-7),因为它缺乏广泛的校正机制。 ↓简述转录延长特点。 ① 核心酶负责RNA 链延长反应; ② RNA 链从5'-端向3' -端延长,新的核苷酸都是加到3'-OH 上; ③ 对DNA 模板链的阅读方向是3'-端向5'-端,合成的RNA 链与之呈反向互补,即酶是沿着模板链的3'向5'方向或沿着编码链的5'向3'方向前进的; ④ 合成区域存在着动态变化的8 bp 的RNA-DNA 杂合双链; ⑤ 模板DNA 的双螺旋结构随着核心酶的移动发生解链和再复合的动态变化。 ↓简述细菌的转录终止机制 称为终止子(terminator )的序列引发RNA 聚合酶从DNA 上脱离并释放已合成的RNA 链。细菌有两种类型的终止子。 Rho 非依赖型终止子或称固有终止子,通过其转录产物形成的发夹结构而终止转录。 Rho 依赖型终止子需要一个称为Rho 的蛋白质来诱发终止反应。 ↓逆转录酶和逆转录过程; 逆转录酶:能催化以RNA 模板合成双链DNA 的酶,全称依赖RNA 的DNA 聚合酶; 逆转录过程:分三步:首先是逆转录酶以病毒基因组RNA 为模板,催化d NTP 聚合生成DNA 互补链,产物是RNA/DNA 杂化双链;然后,杂化双链中的RNA 被逆转录酶中有RNase 活性的组分水解,被感染细胞内的Rnase H(H=Hybrid )也可水解RNA 链。RNA 分解后剩下的单链DNA 再用做模板,由逆转录酶催化合成第二条DNA 互补链。 ↓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一、转录起始需要RNA 聚合酶全酶;1. RNA 聚合酶全酶(α2ββ'σ)与模板结合,形成闭合转录复合体;2. DNA 双链局部解开,形成开放转录复合体;3. 在RNA 聚合酶作用下发生第一次聚合反应,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 二、 RNA pol 核心酶独立延长RNA 链;1. σ亚基脱落,RNA –pol 聚合酶核心酶变构,与模板结合松弛,沿着DNA 模板前移;2. 在核心酶作用下,NTP 不断聚合,RNA 链不断延长。 三、原核生物转录延长与蛋白质的翻译同时进行; 四、原核生物转录终止分为依赖ρ(Rho)因子与非依赖ρ因子两大类;转录终止指RNA 聚合酶在DNA 模板上停顿下来不再前进,转录产物RNA 链从转录复合物上脱落下来。 ↓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 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和加尾修饰同时进行. 真核生物转录终止,和转录后修饰密切相关。转录不是在poly A 的位置上终止,而是超出数百个乃至上千个核苷酸后才停顿。在读码框架的下游,常有一组共同序列AATAAA ,再下游还有相当多的GT 序列。这些序列称为转录终止的修饰点。 ↓试述转录因子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一、通用转录因子,是RNA 聚合酶结合启动子所必需的一组蛋白因子,决定三种RNA(mRNA 、tRNA 及rRNA)转录的类别。 二、特异转录因子,为个别基因转录所必需,决定该基因的时间、空间特异性表达。 ↓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种类。 (1)第二信使:在细胞内传递信息的小分子物质,如:Ca2+、DAG 、IP3、Cer 、cAMP 、 cGMP 、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等。环核苷酸是重要的细胞内第二信使。 特点:①分子的浓度或分布在细胞外信号作用下发生迅速改变; ②类似物可模拟细胞外信号的作用; ③阻断该分子的变化可阻断细胞对外源信号的反应。 ④作为别位效应剂在细胞内有特定的靶蛋白分子。 (2)许多酶可通过其催化的反应而传递信号,作为信号转导分子的酶主要有两大类。 ①催化小分子信使生成和转化的酶,如腺苷酸环化酶、鸟苷酸环化酶、磷脂酶C 、 磷脂酶D (PLD )等 ②蛋白激酶,作为信号转导分子的蛋白激酶主要是蛋白酪氨酸激酶和蛋白丝/苏氨酸 激酶。 ↓Ca2+在信息传递中如何发挥作用? 一、Ca 2+能与胞浆内的PKC 结合聚集至质膜,在DAG 和膜磷脂共同诱导下,PKC 被激活。 二、可激活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Ca 2 / CaM-PK)。 三、可与细胞内其它钙结合蛋白结合,直接导致其构象改变,而表达其信息效应。 ↓试述cAMP 信息传递途径。 cAMP -PKA 途径-活化:①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引起受体构象变化②受体活化G 蛋白(结合GTP ,α与βγ解离)③活化后的G 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 )④AC 催化ATP 生成cAMP ⑤cAMP 活化PKA (依赖cAMP 的蛋白激酶)⑥PKA 使目标蛋白磷酸化,调节代谢酶的活性或调节基因的表达 cAMP -PKA 途径-失活:信息分子与受体解离,受体失活→G 蛋白失活(GTP 被水解成GDP ,αβγ亚基重新聚合)→AC 失活→cAMP 被磷酸二酯酶水解→PKA 失活。 ↓IP3、DG 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由PIP2水解产生的IP3是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离开细胞膜后能在细胞质内很快地扩散, IP3与内质网膜上的特异Ca2+-通道结合后,就能使内质网腔里的Ca2+释放到细胞质,而且释放的Ca2+具有正反馈效应,即释出的Ca2+结合到Ca2+通道,再促进Ca2+释放。 DG 的重要作用是激活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PKC 是一类Ca2+依赖的蛋白激酶,能使选择性的靶蛋白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磷酸化。因IP3作用升高的细胞质内Ca2+能使PKC 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膜胞质面。在Ca2+,DG 和细胞膜磷脂成分中的磷脂酰丝氨酸的共同作用下激活PKC 。哺乳动物中脑细胞的PKC 浓度最高,其作用是使神经细胞的离子通道蛋白磷酸化,从而改变神经细胞膜的兴奋性。在许多细胞中,PKC 能通过激活磷酸化级联反应,最后使一些转录因子磷酸化并激活,从而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 ↓酵母双杂交原理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建立得力于对真核细胞调控转录起始过程的认识。研究发现,许多真核生物的转录激活因子都是由两个可以分开的、功能上相互独立的结构域组成的。例如,酵母的转录激活因子GAL4,在N 端有一个由147个氨基酸组成的DNA 结合域(BD),C 端有一个由113个氨基酸组成的转录激活域(AD)。GAL4分子的DNA 结合域可以和上游激活序列(UAS)结合,而转录激活域则能激活UAS 下游的基因进行转录。但是,单独的DNA 结合域不能激活基因转录,单独的转录激活域也不能激活UAS 的下游基因,它们之间只有通过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才具有完整的转录激活因子的功能。 ↓翻译机器的组成及其作用。 翻译机器由4种基本成分组成:mRNA 、tRNA 、氨基酰-tRNA 合成酶和核糖体。 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翻译远比DNA 到RNA 的转录复杂,因为mRNA 不可能直接作为模板指导多肽链的合成。 (1)mRNA 的蛋白编码区由称为密码子的三核苷酸单位组成,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顺序。 (2)tRNA 介导氨基酸与密码子的相互作用。 (3)氨基酰-tRNA 合成酶使氨基酸与tRNA 结合起来。 (4)核糖体协调mRNA 与tRNA 的识别,并催化肽键的合成。 ↓叙述使翻译生成的新生多肽链成为有功能的蛋白质所需要经过的加工步骤。 加工步骤包括:化学修饰、折叠、亚基聚合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折叠。蛋白质合成后经靶向运输到达细胞的特异空间。 (1) 氨基酸残基的化学修饰:个别氨基酸可进行甲基化和乙酰化修饰;蛋白质糖 基化是一种复杂的化学修饰; 某些蛋白质加入异戊二烯基团;结合蛋白质加入辅基; 大多数蛋白质有二硫键的形成。 (2)肽链的折叠是按等级进行的: ① 在数毫秒内二级结构即沿多肽链形成。蛋白形成紧密但未折叠的结构,将其疏水基团置于内部,与水隔离; ② 其后的数秒或数分钟内,二级结构相互作用,通常经过一系列中间体构象,三级结构逐渐成形。 ③ 多肽链通过非极性残基间疏水作用的介导,自动折叠成一个称之为“熔球”的紧密结构。 ↓遗传密码的特点; 1.方向性:翻译时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向是5'→3',即读码从mRNA 的起始密码子AUG 开始,按5'→3'的方向逐一阅读,直至终止密码子。 2.连续性: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各个三联体密码连续阅读,密码子及密码子的各碱基之间既无间隔也无交叉。 3.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密码子为其编码。这一特性称为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4.摆动性: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之间的配对有时并不严格遵守常见的碱基配对规律,这种现象称为摆动配对; 5.通用性:从简单的病毒到高等的人类,几乎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因此,遗传密码表中的这套“通用密码”基本上适用于生物界的所有物种,具有通用性。 ↓试述(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和功能。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Z 、Y 、A 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酶和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元件O ,一个启动子P 和一个调节基因I (是调节基因,编码产生阻遏蛋白)。 ↓试述乳糖操纵子的负性、正性调节机制。 一、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存在时,I 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 处,抑制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作为诱导物诱导阻遏蛋白变构,不能结合于操纵序列,乳糖操纵子被诱导开放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所以,乳糖操纵子的这种调控机制为可诱导的负调控。 二、CAP 的正性调节:lac 启动子是弱启动子,在启动子上游有CAP 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cAMP 浓度升高,与CAP 结合,使CAP 发生变构,CAP 结合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 结合位点,激活RNA 聚合酶活性,促进结构基因转录,调节蛋白结合于操纵子后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对乳糖操纵子实行正调控,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 ↓以乳糖操纵子例,说明细菌基因表达的调控原理; 1、乳糖操纵子(lac operon )的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Z 、Y 、A 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酶和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元件O ,一个启动子P 和一个调节基因I (是调节基因,编码产生阻遏蛋白)。 2、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存在时,I 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 处,抑制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作为诱导物诱导阻遏蛋白变构,不能结合于操纵序列,乳糖操纵子被诱导开放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所以,乳糖操纵子的这种调控机制为可诱导的负调控。 3、CAP 的正性调节:lac 启动子是弱启动子,在启动子上游有CAP 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cAMP 浓度升高,与CAP 结合,使CAP 发生变构,CAP 结合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 结合位点,激活RNA 聚合酶活性,促进结构基因转录,调节蛋白结合于操纵子后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对乳糖操纵子实行正调控,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 4、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中的I 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与CAP 的正调控两种机制,互相协调、互相制约。 ↓当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共同存在时,细菌先利用哪一种糖?为什么? 1)乳糖操纵子由启动子、操作基因和编码β-半乳糖苷酶、通透酶和乙酰基转移酶的结构基因组成(这三个酶参与乳糖代谢)。若葡萄糖和乳糖共同存在时,细菌首先利用葡萄糖。 2)当葡萄糖存在时,其代谢产物使得cAMP 的浓度降低,使CAP 处于失活状态(其不能单独结合于CAP 位点),RNA 聚合酶不能结合于乳糖操纵子上,使得三个酶的基因不能转录,从而细菌也不能利用乳糖。葡萄糖对Lac 操纵子的阻遏作用称为分解代谢阻遏。

(完整版)食品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四、名词解释 1.两性离子(dipolarion) 2.米氏常数(Km值) 3.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4.糖异生(glycogenolysis) 5.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五、问答 1.简述蛋白质变性作用的机制。 2.DNA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5.简述tRNA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四、名词解释 1.两性离子:指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上含有等量的正负两种电荷,又称兼性离子或偶极离子。 2.米氏常数(Km值):用Km值表示,是酶的一个重要参数。Km值是酶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M或mM)。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受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影响。 3.生物氧化: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氧化过程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时也称之为“细胞呼吸”或“细胞氧化”。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化变成CO2;底物氧化脱氢、氢及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分子氧与传递的氢结成水;在有机物被氧化成CO2和H2O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ADP转变成ATP。 4.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5.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五、问答 1. 答: 维持蛋白质空间构象稳定的作用力是次级键,此外,二硫键也起一定的作用。当某些因素破坏了这些作用力时,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即遭到破坏,引起变性。 2.答: 按Watson-Crick模型,DNA的结构特点有: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绕;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而亲水的糖磷酸主链位于螺旋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G≡C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维持DNA结构稳定的力量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凹沟,一大一小。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及其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广义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 2、狭义分子生物学:即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重组、修复等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与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 3、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 4、基因: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包含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 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功能基因组学:是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去了解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定序列表达谱。 6、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7、生物信息学: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转输 8、蛋白质组: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9、功能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细胞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10、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11、基因组:指生物体或细胞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总和。 12、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的含量,单位以pg或Mb表示。 13、C值矛盾: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14、重叠基因:共有同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15、基因重叠:同一段核酸序列参与了不同基因编码的现象。 16、单拷贝序列:单拷贝顺序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因而复性速度很慢。单拷贝顺序中储存了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17、低度重复序列:低度重复序列是指在基因组中含有2~10个拷贝的序列 18、中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大致指在真核基因组中重复数十至数万(<105)次的重复顺序。其复性速度快于单拷贝顺序,但慢于高度重复顺序。 19、高度重复序列:基因组中有数千个到几百万个拷贝的DNA序列。这些重复序列的长度为6~200碱基对。 20、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重复和突变产生。 21、基因簇:基因家族的各成员紧密成簇排列成大段的串联重复单位,定位于染色体的特殊区域。 22、超基因家族:由基因家族和单基因组成的大基因家族,各成员序列同源性低,但编码的产物功能相似。如免疫球蛋白家族。 23、假基因:一种类似于基因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同其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成功能蛋白的失活基因。 24、复制:是指以原来DNA(母链)为模板合成新DNA(子链)的过程。或生物体以DNA/R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