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国家的三种经济思想

资本主义国家的三种经济思想
资本主义国家的三种经济思想

资本主义

本专题是资本主义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找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明确资本主义经济机制的新特点。容围绕“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展开:

它以罗斯福新政为核心,讲述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作出一次调整──从自由放任政策到政府干预政策的变化;从而引发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分析

1、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的角度看:

二战前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自我调节的过程。

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史的角度看,它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历程:

“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17—20世纪初的自由主义→(19世纪末垄断产生)→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应当立足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去寻找原因。应当运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其运行机制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战后乃至当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调整的一个总结。20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在保持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调节,经济获得了迅速和长足的发展。

2、从整个人类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新变化是人类不断学习和借鉴各种文明成果,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的结果,是人类应对经济危机的挑战的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说,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借鉴了联的计划经济的手段和机制,同样的,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新变化也为我们中国所借鉴。这也有利于我们对现代经济的进一步认识。从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资本主义国家的三种经济思想

从美国开始的这场经济危机为什么会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由于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美国的经济状况对资本主义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世界市场已形成)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启示:

①繁荣和危机往往相互关联,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②要随时注意对资本主义制度部机制和政策作及时调整。③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要竭力避免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④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危机;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因缓解危机而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

罗斯福新政中“新”的理解:

⑴新的理论: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⑵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阶级矛盾。

⑶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的起点。

新政为什么成功?

1)、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2)、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3)、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4)、美国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5)、罗斯福总统个人的因素。

6) 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支持;

7)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纵观罗斯福新政全过程,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

启示:

①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

②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③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防患于未然;

④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⑤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⑥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⑦从国情出发,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与策略;……

一、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背景

1、经济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示效应。

2、凯恩斯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3、战后资本主义恢复发展的需要。

(08.调研)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发展引领世界文明不断进步。阅读下列《西方文明尘》([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中的几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图:在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

(1)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是什么?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

的影响。

救济金的美国人

因素: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为代表的近代科学革命;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

影响:科学、理性思想为欧洲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没有任何事件比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更深刻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面

貌了.……l 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中产阶级自由主义的

传播和经济上的成功。古老的土地贵族的没落.城市工人中的阶级意识的增长——所有这一切都植根于这两次革命.”

(2)结合工业革命、法国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工业革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进一步瓦解旧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古老

的土地贵族”没落;工业资产阶级(即中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使“自由主义”的革命和改革运动发展;社会阶级结构分化,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明

显对立,使“城市工人中的阶级意识”增长(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

发展)。

法国革命:沉重打击了法国及欧洲的封建势力,使“古老的土地贵族没落”;

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许多国家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即“中

产阶级自由主义的传播”;革命确立的新秩序促进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产阶级”获得“经济上的成功”。

材料三“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

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

(3)导致这—时期人们“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经济、政治原因分别是什么?

原因: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感

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感 鉴于本书写的比较高深,而自己的专业知识比较浅薄,所以读本书时略感艰难,所以在此发表一下自己关于本书的一些读后感,其中会包含比较多作者所提到过的东西。 本书接连罗列出一大批不成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观点,并且说明了有关经济制度的一系列问题,并提拱了有关公共政策的一隅之见。 在第一章中,作者用交易成本经济学来研究经济组织问题提出的基本轮廓,让我们相信交易成本经济学确实大有用武之地。与研究经济组织的其他方法比较而言,交易成本经济学有以下特点:(1)更注重微观分析(2)在作出行为假定时更为慎重(3)首次提出资产专用性对经济的重要意义并用以解释实际问题(4)更加依靠对制度的比较分析(5)把工商企业看做一种治理结构而不是一个生产函数(6)特别强调私下解决问题的作用,重点是研究合同签订以后的制度问题。作者在剖析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特点后,先为我们论述了交易成本的性质,然后在研究合同示意图中交代了哪些方式能替代经济组织起作用,即垄断式合同,还有效率式合同,并且对利用这些方式要付出哪些交易成本作出分析。之后作者又分析了各种行为假定和代替合同的那些方式的关系,概括的介绍了合同入门知识,考察了在企业生活区的建设中会产生哪些问题,并简略地说明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其他用途,即对市场的纵向限制、价格歧视、政府管制和放松管制,然后进行总结。 其中,关于价格歧视,我想发表下看法。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它不仅有利于垄断企业获取更多垄断利润,而且使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妨碍了它们之间的正当竞争,具有限制竞争的危害。因而,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规基本上都对它作出了限制。西方经济学中将价格歧视定义为: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实行价格歧视是厂商为了获取超额利润的手段,要使价格歧视得以实行,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市场存在不完善性。当市场不存在竞争,信息不畅通,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被分割时,垄断者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实行价格歧视。第二,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这时垄断者可以对需求弹性小的市场实行高价格,以获得垄断利润。第三,有效地把不同市场之间或市场的各部分之间分开。地区封锁和限制贸易自由的各种障碍往往有利于垄断者实行其价格歧视。经济分析表明,一旦产品的卖方形成了垄断,就非常容易形成价格歧视。价格歧视通常有三种形式: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一种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它可以使得社会福利达到最大,有效的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无剩余生产力。二级价格歧视可以看成是一种数量歧视,它主要是强调达到一定数量后的歧视,这在商场超市中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很接近消费者生活的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和二级价格歧视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三级价格歧视主要是一种需求弹性的歧视,它强调由于细分市场的各个消费者的需求弹性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一个中性的经济术语,我们在分析价格歧视可能造成的种种弊端的同时也要看到价格歧视的优势,价格歧视不仅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福利,而且也是一些企业生存下去的一种手段,但是价格歧视的不正当使用,也会损害市场的公平,影响服务质量,造成交易成本的增加。当我们发现价格歧视会造成市场经济的紊乱时,政府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强制性的法律来打压不正当价格歧视的行为,来维护一个健康和谐的市场经济,只要企业采取价格歧视不削弱竞争,不损害社会福利,不造成资源浪费,那么法律就应允许其存在。 在本书的剩余部分中,作者大幅的论述了纵向一体化的理论与政策。作者从其基本假设:资产专用性假设、人的有限理性假设和机会主义假设出发,证明了在动态的市场中契约是不可能完备的,然后在比较了短期契约、长期契约与纵向一体化三者的优劣的基础上,得出纵向一体化可以有效避免市场交易由大数目条件向小数目条件转变而产生的双边依赖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风险,从而获得内部组织的如下优势:改善激励、增强控制手段以及保证信息流程的畅通。在这篇论文里,威廉姆森着重从市场失效因素入手,分别结合谈判环境和企业的结构优势,分析了为什么会形成生产的纵向一体化。 首先,他考察了静态市场,为全文以后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在静态市场条件下,当存在双边垄断或双边寡头垄断的情况时,为避免在交易的价格条件方面出现无休止的争论,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实现纵向一体化使这种交易内部化,二是订立永久性的契约。此时,可以发生纵向一体化,但是并非必然出现的结果。 接着他一步步放松其假设,进行越来越合乎现实的推演。第一,由于存在契约的不完备性,对交易关系的不同安排会带来不同的结果。(1)订立永久契约会陷入两难困境:在所订立的契约不够详尽的情况下,各个独立的当事人为了对自己有利,会对有关条款采取机会主义的解释方式;巨细无遗地订约即使并非不可能,成本也是高昂的。这两方面都将使适应性、连续性的决策过程受到扭曲。(2)订立一系列短期契约会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是针对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所需的最优投资方式是订立长期契约,而这

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编制人:姜艳审定人:历史备课组学案编号:6#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图片所反映的情况与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有关的有 A.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 2.“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流行的一首歌。这首歌流行的背景是 A.工业革命造成贫富两极分化 B.经济危机造成工人生活贫困 C.自由经济带来美国经济的普遍繁荣 D.摇滚乐作为流行音乐在美国风行 3.罗斯福说:“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以下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整顿银行业B.复兴工业 C.调整农业D.兴办公共工程 4、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措施有 ①新建田纳西工程②以工代赈③发放救济④蓝鹰运动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5.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6.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结构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指导思想被称为“凯恩斯主义”,在这一经济思想指导下 A.积极推进新技术革命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D.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8、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最主要特点是 A、自由放任生产 B、实行计划经济 C、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减少政府开支9.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加紧掠夺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以及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 10.20世纪50至70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社会经济措施有许多相同点。其中不包括A.大力推行计划经济体制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努力避免社会生产的盲目性 D.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11.“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起,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费里德曼理论被普遍认可的背景不包括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 质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浅谈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姓名:张瑶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名称: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学期:2011年春 内容提要: 资产阶级建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商品生产高度发达的产物。在人类社 会发展史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也创造了很强的社会 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 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且由私人垄断阶段进入到了国家垄断阶 段,其产业结构和国际经济的联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目前正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而且必须借鉴 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功经验。但是也应该明确一点就是: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永远不能得到纠正的。 关键词: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严重缺点 罗斯福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 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对于他所说的永远 纠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缺点,我认为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在资本 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 的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 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它是 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 具有显着功绩。 第一,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是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有了剩余产品, 商品交换才成为可能。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了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上出现了只从事商品交换的社会 阶层——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到最高程度。一切劳动产品都成了商品,甚至连人的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当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时,就业工人身上的压力增大,迫 使他们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家的摆布。这时资本家的剥削就开始了。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资本主义 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史政治发展史 工场手工业时期 14世纪 ---18世纪后半期14世纪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 义萌芽; 新航路开辟,欧洲商业中心转 移到大西洋沿岸; 殖民扩张掠夺,促进欧洲资本 主义的发展; 16-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在 英国、北美、法国有了一定发 展; 14-16世纪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思 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 基础; 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或殖民 压迫的阻碍,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 发生。 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蒸汽时代 18世纪后半期 —19世纪70年代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 先从英国棉纺织业开始 18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向 其他部门 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一国走 向多国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促进工业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在俄国、美国、 日本的发展受到封建农奴制、 黑人奴隶制、幕府统治的阻 碍。由于对国外市场的强烈需 求,资本主义加强对外扩张。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789—1794法国革命;欧洲封建势 力联合干涉法国; 工业革命以后,两大阶级日益对立, 工人运动发展; 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861—1865年美国内战; 1868—1873年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印度民族大起义; 1840-1842年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 动; 1853年美国对日本的侵略;

电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 ——一战结束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第二次科技革命; 科技发展,生产发展;生产集 中,资本集中;垄断组织的形 成; 美国德国飞速、英国法国缓 慢、日本俄国快速;对国外投 资的强烈要求,加强对外资本 输出;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性; 帝国主义国家矛盾重重;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扩军备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 严重 一战后——二战前一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金融 中心,成就经济霸主地位;日 本一战期间形成独占中国局 面;英法经济严重衰退;德意 经济处于崩溃边缘;苏联二五 计划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美国罗斯福新政;日德走上法 西斯道路。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资本主义 世界的霸主 1919-1922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 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发政治 危机,世界局势空前动荡;德日意 建立法西斯专政,走向对外扩张道 路,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1933—1939年法西斯侵略得到绥靖 政策的纵容 1939—1945年二战时期帝国主义矛 盾、法西斯侵略与各国人民矛盾空 前激化,反法西斯联盟最终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 电子信息时代 1945年—— 20世纪90年代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经济“一 枝独秀”,欧日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50—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 “黄金时代”,欧洲联合、日 本再度崛起,形成三足鼎立; 50—70年代,苏联改革没有摆 脱苏联模式; 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 二战以后,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 阵营与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 营,形成对峙局面; 美国冷战政策,控制资本主义,遏 制共产主义; 美苏争霸,第三世界兴起; 苏联解体,一超多强,美国强权、 霸权政治;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作业)

课时作业(二十一) 一、选择题 1.(2019·南菁中学月考)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它客观反映了() A.美国寻求商品销售市场的迫切希望 B.美苏两国贸易关系相对稳定 C.“斯大林模式”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 D.美国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A[根据“1929~1930年”“1931年”等年份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正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再根据“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可知美国为了寻求商品销售市场,打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与苏联发展贸易关系,故A正确。] 2.在西奥多·罗斯福担任总统的八年间(1901~1908),联邦政府对妨害公平竞争的跨州性垄断组织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打击,如拆分摩根集团和洛克菲勒集团建立的北方证券公司,起诉了标准石油公司、美国烟草公司、杜邦公司等。由此说明() A.罗斯福新政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B.经济大危机促使美国加强经济干预 C.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局部的干预 D.美国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A、B与富兰克林·罗斯福相关,排除。材料中“联邦政府对妨害公平竞争的跨州性垄断组织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打击”反映了局部的干预,故C正确。美国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3.20世纪30年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经济指导的杰作,尤其是它在所有制形式上表现出来的那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新型的国家所有制,使“国家具有经济基础属性和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此类措施的深远意义是() A.使国家具备了经济管理的职能 B.实现了就业与消费的增长 C.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D.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剧变 C[材料反映出在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国家所有制,有利于经济发展模式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转变,故C正确。]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恩格斯曾经指出: 1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理论:2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正是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形成,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中,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掌握,而工人一无所有,只有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基本生活,实质上就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力的关系,劳动力也由此成为商品)P155 (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养家、糊口、学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它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更大更多的价值(资本家就是利用这个特点,用货币购

买到劳动力之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回自己原来付出的价值,而且还可以得到一部分额外的价值,这部分额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而资本家一旦得到了剩余价值,那么他之前付出的货币也就转化成了资本) 案例:现在很多农民在外面打工,因为一名农民工在工厂里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在家里正常务农的价值,付出的是同样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把在家正常务农一年创造的价值作为劳动力的真正价值,那么在位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比它多出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p156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1、所有制:又称经济上的所有制,就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该生产资料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价值。2、所有权:就是法律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相关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3、二者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它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为所有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p157 三种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奴隶社会:以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人身为基础。(中国秦朝以前是奴隶社会,奴隶像牲畜一样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毫无人生自由。直到秦商鞅变法,废除了隶农制。)

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说明了什么

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说明了什么 ?这些年来.有的人大肆宣传西方国家推行私有化和“民营化”的经验,似乎国有经济在世界各国“都已走入日暮途穷”,国有经济在任何国家都“是没有希望的”,私有化,民营化是唯一可行的出路。这样的宣传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给人以心理上和实践上的有害误导。?国有经济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由来已久,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就有官办工厂。英国1657年邮政总局就属国有。15世纪下半叶,西欧许多国家把采矿业、冶金业、金属加工业掌握在自己手中。意大利政府办了瓷器厂、挂毯厂等,甚至连罗马的教堂也有官办的制造厂。日本明治政府出于侵略的需要,实行官营模范工厂制度,把大批军事工业、矿山、冶金企业、造船企业和铁路收归国有。如果说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国有经济的作用还不那么明显,一般仅起辅助作用的话.那么,当资本主义进人成熟时期,当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达到不可收拾的局面的时候,尤其是战后西方各国经济凋零,社会矛盾高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以后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和勃勃生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国有经济的发展就成为必然和必须的东西。 从西方国家的情况看,尽管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发展国有经济的程度并不相同,

同一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采取的政策也不一样,然而所有西方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发展了国有经济。发展国有经济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一种普遍现象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掌握着许多国家的经济命脉,在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国有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秩序的维护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起了极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今后发展会有反复,投资方向和管理方式会不断变化,比重会时高时低,但国有经济会继续得到重视和发展,而不会退出西方国家的经济舞台。这是肯定无疑的。 西方国有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了这样几个突出特点: 第一,占的比重很大。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最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资料,70年代中期,包括美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中,国家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中所占比重平均为16.5%,不包括美国在内的近50个国家中,国有经济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9.5%。在西欧诸国,国有企业产值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占工业总产值的30%;80年代,多数西欧国家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达20%以上。1982年,工业发达国家国有工业产值平均占工业总产值的22.5%,投资占14.5%,就业人数占18.2%。在198 4—1993年的10年中,美国、日、德、英、法和意大利的政府投资在国内固定资本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分别平均为15.6%、23.8%、11.6%、17.2%、16.2%和16.7%。?国有企业在西欧一些国家居十分重要的地位。1995年,法国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国防工业中,有国有或国家控股50%以上、职工超过500人的大型国有企业有2158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投资占21.3%,出口占16%,职工总人数(21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 8%。意大利国有企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7%、工业总产值的23%、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一九五三年六月十四日至八月十二日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的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第七号上写的一段文字,收录于《毛泽东文集》第六卷。 1、背景资料 国家资本主义之前世今身 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界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重大变化。自上世纪4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经过了46年后,以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轰然坍塌而结束。而资本主义阵营方面,在似乎取得了极其重大的胜利之后,还没有来得及陶醉,就又陷入一系列经济危机之中。先是1997年发生的,处于资本主义边缘地带的亚洲金融危机,接着又在2008年爆发于资本主义中心地带的美国次贷危机,连带整个资本主义核心地带的欧洲各发达国家及整个世界处于经济大危机的恐惧之中。危难中,刚刚兴高采烈宣布“历史终结”,马克思主义已经湮灭的人们,又不得不在垃圾堆里刨找被他们扔进去的马克思的书籍,从里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真是构成了一幅绝妙的世事讽刺画。现在,又有不少人开始急急忙忙地宣布,资本主义已经彻底完蛋了。还有不少人坚守资本主义的教条,打死也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完蛋,反而说,一切灾难都是因为没有完完全全的,彻彻底底的贯彻资本主义的教条,在执行中打了折扣造成的。孰是孰非,为了寻找一个正确的答案,我们有必要冷静下来,重新对资本主义的前世今生进行一番认真的审视。 当我们重新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的书籍,当我们重新阅读亚当·斯密、李斯特、哈耶克、弗里德曼等西方经济学家的书籍,当我们沿着布罗代尔、斯塔夫里阿诺斯等西方历史学者的思路考察西方社会及他们描述的东方社会时,就会发现,资本主义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就像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农业社会,曾经先后出现奴隶制度,封建制度,中央专制制度一样,资本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这里有三个要点。 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 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 (2)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 (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从理论体系上讲,本节阐述剩余价值理论,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劳资关系的形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一般意义上,所有制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并表现为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从社会再生产的三个主要环节入手阐释该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殖。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的物质条件,只有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与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比较分析

2001年第3期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n.,2001第23卷 第3期Journal of Shaoyang T eachers C ollege V ol.23 N o.3 收稿日期:2001-03-24 作者简介:彭俊亮(1969— ),男,湖南隆回人,邵阳师专助教,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与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比较分析 彭俊亮 (邵阳师专社科部,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文章从国有经济的性质、行业布局及地位和作用三个方面阐述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 关键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比较 中图分类号:F03、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74(2001)03-0007-02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与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在形式 上看来是相同的,但是在实质上两者有巨大差别,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一 从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与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性质看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现阶段的国有经济与全民所有 制经济是相通的,它是由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 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同高度社会 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联系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 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在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范围 内,全社会劳动者在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上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体现在生产资料不仅不再是为私人谋求利益和进行剥削的手段,而且是提高全体劳动人民物质福利,保证全体劳动者走向共同富裕的手段。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它 是资产阶级的总代理———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用来 协调各个不同的资本家及资本家集团之间的利益,缓 和资产阶级与其他阶级之间的矛盾,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经济形式。 二 从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与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行业布局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高,达到50%以上,而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较低,80年代末期,工业化国家国有经济增加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不足10%,在美、英、法、德、日、意等西方发达国家中,法国国有经济占G DP 的比重最高,1990年为10%,美国比重最低,不足1%。我国的社会主义国有 经济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业、 工业、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境外企业及其他(分布的具体情况请看表1) 。 表1:我国国有经济资产总额与所占比重 行 业 国有经济资产总额(亿元)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农林牧渔业1678.170.0工 业54435.956.8建筑业14453.858.0 交通邮电业13829.188.9 商 业14225.044.0房地产业3735.840.9金融保险业125834.387.4 社会服务业4794.558.3行政事业单位49850.399.2其 他16670.39.9 境外企业4735.8100.00 总 计304242.955.7这些产业大部分都关系国计民生,在国民经济中居主 导地位。资本主义国有经济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电力、交通运输、港口、邮电等部门。这些部门 投资大、回收期长、利润率低,单个资本家不愿投资,但又是所有资本家增殖资本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于是,资产阶级国家跑出来,充当起协调者角色。第二7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读后感 读了毛主席的《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篇文章之后,顿觉毛主席高瞻远瞩,对国家未来的判断相当正确。但现如今中国的国有经济也在朝着国家资本主义的极端走去,国家掌控了大部分的国家经济领域,这些庞大的国有经济在获得巨大的利润同时却没有把钱用于为国家的工人(福利费)、为国家(所得税)及为扩大生产设备(其中包含一小部分是为资本家生产利润的)而生产,这也让现在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矛盾。为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怀着为国为民的心态深刻地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探讨,从而找出解决社会矛盾之道。 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界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重大变化。自上世纪4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经过了46年后,以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轰然坍塌而结束。而资本主义阵营方面,在似乎取得了极其重大的胜利之后,还没有来得及陶醉,就又陷入一系列经济危机之中。先是1997年发生的,处于资本主义边缘地带的亚洲金融危机,接着又在2008年爆发于资本主义中心地带的美国次贷危机,连带整个资本主义核心地带的欧洲各发达国家及整个世界处于经济大危机的恐惧之中。危难中,刚刚兴高采烈宣布“历史终结”,马克思主义已经湮灭的人们,又不得不在垃圾堆里刨找被他们扔进去的马克思的书籍,从里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真是构成了一幅绝妙的世事讽刺画。现在,又有不少人开始急急忙忙地宣布,资本主义已经彻底完蛋了。还有不少人坚守资本主义的教条,打死也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完蛋,反而说,一切灾难都是因为没有完完全全的,彻彻底底的贯彻资本主义的教条,在执行中打了折扣造成的。 当我们重新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的书籍,当我们重新阅读亚当.斯密、李斯特、哈耶克、弗里德曼等西方经济学家的书籍,当我们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恩格斯曾经指出: 1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理论: 2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正是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 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 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形成,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中,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掌握,而工人一无所有,只有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基本生活,实质上就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力的关系,劳动力也由此成为商品)P155(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养家、糊口、学习) 2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它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更大更多的价值(资本家就是利用这个特点,用货币购买到劳动力之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回自己原来付出的价值,而且还可以得到一部分额外的价值,这部分额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

值,而资本家一旦得到了剩余价值,那么他之前付出的货币也就转化成了资本) 案例:现在很多农民在外面打工,因为一名农民工在工厂 里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在家里正常务农的价值,付出的是同样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把在家正常务农一年创造的价值作为劳动力的真正价值,那么在位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比它多出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p156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1、所有制:又称经济上的所有制,就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该 生产资料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价值。2、所有权:就是法律 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相关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3、二者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它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为所有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p157 三种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奴隶社会:以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人身为基础。(中国秦朝以前是奴隶社会,奴隶像牲畜一样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毫无人生自由。直到秦商鞅变法,废除了隶农制。) 封建社会:以农民对地主的依附为基础。(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土地全 部被地主阶级掌握,农民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只能租用地

资本主义国家的三种经济思想

资本主义 本专题是资本主义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找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明确资本主义经济机制的新特点。容围绕“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展开: 它以罗斯福新政为核心,讲述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作出一次调整──从自由放任政策到政府干预政策的变化;从而引发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分析 1、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的角度看: 二战前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自我调节的过程。 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史的角度看,它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历程: “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17—20世纪初的自由主义→(19世纪末垄断产生)→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应当立足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去寻找原因。应当运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其运行机制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战后乃至当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调整的一个总结。20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在保持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调节,经济获得了迅速和长足的发展。 2、从整个人类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新变化是人类不断学习和借鉴各种文明成果,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的结果,是人类应对经济危机的挑战的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说,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借鉴了联的计划经济的手段和机制,同样的,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新变化也为我们中国所借鉴。这也有利于我们对现代经济的进一步认识。从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资本主义国家的三种经济思想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教案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劳资关系的形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在一般意义上,所有制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并表现为经济利益的体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可以从社会在生产的三个主要环节说明。 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值。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重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物质条件,只有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从再生产来看,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应对竞争的压力,单个资本的规模通过积累和集中两种形式而不断的膨胀,资本有机构成随之提高,其结果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产生,终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第二,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产业资本要连续不断的回圈,就不能处在某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一次转化。 第三,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则及其结果。从两个方面看,其一,劳资之间对新价值的分配决定了剩余价值总量。其二,资本家各利益集团间对剩余价值的瓜分。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必须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轮回。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就使得经济危机有可能发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剩余价值和竞争规律作用下,再生产的比例并不能被自觉遵守,周期性的经济位居在所难免,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新的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有三个要点。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 它是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 具有显著功绩。 第一, 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说明了什么

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 说明了什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说明了什么 这些年来.有的人大肆宣传西方国家推行私有化和“民营化”的经验,似乎国有经济在世界各国“都已走入日暮途穷”,国有经济在任何国家都“是没有希望的”,私有化,民营化是唯一可行的出路。这样的宣传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给人以心理上和实践上的有害误导。 国有经济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由来已久,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就有官办工厂。英国1657年邮政总局就属国有。15世纪下半叶,西欧许多国家把采矿业、冶金业、金属加工业掌握在自己手中。意大利政府办了瓷器厂、挂毯厂等,甚至连罗马的教堂也有官办的制造厂。日本明治政府出于侵略的需要,实行官营模范工厂制度,把大批军事工业、矿山、冶金企业、造船企业和铁路收归国有。如果说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国有经济的作用还不那么明显,一般仅起辅助作用的话.那么,当资本主义进人成熟时期,当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达到不可收拾的局面的时候,尤其是战后西方各国经济凋零,社会矛盾高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以后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和勃勃生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国有经济的发展就成为必然和必须的东西。 从西方国家的情况看,尽管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发展国有经济的程度并不相同,同一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采取的政策也不一样,然而所有西方国家无一例外地

都发展了国有经济。发展国有经济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一种普遍现象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掌握着许多国家的经济命脉,在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国有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秩序的维护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起了极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今后发展会有反复,投资方向和管理方式会不断变化,比重会时高时低,但国有经济会继续得到重视和发展,而不会退出西方国家的经济舞台。这是肯定无疑的。 西方国有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了这样几个突出特点:? 第一,占的比重很大。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最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资料,70年代中期,包括美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中,国家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中所占比重平均为%,不包括美国在内的近50个国家中,国有经济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在西欧诸国,国有企业产值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占工业总产值的30%;80年代,多数西欧国家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达20%以上。1982年,工业发达国家国有工业产值平均占工业总产值的%,投资占%,就业人数占%。在1984—1993年的10年中,美国、日、德、英、法和意大利的政府投资在国内固定资本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分别平均为%、%、%、%、%和%。 国有企业在西欧一些国家居十分重要的地位。1995年,法国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国防工业中,有国有或国家控股50%以上、职工超过500人的大型国有企业有2158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投资占%,出口占1 6%,职工总人数(21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意大利国有企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工业总产值的23%、投资的%、信贷业务的75%和就业人数的%。意大

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能保持高度的增长

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能保持高度的增长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袁兵年2010211005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其具有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成熟的宏观调控机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这些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大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成型的,只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当大多数中央计划经济国家转向市场经济之时,形成了最受关注的美英模式、德日模式和瑞典模式。还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虽然期间有过一些波折、经济危机也未曾停止过,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发展仍保持着一定的增长势头,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且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走势。因而,在新世纪之初,要能够正确把握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客观规律,就需要我们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科学且符合实际的解释,以确保社会主义在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本主义有益做法的同时,使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获得较大的优势,促进人类社会更健康地向前发展,保持世界的稳定和繁荣。 1:三种模式的介绍 美英模式被广泛称为“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它是指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和撒切尔夫人发动新保守主义革命后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这是为维护资本利益、适应资本扩大积累、无限扩张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措施。其经济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减少税收负担、严格控制货币、放松管制和实行私有化。其基本特征是:在思想渊源上,崇尚个人主义和充分的竞争性,长期以来占据主流地位的是自由

放任的经济理论;在资源配置上,主张所有资源都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市场机制对经济的充分调节始终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在决策机制上,以企业分散决策为主要形式,政府决策被限定在最小范围,但在农业上有所作为;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实行董事会制和股东制,股票和证券市场的波动对经济有直接影响。 德日模式被称为“莱茵模式”,经过不可避免的文化改造以后,由欧洲传到了日本,其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它包含着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经济的活力应该是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市场应该享有最大的运转自由,这种运转自由首先表现在物价和工资方面;二是市场运行不能独自支配整个社会生活,它应该首先受到社会需要的平衡和制约,而国家则在其中起保障作用。社会市场经济根据本国实际在运行过程中,强调必须做到市场自由原则同社会公正原则的结合。这种结合是由社会调节或国家调节来实现的。 瑞典或北欧模式也被视为发达资本主义的一种典型模式类型,且以达到较高社会公平水平的高福利闻名于世。其推行的改良社会主义的政策和理论。其指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包括以下基本内容:首先,宣称“民主社会主义”的基础是“自由、平等、团结、民主和劳动”,强调它既不同于以私人所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民主与福利,也不同于以国家所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的自由和富裕,主张以团结的思想支配社会发展。其次,主张以较温和的方式,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其改良主义的政策和主张,逐步实现从资本主义到“民主社会主义”的过渡。再次,主张“经济民主”,也就是改变经济大权集中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