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专题训练优质讲义全

合集下载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的应用)-周末培优讲义-精华版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的应用)-周末培优讲义-精华版

I B D C
4
A
B
C
变式训练: 在 Rt V ABC 中, C=900 ,周长为 60cm,且两直角边 BC:AC=5:12,求S∆ABC 的值。
【类型五】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例 5:如图,在 V ABC 中, B=22.50 , C=600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点 D,BD2 =72, AE⊥BC 于 E,求EC 2 。 A
A E C
3、如图,AC 平分 DAB,AB>AD,CB=CD,CE⊥AB 于 E 点。 (1)试说明:AB=AD+2EB; (2)若 AD=9,AB=21,BC=10,求 AC 的长。
D
D
B
C
A
E
B
4、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40cm,斜边长为 17cm,则其面积为( ) 2 2 2 2 A、120cm B、240cm C、60cm D、126cm 0 5、Rt V ABC 中, C=90 ,CD⊥AB 于 D,AC=6,BC=8,则 CD 为( ) A、4.8 B、2.4 C、6.4 D、14 6、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 12cm,它的面积为( )cm2 。 A、36 B、48 C、24 D、72 7、已知如图,在 V ABC 中,AB=12,BC=5,AC=13,I 是 ABC、 ACB 平分线交点,ID A ⊥BC,则 ID 长为 。
E
M
F
B
C
D
变式训练:已知:在 V ABC 中,AC=BC=6,P 是 AB 上任意一点,试求 AP+PB+PC 2 的值。
【类型三】证明直角三角形中边的关系 例 3: 如图, 在 V ABC 中, AE 是 BC 边上的中线, ED⊥AB 于 D。 试说明: AD2 -BD2 =AC2 . C=900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勾股定理辅导讲义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勾股定理辅导讲义

:如图,在,按图中所示方法将叠,使点
练习1:如图,
重合,折痕为
5
3
练习2:如图,将长方形
BC=9,则BF的长为
A.4
命题点3 勾股定理的应用
例题2:如图,一根长
练习1:如图,要制作底边
角形木衣架,则腰
练习2:如图,高速公路的同侧有
AA1=2 km,BB
庄到P的距离之和最短,则这个最短距离是多少千米?
命题点4 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综合运用
例4:如图,在正方形ABCD
拼到如图所示位置(C与
5
A.+1 B.-
.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
7.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
,B
12.将一根长为25 cm
外面的长为h cm,则
三、解答题(共60
13.(10分)如图,在边长为
14.(10分)如图所示,四边形
AC⊥CD.
15.(12分)图1是一面长方形彩旗完全展平时的尺寸图
图1 图2
17.(14分)某园艺公司对一块直角三角形的花圃进行改造,测得两直角边长为其扩建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
周长.。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探索勾股定理同步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探索勾股定理同步精品课件
据图形直观推论或验证数学规律和公式的方法,简称
为“无字证明”.实际上它也可用于验证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等领域中的许多数学公式和规律,它体现
的数学思想是( C )
A. 统计思想 B. 分类思想
C. 数形结合思想 D. 函数思想
3.某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长为3,另一直角边和斜边的
和为9,求斜边的长为多少?
1.1 勾股定理
初中数学
知识回顾
直角三角形
1.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2.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4.两锐角互余.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
2.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数学问题.
课堂导入
相传 2500 多年前,毕达哥拉斯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时,
c, ∠C=90〫. 已知a:b=1 : 2,c=5,求b.
解:∵∠C=90〫, a:b=1:2, ∴ b=2a.
由勾股定理,得2 + (2)2 = 52 ,
解得 = 5( = − 5舍去),∴ = 2 5.
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求三角形ABC的
A
三边长.
解:由图可知,
AB= 22 + 42 = 20 = 2 5.
∵2+4>2 5,∴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
(2)当2为直角边,4为斜边时;
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 42 − 22 = 12 = 2 3
∵2+2 3>4,∴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
拓展提升
1.在△中, ∠B=90〫, 2 = 22 ,则两直角边的关
系是( A
A. a=c
).
B. a>c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专题训练优质讲义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专题训练优质讲义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专题训练优质讲义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指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用字母a、b、c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勾股定理可表示为a²+b²=c²。

满足a²+b²=c²的三个数被称为勾股数,其中常见的有3、4、5和5、12、13等。

在勾股定理与面积的专题中,我们探讨了一些与勾股定理相关的面积问题。

例如,在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度时,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求出该三角形的面积。

又如,在一条直线上有三个正方形,已知其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个正方形的面积。

此外,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已知斜边和另外一条直角边的长度,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求出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从而计算出该三角形的面积。

在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构造辅助线,将问题转化为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情形,再使用勾股定理求解。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基本定理之一,它不仅在几何学中有重要应用,而且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也有广泛应用。

因此,掌握勾股定理及其相关知识点,对于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1、在四边形ABCD中,$\angle C$是直角,$AB=13$,$BC=3$,$CD=4$,$AD=12$。

证明:$AD\perp BD$。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AC=\sqrt{BC^2+AB^2}=\sqrt{9+169}= \sqrt{178}$,$BD=\sqrt{CD^2+BC^2}=\sqrt{16+9}= \sqrt{25}=5$。

因为$\angle C$是直角,所以$\triangle ABC$和$\triangle ADC$都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勾股定理,$AD=\sqrt{AC^2+CD^2}= \sqrt{178+16}= \sqrt{194}$。

同时,$AB^2+CD^2=169+16=185<AD^2=194$。

北师大版初二上勾股定理讲义

北师大版初二上勾股定理讲义

北师大版初二上勾股定理讲义(总1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勾股定理◆探索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的探索如图,在单位长度为1的方格纸中画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向外作三个外正方形:观察图形可知:(1)各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①的面积S1为1,正方形②的面积S2为1,正方形③的面积S3为2;(2)各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S1+S2=S3;(3)由此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与斜边之间的关系是: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例1】如图,Rt△ABC在单位长度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它的外围是以它的三条边为边长的正方形.回答下列问题:(1)a2=__________,b2=__________,c2=__________;(2)a,b,c之间有什么关系(用关系式表示)2.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的有关概念:如图所示,我们用勾(a)和股(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用弦(c)来表示斜边.(2)勾股定理的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勾2+股2=弦2.(3)勾股定理的表示方法: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a2+b2=c2.辨误区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误区(1)勾股定理的前提是直角三角形,对于非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则不存在此种关系.(2)利用勾股定理时,必须分清谁是直角边,谁是斜边.尤其在记忆a2+b2=c2时,此关系式只有当c是斜边时才成立.若b是斜边,则关系式是a2+c2=b2;若a是斜边,则关系式是b2+c2=a2.(3)勾股定理有许多变形,如c是斜边时,由a2+b2=c2,得a2=c2-b2,b2=c2-a2等.熟练掌握这些变形对我们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例2-1】在△ABC中,∠C=90°,(1)若a=3,b=4,则c=__________;(2)若a =6,c =10,则b =__________;(3)若a ∶b =3∶4,c =5,则a =__________,b =__________.【例2-2】有一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 000 m 处,过了20 s ,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 000 m ,那么飞机每时飞行多少千米?3.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1:用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为a ,b ,斜边为c )构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由“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得(a +b )2=c 2+4×12ab .化简可得:a 2+b 2=c 2.方法2:用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为a ,b ,斜边为c )构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由“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得c 2=(b -a )2+4×12ab .化简可得:a 2+b 2=c 2.方法3: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为a ,b ,斜边为c )构成如图所示的梯形.由“梯形面积等于三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可得: 12(a +b )(a +b )=2×12ab +12c 2.化简可得:a 2+b 2=c 2.说明:勾股定理的验证还有很多方法.在一些几何问题中,利用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就不会改变.利用拼图来验证勾股定理,就是根据同一种图形(或两个全等的图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列出等式,从而推导出勾股定理.【例3】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为a ,较长直角边为b ,那么(a +b )2的值为( ).A .169B .144C .100D .254.利用勾股定理求长度利用勾股定理求长度,关键是找出直角三角形或构造直角三角形,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 常见的方法有:(1)利用高(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2)利用已知直角构造直角三角形;(3)利用勾股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关键是弄清已知什么边,求什么边,用平方和还是用平方差.【例4】如图,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 m,一棵树高13 m,另一棵树高8 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至少要飞多少米?5.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1)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关键是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把所求的面积转化到已知的数量关系中去.如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转化为中间正方形的面积,而中间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右侧直角三角形短直角边的平方,借助于右侧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还要注意整体思想的应用.【例5】如图,小李准备建一个蔬菜大棚,棚宽4 m,高3 m,长20 m,棚的斜面用塑料薄膜遮盖,不计墙的厚度,请计算阳光透过的最大面积.6.勾股定理与方程相结合的应用(1)在进行直角三角形的有关计算时,一般要运用勾股定理,在运用过程中,有时直接运用,有时是通过勾股定理来列方程求解.具体问题如下: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长;②说明线段的平方关系;③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或求角的大小;④解决实际问题.(2)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利用转化的思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直角三角形),利用列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决.(3)勾股定理与代数中的平方差公式相结合,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先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关于两直角边的数量关系式,再通过恒等变形巧妙求解.【例6】如图,滑杆在机械槽内运动,∠ACB为直角,已知滑杆AB长m,顶端A在AC上运动,量得滑杆下端B距C点的距离为m,当端点B向右移动m时,求滑杆顶端A下滑了多少米?◆中考实战演练1、(山东聊城中考)河坝横断面如右上图所示,堤高6,:1:3BC m BC AC ==,则AB = m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复习课件(共27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复习课件(共27张PPT)

课后作业(必做题)
A
1、如图,求四边形ABCD的面
积。
D
15
7
2、如图,在△ABC中,AB=15, B
20
C
BC=14,AC=13,求BC边上的高。
A
B
C
3.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
D落在点F处,已知
AB=8cm,BC=10cm,求EC.
A
D
E
F
B
C
选做题:
*4、 △ABC中,若a +b =25,ab=7,且c=5,求最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A
8m
EBຫໍສະໝຸດ 8mC2m
D
四、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 a2+b2=c2,
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1、已知在△ABC中, AC=10cm ,BC= 24cm,AB=26cm,试说明△ABC是直角三角 形。
26 A
B
10
24
C
2.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是不 是直角三角形? (1)△ABC中, A=15o, B=75o; (2)△ABC中,a=12,b=16,c=20; (3)三边满足a2-b2=c2; (4)三边满足(a+b)2-c2=2ab;
格上的△ABC三边 1、如图,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1)△ABC中, A=15o, B=75o; 2、如图,在△ABC中,AB=15,BC=14,AC=13,求BC边上的高。
的大小关系? *同类题:在△ABC中,∠C=90°,三边分别为a、b、c,且周长为12,斜边c=5,求△ABC的面积。
立体图形中线路最短问题,通常把立体图形的表面____,得到____图形后,运用勾股定理或逆定理解决. 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勾股定理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勾股定理复习课件
1m
x (x+1)
3
22
在一棵树的10米高处B有两只猴子, 其中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米的 池塘A,另一只猴子爬到树顶D后直接 跃向池塘的A处,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 距离相等,试问这棵树有多高?
D
B.
C
A 23
专题三 折叠
折叠和轴对称密不可分,利用折叠前后 图形全等,找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便可 顺利解决折叠问题
猜想
32=4+5 52=12+13 72=24+25
…… 132=b+c
请你结合该表格及相关知识,求出b、c的值. 即b= 84 ,c=___8_5____
15
例5、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
BC=4,CD=12,AD=13, ∠B=90°,求四 边形ABCD的面积
D
13
A
12 3┐
B4 C
2
∴ AB=25.

31
例4:.如图,长方体的长 为15 cm,宽为 10 cm, 高为20 cm,点B离点C 5 cm,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 长方体的表面从点 A爬 到点B,需要爬行的最短 距离是多少?
5B
C
20
15
A 10
32
E
5B C
20
15
A 10 F
E C5 B
20
A 10
B5 C 10 E 20
35
A
x
1.5米
1.5米
2.2米
2.2米
1.5米
1.5米
Cx
B
X2=1.52+1.52=4.5
AB2=2.22+X2=9.34
AB≈3米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培优精编版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培优精编版

第一章勾股定理1.1探索勾股定理专题一有关勾股定理的折叠问题1. 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中点E处,点A落在F处,折痕为MN,则线段CN长是()A.3cm B.4cmC.5cm D.6cm2. 如图,EF是正方形两对边中点的连线段,将∠A沿DK折叠,使它的顶点A落在EF上的G 点,求∠DKG的度数.3.已知Rt△ABC中,∠ACB=90°,CA=CB,有一个圆心角为45°,半径长等于CA的扇形CEF绕点C旋转,直线CE、CF分别与直线AB交于点M、N.(1)如图①,当AM=BN时,将△ACM沿CM折叠,点A落在弧EF的中点P处,再将△BCN 沿CN折叠,点B也恰好落在点P处,此时,PM=AM,PN=BN,△PMN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线段AM、BN、M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②,当扇形CEF绕点C在∠ACB内部旋转时,线段MN、AM、B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试证明你的猜想;(3)当扇形CEF绕点C旋转至图③的位置时,线段MN、AM、B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不要求证明)①②③专题二勾股定理的证明4.在教材中,我们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发现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利用四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图的方式验证了勾股定理的正确性.问题1: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探究S′+ S″与S的关系(如图1).问题2: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探究S′+S″与S的关系(如图2).问题3: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向外作半圆,探究S′+ S″与S的关系(如图3).5.如图,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种直角三角形各有若干个,图①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图②中两直角边长为c.请你动脑,将它们拼成能够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1)请你画出一种图形,并验证勾股定理.(2)你非常聪明,能再拼出另外一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吗?请画出拼后的图形(无需证明).1.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专题判断三角形形状1.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则它的形状为()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2. 在△ABC中,a=m2+n2,b=m2-n2,c=2mn,且m>n>0,(1)你能判断△ABC的最长边吗?请说明理由;(2)△ABC是什么三角形,请通过计算的方法说明.(1)请你分别观察a、b、c与n之间的关系,并用含自然数n (n>1)的代数式表示a,b,c.(2)猜想: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请证明你的猜想.1.3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 最短路径的探究1. 编制一个底面周长为a 、高为b 的圆柱形花柱架,需用沿圆柱 表面绕织一周的竹条若干根,如图中的A 1C 1B 1,A 2C 2B 2,…,则 每一根这样的竹条的长度最少是______________.2. 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1),一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均为5dm ,BC 是底面 直径,求一只蚂蚁从A 点出发沿圆柱表面爬行到点C 的最短路线. 小明设计了两条路线:路线1:侧面展开图中的线段AC.如下图(2)所示:设路线1的长度为1l ,则222222212525)5(5π+=π+=+==BC AB AC l ;路线2:高线AB + 底面直径BC ,如上图(1)所示,设路线2的长度为2l ,则225)105()(2222=+=+=BC AB l .0)8(252002522525252222221>-π=-π=-π+=-l l .∴2221l l > ∴21l l >所以要选择路线2较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股定理
本章常用知识点: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 等于斜边的 。

如果用字母a,b,c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勾股定理可以表示为: 。

2、勾股数:满足a 2+b 2=c 2的三个 ,称为勾股数。

常见勾股数有: 3、常见平方数:
121112=; 144122=; 169132=; 196142=; 225152=;256162=
289172=; 324182=; 361192=; 400202=;441212=; 484222= 529232=; 576242=; 625252=; 676262=;729272=
专题归类:
专题一、勾股定理与面积
1、、在Rt ▲ABC 中,∠C=︒90,a=5,c=3.,
则Rt ▲ABC 的面积S= 。

2、一个直角三角形周长为12米,斜边长为5米,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3、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和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 的面积为
4、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

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
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 则S 1+S 2+S 3+S 4等于 。

5、三条边分别是5,12,13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6、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 且满足:a 2+b 2+c 2
+50=6a+8b+10c,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7、如图1,︒=∠90ACB ,BC=8,AB=10,CD 是斜边的高,求CD 的长?
7、如下图,在∆ABC 中,︒=∠90ABC ,AB=8cm ,BC=15cm ,P 是到∆ABC 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求点P 到∆ABC 三边的距离。

8、有一块土地形状如图3所示,︒=∠=∠90D B ,AB=20米,BC=15米,CD=7
米,请计算这块土地的面积。

(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l
3
2
1
S 4
S 3
S 2
S 1
B
C
P
9、如右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2,CD=1,∠A=60°,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10、如图2-3,把矩形ABCD 沿直线BD 向上折叠,使点C 落在C ′的位置上,已知AB=•3,BC=7,求:重合部分△EBD 的面积
11、如图①,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则不难证明S 1=S 2+S 3 .
(1) 如图②,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那么S 1、S 2、S 3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必证明)
(2) 如图③,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请你确定S 1、S 2、S 3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3) 若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多边形,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请你猜想S 1、S 2、S 3之间的关系?.
专题二、勾股定理与折叠
1、如图4,矩形纸片ABCD 的边AB=10cm,BC=6cm,E 为BC 上一点,将矩
D
C
B
A
图3
形纸片沿AE 折叠,点B 恰好落在DC 边上的点G 处,求BE 的长。

2、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的长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 沿AD 对折,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求CD 的长?
3、如图6,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33,BC=6,沿EF 折叠后,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点D 落在Q 点处,AD 与PQ 相交于点H ,∠BPE=︒30
(1) 求BE 、QF 的长
(2) 求四边形QEFH 的面积。

专题三、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线段的长度
1.△ABC中,AB=AC=20,BC=32,D是BC上一点,且AD⊥AC,求BD的长.专题四、勾股数的应用
1、下列是勾股数的一组是()
A 4,5,6,
B 5,7,12
C 12,13,15
D 14 ,48,50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不大于10的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周长是。

3、下列是勾股数的一组是()
A 2,3,4,
B 5,6,7,
C 9,40,41
D 10 24 25
4、观察下面表格中所给出的三个数a,b,c,其中a,b,c为正整数,且a<b<c
(1):试找给他们的共同点,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a=21时,求b,c的值
,3,4,5
32+42=52
5,12,13
52+122=132
7,24,25
72+242=252
9,40,41
92+402=412
…….. ……
21,b,c
212+b2=c2
专题五、勾股定理及逆定理有关的几何证明
1、在四边形ABCD中,∠C是直角,AB=13,BC=3,CD=4,AD=12
证明:AD⊥BD
D
C
A
B
3、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F 为CD 上一点 且CF=
4
1
CD 试说明▲AEF 是直角三角形。

4、▲ABC 三边的长为a,b, c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 的形状:a 2
+b 2
+c 2
+200=12a+16b+20c ;
5、试判断,三边长分别为2n 2+2n ,2n+1,2n 2+2n+1(n 为正整数)•的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6、如图2-12,△ABC 中,∠C=90°,M 是BC 的中点,MD ⊥AB 于D . 求证:AD 2=AC 2+BD 2.
专题七、最短路线问题
D
F
C
E
B
A
1、 有一正方体盒子,棱长是10cm ,在A 点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到B 点处觅食,那么它爬
行的最短路线是多少?
A
B
2、有一个长方体盒子。

它的长是70cm ,宽和高都是50cm ,在A 点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到B 点处觅食,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线是多少?
A
B
3、如图所示,一个二级台阶,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60cm 、30cm 、10cm ,A 和B 是这个台阶上两个相对的端点,在A 点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到B 点处觅食,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线是多少?
4、王力的家在高楼15层,一天他去买竹竿,如果电梯的长、宽、高分别为1.2m,1.2m,1.3m ,则他所买的竹竿最大长度是多少?
B
A
5、如图,已知圆锥的母线AS=10㎝,侧面展开图的夹角是90°,点C为AS的中点,A处有一只蜗牛想吃到C处的食物,但它不能直接爬到C处,只能沿圆锥曲面爬行,请你画出蜗牛爬行的最短路程的图形并求出最短路程.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