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勾股定理
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

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一、勾股定理的内容1. 定理表述-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a和b,斜边长度为c,那么a^2+b^2=c^2。
- 例如,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根据勾股定理,斜边c满足3^2+4^2=c^2,即9 + 16=c^2,c^2=25,所以c = 5。
2. 定理的证明- 赵爽弦图证明法- 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
- 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b>a),斜边为c。
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c^2,同时它又等于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加上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
-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4×(1)/(2)ab = 2ab,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b - a,其面积为(b - a)^2=b^2-2ab+a^2。
- 所以c^2=a^2+b^2。
- 毕达哥拉斯证法(拼图法)- 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为a、b,斜边为c)拼成一个以a + b为边长的正方形。
- 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为(a + b)^2=a^2+2ab + b^2,同时它又等于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加上中间边长为c的正方形的面积,即4×(1)/(2)ab+c^2=2ab +c^2。
- 所以a^2+b^2=c^2。
二、勾股定理的应用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当已知两条直角边求斜边时,直接使用c=√(a^2)+b^{2}。
例如,直角边a = 6,b = 8,则c=√(6^2)+8^{2}=√(36 + 64)=√(100)=10。
- 当已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求另一条直角边时,使用a=√(c^2)-b^{2}(设c为斜边,b为已知直角边)。
例如,斜边c = 13,一条直角边b = 5,则a=√(13^2)-5^{2}=√(169 - 25)=√(144)=12。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例如,在一个长方形中,已知长为8米,宽为6米,求对角线的长度。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知识点与练习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知识点与练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勾股定理知识点一:勾股定理勾股定理: . 勾股数: .常见勾股数:3、4、5; 6、8、10; 5、12、13; 8、15、17; 7、24、25。
要点诠释: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例1、若Rt ABC 中,90C ︒∠=且a=5,b=12,则c= ,例2、Rt △ABC 中,若c=10,a ∶b=3∶4,则a= ,b= .例3、如图,由Rt△ABC 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若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8cm ,则正方形M 与正方形N 的面积之和为2_____cm4、下列各组数:①0.3,0.4,0.5;②9,12,16;③4,5,6;④a 8,a 15,a 17(0≠a ); ⑤9,40,41。
其中是勾股数的有( )组 A 、1 B 、2 C 、3 D 、4练习1、在△ABC 中,∠C=90°,c=37,a=12,则b=( )A 、50B 、35C 、34D 、262、在Rt △ABC 中,∠C=90°,周长为60,斜边与一条直角边之比为13∶5,则这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 )A.5、4、3B.13、12、5C.10、8、6D.26、24、103、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b 、c, 22144,25a b ==,则2c =( ) A 、169 B 、119 C 、169或119 D 、13或25知识点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例1、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2ab=(a+b)2-c2,则此三角形是 ( ).S 3S 2S 1CBAA 、钝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例2、在△ABC 中,若AB=2,AC=2,BC=2,则∠B= 。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17.1勾股定理考点一: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
(即:a 2+b 2=c 2) 技巧归纳: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22c a b =+,22b c a =-,22a c b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考点二:勾股定理的证明一般是通过剪拼,借助面积进行证明。
其中的依据是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变。
图1是由4个全等三角形拼成的,得到一个以a+b 为边长的大正方形和以直角三角形斜边c 为边长的小正方形。
则大正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a+b)2,又可表示为12ab ·4+c 2,所以(a+b)2=12ab ·4+c 2,整理得a 2+b 2=c 2在图2的另一种拼法中,以c 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可表示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边长为(b-a)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所以12ab ·4+(b-a)2=c 2,整理得a 2+b 2=c 2.考点三:勾股定理的应用(1)勾股定理的应用条件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所以常作辅助线——高,构造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3条边之间的关系,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的有关计算和证明.例如: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可求斜边;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可求另一条直角边。
勾股定理还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组),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直角三角形的模型来解决。
(3)利用勾股定理作长为 n (n 为大于1的整数)的线段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较易找到与它对应的点,而若要在数轴上直接标出无理数对应的点则较难。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3篇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3篇《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即:a2+b2=c2) 要点诠释: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则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应注意:(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c;(2)验证c2与a2+b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若c2 a2+b2,则△ABC是以∠C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若c2 a2+b2,则△abc为锐角三角形)。
p=3: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4:互逆命题的概念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5: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中考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规律方法指导1.勾股定理的证明实际采用的是图形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的关系相互转化证明的。
2.勾股定理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于解决求解直角三角形边边关系的题目。
3.勾股定理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弄清谁是斜边谁直角边,这是这个知识在应用过程中易犯的主要错误。
八年级上册数学勾股定理

八年级上册数学勾股定理关于八年级上册数学的勾股定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勾股定理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a和b,斜边长度是c,那么a²+b²=c²。
- 勾股定理的证明:有多种方法可以证明勾股定理,例如使用相似三角形、代数运算、几何图形等。
其中最著名的一种证明方法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利用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的正方形和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关系来推导勾股定理。
-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这个定理是勾股定理的逆命题,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证明。
- 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用勾股定理计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求解空间中两点之间的距离等。
勾股定理也是许多其他数学定理和公式的基础,例如欧几里得距离公式、勾股数、毕达哥拉斯三元组等。
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是非常悠久和丰富的,它涉及了不同文明和时代的数学家和几何学家的发现和证明。
根据我从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我可以给你简要地介绍一下:- 勾股定理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个定理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²+b²=c²,其中a和b是直角边,c是斜边。
- 勾股定理最早的发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3000年的古巴比伦人,他们在泥板上记录了一些满足勾股定理的正整数组,即勾股数。
古埃及人也在纸莎草上记载了一组勾股数(3,4,5)。
- 在中国,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数。
《周髀算经》中也有勾股定理的记载,称为“陈子定理”。
东汉末年的赵爽对《周髀算经》中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的注释和证明,画出了著名的“勾股圆方图”。
魏晋时期的刘徽也利用“割补术”证明了勾股定理,并反复利用它求圆周率。
八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²+b²=c²。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²+b²=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a²+b²=c²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实数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特点,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7、32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222π+8等;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xxxxxxxx01…等;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若|a|=−a,则a≤。
3、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²=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一、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ABCabc弦股勾勾: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股: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弦:斜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勾股数: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a,b,c、为勾股数,那么ka,kb,kc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附:常见勾股数:3,4,5; 6,8,10; 9,12,15; 5,12,133. 判断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经典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其他方法:(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用它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是:(1)确定最大边(不妨设为c);(2)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直角的三角形;若a2+b2<c2,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中c为最大边);若a2+b2>c2,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为最大边)4.注意:(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5. 勾股定理的作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边的关系。
(3)用于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4)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长为n的线段1。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勾股定理1、探索勾股定理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b和c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a2+b2=c2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①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3、勾股定理的应用第二章实数1、认识无理数①有理数:总是可以用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表示②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2、平方根①算数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数平方根②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数平方根是0③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
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④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⑤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个是a的算数平方,另一个是—,它们互为相反数,这两个平方根合起来可记作±⑥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a叫做被开方数3、立方根①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三次方根②每个数都有一个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开立方: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a叫做被开方数4、估算①估算,一般结果是相对复杂的小数,估算有精确位数5、用计算机开平方6、实数①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②实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数轴上每一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永远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7、二次根式①含义:一般地,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a叫做被开方数②=(a≥0,b≥0),=(a≥0,b>0)③最简二次根式:一般地,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也不含能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④化简时,通常要求最终结果中分母不含有根号,而且各个二次根式时最简二次根式第三章位置与坐标1、确定位置①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2、平面直角坐标系①含义: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②通常地,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勾股定理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勾股定理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内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
为a,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1)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
面积不会改变;
(2)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
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4.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
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
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
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逆定理的内容: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
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
说明:(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
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
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
的平方和与较长边的平方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定理中a,b,c及a2+b2=c2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
a2+b2=c,那么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但此时的斜边是 b.
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
三角形的一般步骤:
(1)确定最大边;
(2)算出最大边的平方与另两边的平方和;
(3)比较最大边的平方与别两边的平方和是否相等,
若相等,则说明是直角三角形。
三、勾股数
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
数.
四、一个重要结论:
由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所构成的三个正方形满足
“两个较小面积和等于较大面积”。
五、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解决圆柱侧面两点间的距离问题、航海问题,折叠问
题、梯子下滑问题等,常直接间接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
理的应用。
常见考法
(1)直接考查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2)应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3)实际问题中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误区提醒
(1)忽略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2)误以为直角三角形中的一定是斜边。
【典型例题】(2010湖北孝感)
[问题情境]
勾股定理是一条古老的数学定理,它有很多种证明方
法,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根据弦图,利用面积法进行证明,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提出把“数形关系”(勾股定理)带到
其他星球,作为地球人与其他星球“人”进行第一次“谈
话”的语言。
[定理表述]
请你根据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叙述勾股定理(用文字及
符号语言叙述);
[尝试证明]
以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为基础,可以构造出以a、b为底,以a+b为高的直角梯形(如图2),请你利用图2,验证勾股定理;
[知识拓展]
勾股定理
一、勾股定理概述
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令直角三角形ABC中,其中角C=90°,直边BC的长度为a,AC的长度为b,斜边AB的长度为c,则有
a²+b²=c²
①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是这个三角函数必须是直角三
角形,解题时,只能是同一直角三角形中时,才能利用它
求第三边边长
②在式子a²+b²=c²中,a、b代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代表斜边,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弄
错
③遇到直角三角形中线段求值问题(知识点详解见解直
角三角形),要首先向到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把“数”与
“形”有机结合起来,把直角三角形这一“形”与三边关
系这一“数”结合起来,是属性结合思想方法的典型。
④勾股定理的变式
在Rt△ABC中,其中角C=90°,直边BC的长度为a,AC的长度为b,斜边AB的长度为c,则
c²=a²+b²
a²=c²-b²=(c-b)(c+b)
b²=c²-a²=(c-a)(c=a)
c=根号下(a²+b²)
a=根号下(c²-b²)
b=根号下(c²-a²)
二、勾股定理证明方法
1.面积法
一个直角梯形由2个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和1个直角边为c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
因为三
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梯形的面积,所以可以列出
等式
1/2c2+2*1/2ab=(a+b)(b+a)/2,化简c2=a2+b2
2.赵爽证明法
以a、b为直角边(ba),以c为斜边作四个全等的直
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2ab.把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
∵RtΔDAH≌RtΔABE,
∴∠HDA=∠EAB.
∵∠HAD+∠HAD=90º,
∴∠EAB+∠HAD=90º,
∴ABCD是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c2.
―a,∠HEF=90º.
∵EF=FG=GH=HE=b
∴EFGH是一个边长为b―a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
(b-a)2.
∴4*1/2ab+(b-a)2=c2
∴a2+b2=c2
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
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最长边所对的角为直角。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识别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
一种理论依据,它通过数形结合来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在
运用这一定理时,可以用两短边的平方和a²+b²与较长边的平方c²做比较,如果
a²+b²=c²,则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若
a²+b²>c²,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若
a²+b²<c²,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