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 茉莉酸甲酯

合集下载

茉莉酸甲酯代谢变化与植物内源激素调控研究

茉莉酸甲酯代谢变化与植物内源激素调控研究

茉莉酸甲酯代谢变化与植物内源激素调控研究茉莉酸甲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植物中有很多重要的生理作用。

尤其在植物的抗逆境应答和防御机制中,茉莉酸甲酯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茉莉酸甲酯代谢变化和植物内源激素在其中的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了解植物对环境逆境的应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茉莉酸甲酯的合成和代谢途径茉莉酸甲酯是一种挥发性的萜烯类化合物,通常由茉莉酸和甲醇经过酯化反应合成。

茉莉酸是一种由于一些外源因子的刺激,如病菌侵染、环境胁迫等,引起植物产生的重要内源化合物。

茉莉酸会被茉莉酸羟化酶(JMT)氧化为1-表观茉莉酸(JA),然后通过酰辅酶A合成酯缩酸(JAR),最后合成茉莉酸甲酯(Me-JA),如图1所示。

在植物体内,茉莉酸甲酯的代谢与其生理作用密切相关。

一方面,Me-JA是植物抗病、抗虫、抗逆境的重要信号分子,能够诱导植物的防御反应,增强其生物学功能。

例如,Me-JA能够促进植物细胞壁的合成和增强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抵御能力。

另一方面,茉莉酸甲酯的代谢和信号传导机制非常复杂。

植物体内的一系列酶类和调节因子参与到Me-JA的代谢和蓄积过程中。

比如,多种急性期反应基因和茉莉酸加氧酶(JAO)等酶类都能够显著促进Me-JA的代谢和合成。

二、植物内源激素的作用机制植物内源激素是一类DNA结合性蛋白,能够在植物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中发挥调节作用。

植物内源激素参与到植物各种生理生化反应的中转过程中,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利用糖、含钾量、结构性蛋白和内环境等方面的重要生化反应。

内源激素感应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

一方面,内源激素的合成和代谢受到多种外源因素的影响,如热、病毒、坏境胁迫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的代谢途径和生成产物。

另一方面,内源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和转录调节子,参与到若干关键基因的发挥中。

三、植物内源激素对茉莉酸甲酯代谢的调控作用在植物的防御机制中,植物内源激素对茉莉酸甲酯的代谢调控作用至关重要。

茉莉酸甲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茉莉酸甲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陈 晨,胡秋倩,杨凯波,等.茉莉酸甲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2):1-11.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12.001茉莉酸甲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陈 晨1,2,胡秋倩1,杨凯波1,王奎萍1,喻方圆2,戴鹏飞3(1.扬州市职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江苏扬州225009;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37;3.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J)以其环保、无毒无害、广谱等优点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在农林业生产上有着广泛运用。

MJ能够调节植物营养生长,如改善植物香气成分、促进次生代谢物产生、调控植物光合作用等。

此外,MJ还影响植物的生殖生长,外源MJ可以调控植物开花时间、提高开花数量、延长花期;适宜浓度的MJ处理有利于植物结实,提高种实产量和质量。

MJ与植物抗逆性密切相关,植物受到外界胁迫后,体内抗氧化系统遭到破坏,生长发育受阻。

外源MJ处理可以提高植物体内相关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植物抵御不良生长环境的能力。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迅猛发展,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借助这些新方法,MJ生物合成过程中的重要基因、相关酶相继被揭示,一系列与MJ相关的基因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被阐明。

用外源MJ处理后,LOX、AOS、JMT等与MJ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被挖掘和鉴定,这些基因的高表达有利于MJ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MJ对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调控、增强植物抗逆性以及MJ调控的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关于MJ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MJ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关键词:茉莉酸甲酯;营养生长;生殖生长;抗逆性;分子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S1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3)12-0001-10收稿日期:2022-09-07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PAPD);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编号:SJKY19-0882)。

拟南芥对茉莉酸甲酯不敏感突变体的筛选与初步分析

拟南芥对茉莉酸甲酯不敏感突变体的筛选与初步分析
CHEN a Xi o—tn ,CHEN n ig Fa g—f n 2 S n Cu ag u i—x a , i

Hale Waihona Puke Z HE NG L n ,W ANG —r n W ANG o g—h a , i Ai o g , Zn u 2
( . o eeo i cec , ui gi l r a dF rs yU i ri ,F zo 5 0 2, hn ; . e 1 C U g f f S i e F j n A r ut e n oet nv sy uh u3 0 0 C ia 2 K y Le n a c u r e t L b rt yo i aoa r f o—ps c ea dC e s yBooy Miir f d c t n F zo 5 0 2 C ia o B et i n hmir il , ns yo E u a o , uhu3 0 0 , hn ) id t g t i
L MeA sc o e s etrs odc n e t t nfrsre igMeA —is n iv tnsf m ciaintg J wa h sn a eh l o c nr i o ce nn J h t h ao n e s iemua t o a t t — t r v o a gn tn irr . O emua t t n a c d MeA e itn ewa o n t —DNA f n i gs q e c s igmu t b ay a l n tn h e h n e J rss c sg ta d i T wi a s a kn e u n e l
位 于 A5 3 4 0( yoht a po i)和 A5 3 4 0( nl—r ae rti kns , ua v)之 间 。 tg 9 3 H pte cl rtn i e tg 94 Sf e t poe iae p tte l d n i

茉莉酸及其甲酯与植物诱导抗病性

茉莉酸及其甲酯与植物诱导抗病性

是 一 种抗 性 信 息传 递 链 的 中 间体 。
外 源 MeA能诱 导 植 物 特 异 基 因 的 表达 , 生 J 产
1一 3过氧 羟基 亚 麻 酸 向 1一X —D 2O O P A转 化 ) 感 染 易
Ma d c et 。 拟 南 芥 突 变 体 n ua s a x 一、 2 一、 2 d 8缺 乏 亚 麻 酸 , 内 MeA 含 量 极 低 , 不 能 积 体 J 既
因表 达 的机 制 不 十分 明确 , 此 有 人认 为 MeA 只 因 J
发子 处理 后 的植 物 及 细 胞 培 养 物 中 大 量 累 积 ¨ 。。 以不 同水 平 的 MeA 处 理 后 的 马 铃 薯 抗 植 物 病 原 J 侵染 的 能 力 有 所 提 高 。番 茄 突 变 体 J 5( 止 L 阻
ss a c it n e
WA G N— a , I N eA Dp r etfBo i c , h i gU i ri H nzo 10 9 N i n JA G D n( eat n o i ce e Z ea nv s) a gh u30 2 ) Y m s n jn 物 , 莉 酸 (am nc ai , 茉 js o i c d
J 从 一种 真 菌 中分 离 得 到 , 者 普遍 存 在 于 各 种 A) 两
植物 中 , 有 广 泛 的 生 理 功 能 。 许 多 研 究 表 明 , 具 M J 可作 为 病 原 物 、 发 子 及创 伤诱 导植 物 防卫 eA 激 基 因表达 的信号 分 子 。因此 , 关外 源 茉莉 酸 及其 有 甲酯诱 导 的植物 防 卫 反 应 及 其 信 号 转 导 的研 究 便 成为 当前人 们 注 视 的焦 点 。本 文 主要 介 绍 茉 莉 酸 及其 甲酯诱 导植 物 抗 病性 的研究 进 展 。

茉莉酸甲酯

茉莉酸甲酯

茉莉酸甲酯茉莉酸甲酯是一种芳香化合物,具有浓郁的花香味道。

它是从茉莉花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酯化合物。

茉莉酸甲酯在香水、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茉莉酸甲酯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领域。

茉莉酸甲酯具有独特的花香味道,让人联想到茉莉花的芳香。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较低的沸点和闪点。

茉莉酸甲酯可以通过茉莉花中的天然茉莉醇与甲酸酯化反应而得到。

它的化学式为C13H20O2,分子量约为208.3克/摩尔。

茉莉酸甲酯的制备方法有多种途径。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茉莉花提取物进行蒸馏,得到茉莉醇。

然后,将茉莉醇与甲酸反应,经酯化反应得到茉莉酸甲酯。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化学合成,将苯甲酸与茉莉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茉莉酸甲酯。

茉莉酸甲酯在香水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是许多著名香水中的常用成分之一。

茉莉酸甲酯的花香味道使其成为香水中迷人的花香调成分。

此外,茉莉酸甲酯还可以作为香料,用于食品和饮料中,增加香气和口感。

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溶解性,适用于各种食品配方。

除了香水和食品工业,茉莉酸甲酯还在化妆品中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作肌肤护理产品的成分,具有保湿和滋养肌肤的功效。

茉莉酸甲酯还可以作为柔顺剂,用于洗发水和护发素中,能够使头发更加柔软、光滑。

此外,茉莉酸甲酯还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用于皮肤炎、痤疮等问题的治疗。

茉莉酸甲酯在医药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它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癌活性。

研究表明,茉莉酸甲酯对某些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能有助于癌症的治疗。

此外,茉莉酸甲酯还具有镇静和安神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焦虑和失眠等问题。

总结起来,茉莉酸甲酯是一种具有浓郁花香的化合物,可通过茉莉花提取物或化学合成得到。

它在香水、化妆品、食品和医药领域中广泛应用。

茉莉酸甲酯具有独特的花香味道,可用于调制香水和增加食品的香气。

它还具有保湿、滋养肌肤的功效,并具有抗菌、抗炎和抗癌活性。

茉莉酸甲酯的应用前景广阔,为人们带来了美好的香氛体验和健康效益。

实验探究题(3)__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巧刷高考题型

实验探究题(3)__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巧刷高考题型

实验探究题(3)——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巧刷高考题型1.下图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的变化曲线,P点对应的浓度为红细胞吸水涨破时的NaCl浓度。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提取细胞膜的良好材料,原因是_________。

在低渗溶液中,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内容物后,剩余的部分称为“血影”,则“血影”的主要成分是_____。

根据图示可知,该红细胞在浓度为_____mmol·L-1的NaCl溶液中能保持正常形态。

(2)分析图,将相同的红细胞甲、乙分别放置在A点和B点对应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乙的吸水能力_________红细胞甲,原因是_________。

(3)研究者进一步实验发现,红细胞在清水中很容易涨破,而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在清水中不易涨破,红细胞快速吸水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CHIP28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科研人员将水通道蛋白CHIP28插入不含有水通道蛋白的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膜上,再将卵母细胞放清水中。

预期实验结果是____。

(4)为了进一步研究水通道蛋白CHIP28的功能,科研人员将水通道蛋白CHIP28插入人工制作的脂质体并置于某一溶液中,记录脂质体涨破的时间。

对照组则需要制作____。

该实验还可以证明水通道蛋白CHIP28运输水分子还具有____的特点。

2.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有专家据现有资料预测,大气中CO2浓度到下世纪中后期将是现在的两倍。

研究人员对玉米和大豆所处环境的CO2浓度分别进行如下控制:甲组为大气CO2浓度(375μmol·mol-1)、乙组模拟倍增的CO2浓度(750μmol·mol-1)、丙组是倍增后恢复到大气CO2浓度(先在倍增CO2浓度下生活60天,再转入大气CO2浓度下生活),两种作物的三种处理均设置重复组,测得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甲组乙组丙组项目玉米大豆玉米大豆玉米大豆净光合速率(μmol·m-2·s-1)29.88 21.24 30.95 33.79 25.33 18.24蒸腾速率(mmol·m-2·s-1) 3.18 6.01 1.69 5.90 3.18 6.01水分利用效率(mmol·mol-1)9.40 3.53 18.31 5.73 7.97 3.03注: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茉莉酸甲酯分子结构式

茉莉酸甲酯分子结构式

茉莉酸甲酯分子结构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植物生物学领域的植物激素,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产物。

茉莉酸甲酯的分子结构式为C14H20O3,具有类似植物荷尔蒙的生物活性。

它不仅在植物中起到调节生长发育、抗逆反应和防御机制的作用,还具有其他重要的应用价值。

茉莉酸甲酯是一种色彩浅黄的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味道,在植物体内主要是由α-亚油酸合成的。

它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多种调控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防御力,同时还可以诱导植物合成特定的次生代谢产物,如吲哚天冬氨酸类黄酮、萜类化合物等。

这些特性使茉莉酸甲酯成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抗病剂的重要研究对象。

除了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外,茉莉酸甲酯还具有其他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物活性,人们将其用作植物生长调控剂,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增产。

茉莉酸甲酯还被广泛应用于保护作物免受害虫和病原体侵害的农药中,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茉莉酸甲酯还被应用于果实的保鲜和风味改进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茉莉酸甲酯的合成方面,目前主要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两种方法进行。

化学合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合成原料进行反应合成,过程简单但产率较低;而生物合成的方法则是通过利用生物体内的酶合成,具有高效和环保的特点。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合成茉莉酸甲酯的研究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为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篇示例:茉莉酸甲酯,又称为醋酸苯酯,是一种常见的酯类化合物。

它的分子结构式为C9H10O2,化学式为C6H5COOCH3。

茉莉酸甲酯的化学结构中含有芳香环和酯基团,具有一定的香味和化学性质。

茉莉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香精、涂料、塑料、香水等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挥发性和稳定性,可用作香精香料的成分之一,赋予产品芳香和持久的香味。

COI1参与茉莉酸调控拟南芥吲哚族芥子油苷生物合成过程

COI1参与茉莉酸调控拟南芥吲哚族芥子油苷生物合成过程

COI1参与茉莉酸调控拟南芥吲哚族芥子油苷生物合成过程石璐;李梦莎;王丽华;于萍;李楠;国静;阎秀峰【摘要】芥子油苷是一类具有防御作用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外源激素茉莉酸对吲哚族芥子油苷的合成具有强烈的诱导作用,但茉莉酸调控吲哚族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野生型和coi1-22、coi123两种突变体为研究材料,通过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比较了拟南芥野生型和coi1突变体植株吲哚族芥子油苷含量、吲哚族芥子油苷合成前体色氨酸的生物合成基因(ASA1、TSA1和TSB1)、吲哚族芥子油苷生物合成基因(CYP79 B2、CYP79B3和CYP83B1)及调控基因(MYB34和MYB51)的表达对MeJA的响应差异,由此确定茉莉酸信号通过COI1蛋白调控吲哚族芥子油苷生物合成,即茉莉酸信号通过信号开关COI1蛋白作用于转录因子MYB34和MYB51,进而调控吲哚族芥子油苷合成基因C YP79 B2、C YP79 B3、CYP83B1和前体色氨酸的合成基因ASA1、TSA1、TSB1.并且推断,COI1功能缺失后,茉莉酸信号可能通过其他未知调控因子或调控途径激活MYB34转录因子从而调控下游基因表达.【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2(032)017【总页数】7页(P5438-5444)【关键词】茉莉酸;COI1;吲哚族芥子油苷;拟南芥【作者】石璐;李梦莎;王丽华;于萍;李楠;国静;阎秀峰【作者单位】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325035;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325035;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325035;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325035;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325035;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325035;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325035【正文语种】中文芥子油苷(glucosinolate)是一类含氮、含硫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分布于十字花科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南芥
中文学名:阿拉伯芥(拟南芥)
拉丁学名:Arabidopsis thaliana
别称:阿拉伯鼠耳芥、拟南芥、鼠耳芥、阿拉伯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十字花目
科:十字花科
属:鼠耳芥属(拟南芥属)
英文名称:Thale Cress
个体特征
阿拉伯芥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成为一种典型的模式植物,其原因主要基于该植物具有以下特点:阿拉伯芥1
(1)植株形态个体小,高度只有30cm左右,1个茶杯可种植好几棵;(2)生长周期快,每代时间短,从播种到收获种子一般只需6周左右;(3)种子多,每株每代可产生数千粒种子;(4)形态特征简单,生命力强,用普通培养基就可作人工培养;(5)基因组小,只有5对染色体。

虽然阿拉伯芥在许多方面“简单”,但它的大多数基因与其他“复杂”的植物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另外,由于这种植物的全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因此可以预测,阿拉伯芥在植物学所有领域的研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阿拉伯芥2
阿拉伯芥的基因组是目前已知植物基因组中最小的。

每个单倍染色体组(n=5)的总长只有7000万个碱基对,即只有小麦染色体组长的1/80,这就使克隆它的有关基因相对说来比较容易。

阿拉伯芥是自花受粉植物,基因高度纯合,用理化因素处理突变率很高,容易获得各种代谢功能的缺陷型。

例如用含杀草剂的培养基来筛选,一般获得抗杀草剂的突变率是1/100000。

由于有上述这些优点,所以阿拉伯芥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

繁殖培育
概述
阿拉伯芥
在一般的温室或人工气候室条件下,从阿拉伯芥种子的春化至第一批角果成熟大约需8周左右时间。

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生长条件以达到使阿拉伯芥提前或推后开花结实的目的。

如延长每天的光照时间,可使阿拉伯芥明显地提前开花结实,利用每天接近24小时的光照条件培养,甚至在6周左右即可收获第一批成熟角果。

阿拉伯芥的这一特性使实验工作周期大大缩短,特别是对于许多遗传分析工作,比利用一般的高等植物材料(如麦类、豆类作物)可以成倍地节约时间。

阿拉伯芥是野生的双子叶草本植物,在野外自然条件下一般春季萌发,到夏季即种子成熟。

应该说阿拉伯芥的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并无十分特殊的要求,因此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种植及管理也相对比较简单。

但中国许多实验室反映,阿拉伯芥的培养较为困难,幼苗时发生死亡、或抽薹后植株生长瘦弱等现象经常发生;而且经常发生较严重的虫害等。

一、生长室(或培养室)条件
阿拉伯芥
如果有条件较好的日光温室(包括夏季有降温装置、冬季的晚上可以增温等),可以直接在温室内培养阿拉伯芥。

但如果没有现成可用的温室,而新建温室又投资太大,可选择一般实验楼的普通房间稍加改装即可作为阿拉伯芥的培养室。

(1)温度条件:适宜阿拉伯芥生长的温度在18℃至22℃之间,一般高温以不超过25℃为宜。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可控温的制冷/加热机组作为培养室的温度控制装置。

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冷暖两用式空调机,空调机的功率大小可根据培养室的面积和光源功率的大小而定。

根据经验,一间12平方米左右大小的培养室,按照不大于5 kw的日光灯光源配置(作为主要散热源的日光灯镇流器部分可安装在培养室外),有2台1.5匹的空调机就能满足中国北京地区四季条件下培养室内的温度调节。

如果选用功率较大的特殊光源,可在生长室内装一玻璃隔层,将隔层与用于培养阿拉伯芥的空间之间尽可能密封,用通风的方式将隔层内的光源散热消除。

除非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有特殊要求,阿拉伯芥的一般培养过程对光质的要求也不严格,仅用一定密度的日光灯管就可以达到要求。

在培养室内可摆放多层培养架,每层安装5至6支40 w 的日光灯即能达到所需光照强度。

(2)光照条件:阿拉伯芥的生长不需要很强的光照,将生长室内的光照强度控制在80℃。

(3)湿度:在阿拉伯芥幼苗期,培养室内最好保持相对湿度在75%至80%之间。

待阿拉伯芥长至2对以上真叶后,只要维持一般的湿度即可,不必特别增加湿度。

增加培养室内湿度可用一般的市售家用加湿器即可。

如果室内培养的阿拉伯芥生长期各不相同,可采用对幼苗局部塑料薄膜保湿的方法,而不必将整个培养室维持在较高湿度。

二、播种前种子的处理
在播种前最好将种子进行消毒、春化处理。

可用0.5% 次氯酸钠和0.01% Triton-X 100混合液将种子消毒10分钟,再用无菌水清洗3-4次,以免植株发生病害。

对于有时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的幼苗,可采用同样的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

种子的春化处理并不是必必需的,但春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对种子的春化处理可以直接在一般的冰箱里(4℃左右)进行,将消毒后的种子在湿润条件下春化2至3天后可进行播种。

三、种植及一般管理
待幼苗长出至少2对真叶后,可适当进行间苗使植株间有一定间隔距离,以保证植株个体生长健壮、结实饱满。

培养阿拉伯芥经常会遇到蚜虫的危害,可根据虫情用稀释2000至3000倍的爱福丁或虫螨齐克交替使用以灭虫。

为防止病虫害,还应注意对所用营养土的灭菌、灭虫卵处理,特别是对在使用过程中曾发生病虫害的营养土应该进行处理或废弃不再使用。

),黑暗/光照周期为12/12小时或10/14小时,光照强度为80―120 °C之间为宜(勿超过25°C―22°播种时可将春化后的种子直接播于预先浸湿的营养土(可在花市购得)与蛭石的混合物中,种子应播于混合土的近表面(切忌深播)。

为保证出苗整齐,每一位点可播数粒种子。

为保持湿度,在播种后可用塑料薄膜将盆(或育苗盘)覆盖,待幼苗长出2对真叶后再将薄膜去掉。

培养室温度以20°C为标准。

四、生态型
目前发现的拟南芥共有750多个生态型,这些生态型的拟南芥在形态发育,生理反应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作为模式植物的拟南芥在实验室中最为常见的三种生态型分别是Landsberg erecta(Ler)、Columbia(Col)、Wassilewskija(Ws),其中Col 生态型用于拟南芥的全基因组测序,Landsberg erecta是另外一种生态型Landsberg的erecta基因缺失的突变体。

茉莉酸甲酯
茉莉酸(JA)和茉莉酸甲酯(MeJA)作为与损伤相关的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广泛地存在于植物体中,外源应用能够激发防御植物基因的表达,诱导植物的化学防御,产生与机械损伤和昆虫取食相似的效果.大量研究表明,用茉莉酸类化合物处理植物可系统诱导蛋白酶抑制剂(PI)和多酚氧化酶(PPO),从而影响植食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能增加过氧化物酶、壳聚糖酶和脂氧合酶等防御蛋白的活性水平,导致生物碱和酚酸类次生物质的积累,增加并改变挥发性信号化合物的释放,甚至形成防御结构,如毛状体和树脂导管.经茉莉酸处理的植物提高了植食动物的死亡率,变得更加吸引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挥发性化合物--茉莉酸甲酯可以从植物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在细胞质中被酯酶水解为茉莉酸,实现长距离的信号传导和植物间的交流,诱导邻近植物产生诱导防御反应.茉莉酸和茉莉酸甲酯分别具有4种立体异构,其中具有活性的是顺式结构,但顺式结构不稳定,会差向异构化为反式结构.茉莉酸的代谢物(Z)-茉莉酮(cis-Jasmone)具电生理活性,在植物诱导防御中起作用,并且在防御信号的作用上不同于茉莉酸和茉莉酸甲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