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定位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中国地理西北地区练习及答案解析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一)夯实基础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1~3题。
1.图中城市①的主要工业部门是()A.采掘工业B.机械工业C.棉纺织工业D.毛纺织工业2.图中城市③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原料来源地组合正确的是()A.采煤工业——鄂尔多斯的煤B.钢铁工业——白云鄂博的铁矿石C.毛纺织工业——内蒙古草原的羊毛D.制糖工业——河套平原的甜菜3.连接城市②③的铁路是()A.京包线B.包兰线C.包神线D.集二线【解析】①是呼和浩特,其毛纺织工业发达;②是集宁,③是包头,其主导产业是钢铁工业,铁矿石来自白云鄂博,连接②③的铁路是京包线。
【答案】 1.D 2.B 3.A下图为我国额尔齐斯河流域上游河段示意图,图中甲镇在世界地质界被称为“稀有金属博物馆”,是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源头。
读图完成4~5题。
4.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A.该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B.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C.图示区域地势北高南低D.丰水期出现在冬季5.甲镇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是()A.有色金属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科技力量雄厚【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可判断,该流域位于我国新疆北部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时,冰雪融水最多,河流径流量大,为丰水期,冬季流量小,为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由河流形态可推断图示区域北高南低。
第5题,由材料可知,甲镇在世界地质界被称为“稀有金属博物馆”,故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为其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最主要优势。
【答案】 4.C 5.A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回答6~8题。
6.与其他沙漠相比,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A.年均温低蒸发弱B.山地降水丰富C.积雪融水丰富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7.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8.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解析】第6题,由图文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该地降水稀少,但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说明冬季降雪量较大,春季融雪量大,使水资源相对我国其他沙漠充足,利于植物生长,所以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
中国地理试题及详细答案

中国地理试题及详细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A. 上海B. 广州C. 北京D. 深圳答案:C2. 长江是中国的第几大河流?A. 第一大河B. 第二大河C. 第三大河D. 第四大河答案:A3.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A. 太湖B. 鄱阳湖C. 洞庭湖D. 青海湖答案:D4.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A. 台湾岛B. 海南岛C. 崇明岛D. 舟山岛答案:A5. 中国的陆地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几?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C二、填空题6. 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约为_________平方千米。
答案:960万7.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约为_________千米。
答案:180008. 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其中_________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华北平原9. 中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
答案:塔克拉玛干沙漠10. 中国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
答案:塔里木盆地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答案: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接欧亚大陆,北濒蒙古高原,南临东南亚,具有丰富的地理位置优势。
中国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复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12. 描述中国的主要地形区。
答案: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这些地形区各具特色,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国河流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中国的河流众多,其中长江和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和能源开发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河流为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为工业提供了水力发电的能源,同时也促进了水上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我们对中国的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学习和探索,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A2. 中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成都答案:B3. 下列哪个省份不属于中国?A. 广东B. 福建C. 越南D. 浙江答案:C4.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大约是多少?A. 14000公里B. 18000公里C. 22000公里D. 28000公里答案:B5. 长江的源头位于哪个省份?A. 青海B. 四川C. 云南D. 西藏答案:A6. 中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 巴丹吉林沙漠D. 腾格里沙漠答案:A7. 下列哪个城市被誉为“东方之珠”?A. 北京B. 上海C. 香港D. 澳门答案:C8.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A. 牡丹B. 菊花C. 荷花D. 梅花答案:A9. 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是:A. 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B. 峨眉山、青城山、五台山、普陀山C. 峨眉山、九华山、武当山、普陀山D. 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武当山答案:A10. 下列哪条河流不是长江的支流?A. 汉江B. 嘉陵江C. 雅鲁藏布江D. 赣江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直辖市?A. 北京B. 上海C. 重庆D. 天津E. 广州答案:A、B、C、D2. 中国的四大高原包括: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E. 东北平原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邻国?A. 俄罗斯B. 印度C. 日本D. 韩国E. 越南答案:A、B、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领土面积是世界第三大。
(对)2.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
(错)3. 中国的陆地边界线长达2.2万公里。
(对)4. 中国的人口超过14亿。
(对)5. 中国的首都是上海。
(错)6.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超过1.8万公里。
中国地理专项训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中国地理专项训练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69小题)读我国沿105°E 地形剖面图(图1),完成1~3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云贵高原B.②为渭河平原C.③为四川盆地D.①为黄土高原2.符合③地地形特征的是( )A.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B.远看是山。
近看是川C.海拔较高,“世界屋脊”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3.位于②地的直辖市的简称是( )A.京B.津C.沪D.渝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
图2为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 及年均增长率统计图,表1为六省人口占全国比重统计表。
读图表,完成4~6题。
4.与前一个10年相比,2010到2020年的10年,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是( )A.保持高速增长B.保持低速增长C.表现为负增长D.增长速度不变5.从表中可以看出,2021年常住人口占全国比重增长比较明显的集中在( )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四川盆地6.与2010年相比,我国少儿人口(0~14岁)比重回升。
原因最可能是( )A.生育政策的调整B.医疗条件改善C.人口出现负增长D.经济发展很快读甲乙丙丁四省区轮廓图图(图3),完成7~9题。
图 1 /% 2.5 2 1.5 1 0.5 0 图2 表1甲 乙丙 丁图37.图中山脉不属于阶梯分界线的是( )A.甲B.乙C.丙D.丁8.我国领土最北端和最东端均位于( )A.甲B.乙C.丙D.丁9.地跨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省区是( )A.甲B.乙C.丙D.丁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丰沛,但多渗漏到地下流失。
地质专家曾钻探至地下300米深,仍然找不到水,当地人畜饮水困难。
据此完成9~12题。
10.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A 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11.当地人畜饮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全年高温,蒸发旺盛B.工农业用水量大C.特殊的地质条件不利于储水D.水体污染严重12.解决当地人畜饮水困难,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海水淡化 B.开采地下水 C.人工降雨 D.修建蓄水池图4中的数码代表我国的四个城市。
中国地理空间定位训练一

中国地理空间定位训练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地理空间定位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导航出行到资源勘查,从城市规划到环境保护,地理空间定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技能。
为此,本文将介绍中国地理空间定位训练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读者提高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中国地理空间概述1.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接欧亚大陆。
从南北地理分界线来看,我国南濒南海,北界是秦岭、淮河一线。
从东西地理分界线来看,我国东界是黑龙江、乌苏里江一线,西界是帕米尔高原。
2.地理特点我国地理特点丰富多样,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海域等。
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
从南到北,气候类型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
3.行政区划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和乡镇级四个层次。
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共有333个,县级行政区共有2844个,乡镇级行政区共有38771个。
三、地理空间定位方法1.地理坐标系地理坐标系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上某一点的经纬度的系统。
常见的地理坐标系有笛卡尔坐标系、高斯-克吕格坐标系等。
2.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一种通过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互结合,实现对地球表面现象的描述、分析和可视化的技术。
GIS在地理空间定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用于制作地图、分析地理数据等。
3.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从高空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遥感图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土地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
在地理空间定位训练中,遥感图像可以帮助读者识别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信息。
四、地理空间定位训练实践1.地形地貌识别通过观察遥感图像、地图等资料,学会识别不同地形地貌,如山地、平原、盆地等。
2.行政区划识别学会通过地图识别各级行政区划,了解各地理实体的归属关系。
3.地名解析研究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地名与地理环境、民族迁徙等关系。
中国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以下哪个地方?A. 曾母暗沙B. 钓鱼岛C. 黄岩岛D. 南沙群岛答案:A解析:中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位于北纬3°58',东经112°17'。
2.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哪一个?A. 洞庭湖B. 鄱阳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B解析: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面积达到3,145平方公里。
3. 下列哪一个不是中国四大高原?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答案:B解析:中国四大高原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内蒙古高原是四大高原之一,所以选项B不是四大高原之一。
4.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答案:A解析: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300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多个省份,最终注入东海。
5. 中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 巴丹吉林沙漠D. 库木塔格沙漠解析: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位于新疆南部,面积约为33万平方公里。
6.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A. 海南岛B. 台湾岛C. 崇明岛D. 舟山群岛答案:B解析:台湾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面积约为36,000平方公里。
7. 下列哪一个不是中国五大淡水湖?A. 洞庭湖B. 鄱阳湖D. 洪泽湖答案:D解析:中国五大淡水湖包括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
洪泽湖是其中之一,所以选项D不是五大淡水湖之一。
8.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是多少?A. 1.8万公里B. 2.2万公里C. 3.2万公里D. 4.2万公里答案:B解析: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约为2.2万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9. 中国最大的盆地是?A. 塔里木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柴达木盆地D. 四川盆地答案:A解析: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盆地,位于新疆南部,面积约为53万平方公里。
中国地理练习题(附答案)

中国地理练习题(三)一、选择题读右图,图中甲乙为两个岛屿,回答1-3题Array ( )1.甲乙两个岛屿的共同点是A.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B.夏季均盛行西南季风C.都分布在太平洋中D.西侧都有暖流经过( )2.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①地跨热量带较多②人工引进品种较多③东西降水差异大④植被垂直分异显著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 )3.甲岛大量生产笔记本电脑,这种工业属于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技术密集型 D.劳动密集型( )4.我国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省分别是A黑和琼B黑和粤C新和台D内蒙古和琼( )5.小明的中国行政区拼图掉了一块,空缺位置的右边是江西,左边是贵州,上面是湖北,下面有两广,缺失的省区是A湖南B四川C重庆D安徽读图2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6-7题。
( )6.小李同学的家乡,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他家乡所在的省份可能是A.甲或乙B.乙或丁C.甲或丙D.丙或丁( )7.两湖两广两河山”所指的下列八个省区中互不相邻的一组是A湖南、湖北 B广东、广西 C河南、河北 D山东、山西( )8.某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气候干旱,油气资源丰富等,该区域是Array( )9.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海南黎族同胞说:“我们栽种的苹果个大香甜”B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的客人”C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的甘蔗又获大丰收”D壮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传统而盛大的节日”读上面我国四个省的轮廓图,回答10—12题( )10.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11.关于图四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有著名的旅游景区——黄山B、②省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C、③省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D、④省有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12.我国每天最早看到日出的地地方位于A、①省B、②省C、③省D、④读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3-15题。
高考地理-中国地形练习及答案解析

中国的地形(一)夯实基础1.下图中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正确的是( )【答案】 B【解析】太行山西边为山西省,东边为河北省。
昆仑山北部为塔里木盆地,南部为青藏高原。
黄河东边为山西,西边为陕西。
祁连山北部是第二级阶梯,南部是第一级阶梯。
读图,回答2~3题。
2.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3.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答案】 2.D 3.C【解析】结合四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山脉走向判断:①是大兴安岭;②是太行山,东侧是华北平原,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西侧是黄土高原,粮食作物以谷子为主;③是巫山;④是武夷山,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武夷山东侧是闽江水系,西侧是长江水系,山脉东西两侧的农业类型都是水稻种植业。
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都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读下面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4~5题。
4.图中山脉是( )A.太行山 B.天山 C.秦岭 D.喜马拉雅山5.山脉以南地区分布的自然带主要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答案】 4.C 5.B【解析】第4题,图示山脉海拔2 200米,由坡向可知是东西走向,结合纬度可判断是秦岭;太行山是南北走向,纬度略高;天山海拔超过6 000米,纬度高;喜马拉雅山海拔超过8 000米,纬度略低。
第5题,秦岭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读“沿109°E、32°N~37°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6~7题。
6.A地位于黄土高原,D是四川盆地,则C山脉是( )A.秦岭 B.太行山 C.武夷山D.南岭7.关于C山脉的地理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B.是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C.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位于我国1月0℃等温线上【答案】 6.A 7.D【解析】第6题,由于图中的剖面图是位于109°E、32°N~37°N之间,再结合图中的图例信息可以判断图中的B是渭河平原,其形成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式断裂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定位专训
一.选择题
1.A、B、C、D分别对应
一月0℃等温线
400mm年等降水线
人口地理界线
内外流域分界线
2. 图示时间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3.该地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河西走廊
4.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
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5.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季节变
化小
6.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7.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8.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9.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10.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 )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11.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二.综合题
(1)描述图示地区地形的主要特点。
(8分)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中部主要为平原,西部、北部和东部为山地
(2)比较嫩江干流东西两侧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
(4分)
西侧支流数量多,东侧少(2分);西侧向东南流,东侧向西南流(2分);西侧支流流域面积广(2分);西侧支流流程长(2分)(任答3点,得6分)
解析:水系特征从支流数量、流向、流域面积、流程、河道叙述即可。
(3)指出松花江汛期出现的季节,并解释其成因。
(6分)
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季。
春汛形成原因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汛形成原因主要是雨水(大气降水)补给。
(4)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简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
①工业基础好;②自然资源丰富;③专业人才多;④交通便利;⑤政策支持。
(任答4点,得8分)
描述松花江河流水文特征
河水主要来自降水和季节性冰雪融水;径流量丰富;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和春季;周围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水位落差小,冬季有结冰期。
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