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桥梁设计指导手册簿(设计经验总结材料2018)
桥梁结构设计指导书

a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结构设计应包括上部结构设计和下部结构设计两大部分。
上部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截面尺寸的拟定,内力计算(包括恒载内力、活载内力和附加内力的计算,内力组合,内力包络图的绘制),配筋设计,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应力验算,最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验算,刚度验算,有的桥型如拱桥的主拱圈,斜拉桥的主塔等还需进行稳定性验算。
下部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桥墩、桥台及其基础的设计计算。
课程设计的过程也是学生熟悉和应用设计规范的过程,在此阶段要求学会遵循《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进行桥梁设计。
一、上部结构设计(一)截面尺寸的拟定在方案阶段只是初步选定了截面的形式和轮廓尺寸(如梁高,翼缘宽度等),其余的细部尺寸(如箱梁的顶板厚度、底板厚度、腹板厚度、加腋尺寸等)尚未最后决定。
细部尺寸的确定可参考已建成的相同桥型,相近跨径、桥宽、荷载标准的桥梁的截面尺寸;可根据方案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1、受力如:在梁式体系中截面主要受弯,其上下缘承受拉、压力而腹板承受剪力。
因此顶板和底板的厚度应由拉、压应力控制,腹板厚度由剪应力控制。
T梁的翼缘板和箱梁的顶板除了作为主梁的一部分承受纵向弯矩外,还起桥面板的作用,承受横向弯矩,这部分尺寸必需先定下来,以免到最后加大返工工作量。
因此,在梁式体系中计算内容的第一部分就是桥面板的计算。
2、构造有时截面尺寸不是受力控制而是构造控制。
如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混凝土不受力,仅起保护钢筋的作用,此时构件的尺寸在混凝土满足规范要求的保护层厚度的前提下尽量取小值,以减小构件自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或箱梁的顶、底板,腹板厚度除了应满足受力要求外还应考虑预应力管道的布置要求,采用什么预应力体系,管道外径尺寸多大,如果需要多排或多列布置则考虑排、列间距后再加上外面普通钢筋和混凝土保护层即为构造要求的板厚,在预应力筋锚固截面还需考虑锚垫板的尺寸大小及锚头所占的最小尺寸。
桥梁设计指导书

桥梁、涵洞设计指导书为明确设计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优质、按时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特编制桥涵、分离式立交设计指导书(本设计指导书适用于常规结构,对特殊的桥梁结构要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具体内容如下:一、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农村道路桥梁2、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二级公路及以上),公路-II级(二级公路以下)3、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 1/300大、中、小桥、涵洞、路基 1/100注:其余未列出部分根据桥规定执行4、地震设计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基本烈度为VI度,按Ⅶ度设防。
(湖北省内可适用)5、被交叉道路净高要求(净宽可根据原路情况调整,净高统一按以下标准标注)。
高速、一级、二级公路净高:5.00m三级、四级公路净高:4.50m城镇道路主干路汽通净高:3.50m,净宽不小于6.0m机通净高:2.70m,净宽不小于4.5m人通净高:2.20m,净宽不小于4.0m对现有道路宽度大于标准尺寸的采用现有道路宽度,桥下净高地方有特殊要求的,可能的前提下原则上满足地方要求,但桥型布置图立面中通道净高设置应按照规范要求标准标注。
汽通、机通、人通,净高要求扣除道路路面铺装结构层厚度。
对净高满足、但净宽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通道,列入涵洞工程设置表。
对通道+排灌结合设计的涵洞,边沟侧向应考虑设置护栏设施。
其余技术指标均按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设计深度应满足《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
图表格式应满足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的要求。
图纸右下方文字部分统一称“附注”。
二、施工图设计内容第四篇桥梁、涵洞1、说明2、桥梁设置一览表3、主要工程数量表4、桥梁设计图(1)桥位平面图(桥下有道路穿过的桥梁须示意桩位)(2)桥型总体布置图(3)全桥桩位坐标表(4)桥梁上部构造图(采用标准图的应在桥型图附注说明中说明清楚)(5)桥台一般构造图及相应钢筋布置图(桥台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横向地形起伏较大时);钢筋图包括肋板、承台、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台帽、支座垫石、耳背墙、牛腿、挡块、U台侧墙钢筋图及U台台后排水统一绘制通用图)(6)桥墩一般构造图及相应钢筋布置图(桥墩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横向地形起伏较大时);钢筋图包括墩柱钢筋图、系梁钢筋图、承台钢筋图、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墩帽、支座垫石、挡块钢筋图统一绘制通用图)(6)附属结构(桥面系平面布置、护栏、泄水管(集束排水构造)、锥坡、搭板)(采用标准图的应在桥型图附注说明中说明清楚);5、涵洞设置表(各种涵洞列同一表)6、涵洞工程数量表(各种类型涵洞分列)7、涵洞设计图(各种类型涵洞分别绘制,要求一涵一图)第六篇路线交叉1、互通区桥梁设置一览表2、分离式立体交叉设置一览表3、分离式立体交叉主要工程数量表4、分离式立体交叉设计图同第四篇桥梁、涵洞,但桥位平面不出5、通道、天桥设置、渡槽一览表三、施工图设计出图要求1、图纸格式按制图标准,严格区分线条粗细、类型,要求图纸整洁,布局合理,同一图纸内同一性质的数字及汉字应统一字体类型和大小,图框必须采用标准图框(图框采用外部参照)。
桥梁设计软件桥绘通_中小桥设计手册范本

桥梁设计软件桥绘通_中⼩桥设计⼿册范本⽤户⼊门⼿册昆⼭路通软件技术⼆零⼀⼀年六⽉前⾔⾸先恭喜您成为路通软件《桥绘通系列软件》的新朋友,并欢迎您使⽤桥绘通之中⼩桥梁设计篇2011版,希望它能使您的设计⼯作变得轻松愉快!在软件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和朋友的热忱关注和⼤⼒⽀持,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此我们表⽰深深的感!在总结多家⽤户和朋友的使⽤意见,充分了解⼯程设计对软件的实际需求,我们⽤了近两年的时间投⼊了⼤量的⼈⼒编写出了桥绘通之中⼩桥梁设计篇。
程序我们采⽤了最先进的软件技术和CAD技术,结合新规和新版通⽤图,提出了新⼀代中⼩桥梁CAD软件设计思想----中⼩桥⾃动化设计,真正实现了⾯向设计、⾯向桥梁、⾯向⼯程的⾃动化设计⽅法,让你从繁重的绘图⼯作中解放出来。
在本⼿册的编写上,我们侧重于介绍软件的操作流程,让⽤户更好更快捷的掌握本软件,结合以后推出的视频,让您很快上⼿。
⽬前我公司推出的其他⾃主的软件产品还有:路通桥梁通⽤图图管理绘制系统欢迎⽤户向我公司索取其它产品的详细资料。
以后还会陆续推出桥绘通系列软件,欢迎及时关注,并希望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册编写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望不吝指正!希望您将使⽤⼼得及时反馈给我们,我们将以最优质的售后服务回报您,感您的⽀持!愿桥绘通之中⼩桥梁设计篇成为您设计的好帮⼿!⽬录第⼀章概述 (3)1.1功能介绍 (3)1.2主要特⾊ (3)第⼆章基础⼊门 (4)2.1总体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程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模板定制与修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图框及图框⽂字的定制与修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8桥梁设计年终工作总结

2018桥梁设计年终工作总结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肯定会有自己的收获,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8桥梁设计年终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2018桥梁设计年终工作总结1 本人于xx年来到xx建筑设计院工作,有幸成为了集团的一名员工。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学习,自己在专业技能上和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将本人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回顾这几个月来的工作,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并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此对公司各位领导及各位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公司给我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一、实习阶段的认识与学习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从事设计工作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有幸成为xx建筑设计院的一员,在刚刚开始工作的这几个月,尽快适应了工作的环境,融入到设计院这个集体中。
在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关怀、支持与帮助下,认真学习钢结构设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累经验。
这期间主要学习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钢结构设计手册、建筑设计规范、结构设计规范等等,特别是对于钢结构设计的理念,由初步的认识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水平。
这几个月学了提工程量,工程量报价,门式刚架的设计,通过做这些工作,对钢结构轻型房屋设计的认识逐步提高,各构件的连接与设计更加全面、经济合理。
在此期间,通过办理资质升级文件,整理简单的资料,锻炼了耐性,认识到做任何工作都要认真、负责、细心,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与集团各部门之间联系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逐步提高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领会设计工作的核心,本着*集团“崇尚完美,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不遗余力”的企业口号,积极响应、倡导“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的企业信誉精神,为设计院的发展多做贡献。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通过近几个月的实习,使我认识到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还很欠缺,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能掉以轻心,要更加投入,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这样下来感觉自己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
桥梁设计常用数据手册

桥梁设计常用数据手册一、前言桥梁是连接两地域的交通工程,是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桥梁的设计、建造和维护安全可靠,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数据和参数。
本手册将介绍桥梁设计常用的各种数据,包括桥梁材料性能数据、桥梁结构设计参数等,旨在为桥梁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参考依据。
二、材料性能数据1. 钢材:包括强度、屈服点、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参数,以及耐腐蚀性能、焊接性能等其他相关数据。
2. 混凝土: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抗裂性能等物理力学性能参数。
3. 预应力钢筋:包括张拉应力、裂纹宽度限值、腐蚀率等相关数据。
三、桥梁结构设计参数1. 桥梁跨度:单跨、连续梁和斜拉桥等不同类型桥梁的最大跨度和最小跨度参数。
2. 桥梁载荷:静载荷、动载荷、交通荷载等不同情况下的设计荷载参数。
3. 桥墩设计:包括桥墩形式、抗震参数、承载能力等相关数据。
4. 梁式桥设计:包括桥梁梁体截面参数、受力计算参数、防撞设计参数等。
四、施工和维护数据1. 施工工艺参数:包括浇筑混凝土的时间、温度控制、隧道施工参数等。
2. 桥梁维护数据:包括涂料种类、防腐剂种类、钢桥梁防腐蚀设计参数等。
五、其他相关数据1. 环境参数:包括气候环境、地质环境等对桥梁设计的影响参数。
2. 桥梁经济性指标:包括建设成本、使用成本等经济指标数据。
六、总结本手册收集整理了桥梁设计常用的各种数据,包括材料性能数据、结构设计参数、施工和维护数据等,为桥梁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了一份全面的参考手册。
在进行桥梁设计时,可以根据本手册提供的数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以确保桥梁的设计、建造和维护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中小桥梁设计指导手册(设计经验总结)[全面]
![中小桥梁设计指导手册(设计经验总结)[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8114d0deb84ae45c3b358cb1.png)
公路中小桥施工图设计指导手册一、一般规定1、中小桥梁桥跨尽量采用标准跨径,主要有8米、10米、13米、16米和20米,除8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其余均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2、桥梁板梁应采用工厂化预制,因接线道路运输条件受限可采用整体现浇梁,但桥跨不宜超过10米,且一般优先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3、跨河桥跨布置一般采用单跨或者奇数跨,非特殊情况不允许在河道中心处布置基础.4、桥长布置尽量以不压缩河道为基准,宜长不宜短.但应注意与桥头交叉道路的衔接.5、桥梁偏角应以跨越河道方向一致,最大偏角为45°,自然河道不宜采取裁弯改直、局部改线顺接等方案.若无法满足与水流方向一致,应尽量加大桥跨减少水中桥墩数量.6、单独改造桥梁不宜设置在曲线上.曲线上桥梁应采取弯桥直做、平分失距、径向折线布置、帽梁预留T形湿接头、护栏调整曲线等方法进行曲线调整,极限情况下可采用加大桥宽方式,一般不宜采用现浇梁.7、桥梁下部一般宜采用灌注桩基础.8、单独改造桥梁桥面铺装应采用混凝土结构,厚度最小不宜小于12厘米.9、桥梁的建筑高度应按规范要求高出洪水位最小50厘米控制,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引道不宜大于5%;位于城镇混合交通繁忙段均不得大于3%.10、弱电和自来水管设施可以通过桥梁过河,严禁易燃、易爆、高压等管线设施利用或通过桥梁.二、不允许出现的重大失误1、桥位坐标、细部构造尺寸、标高错误;2、工程量出现重大错误的(如双幅按单幅计量的、构件量成倍错误的);3、主要构件尺寸前后不一(如总体图与构造图前后不一致的;桩距、桩径、桩长、标高及盖梁尺寸等前后不一致的).三、前期应做的工作1、现场调查基础资料:业主需求明确、洪水位、通航情况、老桥情况、河道及道路相关规划、周边环境(有无建筑物:临近房屋建筑、水利设施、过桥管线等)、高压杆线、接线道路是否方便运梁、现场吊装板梁条件是否满足空间要求、老桥若为扩大基础或者附近高压线是否影响打桩等);○1桥梁跨径的确定:a对于农村路上中小桥,考虑到运梁条件、吊装条件及水位较高时要慎用20米板梁.b尽量采用标准跨径,由于省厅农桥补助标准已改变,中小桥补助标准相同,故不推荐采用10+11+10等类似“硬凑的中桥”.c桥跨大小应结合河道宽度和上下游既有桥梁建设情况合理布局,必要时应与地方水利部门或者管理部门协商确定书面的桥跨、桥宽等相关的协议.d桥梁偏角尽量与河道一致,采用5º进制.跨线桥则应严格控制与路线方向一致.②设计水位:对于市管河道、航道(含等外级)等必须明确设计洪水位、通航水位的情况;对于地方河道,测量时根据水迹线等了解最高水位情况,并了解桥位处上下游桥梁跨径、梁底高程等,以便为纵断面数据收集基础资料.③老桥的调查:老桥跨径、结构形式,若为跨径较大的老拱桥,多为扩大基础,后期设计时若采用桩基础,要求对老桥基础挖除干净,先填土压实后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桥台桩长计算时须考虑负摩阻适当加长.新桥桥墩注意避让老桥桥墩.2、调查桥头接线道路等级、宽度、路面结构,桥位有无优化余地,桥头是否位于在交叉口处,桥头接线高程衔接等.3、加强沟通汇报,拟定成熟的桥型方案应报业和相关部门主认可.4、调查上下游桥梁和道路网情况,若绕行距离过远,与地方协调后,可以考虑设置人行便桥,同时工程量应计入.四、图纸总体要求1、字体、字高严格执行院文件要求:题头4.0、图纸中文字2.5、说明3.0(仿宋-GB2312,宽0.8)数字采用fsdb、宽0.75;对于有上下标的题头,上面用4.0,下面用2.52、线形:表格边框、钢筋线,线宽0.4;平面图中的地形图用8号线,线宽0.1,必要时淡显;其余线宽统一0.2; 标题间距为1,上粗下细;图中虚线、中心线用点画线要表示清楚.3、比例总体图中桥面标高、桩号在CAD中推荐按照实际情况来布置.主要图纸均应按比例画图,示意的部分应注意大小关系,各种线形,截断符号等比例要适中、确保图纸美观.4、凡是分幅桥梁或有不同组成的桥梁,图框中的图名要加上括号标明.如:桥墩一般构造图(机动车道).5、图纸中的数量汇总表,一定要加下标,写明有几个便于自查及后期审复核.如:台桩数量汇总表(共2个桥台).6、同一个构件前后表达要一致.7、如果断面图是画一半的,题头要标明.如:半平面、半立面、1/2平面等.8、斜角的桥梁,桩间距取斜距为整数,斜交角要标清楚,相关尺寸要注意,是否需要/cos角度等.9、不得出现过时的、非规范的符号.如:I级钢、II级钢、40号混凝土等.10、如图纸有分册,必须标明:“第二册共二册”及“第四篇桥梁、涵洞”,不得出现“第二册共两册”等.五、图纸签字出版前注意事项1、图纸签字时,应保证审核已签签署完毕,并附有相关校审单.2、分管总工签字前,应事前已与总工进行沟通和确认桥型方案,不得出现临时更改桥跨、桥宽等主体方案的情况.3、进度控制好,不拖拉、避免临时出版,给审复核人员要留有充足看图时间.4、图纸整理好出版前要完善相关流程,地勘报告、ISO等,并要从头到尾自查,不得出现缺页、少签字情况.5、涉及到后期变更的内容,应多与分管负责人和总工沟通,协调好变更方案.变更单中必须写明变更的理由,非主动性变更必须有主管部门的签呈或批文.六、细部构造注意事项㈠设计说明1、除老桥改造项目,不应引用过时的规范,尤其要注意以下几本:(1)《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3)《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114-2014)(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5)《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7)《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 1499.3-2010)2、说明中所有数字均应采用“TI米ES NEW RO米AN”字符.3、地质资料中采用f a0、q ik、Q3al+pl注意上、下标问题.4、城市桥梁带人行道的,人群荷载按照《城市桥梁设计规范》(GJJ11-2011)第10.0.5条取用xxxkPa.5、老桥改造要写明老桥的基本情况、损坏程度,拆除的理由等.6、凡是工程量计入路线中的,说明中要交代.7、改造项目注意加上以下相关内容:(1)由于本项目为老桥改造工程,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到老桥基础处钻桩的难度,必要时应做好穿透老桥基础的措施方案;(2)基础施工时,如发现地质情况与图纸不符时,需进行补充钻探,经监理工程师与业主确认后,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3)桥梁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安全、可靠的拆桥方案,并及时上报业主单位,经审查同意后,方可进行老桥拆除;(4)桥梁改造完成后,应做好与现有道路的衔接工作;(5)对于通航河道,应要求老桥基础拆除至规划河床线以下2米.8、对于铺设沥青砼的桥梁,要注明“柔性防水粘结层”,说明中增加要求“桥面柔性防水粘接层喷涂前,首先清除油污、垃圾等,然后彻底清扫基面,再用吹尘器把基面吹干净.防水层共喷涂3遍(用量0.6~0.8千克/米2),下一层要待上一遍涂料实干后才能喷涂.防水材料须满足JT/T535-2004《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中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对于经审查或业主同意使用的“环氧沥青防水层”,要写明“桥面防水釆用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桥面防水等级I级,设计使用年限15年,材料用量及相关要求应满足江苏省地方标准《水泥混凝土桥面水性环氧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规范》(DB32/T2285-2012)中相关规定”.9、对于涵洞说明,须加“涵洞的标高、位置、交角及长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复核,如与设计有较大偏差,请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变更”.10、批量农桥,要增加各个构件保护层一览表.11、对于市政桥梁,应增加一条“施工前应查明桥位处及附近所有地下管线,根据有关部门要求提前做好迁改和保护,否则不得施工”.12、桥梁说明中必须有桥梁抗震设防等级、使用年限(可更换构件年限)、结构耐久性要求、钢结构防腐方案、桥梁运营期间养护注意事项等.㈡工程数量表1、桥涵工程数量一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即可.2、相应的数量统计清楚,不得缺项漏项.2、有拆除老桥的,备注中要说明拆除老桥的长度、宽度、上部形式、下部形式.3、对于已防护好的河道,要计入施工时破坏的防护工程量及后恢复工程量.4、其它数量应计入到备注中:如路灯套数、PVC管等.㈢桥位平面布置图1、图纸中应标注的:起终点和中心桩号、桥宽、交叉口转弯半径、指北针、道路基本组成、道路名称、河道名称、航道等级等内容.2、平面图的地图,道路上的桩号及字体要注意比例,不得照搬照套.3、平面图整体比例要协调,既要能看出桥梁基本构造,又要能看出所处的环境位置.4、桥位附近若有高压线杆、电缆线、民用设施等应确保施工距离,影响施工时要特别标明需要拆除或迁移,同时工程数量表中应体现.5、控制点及控制点成果表(坐标、高程)要交代,必要时列表显示.6、处于交叉口处的桥梁,要注意桥台侧墙、耳墙是否有必要根据渠化做成八字形的或者取消耳墙直接做成挡土墙形式或其他衔接结构.注意桥头的防护必须与实地相符,和防护细部图一致,不能随意乱画.㈣桥型总体布置图1、比列协调适中、充满图框,断面大小合适,不要差别太大(一般应采用同等比例);2、图纸须标明:起终点桩号、中心桩号、桥跨、桥长、基础纵(横)向间控制放样间距尺寸、伸缩缝宽度、耳墙长、搭板长、桩径、桩距、水位、通航净空、下穿道路名称及净空、河床线标高、地质钻孔、斜交角、桥宽及平纵断面参数等,不得缺少重要结构尺寸;3、若存在立交情况,平面图中也应示意处被交道路、河道名称和宽度等;4、桥头两侧有道路或其他标志物的应标明,指向要明确;5、说明中应标明:尺寸标注单位、荷载等级、桥梁上下部结构形式、桩底标高指明其所示位置、高程体系、防震等级及其它必要的说明;6、基础标高与地质钻孔的资料标高要对应.㈤墩台一般构造图1、一般等级公路上桥梁做外耳墙,城市道路及农桥,一般做内耳墙(与伸缩缝协调).2、位置准确(注意挡块位置)、标志清楚、线形准确,相关标高、坐标无误.3、同一工程,尺寸要有梯度,快慢车道的基础也要有梯度(梁高、桩长等要有区别).4、一般16米(含)以上的桥梁,桩基直径采用1.2米,13米及以下的采用1.0米,最小不得小于0.8米桩基.5、耳墙长度统一:20米用2.7米、16米用2.4米、13米用2.2米、10米用2.0米.6、关于分幅:一般宽大于30米时考虑,应慎重.同时墩身分隔缝不得使一块板压在两个帽梁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快慢车道最好分离)7、涉及有高低墩示意图要有细部尺寸.8、注意桥台牛腿尺寸,搭板正常仅做机动车道范围,且根据车道划分,特殊情况再议.9、关于系梁的设置,墩高≥7米、桩基间距≥6米时、桩顶地质存在软弱不良土层较大时考虑.系梁的顶标高尽量设置在常水位以上,若常水位以上桥墩高度较小但距离河底高度较大且桥位所处地震烈度高于8°应考虑设置在河床底处.㈥墩台帽、墩身、耳背墙钢筋构造图1、满足抗剪斜筋的情况下,骨架筋的层数尽量控制在两层,同时考虑骨架钢筋的整体刚度和变形,应设置斜筋.2、箍筋凡采用135度的,直钩长度统一取13厘米.3、耳背墙钢筋不得伸到底、满足构造要求即可,以方便施工;4、高低墩要示意出高墩、桥台台帽要示意出背墙;5、对于实体式墩身,墩身较长方向不设置拉筋,设置斜向支撑钢筋.㈦桩、柱、系梁钢筋构造图1、摩擦桩的素砼长度:短筋满足4/a、长筋满足6/α,素砼长度不大于6.25d(α按照0.3考虑,一般18米以下短桩才用50厘米素砼,别的至少1.5米左右);支撑桩为通长筋,设置至底部.2、根据台后填土高度和钻孔资料判定桥台桩是否须考虑负摩阻;当桩身上段存在淤泥、淤泥质土层或液化土层时,短筋的长度应穿过这些土层的厚度.不得把桩端直接放在压缩性较高的软弱土层上.3、桩主筋净保护层厚度统一取7.5厘米、墩柱保护层统一取6厘米,不考虑定位筋(按施工规范要求设置砼垫块),加强钢筋直径采用与主筋相同.4、配筋:地震烈度较低的中小桥,桥台一般取0.8%、桥墩0.67%;大桥及地震烈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增加配筋率.5、关于桩基箍筋的加密:一般桥梁,土体以下6米(注意桥墩的冲刷深度、若桩顶为软土应适当加长),老桥为扩大基础的桥梁及大桥适当增加,墩柱可考虑全加密;6、关于桩基检测:应对每根桩的完整性进行无损检测.常规桩基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完整性检测.对于桩长大于40米的直径为1.5米及以上的桩基采用超声波法检测,声测管根据《公路工程桩基动测技术规程》要求设置,d≤1.5米时布设3根,d>1.5米时4根均布.7、系梁须做成双肢箍,上下主筋直径22,侧面钢筋直径12.㈧标准正横断面图1、比例适中,不要过大或过小.2、图纸要有铰缝的示意图.3、要显示支座和垫石.4、细部尺寸标注清晰.㈨板梁1、注意斜角角度的方向,不要画反了,斜角角度较大的,要根据规范设置加强钢筋.2、注意边板挑臂不同时,横向主筋直径也不同.3、本地周边片区基本采用我院通用图,外地项目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板梁形式.㈩铺装1、砼强度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并不低于C40.(1)对于沥青铺装层:板梁砼整平层铺装10厘米、用D10钢筋网;组合箱梁砼整平层铺装8厘米、用D8钢筋网;城市桥梁现浇箱梁砼整平层铺装不小于7厘米、用D6钢筋网,数量要考虑搭接长度.(2)对于水泥砼铺装层,设计时钢筋网规格统一取D10(城市桥梁钢筋网规格不应小于D10,必要时可采用纤维砼;公路桥梁钢筋网规格不应小于D8).2、关于沥青数量,涉及有接线工程的计入路线工程中,单独的项目单独计入.3、对于大纵坡的水泥砼桥面,要考虑桥面刻槽,普通小坡采用拉槽处理4、在说明中要强调“D10钢筋网采用冷轧带肋钢筋,并满足《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14)相关要求”.(十一)支座1、单跨桥梁或连跨总长度不大时,支座仅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即可,桥跨为3*20米或同规模以上时,边跨考虑用滑动支座.2、尺寸的选择:20米板梁200*49米米、16米板梁200*42米米、13米板梁175*35米米、10米板梁150*28米米、8米及以下板梁150*21米米.3、调平钢板应给出大样,并给出四角高度计算公式.4、支座垫石:组合箱梁及现浇梁用C40,板梁用C30,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0厘米;5、对于四氟板支座,要根据《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P22第6.1条要求,在说明中强调“GYZF4支座应水平安装,并应设置上下钢板,四氟板与不锈钢板间应放5201-2硅脂润滑油,安装后一定要设置防尘罩”.6、支座垫石的钢筋应预埋在帽梁内,不需施工采用插入方式.(十二)锚栓1、原则上,单跨桥布置在一侧桥台,多跨布置设在中墩.可根据具体一联跨数、纵坡大小确定等布置多排.(十三)挡块1、位置要注意,距离边缘要示意出来,挡块与梁间距不宜小于2厘米.2、处于弯道上的组合箱梁,折线布梁时要特别注意挡块位置和折角,预留间距应适当加大.3、现浇梁可视实际情况布设钢挡块.4、对于地震烈度较高处的桥梁,挡块内侧可设置横向减震挡块,并强调“横向减震垫块设于桥墩(台)挡块处;减震垫块均使用天然橡胶,在梁体安装前进行界面处理后采用工程胶粘贴于相应位置,也可采用其它有效措施固定,均要保证其耐久性”(20170911)(十四)伸缩缝1、一般用D40型,当桥长≥39米(3*13米及以上)时,采用D60型.桥跨过多要分联,一般经计算尽量不要超过D80型;2、伸缩缝的长度要注意,跟采用的内耳墙或外耳墙形式有关(去掉耳墙宽度).3、人行道也要做伸缩缝,伸缩缝处要预留管道后期穿弱电线.4、伸缩缝砼强度等级同铺装,要求采用掺入聚酯纤维或钢纤维.(十五)人行道、护栏/栏杆、侧分带1、栏杆的扶手满足最低1.1米要求、构件净距不大于14厘米,且不宜采用横线条栏杆;采用金属网状栏杆时,网状开口不应大于5厘米;国省干道非景观要求慎用装卸式栏杆.2、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小桥、通道、明涵的护栏形式宜采用与相邻路基护栏相同.(一级公路采用双幅断面时,外侧护栏为防撞墙结构,内侧护栏采用钢波形护栏)3、钢结构桥梁宜采用金属柱式护栏;对景观有要求和积雪严重地区宜采用金属柱式护栏或组合式护栏.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桥梁不宜设置缘石,若因结构要求(钢筋锚固、防撞力计算、保护桥面)设置,其高度宜控制在5~10厘米;带有路缘石的人行道(自行车道)只能用于设计速度≤60千米/h且防护等级为二(B)级的桥梁,缘石高度宜为15厘米,不应超过20厘米;路缘石与桥梁缘石高度不一致,应在其高差20倍及以上的距离内设置过渡段.5、设计速度≤60千米/h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可通过缘石和车行道分离;设计速度>60千米/h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则应通过护栏分离,自行车栏杆最小高度140厘米.6、缘石钢筋一般要求预埋在梁体内.7、钢板:伸缩缝处混凝土护栏挡板采用亚光不锈钢板,满足《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 3280-2007)的要求;设置伸缩缝处端立柱间距不应大于2米;注意护栏端头不得对碰撞车辆构成危险(迎撞面前的边坡平整,不能有突变),必要时可考虑设置缓冲设施(防撞垫或防撞端头).(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8、护栏样式的选择要结合桥位处视线情况确定,对于处于交叉口,若采用墙式护栏,视线存在遮挡、存在安全隐患,可做成钢护栏或组合式护栏,护栏防撞等级要求满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相关要求.(十六)泄水管1、横排、竖排要注意,布置合理,正常5米左右一道,大桥凹曲线处要加密.2、跨线桥、航道桥、景观桥要考虑雨水收集问题.3、对于横排泄水管,管口处要做一个浅式集水槽,防止管口大部分被沥青面层埋掉.挑出梁最外端不宜小于10厘米.4、注意超高桥梁排水管设置的方向,同时间距应加密.5、桥梁纵坡较大的单跨桥梁可不设排水设施.(十七)搭板1、一般情况应考虑设置.2、分块宽度与路线车道划分一致;3、水泥砼路面搭板上不再考虑再做铺装;4、对于斜桥,交角>20°时可考虑锯齿形布置,交角≤20°时采用梯形布置.(十八)锥坡1、大小、圆弧的画法要与现场实际地形基本吻合.2、锥坡数量统一计至放锥点后5米.3、对于大中型桥梁,锥坡后要考虑设置急流槽和人行步道.4、若放坡填土较高(大于5米),应考虑采用二阶锥坡.台前填土高度大于5米时,肋板台前溜坡设置检修平台;桥梁耳墙后左右设置桥头踏步兼急流槽,正桥设置在耳墙末端,斜桥设置在锥坡坡脚处,耳墙末端与踏步间设置拦水堰.(十九)接线1、单独改造的桥梁一定要有接线工程量.2、农桥改造接线相关标志牌、警示柱、防撞墩等安保设施要考虑到位.(二十)其它1、对于航道桥,应按照航道部门要求设置必要的标志牌,助航设施等.2、上跨饮水水源保护区、铁路、高速公路、通航河流、交通量大的公路、需要控住出入的一级公路的车行或人行构造物两侧均应设置防落物网.(分离式结构内外侧都设).3、上跨桥梁或隧道内净空高度小于4.5米时可设防撞限高架.。
桥梁设计手册

桥梁设计手册介绍本文档是一份桥梁设计手册,旨在提供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指导。
其中包括桥梁设计的要求、设计流程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内容。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桥梁设计应优先考虑安全性,确保桥梁结构能够承受正常和异常的荷载,并保证使用寿命。
- 经济性:桥梁设计应尽可能节约材料和成本,同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 可持续性:桥梁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美观性:桥梁设计应考虑结构的美观性和融入周围环境的能力。
桥梁设计的要求- 荷载要求:桥梁设计应根据预计的荷载类型和大小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并保证安全性。
- 基础要求:桥梁设计应确保桥梁的基础结构能够承受荷载并保持稳定。
- 结构要求:桥梁设计应根据不同的跨度、土壤条件和荷载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如梁式桥、拱桥或悬索桥等。
- 施工要求:桥梁设计应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桥梁设计的流程1. 方案设计:确定桥梁的基本参数和结构形式,并进行初步设计和计算。
2. 详细设计:对桥梁的各部分进行细化设计,包括构件的尺寸、材料和连接方式等。
3. 结构计算:进行桥梁的结构计算,包括受力计算、挠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等。
4. 施工准备:编制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5. 施工监督:监督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 结果评估:对已完成的桥梁进行评估和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荷载超限:增加桥梁的承载能力或减小荷载,如加固桥梁结构或限制车辆负载。
- 土壤条件差:采用适当的基础设计和土壤加固措施,如桩基础或地基加固。
- 施工难题: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如施工模拟和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
以上是本桥梁设计手册的简要介绍,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标准和指南。
务必在设计过程中遵循安全和法律规定,并遵循工程伦理。
中小桥梁设计指导手册(设计经验总结)

公路中小桥施工图设计指导手册一、一般规定1、中小桥梁桥跨尽量采用标准跨径,主要有8m、10m、13m、16m和20m,除8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其余均采用先法预应力空心板。
2、桥梁板梁应采用工厂化预制,因接线道路运输条件受限可采用整体现浇梁,但桥跨不宜超过10m,且一般优先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3、跨河桥跨布置一般采用单跨或者奇数跨,非特殊情况不允许在河道中心处布置基础。
4、桥长布置尽量以不压缩河道为基准,宜长不宜短。
但应注意与桥头交叉道路的衔接。
5、桥梁偏角应以跨越河道方向一致,最大偏角为45°,自然河道不宜采取裁弯改直、局部改线顺接等方案。
若无法满足与水流方向一致,应尽量加大桥跨减少水中桥墩数量。
6、单独改造桥梁不宜设置在曲线上。
曲线上桥梁应采取弯桥直做、平分失距、径向折线布置、帽梁预留T形湿接头、护栏调整曲线等方法进行曲线调整,极限情况下可采用加大桥宽方式,一般不宜采用现浇梁。
7、桥梁下部一般宜采用灌注桩基础。
8、单独改造桥梁桥面铺装应采用混凝土结构,厚度最小不宜小于12cm。
9、桥梁的建筑高度应按规要求高出洪水位最小50cm控制,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引道不宜大于5%;位于城镇混合交通繁忙段均不得大于3%。
10、弱电和自来水管设施可以通过桥梁过河,严禁易燃、易爆、高压等管线设施利用或通过桥梁。
二、不允许出现的重大失误1、桥位坐标、细部构造尺寸、标高错误;2、工程量出现重大错误的(如双幅按单幅计量的、构件量成倍错误的);3、主要构件尺寸前后不一(如总体图与构造图前后不一致的;桩距、桩径、桩长、标高及盖梁尺寸等前后不一致的)。
三、前期应做的工作1、现场调查基础资料:业主需求明确、洪水位、通航情况、老桥情况、河道及道路相关规划、周边环境(有无建筑物:临近房屋建筑、水利设施、过桥管线等)、高压杆线、接线道路是否方便运梁、现场吊装板梁条件是否满足空间要求、老桥若为扩大基础或者附近高压线是否影响打桩等);○1桥梁跨径的确定:a对于农村路上中小桥,考虑到运梁条件、吊装条件及水位较高时要慎用20m板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中小桥施工图设计指导手册一、一般规定1、中小桥梁桥跨尽量采用标准跨径,主要有8m、10m、13m、16m和20m,除8m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其余均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
2、桥梁板梁应采用工厂化预制,因接线道路运输条件受限可采用整体现浇梁,但桥跨不宜超过10m,且一般优先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3、跨河桥跨布置一般采用单跨或者奇数跨,非特殊情况不允许在河道中心处布置基础。
4、桥长布置尽量以不压缩河道为基准,宜长不宜短。
但应注意与桥头交叉道路的衔接。
5、桥梁偏角应以跨越河道方向一致,最大偏角为45°,自然河道不宜采取裁弯改直、局部改线顺接等方案。
若无法满足与水流方向一致,应尽量加大桥跨减少水中桥墩数量。
6、单独改造桥梁不宜设置在曲线上。
曲线上桥梁应采取弯桥直做、平分失距、径向折线布置、帽梁预留T形湿接头、护栏调整曲线等方法进行曲线调整,极限情况下可采用加大桥宽方式,一般不宜采用现浇梁。
7、桥梁下部一般宜采用灌注桩基础。
8、单独改造桥梁桥面铺装应采用混凝土结构,厚度最小不宜小于12cm。
9、桥梁的建筑高度应按规范要求高出洪水位最小50cm控制,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引道不宜大于5%;位于城镇混合交通繁忙段均不得大于3%。
10、弱电和自来水管设施可以通过桥梁过河,严禁易燃、易爆、高压等管线设施利用或通过桥梁。
二、不允许出现的重大失误1、桥位坐标、细部构造尺寸、标高错误;2、工程量出现重大错误的(如双幅按单幅计量的、构件量成倍错误的);3、主要构件尺寸前后不一(如总体图与构造图前后不一致的;桩距、桩径、桩长、标高及盖梁尺寸等前后不一致的)。
三、前期应做的工作1、现场调查基础资料:业主需求明确、洪水位、通航情况、老桥情况、河道及道路相关规划、周边环境(有无建筑物:临近房屋建筑、水利设施、过桥管线等)、高压杆线、接线道路是否方便运梁、现场吊装板梁条件是否满足空间要求、老桥若为扩大基础或者附近高压线是否影响打桩等);○1桥梁跨径的确定:a对于农村路上中小桥,考虑到运梁条件、吊装条件及水位较高时要慎用20m 板梁。
b尽量采用标准跨径,由于省厅农桥补助标准已改变,中小桥补助标准相同,故不推荐采用10+11+10等类似“硬凑的中桥”。
c桥跨大小应结合河道宽度和上下游既有桥梁建设情况合理布局,必要时应与地方水利部门或者管理部门协商确定书面的桥跨、桥宽等相关的协议。
d桥梁偏角尽量与河道一致,采用5º进制。
跨线桥则应严格控制与路线方向一致。
②设计水位:对于市管河道、航道(含等外级)等必须明确设计洪水位、通航水位的情况;对于地方河道,测量时根据水迹线等了解最高水位情况,并了解桥位处上下游桥梁跨径、梁底高程等,以便为纵断面数据收集基础资料。
③老桥的调查:老桥跨径、结构形式,若为跨径较大的老拱桥,多为扩大基础,后期设计时若采用桩基础,要求对老桥基础挖除干净,先填土压实后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桥台桩长计算时须考虑负摩阻适当加长。
新桥桥墩注意避让老桥桥墩。
2、调查桥头接线道路等级、宽度、路面结构,桥位有无优化余地,桥头是否位于在交叉口处,桥头接线高程衔接等。
3、加强沟通汇报,拟定成熟的桥型方案应报业和相关部门主认可。
4、调查上下游桥梁和道路网情况,若绕行距离过远,与地方协调后,可以考虑设置人行便桥,同时工程量应计入。
四、图纸总体要求1、字体、字高严格执行院文件要求:题头4.0、图纸中文字2.5、说明3.0(仿宋-GB2312,宽0.8)数字采用fsdb、宽0.75;对于有上下标的题头,上面用4.0,下面用2.5 2、线形:表格边框、钢筋线,线宽0.4;平面图中的地形图用8#线,线宽0.1,必要时淡显;其余线宽统一0.2;标题间距为1,上粗下细;图中虚线、中心线用点画线要表示清楚。
3、比例总体图中桥面标高、桩号在CAD中推荐按照实际情况来布置。
主要图纸均应按比例画图,示意的部分应注意大小关系,各种线形,截断符号等比例要适中、确保图纸美观。
4、凡是分幅桥梁或有不同组成的桥梁,图框中的图名要加上括号标明。
如:桥墩一般构造图(机动车道)。
5、图纸中的数量汇总表,一定要加下标,写明有几个便于自查及后期审复核。
如:台桩数量汇总表(共2个桥台)。
6、同一个构件前后表达要一致。
7、如果断面图是画一半的,题头要标明。
如:半平面、半立面、1/2平面等。
8、斜角的桥梁,桩间距取斜距为整数,斜交角要标清楚,相关尺寸要注意,是否需要/cos角度等。
9、不得出现过时的、非规范的符号。
如:I级钢、II级钢、40#混凝土等。
10、如图纸有分册,必须标明:“第二册共二册”及“第四篇桥梁、涵洞”,不得出现“第二册共两册”等。
五、图纸签字出版前注意事项1、图纸签字时,应保证审核已签签署完毕,并附有相关校审单。
2、分管总工签字前,应事前已与总工进行沟通和确认桥型方案,不得出现临时更改桥跨、桥宽等主体方案的情况。
3、进度控制好,不拖拉、避免临时出版,给审复核人员要留有充足看图时间。
4、图纸整理好出版前要完善相关流程,地勘报告、ISO等,并要从头到尾自查,不得出现缺页、少签字情况。
5、涉及到后期变更的内容,应多与分管负责人和总工沟通,协调好变更方案。
变更单中必须写明变更的理由,非主动性变更必须有主管部门的签呈或批文。
六、细部构造注意事项㈠设计说明1、除老桥改造项目,不应引用过时的规范,尤其要注意以下几本:(1)《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3)《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114-2014)(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5)《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7)《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 1499.3-2010)2、说明中所有数字均应采用“TIMES NEW ROMAN”字符。
3、地质资料中采用fa0、qik、Q3al+pl注意上、下标问题。
4、城市桥梁带人行道的,人群荷载按照《城市桥梁设计规范》(GJJ11-2011)第10.0.5条取用xxxkPa。
5、老桥改造要写明老桥的基本情况、损坏程度,拆除的理由等。
6、凡是工程量计入路线中的,说明中要交代。
7、改造项目注意加上以下相关内容:(1)由于本项目为老桥改造工程,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到老桥基础处钻桩的难度,必要时应做好穿透老桥基础的措施方案;(2)基础施工时,如发现地质情况与图纸不符时,需进行补充钻探,经监理工程师与业主确认后,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3)桥梁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安全、可靠的拆桥方案,并及时上报业主单位,经审查同意后,方可进行老桥拆除;(4)桥梁改造完成后,应做好与现有道路的衔接工作;(5)对于通航河道,应要求老桥基础拆除至规划河床线以下2m。
8、对于铺设沥青砼的桥梁,要注明“柔性防水粘结层”,说明中增加要求“桥面柔性防水粘接层喷涂前,首先清除油污、垃圾等,然后彻底清扫基面,再用吹尘器把基面吹干净。
防水层共喷涂3遍(用量0.6~0.8kg/m2),下一层要待上一遍涂料实干后才能喷涂。
防水材料须满足JT/T535-2004《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中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
”对于经审查或业主同意使用的“环氧沥青防水层”,要写明“桥面防水釆用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桥面防水等级I级,设计使用年限15年,材料用量及相关要求应满足江苏省地方标准《水泥混凝土桥面水性环氧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规范》(DB32/T2285-2012)中相关规定”。
9、对于涵洞说明,须加“涵洞的标高、位置、交角及长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复核,如与设计有较大偏差,请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变更”。
10、批量农桥,要增加各个构件保护层一览表。
11、对于市政桥梁,应增加一条“施工前应查明桥位处及附近所有地下管线,根据有关部门要求提前做好迁改和保护,否则不得施工”。
12、桥梁说明中必须有桥梁抗震设防等级、使用年限(可更换构件年限)、结构耐久性要求、钢结构防腐方案、桥梁运营期间养护注意事项等。
㈡工程数量表1、桥涵工程数量一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即可。
2、相应的数量统计清楚,不得缺项漏项。
2、有拆除老桥的,备注中要说明拆除老桥的长度、宽度、上部形式、下部形式。
3、对于已防护好的河道,要计入施工时破坏的防护工程量及后恢复工程量。
4、其它数量应计入到备注中:如路灯套数、PVC管等。
㈢桥位平面布置图1、图纸中应标注的:起终点和中心桩号、桥宽、交叉口转弯半径、指北针、道路基本组成、道路名称、河道名称、航道等级等内容。
2、平面图的地图,道路上的桩号及字体要注意比例,不得照搬照套。
3、平面图整体比例要协调,既要能看出桥梁基本构造,又要能看出所处的环境位置。
4、桥位附近若有高压线杆、电缆线、民用设施等应确保施工距离,影响施工时要特别标明需要拆除或迁移,同时工程数量表中应体现。
5、控制点及控制点成果表(坐标、高程)要交代,必要时列表显示。
6、处于交叉口处的桥梁,要注意桥台侧墙、耳墙是否有必要根据渠化做成八字形的或者取消耳墙直接做成挡土墙形式或其他衔接结构。
注意桥头的防护必须与实地相符,和防护细部图一致,不能随意乱画。
㈣桥型总体布置图1、比列协调适中、充满图框,断面大小合适,不要差别太大(一般应采用同等比例);2、图纸须标明:起终点桩号、中心桩号、桥跨、桥长、基础纵(横)向间控制放样间距尺寸、伸缩缝宽度、耳墙长、搭板长、桩径、桩距、水位、通航净空、下穿道路名称及净空、河床线标高、地质钻孔、斜交角、桥宽及平纵断面参数等,不得缺少重要结构尺寸;3、若存在立交情况,平面图中也应示意处被交道路、河道名称和宽度等;4、桥头两侧有道路或其他标志物的应标明,指向要明确;5、说明中应标明:尺寸标注单位、荷载等级、桥梁上下部结构形式、桩底标高指明其所示位置、高程体系、防震等级及其它必要的说明;6、基础标高与地质钻孔的资料标高要对应。
㈤墩台一般构造图1、一般等级公路上桥梁做外耳墙,城市道路及农桥,一般做内耳墙(与伸缩缝协调)。
2、位置准确(注意挡块位置)、标志清楚、线形准确,相关标高、坐标无误。
3、同一工程,尺寸要有梯度,快慢车道的基础也要有梯度(梁高、桩长等要有区别)。
4、一般16m(含)以上的桥梁,桩基直径采用1.2m,13m及以下的采用1.0m,最小不得小于0.8m桩基。
5、耳墙长度统一:20m用2.7m、16m用2.4m、13m用2.2m、10m用2.0m。
6、关于分幅:一般宽大于30m时考虑,应慎重。
同时墩身分隔缝不得使一块板压在两个帽梁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