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通风方式的选择

合集下载

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

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

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一、前言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是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本方案将从隧道施工通风的目标与原则、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措施、通风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确保隧道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保持施工现场的良好通风状况。

2.原则:(1)合理设计通风系统,保证通风效果;(2)采用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满足施工现场的通风需求。

三、通风系统设计1.方案选择:根据隧道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如施工区域大小、建筑材料等),选择合适的通风系统方案。

通常包括横向通风、纵向通风、强制通风等。

2.通风系统参数计算:根据施工区域的面积、高度、环境温度、施工人员数量等参数,计算通风系统的设计风量,保证施工现场的通风效果。

3.通风系统布置: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布置情况,合理设置通风设备的位置和数量,保证通风系统的全面覆盖。

四、通风措施1.确保施工现场的通风口畅通,清除堵塞物质;2.设置合理的通风口位置,保证通风口与施工作业面的距离符合规范要求;3.选择合适的通风排烟系统,保证施工现场的空气流动;4.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其正常工作;5.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面罩、防尘口罩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五、通风设备选型1.风机:根据施工现场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风机。

通常有轴流风机、离心风机等不同类型的风机可供选择。

2.排烟设备: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配置合适的排烟设备。

常见的排烟设备有排烟管道、排烟风机等。

3.通风口设备:根据施工现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通风口设备。

常见的通风口设备有通风涂料、玻璃纤维通风管道等。

六、安全措施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2.严格执行隧道施工现场的通风安全规范;3.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技能水平;4.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隐患并处理;5.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隧道工程6-7-2 隧道施工通风-施工通风方式

隧道工程6-7-2 隧道施工通风-施工通风方式
• (一)风管式通风 • (3)混合式通风。特点为:设置两套风机 与风管,一套吸出式,将洞内污浊空气排出 洞外,另一套压入式,向工作面输送新鲜空 气。既保持了前述两种通风方式的优点,又 避免了它们的不足,是常用的通风方式。但 管路、风机等设施增多,管径较小时可采用, 若有大功率风机时,其经济性不如压入式。
第11页
1 施工通风方式
• (二)巷道式通风 • (1)主风流循环系统。挡风门是巷道式通 风的关键之一,为此必须做到: • 平导口设两道风门,一般间距为60~80m。 目的是保证车辆通过平导口时,始终有一道 风门处于关闭状态,不出现风流短路。 • 不作运输的横通道应关闭,以减少风流损失。 • 挡风门应做到顺风关、逆风开,要做到严密 不漏风,应派专人看守和维修。
第8页
1 施工通风方式
• (3)混合式通风。必须注意的技术要求: • ① 压入和吸出两台风机必须同时起动; • ② 吸出风机的通风能力应比压入风机的通 风能力大20%~30%; • ③ 吸出风机和压入风机的位置布置最小要 交错30m,以免在洞内形成短循环风流; • ④ 压入风机的风管端部与工作面间的距离 应在风流有效射程之内,一般为 15 ~ 20m 。
第9页
1 施工通风方式
• (二)巷道式通风 • 巷道式通风是利用隧道本身(包括成洞、导 坑及扩大地段)和辅助坑道(如平行导坑) 组成主风流和局部风流两个系统互相配合而 达到通风的目的。现以设有平行导坑的隧道 为例说明。
第10页
1 施工通风方式
• (二)巷道式通风 • (1)主风流循环系统。利用平导与正洞的 联络通道作为风道,在平导口侧面的风道口 处设置主风机(主扇),通风时平导口设置的 两道挡风门关闭。当主扇向外吸风时,平行 导坑内空气产生负压,正洞外新鲜空气通过 正洞向洞内补充,污浊空气经由最前端横通 道进入平导,经施工通风道排出洞外,形成 以坑道为通风道的主风流循环系统。

隧道施工中的通风系统布置要点

隧道施工中的通风系统布置要点

隧道施工中的通风系统布置要点隧道建设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地铁隧道、高速公路隧道还是水利隧道,通风系统布置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通风系统的良好布置能够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和烟雾,保证施工人员和乘客的安全。

本文将从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关键要点和布置建议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1.自然通风原理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的作用实现的,通过隧道入口和出口的空气压力差异来驱动气流的流动。

一般采用“入口送风、出口排风”的方式,即在隧道入口处配置送风设备,将新鲜空气送入隧道内,同时在隧道出口处配置排风设备,将废气排出隧道外。

这种布置方式的优势是节省能源且无需额外的电力支持,但在长隧道或复杂地形环境下的通风效果可能不理想。

2.机械通风原理机械通风是通过风机或风扇等机械设备来驱动空气流动的方式。

采用机械通风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通风效果,适应不同的气象条件和环境要求。

机械通风一般配置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送风系统将新鲜空气送入隧道,排风系统将废气排出隧道。

机械通风的优势是通风效果可靠且可调节,但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

二、通风系统布置的关键要点1.合理确定通风流量通风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隧道的空气量,它决定了通风系统设备及其数量的选取。

通风流量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隧道使用类型、长度、横断面积、施工时间等因素。

一般来说,通风流量需要满足隧道内空气的质量要求和人员的舒适度需求。

2.合理配置通风设备通风设备的配置要根据隧道的特点和通风系统的设计要求来确定。

对于自然通风,需要考虑入口送风和出口排风的位置,以及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大小和数量。

对于机械通风,需要配置风机、风扇等通风设备,并考虑其数量、型号、功率等参数。

3.严密防止烟雾传播在隧道施工中,烟雾传播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通过通风系统来及时排除烟雾。

为了有效防止烟雾传播,通风系统需要考虑烟雾探测、火警报警、灭火和排烟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隧道通风方式

隧道通风方式

一般隧道通风方式用以下几种: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

这种通风方式不设置专门的通风设备,利用洞口间的自然压力差或汽车行使时产生的交通风力,达到通风目的。

但双向交通的隧道适用的隧道长度受到限制,对于单向行使的隧道长度影响不大,即使隧道很长也有足够的通风能力。

2、横向式通风。

美国纽约市的荷兰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圆形断面,所以车道下面作为送风道,上部作为排风道,气流从下往上横向流动。

世界上首次采用全横向通风方式。

3、半横向式通风为了对于除圆形断面之外的其他断面形式的隧道换风便利,1934年,英国人在修建莫尔西隧道(长3226米)时,对尽量减少管道断面的方式做了研究,首次采用半横向通风系统。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全横向和半横向通风方式,需要隔离较大的隧道断面空间作为风道,需要大功率的轴流风机通过斜(竖)井排出洞内废气,因此需要花费较大的工程费用和营运费用。

纵向通风方式浮出水面。

对于纵向通风的研究,日本人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3、竖井式纵向通风。

1976年,日本在修建关越隧道(长10855米),首次将纵向通风应用10km以上的隧道。

4、混合式通风。

根据隧道的具体条件和特殊需要,由竖井与上述各种方式组成最为合理的通风系统。

而汽车会排出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的尾气,而通风的方法从洞外引进新鲜的空气冲淡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使有害物质浓度降低到安全浓度。

射流风机•射流风机是一种特殊设计的轴流风机,风机出口的气流平均速度30m/s左右。

由于其具有较大的出口动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中短距离的隧道通风,以降低隧道内废气浓度,提高可见度,维护人员的健康和车辆通行安全。

隧道通风目的:1 公路隧道•稀释CO,保证卫生标准•稀释烟雾,保证可见度•排除烟雾,用于火灾防排烟2铁路隧道•稀释氮氧化物,保证卫生标准•排出余热,保持正常工作条件•排除烟雾,用于火灾防排烟。

隧道通风方案

隧道通风方案
3.加强项目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4.建立健全隧道通风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五、预期效果
1.隧道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保障行车安全。
2.降低隧道内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隧道通行能力。
3.改善隧道内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
4.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
本方案旨在为隧道通风问题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解决方案,为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及行车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希望相关部门予以审批,并予以实施。
五、通风系统施工与验收
1.施工前准备
完成通风系统的设计、设备选型、施工方案制定等工作。
2.施工过程管理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验收与调试
完成通风系统施工后,进行系统验收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六、通风系统运营与维护
1.运营管理
制定通风系统运营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2.维护保养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七、预期效果
1.隧道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保障行车安全。
2.降低隧道内交通事故发生率,提升隧道通行能力。
3.改善隧道内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4.节能减排,降低隧道运营成本。
八、结论
本隧道通风方案从通风需求分析、设计原则、方案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营与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隧道通风问题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希望本方案能为隧道的安全、舒适运营提供有力保障,为我国隧道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2)机械通风
采用风机及通风管道,对隧道内空气进行强制循环,提高空气质量。机械通风具有通风效果好、可控性强等特点。

隧道施工通风方式的选择

隧道施工通风方式的选择

隧道施工通风方式的选择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工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是保证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隧道施工中的通风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如施工环境的特点、工人的工作强度、气候条件等因素。

本文将对隧道施工中通风方式的选择进行介绍。

1. 隧道施工环境的特点隧道施工的环境一般是相对封闭的,缺乏自然通风,工作环境恶劣。

施工现场的粉尘、有害气体等都会对工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隧道施工的通风方式时,需要考虑工作环境的特点,找到一个能够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式。

2. 通风方式可选项通风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条件和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隧道施工中常见的通风方式包括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压缩空气通风等等。

2.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进行通风,不需要外部设备,只需要合理地布置通风口。

由于自然通风的效率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如风速风向等,因此在选择自然通风方式时,需考虑到气象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2.2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利用风机将外部空气引入隧道,从而达到通风的目的。

机械通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风速和风量,并且不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因此通风效果更稳定。

机械通风需要配备电力设备,增加成本,而且在一些环境下(如煤矿等)容易引发爆炸,因此选择机械通风时需谨慎权衡。

2.3 压缩空气通风压缩空气通风是利用有压缩空气推动新鲜空气进入隧道的一种通风方式。

压缩空气通风具有通风速度快、风量大的优点,对工人的健康有更好的保障,但需要设备成本较高,需要被压缩成空气。

3. 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在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环境的特点、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通风设备的成本以及气象因素等方面的因素。

例如,在天气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都可以成为可行的方案。

而在高温、潮湿等气象条件劣的情况下,选择压缩空气通风可能更为合适。

此外,不同类型的隧道(如公路隧道、铁路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也具有差异。

需要根据隧道使用的具体条件和需求,进行相应的选择。

隧道施工常用通风方法及风量的计算

隧道施工常用通风方法及风量的计算

隧道施工常用通风方法及风量的计算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通风可以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并提高施工效率。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常用的通风方法及风量的计算。

一、常用通风方法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来进行通风的方法。

在施工初期或者通风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来保证施工现场的空气流动。

自然通风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节约能源,成本低廉。

但是,自然通风的通风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风速、气温、气流通道的布置等。

2. 强制通风:强制通风是指通过通风设备,如风机、风管等来进行通风的方法。

强制通风可以弥补自然通风的不足,提高通风效果。

在施工现场较大、空间受限、气候恶劣等情况下,常采用强制通风进行通风。

强制通风的优点是通风效果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广。

但是,强制通风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造成能源浪费。

3. 综合通风:综合通风是指将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结合起来进行通风的方法。

综合通风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既能节约能源又能保证通风效果。

在施工现场大小适中、气流通道布置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常采用综合通风进行通风。

二、风量的计算方法通风的关键指标之一是风量,风量的计算是确定通风设备配置的重要依据。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风量计算方法:1. 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实际施工经验推算风量的方法。

该方法根据隧道的长度、截面积、风速等参数,利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风量 = 截面积×风速×系数。

根据不同的隧道类型和施工条件,选择适当的系数进行计算。

2.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风量计算的方法。

根据隧道的几何形状、工作面进度、通风设备布置等参数,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和连续方程来得到风量的分布情况。

数值模拟法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风量分布,但需要利用较为复杂的计算软件并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综合使用经验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进行风量的计算,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隧道施工机械通风技术

隧道施工机械通风技术

隧道施工机械通风技术使用通风机和管道的机械通风是隧道施工中最普遍的通风方法,在掘进距离较长的隧道施工中都采用机械通风。

一基本布置形式通风机通风系统的基本布置形式有压入式、抽出式(或压出式)及混合式三种.1.压入式l图1 压入式如上图1所示,通风机或局部扇风机把新鲜空气经风筒压入工作面,污浊空沿隧道流出。

从风筒口到风流反向点的距离称为有效射程(l)。

有效射程以外的炮烟及废气,呈涡流状态,不能迅速排除。

有效射程按下式计算:l1=(4~5)式中:l1-有效射程,m;A —隧道的断面积,m2。

在应用压入式通时须注意以下两点:(1)通风机安装位置应与洞口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应大于30m;(2)风筒出口应与工作面保持一定距离,对于小断面、小风量、小直径风管,该距离应控制在15m以内;对于大断面、大风量、大直径风管,该距离应控制在45~60m以内。

2.抽出式(或压出式)(a)抽出式(b)压出式图2抽出式和压出式如上图2所示,通风机或局部扇风机经风筒把工作面的污浊空气抽出,新鲜风流沿隧道流出。

抽出式通风只有采用硬质风管,若采用柔性风管,则系统布置应如上图2所示如上图2(b)所示的压出式通风。

风流的有效作用范围成为有效吸程(l).有效吸程以外的炮烟及废气呈涡流状态,排出困难。

有效吸程按下式计算:l=1.5式中:l1—有效吸程,m;A —隧道的断面积,m2。

抽出式通风的回风流不经过隧道,故排烟时间或排烟需的风量与隧道长度无关,只与炮烟抛掷区的体积有关。

炮烟抛掷区是指放炮后炮眼弥漫的区域。

炮烟抛掷区的长度用下式计算:l0=15+式中:l0—炮烟抛掷区的长度,m;G —同时爆破的炸药量,kg。

3.混合式图3 混合式混合式通风如上图3所示。

抽出式(在柔性风管系统中作压出式布置)风机的功率较大,是主风机。

压入式风机是辅助风机,它的作用是利用有效射程长的特点,把炮烟搅混均匀并排离工作面,然后由抽出式(压出式)风机吸走.这种方式综合了前两种方式的优点,适合于大断面长距离隧道通风,在机械化作业时更为有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施工通风方式的选择李永生(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 洛阳 471009)摘 要:本文对隧道施工通风的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就如何针对不同的施工条件选择相应的通风方式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隧道 施工通风 通风方式 选择 1 前言无论是在隧道施工开挖时,还是在并巷工程的巷道掘进中,为了稀释和排出岩体涌出的有害气体、爆破产生的炮烟和粉尘,保持良好的空气条件,必须对开挖工作面进行通风,即向工作面送人新鲜风流,稀释和排出污浊空气。

但是,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使通风效果达到最佳、成本降到最低呢?这就需要首先对通风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

2 通风方式的分类与选择通风方式按照通风的动力划分,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2.1 自然通风在气压、温度和自然风力等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使空气获得能量,并沿并巷流动的现象,称为自然通风。

而借助于自然因素产生的使空气流动的能量,称为自然风压。

在图1所示的地下井巷中,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标高差为Z 1-2,此高差内空气密度平均值为ρ1-2;3至4段为最低标高的水平巷道;2至3段和4至5段的标高差分别为Z 2-3和Z 4-5,空气密度平均值分别为ρ2-3和p4-5。

根据能量变化方程可知1至5点的阻力为: h r=d ρ+υ12-υ52+(Z 1-2+Z 2-3-Z 4-5)·gρ2 式中:h r ——通风阻力;d ρ——单位质量空气静压;ρ——空气密度;υ1——进风口风速; υ5——出风口风速; g ——重力加速度。

上式中,因v1=0;Z1-2+Z2-3-Z4-5=0则有h r=d ρ - υ52(1) ρ 2 因出风口处5点的单位质量速压(υ52/2)为出口的能量损失,可计为通风总阻力的一部分,而可服通风总阻力所需要的能量即为自然风压,则自然风压为:h n=d ρ(2)ρ 则单位体积空气所产生的自然风压为:h n =ρad ρ(3)ρ式中:ρa ——空气平均密度;当把井巷内空气视为不可压缩流体时,其静压与深度成正比,即d ρ=ρ·dz ,则(3)式可改写为:Z 1-2Z 2-3Z 4-512345新鲜风 污风(以下相同)图1 自然通风示意图式中:ρ0——大气平均密度;由于温度随四季变化的地表空气进入井下必与各种热源进行热交换,致使井下的空气密度不断发生变化,造成进回风两列空气柱的重力不平衡。

因而产生能量差克服通风阻力,推动气流沿井巷流动。

产生的能量差就是自然风压,其大小主要取决于进回风两侧空气的温度差和井巷深度,空气温度对其影响较小。

温差越犬、井巷越深,自然风压越大。

自然通风方式因受自然条件和施工方法的影响和限制很大,所以在隧道施工中很少应用,主要应用于矿山开采的井巷工程和部分短隧道的运营通风中。

选择此方式通风必须掌握气候条件和自然风压的变化规律,防止风流反向。

此方式一旦得以应用对于节能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有些极短的隧道开挖完全依靠空气扩散来换气通风,此方式换气时间长,一般不宜采用。

2.2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包括多种方式,一般根据隧道的长短、是否存在辅助坑道和自然地质条件来选择不同的通风方式。

2.2.1 管道式通风管道式通风考虑到漏风和风阻的变化影响,一般只适用于独头通风较短的隧道,可供选择的方式有三种。

即压人式、抽出式和混合式。

a 压人式通风其布置如图2所示,风机和启动装置安装在距离隧道口30m 以外的新鲜空气处,风机把新鲜风流经风管压送到开挖工作面,污风沿隧道排出。

风管出风口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可以用下式确定:lp=(4~5)√S ,m (4)式中:lp ——风管出风口距开挖工作面距离;S ——隧道净断面积。

此通风方式采用的是柔性风管,成本比较低,但其缺点是污风经整条隧道后排出洞外。

一般无轨运输施工的隧道多采用此通风方式。

b .抽出式通风其布置如图3所示,风机和启动装置安设在距隧道口30m 以外的下风向,新鲜风流沿隧道流入污风经风管由风机抽出。

风管吸风口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可用下式确定:le=1.5√S ,m (5)式中:le ——风管吸风口距开挖工作面距离;S ——隧道净断面积。

此通风方式将工作面的污风直接经风管抽出洞外,保证了整条隧道的空气清洁,对保护人体健康有利,较适用于有轨运输施工的隧道。

但其缺点是采用刚性风管,并且在瓦斯隧道中需要配备防爆风机,成本比较高。

另外,与抽出式相仿的使用柔性风管的通风方式还有压出式,如图4所示,但此方法在开挖时风机随工作面的推进需不断前移,并且放炮时飞石易击坏通风设备,一般不宜采用。

c .混合式通风它是由压人式和抽出式联合工作,兼有二者的优点,具体的布置方式又分为长压短抽方式和长抽短压方式,而后者又分为前压后抽式和前抽后压式。

① 长压短抽方式如图5所示,以压人式通风为主,靠近工作面一段用抽出式通风,抽出式通风要配备除尘装置。

一般用在开挖工作面粉尘特别多的工点,主要使用柔性风管,成本较低,但除尘器要经常随风管移动,并且增大了通风阻力,除尘效果差时,未除掉的微尘和污风会使全巷道受到污染。

在隧道施工中很少应用此通风方式。

风机柔性风管图2 压入式通风示意图风机刚性风管图3 抽出式通风示意图② 前压后抽方式如图6所示,以抽出式通风为主,靠近工作面设一段压人式通风。

此通风方式可使整条隧道不受烟尘污染,但主要使用刚性风管,成本较高。

此通风方式也较适用于有轨运输施工的隧道。

③ 前抽后压方式如图7所示,以抽出式通风为主,抽出风管口靠近工作面,巷道中设一段压人式风管,其出风口在抽出风口后面。

其优缺点与前压后抽式相同,只是此通风方式一般在并巷工程中应用。

在混合式通风中,压人式风机的风量要比抽出式小,有时可用引射器代替;压人式风管出风口距工作面的距离按(4)式计算;为避免污风循环,压人式风机进风口距抽出式风管吸风口(或压出式风机吸风口)的重合距离不得小于10m ,并且尽量使排出的污风处于下风向。

各种通风方式的风管口距工作面距离都较近,放炮时经常炸破风管,装拆和维护风管很麻烦,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以上所介绍的通风方式可根据投入的资金和设备不同、通风所要达到的要求和地质条件(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等)的不同来进行合理选择。

2.2.2 巷道式通风巷道式通风主要是针对在长大隧道施工中开设有各种辅助坑道的情况,如平行导坑(简称平导)、斜井、竖井和钻孔等。

如果没有辅助坑道,施工通风只能选择前面所介绍的几种管道式通风;如果设有辅助坑道,则施工通风就要针对不同的辅助坑道并根据施工方法和设备条件等选择不同的通风方式。

充分利用辅助坑道进行施工通风,将会大大缩短独头通风的距离,降低施工成本。

a .利用斜井、竖井或钻孔进行施工通风 如图8和图9所示,为军都山隧道斜并施工通风示意图。

在图8中采取混合斜井进风,抽出式通风,设有两道风管分别通向两个开挖工作面,风机和启动装置可设在井口之外。

也可串联在井底或隧道内的风管中间。

混合斜井也可采用压人式通风,但均以斜井内排除的污风不回流至隧道内为宜;图9为主、副斜井通风布置,通风机均布置在主斜井并底,并且新鲜风流经主斜井压人隧道工作面,主斜井井底还设有辅助风门,平时关闭,过往运输时打开,工作面产生的污浊空气由副斜井排出。

为使隧道内空气状况更好些,此处也可应用到抽出式或混合式风机柔性风管图4 压出式通风示意图风机柔性风管图5 长压短抽式通风示意图图6 前压后抽式通风示意图刚性风管风机柔性风管刚性风管风机图7 前抽后压式通风示意图风机柔性风管刚性风管风机通风,将抽风机安设在副斜井内即可。

竖井或钻孔的通风布置与斜井基本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隧道与地面的高差较大或竖井(或斜井或钻孔)井口与隧道口的标高差较大时,可以利用自然风压通风,不用安设抽出式风机,如图10所示。

但由于自然风压随季节和地面气候变化较大,此方式要慎重采用,多数情况下必须安设抽出式风机,且风量应大于压人式风机的风量。

b.利用平行导坑进行施工通风正洞与平导开挖初期还没有横通道联通时,其通风与管道式通风相同,均为独头通风。

当开挖到一定长度,正洞与平导通过横通道联通时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通风系统,如图11和图12所示,为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示意图。

在图11中新风由平导流人,平导内产生的污浊空气经3通由正洞排出。

这里的通风系统采用了射流通风技术,在平导中2通与3通之间布置了两台射流风机,利用其射流、卷收和诱导作用使巷道中的气流升压,将工作面产生的污浊空气压人3通,再经正洞排出。

0通是为方便运输而开设的,为防止污风循环采用了小功率射流风机进行封堵。

此通风方式中风机是随着前面横通道的贯通逐渐前移的,后面的横通道可根据需要选择射流风机、风墙、风帐或风门封堵,应尽量减小漏风、避免发生污风循环,为了有利通风和方便施工,一般风机都安设在平导内,即平导进风、正洞回风。

此通风方式通过利用平导大大缩短了风管的长度,降低风阻和漏风率、保证充足的风量;其缺点是正洞长期处于污风之中。

要改善这种状况,可增加除尘装置或将前面介绍的混合式通风(即抽、压结合)应用于此,但成本会提高很多。

图12是在图11的基础上,当施工有所进展而形成的,其形式大同小异,不再赘述。

另外,利用平导进行施工通风还有一种方式,是将平导洞口设一风门,在平导外侧通过另设风道来安设大功率主扇,平导和横通道内再通过安设局扇来向各工作面送风。

如图13为大瑶山隧道进口施工过程中的通风示意图。

此通风方式与前面介绍的圆梁山隧道施工通风有相似之处,只是其缺点除了正洞长期处于污风之中外,应用大功率主扇耗电量非常大,风门漏风和横通道封闭不严使部分风流短路,浪费的能量过多。

考虑到节能、降低成本和操作的方便性,此通风方式现已很少采用。

3 结束语随着隧道施工技术和井巷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施工通风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并向着综合通风技术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倡导兴建绿色工程,这对隧道地下工程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保和人体健康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所以强调施工通风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通风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呼吁相关技术的提高和完善,呼吁设备专业去进一步研究开发更好的通风设备和配套设施,使通风技术在理论上通俗易懂、在实际操作中简捷方便,并且能够合理使用和配备资源与设备,使隧道与地下工程出现更多的绿色环保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