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基于VCA810的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VCA810的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第31卷 第4期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V ol .31,No .42020年12月 Journal of Suzhou V ocational University Dec . ,2020基于VCA810的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王书立a ,王勤宏b(苏州市职业大学 a .艺术学院;b .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摘 要: 以STM32F103RET6和VCA810为核心部件,辅以分级处理模块、测频模块、键盘输入模块、LCD 显示模块及话筒输入模块等组成一个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

当输入音频信号频率在100 Hz~10 kHz 、幅度在10 mV~5 V 时,该系统可通过STM32F103RET6调节VCA810的压控电压,实现放大器输出幅度的保持、步进式调节和任意设定等功能,并能够根据环境噪声的改变自动调节放大器的输出幅度。

该设计适用于各种接收机、录音机和信号采集系统。

关键词: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STM32F103RET6;VCA810中图分类号:TN7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475(2020)04-0030-06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mplifier Based on VCA810WANG Shuli a ,WANG Qinhong b(a .School of Fine Art ;b .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215104,China)Abstract :Taking STM32F103RET6 and VCA810 as the core components , the paper presents an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mplifier composed of hierarchical processing module , frequency measurement module , keyboard input module , LCD display module , microphone input module , and etc . When the frequency of input audio signal varies between 100 Hz and 10 kHz , with the amplitude within the scope of 10 mV ~ 5 V , this system is capable of maintaining , step modulating , and setting the output amplitude of the amplifier through adjusting the voltage of VCA810, which is controlled by STM32F103RET6. Furthermore , the output amplitude of the amplifier can also be adjusted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ambient noises , which makes it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in receiver , recorder and signal acquisition system .Keywords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mplifier ;STM32F103RET6;VCA810DOI :10.16219/j .cnki .szxbzk .2020.04.007收稿日期:2020-09-02作者简介: 王书立(1969—),男,黑龙江鸡西人,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实验技术研究。

自动增益控制(AGC)

自动增益控制(AGC)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是无线电接收设备中的重要电路,用来保证接收幅度的稳定。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作用是能根据输入信号的电压的大小,自动调整放大器的增益,使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它一般由电平检测器(峰值检波电路)、低通滤波器、直流放大器、电压比较器、控制电压产生器和可控增益放大器组成。

其中可控增益放大器是实现增益控制的关键。

一、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的工作原理(一)AGC的作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很大的情况下,自动保持输出信号幅度在很小范围内变化的一种自动控制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可以看成由反馈控制器和(控制)对象两部分组成,其中反馈控制器由电平检测器、低通滤波器、直流放大器、电压比较器和控制电压产生器组成,被控对象是可控增益放大器。

可控增益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就是AGC电路的输入信号.(二)AGC各单元电路的功能与基本工作原理1.电平检测器电平检测器的功能是检测出输出信号的电平值,通常由振幅检波器实现,它的输出与输入信号电平成线性关系,其输出电压为。

2.低通滤波器环路中的低通滤波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发射功率变化、距离远近变化、电波传播衰落等引起信号强度的变化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需要进行控制的范围,这些变化比较缓慢,而当输入为调幅信号时,调幅波的幅值变化是传递信息的有用幅值变化.这种变化不应被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控制作用减弱或抵消(此现象称为反调制),由于两类信号的变化频率不同,就可以恰当选择环路的频率响应特性,适当地选择低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使环路对高于某一频率的调制信号的变化无响应,而对低于这一频率的缓慢变化具有抑制作用。

3.直流放大器直流放大器将低通滤波器输出的电平值进行放大后送至电压比较器,由于电平检测器输出的电平信号的变化频率很低,例如几赫左右,所以一般均采用直流放大器进行放大。

4.电压比较器经直流放大器放大后的输出电压与给定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输出误差信号电压,当电压比较器增益为时,服从下列关系式5.控制电压产生器控制电压产生器的功能是将误差电压变换为适合可变增益放大器需要的控制电压,这种变换可以是幅度的放大或电压极性的变换。

基于FPGA的自动增益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FPGA的自动增益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FPGA的自动增益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作者:***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年第07期【摘要】在一般的接收機系统中,由于天线接收时信号幅度变化较大,自动增益控制(AGC)算法在整个传输控制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AGC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结构,通过对AGC算法在工程中应用的总结,设计一种能够在工程中使用的快速AGC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在FPGA中进行编程实现并完成仿真,证明该算法能够在工程中应用。

【关键词】接收机;AGC;FPGA在目前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过程中,人们趋向于将越来越多的信号处理从模拟域转到数字域,无论是模拟AGC电路还是数字AGC算法在接收机中都是重要的组成。

在射频前端,从天线接收的信号由于传输环境变化的影响,其幅度变化范围比较大,如果射频前端采用固定增益必然影响到ADC的工作性能。

如果信号幅度过大,很可能烧毁ADC器件,如果信号过小,导致信号被噪声淹没而无法检测到有效信号。

相对于基带信号,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有用信号,其信号带宽一般远小于中频带宽,数字下变频(DDC)以后,大量的无用信号会被滤波器滤除,所以DDC之后的基带信号幅度可能比较小,这对后续的处理,像信号特征的提取,调制解调等十分不利。

因此,在数字信号处理端添加自动增益控制算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一般的工程设计上,自动增益控制成为了保证ADC的动态范围和保证良好的信号处理工作进行的重要技术,AGC算法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射频前端模拟控制和数字采集ADC端的控制两种,前者工作方式是通过接收机接收到的模拟信号作为控制参量,后者是通过ADC采集以后的数字信号作为控制参量,并经过一定的算法得到实际的控制信号,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AGC算法的基本原理及结构自动增益控制模块主要作用于射频前端,其基本结构如下图1所示射频前端:内部放大器主要由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组成。

其中功率放大器主要作用是对发射通路的信号放大;低噪声放大器的作用是对接收通道中的小信号进行放大;在工程设计时,一般具有较大的增益调节范围,方便后端进行自动增益控制。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_图文.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_图文.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一:课题名称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二:摘要及关键词1、摘要:在处理输入的模拟信号时,经常会遇到通信信道或传感器衰减强度大幅变化的情况;另外,在其他应用中,如监控系统中的多个相同传感器返回的信号中,频谱结构和动态范围大体相似,而最大波幅却相差甚多的现象。

很多时候系统会遇到不可预知的信号,导致因为非重复性事件而丢失数据。

此时,可以使用带AGC(自动增益控制)的自适应前置放大器,使增益能随信号强弱而自动调整,以保持输出相对稳定。

本实验在介绍了AGC电路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相对简单而有效实现预通道AGC的方法,电路中使用了一个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

2、关键词:驱动缓冲可变衰减自动增益控制电压跟随器反馈三:设计任务要求1、基本要求:1)设计实现一个AGC电路,设计指标以及给定条件为:输入信号0.5~50mVrms;输出信号:0.5~1.5Vrms;信号带宽:100~5KHz;2)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SCH)及印制电路板图(PCB)2、提高要求:1)设计一种采用其他方式的AGC电路;2)采用麦克风作为输入,8Ω喇叭作为输出的完整音频系统。

3、探究要求:1)如何设计具有更宽输入电压范围的AGC电路;2)测试AGC电路中的总谐波失真(THD)及如何有效的降低THD。

四:设计思路及总体结构框架1、设计思路①该实验电路中使用了一个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从而相对简单而有效实现预通道AGC的功能。

如下图,可变分压器由一个固定电阻R1和一个可变电阻构成,控制信号的交流振幅。

可变电阻采用基极-集电极短路方式的双极性晶体管微分电阻实现为改变Q1电阻,可从一个由电压源和大阻值电阻R2组成的直流源直接向短路晶体管注入电流。

为防止R2影响电路的交流电压传输特性。

R2的阻值必须远大于R1.DetetorVGAInput Output反馈式AGC由短路三极管构成的衰减器电路②对正电流的I所有可用值(一般都小于晶体管的最大额定设计电流),晶体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小于它的基极-发射极阈值电压,于是晶体管工作在有效状态。

自动增益控制

自动增益控制

自动增益控制的定义自动增益控制是指使放大电路的增益自动随信号的强度而调整的自动控制方法.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原理简介实现自动增益控制功能的电路简称AGC环,AGC环是闭环电路,是一个负反馈系统,一般来说分成增益受控放大电路和控制电压形成电路两部分.增益受控放大电路文娱正向放大通路,其增益随控制电压而改变.控制电压形成电路的基本部件是AGC 检波器和低通平滑滤波器,有时也包含门电路和直流放大器等部件.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u0 经检波并经滤波器滤除低频调制分量和噪声后,产生用以控制增益受控放大器的电压uc .当输入信号ui增大时,u0和uc亦随之增大 . uc 增大使放大电路的增益下降,从而使输出信号的变化量显着小于输入信号的变化量,达到自动增益控制的目的.自动增益控制的目的若接收信号几μv~几mv变化,即信号强弱比为10三次方~10四次方.变化原因:距离不同、电台发射功率不同;移动电台、短波信号衰落,强弱变化相对缓慢.因信号强弱变化大,若放大器增益固定,则造成:(1)使后级放大器偏离线性区,信号失真;如:电视信号的同步头被压缩或消去,使同步失控.严重时,产生大信号阻塞(进入截止、饱和区);(2)增加混频组合频率干扰和非线性;对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具体要求(1)增益控制范围大;如:电视AGC:20~60dB.(2)保持系统良好的信噪比特性;(3)控制灵敏度高;如:电视AGC:-3dB以内.(4)控制增益变化时,幅频、群时延特性不变,以减小信号失真;(5)控制特性受温度影响小.控制放大器增益的方法1. 放大管电流控制法反向AGC:增益G随Ic正比变化,即: Ic↓,G↓: Ic↑,G↑优点: Ic小,节省功率.缺点:信号过大时, Ic↓↓过快,放大器进入非线性区.正向AGC: 增益G随Ic反比变化,即: Ic↑,G↓: Ic↓,G↑专用正向AGC管,曲线较陡,即Ic↑时G↓较快(控制灵敏度高).图(a)为反向AGC控制,VAGC为负电压控制过程:输出↑→VAGC负向↑→ib(ic)↓→G↓图(b)为正向AGC控制,VAGC为正电压控制过程:输出↑→VAGC正向↑→ib(ic)↑→G↓2. 放大管集电极电压控制法因为|Yfe|与Vce直接相关,故可通过VAGC改变Vce|Yfe|来改变|Yfe|(Avo).3. 放大管负载控制法因为放大器的增益与负载直接相关,可通过VAGC控制负载变化来改变增益.4. 差动电路增益控制法采用分流方式控制增益.5. 双栅场MOS效应管增益控制自动增益控制的电路举例1.广播接收机中的AGC电路2.AGC方式高线性调幅3.AGC方式高线性功放数据采集系统中自动增益控制的实现1硬件结构自动增益控制原理:(1)利用数模转换器实现增益控制原理为了改变放大器的增益,一般有2条途径:改变反相端的输入电阻阻值和改变负反馈电阻阻值.通过设计一个电阻网络和开关可以实现这种功能.D/A转换器能把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他的内部结构一般是电阻R-2R梯形网络,并集成有多路模拟开关.因此采取与常规D/A变换不同的用法,巧妙地利用D/A转换器的内部电阻网络可以实现改变放大器增益的功能.硬件原理如图1所示.这里采用AD7520芯片,AD7520是一种廉价的10位D/A转换芯片,由CMOS 电流开关和梯形电阻网络构成,结构简单,通用性好,配置灵活,其内部电阻网络由薄膜电阻构成,激光修正,相对于继电器和模拟开关等设计电阻网络而言,具有精度高、体积小、控制方便、外围布线简单等特点.其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从参考电压 VR流经梯形网络至OUT1的电流和没有分流电阻R0时的电流I 相比,其关系为:因此,只要改变数字量D的值就可以改变增益A.(2)自动增益控制原理经过放大器放大后输出的信号在送入AD转换器的同时,也输入到2个电压比较器(这2个电压比较器的参考电压分别为AD转换器允许输入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一个输到正相端,一个输到反相端.根据电压比较器输出的结果是0还是1来修改DAC的数字量输入,可以达到改变放大器增益的效果.如图1所示,2个电压比较器输出有3种可能:(1) P12=1,P13=0, 即放大器输出的电压值高于电压比较器的参考电压,此时放大倍数偏大,应通过程序修改DAC的输入(即修改P0口和P10,P11的值)减小放大倍数;(2) P12=0,P13=0,即放大器输出的电压值介于2个电压比较器的输入参考电压之间,此时放大倍数合适,可以进行A/D转换;(3) P12=0,P13=1,此时放大器输出电压小于电压比较器参考电压,放大倍数偏小,应该增大放大倍数.这样就完成了自动增益控制的过程.3软件设计在初始化程序中,需要预置DAC转换器的输入,即为P0口和P10,P11赋值以确定放大器的原始放大倍数,以后再在此基础上对放大倍数进行调整.其软件流程如图3所示.4结语本文中选用的数模转换器是10位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位数的数模转换器.图1中,电压比较器1的参考电压Vref为A/D转换器可以转换的最高电压,适当选择R1,R2的阻值可使电压比较器2的参考电压为A/D 转换器可以转换的最低电压值.由于受速度限制,本电路不适用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设计书课案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设计书课案

2019届课程设计《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武振旺、孙亚荣学号5081215020、5081215032所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物联网工程班级物联网工程19指导教师杨全丽、丛申教师职称讲师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现代电子技术Ⅰ课程所属教研室:计算机系指导教师:杨全丽、丛申学号5081215020 学生姓名武振旺(专业)班级物联网19 学号5081215032 学生姓名孙亚荣设计题目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设计技术内容本设计主要在Multisim的工作环境下设计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应做以下设计内容:1、软件仿真,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AGC电路。

2、以模拟集成电路为核心器件,通过电路增益的自动调节,对于不同幅值的正弦波u1,u的幅值可基本不变。

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需要完成以下要求:1、设计实现AGC电路,测试AGC电路中的总谐波失真(THD)及如何有效的降低THD。

2、整体电路布局合理,线路清晰3、课程设计说明书条理清晰,结构合理,格式规范参考资料[1]电子线路第四版.谢嘉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电子电路基础.解月珍.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3]基础电子技术.蔡惟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半导体集成电路.朱正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周次第一周应完成内容1、查阅资料进行选题2、学习设计软件的使用3、利用软件进行设计的一个简单的AGC电路自动增益的功能。

4、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5、课程设计答辩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院、学科组、学生各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目录1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背景与意义 (1)1.1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背景 (1)1.2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意义 (1)2.Rb变化对Q点和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2)2.1原理图 (2)2.2仿真模拟 (2)2.3仿真数据 (6)2.4实验结论: (6)3两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调试 (6)3.1实验目的 (6)3.2原理 (6)3.3仿真电路 (7)3.4仿真内容 (9)3.5仿真数据结果 (10)3.6结论 (10)4.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10)4.1原理 (10)4.2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 (11)4.3所实现功能说明 (14)4.4实验故障及问题分析 (16)总结和结论 (17)致谢 (18)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摘要: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功能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较大时,能使输出信号幅度稳定不变或限制在一个很小范围内变化的特殊功能电路,简称为 AGC 电路。

三极管自动增益电路

三极管自动增益电路

三极管自动增益电路三极管自动增益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它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来实现信号的放大。

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放大作用,可用于放大电流、放大电压和放大功率等应用。

在自动增益电路中,三极管的放大特性被充分利用,使得输入信号经过放大后输出信号的幅度自动调节,从而实现信号的稳定放大。

自动增益电路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输入级、放大级和输出级。

输入级负责接收输入信号,放大级负责对信号进行放大增益,输出级负责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

三极管通常用作放大级的核心元件,其基、发、集三个引脚分别对应于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电源。

在自动增益电路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由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共同决定。

通过恰当选择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等元件,可以控制三极管的工作点,使得其在合适的工作状态下工作。

这样,当输入信号的幅度发生变化时,三极管能够自动调节其放大倍数,以保持输出信号的稳定性。

自动增益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增益范围、频率响应、输入输出阻抗等。

增益范围是指电路的输入信号能够放大的倍数范围,一般用分贝(dB)来表示。

频率响应是指电路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放大程度,一般用频率响应曲线来表示。

输入输出阻抗是指电路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阻抗匹配情况,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极管自动增益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以音频放大器为例,自动增益电路可以使得输入信号的音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不受外界干扰的影响。

在通信系统中,自动增益电路可以使得接收到的信号能够在不同距离、不同信号强度下都能保持一定的质量。

此外,自动增益电路还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医疗设备、广播电视等领域。

三极管自动增益电路是一种重要的电子电路,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来实现输入信号的自动放大。

它具有设计灵活、应用广泛的特点,可以满足各种不同领域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三极管自动增益电路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各种电子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信号放大功能。

一种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作者:王坤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8期[摘要]本文设计实现了反馈型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该AGC电路由驱动缓冲、衰减器、检波整流、级联放大和跟随输出等部分组成。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各部分的设计方法及工作原理,测试结果表明:当该AGC电路的输入信号在40dB范围内变化时,输出信号的幅度变化不超过4dB,该AGC电路很好地实现了自动增益控制的功能。

[关键词]自动增益控制;负反馈;衰减器;检波整流中图分类号:U44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110-020 引言在光纤通信、广播电视、传感器处理等电路系统中,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和增益共同决定着接收机的输出信号。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接收机输入信号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发射功率的大小、收发距离的远近、信号传播媒介的变化[1]、噪声对接收机的影响等。

如果接收机增益过小,则强输入信号能正常接收,而弱输入信号将接收不到,从而造成信号的丢失。

如果接收机增益过大,则弱输入信号能正常接收,而强输入信号有可能使接收机过载而导致阻塞,甚至使接收机损坏。

因此,需要接收机的增益能随输入信号的强度而自动调整,即需要引入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AGC电路能够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很大的情况下,保证输出信号的幅度恒定或仅在较小范围内变化[2]。

AGC电路从结构上大致可分为三种:前馈型、反馈型和混合型。

其中,前馈型电路收敛比反馈型要快,但是不稳定;混合型克服了前馈型和反馈型电路的缺点,尤其适合用于快速衰落信道,但是电路复杂、功耗大、调试困难。

所以,本文采用反馈型结构设计实现了AGC电路,并分析了该AGC电路各个部分的原理与具体功能。

1 电路设计反馈型AGC电路本质是一个负反馈系统,该电路可以分成放大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其中放大电路用于放大输入信号,其增益大小受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

如图1所示,该AGC电路由驱动缓冲、衰减器、检波整流、级联放大和跟随输出等部分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一:课题名称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二:摘要及关键词1、摘要:在处理输入的模拟信号时,经常会遇到通信信道或传感器衰减强度大幅变化的情况;另外,在其他应用中,如监控系统中的多个相同传感器返回的信号中,频谱结构和动态范围大体相似,而最大波幅却相差甚多的现象。

很多时候系统会遇到不可预知的信号,导致因为非重复性事件而丢失数据。

此时,可以使用带AGC(自动增益控制)的自适应前置放大器,使增益能随信号强弱而自动调整,以保持输出相对稳定。

本实验在介绍了AGC电路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相对简单而有效实现预通道AGC的方法,电路中使用了一个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

2、关键词:驱动缓冲可变衰减自动增益控制电压跟随器反馈三:设计任务要求1、基本要求:1)设计实现一个AGC电路,设计指标以及给定条件为:输入信号0.5~50mVrms;输出信号:0.5~1.5Vrms;信号带宽:100~5KHz;2)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SCH)及印制电路板图(PCB)2、提高要求:1)设计一种采用其他方式的AGC电路;2)采用麦克风作为输入,8Ω喇叭作为输出的完整音频系统。

3、探究要求:1)如何设计具有更宽输入电压范围的AGC电路;2)测试AGC电路中的总谐波失真(THD)及如何有效的降低THD。

四:设计思路及总体结构框架1、设计思路①该实验电路中使用了一个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从而相对简单而有效实现预通道AGC的功能。

如下图,可变分压器由一个固定电阻R1和一个可变电阻构成,控制信号的交流振幅。

可变电阻采用基极-集电极短路方式的双极性晶体管微分电阻实现为改变Q1电阻,可从一个由电压源和大阻值电阻R2组成的直流源直接向短路晶体管注入电流。

为防止R2影响电路的交流电压传输特性。

R2的阻值必须远大于R1.VGAInput OutputDetetor由短路三极管构成的衰减器电路②对正电流的I所有可用值(一般都小于晶体管的最大额定设计电流),晶体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小于它的基极-发射极阈值电压,于是晶体管工作在有效状态。

短路晶体管的V-I特性曲线非常类似与PN二极管,符合肖特基方程,除了稍高的直流电压值外,即器件电压的变化与直流电流变化的对数成正比。

③输入信号VIN驱动输入缓冲极Q1,中间互补级联放大电路Q2、Q3提供大部分电压增益,通过负反馈网络回到放大级的输入端。

R4构成可变衰减器的固定电阻,Q6构成衰减器的可变电阻部分,D1、D2构成一个倍压整流器。

它从输出级Q4提取信号的一部分并为Q5生成控制电压,这种构置可以容纳非对称信号波形的两极性的大峰值振幅。

电阻R15决定AGC的开始时间(若与C6组合的R15过小,则使反馈传输函数产生极点,导致不稳定),电阻R17决定AGC的释放时间。

R14是1KΩ电阻,将发射极输出跟随器Q4与信号输出端隔离开。

2、总体结构框图五: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1、9V稳压源电路2、信号缓冲输入级电路3、直流耦合互补级联电路(提供大部分增益):6、总体电路设计该电路主要由输入前级、中间直流互补级联放级、倍压整流电路、反馈网络组成。

其中反馈网络跨在直流互补耦合级联放大级的前端与输出级的前端之间,使信号自动衰减为一定的值(小幅波动),实现自动增益控制。

六、所实现功能说明1、基本功能:输入的信号范围在0.5~50mVrms时,经过输入缓冲级,直流耦合互补级联放大信号(提供大部分增益),经过射极跟随器,接输出端同时引反馈回去到放大级前端,反馈由具有倍压整流作用的D1、D2和可变衰减器,对不同的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大小不一样,使经输入缓冲级放大电路放大的信号与反馈信号叠加,叠加后的信号幅度在很小的范围波动,再经过放大,使输出电压0.5~1.5Vrms,信号带宽满足覆盖100Hz~5KHz的要求,实现了自动增益控制。

2、直流电源:Vcc=9V34(1)输入端接输入信号,电压有效值0.5~50mV,频率在100Hz~5KHz,为得到不同频率不同电压下的增益数据,采取单变量法测试,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信号,使用交流毫伏表测量输入输出的信号电压的有效值,计算增益;(2)具体测试过程如下:保持输入电压有效值0.5mV,改变信号频率从100Hz变化到5KHz (为取得更多的数据,可以每次增大500Hz,多测数据),测量记录如上表格所示;(3)由测出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增益,同时可见,再输入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大幅波动时,输出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很小幅度波动,即可认为输入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不变,实现了自动增益控制的功能;(4)为了解反馈网络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中的作用,可以在反馈输出端接示波器通道来观察测量反馈输出信号,亦可把反馈引回的线去掉,用示波器观察测量没有反馈时的输出信号,记录测量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反馈网络在该电路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该电路称为反馈式AGC的原因。

(5)用示波器观察输入缓冲级(该实验中注释为Q1)的集电极输出波形,记录测量数据;把反馈去掉,同样观察测量Q1集电极的波形,对比可见,有反馈的时候Q1的集电极输出信号幅值基本为2mV,而无反馈的时候,Q1的集电极输出信号幅值为伏级上的,比有反馈的时候大的多,可见自动衰减的负反馈信号与经缓冲级放大的信号叠加,使信号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值。

(6)测量倍压整流电路(D1、D2构成)的输出信号波形,增进对倍压整流器的工作原理的理解。

七、故障及问题分析做PCB板时,由于刚开始对于软件不熟悉,所以走了不少弯路。

首先,将原理图画好后,运行总是出错,最后发现是未将原理图放入工程,其次将原件导入PCB板时,没有画禁布线区,并且未放置焊盘,导致无法布线。

后经调整,并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了PCB板。

首先,连接电路用了较长时间。

第一次连接完毕,发现地线和电源线接的太乱,并且导线过多。

第二次连接完成后,却无法得到预期的输出波形,而是在电源接通后会出现方波,检查电路并未发现错误,于是又进行了第三次连接,但还是未得到预期效果,经过检查,应对各级参数进行对比发现R13忘记接地,改正过后得到了满意的波形。

八、总结和结论1、本实验综合性较强,考察了理论分析与动手实践的综合能力,让我们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模电的认识。

2、本实验采用了反馈式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主要由输入缓冲级、直流耦合互补级联、信号输出级、倍压整流与反馈几个部分组成。

倍压整流与反馈实现了自动增益控制的功能。

3、由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比较复杂,我们在实验中应该学会部分分析的方法。

当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不符合预期时,要根据实际的输出与理论分析的输出之间的差距来分析故障发生在哪里,这样可使我们缩小排查的范围,提高实验效率,同时加深理解了电路每一部分的具体功能。

4、在连接电路之前,应该先设计好具体的电路布局,使得整体清晰美观,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5、输出的信号电压基本为1.35Vrms,以很小幅度波动,在实验要求的范围内,输出信号带宽为50Hz~225KHz,覆盖要求的频率宽度,可以处理很宽频带的信号,说明该电路对信号处理能力强,但同时带来一个问题,通频带宽,选择性差。

6、该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输入信号范围为0.5~50mVrms输出信号为0.5~1.5Vrms信号带宽:100~5KHz,适合应用于低频段小信号处理的系统中。

九、PROTEL绘制的原理图1、PROTEL绘制的AGC电路原理图:该电路主要有几部分组成:输入前级、中间直流互补级联放大级、倍压整流电路、反馈网络、输出级。

其中反馈网络跨在直流互补耦合级联放大级的前端与输出级的前端之间,使信号自动衰减为一定的值,实现自动增益控制。

2、用PROTEL生成的PCB板3、9V稳压源电路原理图:4、9V稳压源生成PCB板5、实物效果十、所用元器件及测试仪表清单1、元器件清单2、测试仪器清单(1)信号发生器;(2)示波器;(3)交流毫伏表;(4)万用表;(5)直流稳压电源;十一、参考文献[1]《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教程》北京邮电大学电路实验中心[2]《Protel DXP 电子设计使用教程》袁鹏平付刚罗开玉化学工业出版社一种新能优良结构简单的AGC电路发布: | 作者:--| 来源: --| 查看:292次| 用户关注:许多应用类电子装置中都需要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功能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较大时,能使输出信号幅度稳定不变或限制在一个很小范围内变化的特殊功能电路,简称为AGC电路。

AGC 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产生一个相应变化的直流电压(AGC电压),利用这一电压去控制一种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或者控制一种可变衰减电路的衰减量):当输入信号幅度较大时AGC电压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许多应用类电子装置中都需要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功能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较大时,能使输出信号幅度稳定不变或限制在一个很小范围内变化的特殊功能电路,简称为AGC电路。

AGC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产生一个相应变化的直流电压(AGC电压),利用这一电压去控制一种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或者控制一种可变衰减电路的衰减量):当输入信号幅度较大时AGC电压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减小(或者增大可变衰减电路衰减量),当输入信号幅度较小时AGC电压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增加(或者减小可变衰减电路衰减量)。

显然,这种自动增益控制可以达到输出信号幅度基本稳定的目的。

增益可调的运算放大器(如AD603)常被用在AGC电路中,但是这一类器件不仅价格高,而且市面上难以买到。

经过多次试验,笔者使用普通元件设计出了一种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结构简单的AGC电路。

原理见下图。

上图中,输入信号经电阻R1、R2分压后送往运放F1的同相输入端,二极管VD对运放F1的输出信号整流后,经过一个π形滤波电路得到一个负向的AGC电压,这一电压经运放F2放大后送往场效应管3DJ6的栅极。

当输入信号的幅值较大时,相应地得到了较大的AGC电压,运放F2输出较大的负压至场效应管3DJ6的栅极,增大了场效应管3DJ6的源漏极问的电阻,从而减小了运放F1的放大倍数;输入信号的幅度进一步加大时,场效应管3DJ6的源漏极问的电阻也会进一步加大,使运放Fl的放大倍数进一步减小……直至场效应管3DJ6的源漏极被完全夹断,这时运放F1失去放大能力成了电压跟随器。

反之,当输入信号的幅值较小时,AGC电压也很小,运放F2输出也小,场效应管3DJ6的源漏极间的电阻很低,使运放F1得到较大的放大倍数,从而在F1的输出端可以得到幅值较大的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