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系ZTE七号信令系统员工初级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七号信令系统基础

七号信令系统基础

Vservice系统培训资料七号信令系统基础目录1前言 (5)2信令的基本概念 (6)2.1信令的基本概念 (6)2.2信令的分类 (6)2.3中国1号信令系统简介 (8)2.3.1线路信令 (9)2.3.2记发器信令 (10)3NO.7信令系统概述 (12)3.1N O.7信令系统的发展及特点 (12)3.1.1No.7信令系统的发展 (12)3.1.2No.7信令系统的特点 (12)3.2分层通信体系的概念 (13)3.2.1分层通信的概念 (13)3.2.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14)3.3N O.7信令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 (15)3.3.1分级功能结构 (15)3.3.2各部分主要功能 (16)3.3.3各功能级处理的数据块结构 (18)4NO.7信令网 (19)4.1信令网的基本概念 (19)4.2N O.7信令传送方式 (20)4.3信令网的编码计划 (21)4.3.1国际信令网的编码计划 (21)4.3.2我国国内网的信令点编码 (21)5NO.7信令消息结构说明 (22)5.1基本信令单元 (22)5.2信令单元的格式及编码 (23)5.3信令单元分类 (25)6消息传递部分MTP (28)6.1概述 (28)6.2信令数据链路功能级 (28)6.3信令链路功能级 (28)6.3.1概述 (28)6.3.2信令链路功能级的主要功能 (29)6.4信令网功能级 (31)6.4.1功能概述 (31)6.4.2信令消息处理 (32)6.4.3路由标记 (33)6.4.4信令网管理功能 (34)7电话用户部分TUP (36)7.1TUP消息的格式 (36)7.2TUP消息的基本信令过程 (37)7.3常用TUP消息的作用 (40)7.3.1国际网和国内网通用信令消息 (40)7.3.2国内网专用信令消息 (40)8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 (41)8.1概述 (41)8.2ISUP功能 (41)8.3ISUP信令消息的格式及参数 (42)8.3.1ISUP信令消息 (42)8.3.2ISUP消息的格式 (45)8.4ISUP正常呼叫控制过程 (47)9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50)9.1概述 (50)9.2SCCP功能结构 (51)9.3SCCP业务功能 (51)9.3.1面向连接服务 (51)9.3.2无连接服务 (52)9.3.3SCCP提供的4类服务 (53)9.4SCCP的基本功能 (53)9.4.1附加的寻址功能: (53)9.4.2地址翻译功能 (54)9.5SCCP的管理功能 (55)9.6SCCP消息结构 (55)9.6.1SCCP消息分类 (55)9.6.2SCCP消息格式 (56)9.7SCCP的路由选取 (59)9.8SCCP消息生成及举例 (62)9.8.1UDT消息生成和封装 (62)9.8.2SCCP消息举例 (63)10事务处理能力部分TCAP (64)10.1概述 (64)10.2TCAP的分层结构 (64)10.2.1事务子层(TCAP TSL) (65)10.2.2成分子层(TCAP CSL) (66)10.3TCAP消息格式及编码 (69)10.3.1TCAP消息构成 (69)10.3.2信息元编码 (69)10.3.3事务部分 (70)10.3.4成份部分 (70)10.3.5对话部分 (71)10.4举例 (71)10.4.1BEGIN消息结构 (71)10.4.2TCAP消息分析举例 (72)10.5TCAP处理过程 (72)1前言为了保证通信网的正常运行,除了交换设备和传输系统之外,还要有完善的信令方式。

11华为CC08七号信令系统培训课程

11华为CC08七号信令系统培训课程

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七号信令系统的功能实现。

七号信令基本概念和C&C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目标:✓TUP 基本消息格式✓基本信令过程✓CC08交换机七号信令系统硬件结构相关资料1.《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运行手册V2.0》第二卷第一节信令基本概念1.1 前言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员了解No.7信令系统结构,No.7信令系统与程控交换机的关系,No.7信令中信号的传递形式等。

使学员在做No.7数据之前,对No.7信令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对C&C08交换机的No.7信令系统硬件结构比较熟悉。

至于No.7信令系统具体细节,则需要参考相关书籍,逐步掌握。

1.2 信令的概念首先要掌握的概念是“信令”。

在通信网中,除了传递业务信息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在网上流动,这部分信息不是传递给用户的声音、图像或文字等与具体业务有关的信号,而是在通信设备之间传递的控制信号,如占用、释放、设备忙闲状态,被叫用户号码等,这些都属于控制信号。

因此我们说:信令是通信设备(包括用户终端、交换设备等)之间传递的除用户信息以外的控制信号。

1.3 信令的分类1.3.1 按工作区域分类焈 用户线信令:用户终端与交换机之间传递的信令。

焈 局间信令:交换设备之间传递的信令。

图1-1为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举例。

No.7信令是交换设备之间传递的控制信号,属于局间信令。

局间信令就如同交换设备之间的对话语言,双方遵守同一个语法规则。

No.7信令的语法规则就是由国际电联ITU提出的No.7信令技术规范。

我国根据这个规范制订出中国No.7信令技术规范。

在我国通信网上运行的交换设备都是符合中国规范的。

因此任何两种交换设备之间都可以实现No.7信令的互通。

1.3.2 按功能分类焈 线路信令:反映线路工作状态的信令,如空闲、占用、释放等。

焈 路由信令:提供接续信息的信令,如被叫号码、主叫类别等。

焈 管理信令:传递网络管理信息,如测试、维护等。

信令系统介绍——培训教材

信令系统介绍——培训教材
后向挂机信令 前向拆线信令 拆线证实信令
振铃信令 应答(摘机)
复原(挂机)
被叫
用户线信令
局间信令
用户线信令
SS1、SS7、DSS1信令系统简介
中国一号信令
SS1 属于局间信令
七号信令
SS7 属于局间信令
数字一号信令
DSS1、30B+D、 ISDN PRI
属于局-用户信令
属于随路信令
属于共路信令
属于共路信令
传递
符合OSI参考模型
符合OSI参考模型
网络内可以共存多种协议 系统内可以共存多种信令
具有网间协议和网-用户间协 具有局间信令和局-用户间信


信令的基本概念
2.信令的分类
按信令的信道分,信令可分为两大类:随 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随路信令是信令和话音在同一话路中传送 的信令方式,中国一号信令属于此类信令。
交换效率较低
交换效率高
交换效率高
不适合组建大规模的 交换网(成本、接续 效率、信令容量)
目前组建大规模的 交换网的首选(成 本、接续效率、信 令容量)
适合企业级用户(维护 简单、效率高)
中国一号信令原理
一、线路信令(DL信令)
在数字中继的TS16内传送 Af Bf Cf Df Ab Bb Cb Db

DSS1信 令 系统 又 称为 3 0 B+D 或 ISDN PRI信令系统。

DSS1信令系统概念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 是以综合 数字电话网(IDN)为基础发展演变而形 成的通信网,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 接,用来支持包括话音和非话在内的多 种电信业务。用户能够通过有限的一组 标准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接入网内。

06 七号信令基础-31

06 七号信令基础-31
SSF SI
F 8
CRC 16
SIF 8n(n≥2)
SIO 8 2
LI 6
FIB 1
FSN BIB BSN F 7 1 7 8 消息传送方向
DCBA 子业务字段
DCBA 业务指示语
七号信令功能级结构
子业务字段SSF
包括网络指示码 (bits C and D) 和两位备用比特 (bits A
and B)。网络指示码分配如下:
七号信令网
信令网三要素

信令端接点(SEP):
是信令消息的起源点和目的点,通常信令端接点就是通信网中的交换或处
理节点,例如MSC/VLR、HLR/AUC、SC等。

信令转接点(STP):
具有转接信令的功能,它可以将一条信令链路的信令消息转 发至另一条信
令链路。

信令链路(Link):
连接各个信令点、信令转接点,传送信令消息的物理链路称为信令链路 。
完成点对点信令消息的可靠传输。

MTP2完成的功能包括:
信号单元的定界和定位
信号单元的差错检测 通过重发机制实现信号单元的差错校正
通过信号单元差错率监视检测信令链路故障
故障信令链路的恢复过程 信令链路流量控制
七号信令功能级结构
MTP3简介

功能:
在消息的实际传递中,将信息传至适当的信令链路或用户部
MTP1简介

功能:
定义数据链路的物理、电气和功能特性以及链路接入方法,
为信令链路提供一个物理载体。
信令链路是由两个数据信道组成的信令传输双向通路,在数
据传输环境中, 信令数据链路通常占用一个时隙,为64kbit/s 的数字通路。

七号信令组网培训材料(孙鹏)新

七号信令组网培训材料(孙鹏)新



3
我国信令网的等级结构及与电话网的对应关系
SP
INT
DC1
SP
HSTP
HSTP
SP
DC1
第一级 HSTP
DC2 SP
LSTP
第二级LSTP
LSTP
SP
DC2
第三级SP E0 SP
4
话路 信令链路
SP
E0
一级干线七号信令网网路结构
b
A
HSTPA
城市1
HSTPA
城市2
HSTPA
城市3
a
SP
d c
DSN
第1时隙 第2时隙 第3时隙 第4时隙
HSTP
dtm
dtm
dtm
dtm
广州2M
南京2M
18
七号信令网通过DXC组网图示
HSTP1 DXC1 HSTP1 平面一
DXC1
HSTP1
DXC1
DXC1 HSTP1
SP
SP HSTP2
SP
SP
SP
SP
平面二
DXC2
DXC2
HSTP2
HSTP2
DXC2
DXC2 HSTP2
准直联链路设置原则

省会、直辖市DC1、国际信令点及一级干线各种特种业务服务中心 均连至本省或本大区的一对HSTP。

疏通未设直达信令链路的的信令点间的信令业务。
对于设有直达信令链路,但不易组织双传输路由的信令点间可采 用单传输路由,用经HSTP转接的准直联信令链路保证其可靠性 。 转接智能网SSP和SCP之间的信令业务。 转接各省智能网PSCP之间的信令业务(新建的指定电话付费业 务)。 转接PSTN及ISDN网的信令业务 转接本地网LSTP之间以及LSTP与HSTP之间的信令业务。

No7信令培训材料_7号信令

No7信令培训材料_7号信令

七号共路信令系统目录七号共路信令系统 (1)1概述 (4)11七号信令的优点 (4)12七号信令的系统结构 (4)13七号信令的消息格式 (5)14七号信令的未来发展 (6)2信令数据链路(MTP第一级) (7)3信令链路功能(MTP第二级) (9)31信号单元定界 (9)32信号单元定位 (9)33差错检测 (9)34差错校正 (9)341基本差错校正 (9)342预防循环重发校正方法(PCR) (10)35初始定位 (10)36信令链路差错率监视 (10)37流量控制 (11)4信令网功能(MTP第三级) (11)41信令消息处理 (11)411路由标记 (11)412消息路由 (13)413消息鉴别 (13)414消息分配 (14)42信令网管理 (14)421信令业务管理 (14)422信令路由管理 (16)423信令链路管理 (17)5电话用户部分TUP和ISDN用户部分ISUP (17)51TUP/ISUP呼叫处理 (17)511TUP和ISUP的比较 (17)512呼叫处理模型 (17)513基本呼叫处理过程 (18)54补充业务处理过程 (22)55信令配合过程 (22)52TUP/ISUP电路(群)维护 (23)521电路闭塞及解除闭塞过程 (23)522电路复原过程 (23)523电路群闭塞及解除闭塞过程(维护/硬件) (23)524电路群复原过程 (24)525电路群查询过程 (24)53TUP/ISUP导通检验 (24)531呼叫处理导通过程 (25)532人机命令导通过程 (25)54TUP/ISUP其它功能 (25)541同抢 (25)542自动重复试呼 (26)543不合理信息处理 (26)544未知信息识别和版本兼容性 (27)6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27)61SCCP应用特点 (27)62SCCP提供的网络服务功能 (27)621无连接型服务 (27)622面向连接型服务 (28)623SCCP寻址选路功能 (30)624SCCP管理功能 (30)7事物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 (31)71TCAP功能概述 (31)72TCAP子层结构 (32)73TCAP功能模块结构 (33)74TCAP成份操作处理过程 (34)741基本处理过程 (34)742异常处理过程 (35)75TCAP对话处理过程 (36)751基本处理过程 (36)752异常情况处理过程 (36)8参考文献 (1)81参考书目 (1)82参考资料 (1)七号共路信令系统1概述11七号信令的优点和随路信令相比较,作为更适合于数字通信网的七号信令,具有以下显著优点:-信道利用率高。

(SS7)七号信令MTP培训

(SS7)七号信令MTP培训

资料编码产品名称使用对象产品版本编写部门资料版本MTP培训拟制: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第1章七号信令MTP培训教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号信令网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体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号信令系统整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消息传递部份(MTP) .................................................................................. 错误!未定义书签。

MTP3要紧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B型机与MTP相关的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员工岗位培训体系]中兴接入网培训

[员工岗位培训体系]中兴接入网培训

(培训体系)中兴接入网培训ZXA10光纤接入网系统培训教材第一章通信基础知识1.1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什么是模拟信号?一般来说,数字信号必须满足在时间和信号幅值上是离散的,相反模拟信号在幅值上是连续的。

图1.1-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波形示意图1.2 数字化模型图1.2-1是一个数字通信系统方框图.图1.2-1 PCM数字通信系统方框图模拟信号要变换成二进制数字信号一般必须经过取样、量化和编码三个处理过程。

脉冲编码调制(PCM)也是如此。

取样(Sampling)是将时间和幅度都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时间离散的幅度连续的另一种模拟信号,这种模拟信号也称为脉冲幅度调制(PAM)信号。

为了使取样后的PAM 信号能在接收端完全无失真地恢复为原始信号,取样周期应该满足奈奎斯特定理。

量化(Quantization)是将幅度连续的样值进行幅度的离散化(又叫分层),使幅度连续的模拟PAM信号的变换成为多进制的数字信号。

由于通常的数字通信系统和计算机中都采用二进制信号,所以对多进制的数字信号再进行二进制编码,使之最终成为二进制数字信号。

1.2.1 取样---时间上的离散化图1.2-2是取样脉冲序列P(t)对模拟信号S(t)进行采样、量化的原理框图及有关部分波形。

图1-2.2 模拟信号的抽样、量化、编码要从取样后的信号无失真地恢复出原始信号S(t),必须使取样频率f s满足如下奈奎斯特定理。

奈奎斯特定理:一个频带受限于BHz的信号S(t)可以唯一地用周期为1/f s 的样值系列确定,只要f s≥2B即可。

也就是说,一个信号的取样值完全无失真地恢复原信号,抽样频率必须满足下列条件:f s≥2B(Hz)或者T S≤1/2B(秒)这里f s也称为奈奎斯特频率(Nyquist Frequency),Ts称为Nyquist时间间隔。

在电话通信中,话音频带为300-3400Hz,实际上取样频率f s取为8000Hz2B=2 3400Hz=6800H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体系ZTE七号信令系统员工初级培训教材ZXG10-MSS(V3.0)移动交换系统员工(用服)初级培训教材中兴通讯股份某公司本资料著作权属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某公司所有。

未经著作权人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摘录、复制或翻译。

侵权必究。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某公司地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电话:(+86755)26770000网址:http://.cn邮编:518057* * * *版次:2004年10第01版代码:GMECA02C041 七号信令系统学习目标:●了解信令的相关概念。

●了解七号信令特点,掌握七号信令系统分层结构。

●掌握消息传递部分各层实现的功能。

●掌握七号信令网的基本概念,了解信令点编码方式。

●了解TUP消息的一般格式,掌握常用的信令消息,掌握TUP信令过程。

●了解ISUP的一般格式,掌握常用的信令消息,掌握TUP信令过程。

目录第一节信令的相关概念 (1)1.1 信令的定义 (1)1.2 信令分类 (2)第二节七号信令概述 (3)2.1 七号信令特点 (3)2.2 七号信令系统分层结构 (3)2.3 七号信令消息结构 (8)第三节消息传递部分(MTP) (10)3.1 信令数据链路层(MTP第一层) (10)3.2 信令链路功能级(MTP2) (10)3.2.1 单元信号定界和定位 (11)3.2.2 差错检测 (11)3.2.3 差错校验 (11)3.2.4 初始定位 (12)3.2.5 信令链路差错率监测 (13)3.2.6 第二级流量控制 (13)3.2.7 处理机故障 (14)3.3 信令网功能级(MTP3) (14)3.3.1 信令消息处理 (14)3.3.2 信令网管理 (17)3.3.3 信令网管理消息 (22)第四节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25)4.1 SCCP概述 (25)4.1.1 MTP的局限性 (25)4.1.2 SCCP应用特点 (26)4.1.3 SCCP的模块结构 (26)4.1.4 SCCP提供的网络业务 (27)4.1.5 SCCP的基本功能 (31)4.1.6 SCCP的管理功能 (32)4.2 SCCP消息结构 (33)4.2.1 SCCP消息分类 (33)4.2.2 SCCP消息格式 (34)4.2.3 SCCP的路由选取 (38)第五节七号信令网 (41)5.1 信令网的基本概念 (41)5.1.1 信令网的组成 (41)5.1.2 信令网的工作方式 (41)5.1.3 信令路由 (42)-1-5.1.4 配置说明 (43)5.2 我国信令网结构 (44)5.3 信令点编码 (45)第六节电话应用部分(TUP) (47)6.1 电话信令消息的一般格式 (47)6.2 TUP消息内容和作用 (48)6.3 TUP信令过程 (53)第七节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 (1)7.1 定义 (1)7.2 ISUP信令消息的格式及参数 (1)7.2.1 ISUP信令消息 (1)7.2.2 ISUP消息的格式 (4)7.3 ISUP正常呼叫控制过程 (6)第八节 (9)-2-第一节信令的相关概念信令系统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号信令系统是现代通信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运用在不同的网络中,不仅能够用来传送电话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中电路接续所需的局间信令,而且在移动通信网中的各通信实体间传送和用户漫游有关的各种位置信息,仍在智能网的各业务实体间传送智能业务信息。

七号信令网也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撑网之一。

学好七号信令对理解通信中的各种信令相关问题非常重要。

1.1信令的定义建立通信网的目的是为用户传递包括话音信息和非话音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因此在各设备之间就会交互各种各样的“信息”,使网中的设备能够协调动作。

设备之间传递的这些信息称为信令。

通俗一点说,信令就是设备之间的“语言”,用来交流各自的状态和目的。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守则和规约,信令也必须遵守相关组织规定的规则,我们称之为信令协议,或信令方式。

以下将从三方面对信令方式进行讨论:结构形式、传递方式、控制方式。

1.结构形式(1)未经编码的信令,其代表是中国一号信令,它采用六中取二或四中取二的方式组成不同的信号,不对信号做编码处理。

(2)已经编码的信令,如七号信令。

2.传递方式(1)端到端的方式(End to end):七号信令中的SCCP层就采用此种方式。

(2)逐段转发的方式(Llink by link):七号信令系统的MTP层按这种方式传递信息。

(3)混合方式:是将上述俩种方法全采用的方式。

当只有MTP和TUP时,采用逐段转发的方式,加入SCCP后,就用到了端到端的方式。

对中国一号来说,通常情况下使用端到端的方式,只有在劣质线路时,采用逐段转发方式。

3.控制方式(1)非互控:类似全双工的概念,也就是甲方向乙方发送信令不受乙方的控制,乙方同样如此。

双方不必等对方的响应就能够采取下一步举措。

七号信令采用非互控方式。

(2)半互控:类似汽车调度的半双工方式,一方接受另一方的信息后才能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而另一方且不受控制。

(3)全互控:双方互相控制,协调完成工作,如中国一号。

-1-第二节七号信令概述2.1七号信令特点1.优点(1)信道利用率高。

一条七号链路所服务的话路数目能够达到2000到3000条左右。

和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路信令中,一个复帧(含16帧)的15个TS16时隙(首帧的TS16用于复帧同步)仅能传送30条话路的信息。

(2)传递速度快。

七号信令消息采用和话路彻底分开的单独的64kbit/s的通道传递,大大增加了接续的速度。

(3)信令容量大。

七号信令采用消息形式传送信令,编码十分灵活;消息最大长度为272个字节,内容也非常丰富,是随路信令所不能比拟的。

(4)应用范围广。

七号信令不但能够传送传统的电路接续信令,仍可传送各种和电路无关的管理、维护和查询等信息,是ISDN、移动通信和智能网等业务的基础。

(5)由于信令网和通信网相分离,便于运行维护管理。

(6)技术规范能够方便地扩充,可适应未来信息技术和未知业务发展的要求。

2.缺点(1)由于七号信令系统中的一条链路能够为上千条话路提供服务,因此要求链路的可靠性相对于随路信令就高的多,一旦某条信令链路出现问题,相应的话路将受到影响。

(2)各个厂家的七号信令产品在兼容性上会产生一定的问题。

2.2七号信令系统分层结构由于现代通信实际上是建立在计算机的控制基础之上,七号信令的通用性决定了整个系统必然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应用功能,而且结构上应该能够灵活扩展,因此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采用模块化功能结构,以实现一个框架内多种应用的且存。

换句话说,它也是按照计算机的OSI的思想设计和应用的,其基本概念是:1.将通信的功能划分就成若干层次,每一个层次只完成一部分功能且能够单独进行开发和测试。

2.每一层只跟其相邻的俩层打交道,它利用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且不需要知道它的下一层是如何实现的,仅需要该层通过层间接口所提供的服务),且向高一层提供本层能完成的功能。

3.每一层是独立的,各层都能够采用最适合本层的技术来实现,当某层由于技术的进步发生变化时,只要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则其他各层不受影响。

-3-第三节消息传递部分(MTP)3.1信令数据链路层(MTP第一层)信令数据链路级是No.7共路信令系统的第一级功能。

第一级功能定义了信令数据的物理、电气和功能特性,且规定和数据链路连接的方法,提供全双工的双向传输通道。

信令数据链路是由一对传输方向相反和数据速率相同的数据信道组成,完成二进制比特流的透明传递。

信令数据链路通常是64Kbit/s的数字通道,常对应于PCM传输系统中的一个时隙。

作为第一级功能的信令数据链路要和数字程控交换机中的第二级功能相连接,能够通过数字交换网络或接口设备而接入,通过程控交换机中的数字交换网络接入的信令数据链路只能是数字的信令数据链路。

在数字交换网络能够建立半固定通路,便于实现信令数据链路或信令终端(第二级)的自动分配。

3.2信令链路功能级(MTP2)信令链路功能作为第二级的信令链路控制,和第一级的信令数据链路共同保证在直联的俩个信令点之间,提供可靠的传送信号消息的信令链路,即保证信令消息的传送质量满足规定的指标。

第二级完成的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信令单元定界(2)信令单元定位(3)差错检测(4)差错校正(5)初始定位(6)信令链路差错率监视(7)流量控制(8)处理机故障控制下面将对之上功能具体说明。

3.2.1单元信号定界和定位要从信令数据链路的比特流中识别出一个个的信号单元,应有一个标志码对每个信号单元的开始和结束进行标识。

七号信令系统规定标志码采用固定编码01111110作为信号单元的开始和结束。

在接收时,要检测标志码的出现;在发送时,要产生标志码。

为了信号单元能正确定界,必须保证在信号单元的其他部分不出现这种码型。

协议-9-比特插入法。

在发送端,对不包括标志码的信令单元进行检查,当消息信次都不合格,不难发现第三第四节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4.1 SCCP概述MTP层的的寻址是根据目的信令点编码(DPC)将消息传送到指定的目的地,然后根据业务指示语(SI)将消息分配给指定的用户部分。

但随着电信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业务需要在远端节点之间传送端到端的控制信息,这些信息和呼叫连接电路无关,甚至和呼叫无关,如在ZXPCS移动通信网中的互连网关(IGW)、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之间传送的和漫游、鉴权业务相关的信息,在智能网中,业务交换点(SSP)和业务控制点(SCP)之间传递的信息等。

而MTP的寻址功能已不能满足要求。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在NO.7信号方式的分层结构中,属于MTP的用户部分之一,同时为MTP提供基于全局码的路由和选路功能,以便通过NO.7信号网在电信网中的交换局和专用中心之间传递电路相关的非电路相关的信息和其他类型的信息,建立无连接或面向连接的服务。

当用户要求传送的数据超过MTP的限制时,SCCP仍要提供必要的分段和重新组装功能。

SCCP属于七号信令网第三层,完成MTP3的补充寻址功能,即和MTP3结合,提供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功能。

为了开放ISDN端到端补充业务,智能网业务,移动电话的漫游和频道切换,短消息等业务,一定要在七号信令网中的各信令点添加SCCP功能。

4.1.1 MTP的局限性前面简单提了以下SCCP的来源,那么到底MTP在哪些方面不能满足现代通信的需要呢?这就不得不提到MTP的局限性,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反映:1.信号点编码不是国际统一编码,没有全局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