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重点总结学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重点总结

绪论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到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
2、〔填空〕发育生物学模式动物:果蝇、线虫、非洲爪蟾、斑马鱼、鸡和小鼠。
第一篇发育生物学基本原理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1、细胞分化:从单个的全能细胞受精卵开始产生各种分化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称细胞分化。
2、细胞定型可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阶段: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特化;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决定。
〔特化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决定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把已特化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会分化成不同组织,把已决定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只会分化成同一种组织。
〕3、〔简答〕胚胎细胞发育命运的定型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第一种通过胞质隔离实现,第二种通过胚胎诱导实现。
〔1〕通过胞质隔离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别离到特定的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可以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而与邻近细胞没有关系。
细胞发育命运的这种定型方式称为“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
这种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因为整体胚胎好似是由能自我分化的各部分组合而成,也称自主型发育。
〔2〕通过胚胎诱导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互相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细胞的分化方向。
相互作用开始前,细胞可能具有不止一种分化潜能,但是和邻近细胞或组织的相互作用逐渐限制它们的发育命运,使之只能朝一定的方向分化。
细胞发育命运的这种定型方式成为“有条件特化”或“渐进特化”或“依赖型特化”,因为细胞发育命运取决于与其邻近的细胞或组织。
这种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调整型发育”,也称有条件发育或依赖型发育。
《药物化学》复习重点资料整理总结

《药物化学》复习重点资料整理总结名词解释:1.稳态血药浓度:以半衰期为给药间隔时间,连续恒量给药后,体内药量逐渐累积,给药4、5次后,血药浓度基本达到稳态水平。
2.药物:是指调节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物质。
3.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两个方面。
4.首关消除:有些口服药物在经胃肠壁及肝脏时,会被此处的酶代谢失活。
5.肝肠循环:有的药经胆汁排泄再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由门静脉重新进入全身循环,这种在小肠、肝脏、胆汁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6.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a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
7.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
8.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预先给予α受体阻断药能阻断肾上腺素激动α受体的缩血管作用,保留激动β受体的血管舒张作用,使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
9.耐受性: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需增加剂量才能发挥原有药效。
10.反跳现象:长期大剂量使用某药物后突然停药,导致原有病情再现或加重。
11.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使得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大量繁殖,引发新的感染。
模块-1、在机体方面,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填空题)年龄性别个体差异病理状态心里精神因素遗传因素2、“三致”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3、药物的二重作用包括什么?P5~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4、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包括哪些?P4-5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选择性作用和普遍作用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模块二1、药品贮存条件中阴凉处、凉暗处、冷处、常温的条件P28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阴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系指2℃~10℃常温:系指10℃~30℃2、批准文号的代表字母和数字各自的含义,批号的含义P27字母:化学药品:H 中药:Z 保健:B 生物制品:S体外化学诊断试剂:T 药用辅:F 进口分包装药品:J数字第1、2位为原批准文号的来源代码,第3、4位为换发批准文号之后(公元年号)的后两位数字,第5~8位为顺序号批号的含义: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将同一次投料、同一生产工艺所生产的药品定为同一个批号。
毛概各章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两大理论成果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历史进程:L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2.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领导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总结: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四:两大理论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的理论成果,他们之间是一脉相乘又与时俱进。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关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着共同的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六: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其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总结

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总结一、社会工作基础知识1. 社会工作的定义和功能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的功能和目标2. 社会工作的价值和伦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3. 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二、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1. 个案工作个案工作的定义和特点个案工作的流程和技巧2. 小组工作小组工作的定义和功能小组工作的类型和技巧3. 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定义和目标社区工作的策略和方法4.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社会工作研究的类型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三、社会工作实践领域1. 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服务方法和案例分析2. 老年人社会工作老年人的需求和问题服务策略和案例分析3. 残疾人社会工作残疾人的定义和分类服务模式和案例分析4. 家庭社会工作家庭的功能和问题家庭服务的方法和案例5. 医疗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目标服务内容和案例分析四、社会政策与法规1. 社会政策概述社会政策的定义和功能主要的社会政策类型2. 社会工作相关法规社会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法规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3. 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的定义和类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和改进五、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1. 个案管理个案管理的流程和技巧典型案例分析2. 小组活动组织小组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典型案例分析3. 社区项目策划社区项目的策划和执行典型案例分析4. 社会工作评估社会工作评估的方法和标准评估过程和案例分析六、考试技巧与策略1. 考试大纲解读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2. 复习策略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复习方法和技巧3. 考试技巧答题技巧和时间管理应对考试焦虑的策略结语总结复习资料的重点内容,鼓励考生积极备考,祝愿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1.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真菌分为真菌和酵母菌,对糖类有较好的利用能力。
-病毒是核酸包裹在蛋白质外壳中的微生物,不能自主繁殖。
-寄生虫包括原虫、线虫和吸虫等,以细胞病原为主。
2.微生物的培养与鉴定:-培养微生物可通过无菌技术和培养基进行。
-常用的培养基有富养基、选择性和差异培养基等。
-鉴定微生物可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3.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细菌通过侵袭性和毒性产生疾病,可以通过感染、产生毒素和刺激宿主免疫反应等途径。
-病毒通过侵入宿主细胞,复制自身基因组并释放新的病毒颗粒来引发感染。
-真菌通过侵袭宿主组织或产生毒力因子来导致疾病。
-寄生虫通过宿主的体液或组织进行营养摄取和生殖,同时会导致宿主免疫反应。
4.常见微生物性疾病:-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流行性感冒等,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和流感病毒等。
-胃肠道感染:如细菌性食物中毒、霍乱等,常见病原体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
-皮肤感染:如疖、蜂窝组织炎等,常见病原体有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泌尿生殖道感染:如尿路感染、淋病等,常见病原体有大肠杆菌和淋球菌等。
-血液感染:如败血症、疟疾等,常见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疟原虫等。
5.抗微生物药物的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如抗念珠菌药物、广谱抗真菌药物等,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抗病毒药物:如抗流感药物、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等,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抗寄生虫药物:如抗疟疾药物、抗寄生虫原虫药物等,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
6.感染控制与预防:-感染控制重点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
-预防包括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和环境控制等。
在复习医学微生物学时,应重点掌握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了解微生物的培养与鉴定方法,掌握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和常见微生物性疾病,以及抗微生物药物的应用和感染控制与预防措施。
小升初复习重点资料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复习重点资料知识点总结小升初复习重点资料知识点总结1、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分为四声。
标调歌:“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3、音节: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
(2)人或事物等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北京Beijing”如“ping’an(平安)”、“qi’e(企鹅)”。
1、笔画与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3、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
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
4、形近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和“令”(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8)形近音不同“贫”和“贪”5、多音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
如“塞”、“露”、“咽”。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
如“燥”和“躁”。
6、多义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字。
如:“张”(1)展开(2)看、望(3)陈设(4)姓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1、词性划分2、近义词和反义词(1)意思相同的词:“爸爸——父亲”、“互相——相互”(2)意思相近的词: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词的意义上辨析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词的.用法上辨析,适用对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别人)(3)反义词: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4、词语结构一AA:“一群群”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ABAB:“研究研究”5、成语和谚语。
2022英语期末考前重点复习资料归纳考点总结

37.getintotroublewith 和…引起冲突.38.worryabout 担心 39.walktoschool=gotoschoolonfoot 步行去上学
45.havetroubleindoingsth 做..有困难 46.studyforate 为考试用功 47.makevocabularylists 做单词表 48.too…to…太…而以致于不能做 49.watchEnglish-languageTV 看英语电视 50.tobeginwith 首先 51.takealotofgrammarnotes 记大量的语法笔记 lookupthewordsinadictionary 查字(词)典 thiskindofpaper 这种纸 54.spend…on…在…上花费(时间、金 钱)55.speakEnglishasasecondlanguage 把英语当做第二语言来说 56.giveup 放弃 57.inthefuture 在将来 二、句型。 Howdoyoustudyforatest?你怎样为考试做准备? Ihavelearnedalotthatway.用那种方法,我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 It’stoohardtounderstandthevoice.听懂那些声音太难了。 Memorizingthewordsofpopsongsalsohelpedalittle.记流行歌曲的词也起作用。 WeiMingfeelsdifferently.卫明有不同的感受。 Hefindswatchingmoviesfrustrating.他觉得看电影让人感到沮丧. Sheaddedthathavingconversationswithfriendswasnothelpfulatall.她又说和朋友 对话根本没用。 8.Idon’thaveapartnertopracticeEnglishwith.我没有搭档一起练习英语。 Lateron,Irealizedthatitdoesn’tmatterifyoudon’tunderstandeveryword.随 后,我认识到听不懂每个词并没有关系。
临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临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作为学生,临近考试时总是要求我们迅速掌握并复习大量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在此我将对临考必备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语文
1. 文言文诗词和现代文阅读
2. 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
3. 作文题目的应对方法
数学
1. 四则运算、因式分解、代数式求值
2. 几何图形的性质、平面图形的计算
3. 几何证明、三角函数、向量运算
英语
1. 语法知识点的掌握
2. 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
3. 写作时的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物理
1. 物态变化
2. 力学、电磁学、光学的基本原理
3. 实验分析和应用题的解答技巧
化学
1. 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理解
3. 化学实验及实验技巧
生物
1. 细胞结构及功能
2. 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
3. 生物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的应用
历史
1. 中国古代、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及人物
2. 世界史的重要事件及影响
3. 审题、思路及解题技巧
地理
1.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
2. 地图的测量、制图及解读
3. 地理现象及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政治
1. 政治制度、决策程序及国家管理
2. 政治思想及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
3. 政治规律、国际关系的分析
总结
在最后,我想再次强调备考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上述知识点,做好考前准备,相信你们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你们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重点整理题型:填空、选择、简答、案例、应用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1.生产要素理论:生产要素理论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两要素理论:土地、劳动;第二阶段——三要素理论:土地、劳动、资本;第三阶段——四要素理论: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四阶段——五要素理论: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知识。
理论上讲,人力资源的概念应当包括劳动、企业家、知识三种生产要素。
2.X效率理论:在企业生产中决定产出的不仅是企业的投入和技术状况,还有一个未知的因数,即X因素,并将由这种X因素引起的效率称为“X效率”。
由于经济单位(包括企业和家庭)内部原因,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或获利机会的一种状况,被称为“X低效率”。
在其性质尚无明确定义的情况下,这种理论被称为“X效率理论”。
(1)生产过程并不是一个机械的技术过程,企业也并不是一部可以将投入变成极大化产出的有效转换器。
(2)任何人都只具有有限的或有选择的理性,并非完全理性。
(3)个人努力程度存在不确定性以及惰性区域(4)劳动者的行为取决于他们所受到的压力(5)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并非总是一致的。
3.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经济增长和发展取决于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的投资,并且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更大。
该理论强调了人所具有的智力、受过的教育与培训、工作经验的重要性。
4.企业资源基础理论:(1)企业是一个资源集合体,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收益水平,企业成长战略实质是在运用现有的资源与培育新的资源之间寻求平衡。
(2)企业核心竞争理论:竞争力来源于区别于其他组织的异质性资源人力资源恰好容易具备这四种特征→人力资源能够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来源5.人力资源的特性(1)能动性:人是价值创造过程中最为主动的因素,对自己的价值创造过程具有可控性。
(2)社会性:具有人性、社会、道德,与一般的物力资源不同,必须从人性的角度加深理解。
(3)开发性:不是一种既有的存量,是可以被开发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可以不断积累和更新。
(4)时效性:涉及时间的概念,人力资源必须加以使用才能创造价值,未进行生产的时间无法保存。
6.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功能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组织战略或经营目标,围绕一整套员工管理理念而展开的提升组织绩效、吸引、激励、留住和开发员工的政策、制度以及管理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人力资源的吸引、保留、激励、开发—选、育、用、留。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作用:为组织的核心价值创造流程提供支持。
7.组织高层管理者责任/四个方面的角色:战略制定者和外部资源获取者、中层管理人员的导师和教练、企业的精神领袖、自我开发者。
课后复习题1.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及其与人力资源这一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发展:两要素论(土地、劳动)—三要素论(资本、劳动、土地)—四要素论(企业家才能、资本、劳动、土地)—五要素论(知识、企业家才能、资本、劳动、土地)关系:人力资源的概念应当包括劳动、企业家才能、知识这三种生产要素在内,它是对劳动这种传统生产要素的一种扩充。
4.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一个组织的作用是什么?答:见上面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作用。
第二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为了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培育富有创新性和灵活性的组织文化,而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同战略目标和目的联系在一起的做法&(为了实现一个组织的目标而实施有计划的人力资源运用模式以及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核心理念: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能够帮助组织实现战略以及赢得竞争优势。
核心概念:战略匹配/战略契合(两个一致)外部契合/垂直一致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外部环境和组织战略一致内部契合/水平一致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内部一致目的:外部契合强调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必须与组织战略保持完全的一致;内部契合强调组织内部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之间必须保持高度的内部一致性,相互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匹配、互动关系。
2.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1)组织战略/公司战略/企业发展战略:回答到哪里去竞争——组织选择经营何种业务、进入何种行业或领域。
组织战略分为:成长战略、稳定战略、收缩战略。
(2)竞争战略/经营战略:回答如何进行竞争——如何在已选定行业领域中,与竞争对手开展有效竞争,从而确立自己在市场上的长期竞争优势。
竞争战略分为: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市场集中战略。
A.成本领先战略:低成本领导者积极寻求在生产、营销和其他运营领域的高效率,制造费用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上,企业想方设法削减成本。
B.差异化战略:差异化可以使与众不同的质量、独树一帜的服务、创新的设计、技术的潜在能力或者杰出的品牌形象。
对于这种竞争战略来说,关键在于产品和服务的属性必须使公司有别于他的竞争对手,并且足以创造价格的溢价,这种溢价超过了差异化所增加的成本。
C.聚焦战略:管理者选择产业中特定的细分市场或顾客群,而不是试图服务于广阔的市场。
(3)职能战略:回答凭借什么进行竞争——哪些资源有助于打败自己的竞争对手,如何获取、开发以及使用这些资源区竞争。
反映组织中每一个部门为了帮助组织实现战略以及相应的竞争目标而确定的基本行动路线。
包括:市场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等内容。
SWOT评估: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外部的机会(opptunities)和威胁(threats)。
➢3.人力资源战略与不同组织战略的匹配(1)成长战略:关注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创新以及合并等内容的战略。
A.内部成长战略:注重自身力量增强和自我扩张。
人力资源的招募职不断补充组织成长和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类B.外部成长战略:试图通过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或者多元化来实现一体化的战略扩张,往往通过兼并、联合、收购等方式来扩展组织资源或者强化其市场地位。
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重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维持员工队伍士气,同时实现价值观和文化的整合,以及确保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标准的一致。
值观的统一,以及如何解决冲突的技能培训,同时对部分暂时找不到合适位置的人员进如何实现绩效管理实践以及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稳定战略:强调市场份额或者运营成本的战略。
采取稳定战略的组织往往处于较为稳定的环境中,增长率较低,维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保持自己已经拥有的技能。
组织的整体人力资源战略是保持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稳定性以及管理手段的规范性、一致注重薪酬的内部一致性,薪酬的决策集中度较高,薪酬的决定基础主要是员工所从事的工作(3)收缩战略:又称为精简战略,通常是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因而想要缩小一部分经营业务,往往与裁员、剥离、清算等联系在一起。
组织的重点人力资源问题是:如何以一种和平、稳定并且代价最小的方式将冗余的人力资源剥离出组织,同时提高在组织精简裁员之后留下员工的士气。
由于战略业务调整,组织许多员工需要知识技能更新,因此培训压力较大。
为尽快取得业绩,绩效管理重心在对结果的考核,员工的收入与组织经营业绩挂钩,包括薪酬中减少固定薪酬部分所占比重、增加浮动薪酬的比重,员工股份所有权计划等,以鼓励员工与组织共担风险。
课后复习题1.什么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答:见上面战略性人力资源4.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之间的联系方式有几种?答:有行政管理联系、单向联系、双向联系以及一体化联系。
行政管理联系:组织的人力资源部门与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是完全分离的单向联系:企业的战略规划职能会自行制定战略规划,然后将这种战略规划告知人力资源部门,让人力资源部门配合战略规划的实施或落实。
双向联系:允许组织在整个战略规划过程中都将人力资源问题考虑在内。
但这种整合是按以下三个步骤顺序先后发生的——战略规划小组将正在考虑的战略选择告知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高层管理者分析各种不同的战略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并把分析结果报告给战略规划小组,战略规划小组考虑各种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战略决策;决策作出后再次将战略规划传达给人力资源高层管理人员,由他们来设计执行战略规划的具体方案。
一体化联系: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是动态和全方位的,人力资源高层管理者全面参与组织的战略制定过程。
第三章.组织结构与职位分析1.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1)工作专门化:又称劳动分工或专业化,将工作细分,员工工作专业化。
(2)部门化:将工作任务分解为多个单元,并且对不同工作单元进行组合。
A.职能部门化:按照职能分工B.产品部门化:按照生产的产品类型进行工作任务部门化。
组织的每种主要产品都要被划归一位主管人员管辖,主管人员对其所分管的产品线有关的一切活动负责。
C.地区部门化:按照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的地理区域,如东北区、华北区、华南区等。
D.流程部门化:按照产品生产或客户服务的流程划分。
E.客户部门化:按照客户的特征来对客户分类,由不同部门分为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服务,每个部门专门针对某一类具有相同需要或问题的客户进行集中化、专业化的服务。
(3)指挥链:组织从高层到基层持续延伸的一条职权传递线。
(向谁汇报?对谁负责?)(4)管理跨度/管理幅度:一位主管能够有效指挥多少下属,一般与管理层级反向变化。
一般,管理跨度越大,一位管理者直接管理指挥的员工数越多,组织效率越高。
(5)集权与分权:组织的决策权集中在何处。
(6)正规化:工作标准化、规章制度和程序约束的程度。
组织结构的类型:(p85)(1)直线职能型结构:职能部门作为高层管理者的参谋,只管事、不管人。
(2)事业部结构:以产品或服务等为依据,将组织分解为相互独立的事业部(职能部门、业务部门、支持性部门),可以划分为产品事业部、地区事业部、客户事业部等。
(3)矩阵制结构:员工同时接受职能经理和产品经理的双重指导(4)横向型结构:以工作流程为核心(5)虚拟结构:将部分职能外包,只保留自己的核心职能(6)委员会结构:将部分成员单独集中在一起,处理特定事务或关键工作2.职位VS岗位3.职位分析A.职位分析作用、意义:➢增强人力资源规划的准确性、有效性。
➢确保工作得到明确的安排,上下级之间就下级职责和任务达成共识,减少冲突。
➢协助组织招募到合适人才,增强员工职位间匹配性。
➢提高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成本有效性。
➢为绩效评价、员工培训提供客观标准。
➢有助于评价职位的内部相对价值,从而保持薪酬内部公平性。
B.职位分析的主要方法(1)访谈法:●个人访谈、群体访谈、直接上级访谈●信息丰富,但有可能被扭曲(2)问卷调查法:●任职者或相关人员调查●收集信息快,但测算成本高(3)观察法:●直接或间接地在现场观察任职者的工作●直观,但只能关注表面现象(4)工作日记/日志法:●任职者每天记录工作细节●提供完整的工作图景,但无法提供长期的工作信息(5)职位分析问卷法:●提出关于职位工作内容的问题,进行问卷定量分析(应用最广泛量化分法)●涉及相关人员众多,流程复杂C.职位说明书(职位分析直接)的编写职位描述:描述职位任职者做什么,如何做,在何种条件(物理环境和组织环境)下做,正式的陈述性书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