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筏板基础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应用与研究

合集下载

超长大面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研究与应用

超长大面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研究与应用

超长大面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为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有效,结构设计中会设置许多变形缝,如伸缩缝、后浇带、抗震缝,本文结合工程施工的实践,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中后浇带的留置进行设计方案优化、技术创新,基础底板、地下室楼板(顶板)、地下是外墙采用跳仓法(无缝分块放抗法)进行施工,有效解决了伸缩后浇带位置难清理、钢筋锈蚀、占用周转材料、易渗漏、影响施工进度等一系列问题。

经过工程实践检验,验证了该项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形成了确保工程质量又相对经济合理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跳仓法、后浇带、施工缝一、前言超长大面积混凝土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产生膨胀变形,受温度收缩应力和差异沉降应力,对结构产生有害裂缝和渗漏;结构设计中会设置许多变形缝,如伸缩缝、后浇带、抗震缝,减少结构产生破坏。

本工程涉及的变形缝为后浇带(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伸缩后浇带混凝土应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筑完60d后在浇筑混凝土;沉降后浇带在主楼结构封顶后且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确定封带时间;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前需进行保护、支撑,且钢筋宜锈蚀、影响施工进度等问题,后浇带浇筑时需对其进行清理、支撑、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等工序,给后期施工中增添了一定的工程量,如施工缝处理不到位,增加了渗漏隐患。

跳仓法在超长大面积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在早期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阶段,将超长的混凝土块体分为若干小块体间隔施工,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法。

将后浇带两缝变一缝,混凝土分仓缝以钢丝网代替木模板埋入混凝土中,不拆模。

省去了后浇带的施工环节,跳仓法对控制混凝土裂缝、质量保证、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具有显著的意义。

二、工程概况项目包括地下车库、住宅楼、配套商业,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

本工程地下结构属于超长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地下结构东西方向150.480m,南北方向121.910m。

浅谈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底板结构中的应用

浅谈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底板结构中的应用

浅谈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底板结构中的应用地下室底板结构是地下建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而在地下室底板结构的施工中,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保证施工质量,使得地下室底板结构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施工工艺和应用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技术原理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是指在施工中采用超长大体积的钢筋和砼进行无缝施工,其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材优化: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中,采用的钢筋和砼材料都经过精心挑选和优化,确保其具有高强度、优良的延性和耐久性,从而能够满足地下室底板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2.施工工艺优化:在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中,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通过精确的浇筑和振捣工艺,确保砼完全充填钢筋骨架,同时还能有效控制砼的收缩和裂缝的产生。

3.无缝连接: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中,钢筋采用的是无缝连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钢筋的延性和整体受力性能,同时砼的浇筑也能够做到无缝连接,确保地下室底板结构的整体性能。

二、施工工艺1.材料准备:在进行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所使用的钢筋和砼材料进行准备,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钢筋骨架搭设:在地下室底板结构中,需根据设计要求搭设好钢筋骨架,将超长大体积的钢筋进行无缝连接,并且根据结构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3.砼浇筑:当钢筋骨架搭设完毕后,即可进行砼的浇筑工作。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砼的配合比例和浇筑质量,保证砼的均匀性和紧密性。

4.振捣处理:浇筑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振捣处理,利用振动设备对砼进行充分振实,确保砼完全充填钢筋骨架,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砼的收缩和裂缝。

5.养护保养:在砼浇筑完成后,还需要对砼进行养护保养工作,以确保砼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应用效果1.提高施工效率:采用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进行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浅谈超长超大非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无缝施工技术

浅谈超长超大非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无缝施工技术

浅谈超长超大非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无缝施工技术摘要:超长超大非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无缝施工技术的产生,可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各种裂缝的产生,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超长超大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混凝土养护1 前言随着建筑市场需求的变化,建筑物的体量不断向更高更大方向发展,单体建筑物的底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作为建筑物不可缺少的承载力结构——基础底版的面积也在向超长超大的方向发展,而绝大部分基础底版同时又是建筑物地下室的楼底板,因此要求基础底板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具有防水功能。

在以往的施工中超长构件设伸缩缝和后浇缝的方案,给基础底板防水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选择经济合理的整体无缝设计施工方案,成为建筑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结合以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成功经验,开拓新思路,在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混凝土养护等方面进行改进,将超长超大非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无缝施工技术的理论体系进行完善。

超长超大非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无缝施工技术的特征:根据结构收缩曲线,在收缩大的部位设置膨胀加强带,通过连续浇筑的方式,用膨胀加强带代替以往施工中采用的伸缩缝和后浇缝,按40~50米设置一条2米宽膨胀加强带;非加强带采用小膨胀率的混凝土,加强带采用大膨胀率的混凝土;加强带中钢筋配筋率要提高20%。

浇筑混凝土时先从非加强带浇筑,到加强带位置改用大膨胀率混凝土。

通过采取加强带位置和高性能膨胀混凝土的方法,取消了以往的伸缩缝和后浇缝,同时解决了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产生的裂缝问题。

2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2.1 材料选择1、砂: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在2.6~2.8,含泥量不大于1.0%,泥块含量不大于1%;2、石子:选用碎石,粒径5mm~25mm,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3、水泥:采用低水化热具有自生膨胀性的矿渣32.5级水泥,有出场合格证及复试报告;4、粉煤灰:选用Ⅱ级以上细磨粉煤灰,掺量在等量代替水泥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大值,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小混凝土的干缩率,改善和易性;5、水:宜用不含有害物质的井水获自来水,夏季浇筑底板混凝土时,为保证混凝土出罐温度应采用冰水搅拌;6、外加剂:根据设计对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和限制干缩率的要求,合理选择有抗裂和防水性能的外加剂。

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筏板基础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应用与研究

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筏板基础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应用与研究

粉煤 灰 与矿粉 双掺 、减 少水泥 用量 来降低 水化 热峰值 并 滞后 释放 水化 热 ,采用 外保 温等措施 控制 混凝 土里表
温差 以进 行裂缝控 制。 经施 工后 实测 ,各 项温控指标及 裂缝控 制均达到规 范要 求。 关键词 : 超 长、超宽 、超厚 大体积 混凝土 ; 优 化 配合 比 ; 6 0 d强度 ; 外保 温 ;电子测 温 中 图分 类号 : T u9 7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2 3 7 4( 2 0 1 3) 0 2 - 0 0 5 1 - 0 4
规范要 求则 浇筑 体温升 不宜大 于7 5 ℃ 。根 据 《 大 体
5 1
积混凝土瞬态温度场实测与数值分析 》的结论,混凝 土最大温度峰值会 出现在第3 ~6 d 。代入公式为 7 5 / O . 9 6×2 4 0 0 =
混凝 土施 工规 范》及 《 建筑 施工手 册 ( 第 四版 )》
砂率
4 2 % 配合 比

3 . 1 9
4 . 4
0 . 6 2 5 0 . 0 1 9
O . 6 2 5
0 . 1 4 6
3 筏板基础 大体积混 凝土温度计 算及实测
在 筏板 基础 施工 前 ,应 对施 工阶段 大体 积混凝
抗渗 混凝 土 ,筏 板基础 设计厚度 分别 为2 m 、3 . 3 m 、
表1 混凝土配 合 比表
4 . 2 m 。该 基础 已于2 0 1 2 年1 0 月2 1 日施工完 毕。 本 工程 筏板 基础 为超长 、超 宽 、超 厚 的大体积 混凝 土 ,施工 时采 用无缝 施工 ,取 消伸缩缝 、沉 降 缝 、抗震 缝 、温 度后 浇带 及沉 降后浇 带 ,实现完 全 无 缝施 工 ,施 工时优 化配 合 比,取 消混凝土 内部 冷 却水 管,采用外 保温 。 本 文 中所用 符号不 再进 行解释 ,详见 《 大体积

浅谈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底板结构中的应用

浅谈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底板结构中的应用

浅谈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底板结构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下室作为建筑中重要的功能区域之一,其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传统地下室底板结构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施工,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着钢筋连接处易出现开裂、漏浆等问题,影响了地下室底板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应运而生。

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是通过预埋钢筋连接套筒或采用特殊的连接方式,实现钢筋的无缝连接,从而提高了钢筋的延性和承载能力,有效避免了传统施工中钢筋连接处的疏漏问题。

在地下室底板结构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底板的整体性能,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延长底板的使用寿命。

通过对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底板结构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地下室底板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效率,还可为地下室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底板结构中的应用,进一步了解该技术在地下室底板建筑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通过对比传统施工方法和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在地下室底板结构中对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材料浪费和提升工程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研究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为推动工程建设的现代化和高效化贡献力量。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实用的技术支持和参考,促进我国地下室底板结构建设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3 意义和价值采用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期,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保证地下室底板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这不仅能够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还能够提升整体的建筑质量和安全性,为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带来更多的便利。

研究探讨超长大体积钢筋砼无缝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底板结构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一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可以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施工经验和技术指导,促进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超长超宽钢筋混凝土无缝施工综合技术的应用

超长超宽钢筋混凝土无缝施工综合技术的应用

输送 到作业 面 ,以确保混凝土在最短时
间运 至浇筑面上 。 4混凝土 的浇筑 .
三 、微膨胀混凝土施工
( ) 艺 原 理 一 工
为了抵抗混凝 土在伸缩 时产 生的应 力 ,达到 防止 和减少伸缩裂缝 的出现 , 在 混凝 土 中掺 ̄ Z I Y型膨胀 剂 ,使混凝 I
土产生适量 的膨胀 ,在钢筋和临位 限制 下 ,在 钢筋 混凝 土 中产 生 预压 应力 ,
( ) 三 施工工 艺 1 . 微膨胀混凝土的试配 微膨胀剂配合 比设 计时 ,除进行常 规 的设计 、试验外 ,还 增加 对混凝土的
关键 词:超长超宽 钢筋混凝土 无缝施工 综合技术
北 京 奥林 匹克 公 园 国家会 议 中心 配套设施工 程总建筑面积2 3 1m ,南 6 88 北 向长4 1 ,东西 向长 1 1 m,基础 0i n 0. 5 为C G 和抗拔 桩筏型基础 ,主体 为全 F桩 现 浇钢 筋混凝 土结 构 ,地下 二层( 部 局 三层) ,裙楼上设A、B、c 栋 四座塔 、D 楼 ,其 中B 座塔楼长 1 8 ,高为6 m。 6m 0 工程建成后是2 0 年奥运会 的主新 闻中 08 心和贵宾及记者的下榻 宾馆 。f 如图 1 )
大。
水泥

I石 子
减水剂
28 9
Z Y
3 5
76 l 03 1 17
掺合料
1 2 0
13 1

13 7
二 、方案 的确定
本工程地下室为长4 1 0 m、宽 1 1 m 0. 5
的超长超宽结 构和B 1 8 栋 6 m露天超长结
2混凝土搅 拌 .
构 ,经分析研究 ,采取无缝施工综合技

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筏板基础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应用与研究

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筏板基础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应用与研究

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筏板基础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应用与研究摘要:文章结合洛阳正大国际城市广场暨市民中心项目——东地块7号楼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实例,为确保施工中温控指标及裂缝控制达到工程要求,混凝土强度采用60d强度,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取粉煤灰与矿粉双掺、减少水泥用量来降低水化热峰值并滞后释放水化热,采用外保温等措施控制混凝土里表温差以进行裂缝控制。

经施工后实测,各项温控指标及裂缝控制均达到规范要求。

关键词: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混凝土;优化配合比;60d强度;外保温;电子测温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2-0051-041 工程概况洛阳正大国际城市广场暨市民中心项目——东地块7号楼为洛阳市在建最高的商业办公综合楼,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以南,西临开元湖。

工程建筑类别为一类超高层公共建筑,工程为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下3层,地上51层,建筑总高度211.75m,总建筑面积为114952.9m2。

本工程基础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基础占地面积5653m2,南北长84.75m,东西宽66.7m,采用c50p8抗渗混凝土,筏板基础设计厚度分别为2m、3.3m、4.2m。

该基础已于2012年10月21日施工完毕。

本工程筏板基础为超长、超宽、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采用无缝施工,取消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温度后浇带及沉降后浇带,实现完全无缝施工,施工时优化配合比,取消混凝土内部冷却水管,采用外保温。

本文中所用符号不再进行解释,详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相关符号,只进行取值。

2 筏板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确保温控指标达到规范要求,该工程在施工前对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粉煤灰与矿粉双掺,增加粉煤灰用量,减少水泥用量,取消膨胀剂,使用聚羧酸减水剂,减小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设计与强度评定采用60d 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表1 混凝土配合比表设计强度c50p8 材料种类水泥(p.o42.5)中砂碎石(5~30)水外加剂(zw-pca-hny-ⅱ)掺合料1(粉煤灰)掺合料2(矿粉)水胶比 0.35 材料用量(kg/m3) 240 765 1056 150 4.5 150 35砂率42% 配合比 1 3.19 4.4 0.625 0.019 0.6250.1463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及实测在筏板基础施工前,应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度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超宽、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工法(2)

超宽、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工法(2)

超宽、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工法一、前言超宽、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工法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在建筑和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

这一工法的研究和应用,旨在解决长跨度结构的施工难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同时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快速高效: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和采用先进的机具设备,可以显著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相比传统施工工艺,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2. 结构无缝:采用特殊的拼接方式和先进的浇筑技术,可以实现结构的无缝连接,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 施工质量高: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手段,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工艺原理和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成功性。

4. 环保可持续:该工法采用了新型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适应范围超宽、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建筑和工程领域,尤其适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和长跨度结构的施工。

它可以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工艺原理超宽、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工法的核心是通过合理设计的施工工艺和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实现结构的无缝拼接。

该工法依靠以下原理和实践经验:1. 采用预制构件: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和确保结构无缝连接,可以采用预制构件,并通过精确的加工和拼装方式,实现结构的一体化。

2. 优化浇筑工艺:通过优化浇筑顺序、采用适当的浇筑方法和使用高性能混凝土,确保结构浇筑过程中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3. 合理的拼接方式:采用特殊的拼接方式,如榫卯连接、机械连接等,可以实现结构的无缝连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1. 确定施工计划和工序: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确定施工计划和工序,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 准备工地和设备:清理施工现场,搭建施工场地和安装必要的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筏板基础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应用与研究摘要:文章结合洛阳正大国际城市广场暨市民中心项目——东地块7号楼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实例,为确保施工中温控指标及裂缝控制达到工程要求,混凝土强度采用60d强度,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取粉煤灰与矿粉双掺、减少水泥用量来降低水化热峰值并滞后释放水化热,采用外保温等措施控制混凝土里表温差以进行裂缝控制。

经施工后实测,各项温控指标及裂缝控制均达到规范要求。

关键词: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混凝土;优化配合比;60d强度;外保温;电子测温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2-0051-041 工程概况洛阳正大国际城市广场暨市民中心项目——东地块7号楼为洛阳市在建最高的商业办公综合楼,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以南,西临开元湖。

工程建筑类别为一类超高层公共建筑,工程为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下3层,地上51层,建筑总高度211.75m,总建筑面积为114952.9m2。

本工程基础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基础占地面积5653m2,南北长84.75m,东西宽66.7m,采用c50p8抗渗混凝土,筏板基础设计厚度分别为2m、3.3m、4.2m。

该基础已于2012年10月21日施工完毕。

本工程筏板基础为超长、超宽、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采用无缝施工,取消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温度后浇带及沉降后浇带,实现完全无缝施工,施工时优化配合比,取消混凝土内部冷却水管,采用外保温。

本文中所用符号不再进行解释,详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相关符号,只进行取值。

2 筏板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确保温控指标达到规范要求,该工程在施工前对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粉煤灰与矿粉双掺,增加粉煤灰用量,减少水泥用量,取消膨胀剂,使用聚羧酸减水剂,减小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设计与强度评定采用60d 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表1 混凝土配合比表设计强度c50p8 材料种类水泥(p.o42.5)中砂碎石(5~30)水外加剂(zw-pca-hny-ⅱ)掺合料1(粉煤灰)掺合料2(矿粉)水胶比0.35 材料用量(kg/m3)240 765 1056 150 4.5 150 35砂率42% 配合比 1 3.19 4.4 0.625 0.019 0.6250.1463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及实测在筏板基础施工前,应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度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3.1 混凝土最高水化热的绝热温升10月份洛阳的混凝土入模温度按25℃考虑,按规范要求则浇筑体温升不宜大于75℃。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瞬态温度场实测与数值分析》的结论,混凝土最大温度峰值会出现在第3~6d。

代入公式为:th=w·q/c·ρ=425×348.75/0.96×2400=64.33℃(1)q=k·q0=0.93×375=348.75kj/kg (2)式中:k按下式计算(k1、k2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表b.1.3取值),k=k1+k2-1=0.93+1-1=0.93;q0取375kj/kg;w=240+150+35=425 kg/m3;c取0.96kj/(kg·℃);ρ取2400kg/m3。

3.2 混凝土各龄期中心计算温度t1(t)=tj+th·ξ(t)(3)式中:tj取25℃;由3.1计算th=64.33℃;ξ(t)为t龄期降温系数,查《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表10-83。

混凝土浇筑3d后中心计算温度(厚度按4m计算):t1(3)=25+64.33×0.74=72.6℃其余每隔3d各龄期中心计算温度分别为:71.96℃;71.32℃;66.81℃;60.38℃;54.59℃;48.80℃;44.30℃;41.08℃;40.44℃。

3.3 各阶段混凝土中心温度温升差值混凝土浇筑后3~6d混凝土中心温度温升差值:δt1(3-6)=72.6-71.96=0.64℃其余每隔3d各阶段混凝土中心温升温差分别为:0.64℃;4.51℃;6.43℃;5.79℃;5.79℃;4.5℃;3.22℃;0.64℃。

3.4 混凝土各龄期中心计算温度与实测温度对比混凝土各龄期中心计算温度与实测温度对比表见表2:表2 各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与实测温度对比表龄期t/d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中心实测温度℃ 73.6 72.8 71.03 67.2 60.7 55.951.4 47.5 45.2 42.5中心计算温度℃ 72.6 71.96 71.32 66.81 60.38 54.5948.80 44.30 41.08 40.444 混凝土收缩变形值的当量温度计算4.1 混凝土各龄期收缩的相对变形值计算εy(t)=ε0y(l-e-0.01t)m1·m2·m3…m11 (4)式中:ε0y取3.24×10-4;m1取1.0;m2取1.0;m3取0.925;m4取1.2;m5=1.09(3d),m5=1.02(6d),m5=0.97(9d),m5=0.95(12d),m5=0.93(14~30d);m6取1.0;m7取0.65;m8取0.92;m9取1.3;m10取0.89;m11取1.0。

则:m1·m2·m3·m4·m6·m7·m8·m9·m10·m11=1×1×0.925×1.2×1×0.65×0.92×1.3×0.89×1=0.768。

混凝土浇筑后3d收缩的相对变形值:εy(3)=3.24×10-4×(l-e-0.03)×0.768×1.09=0.08×10-4mm。

其余每隔3d各龄期收缩的相对变形值分别为:0.148;0.208;0.267;0.322;0.381;0.438;0.494;0.548;0.6(×10-4mm)。

4.2 混凝土各龄期收缩的相对变形值的当量温度计算ty(t)=εy(t)/α(5)式中:α取1×10-5(mm/℃)。

混凝土浇筑3d后当量温度ty(3)=εy(3)/α=0.08×10-4/1×10-5=0.80℃。

其余每隔3d各龄期收缩的当量温度分别为:1.48℃;2.08℃;2.67℃;3.22℃;3.81℃;4.38℃;4.94℃;5.48℃;6℃。

4.3 各阶段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差值混凝土浇筑后3~6d收缩的当量温度差值:δty(3-6)=ty(6)-ty(3)=1.48-0.80=0.68℃。

其余每隔3d各阶段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差值分别为:0.6℃;0.6℃;0.55℃;0.59℃;0.57℃;0.55℃;0.54℃;0.52℃。

4.4 各阶段混凝土单位综合温差混凝土浇筑后3~6d的综合温差δt(3-6)=δt1(3-6)+δty(3-6)=0.64+0.68=1.32℃。

其余每隔3d各阶段混凝土的综合温差分别为:1.24℃;5.11℃;6.98℃;6.38℃;6.36℃;5.05℃;3.76℃;1.16℃。

5 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混凝土各龄期的弹性模量可按下式计算:e(t)=βe0(1-e-0.09t)(6)式中:β按下式计算(β1·β2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表b.3.2取值),β=β1·β2=0.97×1.01=0.98;e0在c50为3.45×104n/mm2。

混凝土浇筑3d后弹性模量:e(3)=0.98×3.45×104×(1-e-0.09×3)=0.8×104n/mm2。

其余每隔3d各龄期的弹性模量分别为:1.411;1.877;2.233;2.504;2.712;2.87;2.991;3.083;3.154。

6 温度应力计算6.1 在外约束条件下产生的拉应力计算σx(t)=[α/(1-?)]δt2i(t)×ei(t)×hi(t,t1)×ri(t)(7)式中:α为1×10-5(mm/℃);?取0.15;δt2i(t)见上述计算;ei(t)见上述计算;ri(t)取0.5;hi(t,t1)详见表3。

表3 混凝土各龄期应力松弛系数龄期t(d)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应力松弛系数0.193 0.209 0.213 0.232 0.259 0.2860.301 0.435 0.57 1混凝土浇筑后3~6d外约束应力:σx(3-6)=[α/(1-?)]×δt(3-6)×[e(3)+e(6)]/2×[h(3)+h(6)]/2×ri(t)=1×10-5/(1-0.15)×1.32×(0.8+1.411)×104/2×(0.193+0.209)/2×0.5=0.017mpa其余每隔3d各阶段混凝土的外约束应力分别为:0.025mpa;0.137mpa;0.239mpa;0.267mpa;0.306mpa;0.32mpa;0.338mpa;0.167mpa。

经计算可知:σx=σx(3-6)+σx(6-9)+σx(9-12)+σx(12-15)+σx(15-18)+σx(18-21)+σx(21-24)+σx(24-27)+σx(27-30)=1.817mpa。

6.2 因里表温差的增量产生的自约束拉应力计算σz(t)=α/2×δt1i(t)×ei(t)×hi(t,t1)(8)式中:α为1×10-5(mm/℃);ei(t)见上面计算;hi(t,t1)见表3。

计算混凝土浇筑体各龄期里表温差:t1i(t)=t0+2/3×t1(t)-ty(t)-th (9)式中:t0取25℃;t1(t)见表2;ty(t)见上述计算;th取20℃。

t1i(3)=25+2/3×72.6-0.8-20=52.6℃其余每隔3d各阶段混凝土的里表温差分别为:51.49℃;50.47℃;46.87℃;42.03℃;37.58℃;33.15℃;29.59℃;26.91℃;25.96℃混凝土浇筑后3~6d的里表温差增量:δt1i(3-6)=t1i(3)-t1i(6)=52.6-51.49=1.11℃其余每隔3d各阶段混凝土的里表温差增量分别为:1.03℃;3.60℃;4.84℃;4.45℃;4.43℃;3.56℃;2.69℃;0.95℃混凝土浇筑后3~6d自约束应力:σz(3-6)=α/2×δt1i(3-6)×[e(3)+e(6)]/2×[h(3)+h(6)]/2=1×10-5/2×1.11×(0.8+1.411)×104/2×(0.193+0.209)/2=0.012m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