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加法

合集下载

万以内数的加法——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

万以内数的加法——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填写例如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即借位又退位的计算。
难点教学方法
填写例如
1.通过教师直观演示算理
2.练习稳固加深印象
3.错题分析订正
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导入:
1、通过练习复习回忆上节课进位加法,通过先估一估再笔算出以下算式答案。
解题思路:
求水果店现在有多少千克苹果?就要把原有的385千克和又运来的435千克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解答:385+435=820〔千克〕
3 8 5
+ 4 3 5
8 2 0
答:水果店现在有苹果820千克。
出错分析:
用竖式计算加法,每一位上的数对应相加时,还要加上后面进上来的“1〞。错误解答中十位上3+9=12,忘记加个位进上来的“1〞;百位上4+1=5,忘记加十位进上来的“1〞。
2.
易错提醒:
例:用竖式计算
错:437+198=525
4 3 7
+ 1 9 8
5 2 5
对:437+198=635
4 3 7
+ 1 9 8
6 3 5
小结
课堂归纳:
1.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与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相同。
2.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十位、百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
238+91= 329 659+306= 965

关于《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关于《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关于《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能够熟练地进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将两个万以内的数相加,得到正确的结果。

2. 万以内数的减法:从万以内的数中减去一个数,得到正确的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解决复杂的加法和减法问题,以及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

2.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实例,引出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讲解与演示:用实物或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

3. 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讨论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总结与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律,归纳解题方法。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编辑专员: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万以内数加法和减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万以内数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费用等。

2. 介绍更高级的数学运算,如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八、教学资源:1. 准备实物、图片等教学素材,用于直观演示和讲解。

2. 设计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包括纸质练习册和在线练习平台。

3. 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或教学软件,增强课堂互动和趣味性。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3.笔算加减法:熟练运用笔算方法进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掌握进位和退位的原则。
4.应用题:解决万以内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解决万以内加减法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使其能够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符号,形成数学表达的基本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万以内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加法进位和减法退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万以内加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万以内加减法的基本原理。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形式,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发展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学生需熟练掌握加法进位和减法退位的口算方法。
-笔算加减法:学生应熟悉笔算加减法的步骤,包括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加减、进位与退位处理等。
-估算能力的培养:学生需学会利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快速得到近似答案。

《万以内的加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万以内的加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万以内的加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能够正确运用十以内加法原理,完成对万以内整数的简单加法计算。

(2)理解万以内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零元素,把加法计算问题转化为已知量求未知量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尝试、讨论等方式,积极探究加法的原理和属性,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1)养成爱好数学、喜欢数学、勤于思考数学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坚持下去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万以内的正整数和加法的概念,掌握万以内的加法计算。

(2)理解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零元素,并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1)认识和掌握加法的关键概念和性质。

(2)在计算中善于灵活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听录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3页)2、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①我们学的是什么知识点?②你们会十以内的加法了吗?(能够快速口算出8+3的答案,理解加法的原理和性质)3、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万以内的加法。

★第二步:新知识的讲解1、展示数学练习册P28-29上的例题,通过例题讲解认识加法的定义、万以内的正整数,以及万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

2、让学生自主完成数学练习册P28-29上的“新知拓展”活动,并互相讨论交流;3、让学生举一些例子来说明:①万以内的加法时如何操作的?②如何应用加法的定义?如何计算?★第三步:加法的性质1、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零元素。

以实物、图形、数字等形式进行讲解,注重生动形象,简明易懂。

2、通过阅读练习册P30-31上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加法的性质的理解。

★第四步:练习和巩固1、课堂练习:教师出示题目或图形,引导学生用加法原理计算,加强对加法的理解和运用。

2、课后作业:布置练习册P44-45上的习题,把学生分成小组或让学生自行完成,通过一定的时间限制或其他方式加强答题速度。

《万以内数的加法》说课稿集合

《万以内数的加法》说课稿集合

《万以内数的加法》说课稿篇1教材分析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万以内的加法(二)”。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生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

根据该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法则,能正确计算万以内的连续进位加法。

2、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知识迁移类推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难点:掌握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法则。

设计思路:(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创设了进修附小进行”慈善一日捐”的这样一个情景。

出示各班捐款情况统计表。

班级 301 302 303 304捐款 78元 85元 96元 129元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来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的问题都依次写在黑板上)我选用了学生熟悉的慈善一日捐,把熟悉问题从情境中提出,一方面有效激发学生计算的欲望,同时又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计算的实际意义。

学会从熟悉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利用“慈善一日捐”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帮助人的良好品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解决301班和302班一共捐了多少钱?(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之后解决)交流反馈然后让学生重点说一说在计算这类题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以此来突破本课的重点。

在这个设计中,我运用迁移,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因为之前学生基本掌握了加法的计算法则,在此基础上我采用尝试、讨论、比较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

这样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解决303班和304班一共捐了多少?让学生先估算,再计算反馈:着重解决百位上是原来的1加进上来的1是2。

万以内的加法

万以内的加法

万以内的加法简介本文档将介绍万以内的加法运算。

我们将详细讨论如何进行万以内的数字相加,并提供一些示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万以内的加法原理万以内的加法是指对不超过一万的数字进行加法运算。

在进行加法运算时,我们需要按照位数逐位相加,并考虑进位的情况。

以两个四位数相加为例:6 27 5+ 9 3 4 6---------我们从最低位开始相加,即从右向左操作。

首先,将最低位的数字相加,即 5 + 6,结果为11,我们将尾数1 写在结果的最低位上。

接着,我们需要将进位(1)考虑进去,继续进行下一位的运算。

将第二位相加,即 7 + 4 + 进位 1,结果为 12,我们将尾数 2 写在结果的第二位上。

依此类推,直到最高位相加完成。

最后,我们可以得到结果:6 27 5+ 9 3 4 6---------1 5 6 0 1所以 6275 + 9346 = 15601。

示例示例 1问题:计算 4897 + 6723。

解答:4 8 9 7+ 6 7 2 3---------最低位相加:7 + 3 = 10(尾数是 0,进位是 1)第二位相加:9 + 2 + 1 = 12(尾数是 2,进位是 1)第三位相加:8 + 7 + 1 = 16(尾数是 6,进位是 1)最高位相加:4 + 6 + 1 = 11(尾数是 1,进位是 1)所以 4897 + 6723 = 11610。

示例 2问题:计算 936 + 247。

解答:9 3 6+ 2 4 7---------最低位相加:6 + 7 = 13(尾数是 3,进位是 1)第二位相加:3 + 4 + 1 = 8(尾数是 8,进位是 0)最高位相加:9 + 2 + 0 = 11(尾数是 1,进位是 1)所以 936 + 247 = 1183。

总结万以内的加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按位相加并考虑进位的方法来完成这一运算。

希望本文的解释和示例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的加法。

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法则

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法则

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法则在数学中,加法和减法是最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对于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计算法则:加法法则:1.加零法则:任何数加上零等于它本身,即a+0=a。

2.加法交换律:加法运算的结果与加数的顺序无关,即a+b=b+a。

3.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的结果与加数的分组顺序无关,即(a+b)+c=a+(b+c)。

4.进位法则:当两个数相加时,如果每位相加的结果超过9,则需要向前一位进位。

例如,计算4567+3568:```4567+3568------```1.个位相加:7+8=15,进位12.十位相加并加上进位:6+6+1=13,进位13.百位相加并加上进位:5+5+1=11,进位14.千位相加并加上进位:4+3+1=8减法法则:1.减零法则:任何数减去零等于它本身,即a-0=a。

2.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减法可以看作是加法的逆运算,即a-b=a+(-b),其中-a表示b的相反数。

3.减法结合律:减法运算的结果与减数的顺序无关,即(a-b)-c=a-(b+c)。

例如,计算7536-4567:```7536-4567------2969```1.个位相减:6-7不足,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变成16-7=92.十位相减并借位:3-6不足,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变成13-6=73.百位相减并借位:5-5=0。

4.千位相减:7-4=35.因此,7536-4567=2969这些是万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本法则,根据这些法则,我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加减法计算。

通过不断练习和应用这些法则,我们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人教版第五册万以内数的加法课件

人教版第五册万以内数的加法课件



1

1
3 9 81 6
5 4 8 3 8 1
1 4
1 2 6 7 91 5

1

1
1
1 6
2
1 3

算一算:

59+73= 132 56+74= 130 86+77= 163
83+38= 121 68+52=120 58+94=152
连一连
算一算。
59只
77只
85只类 鸟类 已知种数 中国特有种数
濒危和受威胁种数 134 182 134 182
581 1244
110 98
爬行类 两栖类
376 284
25 30
17 7
17 7
算一算: 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列算式:
98+25=
?(种)
加 法
学一学, 列竖式:
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98+25= 123 ?(种)
十位: 9+2+1=12 十位上填2, 再向百位进1
9 +
1
8
个位: 8+5=13 个位上填3,再 向十位进1
21 5 3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 向前一位进1。
1 2
百位:填上十位 向百位上进的1
你能用竖式计算下面个题吗?
65 + 78
67 + 95
39 + 86
43 + 88

做一做:
6 5 71 8 3
万以内的加法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资产丰富的 国家,在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珍奇的动物, 你能说出几种吗?
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表,看看你能 从中了解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基础训练
口算:9+6=5+5=6+8=
8+6+1=8+2+1=6+5+1=
求385与705的和。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教学例1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
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8+2+3=13)
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

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
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列竖式计算。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

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
独立完成计算。

(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做一做
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
4、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反思:学生因上学期基础较好,因此学得比较轻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