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型稳压电路设计指导
电路实验并联稳压电路的设计

电路实验并联稳压电路的设计
并联稳压电路的设计可以使用Zener二极管来实现。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并联稳压
电路的设计示例:
材料:
1. Zener二极管:选择一个合适的Zener二极管,其额定稳压电压应与所需稳压电压相近。
2. 电阻:选择一个合适的电阻值,以确保在稳压电流下Zener二极管的工作点稳定。
根据欧姆定律,R = (Vin - Vz)/I,其中Vin为输入电压,Vz为Zener二极管
的额定稳压电压,I为稳压电流。
3. 输入电源:提供所需的输入电压。
步骤:
1. 确定所需的稳压电流和稳压电压。
2. 确定适当的Zener二极管和电阻值。
3. 连接Zener二极管和电阻:将正极连接到输入电源,将负极连接到电阻的一端,将另一端连接到Zener二极管的负极。
4. 连接输入电源和并联稳压电路的输出负载。
5. 输入电源和输出负载应保持稳定。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并联稳压电路设计示例。
实际的设计过程可能会更加
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材料数据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端稳压器(7812,7085等)并联扩流电路

三端稳压器(7812,7085等)并联扩流电路三端稳压器(7812,7085等)并联扩流电路用78xx系列三端稳压器设计一款最大1A输出电流的稳压器很简单,但当输出电流高于1A 时,就会出现许多问题。
为提供大输出电流,稳压器通常使用并联的功率晶体管。
这些功率晶体管的工作点(operating point )很难设计。
因为晶体管的集极和射极需要必不可少的功率电阻来设计直流工作点,而功率晶体管和功率电阻都要消耗很大功率,因此设计中要加散热措施。
本设计实例是一个可提供大输出电流的简单稳压器。
基本的构想是并联多个三端稳压器。
每只78xx系列稳压器能提供1A电流,并且有5 、6 、8 、9 、12 、15 、18和24V多种电压版本。
本文以7812为例.图1显示两只并联的7812 。
图1 :两只7812并联,将输出电流加倍至2A 。
图2 :用20只7812将图1中电路的输出能力提升至20A 。
两只7812独立工作,每只提供最大1A电流。
D1和D2完成两只稳压器的隔离。
输出电压为稳压器的标称输出电压减去二极管压降:VOUT=VREG –VD 。
在COM端接地(0V)情况下,稳压器的输出电压为VOUT 。
若要将图1中的输出电压提高到与三端稳压器标称值一致,COM端电位必须比接地高出一个二极管压降。
C 、C1和C2为滤波电容。
图2显示了一个使用20只7812 ,可提供20A电流的稳压器。
所有的二极管均为1N4007 。
C=47000 μ F ,所有带编号的电容均为4700 μ F 。
7812均固定到一个散热片上,并用一个小风扇降温。
采用这种设计概念,可以将电路的输出电流扩充至数百安培。
(1)概述PC电源从80年代初出现,伴随PC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约有20年的历史了,它的基本作用就是从供电电网中获取能量然后转变为适合PC使用的低压直流电能,同时完成必要的安全隔离功能。
PC电源是一种开关电源,采用了PWM方式的开关变换技术,从电网获取的能量要经过整流、滤波、斩波、降压、再整流、滤波等转换过程,并采用负反馈技术使得输出电压保持稳定。
并联型稳压电路

2.三端固定负输出集成稳压器 国标型号:CW79--/CW79M--/CW79L--
3.三端可调正输出集成稳压器 国标型号:CW117--/CW117M--/CW117LCW217--/CW217M--/CW217L– CW317--/CW317M--/CW317L--
串联稳压电路适合单片集成电路制造, 相应的集成电路产品称 为单片集成线性稳压器, 简称集成稳压器。
只有3个引出端的集成稳压器称为三端稳压器, 3个引出端分别 是输入电压端、输出电压端和公共端或调整端。
输出电压固定的是三端固定稳压器, 输出电压可调的是三端可 调稳压器。
图2 三端稳压器封装和框图
1.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分类
1. 电路组成
下图所示的是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电路中的稳压管V并联在负载RL 两端, 所以这是一个并联型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VI来自整流、 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 电阻R起限流和分压作用。
2. 工作原理
当任何因素,例如 VI增加,引起输出 电压VO增加时,将 发生下述自动调节 过程:
VI VO 稳压管特性 IZ IZ IO IR IRRVR
4.三端可调负输出集成稳压器 国标型号:CW137--/CW137M--/CW137LCW237--/CW237M--CW237L-CW337--/CW337M--/CW337L--
5.三端低压差集成稳压器 6.大电流三端集成稳压器
2.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参数 型号中××代表输出电压的绝对值, 一般为: 5V、6V、9V、12V、15V、18V和24V
W78×× W78M×× W78L×× W78H××
W79××W79M×× W79L×× W79H××
并联型稳压电路

3
调整元件
根据误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调整电路中的可变 元件(如可变电阻或可变电感),以保持输出电 压稳定。
04 并联型稳压电路的优缺点
优点
输出电压稳定性高
由于并联型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直接取自稳压管,因此其电压稳 定性较高,受负载变化的影响较小。
输出电流大
由于并联型稳压电路采用并联方式连接稳压管,因此其输出电流 较大,适用于需要较大电流输出的场合。
并联型稳压电路
目录
• 并联型稳压电路概述 • 并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 • 并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过程 • 并联型稳压电路的优缺点 • 并联型稳压电路的改进方案 • 并联型稳压电路的应用实例
01 并联型稳压电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并联型稳压电路是一种通过并联 方式连接的电子电路,用于稳定 输出电压。
特点
特点
稳压器通常由晶体管、电阻、电容 等元件组成,常见的稳压器有线性 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
03 并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过 程
电压转换过程
输入电压
将市电或其他电源作为输入,提 供所需的工作电压。
电压转换
通过变压器将输入电压进行适当 的转换,以满足电路的需求。
整流
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通常使 用整流器完成。
滤波过程
滤波电容
在整流后的直流电中加入滤波电容,以消除交流成分和噪声。
滤波电感
在需要的情况下,加入滤波电感以进一步平滑电流和电压。
输出电压
经过滤波后,输出平滑的直流电压。
稳压过程
1 2
取样电路
从输出端获取电压信号,并将其与参考电压进行 比较。
误差放大器
将取样电路的输出误差放大,以提供足够的控制 信号。
基于TL431的并联扩流稳压电路的设计方案

基于TL431的并联扩流稳压电路的设计方案TL431是一个有良好热稳定性能的三端可调精密电压基准集成芯片,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等特点:它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地设置到从参考电压(2.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典型动态阻抗仅为0.2Ω,电压参考误差为±0.4%,负载电流能力从1.0mA到100mA,温度漂移低,输出噪声电压低等。
基于以上特点,不仅可以用于恒流源电路、电压比较器电路、电压监视器电路、过压保护电路等电路中、还广泛应用于线性稳压电源、开关稳压电源等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中,本文对TL431在线性稳压电源中的并联和串联型两种电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TL431的内部结构和功能1、TL431的符号该器件的符号如图1,三个引脚分别为:阴极(CATHODE)、阳极(ANODE)和参考端(REF),参考电压为2.5V。
2、TL431的内部电路图由内部电路图图2可以看出,它由多极放大电路、偏置电路、补偿和保护电路组成,其中晶体管V1构成输入极,V3、V4、V5构成稳压基准,V7和V8 组成的镜像恒流源与V6、V9构成差分放大器作中间级,V10、V11形成复合管,构成输出,其它一些电阻、电容、二级管分别起偏置、补偿和保护作用,在原理上它是一个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直流放大器。
然而其等效功能示意图如图3所示,由一个2.5V的精密基准电压源、一个电压比较器和一输出开关管等组成,参考端的输出电压与精密基准电压源Vref相比较,当参考端电压超过2.5V时,TL431立即导通。
因为R端控制电压误差为±1%,所以参考端能精确地控制TL431的导通与截止。
并联稳压电路设计1、基本并联稳压电路原理TL431内部含有一个2.5V的基准电压,所以当在Vref 端引入输出反馈时,器件可以通过从阴极到阳极很宽范围的分流,控制输出电压。
如图4所示的电路,当R1和R2的阻值确定时,两者对VO的分压引入反馈,若增大,反馈量增大,TL431的分流也就增加,从而又导致VO下降。
三端稳压器(7812,7085等)并联扩流电路

三端稳压器(7812,7085等)并联扩流电路三端稳压器(7812,7085等)并联扩流电路用78xx系列三端稳压器设计一款最大1A输出电流的稳压器很简单,但当输出电流高于1A 时,就会出现许多问题。
为提供大输出电流,稳压器通常使用并联的功率晶体管。
这些功率晶体管的工作点(operating point )很难设计。
因为晶体管的集极和射极需要必不可少的功率电阻来设计直流工作点,而功率晶体管和功率电阻都要消耗很大功率,因此设计中要加散热措施。
本设计实例是一个可提供大输出电流的简单稳压器。
基本的构想是并联多个三端稳压器。
每只78xx系列稳压器能提供1A电流,并且有5 、6 、8 、9 、12 、15 、18和24V多种电压版本。
本文以7812为例.图1显示两只并联的7812 。
图1 :两只7812并联,将输出电流加倍至2A 。
图2 :用20只7812将图1中电路的输出能力提升至20A 。
两只7812独立工作,每只提供最大1A电流。
D1和D2完成两只稳压器的隔离。
输出电压为稳压器的标称输出电压减去二极管压降:VOUT=VREG –VD 。
在COM端接地(0V)情况下,稳压器的输出电压为VOUT 。
若要将图1中的输出电压提高到与三端稳压器标称值一致,COM端电位必须比接地高出一个二极管压降。
C 、C1和C2为滤波电容。
图2显示了一个使用20只7812 ,可提供20A电流的稳压器。
所有的二极管均为1N4007 。
C=47000 μ F ,所有带编号的电容均为4700 μ F 。
7812均固定到一个散热片上,并用一个小风扇降温。
采用这种设计概念,可以将电路的输出电流扩充至数百安培。
(1)概述PC电源从80年代初出现,伴随PC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约有20年的历史了,它的基本作用就是从供电电网中获取能量然后转变为适合PC使用的低压直流电能,同时完成必要的安全隔离功能。
PC电源是一种开关电源,采用了PWM方式的开关变换技术,从电网获取的能量要经过整流、滤波、斩波、降压、再整流、滤波等转换过程,并采用负反馈技术使得输出电压保持稳定。
mos稳压电路

MOS稳压电路1. 简介稳压电路是一种用于将输入电压稳定在特定输出电压的电路。
MOS稳压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稳压电路,利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来实现电压的稳定。
MOSFET是一种三端器件,由栅极、漏极和源极组成。
它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和良好的线性特性,因此非常适合用于构建稳压电路。
本文将介绍MOS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分类以及设计要点,并提供一个具体实例来说明其应用。
2. 工作原理MOS稳压电路基于负反馈原理工作。
当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负反馈通过调节控制信号来改变MOSFET的导通状态,从而使输出电压保持恒定。
具体而言,当输入电压增加时,输出也会相应增加。
这使得比较器检测到输出过高,并通过负反馈回路调整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改变后,MOSFET的导通状态发生变化,使得输出返回到设定值。
同样地,当输入电压减小时,输出也会相应减小。
比较器检测到输出过低,并通过负反馈回路调整控制信号,使得MOSFET的导通状态发生变化,使输出返回到设定值。
通过这种方式,MOS稳压电路能够自动调整输出电压,使其保持稳定。
3. 分类根据MOSFET的工作模式和连接方式,MOS稳压电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压流型稳压电路压流型稳压电路也称为恒流源稳压电路。
它使用一个恒流源来提供恒定的偏置电流,并通过调节MOSFET的导通状态来实现稳定的输出。
这种类型的稳压电路适用于大功率应用,因为它能够提供高效率和低温升。
3.2 串联型稳压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是将负载放在MOSFET的源极和漏极之间。
当输入电压变化时,通过调节控制信号来改变MOSFET的导通状态,从而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串联型稳压电路适用于低功率应用,并且具有较好的线性特性和稳定性。
3.3 并联型稳压电路并联型稳压电路是将负载放在MOSFET的漏极和地之间。
当输入电压变化时,通过调节控制信号来改变MOSFET的导通状态,从而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并联型稳压电路适用于大功率应用,因为它能够提供较高的输出电流。
稳压电源的设计

万博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系别专业年级学制学号姓名目录1、摘要 32、系统功能 53、方案论证与比较 53.1、稳压电源的分类 53.2、稳压电源部分方案 6方案一:简单的并联型稳压电源 6方案二:串联型稳压电源 6方案三:输出可调的开关电源 73.3、三端集成稳压芯片 7方案一:采用LM317器电源可调式三端稳压 7方案二: 采用7805三端稳压器电源 83.4、数字显示部分 (8)方案一:用Atmage16实现模数转换 8方案二:采用三位半A/D转换器ICL7107 84、系统硬件设计 81、电路原理 82、硬件模块分析 92.1、ATmage16单片机模块 92.2、L6203驱动模块 112.3、5V系统电源模块 132.4 、1602液晶显示模块 142.5输出电压采集反馈电路模块 155、系统的软件设计 155.1、程序设计 155.2、程序流程图 166、结束语 167、参考文献 171、摘要电源技术尤其是数控电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服务于各行各业。
电力电子技术是电能的最佳应用技术之一。
当今电源技术融合了电气、电子、系统集成、控制理论、材料等诸多学科领域。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给电力电子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给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数控电源在电子装置中的普遍使用,普通电源在工作时产生的误差,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精确度。
电源在使用时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世界各国纷纷对电源产品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产品精度标准。
只有满足产品标准,才能够进入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满足国际标准的产品才能获得进出的通行证。
数控电源是从80年代才真正的发展起来的,期间系统的电力电子理论开始建立。
这些理论为其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数控电源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其产品存在数控程度达不到要求、分辨率不高、功率密度比较低、可靠性较差的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三任务三并联型稳压电路的设计指导
学习要求
一、各学习小组3-4周完成并联型稳压电路的设计
二、用PPT写出任务报告书(电路的组成、原理、元器件的选用、常见故障及故障排除、元器件清单等)
学习指导
1 学习目标
•了解稳压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理解并联稳压电路的组成及稳压原理;
•会检测稳压二极管的特性;
•会制作并联型稳压电路。
•能测量测量并联型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与波形。
2 工作任务
•判别稳压二极管的质量与极性;
•检测二极管的特性;
•制作并联型稳压电路并检测调试;
•测量并联型稳压电路的输出波形和电压。
3 电子电路
如图所示电路,图中 R 为 470 Ω /1W , D1 为稳压二极管 1N4740 。
4 仪器仪表工具
0 ~30V 直流稳压电源1 台
5制作步骤:
①识读并联型稳压电路器
②根据阻值大小和稳压二极管的型号正确选择器件。
电阻选择碳膜功率电阻,色环为黄紫棕金,代表阻值470 Ω,功率为lW 。
二极管选择稳压二极管,标识型号为1N4740 。
③将电阻、二极管正确成形,注意元器件成形时尺寸须符合电路通用板插孔间距要求。
④在电路通用板上按测试电路图正确插装成形好的元器件注意稳压二极管的正负极。
6 测试步骤
并用导线把它们连接好
①按上述制作步骤完整接好如图所示的电路并复查,通电检测。
②接入输入电压U1 =20V ,负载电阻R L=10k Ω,测量输出电压Uo ,并记录Uo = 。
③改变输入电压,使U1 =25V ,负载电阻R L不变,测量输出电压Uo ,并记录U o = 。
④改变负载电阻,使R L=5k Ω,输入电压U1不变,测量输出电压电压Uo ,并记录Uo = 。
7 分析
①测试步骤中的步骤③的结果表明,当输入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电路的输出电压( 基本保持不变/随输入电压变化而变化) 。
②测试步骤中的步骤④的结果表明,当负载电阻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电路的输出电压( 可以基本保持不变/随负载电阻变化而变化) 。
8 故障排除
(1)当电路输出小幅波形式时,故障原因是稳压管接反。
(2)如果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故障原因是稳压管断开或被热击穿。
解决方法:用0-20V的可调维修电源,把稳压管串联一个2K左右的电阻接上电源,再慢慢把电压调上去,如果稳压管两端的电压能稳定在一个值上,这个值就是该稳压管的稳压值,如果电压不能稳定或一直上不去,表明该稳压管已经损坏,应更换稳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