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注意事项及技巧

合集下载

抽血化验知识

抽血化验知识

抽血化验知识
病人到医院作血液化验检查时如果不注意抽血的注意事项及时间,就会影响看病治疗的效果,也会耽误时间。

1、抽血的前一天,最好洗个澡或将双手臂洗干净,这样抽血时,消毒会更好,避免伤口感染。

2、抽血当天,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避免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管血肿。

3、针对不同的化验项目要问清医生,区别对待。

如血糖检查,餐后血糖,一定要吃饭后再做检查;餐前血糖,早上一定不能吃饭,才能检查;血脂检查之前,最好不要吃含油脂过高的食物,如排骨汤,粉蒸肉等。

查胆固醇前,少吃鸡蛋。

4、看病时,一定要求医生把姓名写正确,工整。

避免同名或相类似名混淆,给你带来不便。

注意了这些,抽血会更方便、更迅速,更好地为您节约诊断时间。

5、看病时,一定要核对好自己的姓名,避免同名或相类似名混淆,给你带来不便。

注意了这些,抽血会更方便、更迅速,更好地为您节约诊断时间。

6、报告时间按抽血时给的取单凭证提示时间取报告。

7、取报告方式可以关注公众查看,或凭取单凭证自助机扫码去报告,也可以去检验科打印窗口打印。

采血化验前后的注意事项

采血化验前后的注意事项

采血化验前后的注意事项
一、采血配合
1、采血前一晚不要剧烈运动、饮酒、劳累、熬夜等,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2、进行采血时,不要穿着袖口太小的衣服,会阻碍采血的进行,也会导致手臂出现肿胀。

3、在静脉采血的时候,要避免过于紧张,在穿刺的时候,千万不能闪躲,否则很容易出现淤血的情况,甚至采血失败。

4、在抽血后,一定要按照护士的吩咐去做好止血措施,避免因按压不当,导致出现淤血等情况发生。

二、采血前的饮食
1、检查患者应遵医嘱禁食水,建议采血前晚12点后,不再进食(如肝功能,血脂检查等需空腹)。

不是所有的血液检查都需要空腹,具体请咨询医生。

2、患者在抽血前一天,不能吃太油腻、高蛋白的食物、避免饮酒等。

三、采血后按压常识需牢记
1、按压要求:抽血后需要在穿刺点进行局部按压5-1分钟,不要揉,避免造成皮下血肿,如有出血倾向,按压时间要逐渐延长。

2、按压手法: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3 指并排横向按压皮肤针眼及其上方,不要移动。

绝对不宜屈肘按压。

四、采血后温馨提示
1、抽血后请慢慢站立,谨防跌倒(有晕针者在采血前告知工作人员)。

2、若出现头晕、眼花、乏力等晕针现象,立即平卧、喝点糖水,症状缓解后再离开。

3、抽血后24小时保持手部清洁卫生。

避免穿刺肢体提拎重物,尽量别洗澡,更不能蒸桑拿。

4、有些人看到表皮没有血渗出就停止压迫,这样会因皮下渗血造成淤青,如出现淤青,请24小时后在进行热敷。

采血流程及注意事项

采血流程及注意事项

采血流程及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准备采血工具,包括采血针、采血管、消毒棉球等。

2. 患者信息确认: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实相关医嘱。

3. 选择采血部位:通常常用的采血部位是患者的前臂外侧静脉或者手背静脉。

4. 洗手和戴手套:医务人员应先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5. 采血部位消毒:用75%酒精棉球擦拭采血部位进行消毒,从近端向远端擦拭,不可重复使用酒精棉球。

6. 穿刺采血:选择合适大小的采血针,将针头垂直进入静脉血管,顺利插入后,松开橡皮带,调整吸血管的位置,开始采血。

7. 顺利采血:保持稳定的采血角度,适当调整吸血缓慢吸取血液,注意不要将针头移动,以防止出血。

8. 采血结束:血样采集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进行轻轻的按压,并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 采血前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了解采血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2. 使用无菌器械和消毒操作,确保采血过程的无菌。

3. 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作为采血部位,避免肌肉内采血。

4. 确保患者舒适,保持适宜的姿势,以避免晕倒或疼痛。

5. 注意采血前后的适当饮食和饮水,以保持患者正常的生理状态。

6. 采血结束后,及时处理采血工具的废弃物和医废,保持环境清洁和无菌。

7. 注意观察患者采血后是否出现异常反应,如出血不止、疼痛明显等,及时进
行处理和报告。

采血及注意事项

采血及注意事项

采血及注意事项
采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用于获取血液样本进行化验或分析。

以下是一些采血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常用的采血部位有前臂内侧静脉、手背静脉、手腕静脉等。

选择合适的部位可以使采血过程更加顺利和舒适。

2. 注重消毒和洗手:在采血前,医务人员需要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操作无菌。

同时,也要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预防感染。

3. 使用一次性采血器具: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采血时应使用一次性采血器具,如一次性针头、一次性胶管等。

使用后应立即丢弃。

4. 保证采血环境卫生:采血前,需保持采血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5. 正确握持针头:医务人员在采血时应正确握持针头,控制插入深度,以避免血管穿透或过度深入。

6. 避免用力抽血:在开始抽血时,应逐渐调整采血针的位置,直至发现血流,然后轻轻抽血,避免用力过大。

7. 预防晕厥:部分人在采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晕厥反应,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状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晕厥发生,如让患者平躺、提醒患者深呼吸等。

8. 封闭采血点:完成采血后,医务人员需要用无菌棉球或胶布封闭采血点,以避免血液外溢和感染。

9. 做好个人护理:采血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做好个人护理,如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或接触水等。

10. 注意可能的并发症:在少数情况下,采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并发症,如局部肿胀、疼痛、出血等。

如果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总的来说,采血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操作规范,保证采血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医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采血操作注意事项

采血操作注意事项

采血操作注意事项
在进行采血操作时,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遵循,以确保采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洗手和穿戴手套:在采血前务必彻底洗手,并正确穿戴无菌手套,以减少交叉感染
的风险。

2.准备工作台面:确保工作台面干净整洁,并消毒所需的工具和表面,以避免细菌污
染。

3.选择合适的针头和采血管: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尺寸的针头和采血管,确保安
全采集足够数量的血液。

4.选择合适的采血位置:根据医生建议或标准操作程序,选择适当的采血位置,如静
脉或指尖,确保采血过程安全。

5.按压止血点:采血后及时用无菌棉球或纱布轻轻按压采血部位,促进血液凝固,减
少出血时间。

6.正确处置采血废弃物:丢弃用过的针头和其他医疗废弃物时,务必按照医疗废弃物
处理规定进行处理,确保安全和卫生。

7.妥善标识标本和记录信息:标识采集的标本,确保正确的标本对应于正确的患者,
并且记录采血时间、日期和采血位置等相关信息。

8.对患者给予舒适感:在采血过程中与患者交流,提供舒适感和支持,以减轻他们的
紧张和不适。

9.处理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晕厥、恶心或其他不良反应,立即停止采血并提供相
应的急救措施。

10.清洁和消毒操作区域:采血完成后,彻底清洁和消毒工作台面和使用的工具,确保
下次使用前的卫生和安全。

以上措施能够确保采血过程安全、无菌,减少感染和其他风险,并确保采集到准确的血样。

在进行采血操作时,请务必严格按照相关的医疗标准和操作程序进行。

护理中的抽血技巧确保准确采样的重要方法

护理中的抽血技巧确保准确采样的重要方法

护理中的抽血技巧确保准确采样的重要方法护理中,抽血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操作技术,为了确保准确的采样,护士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抽血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护理中应用的抽血技巧,以确保采集到准确可靠的血样。

一、选择合适的抽血部位在抽血前,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抽血部位。

常用的抽血部位有肘部的腕动脉和尺动脉,及手背上的动脉和静脉。

对于婴儿和儿童,可以选择头部的颞浅动脉。

选择合适的抽血部位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有助于护士采集到准确的血样。

二、正确的抽血顺序在进行多次抽血时,护士需要根据标本要求的优先级确定正确的抽血顺序。

一般而言,血糖、肝功能和全血细胞计数等项目通常要求在空腹状态下进行,因此应该优先采集这些标本。

血培养和血药浓度等项目通常不受空腹要求的限制,可以在其他项目采集后进行。

三、准确估计需要的血样量在护理中,准确估计需要的血样量是确保采样准确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护士需要根据检查项目和相应的实验室要求,合理估计需要的血样量,避免采样不足或者超量。

过少的血样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过多的血样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疼痛和失血过多。

四、采用正确的抽血技术在进行抽血时,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抽血技术,以确保准确采样。

首先,护士需要选择适当的注射器和采血针。

通常情况下,采血时选择22G或者23G的针头即可。

其次,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插针角度和速度,以减少疼痛感。

插入针头时,应以较快的速度穿过皮肤和血管壁,以减少组织损伤和失血。

最后,在采血过程中,护士需要保持稳定的手部姿势,以避免引起血液混浊。

同时,抽血后应迅速停止出血,并给患者妥善包扎。

五、及时标注和储存血样在抽血采样后,护士需要及时标注和储存血样,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标注血样时,应将患者的基本信息、采样时间和护士的签名等必要信息清晰地标注在标本容器上。

储存血样时,应将血样放置在符合要求的低温储存设备中,并确保避免污染和温度过高的情况。

同时,应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检验,避免血样失活或者不准确。

抽血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抽血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抽血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抽血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 收集必要工具:抽血针、一次性注射器、酒精棉球、止血带、试管等。

2. 确认患者个人信息和医嘱: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并确认医嘱的内容和目的。

3. 让患者舒适:向患者解释抽血的步骤和可能感受,并让患者选择合适的静脉,确保患者舒适。

4. 洗手并戴好手套:进行手卫生,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彻底洗手,然后戴上无菌手套。

5. 准备器械:将所需器械整理好,确保器械全部处于干净和无菌状态。

6. 绑扎止血带:选择合适的位置绑扎止血带,以帮助凸显和固定静脉。

7. 感染防控:用酒精棉球消毒抽血部位,消毒范围约3-5cm。

8. 抽血:握住抽血针,用另一只手按住静脉,逐渐将抽血针插入静脉,保持稳定方向,收集足够的血液。

9. 收集血液: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足够的血液,并将其注入试管中,注意避免血液溅到其他部位。

10. 适当处理:将试管标记好后,采用正确的方法封闭、保存或运送。

注意事项:
- 抽血前先安抚患者情绪,了解其过敏史和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

- 确保使用的工具都是干净和无菌的。

- 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消毒操作,减少感染风险。

- 选择合适的静脉,避免在静脉出现弯曲、凝块或疤痕的情况下进行抽血。

- 绑扎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通常不超过1-2分钟。

- 抽血时要保持稳定且适度的抽吸力度,避免静脉穿刺时过度伤害血管壁。

- 抽血后及时局部止血,避免出血引起感染和血肿。

- 标本需及时处置,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科采血须知内容

检验科采血须知内容

检验科采血须知内容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在诊断疾病和监测身体健康的过程中,血液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手段。

在前往检验科进行血液采集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采血须知内容,以确保采血过程安全顺利,同时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1. 采血前的准备血液检验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身心状态,避免紧张和焦虑。

同时,在检验科进行血液采集之前,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准备措施:(1)饮食控制:采血前8-12小时尽量空腹,避免摄入过多的食物,以确保准确的检测结果。

(2)药物使用:如果在就诊前有使用药物,尤其是稀释血液或影响检验结果的药物,应提前告知医生或护士,以便他们能够对采血做出相应调整。

(3)饮水:适量饮水有助于血管扩张,提高血管的可见性,使采血更顺利。

但需注意控制饮水量,避免出现尿液稀释过多的情况。

2. 采血时的注意事项在前往检验科进行血液采集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采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1)选择合适的采血器:根据血管大小和采血需求的多少,医生或护士会选择合适的采血器,以确保采血的顺利进行。

(2)注重消毒:在采血前,医生或护士会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保持采血部位的清洁,避免污染。

(3)保持温暖:寒冷的环境会导致血管收缩,使采血变得困难。

因此,在采血前应尽量保持对身体的保暖,使用暖水袋或穿着保暖衣物等措施。

(4)放松肌肉:紧张的肌肉会导致血管收缩,使采血变得更加困难。

在采血过程中,我们需要放松身体,特别是采血部位周围的肌肉。

3. 采血后的注意事项血液采集完成后,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护采血部位的创口,并避免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1)按压止血:在采血后,医生或护士会在采血部位进行一定时间的按压,以止血并防止淤血。

(2)保持休息:采血后,我们需要注意充分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以避免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血注意事项及技巧
时间:
地点:
主讲:
参加人员:
N0
N1
内容:
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最好洗个澡或将双手臂洗干净,这样抽血时消毒会更好,避免伤口感染。

2、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检验血糖时,早上不需要服降糖药,空腹抽血。

3、抽血当天,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避免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因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肿。

4、抽血前可适量喝一点水,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抽血后的注意事项
1、抽血后,立即用消毒过的干棉块(消毒湿棉块容易刺激穿刺点引起疼痛,且不易止血)压紧穿刺部位,需在针孔及向上两厘米进针处的范围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

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此后,应在24小时内尽量保持抽血手臂的清洁卫生,不要淋浴或桑拿。

2、抽血后按压时间应充分。

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

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

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

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3、抽血后要休息15分钟,最好这15分钟内不要动,静坐或躺着休息,若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动脉抽血技巧:
一般可选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为穿刺点进针。

先用手指摸清动脉的搏动、走向和深度。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戴无菌手套或常规消毒操作者的左手食指和中指,然后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动脉,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与皮肤成45°穿刺,若取股动脉则垂直进针。

穿刺成功,血液将借助动脉压推动针芯后移,采血2ml。

拔出针头后,立即用消毒干棉签或棉球压迫穿刺处,尽快排出针筒内气泡之后将针头刺入橡皮塞内,以隔绝空气,并用手转动针筒数次使血液与肝素溶液充分混匀,以防凝血。

股静脉抽血技巧:
在临床上一些大面积烧伤;婴幼儿休克、周围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常需由股静脉抽血留取血标本,为诊断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

成功抽取股静脉血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 做好心理护理。

操作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如为婴幼儿,应取得家长配合。

2 体位要正确。

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膝关节微屈。

3 按要求备齐各种物品。

4 准确选择穿刺点。

股动脉位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联线中点,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选准位置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前提.
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操作者必须要有稳定的心态,这是使操作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操作者洗净双手,戴口罩,先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及自己左手拇指、食指,中指,用消毒后的指头触膜到股动脉搏动后,用圆珠笔作一标记,然后再次消毒穿刺部位及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消毒范围要广泛,超过
6cm。

2.进针方法及进针深度、角度、速度的把握。

(1)持针方法。

右手用握毛笔的方法握紧注射器近乳头侧,与皮肤呈90角进针。

(2)绷皮。

在用左手食指、中指触摸到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换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皮
肤;固定—穿刺点,在作标记处进针。

(3)进针速度。

进针速度不易太快,避免穿破血管及损伤周围组织。

(4)进针深度。

根据病人胖瘦来决定,不可同日而语,进针后注意回抽有无回血,如
有回血可用固定皮肤的手指固定针栓,防止针头脱出。

4。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回血的颜色。

正常股静脉血应是暗红色的,而股动脉血是鲜红色的,穿刺过程中若发现抽出鲜红色血液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部位5—10min,直至无出血为止。

三、操作后的护理
1.抽血完毕迅速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3——5min,血掖病人及凝血机
制障碍的病人可适当延长按压时间,直到出血停止。

2.按要求留取标本及时送检。

3.帮助病人取舒适卧位,穿好衣裤,整理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