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检验科岗前培训_静脉采血与注意事项

检验科岗前培训_静脉采血与注意事项

检验科静脉采血与注意事项岗前培训1. 静脉血液采集1.1 采血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无论医生、护士、检验人员除穿戴工作服外,还应戴帽子、口罩和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同时严格做好采血者手和患者采血部位的消毒,防止患者采血部位感染。

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杜绝交叉感染。

真空采血过程如有血液外溢和污染,立即用0.2%消毒灵或其它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对所有的采血材料严格执行使用前再次检查,保证安全。

采血人员对所采集的标本做好登记工作,并签名。

样品采集完后,对所使用的材料做好无害化处置,保证环境和人员安全。

1.2 采集流程1.2.1 门诊静脉血采集流程检验人员收取检验申请单→审查合格(核对检验单上费用,姓名、科别、检验项目等是否填写清晰,能正确辨认)→按申请单上的病人姓名呼唤其姓名再次确认病人→确认采血静脉并严格消毒→按照采血管顺序采取静脉血→采血完成嘱咐患者用棉签压迫伤口→采血人员充分混匀样品→送至相关部门检测(由运送部人员完成)。

1.2.2 住院部静脉血采集流程护士收取检验申请单→审查合格(核对检验单上姓名、住院号、科别、床号、检验项目等是否填写清晰,能正确辨认)→按申请单上的病人姓名呼唤其姓名以再次确认病人→确认采血静脉并消毒→按照采血管顺序采取静脉血→采血完成用棉签压迫伤口→充分混匀样品(在采血单上填上采血时间)→送至检验科检测(由临床医护人员完成)。

1.3 静脉采血时,止血带离抽血扎针部位上方约5cm 距离,注意袖筒不要太紧。

通常选择手肘中央部分较粗的静脉血管,用食指触摸,是否为有弹性的血管(肌肉较无弹性),若该部位不明显,可改用手背处静脉(请患者手轻握)。

确定穿刺部位后,以安尔碘或者爱尔碘等混合消毒液作为消毒剂,以选定之静脉穿刺部位为中心点,由内往外以环状涂拭消毒,消毒直径约7.5 cm 左右,稍待干躁后进行标本采集。

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穿刺,回血后将另一端的硬插管插入真空定量采血管内,松开止血带,采血足量后,拔出硬插管,可插入另一支真空采血管继续采血。

简述静脉采血及注意事项

简述静脉采血及注意事项

简述静脉采血及注意事项
静脉采血是通过针管抽取静脉血的一种常见医疗操作,常用于实验室检查、献血等。

以下是静脉采血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采血前,医护人员会核对患者信息,并准备好采血所需的器具,如针管、采血器、消毒棉球等。

2.选择采血部位:通常选择肘部静脉,因为此处血管较粗,易于穿刺。

采血前,医护人员会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

3.穿刺采血:采血时,患者需要握紧拳头,使静脉血管充盈。

医护人员会将针管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采血器连接到针管上,使血液流入采血器。

4.采血后处理:采血完成后,医护人员会拔出针管,用消毒棉球按压穿刺部位,以防止出血。

然后将采血器中的血液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注意事项:
1.采血前患者应告知医护人员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晕针史等。

2.采血前应保持轻松,避免过度紧张。

3.采血后,穿刺部位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4.采血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疼痛、瘀斑等,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

5.采血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止血。

6.如采血后出现严重不适,如头晕、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总之,静脉采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患者在采血前应了解相关注意事项,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以确保采血过程顺利进行。

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

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

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
静脉采血是医疗常规操作之一,采血前和采血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 提前告知医生护士有关过敏、疾病史、药物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

2. 采血前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体力消耗过度,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焦虑。

3. 采血前一小时禁止进食,可以适量饮水。

采血当天避免饮用过多的咖啡或茶等刺激性饮品。

4. 采血前应对所采用的部位进行消毒,以防止感染。

消毒后等待酒精挥发为宜。

5. 在采血过程中保持身体放松,避免过度紧张和担心,因为紧张会导致血管收缩,难以找到较宽的静脉。

6. 在采血过程中轻柔地按压采血部位,以便血液流畅。

请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操作,不要自行移动手臂或接触采血器械。

7. 采血后应当轻轻按压针眼处,以避免出血。

保持采血部位清洁,不要随意挠抓或过度用力。

8. 采血后应及时向医生护士反馈采血部位是否有异常疼痛、水肿、淤血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事项并非具有普适性,具体操作需根据医生和护士的指导进行。

静脉采血注意事项

静脉采血注意事项
并妥善处理
采血注意事项
采血前:保持良好 的休息和饮食,避 免剧烈运动和情绪 激动
采血时:保持安静, 避免紧张和焦虑, 配合医护人员的操 作
采血后:按压针孔, 避免出血过多,注 意观察针孔处是否 有红肿、疼痛等异 常情况
采血后24小时内: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 体力劳动,保持良 好的休息和饮食, 避免饮酒和辛辣食 物
清洁:用酒精棉 球擦拭针孔处, 保持清洁
止血:用棉球或 纱布按压针孔, 直至止血
观察:观察针孔 处是否有红肿、 疼痛等异常情况
休息:采血后适 当休息,避免剧 烈运动
采血后注意事项
止血:用棉球或纱布按压 针孔,直至止血
A
保持清洁:保持针孔处清 洁,避免感染
C
B
观察:观察针孔处是否有 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3
静脉采血后处理
止血方法
01
压迫止血法:用棉球或纱布 按压穿刺部位,持续3-5分 钟
03
冷敷止血法:用冰袋或冷毛 巾冷敷穿刺部位,持续1015分钟
02
加压止血法:用绷带或弹性 绷带加压包扎穿刺部位,持 续15-20分钟
04
药物止血法:使用止血药物, 如凝血酶、止血敏等,根据 医生建议使用
采血后护理
温度:室温20-
01
25℃
空气:新鲜,通风
04
良好,避免污染
02
湿度:相对湿度
40-60%
03
光线:明亮,避免
直射阳光
采血工具准备
01 02 03 04
01
采血针:选择合适的型号和长 度,确保针头锋利
02
采血管: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容 量,确保无破损和污染
03
止血带:选择合适的长度和宽 度,确保无破损和污染

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与禁忌静脉采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通常用于血液检测、输液、输血等场景。

在进行静脉采血时,有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需要遵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采血的成功。

下面将详细介绍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首先,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如下:1. 静脉选择:选择合适的静脉是静脉采血成功的关键。

通常选择肘窝的静脉,但有时也会选择手背、手腕、手臂等部位的静脉。

选择时应考虑静脉的粗细、深浅、可见程度等因素。

2. 预备工作:在采血前,需要充分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采血所需的器具和材料,开启和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确认患者身份和采血的目的。

3. 术前告知:在采血前,应向患者详细解释采血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以获得其理解和合作。

尤其对于儿童、老年人和焦虑患者,更应注意心理护理。

4. 皮肤准备:采血前要充分清洁和消毒采血部位的皮肤,通常采用酒精棉球擦拭,从内侧向外侧方向擦拭,并在擦拭后干燥片刻,以避免酒精残留。

5. 适当压迫:采血后,应立即用干净、无菌的棉球或纱布轻轻压迫采血部位,避免出血。

压迫时间视患者个体差异和出血情况而定,一般较轻的出血可在1-2分钟内止血。

6. 保持通气:在采血过程中,应保持患者的通气顺畅,以防止晕厥或恶心等不适感的发生。

可适当调节患者体位,如让其坐起或半躺位。

7. 观察异常:在采血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体征变化,特别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面色苍白、出汗、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些静脉采血的禁忌:1. 感染部位:有感染性皮肤病变、深部软组织感染或炎症的部位是禁止进行静脉采血的,以免加重感染或使感染扩散到其他部位。

2. 伤口或静脉疾病:有严重的外伤或已知静脉病变、血栓形成等情况的部位是禁止进行静脉采血的。

此类情况下的采血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可能引起并发症。

3. 血液凝结异常:患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在进行静脉采血前需要进行凝血功能检查。

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或抗凝药物治疗等情况,都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静脉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静脉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静脉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静脉采血后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
1. 压迫止血:在采血之后,应尽快使用纱布等物质轻轻按压在采血部位,以避免出血。

通常情况下,5-10分钟的轻压即可止血。

2. 避免用力活动:采血后,避免用力活动,特别是使用采血部位的肌肉,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和出血止血。

3. 避免碰撞和摩擦:采血后应注意避免采血部位的碰撞和摩擦,以免导致伤口感染和出血。

4. 观察伤口情况:采血后应定期观察采血部位的伤口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如红肿、渗液等),应及时就医。

5. 补充水分:采血后,适当补充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平衡。

6. 保持休息:采血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7. 注意饮食:采血后应注意饮食,尽量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8. 定期复查:采血后,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确保身体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注意事项还需结合个人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而定。

简述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

简述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

简述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静脉采血是医学检查和诊断中常见的一种操作,但正确采血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确保采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选择适当的采血器材采血器材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态和采血部位等因素确定。

对于儿童或老年人等血管比较脆弱的患者,应选择细针头或者带有翼片的针头采血,以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同时,采血器材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

2.准确选择采血部位采血部位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态和采血目的等因素确定。

一般而言,静脉采血部位包括手臂、手背、足背等。

对于儿童或老年人等血管比较脆弱的患者,应选择较细的血管,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3.保持采血部位的清洁采血前必须先进行皮肤消毒,以避免细菌感染。

皮肤消毒时,应选择消毒液,而不是用酒精或碘酒等刺激性较强的物质进行消毒。

消毒时应注意避免过度擦拭,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4.正确采血在进行采血时,应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

采血时应注意调整针头的角度以避免穿透静脉后刺破血管壁,同时应注意采血的速度,避免采血过快或过慢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或影响采血质量。

5.及时止血和包扎采血后应立即停止流血并进行包扎。

包扎时应注意包扎的位置和力度,以避免包扎过紧或过松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或影响伤口愈合。

同时,应注意患者的痛苦感受,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疼痛缓解。

6.妥善处理采血废弃物采血器材和采血废弃物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采血器材应进行分类收集和消毒处理,采血废弃物应进行分类收集和妥善处理。

正确的静脉采血操作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和标准,以确保采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采血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照顾,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静脉采血后注意事项

静脉采血后注意事项

静脉采血后注意事项
静脉采血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 坚持压迫采血点:采血后,应及时用无菌棉球或纱布轻压在采血点,并保持压力,以防止血液再次流出。

一般压迫时间为5-10分钟。

2. 避免运动和用力:采血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以避免破坏血管再出血。

3. 避免静脉注射:静脉采血后,应避免在相同的部位进行静脉注射,以免引起局部炎症或感染。

4. 观察采血点:采血后,应密切观察采血点是否有明显的出血或渗血,如有则应及时处理。

5. 补充足够的水分:采血后,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保持体内的血容量和浓度,有助于恢复血液的稠度和流动性。

6. 避免刺激性食物:采血后,应避免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等,以免对采血点造成刺激。

7. 视野变暗时,应迅速平卧:在采血时,如果出现头晕、眼花、视野变暗等症状,应立即找个安全地方坐下或平卧,以防止摔倒或突发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以下推荐进行操作可以尽可能避免溶血:
• • 在消毒用酒精完全干燥之前,不要进行操作; 避免将小号针头和大号真空采血管配套使用;

• • • • • •
确保将针头正确安装于注射器上,以避免混入气泡;
使用注射器采血时,避免过分用力抽拉注射器活塞; 避免在将血液从注射器转移至采血管时压活塞, 应使用安全的专用转移装置和真空采血管等 ; 避免从血肿中采血; 颠倒混匀采血管时动作应轻柔,不要过分振荡; 采血直至真空管内压力耗竭、血流中断为止。

嘱患者握拳。 等待消毒液完全挥发。
静脉采血操作----进针穿刺

左手拇指绷紧穿刺静脉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以与患者肘部平面呈1530º 角进针,沿血管走行进行穿刺。 感觉静脉穿刺成功的突破落空感。 同时观察针头与针栓连接处是否有回血 见回血后推进少许 胶布固定针柄

静脉穿刺的不当部位
切除乳房同侧手臂
水肿部位
血肿 有疤痕部位
手臂上有导管、瘘管或血管移植
超出任何种类静脉输液线的部位 (下游)
静脉采血操作-----消毒消毒皮肤

在距离消毒部位上方 6-10公分处绑上止血带,末端向上,
充分暴露消毒部位静脉。

用棉棒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静脉穿刺部位,消
毒范围直径至少为 5 公分。
相关问题
3,防止标本溶血


造成溶血的原因
穿刺不当,有创静脉穿刺,反复穿刺造成血肿 过度用力摇晃/混合血标本


未让消毒剂风干
采血过程中太快抽拉针栓 经针头从注射器转移血标本至试管内 扎止血带时间过长(>2分钟) 采血量不足(抗凝剂) 生理异常
当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 白会释放出来。使得原 本淡黄色的血清呈现红 色或淡红色。
瘦弱患者--皮肤松弛,能看得清,摸得着,但较细,较硬,较滑 ,较浅的血管--左手食指与拇指上下固定好,用另一只手 持针在左手食指与拇指之间,先快速穿过皮下,然后对准 血管走向缓慢进入血管
相关问题
6,血液漏出
1)采集过程中血液漏出:采集多管血标本,在更换试管时,插入试管后的 针头护帽未能自动回复,针头暴露,导致后针头中的血液漏出,造成污 染
1、抽血后,告知受检者用棉签顺血管走行方向按压针眼处 及上方,按压至少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
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手臂需举至高于心脏水平位置以控制
血流。(有出血倾向患者如紫癜 、血液病、抗凝治疗
等要压迫5~10分钟直到无血液渗出)。 3、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应少于1分钟(建议在针头穿刺进 入血管后即可放松止血带) 当使用止血带时,病人不要进行松紧拳头的动作 2,采血时 避免针头在血管内探来探去,造成静脉血管周围 局部血肿和标本溶血。 严格掌握标本采血量,尤其是加有抗凝剂的标本。 血液注入试管时,沿管壁缓缓注入,以防溶血。 如需抗凝的血标本要上下轻柔摇匀8次,及时安全 送检。
静脉采血及注意事项
张馨方
主要内容
1 2 3
血管选择 操作规程
采血后注意事项
相关问题
4
选择血管:上肢浅静脉

肘正中


头静脉
贵要静脉 前臂内侧及手背静脉
静脉采血操作
选择受检者血管
静脉采血操作----选择血管
最佳穿刺部位
第一选择肘正中。粗大、疼痛轻、 不易造成溶血 第二选头静脉。该部位不易固定 第三选贵要静脉。靠近动脉和神经, 只有前两种情况不适合才考虑 第四选手背静脉。较细
采血

将采血针带有橡胶套头的一端插入真空负压试管,试管 自动吸取所需血量后,再更换另一试管 含抗凝剂采血管,采血后应及时颠倒混匀8次,动作 要 轻缓

静脉采血操作----拔针

待抽血量达到需要后 及时松开止血带


嘱患者松拳
用无菌棉棒按压穿刺点及上方皮肤
迅速拔针
嘱患者按压穿刺部位
采血后注意事项
相关问题
8,无痛拔针
拔针时棉签不按压血管 在针尖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沿血管方向同时按压皮肤 及血管穿刺针眼,使疼痛降低到最低点。
相关问题
4,试管使用顺序
若患者需采集多管标本,建议采用以下顺序
血培养-黄/红-兰-绿-紫-灰-黑
蓝头管、黑头管采血量必须精确。 蓝头管采血尽量放在第2位(红头管之后)。
相关问题
5,选择血管 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多,血管深而细,看不见、摸不着--穿 刺要准确,速度要快,角度要大,见有回血,随进针角 度稳定地固定针头 营养不良性血管患者--血管细而直 --进针时要掌握浅、直、 平,见到回血后,停止不动,固定采血针头进行采血
2 )拔针后血液漏出: 试管负压已尽,(凝血管、紫管)拔针后存留于采 血针软管中的血液不能进入血管,血液抖落污染桌面。
7,血液流出不畅
采集标本过程中,如果血液流出不畅,看是否采血管负压不够,也有 可能穿刺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调整采血针头角度后血流顺畅。如果负 压不够,换管后仍不能正常取血(同时排除其它原因)多见于大出血和 低血压的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