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两篇【精选】

合集下载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通用10篇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通用10篇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通用10篇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篇一“百名孝善人物”推荐人苏梅事迹材料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十年如一日服侍患有胃癌的婆婆和严重胃病的公公,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庄,她就是萧县杨楼镇油坊自然村苏梅同志。

苏梅于1970年出生在本镇一个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她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的女孩。

1992年嫁到油坊村袁龙兵结为夫妻,公公也是地道的农民,纯朴热情。

当时公公袁兴奎43岁,性格开朗随和,公媳关系融洽。

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是家庭关系很和睦。

尤其是她孝顺婆婆并精心照料身患重病的公公,自婆婆患病以来十年如一日体贴入微,从无半句怨言在孙庄村传为佳话,是左邻右舍公认的好媳妇。

天有不测风云,2023年秋天一直体弱多病的婆婆李瑞芹明显感到身体不适,于是去市二院诊治,诊断的结果是:严重胃癌!这对于本身贫寒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婆婆李瑞芹准备放弃治疗,觉得人总归要死,不愿去拖累儿女,婆婆李瑞芹想,儿子经济条件差,不想拖累他们,但当苏梅得知婆婆重病后,就和丈夫商定,决定凑钱给婆婆治病,亲自陪婆婆去徐州市二院动手术治疗。

自2023年婆婆胃癌手术后,苏梅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然而苏梅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

她每天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白天忙农活,晚上收拾家务、每天忙到很晚才睡,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苏梅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微型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

这些年,丈夫袁龙兵有时情绪不好语言上冲撞了老娘,苏梅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会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苏梅同志用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最美媳妇孝老爱亲事迹材料原创10篇

最美媳妇孝老爱亲事迹材料原创10篇

最美媳妇孝老爱亲事迹材料原创10篇最美媳妇孝老爱亲事迹材料原创10篇篇一**,今年52岁,初中文化,是**县**乡**村11组的村民。

自1990年出嫁过来,丈夫**就患有肾炎,没有劳动能力之外在家休养治疗没有工作,2009年病情一步步恶化,得了尿毒症,常年在衡阳医院住院透析。

公公曾祥柱也是智力残疾,患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让人难以相像的是,80岁的婆婆也是瘫痪在床,需要专人照顾。

女儿今年12岁,正在读书。

一家人居住在土砖瓦房里,真是家徒四壁,破旧不堪,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一个人身上。

对爱人——不离不弃,矢志不渝。

嫁过来之后因为,因为丈夫的病情家中无其他收入,**独自一人去广东打工,那时的工资很低,**省吃俭用,将每个月的工资全都寄回家里,给丈夫治病买药,这期间每年寄回去的钱,丈夫几乎全花在治病上,对此**从不埋怨一句,只希望丈夫的病能彻底治愈好。

可是天不随人愿,丈夫的病非但没有好转,一步步恶化,2009年检查出得了尿毒症。

对本就贫困的一家来说,这莫过于雪上加霜,一年的透析费将近要4万,**欲哭无泪,但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从未想过要离开,要抛弃家庭,她知道她的丈夫需要她,她的女儿也需要她,她必须坚强起来,她必须用她弱小的身躯肩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哪怕前路荆棘布满,不曾退却一步,她相信守得云开见月明,她也相信丈夫的病会有好的那一天,她们一家会重拾往日的幸福和欢笑。

正因为有了这份信念,她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8年,这8年来她节衣缩食,勤俭持家,能省则省,从未给自已添置衣服,只买素菜,什么菜便宜就吃什么菜,导致她骨瘦如柴,看着都让人怜悯。

对丈夫更是悉心照顾,体贴入微。

对公婆——尽心尽力,毫无怨言。

对待公公、婆婆如同对待自已的亲生父母一般,在外打工回来每年为两老购买新衣服,补品;在家时帮两老分担农活,家务。

自从丈夫患病后,留下两老在家,公公患有老年痴呆,婆婆半身瘫痪,**在**打工,照顾丈夫的同时还要牵挂家里,经常回家看望两老。

最美媳妇孝老爱亲事迹材料原创10篇

最美媳妇孝老爱亲事迹材料原创10篇

最美媳妇孝老爱亲事迹材料原创10篇**,今年52岁,初中文化,是**县**乡**村11组的村民。

自1990年出嫁过来,丈夫**就患有肾炎,没有劳动能力之外在家休养治疗没有工作,xx年病情一步步恶化,得了尿毒症,常年在衡阳医院住院透析。

公公曾祥柱也是智力残疾,患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让人难以相像的是,80岁的婆婆也是瘫痪在床,需要专人照顾。

女儿今年12岁,正在读书。

一家人居住在土砖瓦房里,真是家徒四壁,破旧不堪,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一个人身上。

对爱人——不离不弃,矢志不渝。

嫁过来之后因为,因为丈夫的病情家中无其他收入,**独自一人去广东打工,那时的工资很低,**省吃俭用,将每个月的工资全都寄回家里,给丈夫治病买药,这期间每年寄回去的钱,丈夫几乎全花在治病上,对此**从不埋怨一句,只希望丈夫的病能 __治愈好。

可是天不随人愿,丈夫的病非但没有好转,一步步恶化,xx年检查出得了尿毒症。

对本就贫困的一家来说,这莫过于雪上加霜,一年的透析费将近要4万,**欲哭无泪,但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从未想过要离开,要抛弃家庭,她知道她的丈夫需要她,她的女儿也需要她,她必须坚强起来,她必须用她弱小的身躯肩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哪怕前路荆棘布满,不曾退却一步,她相信守得云开见月明,她也相信丈夫的病会有好的那一天,她们一家会重拾往日的幸福和欢笑。

正因为有了这份信念,她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8年,这8年来她节衣缩食,勤俭持家,能省则省,从未给自已添置衣服,只买素菜,什么菜便宜就吃什么菜,导致她骨瘦如柴,看着都让人怜悯。

对丈夫更是悉心照顾,体贴入微。

对公婆——尽心尽力,毫无怨言。

对待公公、婆婆如同对待自已的亲生父母一般,在外打工回来每年为两老购买新衣服,补品;在家时帮两老分担农活,家务。

自从丈夫患病后,留下两老在家,公公患有老年痴呆,婆婆半身瘫痪,**在**打工,照顾丈夫的同时还要牵挂家里,经常回家看望两老。

正是她这份孝心,勤劳苦干,不卑不亢的个人品质,得到了邻里乡亲的认可和称赞。

好媳妇事迹材料5篇

好媳妇事迹材料5篇

好媳妇事迹材料5篇篇一:好媳妇事迹材料两篇〔一〕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勤劳、善良、正直、孝顺,她生活在闭塞的大山,她过得普普通通,然而她的孝心无时不感动着公爹,她的孝行无处不为村里人所赞仰。

大孝无声大爱平凡她叫xxxx,今年47岁,住xxxx镇邢窑村康家庄组。

丈夫康标49岁,农忙在家干活,平时外出务工;女儿结婚成家,小儿子初中毕业在外地学习厨师。

如今,家里10余亩耕地、一头牛全靠她和72岁的公爹搭理照看。

公爹心中好儿媳5月28日,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了xxxx的家中,看到一个精神矍铄,收拾的精明利索的老人,正在屋里吃着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蒸红薯。

xxxx正在忙着做饭,我们就和老人随便聊聊。

通过聊天,知道老人叫康泉,是xxxx的公爹,今年72岁,老伴三年前去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经成家。

xxxx是他的大儿媳妇,女儿在郑州打工,二儿子在汝州工作。

不习惯城市生活的他,就一直在家跟随老大一家生活。

当和老人谈及他的生活、谈起自己对儿媳妇的看法时,老人满脸兴奋,幸福的表情难以拟制,滔滔不绝地说:“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虽然咱不是很有钱,但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

就我知道的好多公公婆子想吃儿媳妇家的一顿饭,还的看人家半天脸色。

要说起我这个儿媳妇,我觉得人家对我确实不赖,每天都是饭做好给我端到桌上,隔三差五就给我洗衣服、改善生活,我们虽然隔着代,但是却从没红过脸吵过嘴,你们可以打听下,我觉得像我这个儿媳妇对待公公没有几个。

〞伺候婆婆无微不至婆婆在世时,由于一直身体不好,患有多种疾病,就没断过药。

早先还能自己做饭、洗衣时,逢年过节活着偶尔改善生活,xxxx就会主动给公公婆婆送去;有时看婆婆洗衣困难,自己就会主动帮助。

后来,病情严重,不能洗衣做饭了,xxxx就主动断了公公婆婆的灶火,让老两口跟着他们一家吃。

尤其是,婆婆因高血压造成偏瘫后,端饭洗衣自不必说,婆婆天天都要输液,为了让婆婆在家输液躺着舒服点,每天她都把医生请到家里,给婆婆扎上针后,她就守着婆婆,给婆婆说点村里村外的事,伺候着换药、给婆婆拔针、帮婆婆大小便??日复一日,她不嫌脏、不嫌烦,直到婆婆去世。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李娟,年龄三十二岁,是一个孝顺媳妇的典型代表。

自从她嫁给丈夫王明后,她一直以孝敬丈夫的双亲为己任,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自己的孝心。

每天早上,李娟都会起得早早的,为公婆准备早餐。

她买回来新鲜的食材,在厨房忙碌着炊事百般,为公婆做一日三餐,精心为他们烹制健康美味的饭菜。

她了解公婆的口味偏好,总能做出他们喜欢的菜肴,使家人在餐桌上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温馨。

李娟不仅会做饭,还擅长家务。

她一直以来都认为,家务活是夫妻共同的责任,不应该只是女方承担。

所以每天除了做饭之外,她还会做家里的清洁卫生工作。

她认真打扫厨房、客厅、卧室,把每一个角落都打理得干净整洁,为公婆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

李娟不仅在家务上勤快,在生活中也十分体贴公婆。

每逢公婆生日,她都会提前准备礼物,并亲自做一份贴心的生日蛋糕,为公婆庆祝生日。

她还经常陪公婆出去散步、做运动,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每个周末,她都会组织全家人一起出去郊游,为公婆创造一个愉快的休闲时光。

在公婆生病时,李娟更是倍加关心。

她会提前去医院挂号、购买药物,为公婆做好看护工作。

病房里的公婆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因为有李娟的陪伴和照顾,他们更容易恢复健康。

李娟的孝顺品质也深受丈夫王明的赞赏。

王明常常对朋友们提起自己的妻子是一个多么孝顺的媳妇,对公婆如此体贴入微。

他感到无比的幸福和骄傲,因为自己娶到了一个这样好的妻子。

李娟的孝心不仅仅局限于照顾公婆,她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她经常到福利院、老年公寓去照顾孤寡老人,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

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长辈的敬爱,为社会献出了一份爱心。

李娟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她成为了社区里的孝顺媳妇典范。

她的行为影响了身边的人,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心、照顾自己的父母和公婆。

总之,李娟是一位孝顺媳妇的典型代表。

她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了孝顺之道的重要性,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使人们意识到在家庭中,应该关心家人、孝敬长辈,在社会中传递着爱和温情的力量。

孝顺媳妇事迹(精选多篇)

孝顺媳妇事迹(精选多篇)

孝顺媳妇事迹(精选多篇)第一篇:孝顺媳妇事迹孝顺媳妇事迹在独塘乡一直传颂着一位孝顺媳妇的故事,附近村庄村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她的善良、贤惠、懂事和孝顺。

家里的婆婆已年过八旬,身患偏瘫,已卧病在床40年,公公因患病成植物人15年了。

丈夫常年外出务工,家里的事情全靠她一人承担,她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吃苦耐劳,节衣缩食,不辞辛苦地照顾着婆婆、公公和孩子,从没听她说过一次抱怨的话。

不论再忙再累,她每顿饭第一碗总是盛给婆婆;做饭总是依着老人的口味,烧得软烂可口。

夏天,她坚持每天给老人洗澡;冬天,怕老人冻着,她在老人房间里生上炉子,买来电热毯。

特别婆婆身体不好,她还专门买来补药为老人每天熬制,亲自喂老人服下,她经常问婆婆想吃点什么,只要婆婆开口的,下顿餐桌上准少不了。

媳妇自从进了家门之后,吃苦耐劳,把整个家打理的井井有条。

一边干农活一边又要照顾年迈的婆婆,街坊邻居问她:“俊兰,你成天忙里忙外的累不累啊?”她总是把最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说:“不累”。

人身都是肉长的,***每天帮婆婆擦洗完都很晚了,然后自己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休息,婆婆把媳妇所做的一切看在眼里却只能疼在心里。

每到冬天,都是婆婆最难熬的日子,***每天坚持给婆婆打热水泡脚,每周固定给老人洗两次澡。

有一次,婆婆感染上了流行感冒,高烧不退,***就一直守在婆婆身边,寸步不离。

一会儿试验体温,一会儿用酒精擦拭,并且按规定时间给婆婆喂药。

可连续两天仍不见好转,***心里甭提有多难受了,看着婆婆烧红的脸颊眼泪不自觉地掉了下来。

“妈,咱去医院吧”,婆婆半睁着眼睛再次摇了摇头,她知道儿子的日子并不富裕,孙子也到了取媳妇的年龄,她这个老太婆已经够让媳妇操心的了,怎能去医院让他们花更多的钱呢。

***看了一眼婆婆,她知道婆婆的想法,这次她没有听婆婆的话,擦了把泪水,找来了车,把婆婆送进了医院。

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不影响丈夫和儿子的正常生活,***就没白没黑地守在婆婆的身边,每天换样给婆婆做吃的,婆婆由于发烧,身体非常虚弱,她就一口一口地尝,一勺一勺地喂,在医院,设施齐备,药物治疗及时,加上***的精心照料,婆婆很快好转起来。

孝顺好媳妇的先进事迹材料

孝顺好媳妇的先进事迹材料

孝顺好媳妇的先进事迹材料1. 引言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孝”一直被视为美德的象征。

一个孝顺的子女不仅会捧在父母的手心里,更能体现出对家庭的尊重和关爱。

在现代社会中,作为女儿、妻子和媳妇,能够孝顺好婆婆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一位先进的孝顺好媳妇的事迹,以便向更多人传递这种美好的价值观。

2. 背景信息这位先进的孝顺好媳妇名叫杨华,今年35岁,现居住在广州市。

杨华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她在结婚后迎娶了丈夫的家庭中。

她从小受到了优秀的家庭教育,深深懂得孝顺和尊敬长辈的重要性。

她的丈夫家庭并不富裕,婆婆曾多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而丈夫在事业上也一直非常辛苦。

因此,杨华深知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孝顺来回报这个家庭。

3. 孝顺行为的事例3.1 照顾婆婆的日常生活杨华每天都会为婆婆准备营养丰富的三餐,并确保菜肴的口味符合婆婆的喜好。

当婆婆生病或身体不适时,杨华会亲自照顾她的饮食和卫生,尽力减轻婆婆的不适感。

即使工作忙碌,她也会安排好一切,亲自陪伴婆婆去医院看病,确保她能够及时获得医疗照顾。

3.2 孝敬婆婆的经济状况为了让婆婆生活得更加幸福,杨华每月都会将一部分薪水作为婆婆的生活费用,确保她的生活质量。

此外,杨华还想方设法帮助婆婆节约开支,为她购买健康保险和生活用品,以确保她的福祉。

3.3 尊重长辈决策杨华经常与婆婆进行沟通和交流,尊重她对家庭事务的意见和决策。

无论是小事还是大事,她总是倾听婆婆的意见,并尽量满足她的要求。

在家庭中,她起到了榜样和调解的作用,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和谐氛围。

3.4 孝顺传统节日的筹备工作每逢传统节日,杨华总是尽力准备各种美食和礼品,以表达对婆婆的敬意和爱心。

她会亲自做糕点和各种美食,为婆婆和家人烹制一顿丰盛的饭菜。

此外,她还会为婆婆选购一些礼品,以示对她的感激之情。

4. 影响和意义杨华作为一位孝顺好媳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动了周围的人。

她的言行举止充满了亲情和温暖,深深打动了婆婆和家人。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通用7篇)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通用7篇)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通用7篇〕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通用7篇〕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篇1马XX,王范乡刘村庄德孝文化苑义务管理员,也是医疗志愿效劳队成员,日常生活中免费为老人体检,平时还帮老年日间照料买菜,为老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种效劳。

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在她刚满4岁,懵懵懂懂还未记事的时候,父亲已经因病永远分开了她,剩下年迈的母亲和六个成长中的子女。

母亲既要忙农活,又要拉扯一堆孩子,在哥哥姐姐和嫂子的照顾下,她跌跌撞撞的长到18岁,在花季的年纪,母亲也撒手分开了她们。

从此在她的生活里,再也没有喊过爸、妈这两个字。

可能人缺少什么,就越期望拥有什么,所以拥有一个完好的家庭,一直是她最大的期盼。

还有什么能比父母双全更幸福?在她20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她的先生。

他和她比起来,简直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

奶奶宠爱他,父亲母亲呵护他,还有懂事的弟弟,一大家子在一起的幸福不正是她想要的吗?拥有这样的家庭,让她觉得很满足、很知足。

在谈恋爱的时候,她就给自己许了个诺言:上苍给了她一个梦寐以求的美满家庭,她所能回报的,就是全心对待所有的家庭成员,为了自己的多年的心愿,也是为了做儿媳的那份责任。

经营好自己的事业是对家庭成员负责的第一步,有了经济根底的保障,才能让家长安心、脸上增光。

她经营的诊所从最初的一个小单间扩展成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四季舒适的门面房。

农忙之余,不断进修、学习,参加市里的辅导班,掌握日渐更新的医学知识,将最新的医疗技术带回村里,既方便了村民就医,又在医疗保障方面为新农村建立作出一点奉献。

公婆经常说,邻里乡亲们挣点钱都不容易,能照顾就多照顾点。

只要资金周转的开,街坊邻里来看病,手头上的钱暂时比拟紧张的,都可以在这里先就医,等钱宽裕了再结账。

公婆淳朴的善心时刻提醒着她,做人要厚道,要换位考虑,急病人之所急,像对待亲朋一样对待每一位病人。

她的小诊所在大家的关爱下逐渐成长,也希望以后能为大家提更多的保障。

在大家的称呼里,她家先生的父母是她的公婆,但是在她心里,早已将他们当成是她的父母来对待,他们也把她当成是家里的姑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顺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两篇【精选】
在xxxx县xxxx镇xxxx村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这个家庭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无数点滴却汇聚成一个爱心之家,这就是xxxx的家。

xxxx,是xxxx 镇xxxx村村民,现年60岁,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忙里忙外、任劳任怨、默默履行了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

一、她是家中的好媳妇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

“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

她没有同婆婆“红过一次脸”,始终默默付出,没有怨言。

老年人经常多病,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经常陪她去看病吊针。

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

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

婆婆人老心不老,对这一切明记于心,逢人就夸她是个好媳妇,也是个好闺女。

二、她是丈夫的好妻子
刚结婚时,丈夫一直在外打工,每逢春节才能回家,家庭重担自然落在她一个人肩上,伺候老人,照管孩子,洗衣做饭,种地收割等内内外外的活全靠她一个人挑着,她一不叫苦,二不埋怨,结婚时买的几件衣服穿了很多年,丈夫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每当给她买件新衣服,她总要报怨好一阵,平时也舍不得穿,只有逢年过节或走亲戚时才穿。

多年来,她没有逢集上街的习惯,说是上街就得花钱,平时对用水、用电也十分节俭。

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除了照顾老人、教育子女,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她也常劝丈夫不要回家,说她一人能行。

就这样,她成了丈夫的贤内助,减少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丈夫疼她,她更体贴丈夫。

在她得病以后,体力渐渐不支。

为了能为家庭多出一份力,经常拖着疲惫的身子,依然坚持到地里干活。

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面对着倔强不服输的她,毅然打消了外出了念头,留在家里悉心的照顾她。

看着日渐瘦消,手上还始终不肯放下农活的她,丈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