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
端午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5篇】

端午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5篇】端午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精选篇1)为使活动取得成效,学校高度重视,对如何开展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
组织了各具特色的“端午节”主题活动。
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活动目的根据有关精神,为了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校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让队员们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国、爱社会注主义情感。
二、活动内容1、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在班会上开展了有关端午节文化朗诵会,引导学生不忘传统,满怀信心的建设现代化。
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2、利用板报、标语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亲身体验节日民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3、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介绍“端午节”来历的视频,撰写笔记,表达对先人的感恩和敬仰。
4、教育学生在“端午节”小假期中在父母的带领下参加街道组织开展的节日民俗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更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体会到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增强了广大中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端午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精选篇2)为切实贯彻落实“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在端午节期间,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普及端午节的节日知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承载端午节所蕴含爱国主义的道德内核,增进全体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开展,校领导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对端午节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制定了活动方案,在活动中注重传承中华端午传统文化,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等具体要求,发挥活动育人的功能。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大队部利用宣传栏、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等多种方式对端午节相关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开展“溯中华文化颂端午情怀”系列活动。
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主题】: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 介绍我们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风俗习惯的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当今社会,传统节日虽然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被淡忘,但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需要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体验和传承我们的传统节日。
2. 教案编写针对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一份教案如下:2.1 教学目标•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意义和习俗•重视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2 教学内容•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历史沿革•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和代表性习俗•传统节日的特色食物和饮食文化•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和习俗体验2.3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和实物道具,设计教学场景和装饰•课堂引导:通过图片、视瓶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习俗体验:让学生参与制作传统节日的特色食物或进行传统手工艺制作•亲身体验:组织学生参加传统节日的游园、拜神、祭祖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2.4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体验情况,进行日常表现评价•每位学生完成一份对传统节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并进行评价•综合考核学生在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 个人观点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只有通过实际体验,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和认同传统节日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注重承上启下,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由浅入深地了解传统节日,从而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在参与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后,不仅能够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在参与传统节日的活动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魂魄,从而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传统节日》(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激发爱国热情。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2. 学会制作节日相关的手工艺品,如剪纸、灯笼、香包等。
3. 学会吟诵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2. 情境教学法:创设节日氛围,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
3.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动手制作节日相关的手工艺品,提高动手能力。
4. 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传统节日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手工艺品制作,如剪纸、灯笼、香包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诗词欣赏:学吟诵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5. 成果展示:展示学生制作的手工艺品和诗词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体会,激发爱国热情。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给予鼓励和指导。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制作的手工艺品和诗词作品,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
3. 反思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
六、教学建议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为了确保活动有序地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可以对一个活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
我们该怎么去写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综合实践活动策划方案篇1爆竹声声辞旧岁,欢欢喜喜过大年。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我国人民庆贺丰收、祈福风调雨顺、家人团聚的日子。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我校以“我们的节日—春节”为主题,深入挖掘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民俗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丰富全校中学生的寒假生活。
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特制订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以春节辞旧迎新、平安团圆、孝老爱亲、感恩祈福、健康文明为主题,突出“喜庆祥和过大年,传统文化再继承”,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的原则,深入挖掘春节的文化内涵,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培养和树立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着力营造欢乐、祥和、平安、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
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在品味春节的民风民俗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开展帮家里购年货、做年菜实践活动,感受团圆、祥和的亲情,促进家庭和谐关系。
3、在“拜年”中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祈福,培养孝敬、知恩图报的文明习惯,树立“百善孝为先”的道德观念。
4、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每天要坚持锻炼一小时。
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三、活动时间20xx年1月27日——20xx年2月7日四、活动内容:1、初一学生了解“年”的知识:学生通过网上学或民间收集,深入了解我国民间的“年”的来历、风俗等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中国传统节日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中国传统节日一、活动主题: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日期、习俗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40分钟五、活动准备:1. PPT课件: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介绍和相关故事。
2. 活动材料:彩色纸、画笔、剪刀等。
3. 教学资源:中国传统节日的视频素材、故事素材。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认识中国传统节日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2. 学生分享已知的中国传统节日,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其日期、习俗和意义。
2. 各组汇报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出示活动任务:制作中国传统节日的手工艺品。
2.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选节日主题,利用活动材料进行创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鼓励创新。
四、总结与展示(5分钟)1. 各组展示制作完成的手工艺品,分享创作过程和体验。
2.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习俗和文化内涵。
2. 各组汇报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出示活动任务:编写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
2.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选节日主题,编写富有创意的故事。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鼓励创新。
四、总结与展示(5分钟)1. 各组展示编写完成的故事,分享创作过程和体验。
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方案8篇

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方案 8 篇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方案篇 1【教学目标】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读懂所给资料,并能作适当的补充。
3、初步学会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学会口头向别人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相关风俗。
【教学重难点】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教学准备】提供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简单易懂的资料,让学生对端午节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把屈原投江的传说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连成了清晰的脉络,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印象,对端午节的相关知识能够完整地掌握【教具准备】(1) 龙舟赛的相关图片(2) 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想吃粽子和咸鸭蛋吗?什么时候才能吃得到呢? (农历五月初五) 知道这一天是什么节日? (揭题: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二、探讨新课( 一) 说一说端午节:我们土家族是怎样过端午节的?1、小组讨论:大家在小组所以说、议一议。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吗?知道包粽子的用意吗?2、汇报:各小组推荐一人发言。
有的同学已经知道了,请介绍介绍自己知道的相关内容,能把你所了解的端午节节以及这个节日的来历呀,形式呀,有些什么特色呀,说给大家听听 (师板书:名称、来历、内容、特色)3、小结:(1) 重视端午节。
同学们了解得可真不少,是的,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人们,同时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灿烂的华夏文明,其中包括许多很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它们形式多样,凝聚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真挚情感。
(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屈原) 师生归纳:对,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国灭亡后,他满怀悲愤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
沿江的百姓不忍屈原尸体被蛟龙吞食,便包粽子投入江中,造龙舟争相竞捞,并鸣锣擂鼓驱赶蛟龙。
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也便成了一种习俗被流传下来了。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集锦6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一、活动背景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春节更是如此。
春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语境下,是最隆重的节日。
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与宗教、祭祀、庆典、聚会等相联。
传统的春节,有关于“年”兽、万年创建历法、熬年守岁、贴春联、赏冰灯等各种传说;有扫尘、春联、门画、倒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看大戏、闹元宵等习俗;有腊八粥、年糕、饺子、元宵、春饼等食俗;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万事如意等风俗……春节文化历经几千年,质是不变的,这个质就是源于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
春节文化的魅力,使春节成为最有凝聚力的节日。
每当春节来临,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每年一度上亿人次的“春运”高潮,说明了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与春节相关的年俗,早已由一种礼仪渐变为一种打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的烙印、一种融入每个中国人血脉的习惯、一种浸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文化因子。
二、活动目的:了解春节的习俗了解春节的由来了解春节的吃文化三、活动形式1、了解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期盼的日子。
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从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进而了解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
2、到超市、饰品屋、节日礼品屋等进行参观、调查、访问,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过年的热闹与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彼此间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参与意识4、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家乡春节的信息。
培养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汇总和应用的能力。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11篇)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1一、主题背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时下我们对洋节付出的情感明显多于我们自己的节日。
我们记得情人节是哪一天,记得圣诞节是哪一天,知道平安夜是怎么回事,知道母亲节甚至是父亲节的来历,但我们却往往忽略了我们的传统节日。
在我们的忽视中,端午节寂寞了一年又一年,重阳节冷落了一次一次,清明节若不是与一部分人的哀思联系在一起,恐怕我们早已忘记了它的存在,更不要说它的深刻内涵了。
大树不能断根而叶茂,民族也不能忘本而繁荣,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赖以生存在的土壤、营养,在洋节铺天盖地的中国社会里,我们的传统节日再也不能默默无闻、倍受冷落了。
我们既要提醒成年人记起我们的传统节日,更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浸润在祖国的传统节日里,感受祖国传统节日的那份情怀,那份厚重的文化,因此,我们要让孩子逐步地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继而热爱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风俗以及文化等,了解社会、风土人情,引领孩子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三、活动内容:(1)阅读有关中国节日的文学作品借鉴古代蒙学读物和古代的诗词、文学作品、神话传说,扩大阅读面,积累与中国传统有关的成语典故、趣联妙对、古诗词名句、谚语、歇后语等,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
(2)了解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历史名人很多的节日与一定的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这为节日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
比如屈原之于端午节等,了解这些历史名人,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熏陶自己的品格。
(3)了解民俗风情。
通过课内的学习和课外的调查了解一些重大的节日的由来和民间习俗,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参与到各地民族的习俗中去,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人文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可以说,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有着它的历史文化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
可现在对于这些节日的起源、民间习俗、文化涵等,学生们知道的却很少。
与此同时,西方的一些节日却逐渐在中国兴起,他们根本不知道圣诞节的具体容是什么,但照样跟着别人过……因此,我们结合青龙县当地一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和习俗,决定以“走进传统节日”为载体,用最亲近生活的地方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弘扬民族文化。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更深入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和民俗风情。
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学会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4、通过搜集、交流、汇报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容
1、汇集古今中外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文章、传说、由来、民间习俗等。
2、知道祖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以及和它相关的知识。
3、制作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贺卡。
4、做一次家乡人过传统节日的访问或社会调查
四、活动重点
了解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实践能力,通过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从中得到情感启迪,熏,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五、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同学们就近结组,尽量形式多样。
六、活动方法
个别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网上探究、查阅文献资料、社会实践(包括考察、采访、调查等方式)
七、活动准备
活动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民族传统节日传说及习俗的资料;教师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八、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开题课
一、谈话引题,激发探究兴趣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季节。
前几天我们过了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对了,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将与亲人团聚一堂,吃月饼、赏明月、叙亲情、享欢乐。
可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这一天吗?想不想了解这一节日的来历?围绕这个节日人们都用哪些方式庆祝呢?
二、揭示课题:走进传统节日
三、自主提问,激活探究意识
1、了解传统节日的美丽传说。
2、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文化形式。
3、有关传统节日的诗词、歌曲、对联、故事、传奇人物等。
四、分组探究
1、根据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选定主题明确分工,合作解决问题。
2、学生注意事项:
(1)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组共同完成。
如果是小组合作就应该既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要合理又要注意整体协作,既要尽可能独立调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资源共享;
(2)不会完成的事情可以请教老师、同学和家长,但不能出现家长包办代替的情况;
(3)调查、汇报的准备时间是节假日、双休日以及课余时间;
(4)需要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的可以与老师联系,不能擅自出入网吧;
(5)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邀请自己的父母共同参与调查研究和设计汇报形式。
第二课时指导课
一、谈话引题
经过两个星期的调查了解,我想每个小组或多或少有些收获吧,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你们的研究成果吧!
二、品味收获(以“中秋节”为例)
1、小组展示:选题是——“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
2、小组展示:选题是——中秋节佳话。
3、小组展示:选题是——中秋词汇、诗词、美文、对联、赏月胜地。
4、小组展示:选题是——中秋节活动、民风习俗等。
5、小组展示:选题是——中秋月饼制作方法。
(学生资料附后)
三、小结
第三课时汇报课
一、创设活动情境:
二、节日习俗大放送
师:同学们每个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
课前,你们搜集了哪些传统节日的习俗?简单地说说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
1.小组交流搜集的资料。
2.汇报学习的成果(师适机点拨):
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保护传统节日这种非物质文化,制定出台了弘扬非物质文化的政策。
同学们想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你现在想做些什么?
生:办小报、设计广告语、画宣传画、编诗歌、进行诗歌朗诵等。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组成小组,用你喜欢的方式来为弘扬中国文化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四、总结活动成果
中国的传统节日越来越被人们的关注,传统节日中的习俗也越来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谈谈你的收获和感受。
(出示课件)在我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时,我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时,我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时,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时,我想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传统节日的风俗就像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种子,它将会在人们心中生根、发展,代代相传。
第四课时展示课
活动准备:
1、歌曲:《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信息。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一、谈话引题
二、活动展示
1、关于传统节日的来历(讲故事)
2、关于传统节日的传说(舞蹈表演)
3、关于传统节日的习俗
4、节目展示(歌曲、手抄报、快板、相声、小品等)
全班:古诗吟唱:水调歌头(歌曲:但愿人长久)
5、许节日心愿
三、活动结束:
实践活动反思:
我们已经了解了的传统佳节,却还对西域风情打着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我们发出走进西方节日的决心。
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且还收集了一些图片要与大家分享,快来看一看吧!我们时刻准备着,只要一收到命令,就立刻前往西方节日的世界,你,准备好了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