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传染病报告卡
2024年新版传染病报告卡

2024年新版传染病报告卡是一份用于记录与报告传染病情况的卡片,旨在帮助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
以下是对该报告卡的详细描述,共计1200字。
报告卡的格式如下:1.报告卡的标题报告卡的顶部应写明“传染病报告卡”,下方则标注“2024年版”。
在标题下方可以标注制定该报告卡的机构或部门名称。
2.基本信息部分该部分应包括报告卡的编号、填报日期、报告日期和报告人的姓名。
编号用于对每份报告卡进行识别和跟踪,填报日期是填写这份报告卡的日期,报告日期是报告病例的日期,报告人的姓名是填写该报告卡的责任人姓名。
3.病例信息该部分包括了传染病病例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对病情进行初步分析和统计,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4.疾病信息这一部分记录传染病的具体信息,包括疾病名称、疾病分类、发病日期、就诊日期等。
还可以提供一些详细的病情描述,以便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5.传播途径该部分列举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例如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接触传播等。
填写这一部分有助于了解病例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6.防控措施这一部分记录了针对该病例所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可以包括个人防护、隔离措施、消毒措施等,对于不同的传染病选择合适的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8.备注部分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可以在这一部分进行备注,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该报告卡的使用说明如下:1.在发现有传染病病例时,相关人员应尽快填写一份新版传染病报告卡,并将其报送给相关部门和卫生机构。
2.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根据需要打印多份报告卡备用,以方便及时填报。
3.填报时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相关部门根据报告卡及时了解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
4.相关部门应建立起健全的报告卡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以便为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5.新版传染病报告卡在基本信息和疾病信息上进行了创新,更加全面准确地记录了传染病病例的相关信息,有助于更好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有效证件号:必须填写有效证件号,包括居民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
尚未获得身份识别号码的人员用特定编码标识。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同时填报出生日期和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注意选择年龄单位为天或月。
工作单位(学校):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
学生、幼托儿童须详细填写所在学校及班级名称。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如病人不能提供本人现住地址,则填写报告单位地址。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者献血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需填写至小时;采供血机构填写确认实验日期。
死亡日期:病例的死亡时间。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填写纳入报告管理的其它传染病病种名称。
订正病名:订正报告填写订正前的病名。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
填卡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医生姓名。
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
备注:用户可填写文字信息,如最终确诊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的病名等。
注:报告卡带“*”部份为必填项目。
传染病报告卡(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A、变更诊断;B、死亡;C、填卡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号: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及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有效证件号:必须填写有效证件号,包括居民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
尚未获得身份识别号码的人员用特定编码标识。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同时填报出生日期和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注意选择年龄单位为天或月。
工作单位(学校):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
如果无工作单位则填写无;学生、幼托儿童、工人、干部职工、民工等职业,相对应的工作单位设为必填项,其中学生、幼托儿童工作单位填写其所在的学校或托幼机构,民工填写其所工作的工地或工厂。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14 岁以下的患儿家长联系电话为必填项。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如病人不能提供本人现住地址,则填写报告单位地址。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注意要与《法定传染病诊断分类标准》一致)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者献血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需填写至小时;采供血机构填写确认实验日期。
死亡日期:病例的死亡时间。
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填写纳入报告管理的其它传染病病种名称。
订正病名:订正报告填写订正前的病名。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2020年传染病报告卡(版)

传染病报告卡(版)中华人民 __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 1、初次报告 2、订正报告(A、变更诊断;B、死亡;C、填卡错误)《中华人民 __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性病/AIDS等可填写代号),如果登记 __号码,则姓名应该和 __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__号:尽可能填写。
既可填写15位 __号,也可填写18位 __号。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默认为岁。
工作单位: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如果无工作单位则填写无;学生、幼托儿童、工人、干部职工、民工等职业相对应的工作单位设为必填项,其中学生、幼托儿童工作单位填写其所在的学校或托幼机构、民工填写其所工作的工地或工厂。
__:填写患者的 __。
14岁以下的患儿家长 __为必填项。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如献血员布恩那个提供本人现住地址,则填写该采供血机构地址。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法定传染病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
非法定报告传染病按照当地相关要求填报。
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员阳性检测结果,病种是HIV时病例分类才能选择阳性监测,别的病种不允许选择;“梅毒”、“淋病”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尖锐湿疣”、/news/55cd8274fe29f43f.html“生殖器疱疹”的病例分类只能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病原携带者”乙肝、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性病附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注意保密卡片编号:《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填卡说明卡片编号:由网络报告系统自动生成,与传染病报告卡一致。
报告医生不填写此项内容。
网络直报后,由报告单位网络直报录入员将网络自动生成的编号抄写至此空白处。
姓名:根据患者身份证或户口簿登记的姓名填写,如患者为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还应填写其家长或监护人的姓名,与传染病报告卡一致。
性病病例可填写代号。
民族:根据身份证或户口簿填写所属民族的名称。
婚姻状况:指被调查时的婚姻状况。
“未婚”是指迄今没有进行过婚姻登记;“已婚有配偶”是指办理了国家法律婚姻登记手续,并且不处于离异、分居或丧偶状态;未办理国家法律婚姻登记手续,但同居共同生活,视为“已婚有配偶”类别。
“不详”是指被调查者未能提供目前的婚姻状况或者不能确定其婚姻状况。
在表中相应内容前打√。
文化程度:在相应的文化程度前打√。
文化程度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性病病人最高学历或相当学历。
①文盲:指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②小学:指小学程度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学生,也包括没有上过小学,但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便条。
③初中:指初中程度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学生,及相当于初中程度的人。
④高中及中专:指高中及中专程度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学生,及相当于高中程度的人。
⑤大专及以上:指大专程度或以上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学生,及相当于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
户籍所在地: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用于标识病人户籍地址与报告地区的关系。
户籍地址:指户口所在地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按身份证或户口上的住址填写。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接触史:可多选,根据临床询问病史或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在其曾有过的所有接触经历前打√。
接触史应按照如下规定选择:应尽可能问清接触史,避免选择“不详”,如在“其他”前打√,则不可再在“不详”前打√。
传染病报告卡及附卡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及填卡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 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性病/AIDS等可填写代号),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
既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也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默认为岁。
工作单位: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如果无工作单位则可不填写。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如献血员不能提供本人现住地址,则填写该采供血机构地址。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员阳性检测结果;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员献血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HIV第二次初筛阳性结果检出日期。
死亡日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他传染病:如有,则分别填写病种名称,也可填写不明原因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名称。
订正病名:直接填写订正后的病种名称。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
报告人:填写报告人的姓名。
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
备注:用户可填写一些文字信息,如传染途径、最后确诊非传染病病名等。
注:报告卡带“*”部份为必填项目。
传染病报告卡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及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有效证件号:必须填写有效证件号,包括居民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
尚未获得身份识别号码的人员用特定编码标识。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同时填报出生日期和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注意选择年龄单位为天或月。
工作单位(学校):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
学生、幼托儿童须详细填写所在学校及班级名称。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如病人不能提供本人现住地址,则填写报告单位地址。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者献血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需填写至小时;采供血机构填写确认实验日期。
死亡日期:病例的死亡时间。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填写纳入报告管理的其它传染病病种名称。
订正病名:订正报告填写订正前的病名。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
填卡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医生姓名。
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
备注:用户可填写文字信息,如最终确诊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的病名等。
注:报告卡带“*”部份为必填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最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患者姓名:(患儿家长姓名:)身份证号: 1 r 1 r ■ r ' r i r i r i r i r i 丨性别:男〕女岀生日期:年月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口屯月□天)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户籍属于:□本县区—本市其他县区| |本省其它地市□外省| |港澳台□外籍现住址(详填):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门牌号)户籍地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门牌号)订正病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退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告单位:联系电话:报告医生:填卡日期*: 年月日时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名字(性病/AIDS等可填写代号),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
既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也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
性另在相应的性别前打V。
岀生日期:岀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岀生日期,又填年龄。
实足年龄:对岀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默认为岁。
工作单位: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如果无工作单位则可不填写。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户籍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V。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V。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V。
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
死亡日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传染病报告卡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卡片编号:报卡类别*: 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
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有效证件号:必须填写有效证件号,包括居民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
尚未获得身份证识别号码的人员用特定编码标识。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同时填报出生日期和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注意选择年龄单位为天或月。
工作单位(学校):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学生、幼托儿童须详细填写所在学校及班级名称。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如病人不能提供本人现住地址,则填写报告单位地址。
人群分类:在相应的人群分类选项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员献血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须填写至小时;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确认实验日期。
死亡日期:病例的死亡时间。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填写纳入报告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病种名称。
订正病名:订正报告填写订正前的病名。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
填卡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医生姓名。
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
备注:用户可填写文字信息,如最终确诊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的病名等,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或订正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在此栏补充填写“MDRTB”。
注:报告卡带“*”部份为必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