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学侦查学通论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侦查学总论试题及答案

姓名:区队:学号:侦查学总论试题及答案科目:刑事侦查学总论(A卷)共2页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经过侦查机关立案侦查的犯罪事件,称为刑事犯罪案件。
2.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和比较法等。
3.刑事侦查学研究犯罪更加侧重对刑事犯罪案件的研究,而犯罪学研究犯罪更加强调对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及犯罪预防的研究。
4.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刑事侦查学方面较为系统的专著是《犯罪侦查/侦查工作指南/刑事侦查》,其作者是19世纪末,奥地利的地方法官,后来成为格雷兹大学教授汉斯·格罗斯。
5.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一批秦代竹简,其中《封诊式》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有关刑事侦查的著作。
6.宋代的刑事检验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善的,这以宋代法医学家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一书为标志。
7.侦查和预防是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二、选择题(其中含单选和多选题,多选项不全者不得分;每题3分,共30分)1.刑事侦查工作的方针是( AC )A、依靠群众,抓住战机B、破案留根,一网打尽C、积极侦查,及时破案D、实事求是,调查研究 E、依靠群众,快速反应2.刑事侦查基础工作体系包括( ABC )A、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B、刑事犯罪嫌疑人员调查控制工作C、侦查阵地的控制工作D、刑事技术工作E、刑事特情3.团伙犯罪的最高形式是( D )A、结伙犯罪B、流窜犯罪C、集团犯罪D、有组织和黑社会犯罪E、严重暴力犯罪4.刑事侦查是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一项专门业务,它所担负的基本任务有( AE )A、侦查破案B、管理治安秩序C、管理消防D、管理户籍E、预防犯罪5.刑事案件分类,依据犯罪主体的性质可分为( BC )A、他杀案件B、自然人犯罪案件C、单位犯罪案件D、普通刑事案件E、重大刑事案件6.构成刑事案件的基本要素有,与犯罪有关的( ABCDE )A、人B、空间C、物D、时间E、事7.刑事侦查学的基本原理有( ACD )A、物质交换原理B、马列主义原理C、同一认定原理D、因果关系原理E、系统论原理8.事物自身与自身同一的科学基础,在于事物本身具有( BCE )A、一致性B、特定性C、相对稳定性D、不变性E、客观性9.在刑事技术检验鉴定中主要是运用鉴定型的同一认定,具体包括( BCE )A、人像照片同一认定B、笔迹同一认定C、痕迹同一认定D、无形物体的同一认定E、颅相同一认定10.调查法是研究丰富刑事侦查学内容的方法,其主要模式有( BC )A、典型调查B、个案调查C、专题调查D、抽样调查E、问卷调查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1.能否获取充分确实的证据,是关系到侦查破案速度、质量和成败的关键,因而收集、审查证据也是案件侦查的中心任务。
刑侦模拟现场考试题及答案

刑侦模拟现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是什么?A. 确定案件性质B. 搜集证据C. 保护现场D. 询问目击者2. 以下哪项不是物证的分类?A. 痕迹物证B. 物品物证C. 电子物证D. 证人证言3. 在现场勘查中,发现血迹,以下哪项做法是错误的?A. 立即拍照记录B. 测量血迹分布范围C. 直接用手触摸血迹D. 记录血迹的形态特征4. 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进行现场勘查?A. 重大刑事案件B. 交通事故现场C. 普通民事纠纷D. 火灾现场5. 现场勘查中,以下哪种工具不常用?A. 放大镜B. 镊子C. 相机D. 望远镜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请简述现场勘查的一般步骤。
7. 描述如何进行现场指纹的采集。
8. 现场勘查中,如何保护和标记物证?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你是一名刑侦人员,接到一起入室盗窃案件。
现场有被翻动的痕迹,窗户被撬开,但没有监控录像。
请描述你将如何进行现场勘查,并列出可能需要收集的证据类型。
10. 某市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有车辆碎片和刹车痕迹。
作为刑侦人员,你如何利用这些线索进行案件分析?答案:一、选择题1. C. 保护现场2. D. 证人证言3. C. 直接用手触摸血迹4. C. 普通民事纠纷5. D. 望远镜二、简答题6. 现场勘查的一般步骤包括:保护现场、初步了解案情、现场勘查、物证收集、现场记录、现场复勘等。
7. 现场指纹的采集包括:使用粉末或化学试剂显现指纹,使用胶带或专用工具提取指纹,记录指纹位置和特征。
8. 现场勘查中保护和标记物证的方法包括:使用标记物标记物证位置,避免直接接触物证,使用适当的工具收集物证,并记录物证的详细特征。
三、案例分析题9. 现场勘查步骤:首先保护现场,避免破坏证据。
初步了解案情,确定勘查范围。
使用专业工具搜集指纹、足迹、DNA样本等。
记录现场被翻动的痕迹和窗户撬开的细节。
侦查学试题及答案

侦查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侦查学是研究侦查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
A. 侦查活动B. 犯罪活动C. 司法活动D. 法律活动答案:A2. 侦查权属于()。
A. 行政权B. 司法权C. 立法权D. 检察权答案:B3. 侦查工作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合法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及时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D4. 侦查工作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A. 调查访问B. 现场勘查C. 审讯D. 舆论引导答案:D5. 侦查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打击犯罪B. 维护社会秩序C. 保护公民权利D. 以上都是答案:D6. 侦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 收集证据B. 确定犯罪嫌疑人C. 查明犯罪事实D. 以上都是答案:D7. 侦查工作的基本程序不包括()。
A. 立案B. 侦查C. 起诉D. 审判答案:C8. 侦查工作中的“侦查”一词最早来源于()。
A. 英国B. 法国C. 中国D. 德国答案:C9. 侦查工作的合法性原则要求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必须()。
A. 严格遵守法律B. 灵活运用法律C. 创造性地解释法律D. 忽视法律规定答案:A10. 侦查工作的客观性原则要求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必须()。
A. 主观臆断B. 客观公正C. 偏听偏信D. 以个人好恶为标准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侦查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侦查理论B. 侦查方法C. 侦查技术D. 侦查实践答案:ABCD12. 侦查工作的主要特点包括()。
A. 法律性B. 秘密性C. 专业性D. 时效性答案:ABCD13. 侦查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收集证据B. 确定犯罪嫌疑人C. 查明犯罪事实D. 执行逮捕答案:ABC14. 侦查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A. 立案B. 侦查C. 起诉D. 审判答案:AB15. 侦查工作的主要方法包括()。
A. 调查访问B. 现场勘查C. 审讯D. 技术侦查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侦查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刑事侦查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事侦查学一、填空题、国际公认意大利的汉斯·格罗斯于年出版的一书标志着刑事侦查学的诞生。
、硝酸银溶液法对显现、上的陈旧汗垢手印特别有效。
、笔迹检验的科学基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书写习惯的,二是书写习惯的。
、枪弹痕迹主要包括弹头、弹壳上的以及。
、左右脚印跟部中心点垂直于的间距叫步幅宽度。
、在犯罪现场上留下自身物体反映形象的客体叫。
、系统位于内部花纹系统的下部。
、按箕口朝向划分,箕口朝向小指方向的箕型纹为。
、对发射后擦拭过的枪支,如果发现有亚硝酸盐存在,即可判断发射时间约在天以内。
、在进行综合评断时,一般是从解释开始的。
、手掌内侧部没有纹。
、在我国的法制体系里,与是两种在本质上具有质的差异的行为,因而在查处过程中适用不同的法律和程序。
、侦查作为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阶段,其最根本的目的是。
、刑事侦查学是及其的一门应用科学。
、刑事侦查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侦查活动系统由、和三要素构成。
、侦查终结时,侦查人员应当对侦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书以及有关材料,按照归档要求进行审查核实,分门别类,分别制作和。
、保护现场的共同做法:、和。
、调查询问的对象和内容可分为、和三种。
、侦查办案的核心问题是。
是正确处理口供与其他证据关系的基本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刑事侦查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核心和主干是研究.侦查范围.侦查计划.侦查对策.侦查环境().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是人民公安工作的.重要基础.根本任务.奋斗目标.基本方针().有权向自己管辖的地区发布通缉令的公安机关是.派出所以上的.县级以上的.地级以上的.省级以上的().对公安机关冻结存款、汇款进行监督的部门是.上级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当地政法委员会().在搜查中,需要扣押物品、文件时,应当场开列《扣押物品、文件清单》.一份.一式二份.一式三份.一式四份().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应在小时内安排小时内安排小时内安排小时内安排().侦办绑架案件中,侦查工作的第一原则是.制服犯罪嫌疑人.保护人质安全.保护财产安全.保证警察安全().构成奸淫幼女罪的被害人年龄应是不满周岁周岁周岁周岁().认定贩毒案件犯罪事实最关键的证据之一是.有犯罪嫌疑人可查.有毒品可查.有犯罪线索可查.有犯罪地点可查().系列盗窃案件作案人的作案手法一般具有A.多样性.复杂性.习惯性.可靠性()三、不定项选择题.刑事侦查学研究方法中的调查法主要有.典型刑事调查法.抽样刑事调查法.综合调查法.比较调查法.总结调查法().刑事统计工作的过程可分为().统计调查阶段.统计整理阶段.统计发展阶段.统计分析阶段.统计完善阶段.现场照相中反映被拍摄客体本来原貌的基本要求是().客观.丰富.真实.清晰.及时.在调查访问中,促使访问对象回忆情况的方法有().接近回忆法.相似回忆法.对比回忆法.暗示回忆法.关系回忆法.根据辨认的客体不同,可将辨认分为().人身辨认.尸体辨认.物品辨认.场所辨认.间接辨认.在案件侦查中,守候监视的方式有().定点守候.伏击守侯.追缉守候.巡查守候.堵截守候.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是().初期的恐惧、畏罪心理.盲目心理.亲合心理.犹豫心理.苟安心理.刑事侦查基础业务工作包括().刑事侦查情报工作.刑事特情.刑事技术.刑嫌调控.阵地控制.刑事案件侦查终结的条件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必须有犯罪嫌疑人口供.犯罪性质及罪名认定准确.法律手续完备.爆炸案件现场炸点较常见的类型有().炸坑.穿孔炸点.截断炸点.粉碎炸点.悬空炸点四、名词解释1.侦查2.刑事犯罪案件3.犯罪情报4.刑事特情5.搜查6.预审查证。
侦查学导论考试易考

侦查学导论考试易考第一章侦查学的基本理论1、侦查的定义:侦查是指公、检等机关以刑事案件为目标,依法采取公开和秘密的方法,收集、审查、核实、运用证据,以查明案情、查获犯罪嫌疑人的专门活动。
2、侦查活动的主体:公、检、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
3、侦查活动的客体:侦查活动的对象,更具体的说是指刑事案件。
4、侦查学的基本原理(三大原理):物质交换原理、因果关系原理、同一认定原理。
简单题5、侦查学产生基础:法律、实践、科学。
6、外国刑事侦查发展史中的主要人物:汉斯·格罗斯,近代侦查学的莫基人,1893年《司法检验官手册》“黄金规则”“重视现场”。
阿伦·平克顿,1850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私人侦探所。
7、同一认定原理的依据和条件:客体的特殊性,客体的相对稳定性,客体特征的反映性,客体特性的可识别性。
第二章侦查的主体与客体1、侦查主题既指侦查程序主体,也指侦查权主体。
侦查程序主体,广义,是指一切参与到侦查程序中来的机关和个人。
具体包括警察、检察官、法官、被害人、证人、鉴定人、翻译、犯罪嫌疑人及辩护人等。
侦查权主体,狭义,是指被法律侦查权的机关和个人。
具体包括请见第2条。
2、侦查人员的条件:侦查人员的政治条件、业务条件、侦查人员的生理、心理条件。
3、刑事案件也称刑事犯罪案件,是指危害社会利益,触犯刑律应当受刑罚处罚,并经侦查部门立案侦查的犯罪事件。
其成立应当具备2个基本条件,犯罪事实条件和立案程序条件。
4、刑事案件的纵向动态构成:行为预备阶段、实施阶段、作案后的掩盖。
5、刑事案件的横向静态构成:七何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 matter)、何故(why)、何物(what thing)、何情(how)。
6、刑事案件的特点:P377.刑事案件发生的基本规律:起伏变化律、时空影响律、辐射蔓延律、关系互动律。
第三章侦查基础工作1、侦查基础工作:阵地控制,刑嫌调控,犯罪情报。
2019-侦查学试卷-范文模板 (2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侦查学试卷篇一:侦查学总论试卷参考答案侦查学总论试卷参考答案A卷一、填空题1. 侦查活动及其规律;2. 汉斯·格罗斯;3. 埃德蒙·洛卡德;4. 调查性措施;5. 被认定同一客体/供认定同一客体,供认定同一客体/被认定同一客体;6.单轨制侦查;7.先后相继;8.不平衡;9.整体作战;10. 法定性二、单项选择题1. C;2. A;3. C;4. C;5. B;6. A;7. D;8. D;9. B; 10.C三、多项选择题1. ABC;2. ABC;3. AB;4. A C;5. BCD;6. ABCD;7. ABC;8. ABC;9. ABD;10. ABCD四、简答题题1:要确立侦查的概念,必须明确侦查的一些基本构成要素:侦查的主体;侦查的对象;侦查的内容;侦查是国家专门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为收集证据,揭露犯罪,揭发犯罪人而依照法律规定所实施的调查性措施和强制性措施的总称。
题2:同一认定是指具有侦查中需要的专门知识和了解侦查客体特征的人,通过比较侦查客体先后出现的特征,确定这些客体是否同一的认识活动。
对同一认定概念的理解包括同一认定的主体、客体必须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至少应出现过两次、目的、方法和性质。
题3:刑事案件是由与犯罪有关的时间、空间、人、行为、物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
题4:我国侦查主体即享有侦查权的主体范围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及其侦查人员。
题5:一是社会环境(犯罪激增);二是科学和物质基础(生产力高度发展);三是侦查机构的建立和专业化;四是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五、论述题题1:(1)刑事案件总量在一定时期内将持续增长;(2)犯罪的基本格局将不会发生根本变化;(3)使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的案件将呈快速上升趋势;(4)境外犯罪势力渗透加剧,新的犯罪形式会越来越多;(5)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将更加猖獗;(6)涉外刑事案件将增加,处理难度增大。
2022-2023年政法干警 公安之公安基础知识考前冲刺模拟卷和答案

2022-2023年政法干警公安之公安基础知识考前冲刺模拟卷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近日,某市一商业街出现了一个街头卖艺表演的临时摊点。
一名外地中年男子在每天下午人流高峰期,带领两名5—6岁的儿童在路边的人行道上进行杂耍表演。
表演时,该男子在旁指导保护,并向过路围观群众讨要钱物,过路群众有的出于同情给予不同数额的现金,也有的对此表示了担忧和质疑。
A.告知报警人向民政部门反映B.告知报警人向城管部门反映C.向辖区派出所下达处警指令D.向辖区刑警大队下达处警指令【答案】 C2. 在全面深化公安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某县公安局拟开展重大警务改革。
根据公安工作根本原则的要求,须请示的机关是:()A.县人大常委会B.县政府C.中共某县委员会D.上级公安机关【答案】 C3. 某日晚,于某骑自行车在一路段正常行驶,刘某醉酒驾驶小轿车向右强行闯入非机动车道,险些与于某擦碰。
刘某下车与于某发生争执,上前推搡、踢打于某,并从车内取出一把砍刀(系管制刀具),连续用刀面击打于某颈部等部位,至其左颈、左胸挫伤。
刘某在击打过程中将砍刀甩脱,于某抢先捡起砍刀,刘某上前争夺,在争夺过程中于某捅刺刘某的腹部等部位。
刘某受伤后跑向轿车,于某继续追砍2刀,均未砍中刘某,其中一刀砍中轿车。
后刘某倒地,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A.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B.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C.防卫过当,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答案】 D4.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党委、政府和公安派出所及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实践了一系列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丰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保证是:A.党建统领B.预测预警预防C.智能化建设D.共建共治共享【答案】 A5. 某地发生山洪灾害,公安民警接指挥中心指令赶赴现场参与抢险救灾工作,需要征用部分物资和场馆用于救灾。
侦查学试题及答案

侦查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侦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犯罪心理学B. 犯罪预防C. 犯罪侦查D. 犯罪分析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侦查工作的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保密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D3. 侦查中的“三要素”是指什么?A. 人、物、证B. 证据、线索、嫌疑人C. 现场、证人、物证D. 法律、技术、经验答案:B4. 侦查中对证据的收集应遵循什么原则?A. 及时性原则B. 全面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以上都是答案:D5. 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与嫌疑人的关系?A. 保持距离,避免情感影响B. 建立信任,获取信息C. 施加压力,迫使其认罪D. 完全依赖嫌疑人的陈述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侦查学的基本任务。
答案:侦查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犯罪侦查的规律、方法和技巧,以提高侦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7. 侦查中如何保证证据的合法性?答案:保证证据的合法性需要确保证据的收集、固定和使用都符合法律规定,避免非法取证,确保证据的来源、形式和内容都是合法的。
8. 侦查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答案:侦查人员应具备法律知识、专业技能、心理素质、逻辑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基本素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某案件中,侦查人员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对嫌疑人住所进行了搜查,并发现了重要物证。
请问这种搜查是否合法?为什么?答案:这种搜查不合法。
根据法律规定,侦查人员在进行搜查时必须持有搜查证,除非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可以进行无证搜查。
在本案例中,没有说明存在紧急情况,因此搜查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
10. 假设你是一名侦查人员,面对一起复杂的经济犯罪案件,你将如何开展侦查工作?答案:面对复杂的经济犯罪案件,首先需要全面收集案件信息,包括受害人陈述、嫌疑人资料、交易记录等。
其次,分析案件特点,确定侦查方向和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侦查学通论》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侦查主体是()的执行者。
( ) A.起诉 B.审判 C.立案和侦查 D.以上都不对2、犯罪活动是一种物质运动是()的基本观点。
( ) A.因果关系原理 B.物质交换原理 C.犯罪再现原理 D.以上都不对3、在查缉案犯的过程中,侦查员比较三套行动方案,体现了()。
( ) A.物质性原理 B.犯罪再现原理 C.对策优化原理 D.同一认定原理4、省级、地市级刑侦部门具有的职能()。
( ) A.实战 B.指导 C.协调 D.服务5、侦查现代化的内涵()( )A.法制现代化B.管理方法现代化C.技术设备现代化D.刑事警察的现代化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6、犯罪集团在南昌抢劫出租车15起,杀死1人,在九江盗窃摩托车一辆、汽车一部。
该犯罪集团案件由()管辖。
()A.南昌的警方管辖B.九江的警方管辖C.最初受理的管辖D.协商管辖7、因果关系原理适用于那类案件()。
()A.雇佣他人作案B.谋财害命C.仇杀D.抢劫案件8、影响侦查发展的因素()。
()A.犯罪增长B.诉讼制度C.科学技术9、侦查活动的本质内容是()。
()A.发现制止犯罪B.揭露犯罪C.证实犯罪D.查获犯罪嫌疑人10、破案的标准是()()A.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存在B.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C.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D.证据确实充分11、从人到案侦破模式中的“案”是指()。
()A.预谋案件B.现行案件C.积案D.隐案12、现代刑事警察在转变办案观念的过程中必须强化()。
()A.侦查观念B.证据观念C.诉讼观念D.人权观念13、对犯罪时间的正确理解是()。
()A.时间区间B.相对时间C.周期时间D.作案人的所有时间14、侦查中对犯罪主体需要调查清楚的内容包括()。
()A.作案人数B.作案人的年龄C.作案人的人身特征D.作案人的心理15、<p> 据报道:<br /> (1)张君团伙案的最终破获,得益于渝、湘、鄂三地警方在分析多起未破案件中作案时间、地点、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作案目标、对象、作案手法和逃跑方式、犯罪人的体貌、口音和气味等特征相同或相似后决定采取的并案侦查措施。
而实际上,在这之前,张君团伙案在各地长时间未破是因为线索有限。
<br /> (2)2002年,杨新海案件的漫无头绪状况在西平警方与漯河警方的一次偶然的沟通后终于发生了变化。
两地刑警发现,发生在不同地区的几起案件作案手法几乎就是翻版,于是警方作出了并案侦查的决定。
<br /> (3)在侦破杨新海系列杀人案件过程中,警方曾经发了一份发现缉捕犯罪嫌疑人的“提纲”,群众举报非常踊跃,但由于提纲本身存在差距,这也是大密度的工作进行几个月后,也未能发现真凶的原因之一。
<br /> 分析以上材料蕴含的侦查学理论。
</p>()16、运用会聚思维分析《金楼饭店命案》的时间确定在凌晨1点半至2点半之间的过程。
()17、结合《南昌“9.13”入室抢劫杀人案》,分析犯罪案件构成,并阐明其在确定侦查方向、范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8、侦查工作改革发展的方向是()。
()A.侦查的信息化B.侦查的现代化C.侦查的法制化D.侦查的科学化19、不属于侦查学研究范围的是()。
()A.起诉活动B.侦查措施C.侦查技术D.与破案有关的犯罪规律20、发现一携带枪支的可疑人员,经过枪弹痕迹鉴定,确认与某地发生的枪案有关,这种侦查途径是()。
()A.从人到案B.从案到人C.从案到案D.从人到人21、侦查对策的内容包括()。
()A.侦查技术B.侦查措施C.侦查谋略D.破案方法22、犯罪活动的现状是()()A.犯罪数量居高不下B.杀人案件递增速度快C.严重暴力犯罪突出D.犯罪类型各种各样E.犯罪主体结构多元化23、从人到案侦破模式中的“人”是指()。
()A.日常管理、基础工作中发现的嫌疑人B.办理团伙案件中发现的新的犯罪成员C.办案中扩大战果,发现的其他的犯罪对象D.投案自首的犯罪嫌疑人24、犯罪空间要素的研究包括()。
()A.犯罪空间的自然状况B.犯罪空间的文化背景C.犯罪空间构形D.犯罪痕迹物品的空间布局25、<p> 据报道:河南南阳市在建立以刑侦为龙头,诸警种密切配合的快速反应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它们的做法是:<br /> (1)巡警、交警在市区重点部位合理设置17个巡警出警点,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警械等装备,昼夜24小时值班,平时值勤巡逻,一旦发生刑事案件,即按“110”指令,在5分钟之内迅速赶到现场。
(2)改变防暴警过去单一处理治安问题的方式,赋予其对突发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先期处置职能。
(3)在交警队增设了郊区公路巡逻民警大队,在郊区6条干线上设置了11个公路巡警出警点,对公路沿线发生的车匪路霸犯罪等刑事案件,进行先期处置和设卡堵截。
(4)对治安、内保、政保以及消防等其他警种进行配套改革,逐步构建以刑侦为龙头,以快速反应为着眼点,以处置暴力等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和处置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为目的,强化社会治安威慑力。
<br /> 分析以上材料蕴含的侦查学理论。
</p>()26、“在杀人现场,侦查人员发现一支手枪,枪把上附着血迹。
”请运用“发散性思维”对以上材料进行分析。
()27、犯罪再现理论是将()引入侦查学领域。
()A.系统论B.信息论C.矩阵论D.控制论28、同一认定的范围可以包括()同一认定。
()A.人像B.笔迹C.痕迹D.无形物体29、<p> 材料1:1983年对“二王”追捕中,“二王”在沈阳作案后曾窜回家中拿了一只亲戚从美国加州寄来的信封,侦查人员充分重视这一信息,据此分析,“二王”有南下外逃的企图。
实践证明,该信息的占有利用为正确分析侦查方向起了重要作用。
<br /> 材料2:对“二王”追捕中,由于信息的失误,通报中一直错误采用王宗玮入伍登记表填写的高185CM,这一错误信息造成多次失去了破案的良机。
<br /> 材料3:1944年的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成功,就是抓住了6月6日的天赐良机。
<br /> 分析其中蕴含的侦查学理论。
</p>()30、<p> 每起案件的侦破过程,就是在寻求犯罪行为与作案人的同一问题。
根据以下案情,分析该案运用同一认定侦查破案的过程:<br /> 案发后某民警反映:11月14日下午他曾在他家附近,距西河公园4公里外的文林山陵园后门路上见过这辆车。
<br /> 损伤,在尚有呼吸功能的状况下埋入宽度13、5厘米的坑中。
侦查人员在密搜中发现齐某某丈夫张某晒衣架上的衣裤上沾有芒草籽。
发现张某面部、手背有伤痕、条状表皮剥脱、淤血;双手臂与双小腿有细线状的皮肤划伤。
办案人员利用警犬对文林山进行搜索,结果在半山小路上发现一滩血迹与带血石块。
20米左右处发现一堆松土及一滩血迹,发现齐某某尸体。
死者头发、衣裤上粘有许多植物种子,手足皮肤划伤,呈细条状,排列不整齐,系现场芒草叶片损伤死者头部被钝器打击形成开放性颅脑1994年11月14日福州市张某杀妻毁车案:福州郊区西河公园入口处发现一辆“夏利”的士被烧毁,车厢内无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凭车牌号“F-1504”查明该车车主系齐某某。
齐某某丈夫张某反映,齐11月14日出车后离家后失踪的。
</p>()31、结合《刑事大案侦破评析》中“3.28”案件的材料,阐述其中所学的两个侦查学基本理论。
()32、结合《侦查思维训练活页教材》中南昌“8·1”刁刚系列盗车案分析该案如何通过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确定侦查的方向与范围。
()33、<p> 材料1:2002年12月6日重庆,中国“商务信息调查行业研讨会”,让传闻中身杯“绝技”,神秘莫测的“私人侦探”,沸沸扬扬,引起了社会的注意。
“中国私人侦探峰会”让一直处于半公开、半地下状态的私人侦探浮出水面,到了政府和社会该正视的时候。
挂着“商务咨询事务所”的名头,注册时确定的“会务代理、商务咨询服务和企业形象策划”的这些公司,实际上从事的是调查、侦探业务。
<br /> 材料2:在英美法系国家,司法体制实行双轨制,除司法部门对案件进行调查外,控辩双方律师还可以取证,这中间,允许私人侦探介入,而中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崇尚国家权威和国家暴力机器,司法体制实行单轨制,刑事调查只能由国家公安部门进行,“侦查权”属于国家公共部门所有。
<br /> 材料3:现代的职业私人侦探,是非官方侦探或调查员,属非官方情报人员范畴,它是现代商品经济的产物。
</p> 概括材料1叙述的是什么内容?()34、<p> 材料1:2002年12月6日重庆,中国“商务信息调查行业研讨会”,让传闻中身杯“绝技”,神秘莫测的“私人侦探”,沸沸扬扬,引起了社会的注意。
“中国私人侦探峰会”让一直处于半公开、半地下状态的私人侦探浮出水面,到了政府和社会该正视的时候。
挂着“商务咨询事务所”的名头,注册时确定的“会务代理、商务咨询服务和企业形象策划”的这些公司,实际上从事的是调查、侦探业务。
<br /> 材料2:在英美法系国家,司法体制实行双轨制,除司法部门对案件进行调查外,控辩双方律师还可以取证,这中间,允许私人侦探介入,而中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崇尚国家权威和国家暴力机器,司法体制实行单轨制,刑事调查只能由国家公安部门进行,“侦查权”属于国家公共部门所有。
<br /> 材料3:现代的职业私人侦探,是非官方侦探或调查员,属非官方情报人员范畴,它是现代商品经济的产物。
</p> 材料2中蕴含着什么基本原理?()35、<p> 材料1:2002年12月6日重庆,中国“商务信息调查行业研讨会”,让传闻中身杯“绝技”,神秘莫测的“私人侦探”,沸沸扬扬,引起了社会的注意。
“中国私人侦探峰会”让一直处于半公开、半地下状态的私人侦探浮出水面,到了政府和社会该正视的时候。
挂着“商务咨询事务所”的名头,注册时确定的“会务代理、商务咨询服务和企业形象策划”的这些公司,实际上从事的是调查、侦探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