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进展期胃癌治疗现状

合集下载

胃癌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胃癌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腹腔灌 洗细胞 学检查
• 腹腔转移及复发是胃癌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其原因就是 腹腔内存在游离癌细胞。
• 腹腔灌洗细胞学检查是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的“金标 准”,已成为预测“潜在性腹腔转移”的重要手段,不仅 有助于诊断病情和判断预后,还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
胃癌的分期
• 胃癌的分期反映疾病的状态,与疾病的预后(结果)关系密切。根据 胃癌分期,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令患者最大获益。
– 根治性手术以治愈为目的; – 姑息性手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胃癌微创手术是以尽可能小的创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打破了手术必须剖腹的传统外科观念,它以最小切口创伤 完成原需大切口才能完成的手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主要有内镜下治疗和腹腔镜手术,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早期胃癌患者。
– 胃的入口为贲门,上接食管,出口为幽门,下连 十二指肠;
– 胃壁有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 层。
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 膜上皮细胞,可发生在胃的各 个部位,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 和广度。
胃与胃癌
胃底部 胃体部
幽门管 幽门窦
幽门部
胃癌流行病学
发病率 死亡率
• 在中国,胃癌发病率高居各种恶 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仅次于肺 癌;死亡率位列第3位,仅次于肺 癌和肝癌1
胃癌流行病学
胃癌流行病学-2015年
13%
28%

33%


26%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癌构成
10.70 11.90 %
%
0.20%
Ⅰ Ⅱ Ⅲ Ⅳ
77.20
韩国胃癌构成比例 %
胃癌的临床表现
• 早期胃癌常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患者可仅感到上腹饱胀、嗳气、

进展期胃癌微创手术治疗现状

进展期胃癌微创手术治疗现状

进展期胃癌微创手术治疗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26-022011年发布的全球肿瘤统计显示:2008年全世界胃癌致死的病例总数为73.8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致死病例总数的10%[1]。

由于早期胃癌缺乏特异症状,进展期胃癌占我国临床诊断病例中的绝大多数。

手术仍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除常规开腹胃切除术(open gastrictomy,og)外,伴随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辅助胃切除术(laparoscopy- assistedgas trectomy,lag)及达芬奇机器人胃切除术(robot-assistedgastric resection,rgr)等微创手术方式正在逐步应用于进展期胃癌治疗中。

进展期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施行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合理的淋巴结清扫,对提高手术根治性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

本文就进展期胃癌的微创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1.进展期胃癌的手术范围2011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的第2版胃癌治疗指南中指出进展期胃癌的手术原则是根据肿瘤特点,在根治性切除前提下,选择适宜的胃切除术加d2淋巴结清扫术[3]。

日本2010年发布的第3版胃癌治疗指南中指出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根治术是指:至少切除2/3以上的胃加d2淋巴结清除术;非标准切除术是指:根据患者肿瘤的特点,在根治性切除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胃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

根据肿瘤切除范围和(或)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缩小和扩大,将非标准胃切除术分为改良切除术和扩大切除术[4]。

2011年我国卫生部[5]颁布的胃癌诊疗指南中指出:局限性生长的胃癌,切缘距病灶应当至少3cm;对呈浸润性生长的胃癌,应当大于5cm,并按肿瘤位置清扫淋巴结要求达到第二站。

从以上3个权威性的指南中可得出:根治性胃切除术加d2淋巴结清扫术已是治疗无远处转移的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

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和转化治疗的现状与进展完整版

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和转化治疗的现状与进展完整版

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和转化治疗的现状与进展完整版胃癌是全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东西方差异较大,东亚地区的发病率远高于欧美地区。

我国是胃癌发病例数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胃癌患者的42%。

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进展期,因早期胃癌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且胃镜检查普及程度不同。

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收集全国85家医学中心88 340例胃癌手术患者资料,其中局部进展期胃癌比例高达70.8%。

目前,手术治疗为局部进展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但若病情处于局部晚期阶段,则手术切除难度较大且复发率较高。

为提高胃癌的根治性切除率、改善预后,国际上广泛开展针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模式的探索。

对于初期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能缩小肿瘤体积,实现肿瘤降期及根除微转移,可提高手术R0率;而对于不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转化治疗则为患者提供了新方向。

一、新辅助化疗(一)新辅助化疗适用人群近年来,世界各国学者针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积极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探讨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并据此制订针对不同地区和患者情况的胃癌治疗指南。

根据最新版本的不同指南,新辅助化疗在适应人群范围存在差异。

NCCN的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全身状况良好、潜在可切除病灶且临床分期为cT2~4N0~3期的患者首选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放化疗,将术前辅助化疗联合术后辅助治疗模式作为临床分期≥cT2N0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式。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推荐的适用范围较NCCN更广,推荐为临床分期≥cT1N0期可切除胃癌患者。

日本胃癌协会治疗指南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治疗适应证相对较保守,推荐的新辅助化疗适应证为:(1)预计可R0切除但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如cTNM ⅢA~ⅢC期[cT4,cN+,无腹膜和(或)肝转移]患者。

(2)预计可R0或R1切除但预后较差的患者,如淋巴结广泛转移、体积较大的Borrmann Ⅲ型、Borrmann Ⅳ型患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临床指南对新辅助化疗的适应证进行明确规定,推荐临床分期Ⅲ期(cT3~4aN1~3M0)胃癌和临床分期Ⅱ期(cT1~2N1~3M0及cT3~4N0M0)的胃食管结合部胃癌患者行包括SOX、XELOX、FOLFOX(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DOS及FLOT 方案的新辅助治疗。

2021年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现状与展望(全文)

2021年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现状与展望(全文)

2021年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现状与展望(全文)摘要在我国,每年新增的胃癌患者中,局部进展期胃癌(LAGC)占大宗。

D2根治性手术及其术后辅助化疗已取得了普遍的共识,该治疗策略明显改善了LAGC患者的预后,但是术后复发率仍然较高(50%~80%),致使远期疗效难以进一步提高。

围手术期治疗,特别是术前新辅助治疗(NAT)能否提高LAGC疗效,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NAT主要定义为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旨在使肿瘤临床降期,提高根治手术切除率;减灭微小转移灶,并检测自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

然而,对于LAGC患者能否从NAT中生存获益,仍存有争议并缺乏高度共识。

本文回顾与分析了LAG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现状,特别列举了诸多高水平临床研究的结果;同时也初步探讨了围手术期化疗联合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成效。

当我们继续实施NAT并期待更多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同时,必须再次强调R0根治性手术才是治愈LAGC 患者最重要的手段。

本世纪初始,胃癌的治疗已从单一手术模式逐渐向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转变。

其中,局部进展期胃癌(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LAGC)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意义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既往,在施行D2胃癌根治性手术后予以辅助性化疗已获得普遍共识。

多项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业已证实,术后辅助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与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1,2,3,4]。

近20年来,对于LAGC患者开展术前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已愈来愈受到临床关注,但尚缺乏普遍的共识。

NAT临床获益之处可能包括:(1)使原发癌灶或转移淋巴结缩减,达到临床降期;(2)减灭隐匿转移灶,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3)术前患者体力及其对治疗不良反应的耐受性较好,有利于完成治疗计划;(4)能客观地反映治疗方案对肿瘤的敏感性,为后续治疗提供自体药敏参考。

浅谈胃癌临床治疗的现状

浅谈胃癌临床治疗的现状
家庭心理医生
2 0 1 4年 1 1 月第 1 1 期
F a mi I Y p s y c hoI ogi c 胃癌 临 床 治 疗 的现 状
单博成 1 黄 芳

山东
莱阳 2 6 5 2 1 4)
2 6 5 2 1 4)
( 1 、 山东 省莱 阳市谭 格 庄 中心 卫 生院
( 2 、 山东省 莱 阳市 团 旺 中心 卫 生院
莱阳
摘要 :近几年 ,胃癌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 。作 为最常见 的消化道 恶性肿 瘤,它是人 类主要 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随着现代 医学手段的不断发展 ,对 胃癌的治 疗也取得 了很大进展 。 良好的治疗方案不仅能使得 胃癌 患者缓解 临床症状 ,延 长生存 时间,还 能显著 改善 生存质量 。 关键词; 胃癌;临床 治疗 ;缓解症状 【 中图分类号】R 7 3 5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6 0 2( 2 0 1 4 )1 1 — 0 0 9 9 — 0 1 肠道功能恢 复时间等方 面 , 腹 腔镜手术则 明显优 于传统开腹手术 。 ( 二) 腹 腔镜手术治疗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具有微创 、 低侵袭以 及在手术技术上的安全 、 可行等有点 , 日 本、 韩国等已将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作为 胃癌治疗的基本术式, 腹腔镜 胃癌根治 术同样在 我国胃癌的外科 治疗 中得 到很 大发展。 针对不 同部位 、 性质 的肿瘤 , 手 术种类 也 日趋多样 , 发展 为腹腔镜 胃局部 切除术、 腹腔镜远端 胃切除术 、 腹腔镜 近端 胃切除术 、 腹腔镜全 胃切 除术 和腹腔镜 胃切 除合并邻近脏器切除术等多种微 创 手术方 式 , 取得了良好 的疗 效。 在保证安全及远期疗效 的前提下 , 追求手术微 创化 , 提高病人的近期疗效 , 还是 以腹腔镜手术治疗为 目前临床治疗 胃癌 的首选 方法。 腹腔镜是近年来在腹部外科兴起的手术辅助用具 。 在实施过程 中主要遵循 以下原则 : 充分切除原发灶及罹患的周围组织器官 , 保证 足够 的切缘 ; 彻底清 扫 淋巴结 :尽量消灭腹腔 内肿瘤细胞 ;无瘤操作原则。 ( 三) 放化疗治疗 目前对 于局部 进展 、不能切除或可潜在切 除的 胃癌患者来说 , 放疗是一种较 好的局部辅助治疗手段, 用于根治性手术 的术前 、 术 中和术后 ,延长生存期 。晚 期 胃癌病人采用适量化疗 , 能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 , 改善症状,有一定 的近期效 果。 早期 胃癌根治术后原则上不必辅助化疗 , 手术联合放疗治疗 胃癌 的实践 已愈 来愈多, 术前 、 术 中或术后联合放疗 各具优势, 但在长期疗效方面仍存在一定 的争 议。常用的 胃癌化疗给药途径有 口服给药 、 静脉 、 腹膜腔给药 、动脉插管 区域灌 注给药等。常用 的口服化疗药有替加氟 、 优福定 、 氟铁龙等 。常用 的静脉化疗药 有氟尿嘧啶 、丝裂霉素 、 顺铂 、阿霉 、依托泊苷、甲酰 四氢叶酸钙等 。近年来 紫 杉醇 、草酸铂 、拓扑酶抑制剂 、希罗达等新的化疗药物用于 胃癌。 ( 四) 其他临床治疗方案 其他临床治疗方案 , 如免疫治疗包括非异生物反应调节剂如卡介苗、 香菇多糖等; 细胞因子如 白 介素 、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等;以 及过继性免疫治疗如淋巴细胞激活 后杀伤细胞 ( I A K)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 T I L ) 等的l 临 床应用。还有目前研究较多的 抗血管形成基因的基因治疗方法 , 可能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以及细胞治疗技术

进展期胃癌综合医治的研究进展

进展期胃癌综合医治的研究进展

进展期胃癌综合医治的研究进展【关键词】进展期胃癌综合医治研究进展在胃癌的医治方案中,手术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AGC)即即是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其局部复发率也可达50 %以上,长期生存率不足30%。

经国内外学者反复论证已经证明,AGC给机体带来的已再也不是局部问题,仅通过手术医治,无法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以手术医治为主的综合医治被寄与厚望。

本文就AGC的综合医治作一综述。

1 胃癌的术前分期及其意义准确的术前分期对选择合理的医治方案相当重要,尤其是对有远处脏器转移和腹腔普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幸免了没必要要的手术痛楚。

但传统的胃癌术前检查方式包括胃镜、X线对照检查等在术前分期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术前分期技术的进展,内镜超声检查(EUS)、多层螺旋CT(MSCT) 、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PET)和腹腔镜超声检查(LUS)等都可作为术前分期用。

目前普遍以为EUS、MSCT和MRI等检查方式对胃癌腹膜转移的灵敏性均较低,而LUS那么综合了腹腔镜和内镜超声检查的优势,对胃癌的T分期和M分期准确率达92 %[1]。

LUS结合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检测也是术前分期的一种可行的手腕。

PET那么除对胃癌判定及其对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灵敏度外,还可作为肿瘤医治成效检测和评估指标[2]。

通过术前分期咱们能够对处在不同时期的胃癌患者选择更合理的医治方案,正确的术前分期是胃癌综合医治方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2 营养支持医治AGC的浸润、转移很容易阻碍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而致病人营养不良,严峻者会阻碍医治。

因此营养支持也是胃癌综合医治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术前营养支持医治不但为平安、有效地切除肿瘤制造有利条件,起辅助医治性作用[3],而且对手术后恢复也有利。

有些需要同意新辅助化疗的病例因营养不良而不能耐受,现在营养支持医治又保证了化疗的实施,为进一步手术奠定了基础。

晚期胃癌化疗的现状和进展

晚期胃癌化疗的现状和进展

晚期胃癌化疗的现状和进展一、概述胃癌 (Gastric carcinoma) 全球每年新确诊病例约 93.4 万人,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 2 位;死亡 70 万人,而死亡率位列所有肿瘤的第 4 位 ( 占 10.4 % ) 。

胃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尤其是东亚三国(日本、韩国和中国)为高发区,约占全球总数的 2/3 ;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上海市、辽宁省及福建省等沿江沿海地区为胃癌高发区,其原因不明,可能与沿海的地理环境和海产食物受致癌物污染有关。

胃癌有家庭性聚集的倾向。

以往的研究提示,环境因素可能是胃癌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但遗传和免疫在胃癌形成中起着一定作用。

目前认为,环境因素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肠型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而遗传物质或基因异常变化在弥漫型胃癌的发生中起关键性作用。

归纳起来,我国的胃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三大发病因素:(1)HP感染;(2)吸烟;(3)高盐摄入。

其次,是三高:(1) 发病率高, 30 ~ 70/10 万 , 其中男∶女约 3∶1, 年龄高峰为 50 ~60 岁;(2)转移率高, >50% ;(3)死亡率高, >30/10 万。

还有三低,即(1)早诊断率低, <10% ;(1)根治切除率低, <50% ;(1) 5 年生存率低,≤50% 。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我国胃癌的发病年龄具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过去以 40~60 岁年龄组居多,现在则以 35~55 岁年龄组为多; 19~35 岁的青年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占到胃癌总数的 6 %~11 %。

手术是胃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但除日本外,大多数国家由于没有实施筛查,早期诊断率较低,超过 50%的病例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一经诊断,常常已表现为局部晚期或发生侵犯腹膜、包围大血管或远处转移而无法手术;而肿瘤局限者也有接近 50% 无法根治性切除,因此根治手术率仍然较低。

近年来,虽然早期胃癌发现率有所提高,积极改进和规范手术方法以及应用综合治疗,但大多数报道胃癌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于20% ~30% 。

进展期胃癌的治疗现状

进展期胃癌的治疗现状

蒽环类药物
蒽环类药物在胃癌中的使用频率也很高,目前常用的有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吡喃阿霉素(THP),它们主要是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的形成,对细胞周期各阶段均有一定作用,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蒽环类药物
蒽环类药物与5—FU及其它药物组成的三药联合方案是治疗晚期胃癌的热点。其中含ELFP(EPI、LV、5—FU、CDDP)的方案我国1999年约40多篇报道,其有效率均超过了50%,是令人鼓舞的。
以奥沙利铂为主方案(L-OHP+LV5FU2)在治疗晚期大肠癌中已取得了确切的疗效,国外从1998年,我国从1999年开始用L-OHP+LV5FU2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也正在进行,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设定一个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新药
胃癌目前常用化疗方案
FAM方案:5—FU,600mg/m2静滴,d1、8、29、36;阿霉素(ADM),30mg/m2静滴(注),d1、29;丝裂霉素(MMC),10mg/m2 静注,d1,每6周重复。其有效率在33%左右。
小结
肿瘤内科水平的提高(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进一步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的水平、化疗理念的更新以及新药的不断出现)必将使晚期胃癌的治疗成果更上一个台阶。
谢谢
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202X.00.00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TopoⅡ抑制剂VP-16、VM-26。
TopoⅠ抑制剂喜树碱类(HCPT、CPT-11、TPT)
拓扑异构酶(包括TopoⅠ、Ⅱ)抑制剂用于治疗胃癌的机会最近不断增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有: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国内对羟基喜树碱的Ⅱ、Ⅲ期临床资料不太完备,以至于对其最佳治疗剂量缺乏正确的认识。我国已进行最大耐受剂量(MTD)为20mg/m2,d1~5治疗消化道肿瘤的Ⅲ期临床试验,相信将来羟基喜树碱会有一个合适的治疗剂量用于临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Fu 87 (21%)
EPI 15 (19%)
DDP 26 (19%)
MMC 63 (30%)
S-1
94 (43%)
A

416 80 139 211 219
9
新联合化疗方案
两药:RR40-45%
方案 报告者
civ5Fu+LDDDP
43
1999
OXA +LV/5Fu
104
2001
OXA + LV/5Fu Gamelin, 2001,ASCO
2h 2h
46h
d1 d1 d1
A
19
新药联合方案
• CPT-11 + LV/5Fu
CPT-11 125mg/m2 ivgtt d1
LV
20mg/m2 ivgtt d1
5Fu
500mg/m2 ivgtt d1
weekly x 4
RR21-23%
Findlay, 2001,ASCO
A
20
新药联合方案
中位
——————————————————————
FAMTX
30
10
BSC
10
3FEMTXFra bibliotek1712
BSC
19
3
ELF
A
28 6
术后辅助化疗使病人受益
术后辅助化
n=49
术后不辅助化 n=34
————————————————————————
1年生存率 50%
71.4%
3年生存率 24.5%
30.4%
中位生存 16.2m
56.8
Ⅲ~Ⅳ度毒性(%)
11A .1
15
• iv or bolus----主要在肝代谢 • civ时-----------主要在肝外组织代谢
! • 持续灌注5Fu在肝功异常时不需减量
A
16
LV对5Fu的生物调节作用
• LV用量无统一标准
• HD or LD疗效相当
• 5Fu iv前2小时给LV疗效最好
持续灌5Fu剂量强度提高、毒性低、疗效好。
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小------civ时消化道粘膜
和骨髓含量低。
A
14
Mayo
De Gramo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数
217
216
RR% 14.1
32. 6
MOS(周)
62
进展期胃癌治疗现状
A
1
进展期胃癌治疗现状 全身化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及价值
化疗新药疗效 新药在胃癌的应用
Oxaliplatin、Taxol、Docetaxel、CPT-11、Xeloda、 S-1
合作中心常用方案及应用体会
A
2
进展期胃癌(AGC)治疗现状
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在我国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占首位。
A
12
5FU在AGC中的应用进展
为AGC联合化疗中基本用药
5-FU iv 76%
5Fu iv 5Fu civ
17%
+
LV/5Fu iv LV/5Fuciv
33%
50%
A
13
5Fu iv/bolus 和 civ
• 5FU的细胞毒作用决定于药物浓度和接触时间 时间短(<6h)------ 高剂量 时间长(>72h)-----低剂量
2w x 4 (8w)
ORR 42.5% A一线RR 50%
二线RR
18
新药联合方案
• OXA+LV/5Fu
OXA 100mg/m2 ivgtt
LV
400mg/m2 ivgtt
5Fu 400mg/m2 bolus
5Fu 3000mg/m2 civ
2w x 4 cycle
RR 46%
Gamelin, 2001,ASCO
方案 报告者 • FMP
Koizumi, 1999
• LV/FMP
Bobbio, 2001
• ELFP
Mochizuki, 2001
• FEP
Andrew, 1997
• LFEP
Raid, 1998
• LFEP
例数 32 31 149
274 254 A 40
RR 62.5%
51% 52% 45% 54% 40% 11
早期发现和根治性切除是延长生存期的关 键。
80%的胃癌在确诊时已为晚期,预后差。 有广泛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只有30%, 2/3的病人局部进展死亡。
A
3
进展期胃癌(AGC)治疗现状
全身化疗是晚期胃癌的首选方法,已被证 实比较最佳支持治疗(BSC)明显延长生存期。 各种新药联合方案近期疗效好,但中位生 存期仅延长到11月。有待更多病例和随机 验证。
Taxol +LV/5Fu +DDP
Taxol d1
175mg/m2 ivgtt >1h
DDP
50mg/m2 ivgtt 1h
d8
LV weekly
500mg/m2 ivgtt 2h
5Fu >24h
2g/m2 weekly
ivgtt
6w休2w
A
21
新药联合方案
EPI+5Fu Roth,
1999
Taxol+5Fu Murad,
1999
Taxotere+5Fu
Chun,
2000
Taxotere+DDP
A
例数 48.3% 45% 56 110 31 88 58
RR% Kim, R ,
Artur, 46%
28.6% 65.5%
52% 56% 10
三药: RR50%
• 持续灌注5Fu时LV无生物调节作用
• LV与5Fu联用时增加5Fu胃肠道粘膜毒性
A
17
新药联合方案
• OXA+5Fu/LV
CF 100-200mg/m2 ivgtt 2h d1~2
5Fu 400mg/m2
iv
d1~2
5Fu 600mg/m2
civ
d1~2
OXA 100mg/m2 d1
ivgtt
无标准化疗方案。
A
4
全身化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及价值
AGC在消化道癌症中是较为敏感的肿瘤。 是术前、术后辅助化疗、局部介入化疗和 放疗增敏的基础,在综合治疗中占主导地位。 仍是一种姑息治疗方法,延长生存时间、改 善生存质量。 术前、后辅助化疗使患者受益。
A
5
化疗使病人受益
方案 生存期(月)
例数
AGC化疗的研究方向
目前无大样本、随机对比研究。 以5Fu, DDP为基础的新药联合方案
OXA, Taxol, Taxotere, CPT-11, Xeloda 研究评价更注重QOL 、OS、不良反应的耐受、 药效经济学 两药联合的研究>三药。2000~2001占60%以上。 5Fu的研究注重给药方法和生物调节。
20.5 m
腹膜转移
中位生存
A
16.47m
目前AGC化疗水平(2001)
RR: 单药 20%± 、两药40%±、 三药联合50% ± 中位生存: 9m (6~16) QOL改善: >60%
A
8
AGC全身化疗用药
单药: 单药RR>15%。
例 RR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