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基础 思考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习题和思考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习题和思考题及答案第二章2-1.按照能级写出N、O、Si、Fe、Cu、Br原子的电子排布(用方框图表示)。
2-2.的镁原子有13个中子,11.17%的镁原子有14个中子,试计算镁原子的原子量。
2-3.试计算N壳层内的最大电子数。
若K、L、M、N壳层中所有能级都被电子填满时,该原子的原子序数是多少?2-4.计算O壳层内的最大电子数。
并定出K、L、M、N、O壳层中所有能级都被电子填满时该原子的原子序数。
2-5.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按有方向性和无方向性分类,简单说明理由。
2-6.按照杂化轨道理论,说明下列的键合形式:(1)CO的分子键合(2)甲烷CH的分子键合 24(3)乙烯CH的分子键合(4)水HO的分子键合 242(5)苯环的分子键合(6)羰基中C、O间的原子键合 2-7.影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配位数的因素有那些?2-8.试解释表2-3-1中,原子键型与物性的关系?332-9.0?时,水和冰的密度分别是1.0005 g/cm和0.95g/cm,如何解释这一现象?+2-10.当CN=6时,K离子的半径为0.133nm(a)当CN=4时,半径是多少?(b)CN=8时,半径是多少?32-11.(a)利用附录的资料算出一个金原子的质量?(b)每mm 的金有多少个原子?(c)根据金21的密度,某颗含有10个原子的金粒,体积是多少?(d)假设金原子是球形(r=0.1441nm),Au21并忽略金原子之间的空隙,则10个原子占多少体积?(e)这些金原子体积占总体积的多少百分比?2+2-2-12.一个CaO的立方体晶胞含有4个Ca离子和4个O离子,每边的边长是0.478nm,则CaO的密度是多少?2-13.硬球模式广泛的适用于金属原子和离子,但是为何不适用于分子? 2-14.计算(a)面心立方金属的原子致密度;( b)面心立方化合物NaCl的离子致密度(离子半径r+=0.097,r-=0.181);(C)由计算结果,可以引出什么结论? NaCl 4702-15.铁的单位晶胞为立方体,晶格常数 a=0.287nm,请由铁的密度算出每个单位晶胞所含的原子个数。
材料工程复习思考题部分答案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研究的对象有何异同?答:材料科学侧重于发现和揭示组成与结构,性能,使用效能,合成与加工等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新概念,新理论。
而材料工程指研究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和工程技术问题,侧重于寻求新手段实现新材料的设计思想并使之投入使用,两者相辅相成。
6、进行材料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 材料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根据最终需求,设计出合理成分,制订最佳生产流程,而后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材料。
材料设计十分复杂,如模型的建立往往是基于平衡态,而实际材料多处于非平衡态,如凝固过程的偏析和相变等。
材料的力学性质往往对结构十分敏感,因此,结构的任何细小变化,性能都会发生明显变化。
相图也是材料设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7、在材料选择和应用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一,材料的规格要符合使用的需求:选择材料最基本的考虑,就在满足产品的特性及要求,例如:抗拉强度、切削性、耐蚀性等;二,材料的价格要合理;三,材料的品质要一致。
8、简述金属、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加工方法。
答:金属:铸造(砂型铸造、特种铸造、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消失模铸造)、塑性加工(锻造、板料冲压、轧制和挤压、拉拨)、热处理、焊接(熔化焊、压力焊、钎焊);橡胶:塑炼、混炼、压延、压出、硫化五部分;高分子:挤制成型、干压成型、热压铸成型、注浆成型、轧膜成型、等静压成型、热压成型和流延成型。
10、如何区分传统材料与先进材料?答:传统材料指已经成熟且已经在工业批量生产的材料,如水泥、钢铁,这些材料量大、产值高、涉及面广,是很多支柱产业的基础。
先进材料是正在发展,具有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的一类材料。
二者没有明显界限,传统材料采用新技术,提高技术含量、性能,大幅增加附加值成为先进材料;先进材料长期生产应用后成为传统材料,传统材料是发展先进材料和高技术基础,先进材料推到传统材料进一步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研究的对象有何异同?答:材料科学:表征和发现材料的基本属性(结构、性能)材料工程:研究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进行材料剪裁和设计2、为什么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3、为什么材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先导?答:先进材料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材料是基础、是先导4、材料的制备技术或方法主要有哪些?答:从气态制备材料: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从液态制备材料:铸造、注浆、注塑、熔融纺丝、凝胶注模、溶胶—凝胶、溶液沉淀、聚合、……从固态制备材料:固相合成、粉末冶金、陶瓷烧结5、材料的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金属:煅造、退火、回火、淬火等热处理、车、刨、镗、磨等加工,焊接陶瓷:切割研磨、抛光、腐蚀、金属化等玻璃:钢化、刻蚀、抛光、吹拉加工等聚合物:热塑焊接、热塑加工等11、钢铁材料是如何分类的?其主要发展趋势?答:分类:铁、铁合金、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高合金钢,还可按用途、冶炼方法、材型、碳含量分类。
发展趋势:高洁净度,超细晶,高均匀性,微合金化12、有色金属材料分为哪些类别?各有何特点?答:黑色金属;重有色金属;轻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放射性金属;半金属13、化工材料主要有哪些?答:天然高分子;半合成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功能高分子14、建筑材料有何特点?答:主要建材产品产量均为世界第一,是建材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
建材属于“三高一低”产品:高资耗、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
15、电子信息材料主要有哪些?其发展特点?答: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电子陶瓷、电池材料等,如各种半导体、芯片材料、基片材料、光刻材料、连线或引线、封装材料等。
发展特点与趋势:年年有更新,3~5年换代,5~8年性能提高一个数量级。
产业与国外差距5~10年,主要是原料基础差,装备水平较低,产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可靠性差。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刃型位错,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变质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各属何种晶体结构?3.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响?4.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5.在铸造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晶粒大小?在生产中如何应用变质处理?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加工硬化、回复、再结晶、热加工、冷加工。
2.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什么?加工硬化在金属加工中有什么利弊?3.划分冷加工和热加工的主要条件是什么?4.与冷加工比较,热加工给金属件带来的益处有哪些?5.为什么细晶粒钢强度高,塑性,韧性也好?6.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组织和性能发生什么变化?7.分析加工硬化对金属材料的强化作用?8.在制造齿轮时,有时采用喷丸法(即将金属丸喷射到零件表面上)使齿面得以强化。
试分析强化原因。
合金的结构与二元状态图1.解释下列名词:合金,组元,相,相图;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机械混合物;枝晶偏析,比重偏析;固溶强化,弥散强化。
2.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1)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2)相组成物与组织组成物;3.下列元素在α-Fe 中形成哪几种固溶体?Si、C、N、Cr、Mn4.试述固溶强化、加工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原理,并说明三者的区别.5.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什么主要差别?6. 何谓共晶反应、包晶反应和共析反应?试比较这三种反应的异同点. 7.二元合金相图表达了合金的哪些关系?8.在二元合金相图中应用杠杆定律可以计算什么?9. 已知A(熔点 600℃)与B(500℃) 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 300℃时A溶于 B的最大溶解度为 30% ,室温时为10%,但B不溶于A;在 300℃时,含 40% B 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
材料工程基础思考题

材料工程基础思考题一、金属材料的制备1.简要说明高炉的结构及高炉内主要区域分布。
2.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和产品分别是什么?3.高炉炼铁的主要理化过程有哪些?主要的反应有哪些?4.炼钢有哪些主要方法?炼钢过程的主要反应是什么?5.说明连铸机的组成及作用。
6.简要叙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原理和工序。
7.说明火法炼铜的基本原理与工艺,造锍熔炼的目的是什么?二、金属的液态成型1.合金的铸造性能有哪些?2.什么是铸造应力?铸造应力对铸件的质量有何影响?生产中常采用哪些措施来防止和减少应力对铸件的危害?3.缩孔和缩松是如何形成的?采用何种措施进行防止?4.什么是顺序凝固和同时凝固?各需要采用什么措施来实现?它们分别适用于哪些场合?5.浇注系统一般有哪几个基本组元组成?各组元的作用是什么?6.简述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生产特点和适用范围。
7.金属型铸造有何优越性?为什么它不能完全取代砂型铸造?8.低压铸造的工作原理与压力铸造有何不同?三、金属塑性成形1.常见的塑形成形加工方法有哪些?2.与铸件相比,锻件有何优点?3.简述影响金属塑性成形性能的主要因素。
4.金属塑形成形的基本定律是什么?5.一般情况下,模锻的模膛包括哪几个部分?6.简述热轧无缝钢管的主要生产工序7.什么是控制轧制?简述控制轧制三阶段的显微组织变化特点。
8.板料冲压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分别说明各种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四、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1.简述奥氏体化的过程及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因素。
2.绘制共析钢的等温冷却曲线和连续冷却曲线,说明每条线和区域的金属学意义。
3.解释名词:片状珠光体、粒状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马氏体、贝氏体。
4.试述钢中马氏体组织转变特点及其影响马氏体强韧性的因素,为什么马氏体转变不能进行彻底,而总要保留一部分残余奥氏体?5.什么是贝氏体组织?上贝氏体、下贝氏体及粒状贝氏体的形貌特征如何?6.何谓魏氏组织?它的形成条件如何?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如何消除?7.什么是上临界冷却速度?8.比较钢的退火和正火的异同。
工程材料思考题

工程材料思考题
一、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晶体,晶格,晶体缺陷,相,显微组织,铁素体,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渗碳体,屈氏体,索氏体,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加工硬化,再结晶,固溶体,固溶强化,细晶强化,相图,匀晶反应,共晶反应,C曲线,正火,淬火,回火,完全退火,球化退火,球状珠光体,扩散退火,表面淬火,渗碳,电镀,合金,合金系,合金钢,抗拉强度,硬度,冲击韧性,疲劳断裂,韧性断裂,脆性断裂,热加工,失效
二、综合与简答:习题1-1,5,6,16;3-4,5,7;4-3;5-2,5;
6-1,3;7-1,4,7,14,18,20;8-6,10,13。
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平衡组织与非平衡组织?它们在钢铁材料中都包括哪些?
几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强化方法及强化机理有哪些?
三、要求会求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会根据设备或零部件工况选
择材料。
能绘出Fe-Fe3C相图(完整)、能根据Fe-Fe3C相图制定钢铁热处理工艺。
四、计算题:习题2-5,8;
会计算45#钢、T11室温平衡组织的相对量、相的相对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习题和思考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习题和思考题及答案第二章2-1.按照能级写出N、O、Si、Fe、Cu、Br原子的电子排布(用方框图表示)。
2-2.的镁原子有13个中子,11.17%的镁原子有14个中子,试计算镁原子的原子量。
2-3.试计算N壳层内的最大电子数。
若K、L、M、N壳层中所有能级都被电子填满时,该原子的原子序数是多少?2-4.计算O壳层内的最大电子数。
并定出K、L、M、N、O壳层中所有能级都被电子填满时该原子的原子序数。
2-5.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按有方向性和无方向性分类,简单说明理由。
2-6.按照杂化轨道理论,说明下列的键合形式:(1)CO2的分子键合(2)甲烷CH4的分子键合(3)乙烯C2H4的分子键合(4)水H2O的分子键合(5)苯环的分子键合(6)羰基中C、O间的原子键合2-7.影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配位数的因素有那些?2-8.试解释表2-3-1中,原子键型与物性的关系?2-9.0℃时,水和冰的密度分别是1.0005 g/cm3和0.95g/cm3,如何解释这一现象?2-10.当CN=6时,K+离子的半径为0.133nm(a)当CN=4时,半径是多少?(b)CN=8时,半径是多少?2-11.(a)利用附录的资料算出一个金原子的质量?(b)每mm3的金有多少个原子?(c)根据金的密度,某颗含有1021个原子的金粒,体积是多少?(d)假设金原子是球形(r Au=0.1441nm),并忽略金原子之间的空隙,则1021个原子占多少体积?(e)这些金原子体积占总体积的多少百分比?2-12.一个CaO的立方体晶胞含有4个Ca2+离子和4个O2-离子,每边的边长是0.478nm,则CaO的密度是多少?2-13.硬球模式广泛的适用于金属原子和离子,但是为何不适用于分子?2-14.计算(a)面心立方金属的原子致密度;(b)面心立方化合物NaCl的离子致密度(离子半径r Na+=0.097,r Cl-=0.181);(C)由计算结果,可以引出什么结论?2-15.铁的单位晶胞为立方体,晶格常数a=0.287nm,请由铁的密度算出每个单位晶胞所含的原子个数。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习题和思考题及答桉.doc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习题和思考题及答案第二章2.1.按照能级写出N、0、Si、Fe、Cu、Br原子的电子排布(用方框图表示)。
2・2.的镁原子有13个中子,11.17%的镁原子有14个中子,试计算镁原子的原子量。
2.3.试计算N壳层内的最大电子数。
若K、L、M、N壳层中所有能级都被电子填满时,该原子的原子序数是多少?2-4.计算O壳层内的最大电子数。
并定出K、L、N、O壳层中所有能级都被电子填满时该原子的原子序数。
2-5.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按有方向性和无方向性分类,简单说明理由。
2-6.按照杂化轨道理论,说明下列的键合形式:(1)CO?的分子键合(2)甲烷CH’的分子键合(3)乙烯C2H4的分子键合(4)水HQ的分子键合(5)苯环的分子键合(6)城基中C、。
间的原子键合2.7.影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配位数的因素有那些?2-8.试解释表2.3-1中,原子键型与物性的关系?2-9.0°C时,水和冰的密度分别是1.0005 g/cm3和0.95g/cm3,如何解释这一现象?2.10.当CN=6时,K+离子的半径为0.133nm(a)当CN=4时,半径是多少? (b)CN=8时,半径是多少?2-11 .(a)利用附录的资料算出一•个金原子的质量?(b)每mm3的金有多少个原子?(c)根据金的密度,某颗含有10由个原子的金粒,体积是多少?(d)假设金原子是球形(E=0.1441nm), 并忽略金原子之间的空隙,则10刀个原子占多少体积?(e)这些金原子体积占总体积的多少百分比?12.—个CaO的立方体晶胞含有4个Ca*离子和4个O?-离子,每边的边长是0.478nm, 则CaO的密度是多少?-硬球模式广泛的适用于金属原子和离子,但是为何不适用于分子?14.计算(a)面心立方金属的原子致密度;(b)面心立方化合物NaCl的离子致密度(离子半径r Na+=0.097,心=0.181);(C)由计算结果,可以引出什么结论?2-15.铁的单位品胞为立方体,品格常数a=0.287nm,请由铁的密度算出每个单位品胞所含的原子个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级材料工程基础第三次思考题
1、名词解释:
高炉利用系数、高炉有效容积、炉渣碱度、碱性操作、酸性操作、焦比、氧位、焦炭回转运动区、直接还原、间接还原、块状带、软融带、滴下带、热保持带、化学保持带、S准数、LD转炉、镁碳砖、镁钙砖、L/L o、硬吹、软吹、炉外精炼、铁水预处理、二次精炼、RH法、DH法、硫容量、夹杂物形态控制、一次颗粒、二次颗粒、连铸连轧、一次颗粒、二次颗粒、模压成形、注射成形、挤压成形、轧膜成形、烧结、烧结颈、无压烧结、固相烧结、液相烧结、加压烧结、活化烧结
2、钢铁生产过程的本质是什么?该过程遵循哪些原则?其制造过程是由哪些工序构成的?
3、高炉设备是由几大部分构成的?试画出高炉本体结构示意图。
4、高炉炼铁的主原料和辅助原料是哪些?
5、由氧化物自由焓-温度图(图9-6)可以说明钢铁生产中哪些基本原理?
6、有碳存在的Fe-C-O平衡图(补充图3即布德奥德平衡图)对热处理加工和炼铁生产有何实际意义?并示意画出布德奥德平衡图。
7、铁氧化物还原过程是由哪几个步骤完成的?其主要环节是什么?
8、影响铁矿石还原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9、试说明钢铁生产中造渣的目的和遵循的原则。
10、炼钢的主原料和辅助原料是什么?
11、试说明转炉炼钢的特点和三个主要阶段的作用。
12、试说明连续铸钢工艺过程。
13、试说明炉外精炼的目的和意义。
14、铁水预处理中的主要化学反应是什么?
15、画图说明RH法和DH法工作原理。
16、在钢包精炼中如何应用西维斯定律。
17、什么是夹杂物形态控制原理?夹杂物存在有什么危害?
18、简述粉末冶金工艺的流程。
19、粉末冶金材料有什么特点?结合其特点举出5个应用实例。
20、粉末的一次颗粒和二次颗粒各指是什么?
21、球磨制粉的四要素是什么?说明球磨制粉的基本原理及提高效率的准则。
22、归纳滚筒式球磨、振动球磨和搅拌球磨磨粉的异同点。
23、说明气流研磨法的工作机理。
提高气流研磨效率的准则与球磨制粉的准则是否相同?
24、归纳旋涡研磨、冷流冲击和流态化床气流磨磨粉的异同点。
25、说明雾化法制粉的过程和提高制粉效率的两个基本准则。
26、说明双流雾化基本机理。
27、说明离心雾化法制粉的三种方法。
28、说明雾化制粉粉末的四个特性。
29、什么是物理蒸发冷凝法制粉方法?
30、说明化学气相沉积法制粉原理。
31、化学气相沉积法制粉有几种方法。
32、图2-1曲线为什么有极大值?
33、粉末成形时在压力下的运动行为如何?
34、粉末成形工艺过程由那些步骤组成?
35、粉末成形时单向压制和双向压制的密度是如何分布的?
36、什么是单元系烧结?什么是多元系烧结?
37、试说明粉末烧结的驱动力。
38、坯体烧结过程中传质机理有几种学说?
39、说明坯体烧结过程的迁移机制。
40、试说明坯体烧结基本过程。
4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对材料科学中的“界面”有何新的认识和理解?“界面”在材料科学中的地位如何?试尽可能多的举例说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