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刷题网-中小学在线刷题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2d13584562.html,

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

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

流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养蜗牛

梁晓声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

了须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

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

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

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

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他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

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

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有删改)

(1)“母亲养蜗牛”的故事情节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①_______________,波澜顿起。

②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③_______________,波澜又起。

(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胡宇齐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第3页共18页◎第4页共18页

刷题网-中小学在线刷题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2d13584562.html,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

12.

题目:我的青春里有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3.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

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

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7页共18页◎第8页共18页

刷题网-中小学在线刷题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2d13584562.html,

程被迫搁浅。

【考点】

《水浒传》

《西游记》

情节内容

名著人物形象

课内名著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答时不仅需要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还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

①猪八戒是吴承恩所作《西游记》中的角色,前世是天蓬元帅,因调戏霓裳仙子被贬下凡尘,却又错投猪胎,后受观音点化成为唐僧的弟子,与孙悟空、沙僧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猪八戒忠勇善良,能随机应变,

如八百里荆棘岭开路、水底洞府打头阵、花果山智激美猴王等。但猪八戒也好吃懒做,如途经五庄观时,听

说有人参果,马上挑唆孙悟空去偷;途经平顶山时,孙悟空派他去巡山,他却钻到草丛里睡懒觉。

②武松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武松自小习武,武艺高强,性格仗义,嫉恶如仇,如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为哥报仇等。但武松也粗暴蛮横的一面,如血溅鸳鸯

楼杀死众多无辜,非常残忍;夜走蜈蚣岭,不分青红皂白杀了飞天蜈蚣的道童祭刀,缺乏道义;在孔家庄的

酒店因为口角打人,并且没付酒钱吃了霸王餐等。这些事例都说明武松缺乏是非判断,粗暴蛮横,他的侠义

充斥着狭隘的个人恩怨因素。

③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他拥有超高的艺术天赋和无比坚韧的毅力,教皇让他为教堂画天顶画,对于壁画技术一窍不通的他

毅然接受挑战,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史诗般的西斯廷作品。但米开朗琪罗性格乖僻,受命建造圣罗朗

察教堂时,不善与人合作,导致工人罢工,连运石料的船都找不到,工程被迫搁浅;他多疑、苛求,亲手为

自己制造锯子、雕刀,不论什么细微末节,他都不托付给别人;他太过较真,作品一旦有瑕疵就放弃,重新

开始,结果作品留下不多。

【点评】

此题暂无点评

6.

【答案】

示例一:首个中国航天日前,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煌成就。

理由:因为它点明了时间的特殊性,从整体上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示例二: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理由:因为它突出了中国航天的这一成就,激发中国人的自豪感,给人深刻的印象,有吸引力。

【考点】

标题拟写

开国大典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

驿路梨花(彭荆风)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是材料的重点内容,对这一内容进行重点概括,抽

取出“首个航天日,专家总结航天成就”即可。示例一:首个中国航天日前,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煌成就。该

标题点明了时间的特殊性,从整体上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示例二: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居

全球之最。该标题突出了中国航天的这一成就,有助于激发中国人的自豪感,给人深刻的印象,有吸引力。【点评】

此题暂无点评

7.

【答案】

(1)①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使用率逐年增长,②数字媒介阅读时长超过纸质媒介阅读时长,③手机阅读时长

增长最快

(2)示例一:数字化阅读有利也有弊。它有利于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但它信息繁杂,其中的不良信息对中学生健康成长不例。

示例二:我们要合理使用数字化阅读。既要用它来获取丰富地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又要注意分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不要影响学习和生活。

【考点】

见解阐述

统计图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作答时,仔细观察图表,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和文字,结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由图表可知,①数

字化阅读使用率逐年增长,②数字媒介阅读时长超过纸质媒介阅读时长,③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最快。

(2)作答本题时,第一句话要指明数字化阅读有利也有弊,然后先说利,再说弊,这就是总分的结构。据

此可作答。

【点评】

此题暂无点评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8.

【答案】

(1)①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③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吃蜗牛的念头,母亲却

突然端出一盆“蜗牛汤”

(2)①内容上:写出了母亲对蜗牛的精心照料,非常喜爱小蜗牛。

②结构上:为下文母亲舍不得这些蜗牛被吃掉的情节作铺垫。

(3)示例一: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表现人物心理。从儿子的话语中,表现出儿子想吃蜗牛的急切心情;从母亲看似矛盾的话语中,表现出母亲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

示例二:用人物说话的语气变化表现人物心理。儿子先疑惑后确定的语气变化,表现了他想吃蜗牛的急切心理。母亲先肯定后否定的语气变化,显示了她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

示例三:选取能突出人物心理的词语表现人物心理。写母亲时,先用“肯定”“分明”来突出她看到蜗牛长大时

的自豪,后用“总是”“根本”表现她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写儿子时,用“确定”“已经”“许多”突出他想要吃蜗牛的急切心理。

(4)①表现老人们对情感交流的渴望,希望引起人们关注。文章开头点出母亲寂寞;中间写母亲精心照顾

蜗牛,和蜗牛进行心灵的交流;结尾提醒人们给予关注。

②表现浓浓的亲情。母亲爱孙儿,虽然舍不得蜗牛,却从未回绝孙儿吃蜗牛的请求,最后用巧妙地办法满足了孙儿的要求。孙儿爱奶奶,当明白自己的要求会剥夺奶奶的欢乐时,就再也不提吃蜗牛了。“我”爱母亲,

第11页共18页◎第12页共18页

刷题网-中小学在线刷题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2d13584562.html,

一词多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A项,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名:名贵/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命:命名。

C项,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道:正确的方法/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道:学说。

D项,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通:通晓,明白/中间贯通外形挺直。通:贯通。

故选B。

(2)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或:有时;食:喂养。

句子翻译为:千里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其真不知马也”的意思是“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结合整个句子及前面一句“其真无马邪”,可以

知道,不是没有千里马,是没有人认识千里马,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

(4)根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可知甲文是强调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乙文中多为引用名人或一些书中的语言进行论证,很明显是道理论证(引用论证),从“以博聚英俊”可以看出,作者是希望统治者采取措施,招贤纳士。

【点评】

此题暂无点评

11.

【答案】

(1)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2)诗人以落花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考点】

诗歌画面描绘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赏析关键诗句

课内古诗词曲阅读

赏析表达技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用流畅的语言把描绘的画面表达

出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

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解答时根据句意和自己的理解用流畅的话语把它写出来即可。(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句中把自己比喻成“落红”,形象生动地写出自己即使辞官,仍会关心国家前途。

【点评】

此题暂无点评

四、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

12.

【答案】我的青春里有你

我的青春里有你们,我很快乐。

——题记

中考结束,心里既开心又忧伤。回忆三年时光,我们曾经一起追过星,一起聊过哪个老师好那个老师“坏”,

一起谈过男神。脑子里全是我们三年来的喜怒哀乐。想起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不知是为什么,你们体谅我,理解我,愿意和我做好朋友。

我们四个各有各的特点,各自互补。瑶瑶长得好看还很可爱,有时还很“霸气”,慧慧说话很厉害脑子也很灵。珂珂也很漂亮还很瘦,有时还很害羞。而我则负责“保镖”,我也是聪明担当(自己夸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了)。总之我们四个就这么“神奇”的玩到了一起。

那年开学季,我们在7.2见面,那时的我们充满了朝气,那时的我们还是那样纯洁,像一张白纸。那时我们

彼此并不认识。刚开学的我们,就被苦逼的叫到操场拔草,你们对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个在操场上努力拔着

草的“女汉纸”。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们还只是普通朋友…...

第二年,我坐在8.3的窗边,你们看见我都陪我坐到了窗边。慢慢的我成为了彼此的好闺蜜好朋友。我们一

起哭过,一起笑过。我这个人很敏感,对有些事很容易生气但你们都在无限的包容我原谅我。记得那次,我

们四个人吵架了,虽然现在已经忘了我们为什么吵架,但我还记得之前买的闺蜜项链被我扔掉了。现在我充

满了后悔。那时我们每天下学都在那个路口停下聊过天后才离开。在那个路口,我们留下了笑声,留下了秘密…...有时我还时不时的因为瑶瑶和你们生气、吃醋。但是现在一想那也是我们彼此之间宝贵的回忆。如果

以后还能和你们在一个班我依旧愿意这样。

第三年,我们都分开了,都不在一个班,我们都又有了各自的好朋友,都变了很多,但我相信我们之间那份

羁绊还在。我们时不时的还会找彼此玩。

中考结束了,我彼此或许会进入不同的学校也或许会是同一所学校,但我依旧希望我们彼此间的那份羁绊可

以永久的延续下去。虽然我们彼此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害羞,但我想对你们说:“初中三年有你们我很开心,

希望今后依旧有你们可以在我做事情时挺我,为我加油!我也会你们加油的!加油!”

我的青春有你们我不后悔,因为有你们我很开心,从你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拼搏吧!菇凉!

【考点】

半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前面有提示性的语段,只有一个作文题目,我们写作的思路应在题目中材料寻找,只

要能确定关键词语或者能分析出题目的含义,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写作此文,首先我们可以从青春的梦想、青春的浪漫、青春的风采、青春的思考、青春的感悟

等方面入手来构思。

【思路点拨】其次是紧扣文题,选材典型,叙事生动。我们可从懂得关爱他人、学会排遣忧伤、明白奋斗意

义这三个方面来选取典型事件,反映自我的成熟,呈现成熟走进我青春的风采;我们可从拥有朋友幸福无比、师长呵护幸福无比、亲友支持幸福无比这三个角度来选取典型事例,生动表现我青春的精彩;还可去写自我

努力打拼,追求理想,迎难而上的青春历程。

【形式创新】再者就是构思精巧,立意深刻,语言精美。写此文可通过“小标题指津”“排比段”“镜头剪辑”等

方式,串缀起三至四个画面,也可用逐层深入,曲折生动展现出青春历程中心灵成熟、认识提升的过程。还

可以用日记和书信来展开情节;可用问答对话法来布局等。

【点评】

此题暂无点评

第15页共18页◎第16页共18页

刷题网-中小学在线刷题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2d13584562.html, 13.

【答案】

【例文】

改变思维的角度

我们从呱呱落地开始,便有了生命,便有了思维。在生活中,我们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那我们就改变思

维。从另一个角度去面对生活,我们的人生才真正的绽放光彩。

曾经的我,面对学习中的烦心事,只会钻牛角尖。在考试结果不理想时,总会号啕大哭,怨天尤人,数落着

自己的不是,也总是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但受伤的却总是我自己,因为我改变不了失败的现状。

每当我与好友在一起时,总会觉得自卑,因为她的才华,她的成绩都是我所不能比的。无论在哪里,她身上

总会绽放着夺目的光彩,散发着耀眼的光亮。而我却是像她的陪衬物,总是以自身的黯淡来显现她的光彩。

是的,每当我和她在一起时,别人总会赞扬她,为她鼓掌,我的心里就真的如针刺一般隐隐作痛。但是老师

的教导使我改变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人与人是不能相比的。她有骄傲的学习成绩,但是我却能写得。手

好书法。她的思维非常敏捷,但我对老师交给的任务却认认真真。她的文章是那么的优美,意境雄浑,但是

我的语文成绩却一直在提高。是的,我领略到了自己生命的发光点!

也许当我与那些佼佼者相比时,内心会非常的痛苦。因为自己无法达到他们所在的那个高度,但是换个角度

思考,爬得越高,便会摔得越痛。为什么不遵照自己的意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一步呢?或许这样的人

生会更有意义。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确实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加宽生命的广度;我们无法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

心情;我们无法改变命运,却可以去挑战人生;我们无法预知明天,却可以善待今天;我们可能不如他人,

却可以让人生无怨无悔。是的,每件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如改变思维的角度,让一切的坏事都变为好

事,乐观地面对人牛,让自己的生命放光!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语段,语段的主要内容是一位画家的画画经历,我们写作的思路应在

语段中寻找,只要能确定关键词语或者能分析出材料中的含义,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这则材料很容易得出写作思路,换一个思路,我们应围绕这个思路去构思文章。

【误区指南】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要出现“换个角度”一词,达到再次点题、重申主旨的作用。

【表达方式】整篇文章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

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

【形式创新】如果我们写一种“换个角度”感觉字数可能不够时,可以采用小标题或者分镜头的方式,写几件

事,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文体选择】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

【思路创新】从本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种立意,一个是写别人的,另一个是写自己的。

【点评】

此题暂无点评

刷题网-中小学在线刷题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2d13584562.htm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