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概况

合集下载

美国有哪五大农业带 美国发展什么农业

美国有哪五大农业带 美国发展什么农业

美国有哪五大农业带美国发展什么农业
美国农业带主要有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接墨西哥湾,北临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西北部的太平洋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美国有哪五大农业带美国发展什么农业
1美国农业带
(1)乳畜带
分布: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
发展条件:位置偏北,气候冷湿,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乳畜产品市场广阔
(2)玉米带
分布:乳畜带以南,中央大平原中北部
发展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季气温较高,雨量适中,无霜期约半年
(3)小麦带
分布: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
发展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灌溉便利;北部是春小麦,中部是冬小麦
(4)棉花带
分布:分布在中部平原南部(35°N以南)
发展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纬度低,热量充足;春季降水多,秋季干燥,适合棉花生长
(5)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分布:西部落基山及其山间高原和盆地
发展条件:干旱少雨,面积广阔,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农业带,多天然牧场
2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而且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广大,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又有多样性的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水分条件较好;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高中地理】美国农业

【高中地理】美国农业

【高中地理】美国农业美国农业用地(耕地和牧地)约为4.3亿公顷,占地球全部农业用地的10%左右。

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粮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5,主要农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肉类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美国农业是典型的现代资本主义农业。

1999年,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

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位。

粮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

每年农产品外汇收入达到528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外汇收入。

美国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是家庭农场,据1987年统计数字,全国共有217.3万个农场,其中小农场居绝对多数,但占有土地数量有限,75%的土地集中在少数大农场和特大农场主手中。

美国人均农业用地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

20世纪40年代后,美国农业已实现了机械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着现代化、专业化和高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化的大农业创造了极高的劳动生产率,使美国各种农产品的产量都大大超出国内市场的最大需求量,为此美国向海外市场出口大量农产品,美国小麦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45%,玉米占70%,大豆占85%,棉花占32%。

美国的畜牧业以牛为主,居世界前列。

第二大牲畜资源是猪。

此外,鸡和火鸡的养殖也在迅速发展。

美国畜牧业的机械化和专业化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主要畜牧品种的饲养方式已从传统的野生放牧转变为大规模工厂集中饲养。

进入肉牛生产厂后,经过18个月的集中饲养,幼牛可以投放市场。

由于采用了现代设备,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美国林业资源丰富,全国森林面积为18亿公顷,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各州和太平洋沿岸各州。

美国林业的机械化程度很高,从幼树的栽培、成材的采伐、运输到木材的加工均采用机械化作业。

此外各大林场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准确迅速地探测和计算火灾、病虫害和林木生长量。

美国靠近这两个大洋,领土上有许多河流和湖泊。

它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然而,渔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小,美国的捕鱼量仅居世界第四位。

美国农业现状分析

美国农业现状分析
美国是一种法制国家,畜牧业管理法规 也比较健全,从饲料、种畜禽、兽药 (疫苗)生产、到喂养、加工、运送环 节都有法规可循。 联邦政府有7600多监督员,分布在6000 多种单位,负责食品安全卫生监督检验 工作。
2、畜牧业生产高度专业化、集约化
美国养蛋鸡不低于2.5万只,平均20~25 万只,最大蛋鸡场喂养蛋鸡1800万只; 肉鸡一般年出拦不少于5万只,最大旳肉 鸡场年出拦上亿只; 牛不低于100头。1/4以上肉牛肥育场年 出拦10万头,最大旳企业年出拦30万头; 羊不少于300只
12 10 5
4118
12 10 7
3312
10
12 10 10
2627
13 13 16 18
2501
17 37 51
156
77260
3、畜禽品种旳良种化
肉牛:喂养品种多为黑安格斯、海福特、夏洛来等肉 牛品种,这些牛均属世界级优异品种 奶牛:荷斯坦(即黑白花),占93%以上,还有爱尔夏 牛和娟姗牛 猪:五个黑色旳品系-波克夏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 波中猪和斯巴特猪 ;三个白色旳品系-柴斯特白猪、蓝 得瑞斯猪和约克夏猪 AA肉鸡、艾维因肉鸡、考伯肉鸡、哈巴特肉鸡以及海 波瑞德火鸡 蛋鸡:海兰(白、褐色)迪卡布、海赛克斯和尼克等
美国农业现状
经常有人问我:你在美国生活数年, 美国强大到什么程度? 为何美国会如此强大?
一、美国概况
国土面积为937万平方公里;人口 2.848亿,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 质肥沃,海拔高度500米下列旳平原占国 土旳55%;2023年美国农业用地4.183亿 公顷(15亩/公顷),其中耕地面积占 国土面积旳19%,为1.79亿公顷,人均 0.62公顷(即9.3亩/人)。永久草地2.4 亿公顷;森林和林地2.65亿公顷。

美国现代农业的特点

美国现代农业的特点

美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20世纪40年代后,美国农业已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创造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美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务农人口占2%,但农业及其为农业服务的相关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占美国GDP 的17%,一个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可供养的人数达到125人。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出口国,粮食年产量超过3亿吨,其中玉米占2亿吨,小麦6000万吨~7000万吨,大豆年产5000万吨~6000万吨,猪、牛、羊等畜产品产量约两千万吨。

每年出口的农牧产品价值300多亿美元,其中粮食约占世界粮食市场的40%~50%。

作为典型的现代化农业美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一、更注重农业立法1776年美国独立后,农业立法工作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美国农业立法史几乎同美国历史一样长。

建国初期,美国制定了有关旨在出售和开发土地的法律,不仅为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财源,而且促进了美国西部农业的开发。

1862年美国国会颁布《摩里尔赠地学院法》,由国家划出大片土地,在每个州各建立一所赠地学院,为农村培养农业和农机专门人才。

1887年颁布《汉奇农业试验站法》,规定在赠地大学建立试验站,开展农业科研。

1925年颁布《帕内尔法》规定增加联邦对州农业试验站的拨款,并扩大试验站的研究领域。

1933年颁布《农业调整法》,确定了土地休耕制度和以农产品价格支持计划为中心的农业保护政策。

1995年WTO农业协定开始实施后,美国也开始调整国内农业政策法规,这主要体现在1996年农业法中,该法放弃了60多年来政府的价格和收入支持政策,将农业的国内价格支持转变为对农民的直接固定收入支持。

2002年,美国新的农业法《2002年农业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其主要内容就是维持对农业的大力补贴,加大农业产品和价格的补贴。

总之,美国的农业法对于促进农业产品市场机制,保护美国农业,使农业走向法制化道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美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启示

美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启示

美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启示美国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不仅是首届一指的经济大国.而且是世界农业强国。

美国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5%.却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世界领先。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机农业作为美国农业领域中发展较快的分支,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美国有机农业发展概况(一)美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从美国有机农业的起源、生产现状、市场现状和价格现状作一介绍。

1.美国有机农业的起源。

早在1909年,美国农业部土壤管理局局长兼著名土壤学家F.H.King 来到中国,考察了中国农业数千年兴盛不衰的经验,并在其编著的《四千年农民》一书中,积极倡导向中国农民学习,认为中国传统农业善于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以豆科植物为中心的合理轮作、施用厩肥、堆肥等多个方面值得美国农民借鉴。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一些有见地的农场主受有机农业启蒙思想影响.支持并开始身体力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有机农业的创始人罗代尔(J.I.Rodale),在1945年创办了Rodale有机农场。

美国有机食品生产从20世纪40一70年代开始引入登记制度.80年代之后开始转入迅速增长期。

2.美国有机农业的生产现状。

美国有机农业以家庭经营的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专业化程度较高,大都属于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方式。

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公布的统计数据.美国2005年有机农业面积为160万hm2.世界排名第4位。

另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数据,2007年美国获得有机认证的有机生产者约有11 000家。

较之1997年翻了一番.占到美国220万农民的0.5%.而有机农场为20 437个.有机农业面积已达103万hm2。

目前全美的50个州均已从事有机农业生产.其中加州作为美国最大和最发达的农业州.有机农业面积占全美有机总面积的14.4%.有机农产品商品总价值亦占全美的38.4%。

3.美国有机农产品的市场现状。

第3讲美国产业结构

第3讲美国产业结构

第3讲美国产业结构1. 农业产业:美国农业产业高度发达,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主要农产品包括玉米、大豆、小麦、棉花等。

美国还在生物技术、有机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2. 工业产业:美国工业产业涵盖了制造业、能源、化工、钢铁、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其中,美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特别是在高科技、生物制药、精密仪器等方面。

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

3. 服务业:美国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技术、教育、医疗、零售等多个领域。

其中,金融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之一。

5. 文化产业:美国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好莱坞电影、音乐、图书、时尚等产业吸引了大量国际关注。

美国的文化产业不仅为国内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还通过输出文化产品,提升了国家软实力。

美国产业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各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3讲美国产业结构1. 农业产业:美国农业产业高度发达,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主要农产品包括玉米、大豆、小麦、棉花等。

美国还在生物技术、有机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2. 工业产业:美国工业产业涵盖了制造业、能源、化工、钢铁、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其中,美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特别是在高科技、生物制药、精密仪器等方面。

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

3. 服务业:美国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技术、教育、医疗、零售等多个领域。

其中,金融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之一。

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其原因,美国农业和中国农业的区别

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其原因,美国农业和中国农业的区别

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其原因,美国农业和中国农业的区别1、乳畜带: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地区以及五大湖沿岸地区,因为该地区气候冷湿,有利于牧草生长,为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并且靠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市场大。

2、小麦带: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因为该地区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3、玉米带:分布在乳畜带以南,小麦带之间,因为该地区热量充足,光照资源丰富,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

一、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其原因1、乳畜带(1)分布地点:乳畜带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地区以及五大湖沿岸地区。

(2)原因:该地区土地贫瘠,不适合种植谷物,同时该地区气候冷湿,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为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并且靠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市场大。

2、小麦带(1)分布地点:小麦带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其中北部地区种植春小麦,中部地区种植冬小麦。

(2)原因: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3、玉米带(1)分布地点:玉米带分布在乳畜带以南,小麦带之间。

(2)原因: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适中,无霜期为160-20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500-600mm,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4、棉花带(1)分布地区:棉花带分布在北纬35°C以南的东部地区。

(2)原因:该地区热量充足,光照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在200天以上,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有利于棉花的生长、成熟和收获。

5、亚热带作物带(1)分布地区:亚热带作物带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沿岸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地区。

(2)原因:该地区地广人稀,光热资源充足,并且靠近密西西比河,水资源充足。

6、水果和灌溉农业带(1)分布地区:水果和灌溉农业带主要分布在美国太平洋沿岸地区南部。

(2)原因: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地区,为夏季高温少雨的地中海气候,主要适合葡萄、柑橘等亚热带水果的生长。

7、畜牧和灌溉农业带(1)分布地区:畜牧和灌溉农业带主要分布在西部落基山和高原盆地。

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其原因

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其原因

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其原因1、乳畜带:乳畜带是美国最大的农业带之一,以东北部地区和五大湖沿岸地区为主。

这一地区的气候冷湿,有利于牧草生长,为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

同时,靠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市场广阔,有利于乳畜产品的销售。

乳畜带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繁荣。

2、小麦带:小麦带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这些条件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使得小麦带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小麦带的丰收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可供出口,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3、玉米带:玉米带位于乳畜带以南,小麦带之间,热量充足,光照资源丰富,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

这些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使得玉米带成为美国玉米的主要产区。

玉米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业产值。

4、棉花带:棉花带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这些条件有利于棉花的生长,使得棉花带成为美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棉花带的繁荣不仅满足了国内纺织业的需求,还促进了美国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5、亚热带作物带:亚热带作物带位于东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茶叶等亚热带作物。

这些作物的种植丰富了美国农业的产品种类,提高了农业产值。

6、冬小麦带:冬小麦带分布在中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适宜,适合冬小麦的生长。

冬小麦带的丰收保证了美国国内粮食供应,降低了粮食进口依赖。

7、混和农业带:混和农业带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既种植粮食作物,也发展畜牧业。

这种多元化的农业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8、小麦和林牧业区:小麦和林牧业区位于西北部地区,地势较高,气候适宜,适合小麦和林牧业的发展。

这一区域的农业发展对美国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9、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干旱,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保障了美国国内肉类、乳制品等产品的供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农业概况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

本土介于北纬30490之间。

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

1994年全国总人口亿,占世界人口的%。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人。

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以上,因此农村就更显得地广人稀。

美国的务农人口在1870年占52%,1910年为32%,1994年已经下降到了2%。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长期高居世界首位。

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795美元(1967年不变价格),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4740美元。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

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

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

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美国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为18817万公顷,人均接近公顷。

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亿公顷,森林和林地亿公顷。

美国农业也有些不利的条件,如山脉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长驱直入,影响南部地区作物的生长。

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平方公里。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1.“以农立国” 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其农业部在比62年成立的时候,就在其部徽上写着,“农业是制造业和商业的基础”。

美国方面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另方面注重农业科技的作用,农业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使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2.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

1994年,美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52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

现在“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个,所占农地的面积和销售额都占有较大的比重。

但是,公司农场的基础仍然是家庭农场。

美国农业是高度商业化的农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

其粮食生产能力超过了亿吨,但由于生产过剩,政府实行限产措施(根据政府与农场主签订的合同,1995年休耕农田的总面积为1474万公顷),加上天气的影响,有的年景不足3亿吨。

3.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美国形成了些着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

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

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步促进了区域分工专业化生产,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也有力地推动了附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4.农业产销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体化在1991年,美国消费者在食品上的花费价值高达4860亿美元,而农民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只有1010亿美元。

美国的农业体系被称作“农工综合企业”(Agribusiness),在这个体系里就业的人数占全国劳动力的17%,大大高于农业本身所能吸收的劳动力。

如在食品的产销系统,就包括农业投入物的供应,农产品的收购和加工、批发、零售以及机关单位食堂等,形成了个完整的体系。

5.农产品经常出现过剩,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它的农产品约有1/5供出口之用。

美国农业产值还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但90年代初,农业出口却占总出口的9%以上。

由此可见,美国农业十分依赖于国际市场。

旦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供过于求,美国政府就会面临农产品过剩问题。

最为典型的事件发生在本世纪30年代初,当时因农产品过剩而引起了严重的农业危机,曾使农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二、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美国农业的总趋势是规模越来越大。

美国农业的生产总量巨大,些重要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大于其产量份额。

美国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其产值之比大致是半对半。

在美国的农业总产值中,1994年种植业占52%,畜牧业占48%。

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最大的农业州, 1993年的农业销售额达到亿美元,其次是得克萨斯州和衣阿华州,销售额均超过100亿美元。

表1 美国主要农产品在世界的地位表2 美国不同规模农场的收入分布表6 美国农产品的出口指数1.种植业在很长段时期,美国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从80年代初期起,其粮食产量被我国超过,从而退居为世界第二大产粮国。

1994年,美国的谷物总产量为亿万吨,人均占有量1370公斤,名列世界第一。

美国拥有巨大的粮食储备,谷物的结转库存占世界第,近年来大致接近世界库存总量的V3。

大米从%下降到%;另外,大豆从64%下降到51%。

美国种植业主要靠几个重要的种植带。

下面是几个最重要的农业种植带的情况简介。

(1)东北部和“新英格兰”的牧草和乳牛带。

这个农业带是指西弗吉尼亚以东的州,共计12个。

这个地区的特点是雨量充足,但是气温较低,土壤也欠肥沃,比较适合于青贮玉米和牧草的生长。

本地区的个优势是消费市场集中,拥有美国工业最为集中的大城市群,因此有利于奶牛业的发展。

本地区的马铃薯、苹果、葡萄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

(2)中北部玉米带。

美国农业分区中所指的“中北部”是指大湖区附近的8个州,东起俄亥俄州、密执安州,西北到明尼苏达州,西南到密苏里州。

这是美国最着名的作物生产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区,因此有“玉米带”之称。

这8个州大豆、小麦的生产在美国也占有重要地位,大豆农场占全国总数的54%。

1994年,衣阿华和伊利诺两州的玉米产量分别为4902万吨和4536万吨,占全美产量的%。

玉米生产比较重要的州还有内布拉斯加。

1975年以来,美国的玉米面积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产量增加了3/4;在这20年里,单产从每公顷5460公斤上升到8830公斤。

美国的玉米产量占全部粗粮的90%,每年产值达220亿美元。

(3)大平原小麦带。

位于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北从与加拿大接攘的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往南直到俄克拉荷马州以及得克萨斯州的北部,共9个州。

这是个海拔500米以下的高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通称“大平原”。

这个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通常占全国的70%,但近年来其比重有所下降。

北部冬季寒冷而漫长,只宜春小麦生长,北达科他州及其邻近的3个州所产的硬粒红春小麦占全部小麦产量的24%,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2%-18%。

硬粒红冬小麦主产于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北部,占全部产量的41%,其蛋白质含量在9%-14%之间。

(4)南部棉花带。

传统的棉区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得克萨斯州东部。

二次大战以后,棉花生产逐步向西发展。

这里所说的棉花带位于平原地区,主要有在北纬36以南、密西西比三角洲的5个州,集中了全国大约1/3的棉花农场,播种面积超过160万公顷,产量占全国的36%。

其中,阿肯色州还是美国最大的水稻产区,总产占全国的43%。

棉花产量最大的州是得克萨斯州,面积约145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1/3,产量占全国的27%。

美国的西南部的植棉业发展比较快,包括了以“阳光地带”着称的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的河谷地区,其产量已占全国的22%。

(5)太平洋沿岸综合农业区,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北部的华盛顿州、俄勒冈州是最主要的小麦产地,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13%。

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农业最发达的州,也是国家最大的“菜篮子”,为国家提供了51%的水果和干果`32%的蔬菜.1993年这个州的农业销售收入达亿美元,占全国的%;其种植业更为突出,占全国的%,均名列全国第。

这个州的水稻生产也很重要,产量占全国的18%;单产居美国的首位,每公顷8940公斤,比全国水平高41%。

美国粮食产量经常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除了天气之外,主要受政府的调控政策和农产品进口国的需求变化的影响。

此外,美国用于粮食生产的农田中,灌溉面积的比例很小,也是个重要的原因。

1993年美国灌溉地面积为207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

2.畜牧业美国的畜牧业是高度发达的产业,也是资金和技术密集的产业。

畜牧业的分布与种植带虽有定的关系,但并不十分明显。

美国的东北地区饲养的奶牛头数约占全国的1/3,生产的牛奶和奶制品几乎占全国的半,肉鸡生产也占重要的地位。

玉米带提供玉米、豆饼等饲料,为当地养猪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是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基地。

美国西部的“草原带”以放牧为主,可以饲养牛、羊、马等。

美国的肉牛在集约化育肥之前,通常是先在草原带放牧,“搭好架子”,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饲料粮和其他费用。

美国畜产品在世界上占有巨大的份额,从70年代末以来,牛肉直保持着22%的份额,奶类从14%上升到15%,禽肉从25%上升到27%,但是猪肉和鸡蛋的份额有所下降,分别从14%、16%下降到10%和11%。

种植业生产有波动,而畜牧业则稳定增长。

从农业生产指数看,以1979-1981年为100,1994年畜牧业生产指数为,种植业为。

但是在此期间,种植业有6年低于100,而畜牧业直在稳步上升。

美国畜牧业当前有两个显着的特点:是大力推进畜产品的出口。

畜产品的出口现已占国内消费量的10%左右,而在90年代初还不到5%。

禽类产品的出口增长幅度最大,牛肉和猪肉的出口也有增加。

二是畜牧农场规模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工业化,以降低生产成本。

特别是养猪业,专业农场的数量不断减少,而平均规模却日益扩大。

养猪专业农场进行大量的投资,但是其报酬率很高,足以抵消饲料价格上涨的费用。

3.渔业和林业美国有海岸线22680公里,有发展渔业的良好条件。

按其捕获量的商业价值来看,美国渔业居于世界第5位。

90年代初期,渔获量大致保持在接近600万吨的水平上,居世界第:位。

美国每年进口的鱼价值大约为60亿美元,为世界第2;同时,美国还出口35亿美元的鱼及鱼产品,居世界第1位。

美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国的森林面积约有亿公顷。

森林覆盖率接近30%。

但是在林产品贸易中,美国入超的年份多于出超,每年进口130亿-160亿美元,出口125亿-150亿美元。

总的说来,美国是林产品的净进口国,1993年入超接近37亿美71元。

4.农业对外贸易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1993年农业出口额为亿美元,进口额为288亿美元,顺差接近200亿美元。

在出口的农产品中,粮食及其制品总是名列前茅,但其份额逐步下降,从1981年的69%下降到现在的45%;其价值现在大致在120亿美元左右, 70年代初曾达到260亿美元之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