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佛洛依德 精神分析

这是迄今为止仍在欧美各国广为流行的一种心理治疗----学派和方法。
弗洛依德先提出了无意识理论,即提出人在不知不觉中还存在另外一种心理过程,它和意识一样,主宰着人的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
弗洛依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应。
前意识是内容,只要借助于注意,就可以进入到意识之中。
但无意识里的内容,要想进入到意识中去,就会受到抗拒,似乎有某种主动力量压制着这种观念。
为了说明这些概念,弗洛依德曾用一个客厅和它的接待室作比喻:在接待室里,有无数无意识观念争着要进入客厅,但门口的检查者只允许那些“善良者”进入。
一旦走进了客厅,就等于进入了“前意识”,它们就可以得到“自我”的注意。
那些被检查者拒之门外的无意识观念,经过乔装打扮,或则在入睡的条件下进入梦境,或则在心理异常的情况下,以异常的力量压倒检查者强制闯入意识之中。
弗洛依德还提出了一种“里比多(Libido)”,理论,他把从婴儿、幼儿到成年的性本能分为不同的阶段。
他认为,在早期,人的性欲尚未直接与生殖机能相关联,而是通过身体的一定的催情部位来得到满足。
例如,婴儿的早期性欲主要集中于口部,从吸吮中获得满足,称为“口唇期”。
以后,感觉到了排泄器官的刺激作用,常在排泄时感到快感,这种性欲集中于肛门的现象称为“肛欲期”。
幼儿逐渐认识到两性的差异,称之为“崇拜性器期”。
成年后,性器官发育成熟,称为“生殖期”。
在青少年时期,还有一个“潜伏期”。
上述每一阶段都不同的特点,而每当性欲固定在某一催情部位(口唇、肛门、生殖器等)时,就会出现各种心理异常。
弗洛依德将人的人格结构分为“它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它我”位于无意识的最深层,是行为动力的源泉;“自我”存在于意识之中,它以社会所容许的方式,指导自己的行为,以满足“它我”的需要;“超我”是最高级的部分,它可以改变“它我”的冲动,使“自我”的作用符合良心与理想、道德、法律等的要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读后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读后感读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我就感觉像是在探索人类内心深处的神秘迷宫,而弗洛伊德呢,就像是那个手持蜡烛,在前面带路的怪咖探险家。
首先得说说他的意识层次理论,这就像是把人的大脑比作一座冰山。
意识呢,只是冰山露在水面上的那一小角,这部分我们平常都能觉察到,就像我们知道自己现在在想什么,要去做什么。
而潜意识就像是藏在水面下那巨大无比的部分,这里面装满了各种被压抑的欲望、记忆和情感,就像一个装满宝藏(也可能是小怪兽)的大仓库。
前意识则像是个看门人,在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晃悠,有些东西经过它的允许就能从潜意识跑到意识层面,比如说有时候我们突然“灵光一闪”,那可能就是前意识放行了某个原本在潜意识里的想法。
这个理论让我觉得自己好像都不了解自己了,原来我的内心深处还有这么多被隐藏起来的小秘密,我还以为自己是个透明人呢。
再说说他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就像是个任性的小婴儿,遵循着快乐原则,只想着怎么让自己舒服,想干嘛就干嘛,才不管什么道德和规矩呢。
就像我有时候特别想吃甜食,那种冲动简直就是本我在大喊:“给我糖,现在就要!”自我就比较像个成年人了,遵循现实原则,在本我和外界之间调和。
它得考虑,我要是吃太多糖会不会长胖啊,会不会得糖尿病啊,所以它会控制本我的冲动,告诉它:“兄弟,悠着点,咱得现实点。
”超我呢,就像是个严厉的道德导师,遵循着至善原则,整天在那念叨着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如果我偷吃了别人的糖,超我就会出来谴责我:“你怎么能这样呢?这是不道德的!”这三个人格结构在我脑袋里整天打架,有时候本我赢了,我就放纵一下;有时候超我占上风,我就规规矩矩的;而自我就在中间努力维持着平衡,可真不容易啊。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也特别有趣。
他把人的性心理发展分成好几个阶段,从口唇期、肛门期到性器期等等。
刚开始看到口唇期的时候,我还觉得有点搞笑,说婴儿通过吸吮、咬东西来获得快感,这也太奇怪了吧。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介绍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介绍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理论对心理学、精神病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探索潜意识来揭示个体内心深处的冲突和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我们意识不到的思想、欲望和记忆。
这些潜意识内容对我们的行为和情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往往被我们自己所忽视。
精神分析的目标就是通过深入挖掘潜意识,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解决心理问题。
精神分析理论中,弗洛伊德提出了几个重要的概念。
是“性欲”,他认为性欲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包括对性的渴望和对权力的追求。
他提出了“自我、本我和超我”的概念,分别代表个体的本能力量、自我意识和道德约束。
这三个力量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情绪。
弗洛伊德还提出了“防御机制”的概念,即个体在面对内心冲突和焦虑时,采取的一些心理策略来保护自己。
这些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否认等,它们帮助我们避免面对痛苦和不安。
精神分析理论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理解人类行为和内心世界的工具。
通过探索潜意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动机,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然而,精神分析也有其局限性,它主要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而忽视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为心理学领域带来了重要的突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内心世界。
然而,我们也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断探索和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介绍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理论对心理学、精神病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探索潜意识来揭示个体内心深处的冲突和问题。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我们意识不到的思想、欲望和记忆。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梦是‘皇家路德斯’的门,我们通过这扇门移民到人类精神的土地上。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是当代心理学领域最著名的研究者之一。
他是精神分析领域的奠基人,他对梦、情感、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论和方法,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包括他的精神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性格分析理论等内容。
一、精神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分为三个层次: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
其中,意识层是人们可以自觉和理性体验到的部分,包括个体的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潜意识层是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中不易控制、没有意识的一部分,黑暗的心理区域,包含着经验、欲望等力量,不断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无意识层则是在潜意识之下的最深层次,包括思想、冲动、欲望等,是个体感到不舒服的潜在原因,通常出现于睡眠、意外等特殊情况下。
弗洛伊德通过对精神结构理论的探讨,深入挖掘了个体内深层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力量,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我。
二、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了“口腔、肛门、生殖器”三个阶段的人格发展理论。
在这一理论中,人们的人格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口腔阶段、肛门阶段、生殖器阶段。
每个阶段有自己的重点和问题,如口腔阶段注重嘴唇、舌头和口腔等部位,表现为口红、口香糖等;肛门阶段注重大便和肛门控制,表现为报复和控制等;而生殖器阶段则是成熟和稳定的阶段,其中爱和性是优势。
三、性格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性格是由三个要素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一部分能量,它是个体特有的,同时它也包括了个体存在的本能需求、冲动等;自我是一个判断、规划和指导的部分,是本我与外界互动时,提供制约和调整的功能;超我则主要由个体内部的道德、规范等构成,它是个体的道德监管者,对于个体的言行行为具有约束力。
最后,弗洛伊德还提出了很多有关性格的理论。
他认为人类有两种本能:爱和死亡,人的性格和行为是通过这两个本能的相互作用来塑造的,即求生残留和性的冲动。
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5篇范例)

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5篇范例)第一篇: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精神分析导论讲演》[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周泉严泽胜赵强海译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0,10图书馆编号:213654856 弗洛伊德简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读后感我所读的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著的《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这本书是弗洛伊德所做的演讲,正如序言所讲:“这一卷是我在1915-1916年和1916-1917年两个冬季学期给不同性别的医生和一般听众所进行讲演(在大学里)的忠实再版。
”能使人们了解精神分析或是能引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和重视精神分析的价值。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动作倒错,介绍了日常生活发生的一些口误、笔误、误听、遗忘等,为什么会发生动作倒错,这些动作倒错背后隐藏着什么呢?第二部分,梦,众所周知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独创建树,并对梦的解析过程中形成了弗洛伊德的重要理论,在这一部分讲了梦的价值,形成原因,以及所反映的东西。
第三部分,神经症通论,这部分就是弗洛伊德的重大理论成果,在这个过程可以了解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并对精神分析有一颗自己的轮廓和看法,并从中学到许多,自己的思维感触良多。
下面详细的介绍每一部分的内容,以及我看过的感受和看法。
第一部分、动作倒错起先我对这本书并不感兴趣,第一感觉枯燥,没有来的有些抵触,再者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力比多”的成分居多。
但在看的过程,开始有了兴趣,它并不是纯理论性的东西。
在里面穿插了许多例子,有助于理解和揣摩,并根据其中的例子反映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动作倒错现象,并对其现象的实质的了解。
人格心理学09:经典精神分析

义、顽面的问题 ❖ 主要防御机制—压抑 ❖ 男性化-女性化;主动-被动;滥交、同性恋、
性变态
生殖性格(Genital Character)
❖ 爱与工作的能力 ❖ 主要防御机制—升华
无意识
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深层部分,不曾在意识 中出现的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 动。
主要成分: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 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 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 种欲望和感情。
无意识
特点: (1)无矛盾性 (2)无时间性 (3)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 (4)非现实性 (5)能量大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一)地志模型(意识层次论、脑解剖模型, the topographic model) 意识 前意识 无意识(潜意识)
意识
意识:人格结构的表层部分,是人能随意想到、 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特点: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前意识
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 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 观经验所组成。 特点:前意识是虽然此时此刻不能意识到,但可以 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或在没有干扰时可以回忆起 来的经验。 功能:检查作用 与意识有区别,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否认:自我不相信、不承认对自己不利的、带 来痛苦的现实情况。
思考问题
防御的心理功能是什么? 了解防御对于了解人性、了解自我有什么作用? 你常用的防御机制是什么? 你的防御机制哪些是建设性的,哪些带来了不
好的后果?
(五)人格发展(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
口唇期(0—18个月) 肛门期(18—36个月) 性器期(2.5岁—5、6岁) 潜伏期(5、6岁—12岁) 青春期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学术语
01 潜意识理论
目录
02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03 人格结构理论
04 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05 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
经典精神分析(classic psycholoanalysis)理论是弗洛伊德在长期治疗癔症与神经症病人的过程中形成 的一系列对心理功能、心理发展及异常心理的概念与设想。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的 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虽然正常人普遍应用防御机制,但是如果使用过头,会引起强迫性的、 重复性的,甚至是神经症性的行为。当自我功能降低,防御机制上升到意识层面就可能表现为病理性的。
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发展是由两种本能的内驱力(drive)推动的。一类是生的本能(包括性本 能),弗洛伊德用力比多(libido)一词来表示性本能的心理力量;另一类是死的本能,或称为攻击驱力。弗洛 伊德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在本能内驱力的推动下,各个发展阶段将经历不同的心理冲突并形成心理结 构及其特征。如果性心理发展停留在某个阶段或由于遇到挫折从高级阶段倒退到低级阶段,就可能造成心理和行 为的异常。童年时期的未解决的情结、冲突或创伤,在成年期会重新活跃起来,对诱发神经症、精神病及心身疾 病有重要作用。
人格结构理论
精神分析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模式,这个结构模式包括三个功能上相关的部分, 分别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目的是把功能相关的心理内容与过程组织在一起。
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被感觉到的、不愉快的情绪状态并伴有迫近危险的生理反应。引起焦虑的危险信号可能 来自体内或体外,但更多的是来自本我,即内驱力。弗洛伊德认为虽然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均包含在焦虑中, 但只有自我能产生或感到焦虑,自我是焦虑情绪的发源地。弗洛伊德断言,焦虑是心理疾病的主要问题。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本我自我超我、冰山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本我自我超我、冰山理论...1923年弗洛依德建立起了精神分析更为正式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所定义,它们代表了人类心理功能的不同侧面。
1、本我:依据理论,本我代表所有驱力能量的来源。
个人心理功能的能量根源于生与死的本能,或者是性和侵犯性本能,这些本能是本我的一部分。
在发挥其功能时,本我寻求解除兴奋和紧张以及释放能量。
它依据快乐原则来运作,即追求快乐和回避痛苦。
依据这样的运作方式,本我寻求立即的完全的释放。
它具有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的品质:当想要得到时,就要得到想要得到的。
本我不能忍受任何挫折,没有任何顾忌忆。
它不顾任何现实并且能够通过行动或通过想象已经得到想要得到的来获得满足——满足幻想与实际的满足一样的好。
本我是没有理性、逻辑、价值观、道德感和伦理信条的。
总而言之,本我是过分的,冲动的,盲目的,非理性的,非社会化的,自私的,并且是纵情享乐的。
本我追求愉悦,超我追求完美,本我论据快乐原则进行运作,2、自我:按照弗洛伊德的陈述,所谓自我,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本我,则是原始欲望自然表现;而超我,则是社会行为准则及形成的禁忌。
自我则追求现实。
自我的功能就是论据现实来表达和满足本我的愿望与超我的要求。
自我则依据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运作——本能的满足被延迟直到适当的时机,以使多数愉悦包含最小限度的痛苦和否定性的结果。
依据现实原则,来自本我的能量可能被阻碍,转移,或者是慢慢地释放,这都得依现实的要求和良知而定。
这样的运作方式与快乐原则并不矛盾,而只是代表了满足的暂时中断。
用乔治.伯纳.肖的话来说,自我的发挥其功能时要“能够选择最大利益的路线而不是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去”。
自我能够把愿望从幻想中分离出来,能够忍受紧张和妥协,并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相应地发展出知觉和认知的技巧,知觉更多的事物和思考更为复杂问题的能力。
例如,人们能够从未来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且考虑从长远来看什么是最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廊—门厅—暗室 6
超我:
1.代表良心、伦理道德、社会准则、自我理想等; 2.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3.至善原则。
自我:
1.理性和机智; 2.本我、超我和现实世界的协调者; 3.现实原则。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
本我与自我的关 系:本我是马, 自我是马车夫。
自我像一下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 夹缝里:现实环境、超我、本我,努力调 节三者之间的冲突,因此自我永远是永远 的矛盾产物。
人格动力
生本能:具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 。与生的本能相联系的一切心理能量称为力比 多
死的本能:指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
人格发展阶段
1.口唇期:口腔部分是能够引起他快乐的主要 部分。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靠吸吮获得口 腔的满足感。第二阶段他开始用啃咬来获得满 足感。
2.肛门期:肛门冲泄型:肮脏浪费奢侈,肛门 堆积型极端,整洁节俭。
弗洛伊德冰山假说
人格,如一座漂浮于海洋中的 冰山,水面上下比例为1:9, 本我完全位于底部,是无意识 部分;自我和超我的大部分也 位于水面以下,是前意识;露 出水面的是有意识部分,只占 到整个人格的十分之一,大部 分是自我,还有一部分是超我。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
本我:
1.最原始的本能、冲动、欲望,如安全、饥饿、性欲等; 2.永远是无意识的; 3. 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一切本能的驱动力; 4.快乐原则。
3
无意识(或潜意识 )
指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但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影 响极大。其特点为无矛盾性、无时间性、无是非性、非 现实性和最具活力和能量。
1、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 到。其中包含一些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者个人生活准 则的原始欲望;早期被压抑的愿望,被压抑的童年经历与 事件;来自种族遗传经验。
1.凝缩 2.移置 3.象征 4.润饰
凝缩
凝缩:指显梦的内容比梦的隐意简单,好象显梦是隐梦的一个微
缩版本。梦的隐意非常细致具体,显梦则是概括而精练。即把隐梦 中几种共同成分结合成一样东西,以象征性的东西表现出来。
如1.弗洛伊德梦到“写了一本关于植物学的书”:园丁、医生和 他美丽的夫人,名叫Flora的患者,和他夫人所爱的花;2.“数人合 为一人”:将A的相貌、B的衣服、C的职业、D的性格、E的爱好, 统统汇集到一个人身上。在梦中也将许多事情压缩,比如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语言等等。在梦的工作中,各个部分经过压缩合 成之后就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非常晦涩难懂的印象。
移置
移置:被压抑的愿望变成显梦后不以本来面目出现, 而以相反的面貌出现,或本来是极重要的,在显梦 中以不重要的成分出现。有时,对某人某事的看法 会被转移到别的人或事上。目的是为了躲过心理检 查。
如:一个对憎恨丈夫的女人,反而梦见和丈夫十 分亲密;一个为父母关系很焦虑的人,可能梦到一 只母羊。
象征
2020/9/9
15
显梦和隐梦
显梦:显梦是指说出来的未经分析的梦。(假面具、。(真面目、谜底) 怎样分析梦呢?由显梦探索隐梦,让被试醒来后
讲述梦境,根据自由联想寻求梦的隐藏含义--这就是 梦的解析。(寻找无意中的有意,有意中的无意)
梦的工作
隐梦变为显梦的过程---梦的工作。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有四个基本过程:
2、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 着。
3、潜意识会在检查功能弱的情况,如梦中浮现并获得 满足;也会通过口误、笔误、一些神经症症状等表现。
4
无意识存在的证据
催眠 梦 日常生活中错误的行为(笔误、口误、错事) 灵感和直觉 某些心身疾病 神经症
5
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
三者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 冰山理论:意识、前意识(检查者,在本能朝向意识
象征:把隐梦中被压抑的欲望、冲动化作视觉形象 表现出来。
如:一个妇女梦见被马践踏,实际上是她内心 深处顺从了男性要求;血液、鱼、蛇、刀、飞翔、 公共汽车。。。。。。
人格发展阶段
3.性器期:俄底浦斯情结和奥列屈拉情结 4.潜伏期:学习 5.两性期:对异性产生兴趣。
研究主题 一:梦心理学 二:自我防御机制 三:焦虑
一:梦心理学
关于梦的几个观点:
1.睡眠不好的人才做梦; 2.梦毫无意义; 3.梦可以预示未来。(梦见饮酒,主疾病;梦风起风, 钱财两空;梦见拣手帕,要生贵子。。。) 4.梦是潜意识的语言,它是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冲动 和欲望的满足。 5.释梦的目的在于发现潜意识,通过释梦了解自我, 帮助我们分析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找到症结所在, 从而解决和调整,达到维持心理健康 的目的。
优选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基本理论
(一)人格结构理论 (二)人格动力理论 (三)人格发展阶段
1、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潜意识理论)
意识:
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心理部分。由个人当前觉知到的心理内 容组成。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前意识:
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存储近期经历的内容,处于注意 范围之外的意识成分。很容易进入注意,所包含的内容可以 回到意识中去,是我们加以注意就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主 要作用是检查。
2020/9/9
14
释梦
弗洛伊德认为释梦是“通往了解无意识状态的成功之路。 "梦是欲望的满足,梦代表着被压抑的欲望和冲动的虚假的满 足。梦有三个来源:一是感觉刺激,二是发梦者在清醒时的 所思所想,三是本我的冲动。
人在觉醒的时候,由于"看守人"的严格检查,潜意识中 的欲望,无法绕过抵抗。人在睡眠的时候,由于"看守人"的 检查松懈,潜意识的欲望,乘机绕过抵抗,并以化装的方式, 闯入意识而成梦,所以,梦的内容并不是被压抑欲望的本来 面目,必须通过分析和解释,才能寻到真正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