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序及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工序及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主要工序及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1、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

⑴主轴线的测设

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定出主轴线位置并进行校正,并在每条主轴线上埋设标桩,对于主要轴线,控制桩应按永久性固定桩埋设并采取有效保护技术措施,轴线桩定出来以后,应作闭合检查,并提交业主、监理审查。

垫层打好后,用经纬仪把轴线准确投测到基底上去,保证投测误差在±5mm以内,再用钢尺分出基础边线,并用墨线弹出,用红油漆标出轴线位置。工程施工到±0.00m以上时,应把主轴线投到墙柱上用墨线和红三角标志出来以便使用。

在进行各层结构施工时,先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二层结构板面上,作为以上各层的控制依据。然后使用前述方法控制好各层的平面轴线,控制好竖向标高和垂直度,并作标志保护好。作闭合检查确保准确无误。主体结构每完成一层都应把主轴线测设在柱墙上,用墨线弹出和用红三角标志出来,以便经常检查闭合。

⑵水准测量

现场水准点应布设成闭合环线,测量精度采用Ⅱ级水准测量。水准点应埋设于通视良好、稳固、不被破坏、便于使用的地方。坑底标高用水平仪引测到坑底控制桩上作为坑底的整体控制。但坑底控制桩容易受到破坏,必须经常检查、核对。基础可用水准仪直接施测。当主体施工到标准层后,应把标高引测到主体的墙柱上,并作标志。标准层以上的标高则采用钢尺沿外墙、柱边向上引测到施工层,然后架设水准仪,校核由下层楼面传来的各水准点(标高),抄平施工层标高,将标高控制在±3mm以内。

⑶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的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3个,以组成水准网,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100m,以保证观测的精度,应设在不受振动、无积水、无松软土、通视良好、不会受到破坏的安全地点。建筑物周围每隔20~30m设一点,房角、纵横墙连接处、变形缝两边均应设置观测点。具体设置位置应与设计方、业主和监理洽商确定。

⑷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方法

用钢凿在柱子±0.00标高上10~15cm处凿洞(或施工时预留孔洞),将直径≥20mm以上的钢筋制成弯钩形,平向插入洞内,再以1:2水泥砂浆填实。观测点埋设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

⑸沉降观测时间要求

主体施工时,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施工中,较大荷载增加前后,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和暴雨后,应增加观测次数。交工验收后,向业主移交沉降观测报告、基准点、沉降观测点,由其委托具有测量资质的单位进行竣工后的观测工作;竣工后,第一年观测5次,第二年观测3次,以后每年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2、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由于基础原始土软弱,无法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按设计要求做水泥搅拌桩基础。

施工程序:

2.1 水泥搅拌桩:测量放线→机械成孔→灌注水泥

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工艺流程图

2.2、基础放样

本工程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测量小组,负责现场的施工测量、放线工作,所用测量仪器均经过检定。依据基础平面图、规划红线控制点。由施工测量小组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测量放线方案,用经纬仪结合图中尺寸进行放线定位,认真填写测量放线记录,并对重要部位进行复核。

轴线控制点埋设标志,且控制建筑物总体尺寸的四条轴线交汇点用混凝土固定木桩30cm深。

用水准仪将高程引至轴线控制点。

对桩位采用钢筋定位作为标志,深度不小于300mm。

绘制测量复核签证单,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主轴线控制网允许偏差小于20mm。

2.3基础土方开挖

基础土方(清桩头)采用人工开挖,开挖程序:放线→测量标高→整平→验槽→回填石子→浇筑垫层砼

基础:测量放线→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基础混凝土。

⑴、放线前应根据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水文等情况确定开挖边坡坡度。基坑开挖宽度还应考虑每边模板安拆工作面。

⑵、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每层0.3m左右,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

⑶、弃土应及时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在基坑(槽)边缘上侧临时堆放土或堆放材料,应与基坑边缘保持1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边缘的稳定。避免在已完基础一侧过高堆土。

⑷、基坑挖完后应进行验槽,作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2.4、基础砼浇筑

基坑清理后应立即进行验槽,办理隐蔽手续后进行砼垫层浇筑。垫层砼用平板振捣器振实,木抹子压平、拍实。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划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

2.5、基础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前必须将基础的轴线,边线,柱子边线投放在基底上,方便模板安装及柱子插筋的安装及校核,基础的高度,几何尺寸以及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采用木模板,用钢管扣件支撑加固稳定,模板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并能可靠地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

2.6、钢筋采用集中配制,实地绑扎安装的办法。上下部垂直钢筋应绑扎牢,并注意将钢筋弯钩朝上。连接柱的插筋,下端要用90°弯钩与基础钢筋绑牢,安

轴线位置校核后用方木架成井字形,将插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底部钢筋网片应用与砼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

2.7、基础砼浇筑

⑴、在砼浇筑前,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模板应浇水加以润湿。

⑵、浇筑柱下基础时,应特别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在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5~10cm厚的砼,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对称浇筑。

⑶、基础砼宜连续浇筑完成。砼浇筑完毕,外露表面应覆盖浇水养护。

2.8、回填土

回填土的土质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含水率适宜,清除有机杂物;回填土分层夯实回填,每层上虚铺厚度不大于300mm。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用打夯机夯实。局部地方用人工夯实。

3、上部主体模板施工

模板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能够可靠地承受砼重和侧压力。本工程所有结构施工均采用木模板拼装,其幅面大、重量轻、刚度大、耐水耐碱性好、板面光滑、模数标准化、安拆快捷、浇筑的砼表面达到清水效果。

框架柱、支撑及加固采用扣件式钢管。梁、板支撑体系采用早拆碗扣式脚手架支承体系,框架柱模板外采用钢管箍加固牢靠。施工前,施工人员仔细研究图纸,依据图纸的设计尺寸做好柱、梁、板的模板拼装大样,并把轴线、模板安装控制边线引至主楼面上。

柱子模板

⑴、工艺流程:放轴线,弹柱子位置线→设置定位基准标高→安装柱模板→安装支撑杆件→柱群整体固定→全面检查校正。钢管箍间距不得大于600mm大截面暗柱、端柱。采用对拉件,间距600mm,呈“十”字形交叉对拉,对拉件穿过模板和钢管柱箍用扣件固定。所有支撑斜杆和碗扣式支撑立杆连接固定,在支模时应特别强调和检查螺栓对拉要求。

⑵、梁、板模板

工艺流程:放线→搭设支撑架→安装梁底模→安装梁一侧模板→安装楼板模→安装绑扎梁筋→安装另一侧模板→检查校正梁底模采用50mm厚木板配制,小口刨光,接缝拼接严密,且用塑料胶带粘贴封严。现浇板位置以1500×1500排列,两端离墙处在200~500范围内调整。主楞为50×100木枋,间距1.2m,次楞为50厚木板,间距为250mm,横杆按三步架排列。当梁、板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按全跨长度的3‰起拱。

⑶、模板的拆除

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面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底模:跨度小于8m者,砼强度达到75%后拆除,跨度大于8m者,砼强度达100%方可拆除,悬挑板待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

柱子模:柱子模板一般在砼浇筑3天后拆除;拆除后应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4、上部主体钢筋施工

⑴、工艺流程

柱子钢筋绑扎:搭接(焊接)竖向受力筋→套柱箍筋→画柱箍间距线→绑箍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