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合集下载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大B.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的两倍C.c物质的密度是2.0×103kg/m3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2.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铁块温度由20℃升高到70℃,温度升高了,但质量没变B.把一铅块压成铜片,形状变了,质量也变了C.一块冰溶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也变了D.一根铝棒从赤道带到北极,由于位置变了,质量也变了3.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g。

她记录下的木块质量是38.4g,整理器材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A.33.2g B.31.6g C.43.2g D.35.8g4.小华在实验室里测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B.石块的质量是50.2gC.石块的体积是20m3D.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5.利用图象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时间图象B.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C.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物距u图象D.同种物质质量—体积图象6.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以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在0~4℃范围内,水具有温度升高收缩温度降低膨胀的性质B.温度等于4℃时,同体积水的质量最大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E处的温度分别为0℃、1℃、2℃、3℃、4℃D.湖水的温度只要达到0℃,就会凝固成冰7.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A.40g B.400g C.4kg D.4000mg8.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则一间15m2卧室内的空气质量与下面哪个物体的质量最接近()A.一头大象B.一个成年人C.一只大公鸡D.一个大苹果9.下列实例中运用科学方法是“换元法”的是()A.研究光的传播引入光线B.找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点C.类比速度学习密度概念D.利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0.关于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最为合理的是()A.一部华为5G手机的质量约1kg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mC.初三学生百米平均成绩约为8sD.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103kg/m311.下列估测,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面前这份物理试卷的质量约200g B.一根新铅笔的长约16cmC.洗澡水的温度约80℃D.中学生的脉搏一秒大约跳70次12.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烧杯中某种液体的密度。

最新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最新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1)过程步骤 ①A 将m 、V 代入公式中,算出盐水的密度ρ;B 将玻璃杯里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 =30cm 3;C 在玻璃杯中盛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 1(如下图);D 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 2=50.4g ;E 根据m 1、m 2算出中盐水的质量m ;以上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方法 ②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然后求密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法。

数据表格 m 1/g m 2/g m V ρ/(3kg m -)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2)测量平均速度器材 斜面、垫木、金属片、小车、刻度尺和______过程数据 ①保持斜面的坡度不变,分别测出小车通过全程AB 段和上半程AC 段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然后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数据如下:结论 ②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时,速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问题讨论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因不便于测量时间,因此斜面应保持较______的坡度。

【答案】CBDEA 间接测量法 74.4g 50.4g 24g 30cm 3 330.810kg/m ⨯ 停表 0.8 变大 小(或缓)【解析】【分析】【详解】(1)[1]要测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和体积,需首先测出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然后将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和剩余盐水和玻璃杯的质量,求得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盐水的密度,故顺序为CBDEA 。

[2]用天平和量筒组合起来使用来测量物质的密度,运用了间接测量法。

[3]由图可知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50g+20g+4.4g=74.4g[4]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 2=50.4g[5]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 m 1- m 2=74.4g-50.4g=24g[6]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0cm 3[7]则盐水的密度333324g 0.8g/cm 0.810kg/m 30cmm V ρ====⨯ (2)[8]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需要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所以我们还需停表。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D.将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2.关于密度的公式mV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密度就越大B.由公式mVρ=可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决定于物质的类别D.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3.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米(m)B.摄氏度(℃)C.千克(kg)D.千克/米3(kg/m3)4.如图是一种在喜庆场合使用的礼炮。

使用礼炮时,旋转底部的钢瓶。

钢瓶被打开后,其内部的高压空气迅速膨胀,将筒内礼花喷向空中,营造喜庆氛围。

在使用礼炮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钢瓶内的高压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少B.钢瓶内高压空气的内能全部转化为礼花的机械能C.钢瓶内的高压空气在膨胀过程中,气体密度变小D.礼花在空中绽放过程中,礼花的机械能减小5.下列关于密度说法正确的是()A.一瓶矿泉水喝掉半瓶后,剩下的半瓶水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C.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当物质的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某种物质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6.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分别为实心铝球、实心铁球、实心铅球和空心铅球。

若已知ρ铝=2.7×103kg/m3,ρ铁=7.8×103kg/m3,ρ铅=11.3×103kg/m3。

在这四个球中任取一个测其质量为117克,体积为15cm3,那么它可能是()A .①号球B .②号球C .③号球D .④号球7.A 、B 、C 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内,盛有质量相同但体积不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如图所示,则比较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是( )A .甲最大B .丙最大C .乙最大D .一样大8.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A .1cm 、5.50cmB .1cm 、8.30cmC .1mm 、8.30cmD .1mm 、2.80cm9.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丽同学在“测量鸡蛋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在天平托盘中分别放入不吸水的纸,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的情形如图(甲)所示。

要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接着将鸡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复平衡,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鸡蛋的质量为______g;(2)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鸡蛋无法放入,小丽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把量筒放在水溢水口下方,将鸡蛋慢慢放入水杯中,鸡蛋最终沉入水底,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示数如图(丙)所示。

在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_____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鸡蛋的体积为______cm3;(3)被测鸡蛋的密度为______g/cm3;(4)若小丽用上述方法先测出鸡蛋的体积V,再取出溢水杯中的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称出它的质量为m,然后利用ρ=mV计算出鸡蛋的密度。

用种方法测得鸡蛋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答案】水平右42相平40 1.05偏大【解析】【分析】【详解】(1)[1][2]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左盘较重,应当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平衡。

[3]图乙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鸡蛋的质量20g+20g+2g42gm==(2)[4][5]如图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2cm3,量筒读数,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底部相平,由图丙所示量筒可知,鸡蛋排开水的体积340cm V 排=因为鸡蛋沉底,所以鸡蛋的体积340cm V V 排==(3)[6]鸡蛋的密度3342g ==1.05g/cm 40cm m V ρ= (4)[7]若先测出鸡蛋的体积V ,再用天平测其质量,这样鸡蛋上会沾有水,使得鸡蛋质量的测量值偏大,由密度公式m Vρ=可知,密度的测量值偏大。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有答案解析)(1)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有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小强想完成更多实验课题,现在他选用了天平、量简和水,选择了这样一些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小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其中③、⑤总质量不超过天平量程)。

你认为他最多能够完成()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2.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装1kg的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B.铁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一定比铝大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D.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42℃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kg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 D.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5cm 4.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生跑200m所需的时间约为10sB.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dmC.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9℃D.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5.下列物体的质量约为50kg的是()A.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B.一瓶矿泉水C.一辆小汽车D.一名初中学生6.不漏气的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体积会增大,则球内的气体()A.质量不变,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质量增加,密度不变D.质量减小,密度不变7.某学习小组的同学选取甲、乙、丙三种合金材料进行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三种材料的m-V图,从图中可以看出()A.乙合金材料的密度是2.5×103kg/m3B.乙合金的密度是甲合金密度的2倍C.取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材料制作的实心元件体积之比为1:2:4D.用三种合金制作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实心元件,丙材料制作的元件质量最大8.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融化为水后()A.体积不变B.密度不变C.质量不变D.质量变大9.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1:4B.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之比是4:1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4D.体积为5cm3的甲物质,质量为10g 10.如图所示,我国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全碳气凝胶”,其密度仅为0.16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6kg/m3的物理意义是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B.该材料的密度会随着质量的增大而增大C.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D.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11.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 .⑤①②④③⑥B .①②③④⑥C .①②④③⑤⑥D .⑤①②③⑥12.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支新2B 铅笔的长度约为18mm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 .让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D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据图象分析,密度ρ甲______(选填“小于”、“等于”、“大于”)ρ乙;质量为1.8kg 乙物质的体积为______m 3。

最新八年级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最新八年级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剩下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9g ,则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g ,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kg/m 3;(3)在将酱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和烧杯壁上都沾上了部分酱油,量筒壁沾上了部分酱油导致测量的酱油的密度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烧杯壁沾上了部分酱油导致测量的酱油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答案】零刻度线 左 33 1.1×103 偏大 不受影响 【解析】 【分析】 【详解】(1)[1][2]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进行如下调节:天平放于水平台上,游码归零,然后通过平衡螺母调节天平横梁的平衡,平衡螺母调节的方向必与指针偏转方向相反。

本题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侧调节直至横梁平衡。

(2)[3]天平标尺上1g 分为5小格,即该天平的分度值为0.2g 。

根据图甲读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总砝码游码50g 10g 2g 62g m m m =+=++=已知剩下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9g ,则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酱油总剩62g 29g 33g m m m =-=-=[4]图乙量筒中显示倒出的酱油的体积为30mL ,则酱油的密度为ρ====⨯33333g 1.1g cm 1.110kg m 30mLm V (3)[5][6]计算密度时是以转移到量筒中的酱油为研究对象的,在转移过程中酱油质量不变。

量筒壁沾上了部分酱油,导致应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变小,故测量出的密度值变大;而转移时粘在烧杯壁上的酱油已经包含在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中,对转移的酱油的质量和体积没有影响,故对酱油密度的测量不会产生影响。

【精选】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精选】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A.控制变量法B.等量替代法C.类比法
【答案】 标记位置A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在甲图中,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是
故选C。
3.学校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茶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的_____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甲所示,错误之处是_____;
(3)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调节好天平,他们称得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一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得剩余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茶油的体积是_____cm3,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_____g,茶油的密度是_____g/cm3。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学习了密度知识以后,小明和小华用如下实验测盐水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移动;
(2)他们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4.4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g,盐水的密度为_____kg/m3,他们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会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当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会有液体沾在烧杯壁上,而倒不干净,因此所测的体积会偏小,根据公式 得,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3)[5][6]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用天平也能测量出盐水的密度: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则水的质量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检测(包含答案解析)(4)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检测(包含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是( )A .图甲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 .图乙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示数是17.4gC .图丙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340cmD .利用图中信息,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31.7210kg /m2.甲、乙两物体,其质量m 甲、m 乙之比为2∶3,体积V 甲、V 乙之比为4∶3。

则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 A .1∶2B .2∶1C .8∶9D .9∶83.在南美洲有一种“迷你”小西瓜,它和壹元硬币的对比图如图所示,关于这种小西瓜小明对其进行了估测,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长度约为10cmB .体积约为2dm 3C .质量约为5gD .密度约为1kg/m 34.如图所示是李洋同学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5.学习完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满足实验需求)和水完成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够完成的是(已知金、铜的密度)()A.辨别金项链的真伪B.测定一卷铜导线的长度C.鉴定小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D.粗略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6.“今日翼城”的公众号中设置了“安全365”栏目,进行安全科普。

如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这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A.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B.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C.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D.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7.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B.a物质的密度比b物质的大C.b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2倍D.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8.“力拔山兮气盖世”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真实写照。

这段历史故事已被搬上银屏,为了让演员能够很轻松的举起大鼎(如图),最适合制作剧中大鼎道具的材料是()A.石头B.泡沫塑料C.铜D.棉花9.将酒精从水与酒精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它们的()A.体积不同B.熔点不同C.沸点不同D.密度不同10.如图所示,小军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甲是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的情形,乙是天平调平后测量石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情形,丙是测量石块体积的情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将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小杯子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杯子的质量为20g ,则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为_____g ,然后将小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 3,由此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kg/m 3.(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答案】右 16.4 20 0.82×103kg/m 3; 大 杯子内壁上有少量的残留液体,测得的体积偏小【解析】【分析】根据题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可知,本题考查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运用天平、量筒的使用规则,及密度公式分别进行判断和计算.【详解】(1)图甲中指针向左偏,应把平衡螺母向右调,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图乙中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总=20g+10g+5g+1.4g =36.4g ,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m =m 总﹣m 杯=36.4g ﹣20g =16.4g ;图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20mL =20cm 3,液体的密度:333316.4g 0.82g/cm 0.8210kg/m 20cmm V ρ====⨯; (3)将小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时,杯子内壁上有少量的残留液体,测得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m V ρ=可知,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2.小明测一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在调节天平时,他先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台面上,再将游码移至“0”刻度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小明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由于石块比较大,无法直接放入量筒测量体积,故他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①往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②将石块浸没入烧杯,稳走后在水面位置作标记;③取出石块;④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回升到标记处时;倒水前后量简液面分别如图丁所示,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mL ;(3)根据以上步骤,可以测得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kg/m 3;若此石块会吸水,则所测得的密度值会_____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水平 右 28.6 10 32.8610 偏大【解析】【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①放: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②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③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

【详解】(1)[1]天平在使用时应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否则会造成测量误差。

[2]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说明左盘偏重,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2)[3]由图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石块的质量m =20g +5g +3.6g =28.6g[4]由丙图知水面上升的体积即为小石块的体积,再由丁图可以读出小石块的体积,因为丁图中量筒的分度值为0.2ml,所以小石块的体积 mL-60mL 10mL V =70=石(3)[5]由密度公式3328.6g g mL 2.8610kg m 10mLm V ρ===2.86=⨯ [6]由实验步骤知,石块质量的测量准确,在利用排水法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时,由石块本身吸水,会使得所测体积偏小,由密度公式m V ρ=可知用上面方法测得的密度值会偏大。

【点睛】此题为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对于天平的使用、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密度的计算以及造成误差的分析,分析误差主要是分析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是否有问题。

3.小明测一块小石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___ 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平衡;(2)如图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g ;(3)将小石块放入盛有50m1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___kg/m 2;(4)若小明在第(2)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___。

【答案】游码 31.4 3.14×103 小【解析】【分析】在读数时,天平上所有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数值即待测物体的质量;弄清楚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液面对应刻度来读数,零件的体积等于零件和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然后根据公式m V ρ=求出雨花石的密度。

【详解】(1)[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2]如图乙所示,标尺的分度值是0.2g ,小石块的质量为m =20g +10g +1.4g =31.4g(3)[3]由图丙可知,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360cm V =总,则小石块的体积360mL-50mL 10mL=10cm V V V =-==总水小石块的密度为333331.4g =3.14g cm =3.1410kg m 10cmm V ρ==⨯ (4)[4]天平已经调节平衡,小明向右旋动平衡螺母会导致所称小石块的质量偏小;由mV ρ=可知,此时所测密度会偏小。

【点睛】测固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比较基本的实验,本题考查用天平和量筒的读数以及密度的计算,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4.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他取了适量的这种液体的样品倒入烧杯中,进行下列实验。

(1)实验前,小强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

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甲所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72.0g ;b.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

测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 ;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________。

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3cm 。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横梁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g 。

(4)计算得到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3kg /m 。

(5)在两次测量质量时,小强发现都使用了同一个磨损了的砝码,则对测量液体密度的结果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零刻度 右 称量过程中调节了平衡螺母 相平 30 39 1.1×103 不会【解析】【分析】【详解】(1)[1]天平要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的左侧,说明左侧更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其反方向调节,故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 [3]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故错误之处是称量过程中调节了平衡螺母。

(3)b[4]在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5]量筒的分度值是2mL ,所以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30 mL ,即30cm 3。

c[6]由图丙,托盘中的砝码的质量是35.0g ,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0g ,所以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35.0g+4.0g=39.0g(4)[7]量筒中液体的质量'72.0g-39.0g=33.0g m m m =-=总液体的密度3333'33.0g 1.1g/cm 1.110kg/m 30cm m V ρ====⨯ (5)[8]使用磨损的砝码会使读出的物质质量偏大,因为两次测量质量时,都使用了同一个磨损了的砝码,所以两次读出的物质质量都偏大,但是在此实验中是将两次实验结果相减来计算量筒内液体的质量,所以对量筒内液体的质量的结果不会有影响,也就对测量液体密度的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5.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____处。

然后调节直至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g ,酱油的密度为_____kg/m 3;(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偏大/偏小);(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

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0;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1;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 2;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标尺的零刻度线 45 31.12510⨯ 偏大()2010--m m m m ρ水【解析】【分析】【详解】(1)[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2][3]从图甲可以看到,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 50g 10g 2g 62g m =++=总空烧杯的质量为17g ,那么烧杯中酱油的质量是-62g -17g 45g m m m ===总杯酱从图乙可知道酱油的体积是340mL 40cm V ==酱那么酱油的密度是333345g 1.125g/cm 1.12510kg/m 40cmm V ρ====⨯酱酱酱 (3)[4]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偏大,因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会有一些酱油成分留在烧杯中,那么测出来的体积是偏小的,根据m V ρ=可知,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偏大。

(4)[5]由上述实验步骤可知,烧杯水的质量是10-m m m =水这些水的体积是10-m m m V ρρ==水水水水烧杯的容积是 10-m m V V ρ==水容水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这些酱油的质量是 '20-m m m =酱酱油的密度是()''20'10--m m m m V V m m ρρ===水酱酱酱容 酱油的密度表达式()2010--m m m m ρρ=水。

6.为了帮助家人用盐水选种,小天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他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次测量过程:(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移动;(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记录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 ;(3)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