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2)

合集下载

周亚夫军细柳第2课时精品教案

周亚夫军细柳第2课时精品教案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感受人物精神。

2.赏析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并有意识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重点】1.理解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感受人物精神。

2.赏析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并有意识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难点】赏析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并有意识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周亚夫军细柳》,朗读了课文,通过合作探究翻译了全文,初步了解了故事的大概,还请大家课后整理本课涉及礼仪的词语,并查找资料对此礼仪作简要解释。

下面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吧!节——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

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

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等。

揖——拱手行礼:古时汉族传统相见礼的一种形式。

两手抱拳于前,轻轻晃动,身体略弯,以此向人表示问候、致谢、邀请或讨教等意思。

拜——跪拜礼: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

共分稽首、顿首、空首,稽首礼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

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是表示态度严肃和敬意的一种方式。

以上是一些与古代礼仪相关的词语,涉及到古代文化常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积累。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本文,去看看“真将军”到底“真”在何处呢?设计意图:检查作业,积累文化常识,进入新课学习。

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周亚夫只说了一句话,文帝却盛赞他“此真将军矣”,这位将军到底是怎样的人呢?请大家精读文本,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我觉得周亚夫因为。

”2.探究步骤(1)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圈画出能体现周亚夫人物形象的语句。

(2)小组成员通译相关语句,并讨论出从该句可以展现怎样的人物形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周亚夫军细柳》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周亚夫军细柳》教案【三篇】

【导语】这⾸五⾔律诗描写了⼀位将军打猎的情景。

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的政治抱负。

⽆忧考整理了⼈教版⼋年级上册语⽂《周亚夫军细柳》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1、导⼊:同学们,⼤家好! 2、请⼤家看屏幕:观猎王维 风劲⾓⼸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暮云平。

这⾸五⾔律诗描写了⼀位将军打猎的情景。

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的政治抱负。

这⾥⾯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主⼈公―――周亚夫,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格魅⼒。

3、请⼤家将书翻到167页,本⽂的作者是司马迁,谁可以给⼤家介绍⼀下司马迁? 4、看⼤屏幕:《史记》:是我国第⼀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韵之《离骚》”。

5、请同学们⾃读课⽂,将有疑问的字词画在语⽂书上,我们共同解决。

6、好,请同学们先看⼤屏幕,我们来了解⼀下⽣字词,谁能够将屏幕上的字词准确的念出来? 祝兹zī侯棘j门彀go⼸弩nǔ按辔pi徐⾏ 作揖yī介胄zhu嗟jiē乎曩nng者 谁还有读不准的字⾳? 7、下⾯,⽼师来给⼤家范读⼀下课⽂,请同学们注意断句,进⼀步了解课⽂。

8、好,让我们共同来齐读课⽂,打起精神,⾼声朗读《周亚夫军细柳》。

9、下⾯请同学们依照课⽂注释,合作完成课⽂翻译。

如果遇到本组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当然这⾥的难题指的是字词翻译⽅⾯。

就派⼀名代表将问题写在⿊板上,我们共同来解决。

⽼师将⿊板分为三部分,将问题写在对应的位置上,重复的不要写了。

10、好,我们来解决⼤家提出的问题。

11、(将实、虚词重点介绍)。

为:动词wi介词wi 军:驻军军营将军 将以/下骑/送迎:将⼠们下马⾼接远送.以:连词,不译. 可得⽽犯耶?:岂能被侵犯呢? 12、同学们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地⽅不懂,请开诚布公的提出来,也许你的问题⾮常的有价值,可以帮助许多同学解决疑问。

周亚夫军细柳优秀教学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优秀教学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文言字词。

2、通过表演的形式感受本文写人叙事的技巧。

3、学习巧用对比和衬托手法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表现文本中人物和事件。

难点: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习通过对比、衬托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春秋时代有个伟大的军事家名叫孙武,有一天去见吴王阖闾,吴王问他能不能训练女兵,孙武说:“可以。

”于是吴王便拨了一百多位宫女给他。

孙武把宫女编成两队,用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为队长,然后把一些军事的基本动作教给她们,并告诫她们还要遵守军令,不可违背。

不料孙武开始发令时,宫女们觉得好玩,都一个个笑了起来。

孙武以为自己话没说清楚,便重复一遍,等第二次再发令,宫女们还是只顾嘻笑。

这次孙武生气了,便下令把队长拖去斩首,理由是队长领导无方。

吴王听说要斩他的爱妃,急忙向他求情,但是孙武说:“君王既然已经把她们交给我来训练,我就必须依照军队的规定来管理她们,任何人违犯了军令都该接受处分,这是没有例外的。

”结果还是把队长给杀了。

宫女们见他说到做到,都吓得脸色发白。

第三次发令,没有一个人敢再开玩笑了。

“军令如山”就是这个道理,孙武训练军队非常严厉,丝毫不肯马虎,连吴王向他求情也不买账。

正由于他这种认真的态度,才能训练出精良的部队。

今天的课文将带我们认识一位同样治军严明的将军——周亚夫。

引入课题:周亚夫军细柳二、复习字词1、解释词义2、一词多义三、整体梳理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用一个字概括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四、研读课文速读课文,回答:文帝所说的“此真将军矣”的“真”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可通过细柳军军容军貌军纪以及周亚夫的言行来作答)侧面描写:恪尽职守(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纪严明(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军令畅达(将士言必说“将军令”,“将军约”)正面描写:周亚夫言行不卑不亢(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初中语文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初中语文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初中语文周亚夫军细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周亚夫的人物特点及其在军细柳的作用。

(3)能够领会课文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英勇顽强、忠诚敬业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周亚夫的人物特点及其在军细柳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2)周亚夫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生僻词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周亚夫的人物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2)重点分析周亚夫的人物形象及其在军细柳的作用。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2)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周亚夫人物形象的把握。

3. 学生对课文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的体会。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周亚夫在军细柳的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其严谨的军事态度和细心的指挥能力。

2.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亲身体验军细柳的生活情境,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高中语文《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司马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史记》的文学常识。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周亚夫人物形象,谈谈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和志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周亚夫人物形象,谈体会。

2、难点:(1)疏通文意。

(2)回归文本,分析周亚夫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导入:观看视频,以汉文帝对周亚夫“真将军”的评价,引出课题。

2、教师示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听边正音,划分节奏)
3、教师提点重点字音,学生自由读课文。

4、读阅读提示及课后注释 ,勾画文学常识信息。

(引出司马迁及《史记》文学常识,补充鲁迅的评价,肯定《史记》的文学价值)
5、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要求:标记有问题的字词句)
6、教师点拨重难点字词。

二、细读课文,分析人物
7、周亚夫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相应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1)格式:我从文中,看出周亚夫的。

(2)预设:不卑不亢,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8、小结。

三、拓展练习
9、速看《史记》中屈原和蔺相如的语言。

10、感受了周亚夫、屈原、蔺相如的智慧和胸襟,你认为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和志趣呢?请动手写一写。

(写在课前发的书签上)
四、赠言。

《周亚夫军细柳》第二课时教案

《周亚夫军细柳》第二课时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页任务三:重点研读(一)、研习第一段1、汉朝边境出现了怎样的紧急情况?——“匈奴大入边”(请同学们想象侵百姓被略时的情境,以此引导学生理解将士应该具有忠于职守,保家卫国责任感。

)2、汉朝是如何驻防的?——“军霸上、军棘门、军细柳”,以此防备匈奴的侵略。

3、本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为后文劳军作铺垫。

(二)、研习第二段1、齐读本段2、皇上劳军时,在霸上及棘门是怎样的情形?这样的礼节是将军忠君爱国、忠于职守的体现吗?——“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不是忠君爱国、忠于职守的体现。

因为要是敌军假扮皇上劳军来偷袭军营,军队就会被击败,轻则将士牺牲,重则国家沦陷。

3、皇上在细柳劳军时,遇到什么情况?有什么作用?——“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运用侧面描写手法,烘托出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刚正不阿。

即便是皇帝到了军中也要以军中规矩行事。

4、“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写出了将士们备战严谨,侧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

5、“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一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正面描写,表现出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的精神。

6、周亚夫是本文的主人公,本文主要写皇上劳细柳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写劳霸上及棘门?——这里是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劳霸上、棘门与劳细柳的情形进行对比,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周亚夫的爱国形象,深刻地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的精神。

(三)、研习第三段1、小组读2、为什么“君臣皆惊”?——周亚夫不脱战甲、不放兵器,以军中礼拜见皇帝,表象上是很大的不敬皇帝。

3、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说明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此真将军矣!”皇帝是一个深明大义、知人善任的君王。

4、作者写此段有什么用意?——运用侧面描写手法,强烈地烘托出周亚夫的品格和精神:治军有方、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 周亚夫军细柳 》第二课时教案

《  周亚夫军细柳 》第二课时教案

《周亚夫军细柳》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一、理解文章内容——汉文帝为何称周亚夫为真将军二、揣摩文章写法:衬托、对比教学难点:把握人物形象以及衬托手法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由于已经解决了字词和翻译的问题,所以进行字词的复习。

请第一二小组的四号同学起来回答课后题:作为上节课字词的复习!二、课文解析:(自学展示)带着问题再读第二段(齐读)体会文章的写法;1、文帝在细柳营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军队,请找出描写周亚夫军队的语句!(此题由小组内的三号同学回答?)并自主思考,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自主思考两分钟!)然后请同学们自由回答。

明确:描写: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亚夫持兵揖介胄之士不拜,请军礼见……什么样的军队: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合乎文意即可2、汉文帝在霸上、棘门军营和在细柳军营看到的情形、受到的待遇有何不同?这里用了什么写法?(这里让同学们在文章中找,请小组的二号同学回答)明确:对霸上棘门营直驰入将以下送迎(奉承之军)比细柳营先驱不得入严阵以待之军上至又不得入军纪严明之军亚夫持兵揖按辔徐行刚正不阿之军3、文帝在三支军队受到的待遇不同,汉文帝一行有何反响?这里用了什么写法?群臣皆惊:周亚夫治军严;周亚夫不讨好皇帝,不懂事明确:皇帝称善:霸上棘门军若儿戏(生气)可袭而虏(担忧)此真将军矣(赞美)可得而犯邪(敬重,放心)这里用了侧面描写四、人物分析(小组讨论,然后请小组起来说说)(3分钟)《说文解字》中“真”是会意字,意思是:长生不死的变形升天,引申义:本性本源。

“真,正也”,如果请同学们用真和正自己组词对周亚夫做评价,你将如何来组词?提示:正直守正真:真言真将军真帝……(符合文章主题即可)、板书:周亚夫军细柳《史记》对霸上棘门营直驰入将以下送迎(奉承之军)比细柳营先驱不得入严阵以待之军上至又不得入军纪严明之军按辔徐行亚夫持兵揖刚正不阿之军群臣皆惊:周亚夫治军严;周亚夫不讨好皇帝,不懂事皇帝称善:霸上棘门军若儿戏(生气)可袭而虏(担忧)侧面描写此真将军矣(赞美)可得而犯邪(敬重,放心)。

八年级语文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文学价值,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周亚夫的形象和汉文帝的品质。

3.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周亚夫的赞美之情,感受古代将领的治军严谨和君主的贤明。

4.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周亚夫的形象和汉文帝的品质。

3.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

(二)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所体现的君臣关系和治国理念。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对比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古代军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谈谈对古代军队的认识。

(2)教师导入:古代有许多杰出的将领,他们以严谨的治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著称。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亚夫军细柳》,了解周亚夫这位名将的故事。

2.作者简介本文出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4)整体感知: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主要讲述了汉文帝视察周亚夫驻军细柳的故事,展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恪尽职守的形象和汉文帝的贤明大度。

②这篇文言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明确:这篇文言文体现了作者对周亚夫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汉文帝能识人才、尊重将领的肯定。

4.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1)分析周亚夫的形象。

①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明确:治军严谨。

如“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等语句体现了周亚夫的军队戒备森严,纪律严明。

恪尽职守。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指导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对比、衬托的写法。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具备什么品质的将军可以称之为真将军?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有哪些真将军呢?(师问生答)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好的将军的正确领导可以使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是克敌制胜的有力保障,西汉名将周亚夫曾被文帝称为“真将军”,他到底何德何能,能获得如此赞誉?今天我们就借助课文《周亚夫军细柳》一睹周亚夫的风采。

(二)学习新课
一、听读、自读经典——声情并茂品将军
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注意节奏的停顿。

3、注意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

4、饱含感情。

5、圈画出读不准的地方。

二、译读经典——平白如话识将军
小组合作,用现代文翻译经典(角色扮演的方式:叙述词、先行卫队、将官、使者、亚夫、文帝)
三、析人物——七嘴八舌议将军
1.文帝先后到几处劳军?将士们各有什么表现?
2.本文的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何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赞同文帝的观点吗,你觉得周亚夫是什么样的人?说出依据。

四、品特色——对比衬托塑将军
1.文中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呢?你来讲一讲。

运用对比衬托,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周亚夫刚正不阿、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

五、扬精神——身体力行学将军
“细柳”、“细柳营”、“细柳兵”等成了后人用来比喻军纪严明的典故。

“棘门霸上”则成了比喻军纪松弛的典故。

1.你最欣赏周亚夫的哪种精神?假如有一天你也像周亚夫那样,成为了国家干部,或者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那又该怎么样发扬周亚夫的“真”将军精神呢?
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领会到周亚夫的“真”将军精神的同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好自己呢.(三)课堂小结
“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

”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

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

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真将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我们的社会才会长治久安,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富强,愿大家都成为这样的“真将军”!
(四)作业
从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韩信、李广等人中任选一位,了解其生平事迹,为他写一段评语。

要求:符合人物特征。

(150—200字)
附板书设计:
皇帝到霸上、棘门军营 对比
衬托 ①直驰入 ①将以下骑送迎 ①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①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①上至,又不得入; 按辔徐行; 以军礼见。

改容式车。

①“真”将军 皇帝到细柳军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