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二级上册)[文字可编辑]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

偏旁和部首
部首:字(词)典按字形偏旁所分的门类,是字 书中的各部的首字。 作部首的汉字偏旁,大都具有表意作用,但也有 少数部首是不表意的笔画,如“、│”等。 有的是部首,也是偏旁。如“亻、氵、山、石、 廴、穴”等;有的是部首,不是偏旁。如“比、羽、 鱼、风、鹿”等;有的是偏旁,不是部首。如“ ”等。 总的说来偏旁多于部首。国家公布的部首是201 个,有的字词典只收190左右。偏旁部件大约有五百 多。
来 源
古代的象形字:泉 燕 古代的指事字:亦 牟
古代的会意字:析 相
古代的形声字:沐 盛
部件、字符、偏旁、部首
分析汉字的外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 是部件; 分析汉字的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 是字符。 字符和传统的偏旁相当。 字符和部件的含义不同。字符用于汉字内部 结构的研究,字符本身不再分析;部件用于汉字 的外部结构的研究,很多部件可以再进行不同层 次的分析。
不能独立成字的部件称非成字部件。例如: “筒”“刚”“网”“铜”中的“ㄇ”; “疾”“病”“疼”“嫉”中的“ ”。 成字和非成字的确定,一般以现代通用字为限。
2.基础部件和合成部件 最小的不再拆分的部件称基础部件,也称单纯 部件。基础部件处于汉字结构的最底层,又称末级 部件。例如:“男”中的“田”“力”;“休”中 的“亻”“木”。
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构成的
字。
独体字的构成
1.由基本笔画构成一个部件独立成字。如: 一、乙;人;口、山;手、车。 2.由一个部件加上一些笔画构成的字。如:玉 、刃、太。 3.虽有两个部件,但由于笔画连串失去了本身 的独立性而组成一个独立整体的。如:出、串、果 。
独体字规范 《现代常用独体字规范》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二上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二上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教材解读本单元向我们展示了4个识字主题“场景”“树木”“动物”“农事”,主要由《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4篇课文组成。
《场景歌》把意义相连、语义相关的数量词分类集中在4个不同场景中,勾勒出一幅幅清新生动的风景画,在描绘美景的同时,展现了少年儿童的阳光与活力;《树之歌》介绍了祖国大江南北常见的11种树木及树木形貌、颜色、习性等特点,大自然树木种类之丰富令人赞叹。
而且这些“披绿装”“守北疆”的树木常常让人联想到守卫边疆的战士。
《拍手歌》描写了新奇的动物世界,勾起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的欲望,同时渗透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保护动物的生态意识。
《田家四季歌》选自民国时期国语教材,诗歌介绍了不同季节的农作物生长情况,歌颂了农民们勤劳的精神,展现了农村幸福的生活,使孩子们收到农业劳动美的熏陶。
《语文园地二》“査字典”安排的是部首査字法的学习。
部首査字法是借助工具书识字的重要方法之一。
“日积月景”积累的是几句名言警句,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感知句子的意思,并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试着运用。
“我爱阅读”编排的是《十二月花名歌》。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朗读,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兴趣,使学生爱上阅读。
二、教学重点1.本单元重点是识字写字。
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字,如识字写、朗渎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等。
2.本单元还安排了学习“部首查字法”。
让学生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1.认识54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会写25个词语。
2.认识隹字旁,能用部件归类法识字;能结合图画识字,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3.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全部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全部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第一单元一、教材解读:第一单元,围绕着“童话”为主题,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小青蛙。
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
《我是什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
还讲述了水的利与害。
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
我还知道了要让水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儿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教材不再像一年级教材那样全文注音。
使学生明白: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同学们识字量增加了,识字能力提高了。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豪感和兴趣。
那么同学们在阅读中遇到生字怎么办呢?教材每页下面,用精美的图片映衬着本课出现的生字。
这里的生字有注音,是同学们识字、阅读的助手。
当我们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以在这里查。
这样引导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掌握学习的方法,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以大自然为线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通过简练优美的词汇,还有意境深远的古诗,朗朗上口的儿歌,表现了自然中事物的变化规律。
三、教材位置学习本组教材,应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四、学情分析这是二上的第一组课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以“自然”为主题的文章,识字方面,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能力,但是学生之间,在识字能力和识字量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一、教科书编排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科书于2017年秋期正式使用。
教科书以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以专题形势呈现,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科书内容。
课文分为七个阅读单元,一个识字单元。
七个阅读单元:第1~3课为“大自然的秘密”篇,每篇课文都包含了一些关于自然的科学知识,用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规律和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第4~7课为“儿童生活”篇,以儿童视角表现了儿童生活。
第8~11课为“家乡”,选取了四篇课文,内容涵盖古今,跨越海峡,展现了祖国辽阔壮丽的山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12~14课为“思维方法”篇,一共有四篇课文,内容浅显,寓意深刻。
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形象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15~18课为“革命先辈”篇,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事迹,引领学会说呢过感受他们的崇高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19~21课为“想象”篇,承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侧重体现想象之美。
选材经典,语言生动,充满童心童趣。
第22~24课为“相处”篇,情节生动,角色鲜明,学生能从中感受如何与人相处。
一个识字单元:识字1到识字4,以“场景、树木、动物”“农事”等识字主题串联起了本单元的识字、写字多音字等知识,旨在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学词。
二、教科书的基本结构本册教科书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并行,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8组。
每组包括课例、单元部分(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两大部分。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审美意趣、教育价值、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读一读记一记,以帮助学生丰富词语积累。
每个单元部分由多个栏目组成:“口语交际”“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等。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单元学习目标1.教材简析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
为什么小蝌蚪和它们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的“我”究竟是什么?植物妈妈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本组教材以“自然科普”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
2.学习目标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并从中理解大自然所蕴含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学习重点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4.课时分配1.《小蝌蚪找妈妈》…………………………………………………2~3课时2.《我是什么》……………………………………………………… 2~3课时3.《植物妈妈有办法》………………………………………………2~3课时语文园地一……………………………………………………………3~4课时5.教法与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目标1.教材简析儿歌是以儿童为主要接收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我国儿歌已有千百年的传承历史,备受大家的喜爱。
儿歌形式多样,它们往往内容浅显、语言活泼、节奏鲜明,并且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让儿童在朗诵和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和知识的萌芽。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及备课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及备课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及备课一、教材概述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本教材选文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童话、古诗、成语、科普等多种体裁,使得学生在掌握语言技巧的同时,能够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1、知识点:本教材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拼音、生字、组词、造句、语法、阅读理解、作文等。
其中,拼音和生字是基础中的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2、难点:本教材的难点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和作文上。
阅读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文字理解能力,而作文则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重点:本教材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选取适合二年级学生的优秀文章,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三、备课建议1、充分准备: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准备,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2、多样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课堂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3、注重互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提升。
四、总结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需要充分准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因材施教,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解读与建议

第八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一、单元整体解读关于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与风筝》《风娃娃》。
从体裁上看,《纸船和风筝》和《风娃娃》是童话,《狐假虎威》是寓言,《狐狸分奶酪》是民间故事。
多样的体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内容上看,4篇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狐假虎威》里神气活现的狐狸与半信半疑的老虎,《狐狸分奶酪》中斤斤计较的熊哥俩儿与别有用心的狐狸,《纸船和风筝》中相互谅解的松鼠和小熊,《风娃娃》中调皮善良的风娃娃。
通过阅读不同故事中主人公的相处方式,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
关于阅读训练要素四篇课文的编排在服务于人文主题落实的同时,也要落实“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借助提示、复述课文”和“学习默读”的阅读训练要素。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语文《课标》提出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并且学习独立识字。
课标的要求传递给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该理念也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中得以体现。
一年级编排连环画课文,引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图画、字形特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猜字阅读。
二年级编排课文,引导学生学习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汉字。
一下和二上的语文园地中,教授学生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在学习了多种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在二下的最后一单元,安排了《纸船和风筝》《风娃娃》两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把之前学习的识字方法综合运用到课文的学习中来,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二年级下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的学习作铺垫。
基于此分析,可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的目标细化为:1.阅读不同角色之间相处的故事,初步感受成长过程中与人相处所带来的乐趣和烦恼,引发对正确相处方式的思考。
2.尝试独立阅读课文,借助图片、与熟字比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多种学过的识字方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并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验证。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本文根据《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相关内容梳理。
一、教材编排二年级上册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一条线是按照“人文主题” 组织单元,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另一条线是按照“语文要素”组织单元,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全册由24篇课文组成七个阅读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一个识字单元。
每个单元由三至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二年级上册教材阅读单元梳理如下——我们要有教材的整体意识,教材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和需求,安排的学习内容呈螺旋式上升之势,比如,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到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取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的要求。
我们要知道要素的学习不是零起点,切忌零敲碎打地去教课文,要关注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勾连,册次与册次之间的联系。
只有做到瞻前顾后,整体关照,才能精准地制定目标,让素养的熏陶处于螺旋上升、梯度发展的态势。
也就是说,要关注语文要素的长线发展。
以复述能力的发展为例:在各个学段各个年级是这样呈现的:二年级“借助图片讲故事”,三年级“详细复述”,四年级“简要复述”,五年级“创造性复述”。
二年级上册的复述练习,主要安排在以下的课文后面:1.《小蝌蚪找妈妈》:按顺序把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玲玲的画》:借助情绪变化的3个词语讲故事。
3.《大禹治水》:按照提示,借助段意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4.《风娃娃》:根据提示,让学生借助活动地点的变化讲故事。
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概况
一
二
主要特点
四
具体内容及 教学建议
三
写字
二年级上册
识字单元 1个单元
4课
写话3次
课文单元 7个单元
24课
识字450 个 写字250 个 词语表
口语交际3次 快乐读书吧1个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带读课文,注意读音; (二)自读课文,圈画生字 (三)集中呈现,拼读生字 (四)观察识记,认识偏旁
(一)借助拼音,自主读文; (二)分段抽读,评议正音 (三)配乐全文,朗读 (四)呈现生字,集中认读
三、聚焦重点,指导书写
(一)观察,交流发现
(二)范写(视频),注意笔顺
(三)描摹,正姿规范
(一 、识字)
? 音、形、义 ? 关注多音字
识
?轻声、变调、儿化只求会, 不求懂
字
? 巩固拼音,掌握拼读音节
?学会查字典(音序、部首)
?合体字独有 ?用于分析字形 ?“春字头”
偏旁
?可作部首的常用偏旁
区别
部首
?所有字都有 ?用于查字典 ?“一部”点“部”
“查字典”考查
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题目
学习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讲话
二、准确理解和把握 3科统编教材的思想和内容
理念层面,重点突出四个方面: 1、突出德育为本; 2、突出能力为主; 3、突出基础为先;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 4、突出创新为上。
学习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讲话
二、准确理解和把握 3科统编教材的思想和内容
(四)展评,赏识修正
(五)改正,自改多写
四、回读巩固,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布置
( 读生字与课文;布置口头作业,不能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二、 词句)
词语
? 关注“词语表” ?读音、书写、词义
?词不离句
? 注意标点,读准语气(句号、
句
问号、感叹号)66
子
?句式40、53、 63
? 扩展句子92
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三、 阅读)
语文园地8个 我爱阅读8个
教材特点
立德树人 自然渗透
双线结构 人文工具
夯实基础 全面培养
难度适宜 梯度合理
强化运用 联系生活
引导发现 倡导自主
课外阅读 纳入课程
语文园地
识字 加油站
字词句 运用
我的 发现
TEXT T展E示X台T TEXT
1
书写 提示
日积 月累
我读爱阅
快乐读 书吧
写话
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 教材介绍及教学建议
区育局教研室
“统编教材”的前世今生
一标多本 部编教材
1.思想性 2.科学性
2012年4月
统编教材 2015年10月
曾用名与现用名的区别, 体现了使用范围的不同。
学习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讲话
一、充分认识统编 3科教材的重大意义
第一,这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把握好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关的战略选择; 第三,这是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奠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