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复习指导——考研政治辅导《考研政治复习指导》讲义02
肖秀荣考研政治现阶段复习指导

肖秀荣考研政治现阶段复习指导肖秀荣考研政治现阶段复习指导难度:适中作者:肖秀荣来源:新浪博客收藏3•已经进入10月末了,离2014考研初试也越来越近了,很多同学已经开始考研政治复习了,本文中,考研政治名师肖秀荣教授统一回答了大家关于考研政治复习方法和进度的问题,希望能给备考的诸位一些参考。
1. 刚看完1-2门学科,进度是否偏慢?如果是按顺序看的,马原最难,毛中特内容最多、分值最高,这两门课本身就是重点,这个进度是没问题的,不用担心。
后面的史纲和思修法基相对容易、内容也少,会越看越快的。
2. 最晚什么时候复习完第一轮?最理想的当然是10月底系统过完第一轮。
最晚的话我认为是11月中过完第一轮,因为接下来还有时政、冲刺,最后一个月基本上都在背诵,还要留下时间对错题进行第二轮练习,还有模拟套卷要做。
去年到11月中下旬就有不少同学在微博上表示有点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复习了,所以希望同学们还是抓紧时间。
3. 我才刚刚开始复习,马原看了一章感觉很吃力,可不可以跳过?哲学的理解题,错误率很高,怎么办?如果进度非常缓慢,可以先跳过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不涉及太多理解问题,得分率也比较高,进度上也会比较快,先把这些分数保证了,再去看马原。
哲学部分,最难的就是第二、三章的题目,因为这两章的题目是很灵活的,基本上都不是书上原话。
这类题目肯定是要练的,但是如果在这方面实在感觉没开窍,就不要过度纠缠,先保证马原里其他章节能拿分,因为其他章相对而言考死背的东西较多,而从过去几年真题得分率上来看,死背的题目恰恰有些得分率很不理想。
比如13年的真题,全卷正确率第二低、马原正确率第一低的题目是第17题(第一章、第八章),全卷正确率第三低、马原正确率第二低的是第20题(第六章,完全是书上原话)。
从过去几年的分值分布来看,马原14分的选择题里出在二、三两章的分数只有2分(2013年)、4分(2012年)、5分(2011年)、3分(2010年)。
考研政治辅导《考研政治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考研政治复习指导010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考研教育网考研人的网上家园
考研政治辅导《考研政治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考研政治复习指导02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四、科学合理的政治复习安排
从4月中旬开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月中旬——10月底,六个半月,全面复习阶段,看两遍根据每年新的政治考试大纲编写的教材(大纲解析)(注意:不是本科使用的教材),做真题和根据每年新的政治考试大纲编写的习题;第二阶段——11月初到12月中旬,一个半月,重点复习阶段。
两件事:一是把握一年的形势与政策的内容,二是把握每门课程的重点,第三遍看根据政治考试大纲编写的教材,继续做真题和习题;第三阶段——12月中旬到1月中旬,一个月,考试前的演练阶段,两件事:一是做预测模拟题,二是拾遗补缺。
这也是全面提高考试能力的阶段。
五、考研政治复习方法
要突出复习的针对性。
第一,在时间安排上,主要根据分值的高低同时适当考虑难度合理安排每门课的复习投入时间。
考研政治复习中的重点知识点梳理

考研政治复习中的重点知识点梳理考研政治是考生们考研复习过程中的一门重要科目。
政治学科的知识点众多,考生们在复习时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梳理,以确保知识的全面掌握。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几个方面,对考研政治复习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1. 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
2.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3.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党的性质、党的纲领、党的组织等。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
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1. 党的创建和发展:党的早期组织、党的一大、二大、三大等历史事件。
2. 党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3. 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指导思想之演变与发展。
4. 党的组织制度。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中共中央的领导、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共领导的全国解放、建国初期的发展等。
2.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与农村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等。
3.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初期、科技与教育发展、对外开放与对外合作等。
4. 党的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重要举措与成就。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1. 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农业农村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等。
2. 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原则与智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制度等。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考研政治辅导《政治习题精讲班》第二章讲义03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考研教育网考研人的网上家园考研政治辅导《政治习题精讲班》第二章讲义03政治习题精讲班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2002年文科单选题第1题)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答疑编号20020201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实践在改造物质世界中的重大作用。
一般说来,“自在之物”或“自在世界”指未被认识或改造、自行存在之物,“为我之物”指已被人认识或改造、体现人的目的和需要、为人所用之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能动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它使统一的物质世界一分为二,造成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介入,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日益转化为“为我之物”。
试题以化学工业制造出品种繁多的人工化合物的事实,说明了实践在改造物质世界中的重大作用。
因此,正确选项是B。
选项A是明显的事实性错误,物质世界首先是自然界,是从来就有的,不是人类创造的,它对于人类社会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先在性”(马克思语)。
选项C认为“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是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选项D认为“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也是明显的事实性错误;人造物质是对天然物质的加工,以天然物质的存在为前提,只是改变了天然物质的结构或存在形态。
12.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时事热点及重点问题——考研政治辅导《形势与政策二》讲义0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考研教育网考研人的网上家园考研政治辅导《形势与政策二》第三部分模拟测试讲义02形势与政策(二)第三部分时事热点及重点问题『真题回顾』1.2012年第2题: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
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肯定中包含否定B.量变引起质变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答疑编号5948020261]『正确答案』B2.2011年第1题: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
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
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
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率事物属性的多样性[答疑编号5948020262]『正确答案』C3.2010年第2题: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答疑编号5948020263]『正确答案』C3.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1)肯定方面和否定反面――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客观的自我否定:它是发展和联系环节的辩证统一,即扬弃。
时事政治专题——考研政治辅导《形势与政策一》讲义0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考研教育网考研人的网上家园考研政治辅导《形势与政策一》第一部分讲义02形势与政策(一)第一部分时事政治专题4.提出五大重要任务(1)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一,重要性: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第二,四个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以及协同创新。
(3)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4)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一,重要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二,基本途径:首先,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次,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最后,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提出“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提出七大任务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提出“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重要性(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考研政治辅导《考研政治复习指导》讲义0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考研教育网考研人的网上家园
考研政治辅导《考研政治复习指导》讲义01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分为三编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1949—2011)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录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2010、2011年试卷中实际所占分值
2010年考18分:单选2道(2分)、多选3道(6分)、材料1道(10分)
2011年考20分:单选2道(2分)、多选4道(8分)、材料1道(10分)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编在2010、2011年试卷中所占分值分析
1.上编所占分值:
2010年考2分:多选1道(2分)(第2章)
2011年考3分:单选1道(第1章)、多选1道(第3章)
2.中编所占分值:
2010年15分:单选1道(第4章);多选2道(第6、7章);材料1道(第7章)2011年14分:单选:无多选2道(第6章);材料1道(第4章)
3.下编所占分值:
2010年考1分:单选1道(第8章);多选:无
2011年考3分:单选1道(第8章);多选1道(第8章)。
考研政治复习要点归纳

考研政治复习要点归纳在考研政治的复习过程中,对于各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政治,本文将对考研政治的核心要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以下是考研政治复习要点的详细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辩证法、阶级斗争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
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等。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等。
3.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的纪律、中国共产党的党风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1. 经济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
2. 政治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
3. 文化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等。
五、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1. 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第二国际、第三国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关系等。
2. 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贡献等。
六、中国的发展道路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地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考研教育网考研人的网上家园
考研政治辅导《考研政治复习指导》讲义02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98年有命题)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2009、2011年有命题)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921.7.23.李大钊。
陈独秀)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1991、1998、2009年有命题)
(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1999、2008年有命题)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标志:国民党一大 1924.1.)
(二)大革命的兴起
三、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
四、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1995、2000年有命题)
1.大革命的失败
2.大革命失败原因
3.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4.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1993、1997、2007年有命题)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