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的历史与现状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状况

浅析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状况

浅析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状况【摘要】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产品,其价值来源于基础资产,如股票、债券、商品等。

本文从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与分类入手,探讨了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历史发展、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监管体系。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正日益完善,未来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监管不完善、风险控制不足等挑战。

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制定有效的监管政策,加强风险管理和产品创新,以确保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稳健发展。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前景广阔,有望为我国金融市场带来更多活力和机遇。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状况、定义与分类、历史发展、市场现状、发展趋势、监管体系、挑战与机遇、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的出现和发展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背景下,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对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风险管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市场流动性逐渐提高。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监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各项监管政策也在逐步跟上国际标准。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了解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状况,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于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深入探讨,希望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参考。

2. 正文2.1 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与分类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以金融资产或金融指标为基础,通过合约形式进行交易的金融产品。

它们的价值来源于基础资产的价格波动,通常用于对冲风险、套期保值、投机或增值等目的。

根据其基础资产的不同,金融衍生工具可分为以下几类:1. 期货合约:是一种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按照约定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的金融合约。

期权理论知识点总结

期权理论知识点总结

期权理论知识点总结一、期权的基本概念1. 期权的定义:期权是指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点以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的权利。

2. 期权的分类:期权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看涨期权是指买方有权以约定的价格买入标的资产,看跌期权是指买方有权以约定的价格卖出标的资产。

3. 期权的价格:期权的价格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内在价值,一个是时间价值。

内在价值是指期权行权后的收益,时间价值是指期权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创造价值。

二、期权定价模型1. 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是一个用来计算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价格的数学模型。

它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动态复制的方法,利用无风险利率和标的资产的价格来进行价格的计算。

2. 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假设: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核心假设有两个,一个是市场是有效的,另一个是标的资产的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3. 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局限性: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局限性在于它建立在一些严格的假设上,比如市场是有效的和标的资产的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而实际市场中这些假设并不一定成立。

4. 国际期权定价模型:考虑到实际市场中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期权定价模型,比如考虑了市场波动率的随机性等因素。

三、期权交易策略1. 买入看涨期权:买入看涨期权的策略是对标的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

如果标的资产价格上涨,买方可以通过行使看涨期权获利。

2. 买入看跌期权:买入看跌期权的策略是对标的资产价格下跌的预期。

如果标的资产价格下跌,买方可以通过行使看跌期权获利。

3. 卖出期权:卖出期权的策略是赚取权利金。

卖方认为标的资产价格不会发生重大波动,可以通过卖出期权获得权利金收益。

4. 期权组合策略:期权组合策略是指根据市场预期和风险偏好,组合不同类型的期权合约,以达到规避风险或获得收益的目的。

四、期权的风险管理1. 期权的波动率风险:期权的价格与标的资产价格波动率有密切关系,标的资产价格波动率增大,期权价格也会增大。

1.期权的历史与现状

1.期权的历史与现状
8-20
(五)个股期权交易地区分布
2002-2004年间,美国和欧洲几乎平分秋色,亚太地区 个股期权交易较为冷清,但是随后几年一直到现在个股 期权分布的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下图列出了2000年-2012年个股期权成交量地区分布
9-20
(五)个股期权交易地区分布
美国市场个股期权成交量逐年提升,2012年共成 交31.8亿张,较2002年的6.3亿翻了5倍,近几年 全球占比基本稳定在80%。 欧洲、非洲及中东市场自2002年起成交量无明显 增长,2012年出现较大幅度的萎缩,仅成交4.12 亿,导致在全球的占比逐年萎缩。
15-20
(八)香港市场股票期权的现状
香港市场股票期权的交易状况: 在2005年,个股期权(含ETF)成交量只有不到900万份 而在2006年,个股期权成交量超过了1,800万份 2007年个股期权成交量爆发式增长至接近4,600万份 随后个股期权的成交量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呈现平稳 增长的趋势 下图列出了2002年至2012年香港期权成交量
(一)古代期权历史
期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尽管至今我们都不知道第一个期权合约是什么时 候开始交易的,但是,传说罗马人和腓尼基人在 船运活动中便采用了类似的合约。 而载入文字记载的


一是圣经故事
二是橄榄压榨机的故事
1-20
(一)古代期权历史——圣经故事
期权交易的第一项记录是在《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 合同制的协议。
KOSPI 200指数期权和期货的年成交量(百万张) 13-20
(七)韩国市场期权的现状
韩国KOSPI200指数期权推出初期,个人投资者超过 70%。随着市场不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善,机构投资者不断参与进来。 现在主要是期货自营商和个人投资者。

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发展及其监管制度的完善

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发展及其监管制度的完善

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发展及其监管制度的完善近年来,我国的场外期权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监管缺失和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本文将从场外期权市场的发展现状、监管制度的现状以及监管制度的完善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场外期权市场的发展现状场外期权是指非交易所场所交易的期权合约,也称为OTC期权市场。

与场内期权市场不同,场外期权市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多的定制性和更高的杠杆和风险,因此被资本市场投资者广泛接受。

我国的场外期权市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场外期权市场交易额达到了1.8万亿元,较2016年的1.16万亿元增长了54.5%。

从交易方向来看,期权的买方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卖方则以银行和保险公司居多。

从标的物来看,场外期权市场主要涉及股票、债券、外汇、商品等多种资产。

二、监管制度的现状然而,随着场外期权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监管缺失和制度不完善也成为了市场发展的主要瓶颈。

目前,我国场外期权市场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由于其交易特点,场外期权市场难以被普通投资者正常参与,也存在着显著的信息不对称和资金风险等问题。

而与此相对应的,监管部门缺乏对场外期权市场的监管力度,监管措施不够完善,导致市场风险不可控。

三、监管制度的完善方向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加强场外期权市场的监管制度建设,这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信息公开。

在场外期权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加强信息公开,保证信息公正透明,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2、严格监管审批。

针对场外期权市场中存在的不规范交易行为,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交易主体的审批和监管力度,确保交易主体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3、强化风险提示。

场外期权市场涉及的风险较大,因此监管部门应该通过加强风险提示,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规避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4、完善市场风险管理。

监管部门应该对场外期权市场进行细致的风险管理,确保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和市场的稳定发展。

美式期权发展现状

美式期权发展现状

美式期权发展现状美式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它允许买方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以预定的价格购买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

现在,美式期权在美国金融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过去几十年中,它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创新。

首先,美式期权市场的体量不断扩大。

根据美国期权行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美国期权交易所的交易量为45.7亿份合约,相比于2009年的17.6亿份合约有了巨大的增长。

这表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美式期权的好处,并且参与其中。

其次,美式期权的种类逐渐增多。

除了传统的股票期权,现在还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期权,如指数期权、外汇期权、商品期权等。

这些新的期权类型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管理风险和实现投资目标。

第三,美式期权的交易方式和技术不断改进。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投资者可以通过在线交易平台进行期权交易,这大大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和效率。

同时,一些先进的交易工具和算法也被引入到期权市场中,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分析市场趋势和制定交易策略。

第四,美式期权市场监管不断加强。

由于期权市场的高风险和复杂性,监管机构一直在努力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的稳定。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等机构对期权市场进行严格监管,并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条款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最后,美式期权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投资者,如基金经理和私募股权基金,现在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也开始参与美式期权的交易。

此外,由于美式期权具有灵活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它还被应用于风险管理、套利策略和投资组合管理等领域。

总的来说,美式期权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创新。

它的市场体量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多,交易方式和技术不断改进,监管不断加强,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大。

这些发展和变化使得美式期权成为一个更加成熟和广受欢迎的金融工具。

然而,由于期权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投资者在参与期权交易时仍需要谨慎,并充分了解市场和产品的风险特点。

浅谈我国期权市场的发展

浅谈我国期权市场的发展

大众商务浅谈我国期权市场的发展王可惠(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摘要:我国期权市场相比美国等成熟市场起步晚,但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本文回顾近年来我国期权市场发展历程,阐述期权工具及期权市场在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期权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完善和发展期权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期权;期权历史;发展;建议一、引言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指是一种能在未来某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

在国外,1973年,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统一标准化了期权,推出统一化、标准化的期权合约买卖,并且接着推出一系列的股票期权。

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期权场外交易蓬勃发展。

1983年,第一只股指期权推出,在此之后股指期权在全球推出。

中国虽然建立期权市场较晚,但是对期权市场的理论研究相比市场的建立开始的早得多。

学者们一直在研究期权定价理论及制度。

此外,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对期权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我国还于2002年召开了“中国国际期权研讨会”,一众国际期权市场的相关组织应邀参会。

随后两年接连请国际期权专家到国内开期权报告会。

同年,大连商品交易所着手推动期权上市研究,郑州商品交易所也在世纪初开始筹谋期权上市,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计划未能实践。

尽管先前期权研发历经种种困难,难以获得监管层的审批,期权市场迟迟未建,但是各市场机构没有就此放弃,锲而不舍地进行着相关理论研究、市场规则制定、交易所规则制定、市场培育、交易系统建设、从投资者教育、风险控制措施研究等一系列工作,从各个方面为期权上市工作进行筹备。

2015年2月9日,我国第一个场内金融期权品种——上证50ETF期权合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ETF期权不仅是投资者进行风险对冲、资产配置等投资需求的工具,它的上市也使得资本市场功能得到完善。

尤其是在2018年,股指期货作用受限,而上证50ETF期权仍然能在对冲风险和套期保值中发挥其作用;2017年,豆粕在大商所上市、白糖期权在郑商所上市,中国商品期权新的里程由此开启。

期权历史的发展历程

期权历史的发展历程

期权历史的发展历程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人类贸易活动。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期权来保护农业生产和贸易活动免受价格和供应波动的影响。

然而,期权的现代形式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

19世纪90年代,芝加哥的农民和商人面临着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

为了降低风险,他们开始在市场上形成了一种“期权”交易方式。

农民可以通过购买期权合同,将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以事先约定的价格出售给交易所。

这种交易方式为农民提供了保护,使得他们不必担心价格下跌。

这在当时被称为“期货交易”,是期权交易的前身。

20世纪初,随着市场的发展,期权合约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品和金融工具。

然而,期权市场仍然相对不发达,交易量较小。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期权市场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美国股票市场陷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芝加哥的商品交易所引入了一种基于股票的期权合约,允许投资者购买或售出标的资产的权利。

这种创新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欢迎,使得期权市场开始蓬勃发展。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期权交易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电子交易系统的出现使得期权交易更加便捷,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参与其中。

期权交易成为了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起到了关键作用。

21世纪初,期权市场继续扩大规模和影响力。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期权在股票、商品、利率、外汇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期权交易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出现了各种新的交易策略和衍生产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期权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期权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交易量和波动性大幅下降。

此外,期权交易的复杂性和风险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困惑和风险。

尽管面临一些问题,但期权市场依然保持着稳定发展。

现代的期权交易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保护。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期权市场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将继续发展和创新。

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发展及其监管制度的完善

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发展及其监管制度的完善

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发展及其监管制度的完善一、我国场外期权市场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

相较于期货、股票等金融产品,场外期权在我国市场的规模和活跃度都较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种类单一。

目前,我国场外期权市场的产品种类相对较少,主要以股票、债券、商品等为标的物的期权为主,其他类型的期权产品较少。

2.交易参与者有限。

我国场外期权市场的交易参与者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期货公司和一些大型企业,个体投资者参与度相对较低。

3.市场流动性不足。

由于交易参与者有限,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市场成交量和交易深度不足,难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我国场外期权市场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市场规模小。

我国场外期权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无法与国际市场相媲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限制了市场的发展空间。

2.风险管理不足。

由于期权商品的复杂性,一些投资者在交易期权时风险控制不足,容易导致风险暴露,影响市场的稳定运行。

3.监管制度不完善。

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在监管制度上存在不足,导致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制止。

为了推动我国场外期权市场的发展,完善监管制度势在必行。

以下是对我国场外期权市场监管制度的一些建设性建议:1.加强市场监管。

加强对场外期权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把关市场准入,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监测和风险防控,防范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

2.扩大市场准入。

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期货公司和其他合格投资者参与场外期权市场,提高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增加市场规模。

3.加强投资者教育。

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提高投资者对场外期权市场的认识和了解,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降低投资风险。

4.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场外期权市场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清算和结算制度、风险管理工具和措施等,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加强国际合作。

借鉴国际上发达市场的监管经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场外期权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随后,期权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不同标 的,不同类型的期权在世界各地相继推出,极大 繁荣了期权市场。
7-20
(四)股票期权的发展
? 股票期权是最早出现的场内期权合约, 1973年在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推出第一批以 16只个股为标的 期权合约。
Hale Waihona Puke ? 场内股票期权的发展历程:
年份 交易所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82年
13-20
(七)韩国市场期权的现状
? 韩国市场:最活跃的股指期权市场 ? 1997年6月,推出KOSPI200股指期权,发展速度惊人。 ? 2000-2003年间,日交易量最大值曾超过2800万张,而 当时香港交易所全年的衍生品交易量仅为1455万张。 ? 该期权合约多年蝉联全球交易量总量第一,2011年成交 量高达31亿张,占全球股指期权交易量的70%左右。
期权的历史与现状
1-20
(一)古代期权历史
? 期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 尽管至今我们都不知道第一个期权合约是什么时
候开始交易的,但是,传说罗马人和腓尼基人在 船运活动中便采用了类似的合约。 ? 而载入文字记载的 ? 一是圣经故事 ? 二是橄榄压榨机的故事
2-20
(一)古代期权历史——圣经故事
? 期权交易的第一项记录是在《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 合同制的协议。 ? 大约在公元前1700年,雅克布为同拉班的小女儿瑞 切尔结婚而签订的一个类似期权的契约,即雅克布 在同意为拉班工作七年的条件下,得到同瑞切尔结 婚的许可。 ? 从期权的定义来看,雅克布以七年劳工为“权利 金”,获得了同瑞切尔结婚的“权利而非义务”。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 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 费城证券交易所(PHEX) 太平洋证券交易所(PASE)和中西部证券交易所(MWSE) 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
8-20
(四)股票期权的发展
? 1995年以来,除了 2003年和2010年等 少数年份,股票期权的成交量均稳步上 涨,2012年共成交 38.5亿份,占权益类 期权成交量的 43%,年均增长率达到 16.89% 。
4-20
(二)近代期权历史
? 近代发生的期权交易,主要是为了管理价格波动的风 险。有记载的最早利用期权进行风险管理的事件,发 生在17世纪30年代末期的荷兰。
? 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更是贵族社会身份的象 征,这使得批发商普遍 出售远期 交割的郁金香以 获取利润。
? 为了减少风险,确保利润,许多批发商从郁金香 的种植者那里 购买期权 ,即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 按照一个预定的价格,有权从种植者那里购买郁 金香。
12-20
(六)美国市场股票期权的现状
? 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股票期权交易中心的原因: ? 出现最早: 1973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 CBOE)第 一个推出标准化的期权合约; ? 覆盖面广: 个股期权的交易品种已经从 1973年 CBOE成立之初的 16只最热门股票发展到 1400多种; ? 交易多样 :电子化交易和多家交易所多重上市,有 利于降低成本、方便套利,吸引机构投资者进入; ? 监管完备 :美国衍生品市场的风险和监管制度完善, 由政府、行业协会和交易所实施多重监管。
? 亚太地区个股期权虽然在全球市场份额较小,但 是发展势头迅猛,交易量从 2002年2287.9万张增 长近10倍到2012年的2.5亿张。
11-20
(六)美国市场股票期权的现状
?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股票期权交易中心 ? 交易量居全球之首,占比高达80%左右 ? 其期权市场产品规模领先于全球市场 ?股票类个股期权超过3000只以上 ?指数类期权超过50只以上 ?ETF类期权超过250只以上 ?合约周期跨度包含了周、月、季以及长 期(3年)
3-20
(一)古代期权历史——橄榄压榨机的故事
? 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中, 也记载了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泰利斯利用天文知识,预 测来年春季的橄榄收成,然后再以极低的价格 取得西奥斯和米拉特斯地区橄榄压榨机使用权 的情形。
? 这种“使用权”即已隐含了期权的概念, 可以 看作是期权的萌芽阶段。
? 下图列出了 2000年-2012年个股期权成交量地区分布
10-20
(五)个股期权交易地区分布
? 美国市场个股期权成交量逐年提升, 2012年共成 交31.8亿张,较 2002年的6.3亿翻了5倍,近几年 全球占比基本稳定在 80%。
? 欧洲、非洲及中东市场自 2002年起成交量无明显 增长,2012年出现较大幅度的萎缩,仅成交 4.12 亿,导致在全球的占比逐年萎缩。
5-20
(二)近代期权历史
? 购买了郁金香期权的批发商,可以根据到期郁金香市 场价格,做出是否进货的选择:
? 如果郁金香的市场价格 高于期权合约的约定价格, 则以合约约定价格从种植者处购入郁金香;
? 如果郁金香的市场价格 低于期权合约的约定价格, 则批发商让期权合约过期作废,並且以更加低廉的 市场价格购入郁金香。
? 第一只ETF期权于1998年在原美国股票 交易所出现,虽然诞生时间不长,但却 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期权,自 2004年以 来交易量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 43.4%, 2012 年成交 13.2 亿张。
9-20
(五)个股期权交易地区分布
? 2002-2004 年间,美国和欧洲几乎平分秋色,亚太地区 个股期权交易较为冷清,但是随后几年一直到现在个股 期权分布的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 从现代风险管理的观点来看,批发商这样的做法,实 际上是利用郁金香期权合约,去对冲郁金香远期合约 头寸的风险。
6-20
(三)现代期权发展
? 17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期权场外交易开始发展并 活跃起来
? 1973年 ?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 CBOE)的成立标志着真 正有组织的期权交易时代的开始 ? 《期权定价与公司负债》的论文发表,使期权 定价难题迎刃而解。
14-20
KOSPI 200指数期权和期货的年成交量(百万张)
(七)韩国市场期权的现状
? 韩国KOSPI200指数期权推出初期,个人投资者超过 70%。随着市场不断完善,机构投资者不断参与进来。 现在主要是期货自营商和个人投资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