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对联故事:出口成对结朋友
有趣的对联故事-古代趣味对联故事-关于对联小故事大全

有趣的对联故事|古代趣味对联故事|关于对联小故事大全以下关于对联故事容由为您整理提供,欢迎阅读与借鉴。
有趣的对联故事一、继盛巧对趣话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
出生于容城,嘉靖进土。
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
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
传说,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学生,私塾先生,看见这麽大年纪的人,也来求学,就出了一个对子相嘲:老学生谁知话一说完,就被坐在一旁的继盛不假思索地接过来:小进士那位嘲笑“老学生”的先生听后,大吃一惊,说:“此儿小小年纪,竟聪颖如此,将来必有出息!”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学生们,学生们作阵交战的游戏玩耍。
正玩在兴头上,不料先生突然回来,大家慌忙四处藏匿。
先生大怒,挨个地罚跪,并出对;藏形匿影;叫学生对,先对出者免罚,对不出的继续罚跪。
只见继盛微微一笑,答对:显姓扬名。
先生脸上的怒气,顿时一扫而光,惊呼:“此乃绝对也!”伸手将继盛拉起来。
从此,继盛擅对出了名。
在私塾从师十年间,继盛还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联。
如有一次,他的表叔辛体元来做客。
刚好家里没有酒,到酒店去买,凑巧酒也卖完了。
辛体元出了上联戏道:无酒是穷主;只听见一个略带稚气的声音回答:有儿为名臣。
辛体元眼光一扫,原来应对竟是小继盛,不禁啧啧称赞。
继盛长大后,果然成为明代名臣,官至兵部员外郎。
当时奸相严嵩专政,继盛因为忠苜敢言,一年之四次被贬。
最後一次,被贬途中,他草疏“十罪五奸”弹劾严嵩,结果被陷害入狱,受尽酷刑后,惨遭杀害。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这副传颂千古的名联,就是继盛在狱中写下的。
对联铿锵有力,表现出他那荡荡襟怀,铮铮铁骨。
二、卖柴童妙对进家塾明朝时,省吴县,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盘。
施盘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他五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割草卖钱!同时,利用时间,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学习认字、读书、吟诗、作对。
施盘九岁那年,他进城卖柴,路过一家私塾,听著里面传出来的朗朗书声,他好想进私塾当一名学生。
15个对联故事,机智又有趣!

15个对联故事,机智又有趣!1、宦官自讨没趣明嘉靖年间,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仗势借酒醉出言道: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同饮的一个绅士打抱不平对道: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
2、唐寅嘲商人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流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3、进退两难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
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4、穷秀才改联抱不平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
有年春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路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副对联。
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接着,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门外的吵嚷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了。
原来,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改成了这样: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5、郑板桥联辱知府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交忠朝庭因受百姓横批前程金修。
6、舒铁香讽李鸿章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
有趣的对联故事有哪些

有趣的对联故事有哪些有趣的对联故事1,纪晓岚讽对石先生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
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
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
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
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
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
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2,哑联兴味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有趣的对联故事之老地主袭改旧楹联相传,有这样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极喜附庸风雅。
一天,他为母亲祝寿,大开筵宴,悬灯结彩。
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的"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写出来贴在大门上。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欢迎阅读。
1、解缙是明朝大臣,从小聪明绝顶,才名远播,尤喜对对,走到哪里,总有人要与他对上几回。
有一次,解缙外出散步,口渴,想买个瓜解解渴。
卖瓜的人认出他是对联高手解学士,就说:“你若能给我续上一联,西瓜尽管吃,不要钱。
”解缙笑笑说:“行。
”卖瓜人说了上联: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
解缙听后,马上答对: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
卖瓜人说吃瓜,读书人说念书,各有千秋。
这时,又有一人走向前来,拉住解缙说:“学士,在下也有一联请教。
”说罢,指着一家酒店门口那盏四面都写有“酒”字的灯笼,吟道: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解缙脱口而出:二更鼓四面锣,哐哐哐哐。
围观者见此,无不拍手称绝。
2、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
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3、清朝有个知县叫王寅,贪脏枉法,有位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到了县衙的门口,联道: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4、清代浙*钱某未中举人时,时常遭亲友冷遇,后来中了举人,亲戚豪富争相祝贺,他针对这一反差,手书一联贴在大门上: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5、眉先生,胡后生,后生确实长过先生。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居然高于孔子?(眉毛先长出来,而胡子是后来才长的,但是后来长的的确比先长出来的还要长,意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珠子”与“朱子”谐音,眼珠子长得高过鼻子,意味学生周起谓的地位比他还高。
有趣的对联故事

有趣的对联故事有趣的对联故事有趣的对联故事1苏东坡和佛印谈论佛事,佛印大吹什么佛力无边、佛法无边。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在帘子后面偷听着,便想刺他刺,就写了一句拆字联,叫使女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一看连说:“有意思,有意思!”便念给佛印听: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见是挖苦自己,怎能甘心认输,经过一番思索,终于对上了这个拆字联。
写出来,交给了东坡,东坡看后又交了苏小妹,苏小妹一看是: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一天,苏小妹正和苏东坡吟诗作对,不料,佛印走了进来,她急忙躲藏帐中。
佛印见此情形,即口占一联:碧纱帐里坐佳人,纱笼芍药。
小妹想:这和尚真是恼人,人家兄妹正谈得起兴,被你冲散,你还吟诗戏我。
好,待我回一联骂你一句。
于是,念道: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水浸葫芦!”苏东坡拍手称妙。
佛印只得摸着光头苦笑。
有趣的对联故事2北宋词人张先,字子野,喜作慢词,其词以描写男女之情见长。
他曾因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这三个别致的句子,获得“张三影”的雅号。
他晚年退居乡间后,年逾八十,家中尚蓄有歌妓。
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他,赠了一副对联,对张先进行戏嘲。
对联写道: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联中引用了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元代发展成为曲剧《西厢记》)故事,将张先比做拈花惹草的秀才张珙。
张先得联,亦制一联写道: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
这副对联,对自己作了表白,且韵词俱佳,深为东坡所赞赏。
有趣的对联故事3秦观和柳永(屯田)都是苏东坡的好朋友。
秦观因为那首《满庭芳》的词写得很好,特别是第一句“山抹微云”是个佳句,因而时人便称秦观为“山抹微云”,使这句词成了秦观的绰号。
秦观的女婿范温对岳父有这个名字引为自豪。
他常自我介绍说“我是山抹微云的女婿。
”人们确也投以羡慕的眼光。
那时柳屯田的《破阵子》词中也有一句为人传颂的'名句“露花倒影”。
于是时人也称柳屯田为“露花倒影”。
有一次,苏东坡同秦观、柳屯田同席而饮。
有趣的对联故事(通用6篇)

有趣的对联故事(通用6篇)有趣的对联故事(通用6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对联吧,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对联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趣的对联故事(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趣的对联故事篇1(1)诸葛亮一生数字对过去,有人用数字,作诸葛亮一生的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这上联作出后,很久无人能对,成为有名的“绝对”。
经过多少年代,许多人曾去研究,终无结果。
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诸葛亮一生业绩,用五方五行对了出来。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
“绝对”逢生,传为佳话。
(2)杨贵妃妙对唐明皇传说,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杨贵妃极机敏,应声对道:一月日边明唐明皇所吟上联,无甚出奇,不过将“坐”拆成两个“人”字和一个“土”字而已;杨贵妃所对下句,则不一般:既将“日”和“月”合成“明”字,符合出联要求,又采用比喻手法,将明皇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妃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宠,借景抒情,极尽其曲意奉承之能事,亦显其聪慧机敏之才。
(3)谢觉哉撰联嘲绅士谢觉哉(1884——1971),湖南宁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家。
1905年7月,在湖南宁乡县为山区肖家湾这个僻静小村里,人们奔走相告:“谢焕南中秀才了!”谢焕南是谢觉哉青少年时代的名字。
他自幼学习勤奋,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21岁时,他承父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中国最末一科的秀才。
谢觉哉的父亲很自豪,他决定办几桌酒席庆贺。
这一天谢家热闹非常,道喜的宾客络绎不绝,其中,也来了一些绅士。
父亲忙叫谢觉哉出来陪客。
但是寻遍屋里屋外,连他的人影都不见。
这时,一位绅士发现收礼的地方贴了一副对联,忙叫道:“你们快来看对子!”大家跑去一看,原来是谢觉哉亲笔书写的:十数年笔舞墨歌,赢得一张倒票;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
关于趣味对联的15个故事

三一文库()〔关于趣味对联的15个故事〕导语: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楹联习俗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一、▲祝枝山除夕写无字联吴中才子祝枝山,为访唐伯虎,到了杭州,转眼到了岁除。
在杭州,他住在周文宾府上。
除夕夜,当祝枝山听说,杭州人贴无字联,取一年无事的风俗后,大笑道:“杭州人但求没事,我偏要教他们有事。
”说罢,趁着酒兴,带著周德、祝僮,到外面去写无字联。
他们三人到了街上,只见家家户户的无字联,都已贴齐。
走到一家门口,周德介绍说:“这是积善人家,常行好事,是杭州有名的善人。
”祝枝山提笔在无字联上写: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乐有余。
(1)祝枝山写过几家后,走进一条小弄,经过一小户人家,听见里面夫妻二人正闹口角,因男人外出一年,回家后,女人见他囊内无钱,哭闹起来,不许他吃年夜饭,也不准亲近孩子。
当发现男人裤袋中,藏有一串金戒指时,马上又亲亲乐乐,张罗吃“合家欢”。
祝枝山以此为题材,在他家的无字联上写:囊内无钱,休想饮食男女;袋中有物,便成柴米夫妻。
祝枝山一路写来,到了一户漆黑墙门前,门上贴的洒金瑚珊纸,两扇侧门,也贴着略短一些的朱砂笺。
周德说出,这户主人如何霸道,劝祝枝山不要写。
祝枝山说:“原来如此,我偏要送他两副对联。
祝枝山在大门的洒金瑚珊纸联上写了: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在他的侧门的朱砂笺上写了: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悲伤。
这两副联,读时断句不同,意思便完全相反。
周德、祝僮看了,拍手称妙。
注:(1)积善人家乐有余,有的作“庆有余”。
▲二、八岁孩子“封”秀才古时候,有个孩子名叫甄广才,出身贫苦家庭,祖辈世代务农。
小甄从小博览群书。
八岁那年到城里参加乡试。
应试的那天,下着毛毛雨,他父亲背着他进考场。
在场的主管监考官看见,以为是来看热闹的,便叫你将他们父子轰出去,他父亲解释说:“大人,我是送儿子来应考的。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上联:举臂试天高;下联:俯身探地厚。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欢迎阅读。
1.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上联白天没吊事下联夜里吊没事日月极其痛苦2.苏东坡到某染布访染布,被认出,求对联一幅。
苏东坡写下至:上联:不论粗细长短,一律欣然接受;下联:且看看干进湿出,只论厚薄借钱。
横批:好色者来。
3.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遗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即将来临年关,连柴米也没。
除夕夜,这位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下了一副对联调侃,涂黑门口:行简朴事过淡泊年。
村上有位老学者读后,感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之一字,变成了:晚行简朴事免过淡泊年。
4.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
这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心想: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
不一会儿,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员外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5.古时候,存有一人家十分盲从,凡事都必须讨个吉利。
大年三十晚上,父亲和两个儿子商议说道:堂上必须张贴一副崭新春联,现在咱们每人说一句吉利话,凑成一副春联去。
两个儿子点头称是。
父亲先搓着胡须即后:今年不好!大儿子想要了想要也即后:可恶太少。
二儿子接着又即后:严禁打官司!读完了,大家赞扬了一番,就由父亲撰稿,写下了一条瓦朗赛县标点的长幅,张贴在堂屋的正中。
邻居们去除夕。
一进屋,看到那副春联,大声即后:今年不好可恶,少不得打官司!6.曾经在铁路施工队一线施工,一年春节将至,因抢进度,保工期,故施工队决定节日加班,突击生产。
寒风瑟瑟,草木枯黄,万物不景气,虽然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热火朝天,可以施工驻地却冷冷清清,太少了些气氛,失了点年味。
恰巧前几天看看了一篇文章,大概内容就是某校老师利用细致、公正的对联幽他人绯的故事,颇受鼓舞,于是在自己住所的电、钳、车、焊接等工种多样的综合班门上草书对联一幅:上联:架银线送光明点点焊焊下联:精心车细工金玉敲敲打打横批:样样精通此联一张贴,顿觉破旧的施工板房生动了不少,多了些喜庆的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对联故事:出口成对结朋友
清朝咸丰年间,湖南平江有个李姓秀才,才思敏捷,又好吟诗作对,可是恃才傲物,谁也不放在眼里。
一夭黄昏,外地一个姓刘的秀才,路过他家门口,想上门投宿。
李秀才见来人面色黝黑,衣衫槛褛,便轻蔑地摇头说:
树大杈多,不宿无毛之鸟;
刘秀才听出是嘲笑自己,便应声答道:
滩平水浅,难藏有角蛟龙。
说罢,掉头就走。
李秀才出乎意外地受到奚落,心中恼火,连忙追上去,请他回来。
刘秀才躬身问道:“先生贵姓?”李秀才得意地说:
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然后,他反问刘秀才:“您贵姓”刘秀才不卑不亢地
答道:
斩白蛇,兴汉室,高祖姓刘。
李秀才一愣,他万万没料到,这个赤脚蓬头的穷秀才,居然满腹文采,应对自如,便请他进屋留宿。
第二天,李秀才因不甘认输,特邀请刘秀才出门散步,想趁机出点难题把他难住。
他们两人刚出门口,就传来一阵唱戏的锣鼓声。
李秀才急忙吟道:
搭东台,唱西游,南腔北调;
刘秀才也不含糊,脱口而出:
播春种,育夏秧,秋收冬藏。
他们继续往前走,路过一片果园时,李秀才又吟出:
湖北广柑,皮甜带苦瓢酸;
刘秀才立即对上: 海南胡椒,叶臭花香籽辣。
他们正往前走,来到一座石板桥上,看到鸡、犬足痕, 李秀
才见景生情,马上又出一上联:
鸡犬过石桥,一路梅花竹叶;
刘秀才看到桥下河中,时有龟蛇蠕动,便对了下联:
龟蛇浮水面,两件玉带荷包。
这时,正巧一叶扁舟,从桥下穿过,李秀才又抢先吟道:船小如梭,横织江中锦绣;
刘秀才眺眼远望,见远处江岸高塔矗立,对出:
塔尖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一路上,两人你唱我和,不知对了多少回合,李秀才一直没有难倒刘秀才,终于醒悟过来,才知道,天下有学向
的人多的是,自己恃才傲物是不应该的,更不能以貌取人,
不禁为自己曾轻视刘秀才感到惭愧。
于是决定,诚心诚意和
刘秀才结为朋友,并为他饯行。
席间,李秀才又吟出一上联:
出门远观山山翠;
刘秀才也很佩服李秀才的文才,很高兴能结交这个新朋友,马上回了下联:
朋友相送月月亲。
此后,两人的友谊愈来愈深,成为忘年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