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反馈控制电路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教学大纲(师范)

《电子线路》(线性部分)教学大纲修订单位:物理与电子工程系电子技术教研室执笔人:郑耀添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2.课程英文名称:Non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s3.课程类别:必修4.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5.总学分:3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本课程是电子信息、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继电路理论、电子线路(线性部分)之后必修的主要技术基础课。
其目的与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功放、振荡、频率变换等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章绪论(2学时)0-1 非线性电子线路的作用0-2 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点0-3 本课程的特点本章要求:了解非线性电子线路的作用、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点及本课程的特点第一章功率电子线路(10学时)1-1 功率电子线路概述(2学时)功率放大器,电源变换电路,功率器件1-2 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特性(2学时)共发射极功率放大器,甲类、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及其功率特性1-3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2学时)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集成功率放大器1-4 功率合成技术(2学时)功率合成电路的作用,传输线变压器,用传输线变压器构成的魔T混合网络1-5 整流和稳压电路(2学时)整流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开关型稳压电路本章要求:掌握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掌握功率合成的原理,掌握整流与稳压原理。
了解斩波器的概念。
第二章谐振功率放大器(10学时)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学时)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丁类和戊类功率放大器,倍频器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3学时)近似分析方法,欠压、临界和过压状态,四个电压量对性能影响的定性讨论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3学时)直流馈电电路,滤波匹配网络,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2-4 高频功率放大器(2学时)高频功率管及其信号输入和输出阻抗,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举例本章要求:掌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了解基本匹配网络的工程计算方法,、了解倍频的概念、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反馈电路原理

反馈电路原理反馈电路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路结构,它通过将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以实现对电路性能的调节和控制。
反馈电路可以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类型,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增益、频率响应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反馈电路的基本原理、分类、特点以及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反馈电路的基本原理。
反馈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通过这种方式来影响整个电路的性能。
正反馈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位,而负反馈则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
正反馈会增加电路的增益,但也容易造成电路的不稳定;而负反馈则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但会降低电路的增益。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来选择使用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反馈电路的分类。
按照反馈的方式,反馈电路可以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两种类型。
电压反馈是指将部分输出电压反馈到输入端,而电流反馈则是将部分输出电流反馈到输入端。
根据反馈的方式不同,反馈电路又可以细分为电压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反馈电路在电路性能调节和控制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反馈电路的特点。
反馈电路可以通过调节反馈比例来实现对电路性能的调节,具有灵活性高、可调节范围广的特点。
同时,反馈电路还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减小电路的非线性失真,提高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但是,反馈电路也会增加电路的复杂度和成本,同时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可能并不适用。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反馈电路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反馈电路广泛应用于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各种类型的电子电路中。
在放大电路中,反馈电路可以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和稳定性;在振荡电路中,反馈电路可以实现振荡频率和波形的稳定控制;在滤波电路中,反馈电路可以提高滤波器的选择性和抑制非线性失真。
模电6反馈.

的关系不变,电流反馈。
电路引入的是电流串联负反馈
38
讨论三
R1
uI
T1
I
+VCC R3
T2 R2
R4
T3
+
uF -
R5
电压串联负反馈
+
u- o
-VCC
39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中的输出电流
在分立元件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 馈量常取自于输出级晶体管的集电极电 流或发射极电流,而不是负载上的电流; 此时称输出级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或发 射极电流为输出电流,反馈的结果将稳 定该电流。
2)判断交、直流反馈: 看反馈网络的构成 3)判断正、负反馈: 瞬时极性法 4) 判断串、并联反馈 看反馈电路与输入端的连接形式
5) 判断电压、电流反馈 看反馈电路与输出端的连接形式
36
讨论一
RF1
RF2
ui
R1 uD
- +A1
uo1
R1
- +A2
uo
RL
uf R2
RF3
RF1 、 RF2 : 本级交直流串联电压负反馈;
+ -
A
iO RL
+ u- O
+
R1 uF -
因为uD= uI-uF ,所以它们均引入了串联反馈。
+ iI iD - A
iF R
uO
RL
iI
iD
+ -
A
+ iO u-O
R1 iF R2
因为iD= iI-iF ,所以它们均引入了并联反馈。 35
归纳
反馈类型的判断
1)找出反馈网络 将输入、输出回路联系起来的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六章课后答案.

题6.1判断图6-23所示各电路中的反馈支路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如是负反馈,说明是何种反馈类型。
-++++-i U o U CCV VT 1VT 2b1R b2R cR e11R e12R e2R fR 1C 2C 3C eC +-+++-i U oU CCV VT 11C 2C e1R +VT 2b21R b22R c2R e2R eC 4C 3C fR ++b11R b12R c1R -+++-i U oU +V 12CCV VT 1VT 2Ω39k Ωk 12ΩM 1Ωk 220Ωk 9.3(a ) (b ) (c )图6-21解:(1)电压并联负反馈;(2)电压串联正反馈;(3)电压串联负反馈题6.2 用理想集成运放组成的两个反馈电路如图6-22所示,请回答:1.电路中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 2.若是负反馈,其类型怎样?电压放大倍数又是多少?∞AoU iU -+-+L R 3R 2R 1R ∞AiU -+-+Ωk 30Ωk 5.7Ωk 10图6-22解:1.反馈类型分别是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2.放大倍数分别为4、2LR R -题6.3判断图6-23中各电路所引反馈的极性及反馈的组态。
∞AoU iU -+-+L R 2R 1R oI ∞AoU iU -+-+LR 3R 2R oI 4R 1R ∞AoU i U -+-+LR 4R 2R 5R 1R 3R(a ) (b ) (c )图6-23解:(1)电流串联负反馈;(2)电流并联负反馈;(3)电压并联负反馈 题6.4判断图6-24所示电路的交流反馈类型。
A1R F R 'R u I u O +_+_∞图6-24解:电压并联负反馈题6.5判断图所示电路所有交流反馈类型(电路为多级时只考虑级间反馈)。
(a) (b)(c) (d)图6-25解:(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串联负反馈;(c)电流并联负反馈;(d)电压并联负反馈题6.6 电路如图6-26所示图6-261.指出反馈支路与反馈类型;2.按深度负反馈估算中频电压放大倍数iouf u u A =解:1.电压串联交流负反馈; 2. 121e uf e R R A R +=题6.7 图6-27中的A 1,A 2为理想的集成运放,问:1)第一级与第二级在反馈接法上分别是什么极性和组态? 2)从输出端引回到输入端的级间反馈是什么极性和组态? 3)电压放大倍数?o1o =U U ?io =U U4)输入电阻r if =?++-++-u iu oA1A 2uo 14R 5R 1R 3R 2R 2R r if图6-27解:(1)第一级电压并联负反馈、第二级电压并联负反馈 (2)电压串联负反馈 (3)3141,1o o o i u u R u u R =-=+ (4)iif iu r i =31411(1)i i i o i R u u u u R i R R -+-==14342i if i u R R r i R R ==+ 题6.8 电路如图所示。
电路反馈控制设计如何设计稳定的反馈控制系统

电路反馈控制设计如何设计稳定的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系统,可以将被控制对象的测量值与所需值进行比较,并将误差信号反馈给控制器调整输出信号,以达到控制目标。
在电路设计中,反馈控制系统也被广泛应用于稳压、滤波、放大和信号调理等方面。
因此,如何设计稳定的反馈控制系统是电路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设计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稳定性分析和具体设计方法三个方面来介绍如何设计稳定的电路反馈控制系统。
基本原理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控制对象的测量值与所需值进行比较,并计算误差信号。
控制器依据误差信号计算出控制变量,从而影响被控制对象。
在电路反馈控制系统中,被控制对象通常是电路中的某个参数,控制器是一个反馈电路,对电路输出进行反馈控制。
稳定性分析电路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在电路设计中非常重要。
在反馈环路中,控制器输出信号经过被控制对象后,会再次返回到控制器。
如何保证反馈信号的稳定性是反馈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稳定性的判断通常采用奈奎斯特准则。
奈奎斯特准则通过画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和零极点图,并通过分析相角和幅值的变化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具体而言,奈奎斯特准则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判断:1.根据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计算系统的零点和极点。
2.在复平面上画出系统的零极点图。
3.在单位圆周上绘制新的曲线,即奈奎斯特曲线,计算系统的相角和幅值变化。
4.通过奈奎斯特曲线的相角和幅值变化,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设计方法在电路反馈控制系统设计中,常用的几种设计方法包括比例反馈、积分反馈和微分反馈。
比例反馈控制器是最简单的控制器之一,它的输出信号与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
具体而言,比例反馈控制器的输出信号Vc可以表示为:Vc=Kp*E其中,Kp是比例系数,E是误差信号。
积分反馈控制器是通过对误差信号进行积分来获得输出信号的,可以消除恒定误差。
积分反馈控制器的输出信号Vc可以表示为:Vc=Ki*∫E dt其中,Ki是积分系数,E是误差信号。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六章--放大电路的反馈

第六章 放大电路的反应〖主要内容〗1、根本概念反应、正反应和负反应、电压反应和电流反应、并联反应和串联反应等根本概念;2、反应类型判断:有无反应?是直流反应、还是交流反应?是正反应、还是负反应?3、交流负反应的四种组态及判断方法;4、交流负反应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5、放大电路中引入不同组态的负反应后,对电路性能的影响;6、深度负反应的概念,在深度负反应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本章学时分配〗本章分为3讲,每讲2学时。
第十九讲 反应的根本概念和判断方法及负反应放大电路的方框图一、 主要内容1、反应的根本概念 1〕什么是反应反应: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一局部或全部经反应网络送回输入端。
反应的示意图见以下图所示。
反应信号的传输是反向传输。
开环:放大电路无反应,信号的传输只能正向从输入端到输出端。
闭环:放大电路有反应,将输出信号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原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后再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图示中i X 是输入信号,f X是反应信号,i X '称为净输入信号。
所以有 f i i X X X -='2) 负反应和正反应负反应:参加反应后,净输入信号iX ' <iX ,输出幅度下降。
应用:负反应能稳定与反应量成正比的输出量,因而在控制系统中稳压、稳流。
正反应:参加反应后,净输入信号iX ' >iX ,输出幅度增加。
应用:正反应提高了增益,常用于波形发生器。
3) 交流反应和直流反应直流反应:反应信号只有直流成分;交流反应:反应信号只有交流成分;交直流反应:反应信号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
直流负反应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交流负反应作用:从不同方面改善动态技术指标,对Au、Ri、Ro有影响。
2、反应的判断1〕有无反应的判断〔1〕是否存在除前向放大通路外,另有输出至输入的通路——即反应通路;〔2〕反应至输入端不能接地,否那么不是反应。
2〕正、负反应极性的判断之一—瞬时极性法〔1〕在输入端,先假定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可用“+〞、“-〞或“↑〞、“↓〞表示;〔2〕根据放大电路各级的组态,决定输出量与反应量的瞬时极性;〔3〕最后观察引回到输入端反应信号的瞬时极性,假设使净输入信号增强,为正反应,否那么为负反应。
反激电源设计及应用之六控制环路设计

反激电源设计及应用之六控制环路设计
一、简介
反激式电源是一种恒功率,半桥及全桥输出的稳压、纹波电源,可以实现从几千至几万瓦输出的宽广应用,包括电机控制、无线电等高功率应用。
反激式电源的控制环路是实现功率控制的关键环路,它的设计是控制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对输出功率的良好控制,从而保证整个电源能够有效、安全的工作。
1、电路示意图
可以看出,反激式电源控制环路的主要电路结构是以电流反馈电路和电压反馈电路为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电流反馈电路有助于实现电流负反馈的控制,而电压反馈电路可以有效地控制输出电压,以保证反激式电源的质量。
2、电流反馈控制
电流反馈控制是反激式电源的主要控制环路,它是电源功率控制的基础。
电流反馈控制主要包括电流保护、负反馈控制和电流分配。
电流保护是电源控制的一项基本功能,它可以有效地限制最大输入电流,以保证电源的安全工作。
负反馈控制可以实现对输出电流的可控控制,而电流分配则可以有效平衡输出电流,以保证反激式电源的平衡工作。
3、电压反馈控制
电压反馈控制是电源输出电压的关键控制回路,是保证电源的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
模拟电子电路第六章反馈

负反馈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于稳定系统输出,减小误差并提高控制精度。
详细描述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负反馈是通过将系统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反馈到输入端来实现的。通过负反馈,系统能 够更好地跟踪设定值,减小误差,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负反馈在各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广泛,如温度控制、 速度控制等。
正弦波振荡器中的正反馈
提高电路的可控性
反馈能够使电路的输出与期望 值更加接近,提高电路的可控
性和调节能力。
02
负反馈
负反馈的定义
负反馈
在电子电路中,负反馈是指将输 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 的方式反送回输入端,以影响电 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的过程。
负反馈的作用
负反馈可以改善电路的性能,如 提高稳定性、减小误差、扩展带 宽等。
要点一
总结词
正反馈在正弦波振荡器中用于启动和维持振荡,通常与放 大器结合使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正弦波振荡器中的正反馈是通过特定电路元件实现的,如 比较器和放大器。正反馈能够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 反馈到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相加。在正弦波振荡器中, 正反馈用于启动和维持振荡。当振荡开始时,正反馈使振 荡幅度逐渐增大,直到达到一定阈值后,振荡得以维持。 正反馈在无线通信、音频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正反馈的种类
电压正反馈
电压正反馈通过在输出端取电压反馈 到输入端,使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增 加。
电流正反馈
电流正反馈通过在输出端取电流反馈 到输入端,使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增 加。
串联正反馈
串联正反馈通过在输入端串联反馈电 阻或电容,使电路的输入阻抗增加。
并联正反馈
并联正反馈通过在输入端并联反馈电 阻或电容,使电路的输出阻抗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dVom 1
直流放大器 A1 振幅检波器 dVom Ηd
Aw, ve
受ve控制
ve Ave
Ave
vom
vr A1 d
r r
xi vr 比较器的门限电压 0 Av 自动电平控制电路的输出量 xo vom Ve 关系式为: vom kvr ve Ar v v 一般规定 v v 否则 ve 0 ve Ar v v Ar A1dVom vr ve vr Vom Ar A1d A1d
环路的同步和捕捉带
vi t wi
反馈控制 ve t 差频 混频器 weo 放大器
wi
限幅 鉴频器
可控频率 we 频率 电路 比较电路
vo t
对象
wo
压控振荡器 vc t 放大器 VCO
vd t
vc
2
vc
M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框图 将频差放大、限幅鉴频器、放大器 将VCO与混频器 可控频率电路 频率比较电路
vr
比较 放大器
ve
放大和滤波
已调波线性 v 功率放大器
r
已调波输出
v
包络 检波器
带有自动电平控制电路的线性功率放大器 Vr:已调波输入包络电压,作为环路的输入量 V+:已调波输出包络失真电压 Ve:比较放大器输出因失真而引起的误差电压,该误差电压经放大和滤波后去控制线性 功率放大器的增益。
当环路锁定时,输出电压的包络变化必将接近输入电压包络变化,从而有效地减少 非线性失真,实现良好的线性放大。
Ave
中频 放大器
Amax Vim max / Vim min Amin Vom max / Vom min
高频 放大器
混频器
d kav t d 包络 低频 检波器 放大器
vI Vom kav t coswI t vr
Vimmax / Vimmin一定时 ve Amax Vom max / Vom min 直流 Amin 放大器
vi t
反馈控制
i t
鉴相器
vo t
o t
低通 滤波器
对象
(a)失锁Wo大于Wi
(b)锁定Wo等于Wi
w
d dt
压控 振荡器
锁相环路
wi wo
wo o t i t 鉴相器产生误差电压
环路锁定
o t i t o
自动电平控制电路的输入量
Vom
AV im
一定
ve
当满足预定关系时
vom kvr ve 0 ve vr v v Vom Ar A1d A1d 1 k vom A0Vim A1 d
Vomo
反馈控制器的比较特性
Vomo // Vom Vomo /
vr A1 d
wo wi
VCO的频率被调整
Vi
i t
.
V O o t
.
鉴相器产生固定的误差电压,保持锁定
(a)
wi
Vi
.
o t
VO
.
wo wi
(b)
第二节、锁相环路性能分析
• • 一、基本环路方程 1、鉴相器 锁相环路中鉴相器的输入信号:输入信号电压和VCO电压Vo 鉴相器作用:检测出两信号的相位差,并产生相应的输出电压Vd(t)
可控频率电路的转换特性
vc
(1)锁定的稳定性分析
当初始角频差△Weo很大时,比如到△Weo1 两曲线有三个交点M、N、P。 1.N点: △We Vc M点 P点
wi
可控频率 we 频率 电路 比较电路
vc
M
vc
N
△We
Vc
P
2.M、P点
△We △We
平衡点
Vc Vc △We △We △We △We M点
wr VCO未加控制电压的固有振荡角频率:
即环路的参考频率,
wi 为输入信号的角频率 wo VCO的实际振荡角频率
wi wr di t dt wo wr do t dt
vO t
vi t
鉴相器
e t
vd t
i t
o t
Ad sin
仍为不失真的调频波
中频信号的最大角频偏减小到△WmI
△Wmc
△WmI
• (3)线性扫频电路
Vi是输入锯齿波,输出是信号频率按 输入信号线性变化的调频波。 鉴频器将解调出失真的锯齿波调制信号 与输入信号比较,将两者的差值再与输入 信号叠加后作为扫频振荡器的调制信号, 就能补偿输出扫频信号的失真。
固定频率 振荡器
vo t
对象
we we we0 0 vd 0 vc 0 w0 wr vd vc 0 wi w0 we0 这时环路不工作 w0 wi we0 AFC电路预定关系式 w0 wi we0 wr w0 ve weo wo
调幅输入 混频器
(接收与发射的频率微调、调频接收的解调、 扫频电路等) 中频 放大器 放大和 低通滤波器 限幅 鉴频器 包络 检波器
压控 振荡器
具有自动频率微调电路的调幅接收机
利用鉴频将偏离额定中频的频率误差变换成电压,控制VCO的振荡频率,使偏离于额定 中频的频率误差减小。 当环路锁定时,接收机的输入调幅信号的载波频率和VCO振荡频率之差接近于额定中 频,这样可以减少中频的带宽、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和选则性
• (2)调频负反馈解调电路
调频输入
Wi
We 混频器 Wo 压控 振荡器
中频 放大器
限幅 鉴频器
低通 滤波器
解调电压输出
调频负反馈解调电路
wi wc wmc cost wo wL wmL cost
we (wc wL ) (wmVom max / Vom min 1 ve
实际电路,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可控增益放大器受 ve 控制 利用直接改变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电流值,或改变受控网络 的可变衰减网络的衰减量,或通过非线性器件改变受控放大 器的反馈量。
(2)、已调波线性功率放大器
包络 检波器 已调波输入
Ave
中频 放大器
d
包络 检波器
d kav t
低频 放大器
Vim Vom
ve Ae
高频 放大器
混频器
ve
直流 放大器
结果中频输出电压 强度的增大受压缩
d Vom vr
Vimmin Vom min Amax Vimmax Vom max Amin Vom min AmaxVimmin Vom max AminVimmax
vom V0m
ve ve
Vom Vom kvr
Ar Vom
• 2、应用
(1).自动电平控制电路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
Vom vr ve 0
A0
最大
vs Vim kav t coswct
三、自动频率控制电路(Automatic frequecy Control,AFC)
• 1。工作原理 对象:振荡频率受误差电压控制的 压控振荡器-----VCO
vi t
wr VCO未受控制前Vc=O时的
wi
反馈控制 ve t 差频 混频器 weo 放大器
限幅 鉴频器
we 0
震荡频率 鉴频器的中心角频率
wo
压控振荡器 vc t 放大器 VCO
vd t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框图
w0 wr
vd
0
vd w0 we 0 w
/ eo
vc
0
鉴频特性
we we0
最后进入锁定状态,其误差角频率—剩余角频差 we
压控特性
w0 we 将VCO不稳定而引起的较大的起始角频差减少到较少的剩余角频差。
二、.自动电平控制电路 Automatic Level Control
• 1、工作原理 反馈控制电路
vr
比较放大器 Ar
对象
ve
Vim coswt 输出信号: vo Vom cos wt 增益:Aw Vo w / Vi w
输入信号: vi
可控增益放大 器A2(Ve)
vi VimCOSwt vo VomCOSwt
vd t Ad sin e t e t i t o t
Ad为鉴相器的最大输出电压
2.压控振荡器VCO
2.捕捉带
用作图法显示环路锁定时的△Weo∞
若起始频差很大,环路原先是失锁的,当起始频差减小到△Weo3 两线切于N/点,不稳定的,环路必定转移到M//点上稳定下来, 这表明△Weo3是环路能从失锁进入锁定的最大允许的起始频差,叫捕捉带
Wp Weo3
同步带大于捕捉带
2.应用
• (1)自动频率微调电路
vom
A
增益控制特性
Ar vr
环路稳定过程:
ve 0 vom kvr 当 Vim vom V0m0 ve / vom V0m0/
ve//
Ve
ve/
ve
ve// Vomo
进入锁定状态Lock 稳态幅差或剩余幅差 可控增益越大, A
1
//
A点,环路进入稳定状态
1
0 we
we0 we we we0
Wr增大△ Wo= △Weo
M是环路锁定时的平衡点, Wo=Wr,△We=0 相应的频差=剩余频差 在平衡点上,由△Weo∞通过频率比较器产生的Vc,
2
1
0
Vc通过可控频率电路产生△W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