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ppt

合集下载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45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45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也是凡夫俗子们向往的,让我们看到了作者高洁傲岸 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衬托陋室不陋。 (室中之事)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描写陋室不陋的? 结合文章语句分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自然环境清幽

室 不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人物不俗
3.了解并感受“铭”的文体特征,通过诵读品 味语言之美,音韵之铿锵。
铭,是古代文体名,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 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或纪行的文字。文辞精炼, 一般是用韵的,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 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本文虽然只有八十 一个字,却是铭辞中较长的。陋室铭,即刻在简
陋居室里的文章。
写作背景
本文是刘禹锡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期间所作。刘禹锡因得
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按规定,他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
厢的房子。可地方官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
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
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地方官很生气,吩咐差役把刘禹锡的住
三、艺术手法:托物言志
托物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 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言志 —— 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高洁傲岸的
情操和安贫乐道、不求闻达的生活情趣。
托物言志
归纳小结
以山水类比引出主旨——“德馨”
不不
求慕
陋 室 铭
描写陋室 自然环境清幽(室中之景) 环境和 往来人物不俗(室中之人) 日常生活
对偶就是其中一种。
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从文 中作者的这种处世之道里可以学到什么呢?
2、陋巷之乐:颜回

《短文两篇》教学课件(共39张PPT).ppt

《短文两篇》教学课件(共39张PPT).ppt

第三节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三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1.《不求甚解》一文分析了陶渊明怎样的读书态度,请指出“不求 甚解”的两层含义。
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读书要诀在于“会意”。
含义: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 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 点,而要了解大意。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二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方面(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方面(“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 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方面(“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1)《谈读书》语言风格平易流畅, 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手 法,充分随意的特点。
(2)《不求甚解》语言平易亲切, 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
第四节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四 课堂小结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书籍是我们成 长的精神食粮,所以我们要“好读书”,但古 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海,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 也是读不完的,所以我们要读书要有选择。希 望同学们在学了这篇文章后能反思自己的读书 态度和方法,在借鉴别人读书方法的基础上, 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二 整体感知——作家作品
《燕山夜话》是马南邦的杂文集。1961 年作者《北京晚报》要求,贯彻党的“双百” 方针,利用工作之余为《燕山夜话》撰写的 152篇专稿,主要是知识性的杂文,内容丰富, 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旗帜鲜明,议论 风生,也能切中时弊;短小精炼,语言流畅。 是利用杂文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有益 尝试,颇受人民的欢迎喜爱。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3.短文两篇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3.短文两篇PPT课件

整体感知课文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
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 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 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结尾画线句中的“那一半的生命”指什么? 【参考答案】精神生命(或精神生活)。
实战演练
别总踩着别人脚步走路 陈凌
①散发传统文化气息的故宫日历、印有个性话语的折扇、以“御花园彩石甬路 ”为主题的五彩耳钉……近来故宫博物院及其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时 间,把故宫文化带回家,在朋友圈晒一晒来自故宫的礼物,成为风尚。
第13课
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 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 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整体感知,研讨写作特色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赞同提倡。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 4.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明确:“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 ,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整体感知,研讨写 作特色
中考在线
④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 的重要。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 搬”。偷什么?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 章。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训练。 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的。这一切 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 先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 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 文、歌德小时就开始对物理、生物、文学的阅读。

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共3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共3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3、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 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竽充数”辩
《培根随笔》摘抄
“幸运中并非没有诸多的忧虑与灾祸,而厄运中也不乏种种的慰藉与希望。”说明在
幸运中的人不能得意忘形,说不定下一秒钟就有灾难;在厄运中的人不能灰心丧气,或
所以,读书广,才能广泛的得到效益,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独具一格!
尽早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 余秋雨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 庸就十分困难。
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 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而他们失去的这一切, 光凭一个人有限的人生经历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平庸的队伍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 “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 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
(第一层次)读书的几种目的
• 怡情 • 傅彩 • 长才
说说同学们什么时候读书为了怡情的愉快体验?
多读书,不但口才好,而且写作时文采也会 特别好,有这种体验吗?
读书真的能长才吗?为什么这世上还有很多书
呆子?看看作者是如何进行道理论证的!
(第二层次)各种各样的读书方法
说说你自己最为得意的读书方法!!!
短文两篇
谈读书
不求甚解
预习检查
怡( yí )情 统筹(chóu) 藻(zǎo)饰
狡黠( xiá ) 诘(jié)难
要诀( jué )
蒸馏( liú ) 劝诫( jiè) 滞( zhì)碍
吹毛求疵( cī ) 豁( huò )然贯通

语文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优秀:45页PPT课件

语文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优秀:45页PPT课件
而不是依靠秋风。
言外之意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 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这是一首咏蝉的诗句,讴歌了蝉的高洁品格 。但也是托物言志。
.
4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①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①典故,出自《左传》。楚人钟仪曾
.
10
整体感知
2、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
先抑后扬。 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 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
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
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
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
3、《蝉》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
14

小思
烦蝉——知知不休

思蝉——延续生命
恕蝉——想起秋风的颜色 扬
.
不管生命短 暂、卑微, 都要积极地 面对生活 (首尾呼应)
15
作者简介
2、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
•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她
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
• 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
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 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 上苍:上天。

把玩:. 拿在手中玩赏。 7
解释词语
零落:脱落。
聒噪:声音杂乱,吵闹。
.
8
讨论并明确
❖ 抑: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 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 又是一抑。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ppt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ppt优质课件

•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
了。
——[英]莎士比亚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
阅读理解 《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秋风 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 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 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 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 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简而 丰。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 也不马虎。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十分恐惧不安。(
心)惊肉跳
②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③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丧失信心,意志消沉,不能振


灰心丧气
2、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训诫( ji)è屡次( )迂lǚ回( ) yū
啜泣( chu)ò耸立( )s纳ŏ罕ng( )
颤抖( cha)`n瘦骨嶙峋(
)línxún
头晕目眩( x)ua落n`下( )着眼là( )

小思,原名卢玮銮(wěiluán)。原籍广东番禺, 九三九年香港出生,一九六四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 毕业,后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 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 《不迁》、《彤tóng云笺jiān》、《香港文学散文 等。
贝壳
席慕蓉,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 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多次举办画展, 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 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 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主要作品有诗集《七 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
拓展阅读
席慕蓉精美片段积累:

八上 第10课《短文两篇》(课件)PPT课件

八上 第10课《短文两篇》(课件)PPT课件


21世纪教育网
展示自学成果
文体简介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小品文是一 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 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种样式, 古代许多带有强烈感情色彩、语言优 美生动的序、跋、记传、书信等等, 都可以算作小品文。

21世纪教育网
展示自学成果
了解写作背景
原文: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 竹,四时俱备。
译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 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 存。

21世纪教育网
读懂文中之景
原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 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 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 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 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 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 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 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 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21世纪教育网
品味诗意美景
3 文中描写的景物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山峰:高耸入云。 溪流:清澈见底。 石壁:色彩斑斓。 树林:青葱。 竹子:翠绿,四季常存。 晓雾:将要消散。 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 夕阳:快要落山。 鱼儿:潜游在水中,争相跳出水面。

21世纪教育网
品味诗意美景
4 结合语句,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在文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短文两篇》,与文人雅士一起欣 赏山水之美,体悟人生况味。板书课题《短文两篇》。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课件PPT课件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课件PPT课件
具体描述
文章从白鹭的飞翔、站立、觅食等日 常活动入手,展现了白鹭的优雅、自 由和生命力,强调了和谐、自然之美 。
语言特点
语言特点
《白鹭》的语言优美、细腻,富有诗意。
具体描述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增强了 文章的感染力。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
《白鹭》采用了寓言式的写作手法。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07
作业与延伸阅读
作业布置
01
02
03
04
作业一
熟读并背诵《短文两篇》中的 《陋室铭》和《爱莲说》。
作业二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作业三
搜集有关刘禹锡和周敦颐的资 料,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作品风
格。
作业四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 陋室铭》和《爱莲说》的理解
和感悟。
延伸阅读推荐
《刘禹锡诗文选注》
《周敦颐集》
此书收录了刘禹锡的代表作品,包括诗、 文、赋等,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刘禹锡的 文学成就。
周敦颐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此书收 录了他的代表作品和思想,有助于学生深 入了解其思想和文学风格。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
《古文观止》
此书收录了唐宋八大家的经典散文,有助 于学生拓展阅读视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
分组讨论
总结词
提高学生参与度
VS
详细描述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对短文 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可以 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分享与交流
总结词
增强学生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短文的看法和理解,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表 达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活跃度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