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益肠丸说明书
补脾益肠丸

补脾益肠丸《脾胃湿热,气滞湿阻,脾虚,带点口臭》脾益肠丸补脾益肠丸[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
用于脾虚气所致的泄泻。
症见腹胀疼痛、肠鸣泄泻。
[主要成份]外层:黄芪、党参(米炒)、砂仁、白芍、当归(土炒)、白术(土炒)、肉桂;内层:延胡索(制)、荔枝核、干姜(炮)、甘草(炙)、防风、木香、补骨脂(盐制)、赤石脂(煅)。
辅料为炼蜜、肠溶衣、药用炭。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6克,一日3次。
陈李济补脾益肠丸是一种药品。
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等作用。
用于治疗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粘液血便或阳虚便秘等症。
用药禁忌是孕妇忌服,儿童禁用,感冒发热者忌服。
药品名称陈李济补脾益肠丸主要适用症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主要用药禁忌孕妇忌服,儿童禁用,感冒发热者忌服。
运动员慎用非慎用品牌介绍陈李济补脾益肠丸是由吉尼斯纪录全球最长寿药厂在第一军医大学转让的“脾胃双补丸”的科研成果基础上,结合药物的治疗特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制而成的肠胃分溶型丸的中成药新剂型,并进行了药理、毒理试验、质量标准制定和临床验证工作。
陈李济补脾益肠丸工艺科研项目曾被省、市科委、市经委和总后卫生部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广州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研发,本品曾获得198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9年8月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87 1 06202x)。
1995年获国家医药管理局优秀医药专利三等级。
1997年评审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1998年广州市名牌产品。
[1]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致脾胃虚弱。
补脾益肠丸正是根据此中医理论及疾病的特点研制出来的,其分内外两层,内层治标,在十二指肠或小肠中崩解,发挥涩肠止泻、解痉止痛、止血、生肌消肿的作用,加速炎证和溃疡组织的修复、愈合,提高药物的疗效。
外层治本,在胃中崩解,小肠吸收,发挥全身作用,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温阳、补血生血的功效,使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增强体质。
补脾益肠丸

时珍国医国药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MEDICA RESEARCH2000 Vol.11 No.3 P.224补脾益肠丸真伪鉴别刘飞鹏 补脾益肠丸为广州陈李济药厂生产的中成药,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是治疗慢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良药。
最近笔者发现有一批补脾益肠丸(批号为980301),性状、外观与正品(批号同是980301)有很大的差异,经检验为假药。
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真假补脾益肠丸鉴别介绍如下:1 正品 正品有包装盒,包装盒内有说明书。
药瓶为棕色塑料瓶,瓶外盖为量杯,有“量杯6 g”字样,内盖上面有注册商标图案及“广州陈李济药厂出品”字样,下面有“上10”字样,瓶底面有4个“8”数码。
瓶鉴印刷清晰,批号为钢印,规格为130 g。
瓶内装有大小均匀、表面光滑的小丸,用解剖刀切开1粒丸子,可见内外两层,两层之间有一圈白色的隔膜;外层为黑褐色,厚约1 mm,内层为红棕色,直径约为4 mm;气香,味辛、微苦。
取本品6丸,照片剂项下肠溶衣片的方法[1],不加挡板进行检查,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 h,外层药物脱落溶散,内层丸没有裂缝、崩解现象,继续将吊篮取出用少量水洗涤后,每管只加挡板1块,再按上述方法在磷酸缓冲液(pH 6.8)中进行检查,1 h 内全部溶散并通过筛网。
2 伪品 伪品没有包装盒。
药瓶为棕色小塑料瓶,瓶外盖为量杯,上有“量杯6 g”字样,与正品相似。
内盖上面与正品相似,下面有“占12”字样。
瓶底无其它标志。
瓶签印刷模糊,文字排列形式模仿正品,但字体与正品有差异。
批号为钢印,但打印的歪斜,并且数码比正品大1倍;规格为72 g。
瓶内装丸子大小不均匀,表面粗糙不光滑。
用解剖刀切开丸子,隐约可见内外两层,两层之间没有1圈白色的隔膜。
外层为红褐色,厚约1.5 mm,内层为黄白色约1.5 mm,气微,味淡。
取本品6丸按正品方法操作,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 h内内层外层全部溶散。
药品说明书

雷公藤片孕妇忌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注意事项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贫血患者,胃及十二指肠活动性溃疡患者慎用。
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青年男性定期检查精液。
因本药有一定的毒性,故不宜服用过量,孕妇忌服。
脑心舒口服液【成份】蜜环茵浓缩液、蜂王浆、蜂蜜、乙醇、苯甲酸钠。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或棕黄色的液体;味甜。
【作用类别】本品为眩晕类非处方药药品【适应症】滋补强壮,镇静安神。
用于身体虚弱,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痛眩晕。
【规格】 10ml*10支【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次。
【不良反应】【禁忌】外感发热者忌服注意事项1.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长期服用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2.本品应餐后服用。
3.服用本品一周后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者,应到医院就诊。
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复方阿胶浆复方阿胶浆:具有补气养血。
用于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及贫血。
复方阿胶浆主要原料之一为阿胶,阿胶乃由驴皮熬制而成,有效补充皮肤胶原蛋白,让皮肤高弹性,白里透红。
根据中医美容理论,女人气血旺,才能以内养外,复方阿胶浆补气养血,真正从内从根本做起,改善肤色从而达到美容养颜的功效。
适应症:补气养血。
用于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及贫血。
用法用量:口服,1次20ml(1支),1日3次。
【规格】每瓶装250毫升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
1.服用本品同时不宜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2.凡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
3.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4.本品宜饭前服用。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孕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二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999补脾益肠丸的功效与作用

999补脾益肠丸的功效与作用999补脾益肠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脾气不和、消化不良、便溏等症状。
它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肠道蠕动,从而达到益肠补脾的作用。
下面将从其成分、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成分分析999补脾益肠丸主要成分包括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炒白芍、麦芽、陈皮、香附、柴胡、白芷、木香、生姜、人参、白花蛇舌草等。
这些中草药具有补脾益气、健脾和胃、燥湿化痰等功效,协同使用可以发挥相互增效的作用。
1. 黄芪: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健脾益胃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提高免疫力。
2. 党参: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
3. 白术:白术具有健脾胃、利水湿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4. 茯苓:茯苓具有健脾利湿、化痰止泻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5. 山药:山药具有补脾益肾、润肺止咳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咳嗽等问题。
6. 炒白芍:炒白芍具有补血养肝、调经止痛的作用,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改善经前期症状。
7. 麦芽:麦芽具有健脾消食、化湿燥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
8. 陈皮:陈皮具有行气健脾的作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减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9. 香附、柴胡、白芷、木香、生姜:这些中草药具有舒肝解郁、调理气机的作用,可以减轻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问题。
二、功效与作用1. 补脾健胃:999补脾益肠丸中的黄芪、党参、白术等成分具有补脾健胃的功效,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2. 益气固表:黄芪、党参等成分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3. 利水湿化痰:白术、茯苓等成分具有利水湿化痰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水湿积聚、痰湿停滞等问题。
999补脾益肠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说明书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在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细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备注:内容来源公开平台,仅供参考,详情以包装内说明书为准。
通用名称:
999补脾益肠丸
药品规格:
Hale Waihona Puke 90g生产企业: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分类:
中成药
类型:
OTC甲类
适应症:
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疼痛、肠鸣泄泻。
相关疾病:
脾虚泄泻症,腹泻
说明书:
商品名称:补脾益肠丸
通用名称:补脾益肠丸
主要成份:外层:黄芪、党参(米炒)、砂仁、白芍、当归(土炒)、白术(土炒)、肉挂;内层:醋延胡索、荔枝核、炮姜、炙甘草、防风、木香、盐补骨脂、煅赤石脂。
适应症: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疼痛、肠鸣泄泻。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孕妇禁用;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
注意事项: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2.感冒发热者慎用。
3.服用3天症状未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4.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在医师指导使用。
5.小儿用法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药物说明书

呼吸系统抗病毒口服液,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流感。
板蓝根、石膏、芦荟、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
辅料为蜂蜜、蔗糖、纯化水。
对于发高烧,体温超过38.5℃的患者或者脾胃虚寒泄泻者最好不要服用抗病毒口服液。
成年人一次10毫升,一日2~3次双黄连口服液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方中金银花、连翘既能疏散风热以解表,又能清热解毒以利咽;再加苦寒之黄芩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热以止咳。
三味药共奏解表,清热,解毒之功。
口服,一次2支,一日3次。
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清热消炎宁胶囊清热解毒。
用于流行性感冒、咽炎所致的咽喉痛。
每粒含九节茶干浸膏0.5克。
清开灵胶囊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的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
口服。
一次2~4粒,一日3次。
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喉疾灵胶囊用于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
人工牛黄、板蓝根、山豆根、桔梗、诃子肉、了哥王、天花粉、连翘、冰片、珍珠层粉、广东土牛膝、猪牙皂。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穿心莲片用于感冒发烧,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尿路感染、五官科炎症,毒蛇咬伤。
用于邪毒内盛,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咳必清能选择性地抑制咳嗽中枢,并对呼吸道粘膜有局部麻醉作用,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和百日咳等。
成人每次25毫克,每日3~4次。
5岁以上小儿每次6.25~12.5毫克,每日2~3次。
复方咳必清糖浆,每次服10毫升,每日3~4次。
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适应症为用于感冒及过敏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多痰。
枸橼酸钠、糖精钠、蔗糖、樱桃香精、羟苯乙酯、苯甲酸钠、枸橼酸、乙醇、焦糖。
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止咳糖浆,中成药名。
为祛痰剂,具有祛痰,镇咳之功效。
主治小儿感冒引起的咳嗽。
口服,2~5岁一次5毫升,2岁以下酌情递减,5岁以上一次5~10毫升,一日3~4次。
补脾胃的药丸有哪些牌子好

补脾胃的药丸有哪些牌子好作为一名高级养生师,我非常重视脾胃的健康,因为脾胃是我们身体中最核心的器官之一,它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抵抗力。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存在脾胃不好的问题,比如吃不下饭、消化不良、便秘等等。
这些问题一旦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该多关注补脾胃的药丸和食谱,以此来保持脾胃的健康。
关于补脾胃的药丸,市面上有许多品牌,例如杏仁、黄芪、山药、莲子等,这些药丸都有不同的功效,但都能够有效补充脾胃所需的养分和微量元素。
这里我推荐几个我个人比较青睐的品牌。
1. “陆川补脾丸”:这是一种来源于古代传统医学的补脾胃药丸。
其主要成分是枳壳、砂仁、白术、茯苓和橘红等,这些成分具有润胃健脾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胃肠道问题。
不过,使用这种药丸时应注意避免饮食过油腻和含有刺激性成分的食物。
2. “十全大补丸”:这种药丸是不少人常备的一种家庭养生药品,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芪、党参、白术、附片等,具有补气养血、益精强身的效果。
相比于其他药丸,这种药丸使用起来更为方便,而且效果也很好。
3. “六味地黄丸”:这种药丸是补充脾胃所需营养的好选择,其主要成分是淮山、山药、桂圆肉等,这些成分具有滋阴补肾、健脾益胃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脾胃问题,但也有一定的用量限制,需遵医嘱使用。
在使用这些药丸的时候,大家需要注意几点:首先,应该按照药丸说明书的用量来服用,避免过量使用,否则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其次,需要注意药丸成分的过敏问题,如果有过敏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
最后,补脾胃药物只是保持脾胃健康的一种方式,融合其他健康饮食习惯才是保持健康的根本途径。
除了药丸外,食物也是补充脾胃营养的重要渠道。
这里提供两份我的秘制食谱,帮助大家更好地补充脾胃所需的营养。
食谱1:苹果脆片材料:苹果2个桂皮一小块制作步骤:1.将苹果切成薄片状,厚度约1-2mm。
2.切一小块桂皮加入碗中,加水放入锅中煮开,熬制桂皮水。
南药 经典之方

咳喘顺丸汉语拼音:Kechuanshun Wan【成份】紫苏子、瓜蒌仁、茯苓、鱼腥草、苦杏仁、半夏(制)、款冬花、桑白皮、前胡、紫菀、陈皮、甘草。
辅料为炼蜜、活性炭。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包衣浓缩水蜜丸,除去包衣后显深褐色,味微苦。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用于痰浊壅肺、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胸闷;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每1克相当于饮片1.5克【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5克(参照瓶盖刻度),一日3次,7天为一个疗程。
补脾益肠丸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补脾益肠丸汉语拼音:Bupi Yichang Wan【成份】外层:黄芪、党参(米炒)、砂仁、白芍、当归(土炒)、白术(土炒)、肉桂;内层:醋延胡索、荔枝核、炮姜、炙甘草、防风、木香、盐补骨脂、煅赤石脂。
辅料为炼蜜、肠溶衣、药用炭。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包衣水蜜丸;断面可见两层,外层为棕褐色至黑褐色,内层为黄棕色至红棕色;气香,味甘辛、微苦。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
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疼痛、肠鸣泄泻。
【规格】每瓶装72克【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6克(参照瓶盖刻度),一日3次;儿童酌减。
通用名称:壮腰健肾丸汉语拼音:Zhuangyao Jianshen Wan【成份】狗脊、黑老虎、千斤拔、桑寄生(蒸)、女贞子(蒸)、鸡血藤、金樱子、牛大力、菟丝子(盐水制)。
辅料为炼蜜。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甘、苦、涩。
【功能主治】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
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
【规格】每丸重5.6克【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通用名称:调胃消滞丸商品名称:调胃消滞丸拼音全码:DiaoWeiXiaoZhiWan【成份】姜厚朴、羌活、广东神曲、枳壳、香附(四制)、姜半夏、防风、前胡、川芎(白酒蒸)、白芷、薄荷、砂仁、草果、木香、豆蔻、茯苓、苍术(泡)、广藿香、乌药(醋蒸)、甘草、紫苏叶、陈皮(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脾益肠丸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补脾益肠丸
汉语拼音:
[成份]
[性状]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
用于脾虚泄泻症,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
[规格]每瓶装 72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不良反应]
[禁忌]孕妇禁用;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2.感冒发热者慎用。
3.服药三天症状未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4.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小儿用法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说明书修订日期]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补脾益肠丸
汉语拼音:
[成份]
[性状]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
用于脾虚泄泻症,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
[规格]每瓶装90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不良反应]
[禁忌]孕妇禁用;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2.感冒发热者慎用。
3.服药三天症状未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4.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小儿用法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说明书修订日期]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补脾益肠丸
汉语拼音:
[成份]
[性状]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
用于脾虚泄泻症,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
[规格]每瓶装 130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不良反应]
[禁忌]孕妇禁用;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2.感冒发热者慎用。
3.服药三天症状未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4.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小儿用法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说明书修订日期]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