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的原则

合集下载

创伤急救原则

创伤急救原则

创伤急救原则标题:创伤急救原则引言概述:创伤是指外部力量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生命危(wei)险。

在面对创伤时,正确的急救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匡助读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处理创伤。

一、保护现场1.1 确保安全:在处理创伤时,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避免自己和其他人受到伤害。

1.2 制止伤害:尽可能制止继续发生的伤害,例如关掉电源、关闭水龙头等。

1.3 保护现场:设置警戒线或者警告标志,防止他人挨近现场,保护现场不受干扰。

二、评估伤情2.1 判断伤势:观察伤者的症状和受伤部位,判断伤势的严重程度。

2.2 问询情况:问询伤者发生事故的经过,了解伤情的详细情况。

2.3 触摸检查:轻轻触摸受伤部位,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畸形或者出血。

三、止血处理3.1 压迫止血: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对受伤部位进行直接压迫止血。

3.2 抬高患肢:将受伤部位抬高,减少出血量。

3.3 使用止血带:在必要时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但要避免过紧。

四、处理伤口4.1 清洁伤口:用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杂质和污垢。

4.2 消毒处理:用碘伏或者酒精消毒伤口,预防感染。

4.3 覆盖敷料:在伤口上覆盖无菌敷料,避免继续受到污染。

五、就医救治5.1 及时就医:在处理急救后,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就医。

5.2 保持伤者肃静:在等待救护车或者前往医院的过程中,保持伤者肃静。

5.3 提供信息:向医护人员提供伤者的基本信息和受伤经过,协助医疗救治。

结论:创伤急救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正确的急救原则能够有效减少伤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希翼读者能够掌握以上的创伤急救原则,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创伤急救原则

创伤急救原则

创伤急救原则标题:创伤急救原则引言概述:创伤急救是指在突发的事故或意外情况下对受伤者进行及时的急救处理,以减少伤害并挽救生命。

遵循正确的创伤急救原则对于救治受伤者至关重要。

一、快速评估伤情1.1 快速确定伤者的意识状态,判断是否有意识丧失或昏迷。

1.2 观察呼吸是否正常,及时处理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情况。

1.3 检查是否有大量出血或其他明显外伤,及时止血或处理外伤。

二、保护现场和伤者2.1 将受伤者移至安全地点,避免二次伤害。

2.2 保持现场安静,避免人群围观或交通堵塞。

2.3 为伤者提供心理安慰和支持,保持冷静并稳定情绪。

三、止血和包扎3.1 对于出血明显的伤者,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3.2 采用压迫止血或包扎止血的方法,避免感染和二次出血。

3.3 注意伤口包扎的松紧度和位置,确保伤口受伤处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治疗。

四、保持呼吸通畅4.1 对于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伤者,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通畅。

4.2 采用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器等方法,确保伤者呼吸正常。

4.3 定期检查伤者呼吸情况,随时调整呼吸急救措施。

五、寻求专业医疗救助5.1 对于严重受伤或伤势复杂的伤者,应及时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5.2 在急救过程中保持与医院联系,告知伤者的伤情和急救措施。

5.3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确保受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结论:创伤急救原则是保护受伤者生命和健康的关键,正确的急救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伤害并提高救治成功率。

在面对突发的创伤情况时,我们应该冷静应对,遵循创伤急救原则,及时有效地救助受伤者。

创伤急救知识讲座

创伤急救知识讲座

创伤急救知识讲座引言概述:创伤急救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意外伤害,因此了解和掌握创伤急救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创伤急救知识讲座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意外情况。

一、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1.1 快速反应:在发生意外伤害时,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处理伤者。

1.2 判断伤情:对伤者的伤情进行初步判断,确定伤势的严重程度。

1.3 保护现场:在救助伤者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现场,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二、创伤急救的常见伤情处理2.1 外伤处理:包括止血、清洁伤口、包扎等基本处理方法。

2.2 骨折处理:对骨折伤者要进行固定处理,避免骨折部位移位。

2.3 烧伤处理:对烧伤伤者要及时冷却烧伤部位,避免烧伤加重。

三、创伤急救的常见技能3.1 CPR急救:掌握心肺复苏技能,能够在心跳呼吸停止时进行急救。

3.2 创面缝合:学会正确的伤口缝合方法,避免感染和留下疤痕。

3.3 骨折固定:了解正确的骨折固定方法,保护受伤者的骨骼。

四、创伤急救的应急措施4.1 求助医护人员:在处理伤者时,及时呼叫救护车或求助医护人员。

4.2 保持冷静:在处理紧急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决策。

4.3 定期复习:定期复习创伤急救知识,保持技能的熟练程度。

五、创伤急救的培训机构5.1 红十字会:红十字会是一个专业的急救培训机构,提供各种急救课程。

5.2 医院急救中心:各大医院都设有急救中心,可提供专业的急救培训。

5.3 在线培训课程:现在也有许多在线急救培训课程,方便大家学习。

结语:创伤急救知识讲座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活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创伤急救技能。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创伤急救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急救能力,为身边的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愿大家都能平安健康,远离意外伤害。

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

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

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
1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感染。

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急救成功的条件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延迟和误操作均可加重伤情,并可导致死亡。

2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

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在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

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时用药。

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

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创伤急救原则

创伤急救原则

创伤急救原则创伤急救是指在事故或意外伤害发生后,通过紧急的医疗干预来保护和挽救伤者的生命。

创伤急救的目标是迅速评估伤势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并提供适时的医疗救治。

以下是创伤急救的一般原则:1. 保护现场和自我安全:在开始急救之前,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进一步的危险。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物品或环境,应先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

2. 呼叫急救服务:如果伤者情况严重,如大量出血、意识丧失或呼吸困难等,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3. 评估伤势严重程度:进行初步的伤势评估,判断伤者的生命体征和伤势程度。

这包括检查呼吸、脉搏、意识状态以及出血情况等。

4. 停止出血:创伤常伴有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

对于严重的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如用手压迫伤口或使用止血带。

5. 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伤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伤者无法自主呼吸,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道辅助装置。

6. 保持心脏跳动:如果伤者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这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7. 保护脊柱:如果伤者可能存在脊柱损伤,应避免移动伤者,特别是头部和颈部。

可以使用固定装置固定脊柱,以减少进一步损伤的风险。

8. 控制感染:创伤伤口容易感染,应注意清洁伤口并使用合适的消毒剂。

如果伤口严重,应及时进行伤口缝合或处理。

9. 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创伤可能引起剧痛,可以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来缓解伤者的疼痛。

10. 保持体温稳定:创伤伤者容易出现体温下降,应保持伤者温暖,避免低体温对伤者的不利影响。

创伤急救的原则是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需要根据不同的创伤类型和伤势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重要的是,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和专注,并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之前提供适时的紧急救治。

请记住,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实际急救操作应依据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和培训。

创伤急救原则

创伤急救原则

创伤急救原则创伤急救是指在突发的外伤情况下,采取紧急措施,以保护生命、减轻痛苦、防止并发症的一系列行动。

创伤急救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我们无法预料何时会遇到突发的意外情况,而正确的急救措施可能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以便大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正确应对。

第一原则:保护现场在任何一次创伤事件中,保护现场是最重要的一步。

保护现场不仅可以保证伤者的安全,还可以为后续救援提供更好的条件。

在保护现场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确保自身安全:在走近伤者之前,要先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如火灾、爆炸等,需要迅速撤离现场,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2.停车:如果是车祸现场,需要将车停在安全的地方,并开启警示灯。

3.打开车门:如果是车祸现场,需要打开车门,以便救援人员进入车内进行救援。

4.切断电源:如果是电器事故,需要切断电源,以免电流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

5.保持现场不动:如果是其他类型的事故,如建筑坍塌、地震等,需要尽量保持现场不动,以免加重伤者的伤势。

第二原则:评估伤者状况在保护现场之后,需要对伤者的状况进行评估。

评估伤者状况的目的是确定伤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评估伤者状况的步骤如下:1.意识评估:首先要确定伤者是否清醒。

如果伤者清醒,可以询问其身体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伤势。

如果伤者昏迷,需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等。

2.呼吸评估:其次要确定伤者是否呼吸正常。

如果伤者呼吸不正常,需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进行人工呼吸、使用呼吸机等。

3.循环评估:最后要确定伤者是否有出血、休克等情况。

如果伤者有出血、休克等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止血、输液等。

第三原则:采取紧急措施在评估伤者状况之后,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采取紧急措施的目的是保护伤者的生命,减轻痛苦,并预防并发症。

采取紧急措施的步骤如下:1.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伤者呼吸不畅,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创伤现场急救原则

创伤现场急救原则

创伤现场急救原则一、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在户外活动、交通事故、自然灾害还是家庭中,创伤都可能发生。

因此,了解和掌握创伤现场急救原则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本文将介绍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创伤现场急救原则1. 保护现场创伤现场往往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爆炸、触电等,因此在进行急救前,必须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

尽量避免进一步的伤害,并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2. 判断伤势对于创伤伤者,首先需要判断伤势的严重程度。

可以通过观察伤者的呼吸、意识、出血情况等来初步判断伤势的轻重。

对于严重的创伤,应立即呼叫急救车辆并进行相应处理。

3. 血管止血创伤现场常见的问题是出血,对于严重出血的伤者,应尽快进行止血处理。

可以通过直接压迫伤口或使用止血带等方式来控制出血情况。

4. 呼吸循环对于伤者的呼吸和循环状况需要进行及时观察和处理。

如果伤者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车辆。

5. 保持体温创伤伤者往往会出现体温下降的情况,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下。

为了保持伤者体温,可以使用保暖毯或将伤者移至温暖的地方,并尽快送往医院。

6. 创面处理对于创面,应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对于浅表创面,可以用清水进行冲洗,然后使用消毒药膏进行处理。

对于深度较大的创面,应尽快包扎并避免感染。

7. 疼痛控制创伤伤者常常伴随剧痛,可以在急救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缓解伤者的疼痛。

8. 安抚伤者创伤伤者常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我们需要给予伤者安抚和关心,稳定其情绪,并告知伤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

9. 及时送往医院创伤现场的急救只是暂时的紧急处理,最终还需要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尽量稳定伤者的情况,避免二次伤害。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创伤现场急救时,应尽量保持冷静和清晰的头脑,避免因慌乱而导致错误的处理。

2. 在进行创伤现场急救时,应尽量遵循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建议,不得擅自进行操作,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创伤急救知识

创伤急救知识

创伤急救知识一、“三先三后”的原则1.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2.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3.对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进人工呼吸或心脏复苏后再搬运。

二、止血方法(掌握三种)发现伤员大出血要根据出血的位置,立即进行止血,如果血液呈鲜红色喷射而出则是动脉出血;如果血液是暗红色缓慢流出则是静脉出血。

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

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于较小伤口的出血,。

用无菌纱布直接压迫伤口处,压迫约10min。

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各种伤口,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

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并将肢体抬高。

也可在肢体的弯曲处加垫,然后用绷带缠好。

填塞止血法:适用于颈部和臀部较大而深的伤口。

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如一块纱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纱布,最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臂根部包扎固定。

止血带止血法:用加压包扎止血不能奏效的四肢大血管出血应用及时采用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和布制止血带。

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该处神经贴近肱骨,易被损伤。

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三、包扎方法(掌握三种)1、绷带包扎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8字肘、膝关节绷带包扎:先用绷带的一端在伤口的敷料上环绕两圈,然后斜向经过关节,绕肢体半圈再斜向经过关节,绕向原开始点相对应处,再绕半圈回到原处。

这些反复缠绕,每缠绕一圈覆盖前圈的1/3~1/2,直到完全覆盖伤口。

2、三角巾包扎法头部包扎(1)三角巾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先在伤口上覆盖无菌纱布(所有的伤口包扎前均先覆盖无菌纱布,以下不再重复),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放在伤员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拉到枕部,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拉紧压住顶角,然后抓住两个底角在枕部交叉反回到额部中央打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急救的原则●按一定的顺序对创伤病人进行恰当的评估●治疗威胁生命的创伤●利用放射学技术确认有意义的创伤●对创伤后病人状况的变化进行确认与及时反应●启动早期创伤的处理通常建议需要处理创伤的医务人员使用美国外科学院的高级的创伤生命支持(ATLS)教程。

导致的死亡原因创伤后死亡通常发生在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创伤发生后几秒到几分钟之内。

在这个创伤早期,通常是严重的脑或高位脊椎损伤,心脏,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破裂。

由于这些严重的创伤只有小部分病人能抢救成功,预防是减少这类创伤相关死亡的唯一办法。

第二个时期是创伤发生后几分钟到几小时。

这个时期的死亡通常是由于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血胸,实质脏器的破裂(肝或脾),骨盆骨折,或其他伴随出血的创伤。

快速的评估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创伤后救治的“黄金时间”。

第三个时期发生在创伤后几天到几周。

通常是由于脓毒血症和伴随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针对创伤的3个指南:最重要的一点是优先处理最危机患者生命的情况,比如呼吸衰竭比循环血容量不足更快导致死亡。

其次,不必因诊断不明确而延误有效的治疗。

第三,病史在首次评估与治疗中不是必须的。

II创伤的处理…………………………………………………………………………………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处理要求评估和治疗同时进行。

首先根据一系列的优先顺序鉴别和治疗威胁生命的损伤,接着给予至关重要的脏器足够的氧供(首要评估)。

患者重要的功能必须快速有效的进行评估。

治疗内容包括快速评估,重要功能的恢复,较详细的二级评估(从头到脚),最后,启动决定性治疗。

此过程从创伤治疗的ABCDE开始,指导按顺序评估气道、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和环境暴露情况气道与呼吸反复评估气道的开放程度是必需的。

严重的颅脑外伤(GCS评分<8分)通常需要开放气道。

无意识运动反应应立即进行气道管理。

必须确保气道开放。

评估气道阻塞包括检查异物,顎部或气管/喉骨折,这些都可以引起气道阻塞。

如有颈椎损伤的可能,应在保证颈椎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如果气管插管失败,可以应用喉罩,食道气道双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术。

气道管理的要点面部骨折除非伴有严重的出血或无法清除大量分泌物通常不需紧急处理,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颚骨骨折通常伴有咽喉部软组织损伤而累及气道,需立即行气管插管。

气管/喉断裂通常发生在喉和气管的交叉点。

表现为声音嘶哑,皮下气肿,颈部水肿,瘀血瘀斑,但是病人可以没有明显的外伤。

只要脊椎没有损伤,允许患者采用他认为舒适的体位,包括坐位。

气道管理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

神经系统的检查并不能排除颈椎骨折,对可能有颈椎骨折的患者采用以下建议:● 半身不遂或四肢瘫痪表明脊椎不稳定;● 颅脑外伤或气管插管的病人行早期CT 检查有助于发现颈椎骨折,早期行头颅CT 检查时加入颈椎CT 检查是很好的策略;● 患者因可能存在的颈椎骨折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需向神经外科医生咨询;● 患者神清,反应灵敏,无精神改变,无颈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可以排除颈椎骨折,无需放射线检查,● 其余的病人至少应进行颈椎侧面的视诊,包括后脑的基底部到第一胸椎的上缘;● 排除骨损伤并不能排除韧带损伤,MRI 对检查韧带损伤是很有利的工具。

2.循环 病例研究:一上腹部刺伤的年轻人被送往急诊室,凶器不明,目前收缩压90mmHg ,心动过速,静脉输液能提高收缩压到100mmHg 以上,但停止输液就恶化,患者末梢凉,烦躁。

-患者是否存在休克?-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推荐的治疗手段是什么?出血是创伤后休克的最常见原因。

早期经验性治疗包括通过两路大的静脉套管针补充晶体液(2L乳酸林格氏液)和体表压迫止血。

经验性容量治疗的目标是血压维持正常,纠正心动过速和维持充分的组织灌注。

当低灌注和静脉容量不足限制了外周静脉通道的建立时可选择留置深静脉导管(7F、8.5F、9F)或大隐静脉切开。

无明显体表出血时应明确出血的部位包括胸片,骨盆平片,超声检查(focusd assessmnt sonogaphy in trauma FAST),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部CT 检查(如果病人能很快稳定);快速控制体表出血的同时积极复苏,推荐出血部位的直接压迫,尽量避免夹闭出血的血管,以免损伤邻近的结构,如神经。

尽快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以评估肾脏的灌注,即使是男性患者有尿道口出血、阴囊血肿或前列腺骑跨伤怀疑尿道损伤。

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可以用来评估出血Array量。

美国外科医师学院确认脉压差减小提示潜在的低灌注。

正常成人循环血容量7%(70ml/kg),儿童8%~9%(80~90ml/kg)。

70kg成人出血量>1200ml就会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Ⅱ级出血是不复杂的休克,需要晶体液复苏,Ⅲ级出血需要晶体液复苏和输血,Ⅳ级出血可以认为是终末前期,要求有创监测,恢复容量和红细胞,止血。

不管分级如何应该早期及时治疗。

3.监测心率,血压,脉压差,呼吸频率,酸碱值,体温,尿量等参数是复苏最好的指标。

脉搏氧饱和度是创伤患者氧合血红素的重要监测,但是它不能用来评估通气是否充分。

血压不能反映实际的组织灌注情况,除了监测代谢性酸中毒和乳酸堆积,还需要评估末梢循环。

老年人通常需要对组织灌注和/或心功能进行有创监测。

4.失血性休克在复苏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寻找低血压的原因,创伤后外源性出血得到控制后应着手寻找内在的,看不见的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胸腔,腹腔和骨盆。

5.非失血性休克创伤病人非失血性休克包括阻塞性休克(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心脏顿挫伤,气栓,急性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休克。

颅脑损伤很少导致低血压,但是一旦发生则预示着死亡。

A.再次评估:其他创伤的诊断与治疗……………………………………………………………………………… 大部分急性创伤病人经过复苏都能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

好的早期治疗应该立即处理威胁生命的创伤。

下一个目标是完善的二次评估识别和处理潜在威胁生命的创伤。

再次评估对病人的分诊很重要。

病史病史中重要的部分包括创伤的细节,以前的用药史,目前服用的药物,过敏史,破伤风和免疫接种史。

体检对患者从头到脚进行体检。

实验室检查最简单的检查包括:血象,电解质,血常规,血糖,血酒精浓度,毒物筛查。

病人有明显的低血容量还应检查血型,凝血功能。

有选择的做动脉血气分析以确定病人充分的通气和代谢平衡。

腹部顿挫伤的病人应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以排除胰腺和肠道的损伤。

要意识到血球压积不一定能反映病人的紧急情况,毛细血管内外液体的转移平衡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才会导致血球压积下降。

一般来说,每下降3%的压积相当于失血1U 。

放射线检查a. 常规b. 头部CT 检查对头部损伤或部分意识改变的病人的早期评估是必须的。

c. 脊柱早期的颈椎侧位片对辨别大的颈椎损伤有很大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对严重的颈椎损伤作出决断。

d. 胸部e. 腹部腹部平片常常不能反应太多的问题。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腹部顿挫伤病人应选择增强CT 或腹腔诊断性穿刺。

如果有条件超声检查(FAST)对腹腔游离液体的诊断非常快捷方便。

FAST 也不能确定就应行腹部CT 或诊断性腹穿。

f. 泌尿生殖道血尿应行CT 检查或其它的造影检查。

CT 可以显示腹部解剖,后腹膜的结构,肾脏的损伤。

如果体格检查提示有尿路损伤,插导尿管前应行尿路造影。

怀疑有膀胱损伤可以通过膀胱X 线片检查。

静脉肾盂造影并不常用。

g. 骨折体格检查的基础上或病人有相关的主诉要拍四肢平片,平片应包括受伤部位上下的关节第三次评估:不间断评估……………………………………………………………………………… 病例:………………………………………………………………………………中年男性车祸中复合伤,肝破裂,肠系膜破裂已行肠切除手术。

肠端固定,腹腔内填塞控制肝脏静脉出血。

患者需要积极的复苏,因凝血功能障碍需输注血制品。

在送往ICU 几个小时以后气道压力增高,尿量减少。

-气道压力增高的可能原因是?-为什么尿量减少?当威胁生命的和次要的损伤已处理并纠正了代谢紊乱后,需要间断的系统性的重复检查以发现隐藏的损伤。

1.头部伤2.肺损伤创伤病人在受伤时经常是饱胃并导致误吸。

酸性胃内容物早期引起化学性肺炎,随后导致感染性肺炎或ARDS 。

早期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激素和肺泡灌洗也不能为病人带来益处。

纤支镜可以取出较大的气道内异物。

胸部创伤后可导致延迟性气胸或血气胸。

肺挫伤和继发的ARDS 通常延迟出现(受伤后12-48小时)。

持续的评估包括体格检查,血氧测定和/或动脉血气分析,胸片和通气力学监测。

3.心脏损伤持续的ECG ,频繁的血压监测,人工或自动的血压监测装置在急诊室和ICU 是必须的。

推荐持续的动脉血压监测(第6章)。

创伤病人复苏过程中的电介质紊乱会引起心肌收缩无力和心律失常。

通常电解质紊乱包括高氯血症、低血钾或高血钾、低镁血症,低钙血症。

4.腹部损伤5. 肌肉骨骼损伤骨筋膜室综合症应行紧急筋膜切开术6. 其它复苏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常把血压,心率,尿量正常作为复苏的终点,但这并不表示休克状态完全纠正。

组织低灌注的代偿状态也可以达到生命体征平稳,乳酸水平和代酸纠正可以确定充分复苏的终点。

当参数达到正常预示着病人存活可能性增加,尽管生命体征可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在受伤后的24小时内可能仍然存在以容量替代,输注红细胞,血管活性药的形式进行进一步复苏。

存在代谢性酸中毒或乳酸增高是并发症的早期指标,包括进行性出血或腹腔间隔室综合症。

早期的手术(仅限于止血或空腔脏器破裂后的清创手术)需要在最初的24-48小时内完成。

许多外伤的病人得益于延迟的决定性手术,特别是骨折的修复,在病情稳定以后再实施。

在与早期手术的外科医生,ICU医生和相关科室的医生商讨后行决定性手术。

在紧急复苏期定期的重复评估非常重要。

一旦病人稳定,所有的血管内通道都要进行再评估。

因为在建立紧急的血管通路时很难有完善的预防措施来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许多导管需要重新放置。

如果不再需要中心静脉导管应立即拔除。

7. 避免陷阱多处复合伤的病人需要考虑早期进行手术。

严重外伤的病人到达后应立即请外科医生会诊。

有头颅外伤的病人要立即请神经外科医生会诊。

不要因为过多的检查耽误转移病人除非接诊的内科医生认为有必要做的检查。

应联系创伤中心商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听取他们的建议,考虑转移病人。

危重病人的转移通常的陷阱是:转移前没有插管,没有意识到病人需要转移到更专业的监护病房,最常见的是在病人没有充分稳定之前转移病人,没有意识到病人在进行性出血,延误张力性气胸的处理,预防导致二次脑损伤也成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